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答問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浪子回頭故事的三種僕人〉

文◎陳鳳翔

路加福音書十五章耶穌講的比喻裡,「失羊」、「失錢」、「失兒子」三個故事連在一起,強而有力地傳達出神愛世人,上帝熱切尋找失落的人、一個都不能少的激情。第三個浪子回頭的故事,最為耳熟能詳,佈道會常選用這段聖經。然而故事裡有三種僕人,中文聖經很容易滑過去,失去隱含的深層訊息。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路15:11-13a)

小兒子花完一切的財產,遇到大饑荒。他淪落到去養豬。對以色列人而言,外邦人是不潔淨的群體,豬是不潔淨的動物,養豬是最低賤的職業。小兒子的「向下沉淪」人生,從聖潔群體到不潔淨的群體,從潔淨的飲食到不潔淨的飲食,從尊貴的兒子身分到低賤的養豬工人。甚至,小兒子連豬都不如,餓到想吃豬食,但主人也不給,幾乎要餓死,這時他才醒悟過來。小兒子想回家,去當父親的雇工。

第一種僕人μίσθιος

「雇工」μίσθιος是日計的短工,是與主人無關的人,按件計酬,做完領錢,不受主人保護。類似今日沒有正式勞動契約保障的零工、臨時或兼職從業者。小兒子能想到「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表現他是徹底地知道自己錯了,了解自己過去的分錢離家舉動是何等大逆不道,何等令父親失望,他連當父親家裡的僕人都沒資格。

小兒子還沒走到家門口,父親老遠就看到他。父親動了憐憫之心,跑上前去抱著兒子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要知道小兒子的職業是養豬工人,全身散發濃濃的惡臭味,堪比遊民,口內黃牙也不知多久沒刷。父親竟然可以緊緊抱住他,還不停地與他親嘴。

第二種僕人δοῦλος

浪子回頭,父親吩咐「僕人」做四件事,慶祝小兒子返家。「僕人」δοῦλος類似今日正式、有長期勞動契約保障的工人。就像一些國營事業、民間大企業,試用、兼職工作者莫不爭相要成為全職工作者,學校兼任老師擠破頭成為正式專任老師。

父親吩咐僕人拿出上好的袍子、戒指、鞋子給小兒子穿戴,宰肥牛犢全家一起慶祝,這四個動作是只有兒子配得,父親用這些行動來回應小兒子說的:「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父親的意思就是「你是我的兒子」,要讓全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的人,都也得接受、看重、認定這個淪落到當養豬工人的小兒子,仍是尊貴的小主人。

「僕人」是複數名詞。場景是:父親因著小兒子能無災無病地回家,實在太高興了,他迫不及待地做了大總管分派任務的工作,他叫這個僕人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我兒子穿;叫那個僕人去拿戒指給我兒子戴上;叫第三個僕人去拿好鞋給我兒子穿;再叫幾個僕人把那肥牛犢牽去宰了,全家人吃喝快樂。父親這樣興奮的原因是:「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畢竟離家的孩子,多數是客死他鄉。」

第三種僕人παῖς

大兒子從田裡返家,快近家門聽到裡頭傳來陣陣的音樂與跳舞的聲音。他就叫來一個僕人,問裡頭發生什麼事。這裡的「僕人」παῖς跟前面「雇工」、「僕人」又不同了。παῖς是年紀較小的童僕。沒有社會經驗的孩子被大人問話時,比較沒有心機,不懂得遮掩潤飾,他如實向大兒子報告:「你弟弟回來了,你父親看見他無災無病地回來,把小肥牛宰了。」

大兒子一聽到「把肥牛犢宰了」立馬發怒,不肯進去歡樂慶祝弟弟回來,父親就出來勸他。他對父親說的第一句話是抱怨:「看哪!我服事你這多年。」這話對父親是多麼難以承受的打擊,原來這麼多年以來,大兒子從沒把自己當作是兒子,而是當自己是父親的僕人!

大小兒子要的都是父親的產業,而非父親的愛。兩個兒子都不是兒子,都是僕人!基督徒眼睛盡注視著上帝的恩典,而不要恩典的上帝,我們就是失落的大小兒子。故事裡的父親要的是親子之間愛的關係,而天父上帝要的是我們與祂之間真實的愛的關係!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