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評論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慾望的平衡管理〉

文◎陳鳳翔

在台灣,被龐大沈重卡債壓得透不過氣來的「卡奴」,愈來愈多。立法院院會近日排定處理法案,討論「搶救卡奴」的銀行法修正草案。

立法院今擬修《銀行法》,要求限制信用卡、現金卡利差不得逾十個百分點,也就是當銀行以百分之二的利率吸收存款時,信用卡及現金卡的放款利率最多只能有百分之十二,此案已在立院一讀通過。這對卡奴們而言,是天大的好消息,因為現今信用卡、現金卡循環利率動輒百分之廿,若降至百分之十二左右,利率變低,可讓肩頭上的卡債變輕省些。

但是,「限制雙卡利差案」這項法案如同雙刃之劍,引起國內金融圈軒然大波,金融股連兩天重挫。外商麥肯錫顧問公司指出,如果立法院三讀通過此案,為因應利差縮減,銀行會大幅提高信用卡、現金卡帳單的最低應繳比率,例如從百分之二提高到百分之十五,預估台灣將有五十萬到七十五萬人會馬上喪失還款能力,立即宣告破產;銀行業則面臨五百億元債務倒帳危機,系統性風險將影響十家以上發卡銀行,估計有四萬名銀行及消費金融事業員工工作不保;另外,由於利差被限制,銀行未來也不敢再借錢給信用不好的客戶,變成只有好客戶會借到錢,整個社會的「信用大幅緊縮」,嚴重會影響國民所得。

每一次傳媒報導卡債,鏡頭下多是無法控制慾望、肆意消費卡奴的雙親出來現身說法,指責銀行浮濫發卡,聞者莫不同情,爭相指責銀行的不是。然而,若銀行真的要貫徹執行「不浮濫發卡」,可能倒楣的是另一群人。銀行可以不主動開拓信用卡、現金卡新客戶,但是對於自己上門要辦卡的新客戶,銀行如何辨別對方是否是「好客戶」呢?恐怕回到過去,辦卡限制一大堆,讓臨時需要用錢的人,求助無門。

公共政策多是兩刃之劍,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同時會衍生另一些問題,「限制雙卡利差案」這項法案意見兩極,未來會不會過,還不一定。說起來,解決卡債問題的治本方法很簡單,人人心裡都知道,就是控制消費慾望。若這些無法控制慾望、肆意消費卡奴們可以控制消費慾望,立法院或許根本不用開會討論這件法案。

基本上,慾望不全是壞的。就像有心的父母們會從小買書、讀繪本給孩子聽,以培養他們「求知的慾望」;學生會希望自己擁有「讀書的慾望」;長輩們會期待年輕人不無所事事,能有「成功的慾望」;牧長同工則禱告會友們能有「為主做大事的慾望」。有些慾望要獲得,甚至還要花錢,就像厭食症患者為了重拾吃的慾望,得儘速求醫。

因此,重點在於如何管理慾望。消費、工作、食物、睡眠、感情、性需求……等各種的欲望,都需要透過自我管理,來使其平衡。那些被龐大沈重卡債壓得透不過氣來的「卡奴」,通常不會只有消費慾望過度膨脹的單一失衡現象,他們多在其他生活方面也會出現問題。舊約聖經創世記一章28節就記載『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上帝開天闢地創造人,「治理」、「管理」是給人們第一個使命,這裡頭當然也包括對於自我的管理。

近幾年,美國經濟學者針對低下階層的貧窮,提出一種新的看法。他們研究發現除了缺乏經濟機會才導致變得貧窮之外,也同時存在所謂的「貧窮文化」(具有負功能的社會習慣,如青少年懷孕、吸毒等等),即使經濟機會真的從天而降,帶著「貧窮文化」的這些人,終究仍會一貧如洗。

人,就某種角度而言,是跟著習慣走。換句話說,自我管理或是教育,都是要幫助建立正功能的社會習慣。但是,正功能的習慣,其養成與建立實在不易。然而創造世界萬物人類的上帝,當然有辦法來幫助人們回到當初創世的美好秩序。許多基督徒都可以見證,無法自我管理、家庭學校教育沒處理到的問題,回到造物主面前,「舊我」換成「新我」,問題逐漸獲得改善與解決。

年底將盡,新的年度即將來臨,不少人已拿出新的週曆手冊來做計畫。基本上這個動作,就是一種各種需求欲望的平衡管理。何不來到恩典的上帝面前,祂必樂於幫助我們的生命獲得平衡。因為基督教所說的「平安」,就是一種「健全的平衡狀態」,指全人在一終極和末世性的意義上獲得拯救的狀態。人因進入了健全的平衡狀態而享受心中的平安。

願平安(各種需求慾望的健全平衡狀態)臨及你。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