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寶寶給我家上了一堂課〉
文◎陳小小
園遊會那天,小兒子,一身臭汗,滿臉神秘笑容,手上拎著一盒不知名物到家。
翻開盒蓋一看,兩隻出生沒多久、細如米粉般的蠶寶寶,躺在一片憔悴得有些焦黃的小小桑葉上。
惡夢果然來了!我不禁驚惶失措、危顫顫地嚷嚷著,「要去哪裡摘桑葉阿?蠶寶寶會餓死。」腦海裡瞬間浮起一幕幕蠶寶寶餓死的畫面,自己年幼時曾經犯下的殘害生命大罪,真是好不忍心,內疚四起。
小一的兒子緊張地解釋說:「這是同學送我的。」正打算叫他把蠶寶寶還同學,小三的女兒此時氣定神閒地打斷我的思緒,輕輕地說:「媽!學校裡有種桑樹。」
就這樣,有了糧草供應,姊弟倆開始了養蠶寶寶的日子。
每天放學,他們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盒子邊看看蠶寶寶。寫功課時,會趁我不注意偷偷把蠶寶寶放在一旁陪伴。
當蠶寶寶吃下親手摘的嫩葉,身形日漸從米粉變成麵條,再變成米苔目,他們臉上有為人父母的得意。又發現蠶寶寶的大便也隨之越來越粗,他們好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樣興奮。當蠶寶寶脫了皮、吐了絲、結了繭,更是高興得歡呼跳躍大叫,到處與人分享這份快樂。沒養過蠶寶寶的,奇怪地說,這有什麼好驚訝的,你們幹嘛呀?我愣住了。
是的,在他眼中,擱在一個不起眼的塑膠盒子裡的兩條米苔目,不過就是蠶寶寶!模樣也沒什麼,只比全身長滿毒刺、五顏六色的毛蟲,長得較親和逗趣一點。
沒養過蠶寶寶的人,眼中就是當時所看到的蠶寶寶當下,定格在那一個時間點。但親自養過蠶寶寶的人,所看到的,卻非蠶寶寶當下孤立的模樣,而是一個動態的現象,孩子們經驗到背後一點一滴的改變,生命滴水穿石、積沙成塔的驚駭演出。因此,對蠶寶寶情有獨鍾的欣賞,源是因知道它的起點,以及中間所有的細微變化。
我不禁想到還沒信主的親友同事們常挑戰,「你們信基督教又怎樣?我看很多基督徒的修養與道德,比不上某某儒者或高僧大師。」更有不少學生惶惶地表示,信耶穌之後,自己的生命改變似乎沒有如中國民間故事《周處除三害》、或台上見證萬惡罪魁變成大善人那樣變化劇烈。
過去,我常被這個問題問得瞠目結舌,不知所措。但,我逐漸了解到看事情至少得存在著兩種角度。就像養蠶寶寶,從時間的橫斷面看,不過就是條不起眼的蟲子,沒什麼了不起。但,若懂得從時間的縱剖面看,知道它的一生是怎樣走過來的,就會對其蛻變投以驚嘆。
當然,就如聖經所言,稗子麥子夾雜,真基督徒裡混著假基督徒,甚至假先知、假牧師傳道。有些基督徒沒有與生命的主—耶穌基督連結,生命自然不會有什麼變化,他們的生命定格,停滯不前,甚至還可能如倒帶般後退。但是那些真心誠意地踏上信仰之路的真理尋道者,生命的變化過程不輸宇宙洪荒的震撼。
一個東西、一個事件、一個現象,直接進行批判與比較,常失之公允,就像沒養過蠶寶寶的人,難以理解蠶寶寶逐日蛻變的可貴價值。外人來看基督徒的生命,如果不認識這些人信主前的過去,就無法理解信主後,他們的現在到底代表什麼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