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可見難民心態〉
文◎陳鳳翔
基隆地區曾因象神與納莉颱風帶來的水患造成重大傷亡﹐前任市長因此飽受市民抨擊﹐連任失敗。
今年六月四日﹐在颱風防汛期還未來臨前﹐降了一場雨量不比去年納莉颱風多的大雨﹐基隆西定河沿岸淹水卻比去年慘重﹐造成千餘戶的民宅水患﹐惹來人民怒吼。原來水患不是天災、而是人禍﹐西定河施工機具是肇禍元凶。
新任市長許財利在競選時﹐提出的選舉主打口號是不讓基隆淹水﹐沒想到﹐卻因五月下旬議會已會勘過的西定河高架道路工程﹐河床內的施工機具及工作平台(原本應於五月底拆除﹐拖延了幾天至六月四日)造成河道堵塞﹐河水不及宣洩而致水患。
此外﹐河道中到處都是工程廢料堆積﹐即使市長在雨勢變大時就已先到西定河巡視﹐並下令工務局馬上將阻礙排水的工作平台吊走﹐仍舊無法阻止災害的發生。
●從搬家看文化
有文化專家發現﹐我們在做事習慣上﹐處處可見「難民心態」﹐凡事無所謂﹐只要完成就好﹐其他過程隨隨便便。
好比搬家一例﹐有些人會早早計畫、預備﹐每件東西都細細整理、打包、裝箱、註明、就定位﹐等候卡車的到來。而我們大部分的國人搬家﹐通常沒有什麼事前計畫 ﹐卡車一來﹐大家就把所有的東西往車上塞﹐搬不走的東西就棄置在原址。而卡車搬運過程易造成損壞﹐到了新址﹐又產生一堆垃圾待丟。
而我們的文化因著這種難民的苟且心態無法紮根﹐在時間的長河中﹐許多東西極具價值﹐卻不幸地在只考慮目標達成、不管過程的行為模式中﹐成了垃圾而丟棄。
這種只考慮目標達成﹐不管過程的處事方式﹐卻造成基隆西定河水患。做工程只要完工就好﹐未把現場收拾乾淨﹐沒想到卻使千餘人受害﹐反而賠了更多錢。
這類事情在工程中非常常見。鷹架是否紮實綁好呢﹖工人或許心想﹕「綁好它﹐自己又不會多領一點錢…」結果工人踏上不牢靠的鷹架摔落﹐才知道事情嚴重。施工時﹐應該安裝幾根鋼筋早有規定﹐包商想﹐鋼筋混在水泥裡﹐沒人看見﹐或故意、或隨意抽掉幾根﹐反正建物蓋起來就好。於是﹐我們常見許多工程因為偷工減料而發生災難﹐或是整個工程全部重來。好比近日的核四反應爐基礎工程偷工減料﹐存在莫大的危險﹐幸好及早被發現﹐才沒釀成巨災。
●教會中的難民﹖
在教會界﹐或許這種「難民」心態更嚴重。因為﹐很多基督徒認為自己是地上的寄居者、是客旅﹐於是﹐很多教會的歷史資產與文化難以保存。對信仰的體認﹐很多人淺薄到僅停留於決志﹐僅停留在屬靈四律﹐甚至只有一句「信耶穌得永生」。
然而﹐許多聖徒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許多寶貴經驗與文化資產﹐大多數人一無所知。好比許多古典音樂歌頌上帝(如巴哈作品)﹐我們不知道﹔許多繪畫藝術記錄畫家的靈魂掙扎﹐我們沒看過﹔許多早期基督徒寫下的信仰體認(好比教父作品)﹐我們沒有接觸過。
沒有歷史的記憶﹐我們不見過去﹐於是在面對現在、展望將來時﹐所有一切均是從頭披荊斬棘開始﹐豈不可惜﹗
我們無法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特別是信仰的路上﹐「結果」是上帝早在我們信的時候便賜予救贖﹐而「過程」便是我們對上帝愛的回應。一路走去﹐豈不該細心重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