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評論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政府改造看教會精簡〉

文◎陳鳳翔

歷時五個多月密集溝通協商的行政院組織調整方案,終於在日前定案。原本卅五個部會的行政院,擬設立十五部六會及兩總署,總計廿三個部會層級機構,另預計設置包括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內共七個獨立機構。

這個政府組織改造的方案計有五大改造目標,「規模精簡化」、「建制合理化」、「強化政策的領導與統合」、「落實業務與組織的合理劃分」、「組織彈性化」,以期產生一個改造成本最小、效益最大、格局最新,且最能破解台灣目前行政問題癥結的新政府組織,為國家人民謀福。然而朝野立委卻同聲批評這政府組織改造精簡的方案未能落實。

在觀念上我們通常會認為,精簡組織比擴張組織簡單,擴張還得設法尋找增加許多新的人力、物力、財力,精簡就只是刪掉挪除不要的東西。然而事實上卻常發現組織要擴張比較容易,但是要精簡卻是困難。就像這次政府要精簡,即使是沒有什麼政治包袱的阿扁政府,背後還是有很多「政治」因素得考量。

教會機構的組織而言,也常遇上精簡比擴張困難。當教會機構增長時,按著需要,編列人力、創設許多新的工作小組投入服事,雖不容易。但當沒有那麼多人需要服務,教會機構想要將小組合併、或刪除之,更是困難。不過問題多半不是出在「政治」因素的考量,因為教會比較沒有牽涉到利益分配輸送的問題,而卻是因為一種心情「上帝的國度怎麼可以縮小版圖?」似乎小組合併、小組刪除、教會合併、教會關門就是一種失敗的象徵。於是為了維繫「表面上的不失敗」,於是硬撐著、非常辛苦地維持小組或教會運作。

然而上帝的國度是否發展,應從整體來考量,而非僅是看單一教會、單一小組人口或奉獻金額的增長表。就好像新約聖經裡使徒行傳裡記載,耶路撒冷教會被打散,福音反而傳了出去。表面上看起來教會倒閉關門了,事實上卻對上帝國度整體發展有莫大助益。

就在政府為圖國家整體利益,設法精簡組織時,或許教會機構也不妨來思考精簡重整一下。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