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評論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全球化與在地化〉

文◎蔡哲民

對!「全球化」已經發生了。沒有人不會注意到台灣的新聞頭條常常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美國次級房貸」,也很少有人不會發現「Made in China」的產品佔據大賣場貨架中大部分的位置。

畢竟隨著交通工具與網際網路的發達,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已經較過去頻繁許多,不管自己樂意或不樂意,都不能把自己封鎖在傳統的文化之中,不去碰觸其他國家的資訊、產品或文化。

不過大家如果拿「全球化」當keyword去搜尋引擎查,會發現最常伴隨著「全球化」出現的文字,居然是「在地化」。因為不管是全球化的資訊或商品,真正要打動某個特定族群的心(賺走特定族群的錢),還是要滿足他們的獨特需求。

說起來,教會常常是最晚因應時代變化的一群,實在愧對耶穌要我們「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的命令。面對這幾十年來的全球化風潮,我們似乎還是守著百年,甚至千年不變的組織型態與聚會模式,以不變應萬變。說是「遵守聖經純正真理」,恐怕是完全把責任推卸給神,沒有負擔起「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的責任。

傳統地方堂會組織並非完全不能跟上全球化風潮,反倒是因為其成員來自於相近的地理位置與信仰傳統,因此有其「在地化」的特色與優勢,能夠在「地點」、「互動深度」與「敬拜模式」上深入的滿足堂會附近族群的需求。但由於地方堂會服事的主要對象就是在地的會友或慕道友,廣度難免就會受限制。

至於,教會機構所關注的,比較不是一個個體的「完整屬靈需求」,而是一些大多數人都需要的「特定需求」,例如:文字、廣播、新聞、網路等等。這樣型態的組織,正如可口可樂、麥當勞、IBM一樣,很適合發展為全球化的組織。但畢竟每個機構都只是關注一些特定的需要,所以單靠機構也不太可能能夠完整的滿足一個人的屬靈需求。

耶穌在馬太福音四章19節與馬可福音一章十七節都應許門徒要得人如得魚。今日我們常常可以聽見一些見證,說某人是聽福音廣播或閱讀廣泛贈送的聖經才進入教會信主。那到底這個人信主,是因為機構的接觸還是堂會的跟進?

如果說傳統堂會組織是漁網的縱向網線,那教會機構就是橫向的網線,怎能只靠縱向或橫向的網線有效率的捕魚呢?在這個全球化與在地化風潮中,堅持怎樣的組織型態才「符合聖經」是不太有意義的,正如我們在舊約中也找不到保羅那種「自己養活自己,旅行佈道」的傳道方式,甚至我們也不堅持現在的傳道人都必須「自己織帳篷」才合乎聖經。

與其爭取正統把資源壟斷到自己組織內部,不如讓我們反過來學習這個時代的企業怎樣因應這個全球化風潮,讓堂會與教會機構互相欣賞、承認對方的優點,為彼此禱告,互相支援,讓福音廣傳到全球,又深入的照顧到主的每一隻羊。

路加福音十六章18節中,耶穌說「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很無奈的,我們發現教會中不乏企業界的佼佼者,也不乏在跨國公司中天天處理全球化議題的人,但是目前台灣教會界「得人之網」的縱向網線與橫向網線尚未真正能夠聯合成一張漁網。即使全球化的確是讓福音與造就,尤其是華人福音工作更為可行,但大家都還只想到「自己做」而已。透過「全球化與在地化」議題省思,我們應該還可以為主做許多事。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