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走廊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歷代基督教「愛觀」的介紹〉

文◎lk

前言


「神是愛God is Love.」、「基督教是一個愛的宗教」。無論是歷史縱軸或是時間平面而言,多少次這種「愛」深深觸動人的心靈深處,使得很多人跟隨耶穌基督的腳步,用愛來服事他們那一世代的人。而即使不是基督徒的朋友也認同「耶穌」對世人的愛,中國人更有用墨子的「兼愛」來對比耶穌的「博愛」。

然而究竟基督教中的「愛」其含意為何?這個「愛」的觀念只有基督教所獨有?中國人古籍裡不多談「愛」,對於中國人五倫比「愛」來得重要許多。那麼中國的「愛」字真的是基督教中的「愛」字嗎?在翻譯的過程、文化差異下,基督教「愛」字的精神成功的被我們中國人得知了嗎?另外,在西方的基督教歷史,「愛」字的含意固定嗎?還是隨時代而有所不同?但是無論如何,無論基督徒、非基督徒絕對都會認知到一件事,「愛」在基督教中絕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教義,甚至是信仰的基礎之一。

宗教版上一群基督徒正在討論「神秘主義」、「神秘神學」、或是「神秘體驗」。本文嘗試要從基督教的「愛」,其意義在基督教歷史中的演變。幫助大家一窺「神秘主義」、「神秘神學」興起的源由,進而有助於大家的討論。至於「神秘體驗」方面,更希望非基督徒的朋友一同來分享。

Agape(愛佳泊)、Eros(愛樂實)兩種基本動機的衝突


對於中國人而言,「愛」就這麼一個字。美國人大概就是Love。而事實上在基督教的神學發展史中,「愛」這個字主要有三種名詞表示,Agape(愛佳泊)、Eros(愛樂實)、Caritas(卡利他)。簡單的說,在新約聖經中提到神對人的愛都是用希臘文Agape(愛佳泊)、人與人的愛用希臘文Eros(愛樂實)。歷史發展到了中世紀前,奧古斯丁用拉丁文的「愛」字Caritas(卡利他)來表示Agape(愛佳泊)與Eros(愛樂實)的綜合。

簡單的說,在早期教會中,「愛」字就這Agape(愛佳泊)、Eros(愛樂實)兩字為代表。

Eros(愛樂實)其實是希臘文化中「救贖」觀的基本動機。Agape(愛佳泊)是基督教中「救贖」觀的基本動機。兩者根本是完全不同、且互相排斥的理論。

詳細一點的說,Eros(愛樂實)這種愛是表示一種得救之道 。是希臘文化中,認為人的靈魂本身具有神性,人的靈魂的故鄉就是在天上。人們必須丟掉暫時的世間事物,使靈魂從軀殼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得以進入高級的境界,這才叫真「智慧」。而這個Eros(愛樂實)就是那靈魂天生所具有的一種力量,一種思鄉病的力量,使得靈魂會感到缺乏,使得靈魂要歸回高級的境界。

大致上,Eros(愛樂實)的觀點來自柏拉圖主義與諾斯底主義。柏拉圖主義與諾斯底主義的「救贖」論,其形上學基礎在於雙方都認為靈魂在世上是偶然寄居的旅客,靈魂的來源與本質是屬於高級世界的、是屬於神性的。神性居住在人性中,需要外界的喚醒和催促,以成為實在。至於那個外界的力量為何,柏拉圖主義(或新柏拉圖主義)認為是世界的「美」!靈魂雖處在低級的感官世界中,但感官事物的「美」可以喚醒靈魂回想起其屬於高級的世界。而諾斯底主義則視感官世界為絕對的敗壞,所以當然靈魂無法由其中的「美」看出有高級世界的存在(也可說感官世界根本無所謂的美,只有醜惡。)。諾斯底主義認為是喚醒靈魂的外在力量就是「救主」,他是至高神派給我們人類的大使。這也就是為何說諾斯底主義跟基督教造成很大的混和。因為他們其中一些人視耶穌基督為「救主」。

很簡單的說,諾斯底主義至少在基督論(他們視基督為幻影,基督教視基督為神。基督的救贖工作被降低為是一種喚醒的工作而已。)以及救贖論與宇宙論(他們救贖靈魂,否定肉體。基督教全人救贖,不否定物質世界)這兩點上與基督教不同。

而基督教所講的「愛」指的是Agape(愛佳泊)。這不是一種慾望、一種希求,不是一種人向上升的力量。她的原意是「神自己的愛」,是神藉著憐憫而下達於人。Agape(愛佳泊)指的是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間,也就是神成為人,而神對人的愛最高峰就在十字架上的救贖來表達。

Agape(愛佳泊)、Eros(愛樂實)這是兩種很不同的「救贖」觀念。其實在早期教會還有另一種「救贖」觀與前二者三分鼎力天下,那就是「律法」!當時還是有很多基督徒仍舊受到猶太文化的影響,所以把「愛」也置在律法當中,就好像解釋耶穌把「十誡」化約為「二誡」(愛神、愛人),這些人認為要徹底執行「二誡」,「愛」是一種誡命、一種律法,人必須行這新律法,否則不能進天國。這種「救贖」觀念又重回猶太文化,而與基督教的Agape(愛佳泊)所帶來的救贖觀不同!

早期的基督徒就是在這三種Agape(愛佳泊)、Eros(愛樂實)與律法所帶來救贖觀裡掙扎。而我們宗教版上眾教陳列,而基督教與其他宗教(回教、佛教、道教、、)的不同其最根本的地方,也就是在於「救贖」觀基本動機的不同!我認為其他的宗教的救贖觀跟希臘文化Eros(愛樂實)的救贖觀或是律法的救贖觀比較接近。也就是人要提升自己向上成為神,不然就是人要完成一些功德(善行)才能到達那彼岸(天堂、天國)。而基督教的救贖觀,不是人要成為神。反之,人不可能成為人,人就是人!是神來尋找人、尋找罪人。聖潔的神親自來找人,與罪惡的人交往。


卡利他『Caritas』:奧古斯丁的綜合


今日基督教被人稱為「愛」的宗教,奧古斯丁的功勞是無庸置疑的。而奧古斯丁對於「愛」的詮釋,簡單的說就是把Agape(愛佳泊)、Eros(愛樂實)這兩種很不同的觀念成功的混和。其實在他之前就有一些教父(如亞他拿修、俄利根、、)嘗試要綜合Agape(愛佳泊)、Eros(愛樂實)這兩種很不同的觀念。

奧古斯丁認為愛的觀念其實是Agape(愛佳泊)、Eros(愛樂實)這兩種觀念的綜合而成「卡利他」(Caritas)。奧古斯丁的哲學基礎是古哲學中的 「幸福主義」,簡單的說人生的目的為了追求快樂。而他認為追尋到真正的快樂唯有在基督教中才能找著。而他把幸福主義與基督教信仰交織,而認為「愛」就是追尋快樂、尋找善的渴望、動力。而正當的「愛」(指「卡利他」 Caritas)就是所愛的「目的物」是正當的。不當的「愛」(指Cupiditas)就是所愛的「目的物」是錯誤的。而人就在這兩種「愛」中掙扎、選擇,而上昇或下降。若選擇「卡利他」(指耶穌所說的愛神、愛人)那就是朝向神,選擇Cupiditas(愛暫時的事物)就是朝向世界。

而人的靈魂因著「卡利他」而上升於神,在「卡利他」的羽翼,人被高舉而上升於天。人由感官世界把自己高舉起來,進入神的純精神領域,總共有三種模式 :

  1. 德行:就是由功德或德行的階梯而上達神。
  2. 玄想:按照柏拉圖主義就是由美的事物啟發人的Eros愛樂實,而靈魂回故鄉。而奧古斯丁則柏拉圖主義,認為引我們注視造物主是「造物之美」(就是後來發展的自然神學觀念),而那就是「卡利他」。我們可以透過默想或是玄想,而使精神領悟到神,而上升於神。
  3. 奧秘:就是人從內心去尋找神。奧古斯丁視奧秘主義與玄想的上升沒有什麼不同。

而Agape(愛佳泊)則用於解釋「恩典」論。簡單的說,神要用Agape(愛佳泊),就是恩典來接近人。由恩典,神注入「卡利他」給人,使得人可以乘著「卡利他」的羽翼而上升。所以沒有神的恩典臨到,人就沒有「卡利他」。


『中世紀』神秘主義的開始


Eros(愛樂實)的觀念(上升至神)進入中世紀。主要有兩個路線,一就是奧古斯丁的「卡利他」的觀念。二就是偽狄奧尼修(詳情可參見第五世紀的偽狄奧尼修著有「神秘神學」一書,而東正教的神學其實就是這一路線。在此不贅述)。

此時普羅克魯站在奧古斯丁的間榜上,發展出有名的「愛的連鎖」的教義。這也就是基督教神秘主義的雛形!!

他發明的「愛的連鎖」的理論指的是許多Eros(愛樂實)像鍊子一樣由天下垂,降到地面。天與地間的道路由這一長串的Eros(愛樂實)聯繫而被打開。而人得救的程序,就是由柏拉圖哲學中「認識你自己」開始。自我認識是認識神的開端,也就是上升於神的起點。

而上升的三部曲就是「淨化」、「照明」、與「一體」。

「淨化」就是施予人一種神秘禮儀。進而人才能被神「照明」,最高境界就是與神合而為一,即為「一體」。所以基督教的神秘主義其實就是從柏拉圖、奧古斯丁、普羅克魯、偽狄奧尼修開始而發展,一脈相承。





第四章『文藝復興中Eros的更新』


第五章『宗教改革中Agape的更新』


(未完,待續)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