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評論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美不美﹐有關係﹖─美學經濟時代再思〉

文◎陳小小

「美學經濟時代的來臨﹐有什麼了不起﹗」一位極有專業技術能力、卻成日邋里邋遢的電腦工程師看著報紙輕蔑地說。

 一旁的老婆回應著﹕「如果有一天﹐整齊清潔不是基本要求﹐考績不再單是估量你的專業能力與對公司的付出﹐而是會因著穿著是否有品味來決定升遷﹐你就知道美學經濟時代的來臨是有多大的影響。」

 在資本主義「消費推動經濟成長」魔咒下﹐經濟發展不再僅是供給和需求、資源配置、市場效率的邏輯關係﹐更與著社會文化價值有著牢不可分的密切相關。

●用美學殺出血路

 誰能從社會文化裡抽出普遍的美感元素﹐放入產品設計裡﹐成功誘惑著人們「買我、買我」﹐那就能在這個已經供應過剩的經濟社會裡﹐殺出一條血路﹐賺到多數人的錢。

 從基督信仰視之﹐美學經濟有其令人擔憂之處。因為市場美學化﹐以產品的差異性來建構產業特色﹐以「美」作為消費的策略性工具﹐將市場區隔開來。或引導、或教育、或催眠消費者﹐使其以為購得某件加入美學成份的產品﹐便化身成某種階級或類型的人。

●傳福音的挑戰

 就好比女人用了SKII﹐就好像自己是影視大明星之類的美艷貴婦﹔男人穿了NIKE鞋子﹐就以為自己成了明星球員渾身活力有勁。但事實的真相是﹐自己還是自己。從沒有像今日這個時代﹐人們對自我的價值認知﹐與物質如此緊密相連。

 有著福音使命的基督徒﹐要把消費者從「商品=美好的幸福生活」幻境拉出﹐此時遭遇更大的挑戰。

 光是福音單張而言﹐在過去強調「功能」的時代﹐可以只重視內容﹔如今「技術與美學」並行的時代﹐內容是基本要求﹐版面安排、美術設計是否能營造出感人氣氛﹐成為收到福音單張者瞄第一眼後是否會繼續閱讀的重要因素。

 不難預測﹐未來教會的建築設計、牧者傳道給人的整體感覺(不單是身上的衣著)是否有品味﹐可能都會被要求具有時代美感。

●捨本逐末﹖

 任何好事被濫用﹐配角的地位翻轉成了主角﹐即使是「美」﹐都不會是件美事。就像每個人都會清楚知道電腦工程師的穿著品味決定考績是件荒謬的事﹐但是根據美國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外表容貌與薪水高低已經成正比。至於﹐「美是人類的救贖」更是常聽到的說法﹐卻沒有多少人能察覺其中的謬誤。

 這裡並非是反美學﹐基督信仰更不排斥美。相反的﹐世上一切的真、善、美﹐莫不是上帝所創造的實體或呼應。但﹐當此之際﹐凡事講美學、美過頭的時代來臨時﹐你我做好了各樣的預備嗎﹖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