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與孩子談死亡到與父母談死亡〉
文◎陳鳳翔
死亡一點也不抽象,死亡隨處可見,並且不可避免,從古到今沒有人不需經歷。但每一個人都怕死,於是恐懼害怕,一再拖延,不願意去討論、正視這個問題。
然而,就如海德格所言:「逃避死亡的話題,只會使自己更遠離生命本質的真相。」簡直把孔子的話「未知生,焉知死?」反過來說:「未知死,焉知生?」。可以說,若不知道生命必然有盡頭,如何好好地計畫、安排人生?
當然,每個人的生命長短都不一樣。如故事百寶盒裡的王皓,才青芽初冒的學生時代就嘎然收尾的所在多有,如企業家王永慶健朗地活到九十、一百歲的也比比皆是。但,一般來說,台灣男性的平均壽命是七十一歲,女性是七十三歲,正意味著人生這場旅行,或長、或短,再怎樣也都是劃下休止符結束的時候。因此,人生計畫再怎樣難以安排,七十年是人人心裡有數的參考時間座標。
很多人表示,自己與孩子從來沒有經歷過長輩或身旁親友死去,以致於很難談死亡。但,絕大多數的人都有養寵物的經驗,尤其是幼稚班學童或小學生,為了增進自然知識需要,幾乎都會養過魚、蝦、甲蟲、毛蟲、蠶寶寶之類,有些甚至養過貓、狗、鼠、兔、這類難度較高的寵物也不少。
我第一次與孩子談死亡,就是蠶寶寶。兩個小孩回到家,看到蠶寶寶死了,熱淚奪眶,好幾天高興不起來。第二次與孩子談死亡,則是獨角仙。看著牠一動也不動,孩子們難過的要命。越是與之互動頻繁的寵物,其死亡帶來的痛苦則越深。我們做父母的,通常是藉由肢體動作或言語的表達,給予孩子適當的安撫。但,除此之外,還有責任透過寵物的死亡,機會教育讓孩子知道每種動物都有壽命,接著引導思考與接納我們也都有死亡的一天。
蠶寶寶只有50天,獨角仙1至3個月,貓12年,狗13至18年,而人類大約70年。如聖經《箴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因為時間有限,人間沒有永恆,所以要學習好好彼此珍惜。我的孩子因此懂得把握與阿公阿嬤外公外婆相處的時間,兒子會找阿公外公下棋,女兒會跟他們聊天。
另外,每年的『清明掃墓』,更是談死亡的好機會。華人忌諱談死,但唯有這一天,可以開放大方、坦然地去面對這個議題。以真誠、直接的方式與孩子對談、回答他們所問的問題。基本上,「談死亡」就相當於「談信仰、談人生價值觀」,人人答案各不相同。
有些人認為死亡之後,什麼也沒有,人就是僅此一生;有些人是不可知論,不知道死後是什麼樣子,也不打算知道;而若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則相信死後還有另一世界。如,佛教徒相信輪迴,道教徒相信飛天成仙,一般民間信仰相信有極樂世界,基督徒相信有天堂。絕大多數的宗教,是以在世的功過,來判定死後是升天或下地。
不同的信仰觀,對死亡的認知不同,於是帶出瀕死的不同態度。多數人害怕死亡,主要當死亡臨頭,捫心自問自己在世的功過,很少人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認定自己善多於惡,死後可以被分到較好地方,但平常多覺得自己是好人。至於基督宗教徒比較不害怕死亡,那是因為他們自認是罪人,悔改棄惡歸正,相信耶穌的救贖能幫助自己死後進天國。
另外,還有一點,是因為對於多數的宗教,死亡是一種永遠的關係斷絕。以輪迴為例,這輩子是夫妻,下輩子也許是父子,或是同事朋友,甚至是人與動植物之極大物種差距。但基督宗教,死亡不過是個通道,通向永恆上帝。死亡也非永遠的關係斷絕,因著耶穌,信的人可以同享永恆,而且彼此關係不變。但對於其他宗教,死亡就是與至親至愛的人永遠的告別,當然不捨。
在實務經驗上,與孩子談死亡還比較容易,反倒要跟長輩談死亡,非常困難。因為老人離死亡很近,恐懼、煩躁、不安,自然加倍的多。但,因著子孫事先沒有心理建設、有所準備,無法接受父母為何變成脾氣變壞、固執錯亂、智能遲鈍、體力衰退、大小便失禁、嘮叨聒噪的老人,導致以致於老年照護工作,常是很多家庭的難題。有些子孫狠心,索性不聞不問,甚至形成嚴重社會問題,如獨居老人。
因為恐懼死亡,以致於無法安排人生最後一程。因為不願意面對死亡,於是很多人的晚年,不僅自己過的不好,也帶給子女們之間許多衝突與摩擦。主要是華人的主流價值觀是儒家,「未知生,焉知死?」人人拒絕談死,儒家的人生觀裡沒有死,所以一直沒有建立所謂的「臨終文化」或「死亡哲學」。
就像許多為人子女不清楚爸媽平常的情況,與爸媽聯絡的方式只有靠電話,不瞭解爸媽對他們老後的期待,想要在哪裡生活,想要跟誰住?若爸媽其中一個人先離世,剩下的那人想要在哪裡生活,想要跟誰住?病倒時,需要長期照護時,希望給誰照顧?是否能接受外人照顧、或去療養院?更別提兄弟姊妹、夫妻間都從未談過爸媽年老時候長期照護的處理方法(排班、輪流、費用分擔)。
好好把握與小孩討論死亡的黃金時間,因為他們是最容易與之談論這個課題的對象。因為相較之下,反倒是如何與老人(父母)討論死亡,讓他們有較為妥適的老年生活,不至於令其誤會是要分家產或是咒己死亡,這是更為困難的課題。
在小的時候就開始建構死亡的人生觀,在年老的時候,才不會過於驚惶失措,得以有安穩平和的心境,從容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必經的道路—死亡。
(刊登於小羊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