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隨筆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面對貧窮的台灣〉

文◎陳小小

遠見雜誌有一項調查指出,大部分台灣民眾感受到了貧窮的危機,消費力變差﹔對政府沒信心、擔心兩岸關係不明確,以致對未來不看好。沒多久,我所聽、所看到,全是跟貧窮有關的事情,貧窮感也臨及我。

 我的高中同學,開了一個清洗大樓兼大廈管理的小公司。她登報徵求大廈管理員,提供薪資是接近最低工資的一萬七千元,來應徵的人卻有幾百位。她說,在面試的時候,她充分感受到台灣的失業景況。每個來應徵的人,很多因著長期失業而目光渙散,並且可憐巴巴地望著她,希望她能賞賜工作機會。

●周轉五十元掛號費

 公司開始運作之後,她則充分感受到台灣的貧窮感。她的員工之間常借錢周轉,而所借的錢不是幾千或幾萬,而是五十元、一百元。

 她對我說,「妳能想像他們借錢,就像國中、高中學生的借錢,幾十元這樣借﹔是因為連孩子看病的掛號費五十元都沒有,需要周轉。」她說﹕「妳知道嗎﹖他們一個月一萬七千元,其中有些人竟是負擔一家子的生計。」那天,我就開始充分感受到台灣的失業率與貧窮感。

 之後,我剛好又聽到廣播節目。講到很多人因為失業,無法繼續繳壽險之類的保費,被迫得停掉保單。原本可以保障自己一輩子的保單,成了廢紙一張。過幾天,又聽到以前很多有愛心的人,會每月負擔一些窮人孩子的生活費或教育費,但是經濟不景氣,現在一些人就停止供應這些捐助了。

 再過幾天,我聽到有一個民間宗教的慈善義工組織,專門幫人免費辦理喪葬﹔因為經濟不景氣,所以很多人窮到竟然無法替亡者辦喪事。當這群義工們免費替他們張羅完所有的事情時,他們幾乎個個都跪下來向他們磕頭致謝。

●照顧窮人的呼召

 國際景氣低迷、台灣政府財政惡化,人民也窮,四、五十年前那種貧窮似乎又重新臨及我們。雖然目前整體物質環境比起四、五十年前好太多,但是活在目前的生活環境,孩子要讀書、人人都得繳健保費、辦喪事也不能用個草席捲起來丟在野外…

 現代人比起以前的人多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要素,於是便多另一些生存的困難面。面對這種情況,教會界有沒有即時的反應能力﹖

 「照顧窮人的需要」是每個基督徒的呼召。福音書記載著﹕「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豫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喫,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

 義人就回答說﹕『主阿,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喫,渴了,給你喝﹖…』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廿五章34-40節)

 如今在台灣的許多角落,有些人有基本生活的困難,教會是已看見這些人的需要,還是只會抱怨奉獻收入愈來愈少﹖

●上帝的愛關顧全人

 人們愈是對未來沒有信心、對現在感到憂慮的時候,人們的心靈愈有對福音的渴求感。從教會歷史可見,每逢社會動盪,若當代的基督徒能站在破口上發出力量、對需要的人伸出援手,福音就大大廣傳。因為環境優渥,人們看不見自己的有限能力,當環境困厄,人們才回頭看見自我本相、內在的空缺。

 福音不僅關心人們的心靈層面,也同時關顧人們的基本物質需求,上帝對我們的愛是關顧「全人」,而非只有靈魂。深願眾教會、眾弟兄姊妹看見這些問題,對周遭需要幫助的人發生實際的行動。或成為冰冷無情的祭司與利未人,或成為愛鄰舍的好撒馬利亞人,上帝已將這個選擇放在我們面前。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