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評論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從端午節再思節日核心價值〉

文◎陳鳳翔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人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端」有「初」的意思,「午」則與「陽」字相通。看到這節,就知道夏天來了。五月正是夏季的開始,天氣炎熱,食物不易保存,蚊蟲孳生,容易引發各種傳染病。

 過去的人會在端午節當天喝雄黃酒,並將五種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插於門上去毒害。因此,慶祝端午節,也有一種用意是要提醒著:「惡月(百毒月)來了,要注意衛生喔!」,端午節可算是古時候的一種公共衛生節。


●承載忠臣事蹟的節日

 除此之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詩人節、女兒節。詩人節,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典故。根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大臣,他提出很多強國大計,特別是「聯齊抗秦」的看法,卻遭人反對。他不但官職被除,又被趕出都城,流放到邊地。

 遭到流放後,屈原仍不忘祖國,他寫了《離騷》、《天問》、 《九歌》。直到秦軍攻破楚國,憂國憂民的屈原萬念俱灰,就在五月五日,寫完最後的《懷沙》,便抱石投江而亡。包粽子與划龍舟的典故就來自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的第二個典故,也與忠臣有關。吳國大臣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逝世,其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句踐請和,伍子胥主戰,新上任的吳王不聽,反倒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因此端午節也紀念伍子胥。

●感人孝行與愛情

 第三個典故則是東漢孝女曹娥。她的父親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著江邊一路哭泣十多日,怎樣都不見父親的屍首,傷心投江。沒想到幾天後,也就是五月五日那天,曹娥與父親的屍體,竟然合抱浮起,古人便在端午節紀念曹娥的孝心感人事蹟。

 第四個是虛擬的民間小說戲曲《白蛇傳》,描述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幻化成人與許仙結為夫妻,後被拆散的淒美愛情故事。

 上述四個與端午節相關的故事,不管是真實歷史故事或是虛擬小說創作,盡括古人「忠、孝、節、義」道德倫理觀念。屈原與伍子胥代表要對國家盡忠;曹娥代表要對父母盡孝;《白蛇傳》代表夫妻盡節與朋友盡義。中國古人在過端午節時,長輩或說書人必然重複講述這些故事,讓「忠、孝、節、義」道德倫理觀念,潛移默化進入聽者的生命裡面,文化傳統代代相傳。

●端午節的主角翻轉

 很可惜的是,現代的說故事者,不再是長輩或說書人,而是傳媒,但因其淪為商業牟利工具,竟讓端午節的主角翻轉,不再是屈原與伍子胥,也不是曹娥或白素貞等人物,粽子、香包、龍舟等非人物的商品與活動,才是舞台上大放光芒的主角。

 各家媒體報導著端午節相關商品與活動,甚至還充斥著「端午節包粽包中,大樂透加碼二億元 升學考試成績亮麗」等民間風俗迷信的消息。「包粽」與「包中」不過是諧音,卻因著傳媒不斷地洗腦,人們漸而相信一顆簡單的粽子,在端午節的加持下,也擁有神奇魔力。

 並非只有中國人傳統節日的主角變質,基督教會的一些重要節日,也有著主角翻轉的危機。聖誕節的主角不是耶穌基督,而是聖誕老公公。

 但是說主角是聖誕老公公也不太對,實際是背後所代表的聖誕禮物、聖誕大餐與狂歡派對活動節目。

 甚至,復活節的主角也不是耶穌基督,而是復活蛋與兔子。最近教會界越來越重視的節日-聖靈降臨節,主角也不是聖靈上帝,人們要的其實是聖靈施行的能力與神蹟奇事。

●重述傳講節日核心價值

 這個時代的人們講求實用,認為幸福在於可見可摸的物質商品。但基督信仰卻要幫助人們發覺,有比物質更重要的東西,那才能填滿心底深處的渴求,帶來真實的幸福。它讓人們在人生的大浪中翻滾沈浮,在疲憊徬徨無助的時候,也能篤定踏實地向前,這就是上帝的愛。

 當端午節的意義,日漸被商業實用主義侵蝕殆盡,正提醒著我們得警醒留意基督教的節日步上後塵。對抗方式之一,就是不斷地用各樣方式,重述傳講節日核心價值故事。並且,聖經故事帶著莫大的能力,使講的與聽的都得到啟發與激勵。就像保羅對提摩太說:「…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摩太後書三章15節)

 聖經,就像一面晶亮的鏡子照著我們的靈魂深處。基督徒過節,不該僅是喧囂熱鬧,什麼都沒留下,更應是一種靜思反省,讓生命飽含故事的意義。聖經記載著過去發生的真實事蹟,上帝把我們此刻與過去真實歷史聯繫起來,在那裡面,我們活在現在,面對未來。

圖:傅抱石《屈原》 1940年代作 南京博物院藏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