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
繁体 简体 RSS feed | | 转寄

〈如何与为何〉

文◎陈凤翔

韩国基督教摄理教会教主郑明析目前被韩国受害人们以诈欺、强奸及暴力罪嫌控告到检察厅,并被该国司法当局限制出境,此次竟在台湾涉嫌故技重施地沾染上百名女大学生,在台湾的大学校园传教诱奸女大学生。

 韩国有受害者设立「揭穿邪教教主郑明析真面目网站」(http://killjms.kaist.ac.kr),为结合退出此一邪教的其他受害人们,致力揭发郑明析丑陋真面目的网站,以期防范其他无辜的人们落入郑明析的魔掌。国内各大专院校的BBS宗教版,亦有一些台湾受害的女大学生的亲友或同学上网写经历,成为热门讨论话题。

 很多人不解,为何在台湾数一数二的国立大学学生,身为高级知识份子,竟无分辨能力,投信邪教?大学生就是知识份子的象徵,该有著比其他人更强的独立思考批判能力,如今,许多事件的发生,令人质疑「大学生」一词似乎已经离「知识份子」的名称愈来愈远。或许,长年下来的填鸭式教育体制该负上一些责任。

 「先生活,再谈哲学」的价值体系反映在教育体制里,大学的学问与智慧教授局限於技术与实用方面。学生多半只知道「如何」去做这个、做那个,却不知道在「如何」之前,还有「为何」需要被讨论探究。好比许多人都知道「如何读书」,却不多人去思想「为何读书」,读书的意义与价值何在;知道「如何工作」,却不思想「为何工作」,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何在;知道「如何生活」,却不反省「为何生活」,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何在。

 这些许许多多的「为何」之所以不被深入探究,因为浪费时间、没有必要、考试不会考,人们多半认为这些东西留给哲学系学生、哲学家去伤脑筋就够了。

 当然懂得探究「为何」不会因此赚到钱、考试也不会考,但是这就像打地基,在遇上人生风暴时,会依然站立得稳。常常思考「为何」,即使遇上不当的信仰,仍有思辨与挣脱的能力。然而,填鸭式的教育却不准学生发问「为何」,老师多半要学生先把「如何」背起来,考试将之逐一写出。於是只懂得「如何」、不懂得「为何」的大学生就愈来愈多。难怪如今还有一些郑明析的拥护者在网路上护卫他,但又讲不出摄理教信仰有价值的地方何在。

回首页|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