社會評論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傳媒人使命感的喪失!〉

文◎lk

電視頻道靈異節目的氾濫,終於在最近九二一災區的教師、學生與家長,一起出來抗議這些節目對學生的傷害,而獲得社會大眾的重視。

南投縣教育局長黃宗輝,指責新聞局有義務協助管制電視台、第四台播放靈異節目的時段與內容。而新聞局廣電處長張崇仁則推說依照法令,除了下午四時三十分至七時是普級時段外,其他時間重播或播放保護級是合法的,新聞局不能禁止。靈異節目的製作人則又將矛頭指回提出抗議的教師、家長與學生,認為家長、老師應該負起輔導孩童選擇收看電視節目的責任,而不是放任孩童看不適合他們的節目。

從發動責難的老師、家長與學生,繞了一大圈,指責的箭頭終究回到自己身上!對於整個事件的改善,在互踢皮球下,找不到任何施力點。最後社福團體提出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建議大家一起拒買節目時段播出的廣告商品,發揮消費者抵制的力量,讓電台不再製作這種節目。然而能沆瀣一氣,共同抵制這類靈異節目的民眾,應該為數不多。因為就是愛看這類節目的人多,「民眾需求」刺激「節目生產」,所以靈異節目才會不斷被製作單位拿來當作「生產的內容」!

除了從「民眾需求」導向,看待這個課題外,也可以反過來從「節目生產」來探討。難道製作單位、或製作人無法生產出比靈異節目,更吸引民眾注意的好節目?

電視只是眾傳媒的一種,就如同報章雜誌、廣播、電腦網路都只是傳播工具。其內容構想都是來自各類所謂的「傳媒人」。當「傳媒人」是帶著文史工作使命,所製作出來的內容,一定充滿呼籲文史重要性的呼聲。當「傳媒人」帶著生態保育的使命,所製作出來的內容,一定是有關各類生態保育的危機與處理方式。當「傳媒人」帶著社會關懷的使命,所製作出來的內容,一定是跟關懷社會弱勢團體或個人有關。正有如當「傳媒人」是帶著福音使命,所製作出來的內容,一定跟基督信仰有關。

然而目前的社會,一個很可怕的問題就是很多傳媒人不再有使命感!學校製造出一堆「傳媒人」,將各式各樣的傳播技巧交給了他們。但是在整個國民教育到專業教育的學習過程中,中國傳統儒家思想被視為敝屣,西方上帝價值體系被視為無知,社會主義哲學被視為可笑。大部分的學生,整個人生觀與價值觀,浸淫在資本主義「賺錢競爭」為主的觀念裡。

於是這些人出了學校,成了掌握傳媒的人,所製作出來的內容,當然就只能依循「民眾需求」的路線而行,無力抗拒金錢導向的潮流。至於過去古人所謂「文以載道」,帶著「教化眾人」心志來使用傳媒,以提升全體會眾走向幸福作為使命來經營傳媒者,已不多見!

難怪當這次靈異節目抗議事件中,這類節目製作人毫無看見自己身為傳媒人的問題,只會將責任推回家長與學生,對於自己喪失「教化眾人」使命的大缺失,一無所知!

以宗教信仰回應現今靈異節目帶來的社會問題,我想應該探討這些掌控傳媒的人,他們的人生價值觀(或者說是信仰)出了什麼問題。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