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小书房
繁体 简体 RSS feed | | 转寄

〈卢公公〉

文◎陈小小

书籍:《卢公公》
文:刘清彦
图:林怡湘、林怡萱


我有一个朋友,孩子上小学,他老婆去当学校当义工妈妈,在班上说故事给孩子听。一段时间下来,他老婆觉得这样子很不划算。因为别人的妈妈都去上班赚钱,自己却傻傻地当义工免费帮别人带小孩。这件观念在教会里面也有遇见,有些家长会认为当主日学老师是很笨的事情。因为现在人们大都生得少,也因此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认真、很关心,花很多时间与金钱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厉害,在未来世界的生存竞争,拥有更多的能力脱颖而出。

当升学竞争思想过份地泛滥炽长,少数人对於一些家境不好的、思想偏差走歪路的孩子,失去原本该有的同情心,会幸灾乐祸地认为这样自己的孩子在生存竞争上又多赢几个人。其他的家长虽不至如此,但是只顾自己孩子好,不管他人孩子怎样的人,大有人在。而绘本《卢公公》描述一个充满爱心、又有趣的主日学老师与孩子的互动,然而在利己观念充斥下,《卢公公》这种人被视为是所谓的超级大笨蛋。有时间干嘛不去睡觉、看电影、交女朋友、找老婆、生养自己的孩子?何必花时间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

上述这种小鼻子小眼睛的观念,在一般劣质与优质比例接近(五成对五成或六成对四成)的竞争环境,或许算不上严重的错误。但是若是人人都只顾自己的事、自己的孩子,整个环境劣质比优质多太多(九十九比一)时,整个社会就易瓦解。没有人可以自己独好,对环境中的恶,能完全不被沾染而置身事外。而义工妈妈、主日学教育就是社会提供一种让爱与资源分享出去的管道,好让这个社会不至走向集体毁灭一途。

我认识一家三兄妹,个个都是很精彩的人,学历也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还高。有人以为他们的成就,是来自他们的父母。但事实上他们的父母只有国小、国中的学历,懂得赚钱养孩子,却不懂得教育孩子,回家也只看自己的电视,一天跟孩子讲不到三句话,没有什么互动。这三个孩子在成长过程青春叛逆期,都差点走上岔路。但是他们遇到生命中的《卢公公》。他们的《卢公公》是一对基督徒夫妇,他们视这三兄妹为己出,有什么难处他们都对这对夫妇倾吐,有什么问题都找这对夫妇解决。於是他们日后长大成人,都很感谢这对夫妇,并且效法这对夫妇当年所行,他们也都成了《卢公公》,主动担任教会的辅导或是主日学老师,让这份来自上帝的爱继续流传下去。

圣经里有一个逻辑乍听之下很不公平:「凡有的,还要再加给他。」然而这句就是在描述像《卢公公》这种人,上帝的恩典是怎样恩上加恩、力上加力地临及。成为《卢公公》担任义工妈妈、或是主日学老师,也就是意味自己早已先处在丰富的爱与资源中。并在过程当中,上帝又会赐下更多的祝福、更多的爱,让自己更有能力去爱人。《卢公公》这世人眼里所以为的傻瓜,岂不反倒是一种真智慧、真幸福?

回首页|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