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11章7節 到 11章15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五)保羅說明自己為何不向哥林多人收取金錢。 11:7-15林前 9:4-18 
          ●「白白」:SG 1432,「免費」、「不用花費的」。
          ●「自居卑微」:SG 1683+SG 5013,「自己降卑」、「自己卑微」, 徒 18:1-4 記載
                          保羅第一次到哥林多,是以織帳篷來維生。當時的希臘人認為靠手工藝
                          賺錢的人是下等人,一個哲學家或教師(上等人)還需要體力勞動來養
                          活自己,是一種羞恥的事。
          ●「虧負」:SG 4813,原文是「奪取」、「掠奪」,新約聖經中僅出現於此。因為馬其
                      頓教會沒有義務要負擔保羅的生計(他已經到了哥林多),所以保羅用這樣
                      強烈的字去描述馬其頓教會的奉獻。
          ●「我因為白白傳神的福音給你們,就自居卑微,叫你們高升,這算是我犯罪嗎?」:
            CBOL直譯「我豈曾自己在卑微中犯罪為要使你們高升,因為我白白的傳神的福音給你們
            」?
          ◎ 11:7 背景:根據 徒 18:1-4 記載保羅在哥林多傳福音時,曾因缺乏養生之經濟來源
            而被迫不得不一面傳道,一面製造帳棚。可是在希臘的世界裏,傳道人或教師能靠傳道
            授業賺錢是當然的事,當時的旅行哲學家和宗教教師,通常都會向聽眾收取費用,作為
            對他們專業服務的報酬。歷史上也可查到羅馬皇帝曾付給修辭家福拉克斯(Verrius 
            Flaccus)年俸十萬sesterces(這是古羅馬的一種貨幣,初是銀鑄,後為銅鑄),換算
            現今購買力約等於廿五萬英鎊。歷史也有紀錄每一城鎮可以有一定數目的修辭學及文學
            的教師可以享受免役和免稅。但是當時的保羅在哥林多教會卻保持經濟獨立而且是不受
            接濟的,所以哥林多信徒並不能了解保羅用心良苦,畢竟在當時無論是在教會中或是世
            界上,都以供應財物給傳道人或教師為一種尊敬的表示,稱之為「敬奉」 提前 5:17 。
          ◎ 11:7-11 保羅談及自己在哥林多織帳棚的自給自養傳道事工被拿來當作質疑,因為當
            時假教師們不僅認為從教會領受的生活費用是理應享受的權力,還指責保羅做帳棚維持
            生計是寒酸和卑賤的勞動。從這邊我們看到當時藐視體力勞動的風氣,也看到假教師們
            的利己私欲,非但利用巧妙的話語裝扮成良善的,並進一步主張要從教會領受費用才是
            真使徒的標誌,用來控訴保羅傳道不收費用是因為他所傳的福音和使徒職分是虛假的。
            保羅在 11:8 提醒哥林多人他並不是沒有資格接受他們的供應,而是別的教會替他們盡
            了本分!
          ●「工價」:SG 3800,原指付給士兵食物的錢,後指「薪水」、「工資」。在新舊約中
                      後者意義較普通,並且在七十士譯本出現此字時一定是指後者,而且有時它
                      的含意延伸至一般的用法,而非僅限於用在服兵役的「工資」、「工價」、
                      「薪水」。也可以直接把此處當作意喻的解釋,也就是將基督徒傳道人比作
                      軍人,有天上的將軍付給薪資。意即指傳道人是當兵的(基督徒的生活就像
                      服兵役一樣),這邊把在軍事上的見解轉變成一般用法。
          ●「效力」:SG 1248,「服務」、「服事」。
          ◎ 11:8 提到保羅向哥林多教會傳福音時是從馬其頓教會領受資助的事,之所以使用「虧
            負別的教會」是因為在哥林多信徒中有一群人主張若保羅從馬其頓教會領受經濟資助就
            是奪取他們的錢財,但實際上馬其頓信徒的資助不是出於義務或強迫而是出自對福音的
            熱情,並且是出於對保羅的謝意和愛心,可見此時在哥林多的敵對者之譭謗是毫無根據
            的,參考 徒 18:5  腓 4:10-18 。
          ●「缺乏」的時候:SG 5302,「缺少」、「匱乏」。
          ●沒有「累著」:SG 2655,這個原文字的原意是 「僵硬」、「麻木」。但這個字在新
                          約僅在哥林多後書出現三次 林後 11:9  林後 12:13,14 ,意思是「某人
                          受累」, 作「重壓」、「成為負擔」解。尤其此處應該特指「成為別人
                          錢財上的負擔」。
          ●「補足」:SG 4322,「供應」、「補滿」,新約聖經中僅出現於 林後 9:12  11:9 。
          ●「謹守」:SG 5083,「存留」、「保持」、「保留」、「保存」、「仔細看守」。
          ●「不至於累著」:SG 4,「無重擔」,新約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我向來凡事謹守,後來也必謹守,總不至於累著你們」:CBOL直譯「並在凡事上不讓
            我們自己連累你們,我過去謹慎,將來也謹慎」。
          ●基督的「誠實」:SG 225,「真理」、「真實」。
          ◎「既有基督的誠實在我裡面」,這是一種「發誓」的模式,保羅指著他裡面「基督的真
            理」或「基督的真實」發言。
          ●「阻擋」:SG 5420,「攔阻」、「阻止」、「塞住」、「堵住」。
          ●「一帶地方」:SG 2827,「地區」、「區域」, 羅 15:23  林後 11:10  加 1:21 。
          ◎ 11:10 提到的「亞該亞」是乃哥林多所在的省份,羅馬帝國將希臘半島分成「亞該亞」
            與「馬其頓」兩個省。保羅在「亞該亞」住了一年六個月以上的時間,因此他在授受錢
            財這方面的清白是有目共睹的。
          ●這「自誇」:SG 2746,「自誇」、「自誇自豪的原因」。
          ●「為甚麼呢?是因我不愛你們嗎?這有神知道」:CBOL直譯「為甚麼呢?因為我不愛你
                                                        們嗎?神知道(我愛你們)」。
          ◎ 11:11 保羅的意思是:「他就是為了愛哥林多教會才不收他們的奉獻,這動機上帝知道
            」。在這一節中,保羅也是用發誓的方式說明他對哥林多教會的愛。
          ●「斷絕」:SG 1581,字義是「砍下」,此處採用喻意,表示「消除」。
          ●「為要....一樣」:更好的譯法是「為了斷絕那些尋找機會的人的機會,不讓他們在所
                              誇的事上,被人認為是跟我們一樣的」。
          ●尋「機會」人:SG 874,字義上,是一種探險行動的出發點或基礎,就是一般所謂實
                          行一件計劃所需要的資源(例如商業資本),新約中指某事的「機會」
                          、「藉口」、「良機」。
          ◎「尋機會人」:指「假使徒」,他們明顯地向哥林多人收取金錢 11:20 。
          ●「那等人」:SG 5108,「如同這個」、「像這樣或類似的」。
          ●「假使徒」:SG 5570,源自於SG 557「虛假的」、「欺騙的」和SG 652「使徒」。
						新約聖經中僅出現於此,可能是保羅創造的字。
          ●「行事詭詐」:SG 2040「工人」、「勞動者」、「勞工」和 SG 1386「欺詐的」、
                          「狡猾的」、「欺人的 」,後面這個原文字新約僅出現於此。
          ●「裝作...的模樣」:SG 3345,「改變形式」、「轉變」、「變成」。意即「(作成不
                               是自己的樣子)改換/偽裝」。
          ●「不足為怪」:SG 3756+SG 2295,「不驚奇」,新約聖經中僅出現於 林後11:14 
                           啟 17:6 。
          ●「裝作」光明的天使:SG 3345,「改換」、「偽裝」。
          ●裝作「光明的」天使:SG 5457,「光」。
          ◎「裝作光明的天使」:保羅可能是以 創 3 當背景,另摩西啟示錄等次經、偽經也都提
                                及魔鬼以天使的模樣出現欺騙了夏娃。
          ●他的「差役」、仁義的「差役」:SG 1249,「助手」、「僕役」。
          ●「仁義」的差役:SG 1343,「公平」、「正義」、「公正」。
          ◎保羅在哥林多傳福音時,堅持不要當地信徒供養他,而依靠自己辛苦賺錢
             11:7  徒 18:3 ,或倚靠馬其頓教會的供應 11:9 。這與希臘哲學教師以授徒謀生、按
            資格收費的情形完全兩樣,可能成了假使徒攻擊保羅的把柄 11:7 。保羅為此自辯,聲
            明他的做法只會叫信徒「高升」──不花錢而得屬靈福氣 11:7 ,不至在經濟上受累
             11:9 。這一切乃是出於愛心 11:11 。他並且要繼續持守這原則,以便與假使徒區別
            。不過保羅並非認為傳道人不應該拿信徒的供應 林前 9:4-18 ,而是說他對哥林多教
            會放棄這個權利。
          ◎有句俗語說「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在當時有些有錢的人會資助一些有學問、有
            道德的人,以提昇自己的社會地位。當然,受資助的人難免就無法對資助者做太過嚴厲
            的批判。哥林多教會問題多多,恐怕其中也有人會有這種「養著有學問的人」的心態,
            因此保羅堅持不由他們中間獲得金錢的供應。我們自己奉獻給傳道人時會有「養傳道人
            」的心態嗎?如果我們自己是傳道人,會有「因為誰是出錢的大老,所以不能批判」的
            心態嗎?
          ◎保羅對假使徒的評語:這些人的品格有問題 11:13 ,其主人就是撒但 11:14-15 ,他
            們的行為虛假,結局是要受審判 11:15 。這些假使徒並不正面攻擊保羅的神學,僅僅
            是離間他和教會信徒間的關係,進而獲取好處。這種行徑顯出他們的邪惡,因為他們也
            不是忠於哪一種信仰,因而與保羅為敵,純粹只是為了獲取利益就去拆毀對手的工作成
            果,難怪保羅直接指責他們是撒但的差役。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哥林多後書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