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科技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在網博物館的路上〉

文◎tjm

喜歡博物館或閱讀過《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愛上博物館》等書的人,可知因著第四C產業─數位內容服務發展迅速,你可以告訴朋友們「我在家,在『網』博物館的『路』上」呢﹖且有朝一日會有「愛上數位博物館」的可能呢?

●共享數位資源

 這樣的改變是因為「數位典藏」觀念,已被台灣、歐、美等科技先進國家重視,例如美國去年舉行網路智慧會議(Web Wise Conference),以「共享數位資源」主題,制定全美圖書館與博物館典藏數位化方針,而台灣國科會亦在2002年政府與民間合作,將「國家數位典藏專案計畫」升級為國家型科技計畫,目標是將國家重要的文物典藏數位化,且每年舉辦成果展,目前已經有不少成果,其中還真是包羅萬象,除了一些我們常見的書畫器物之外,也有動植物、地圖、新聞、考古…等,非常值得大家去參考。

●跨越時空保存、查資料

 數位典藏包含「數位化」與「易於查詢取得」這兩部分。藉由把重要的文物(包含影音、文字與圖像)數位化,並且整理進入適當的資料庫系統中,將會獲得兩大好處﹕一是使文物的存在可以因為數位化的緣故避免掉「損毀」、「褪色」、「老化」的問題,而且可以相當容易的被複製。二是透過網際網路與資料庫的協助,使用者可以快速跨越時空限制,查詢取得所需資訊。

 此外,單單數位化還談不上「數位典藏」,必須透過將這些數位化的資料整理進入適當的資料庫系統中,才能讓使用者「易於查詢取得」。這部分的技術困難度較高,須具資訊專業人員的配合方能完成。

 如此典藏的觀念,逐漸更新民眾對收藏的概念,傳統上我們把自我收藏當作「財產」,不肯輕易釋放出來,現今政府立起數位典藏的典範,美國好萊塢電影人工智慧(AI)亦勾勒出未來世界數位典藏的宏景─即所有人類文明資料都可被數位化呈現,且由只圖書館的查詢系統機器人展示。

●展示與版權技術提昇

 為豐富數位展示內容,3D與多媒體技術普遍應用於生態與科學性質之數位典藏網站,並且利用影像壓縮技術和圖片浮水印植入技術,提升網頁資料傳輸速度和資料所有權保護。舉中央研究院網站下的「臺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和台灣大學執行的「淡水河溯源」計畫為例﹕

(一) 臺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此典藏網站將所蒐集約三萬張的台灣老照片掃成高解析度的jpg檔案,並壓縮成網頁所用的中解析度的jpg檔案及thumbnail小圖檔,且開發網路圖片浮水印技術,將資料庫裡每一張老照片圖像植入浮水印。(網址﹕www.sinica.edu.tw/photo/)

(二)淡水河溯源

 此計畫以「虛擬實境展示區」,模擬三度3D立體展示空間,讓觀眾在與資料互動的過程中認識與了解淡水河流域的地理與人文發展﹔且於網頁資料搜尋區可透過數個不同種類的資料庫,將台灣大學圖書館重要館藏淡新檔案,以及伊能文庫、岸裡大社文書、人類學系所藏等古文書資料,組成相片、地圖、器物、書目、手繪圖等資料庫,使實體博物館蒐藏、教育與研究功能數位化。此為台灣各大學使用3D數位典藏技術的重要示範。(網址 ﹕mars.csie.ntu.edu.tw/tamsui)

●前瞻教會數位典藏

 數位典藏超越時空保存文物的價值應用在神學與福音上,教會界可透過自己擁有的文物數位化,保有實體文物所有權,並文物的影響力擴散出來。

 雖然經過數位化的文物所傳達的可能不及文物實體所能傳達的多,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很可能就已經夠用了。例如﹕古本聖經,當然書本本身有其特殊的價值與意義,但如果我們能夠把古本聖經的每一頁照像數位化,放在網路上供人參考,是不是遠比藏在安全的地方等候學者有需要跑去借用參考來得更有影響力﹖

 而且文件、影音、圖像數位化的成本不高,只要願意,任何人都可以用掃描器、錄音筆、攝影機、數位相機完成數位化的工作,昔日束之高閣的文物資料,輕鬆透過數位化而拍去自閉封陳的塵埃,陽光展現於世。

註:「韋伯麥司特」就是webmaster,tjm與陳小小兩人共用的筆名。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