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工作站
繁体 简体 RSS feed | | 转寄

〈从与孩子谈死亡到与父母谈死亡〉

文◎陈凤翔

死亡一点也不抽象,死亡随处可见,并且不可避免,从古到今没有人不需经历。但每一个人都怕死,於是恐惧害怕,一再拖延,不愿意去讨论、正视这个问题。

然而,就如海德格所言:「逃避死亡的话题,只会使自己更远离生命本质的真相。」简直把孔子的话「未知生,焉知死?」反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可以说,若不知道生命必然有尽头,如何好好地计画、安排人生?

当然,每个人的生命长短都不一样。如故事百宝盒里的王皓,才青芽初冒的学生时代就嘎然收尾的所在多有,如企业家王永庆健朗地活到九十、一百岁的也比比皆是。但,一般来说,台湾男性的平均寿命是七十一岁,女性是七十三岁,正意味著人生这场旅行,或长、或短,再怎样也都是划下休止符结束的时候。因此,人生计画再怎样难以安排,七十年是人人心里有数的参考时间座标。

很多人表示,自己与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长辈或身旁亲友死去,以致於很难谈死亡。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养宠物的经验,尤其是幼稚班学童或小学生,为了增进自然知识需要,几乎都会养过鱼、虾、甲虫、毛虫、蚕宝宝之类,有些甚至养过猫、狗、鼠、兔、这类难度较高的宠物也不少。

我第一次与孩子谈死亡,就是蚕宝宝。两个小孩回到家,看到蚕宝宝死了,热泪夺眶,好几天高兴不起来。第二次与孩子谈死亡,则是独角仙。看著它一动也不动,孩子们难过的要命。越是与之互动频繁的宠物,其死亡带来的痛苦则越深。我们做父母的,通常是藉由肢体动作或言语的表达,给予孩子适当的安抚。但,除此之外,还有责任透过宠物的死亡,机会教育让孩子知道每种动物都有寿命,接著引导思考与接纳我们也都有死亡的一天。

蚕宝宝只有50天,独角仙1至3个月,猫12年,狗13至18年,而人类大约70年。如圣经《箴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因为时间有限,人间没有永恒,所以要学习好好彼此珍惜。我的孩子因此懂得把握与阿公阿嬷外公外婆相处的时间,儿子会找阿公外公下棋,女儿会跟他们聊天。

另外,每年的『清明扫墓』,更是谈死亡的好机会。华人忌讳谈死,但唯有这一天,可以开放大方、坦然地去面对这个议题。以真诚、直接的方式与孩子对谈、回答他们所问的问题。基本上,「谈死亡」就相当於「谈信仰、谈人生价值观」,人人答案各不相同。

有些人认为死亡之后,什么也没有,人就是仅此一生;有些人是不可知论,不知道死后是什么样子,也不打算知道;而若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则相信死后还有另一世界。如,佛教徒相信轮回,道教徒相信飞天成仙,一般民间信仰相信有极乐世界,基督徒相信有天堂。绝大多数的宗教,是以在世的功过,来判定死后是升天或下地。

不同的信仰观,对死亡的认知不同,於是带出濒死的不同态度。多数人害怕死亡,主要当死亡临头,扪心自问自己在世的功过,很少人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认定自己善多於恶,死后可以被分到较好地方,但平常多觉得自己是好人。至於基督宗教徒比较不害怕死亡,那是因为他们自认是罪人,悔改弃恶归正,相信耶稣的救赎能帮助自己死后进天国。

另外,还有一点,是因为对於多数的宗教,死亡是一种永远的关系断绝。以轮回为例,这辈子是夫妻,下辈子也许是父子,或是同事朋友,甚至是人与动植物之极大物种差距。但基督宗教,死亡不过是个通道,通向永恒上帝。死亡也非永远的关系断绝,因著耶稣,信的人可以同享永恒,而且彼此关系不变。但对於其他宗教,死亡就是与至亲至爱的人永远的告别,当然不舍。

在实务经验上,与孩子谈死亡还比较容易,反倒要跟长辈谈死亡,非常困难。因为老人离死亡很近,恐惧、烦躁、不安,自然加倍的多。但,因著子孙事先没有心理建设、有所准备,无法接受父母为何变成脾气变坏、固执错乱、智能迟钝、体力衰退、大小便失禁、唠叨聒噪的老人,导致以致於老年照护工作,常是很多家庭的难题。有些子孙狠心,索性不闻不问,甚至形成严重社会问题,如独居老人。

因为恐惧死亡,以致於无法安排人生最后一程。因为不愿意面对死亡,於是很多人的晚年,不仅自己过的不好,也带给子女们之间许多冲突与摩擦。主要是华人的主流价值观是儒家,「未知生,焉知死?」人人拒绝谈死,儒家的人生观里没有死,所以一直没有建立所谓的「临终文化」或「死亡哲学」。

就像许多为人子女不清楚爸妈平常的情况,与爸妈联络的方式只有靠电话,不了解爸妈对他们老后的期待,想要在哪里生活,想要跟谁住?若爸妈其中一个人先离世,剩下的那人想要在哪里生活,想要跟谁住?病倒时,需要长期照护时,希望给谁照顾?是否能接受外人照顾、或去疗养院?更别提兄弟姊妹、夫妻间都从未谈过爸妈年老时候长期照护的处理方法(排班、轮流、费用分担)。

好好把握与小孩讨论死亡的黄金时间,因为他们是最容易与之谈论这个课题的对象。因为相较之下,反倒是如何与老人(父母)讨论死亡,让他们有较为妥适的老年生活,不至於令其误会是要分家产或是咒己死亡,这是更为困难的课题。

在小的时候就开始建构死亡的人生观,在年老的时候,才不会过於惊惶失措,得以有安稳平和的心境,从容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必经的道路—死亡。
(刊登於小羊月刊)

回首页|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