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会下基督教事工策略省思〉
文◎陈凤翔
中产阶级的崛起,不过是这两、三百年的事。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之后,才逐渐打破贫富贵贱两造极端的社会型态。工业革命造成银行家、工商业者、律师、医生、工程师、教授、小店主、公务员、艺术家……,他们构成了这个新兴的社会阶层。这些人的成功是由於自身的努力,以及社会的变迁所造成。他们具有专业能力、能够独立谋生,与那些靠著微薄工资为生的工、农人不同。君主政体的瓦解与民主制度的建立,也可以说与著中产阶级的崛起,有很大的关系。
然而如今全球竞争化财富重新分配,经济活动造成的社会型态倒退,让好不容易崭露头角的中产阶级,竟逐渐消失。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指称在当今全球竞争下,中产阶级逐渐沦落到中下阶层,就像英文字母「M」一样,左边的穷人变多,右边的富人也变多,中产阶级消失,是为「M型社会」。日本已有八成人口,沦入中低收入阶层,而美国比日本更早步入M型社会,台湾将走向M型社会。
「中产阶级消失」对台湾人民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有诸多例子显见。数一数二的知名剧团果陀,面临经营和票房上的困境,剧团导演呼吁政府有关单位应对文化团体有补助机制和扶植计画。惨淡经营的剧团并非只有果陀,其他脍炙人口的知名剧团也都度著寒冬,至於基督教剧团,亚东、天艺、晨星、黑门山上的剧团…,则雪上加霜。这或许说明了即将来临的M型社会,对艺文产业造成的威胁。
艺文产业蓬勃发展,原与中产阶级崛起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十九世纪以前,艺文工作者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的上流阶级,绘画、音乐、写作是为了满足这些人。到了中产阶级兴起,成为艺文的新观众,艺文才走出贵族殿堂,大都市於是有了公共的音乐厅、歌剧院、博物馆、图书馆。但如今,中产阶级逐渐逐渐沦落到贫穷的下阶层,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进行文艺赏析活动,只剩金字塔顶端的少数有钱人有能力,自然艺文团体会面临经营瓶颈。
对於一般人而言,食衣住行育乐,在收入变少,或大环境物价上涨但薪水没有涨这等变相减薪的情况下,会先删减的预算,多半从「乐」开刀。拿视觉享受而言,看现场表演要花的钱最多,就改看电影;首轮院线片看不起,就看二轮,甚至在家租影片,或是收看第四台电影频道。
可以预见绘画、音乐、写作、摄影、舞蹈、雕塑的等相关八大艺术文化产业,若M型趋势继续延烧下去,不久终会面临重新洗牌。就像十几年前,台湾经济繁荣,各家传媒林立。以出版社为例,更是多到台湾每月出书量以万为计。但,当M型社会来临,购书的主流群体—中产阶级经济能力降低,不是非得要买的书,就会改为去图书馆借书,小型、经济困窘的出版社,自会应声先倒。敏於观察局势的团体,早已构思如何针对可能来到的M型社会,来重拟获利策略。
加上,这是个「全有,不然就全无」的竞争时代。就像搜寻引擎,一般网友只会知道google与奇摩,而不会知道第三名以后的搜寻引擎。也就是任何一项产业,若做不到前三名,就不太有生存立足之地。M型社会则让这个情况更明显,若不是前三大的团体,大概都难以撑下去。
对於教会界,各个教会机构的奉献收入,主要也来自中产阶级。M型社会的来临,可以预见整体的奉献(以十一奉献来估算)也会跟著逐渐变少。这些奉献分配到各项事工,可以想见以艺文等福音预工方式的机构,将会是第一波面临奉献不足窘境者,就像上述福音剧团。社会救助类的机构,其次。教会应该是到最后才受到冲击。
在整体教会界资源有限、并可能随著中产阶级消失而越来越紧缩的情况下,各个教会机构(音乐、文字出版社、剧团、社会公益救助…)应该要严肃地进行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是否自身存在有著其他机构无法取代的独特意义?还是目前的存在,仅只为了证明自己行,却是浪费整体神国资源?若是后者应该谦卑地考虑退出,让其他同性质的主内机构得以取得足够的资源,继续为主奋斗。
M型社会究竟会不会遍及台湾,不能确定。但是在外面社会的资源重新分配还没来临之前,教会界应该以耶稣的心为心,先行智慧地对教会资源进行整合。好比,想要自己创立诗歌音乐出版社者,不妨多思考是否能借助现有的音乐出版社力量达到同样的目的?各样传媒(文字广播、电脑电视)机构,是否有合并的必要?
目前台湾社会大多数的人,正为著油价与各样民生物资价格猛涨所苦,民生问题最重要,娱乐活动放一边,都已学会把资源放在刀口。就像陈水扁总统近日参加台北音响影视大展开幕活动,便遭民众呛声:「老百姓快活不下去了啦!」教会资源运用,也该有宏大的普世教会观,以基督为首,百体联络得合宜,扎实地将资源用在上帝所喜悦的地方。
在这个艰困的时候,为自己的存在大声疾呼奉献、发动连锁禁食祷告,可能并非是头要紧的项目,而是要先为自己祈求拥有上帝国度的眼光,才不至於错误因应M型社会将带来的严峻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