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
繁体 简体 RSS feed | | 转寄

〈热舞十七—最后一只舞〉

文◎陈小小

七年前,世界知名的纽约舞蹈团,痛失他们的创意支柱,最具杰出的艺术指导亚历麦葛拉。舞团内无人有本事接替,逐渐走向下坡。但,亚历留下了一段从未发表的舞作《无言》,纽约舞蹈团觉得或许藉著发表这出舞作,能使舞团能浴火重生,再次攀上高峰。

为了让这出伟大的遗作能够实现,纽约舞蹈团欲找回当初那三位原舞者,因为他们才有能力掌握住亚历当时的创意。

然而,《无言》之所以没有发表,是因为这三位舞者—崔维斯、克丽莎以及麦斯,怎样跳都达不到亚历对该舞码的高标准要求。克丽莎跳到全身痉挛送医,崔维斯则受不了亚历百般谩骂,而突然离开舞团;《无言》三人无法成舞,麦斯也只好离去。

在这七年间,他们的生涯各自有了极大的变化。崔维斯开设健身中心,克丽莎则完全放弃了专业舞蹈的世界,成了飞刀特技表演女郎;麦斯则到处打与舞蹈相关的零工。

纽约舞蹈团首先找回对舞蹈尚有抱负的麦斯。他将有机会重跳《无言》的大好消息,带给克丽莎。但克丽莎因为崔维斯的不告而别,感情受挫,加上练舞跳不出亚历要的水准,也让她对自己失去信心。

克丽莎咆哮地道:「麦斯,那是我最悲惨的日子。我为什么要回去?你又为什么要回去?」

麦斯知道自己无法用言语说服她,便将录影带塞给克丽莎,缓缓著说:「从那天起,我们就逐渐凋零。如今,我们有这机会,可以再次拥有它。拿它回去看,再说你觉得不值得。」

至於崔维斯,他虽然是个成功的商人,但是常常在午夜梦回时,幻想自己跳著那首未完成的舞曲。

这么多年,《无言》一直在他们心中,久未退去。终於,崔维斯、克丽莎、麦克斯,三个原舞者都到齐,为追寻那曾经失落的舞蹈梦想。已是中年人的他们,再次聚首排舞。

他们吃力使劲地伸展肢体,扎实感受到岁月无情剥夺他们曾有的年轻过人体力。他们汗流浃背地想要透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来弥补,然而,舞蹈指导阻止他们,忠告著:「你们太用力了,除非你们找到感觉。」

面对这出伟大的舞作《无言》,他们跳著跳著,进入内心世界,面对深处那真实的自我。慢慢地发现,虽然中年的体力不够、肢体不够柔软是种明显的缺陷,但岁月也赏给他们多年的人生历练来补偿。已近中年的崔维斯、克丽莎、麦克斯,对《无言》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与诠释能力。他们不再是亚历当时数落的三具只会舞动、没有灵魂的年轻空壳。

跳著《无言》也帮助他们化解了多年的恩怨情仇。崔维斯、克丽莎之间嘎然中断的爱情,崔维斯、麦克斯之间似敌亦友的友谊。《无言》是一场需要三个人和谐互补互助为基础,才能跳得好的舞码。一向个人主义的崔维斯,跳得高,转的大,个人魅力十足,渐渐放下自己,看见他人的呼吸与节奏。崔维斯说:「我感到好像失去了所有最重要的一切,但又获得一些崭新滋养。彷佛有一种优美和流畅,那是从来未曾拥有。一起共舞中,终於找到了感觉。」

《热舞十七—最后一只舞》表面看似一部舞蹈电影,但它更是对於「中年」问题探讨。中年其实是一场日渐的巨变,但明白与接受这个事实,却在转瞬间。

有一天起床,突然发觉自己最喜欢的音乐从摇滚,变成抒情。最喜欢的饮料从冰可乐,变成温开水。最喜欢的食物从麻辣火锅,变成清粥小菜。才警悟身体和心态不觉中老了,讶异青春活力和疯狂,究竟是何时悄然消失?

发现自己不年轻的那一天,便开始寻找自我的意义,不想留有梦难圆的憾恨。《热舞十七—最后一只舞》崔维斯、克丽莎、麦斯之所以再回到舞团,欲挑战当年未完成的梦想舞作。那是因为完成了《无言》舞作,代表著自我才得以完整,人生没有遗憾。

一位朋友,四十岁时,大手笔花了数万元,买台越野脚踏车。他一到周末假日,便穿上年轻帅气、不太合中年年龄的紧身运动裤骑车去。他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奔驰跳耀,越过一个又一个困难的障碍与地形,是为了想要捉住青春快意的尾巴。

至於我,三十七岁时,开始学起跳舞。华尔兹、恰恰、伦巴、森巴、捷舞、探戈、吉鲁巴、Salsa、佛朗明哥、肚皮舞,为要一偿少女时代未竟的芭蕾梦。

中年,就是人生快要走到了「不能折返点」的时间点。在体力就要迈向老年,剩下仅存的一点青春活力,有人选择眼睁睁地什么都不做,让它静静地过去;有人则心有不甘,选择奋力一搏,致力生命大转弯,「中年危机」变成「中年转机」,好让自己不后悔。

但不管有没有采取行动,是中年危机、还是中年转机,终究要能接受自己,肯定自我。成功跳出青春所无法体会的舞作,挽回年少轻狂破碎的人际关系,一偿儿时幻想,骑越野脚踏车,或站在台上舞出灿烂,不见得代表著真实地接受自己,肯定自我。毕竟我们总是被世俗相对价值观所影响,不断地在否定自我与肯定自我间游走、挣扎。

基督信仰认为,人要来到创造万物的上帝面前,才能看见自己在永恒计画中的绝对位置,知道自己是他为了某种独特的意义与目的而创造,而不是出於「偶然」与「机率」,於是而能真正地接受自己,肯定自我。否则人的一生,如同草芥,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其中若有什么值得矜夸,也是转眼成空,如飞而去。

中年,就是站在人生的中间点,往前、往后看。前面所做过的各样抉择,已无法后悔,后面的人生要怎样过?对人生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与诠释能力的中年,在倒数计算日子时,更要紧的是,是否已找到自己这一生独特的意义?

回首页|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