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工作站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找回年的滋味〉

文◎不睡美人

從小,每到農曆年,爸媽會提早一兩天,帶著我跟弟弟回阿嬤家。

提早到,是為了要「掃年」,就是大掃除。那可不是一般的掃地工作,而是要清潔那些平日不會注意的地方,好比廚房的天花板。一年累積下來的塵埃,超過想像的髒。當整個暗沈沈、灰撲撲的房子被清潔的煥然一新亮晶晶,再貼上大紅的春聯,成就感滿溢。

當堂弟堂妹來,我們四個湊齊時,就是負責處理髒兮兮的血蚶。我們人手一隻牙刷,圍坐一起,奮力地將經年累月嚼檳榔滿口黑牙的血蚶殼,用力地刷,以還它原本該有的潔白。這道血蚶可是過年必備的年菜,但小孩子都不吃。因為吃的時候唇齒間滿口鮮血,怪可怕的,倒是其他的年菜,好比年糕(年年長高高)、福州魚丸(幸福又圓滿)、燕餃(招財又進寶)是我們的最愛。

團圓飯後,就是發壓歲錢。我們唸著「恭喜發財、新年如意」一番,就一溜煙跑去玩。放鞭炮、玩撲克牌,或躲貓貓,阿嬤家是日式房子有很多個放棉被的那種大櫃子,還有前後院,夠我們躲來藏去。但,隨著年紀越來越長,就覺得過年越來越不好玩了。

一年比一年坐車的人越來越多,每回擠車都令我跟弟弟頭昏眼花,吐個半死。「掃年」,也覺得很沒意思,為何大掃除、刷血蚶,老是我們四個人的事,後面那些堂弟堂妹,就閒閒沒事看卡通。至於,祭灶神的傳統,更是叫我唾棄。我討厭打小報告的人,更厭惡從中收賄的人。大人們幹嗎每年都要討好這種低級神明?

後來,嫁為人婦。結婚後的第一個除夕,清清淡淡,覺得真是悠閒。

因為公公六歲的時候,父母雙亡,他自立更生,養成獨來獨往、沈默寡言的個性。只有婆婆有娘家親戚。這裡完全沒有什麼節慶,公婆他們連生日都不過。日日都一樣。過年不用大掃除、不用貼春聯、也不用煮什麼偉大的年夜飯。連紅包包給他們,他們也原數包回,連紅包袋都不換。

但,隔日,就是大年初一,變成超級可怕的拜年趕場。這回多了我婆婆那邊的親戚要拜,也就是我先生的外公外婆,以及四個舅舅、兩個阿姨,得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大年初二,就是我先生跟著我回娘家,從我爸媽那邊開始拜,拜到我的阿公阿嬤,以及我爸爸那邊的兄弟姊妹,八個叔叔、三個姑姑,拜到手軟腳軟。大年初三,再趕緊趨車到另一個城鎮拜我的外婆以及我媽媽那邊的弟兄姊妹,兩個舅舅、一個阿姨,拜到頭昏眼花。

我有些朋友同事,聽了我的遭遇都感到好笑。他們建議,直接選在過年期間出國旅遊,脫離拜年枷鎖得以自由。我是沒有那種膽量這樣做,也覺得這樣做不太妥。因為享受自由旅遊快樂的是我們,但倒楣的卻是爸媽與婆婆。他們得要去向最上面長輩(阿公、阿嬤、外公、外婆)解釋說明一番。

但,朋友們的想法,很快地沒幾年後蔚為一種風氣,越來越多的人在農曆年間出國旅遊。這在過去保守的華人文化傳統,簡直無法想像,平日遠在他鄉工作的親人,過年竟不回去團圓。然而,當越來越多人出國旅遊不回家團圓時,人們又感嘆著「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即使年貨預備的越來越豐富,紅包裡的鈔票越來越厚實。

在人們紛紛嘆息著「年味不再」,我卻何等有幸,在去年過了一個非常有年味的除夕夜。沒有花費一毛錢,也不需要除舊佈新、裝飾環境,大費周章辦年貨。僅僅是安排一段安靜時間,關掉電視機,讓全家人彼此聆聽對方,彼此訴說著自己,除夕夜聚在一起時,我們輪流講一些平常沒機會講的內心話。

我先生是長子,他大約花了十分鐘,告訴大家,我們這一年做了什麼,遭遇了什麼,上帝怎樣帶領我們,接著輪到我與小孩。姊弟倆生平第一次有這難得的機會,可以對著阿公、阿嬤、叔叔、嬸嬸、堂哥、堂妹講話,而且他們又很專心地聆聽,便很踴躍地講了幾句自己在學校的事,以及在乎的事。然後輪到我小叔一家人。就這樣,公公與婆婆就感動得熱淚盈眶。

平日不太說話,也從來不談信仰的公公,此時竟然立身起來,感謝上帝賞賜大家平安,甚至還一一鼓勵著我們後輩。他那天說的話,絕對超過我們一年聽到累積總和的話。

沒有什麼高級技巧,不過就是在除夕那天早上,跟公婆以及小叔小嬸說,晚上一家團圓時,一起讀段聖經、唱首詩歌,大家分享今年近況,來個小小的家庭禮拜。就這樣簡簡單單地找到了年味,那種人與人、心對心的交流。

含蓄的東方民族,家人的親密關係多是建立在一種夢幻浪漫的想像與推測,而非真實生命交流的熟識。家庭真實的處境是,同住在一個屋簷下、每天見面、一起睡覺的家人,彼此不認識,或者是認識的很淺薄。
好比,父親早上五點起床,出門運動,回到家,看小說或電視,中午吃過飯睡個午覺,傍晚繼續看小說或電視,晚上吃過飯會散個步。但,父親在想些什麼,他遭遇了什麼事,兒女們通通不知道。同樣,丈夫不認識妻子,妻子不認識丈夫,爸媽不認識孩子,孩子不認識爸媽,哥哥不認識弟弟,妹妹不認識姊姊。

我們沒有機會,傾聽彼此講出內心的話,瞭解內心最深處的想法。春節大團圓淪於表面功夫,難怪當儀式冗繁到一種程度,人們便想要掙脫逃離。但,內心深處卻都渴求與自己的親人有真實地心靈交流,我們盼望從裡到外的團圓,心連心的大連結。

然而,每個人都有缺點、黑暗的一面(「人人都是罪人」),會彼此傷害,即使是無意中所造成。於是我們害怕心對心,恐怕會帶來情緒強烈、緊張情勢等不知道如何收拾的衝突狀況,所以寧可選擇逃避,維持一種表面的和諧與關心。但我們的心,卻不會滿足這種情感的困乏。
我們理想中家庭,是可以愛的很實際,是可以自由坦露真實自己的地方,家庭成員彼此缺點優點都知道,並有辦法彼此包容。而這只有從創造我們的上帝那裡尋找。只有祂能幫助我們「家似天堂」,在它裡面,妻子「認識」丈夫,丈夫「認識」妻子;父母「認識」孩子,孩子也「認識」父母。我們勇於開放自己的內心,被彼此「認識」,即使是生命最黑暗的一面。人的愛即使不夠,我們也有上帝的愛來幫助彼此接納。

年味哪裡找?試著從「心」開始。

(寫于基督教論壇報過年的福音單張)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