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評論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揚棄鬼月削弱靈性的世界觀〉

文◎陳鳳翔

上周五(國曆八月五日)正式進入農曆七月,民間習俗「開鬼門」普渡祭祀的日子。華人相信每年這個時候,地獄的老大—閻羅王,會在初一將鬼門關打開,放出所有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人間出來透透氣,順便去享受陽間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則將眾鬼召回來,將鬼門關上。因此,農曆七月比其他月份,陽間會多了很多鬼到處趴趴走,於是農曆七月又稱鬼月。

至於鬼月的由來,眾說紛紜,不過最有名的,當屬佛教《盂蘭盆經》目蓮救母的故事。傳統上,長輩們會藉由這個故事,叮嚀晚輩要做好人行善事,死了審判不至於被打入地獄。另外,並以孝子目蓮為例教育晚輩懂孝道,當長輩去世,要記得祭拜。但更多的教導是關於各種鬼月禁忌。好比,不能玩水、不能游泳、不能晚上曬衣服、不能晚上照鏡子、不能在室內撐傘、不能搬家、不能買房子、不能結婚……。舉凡可能遭遇鬼的有關活動,一概避而遠之,以求順利度過鬼月,深怕這些鬼兄鬼弟鬼姐鬼妹找上門。

然而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原本較為沈寂、內斂的華人鬼節也逐漸隨著西洋鬼節的軌跡改變為熱鬧外放。西洋鬼節,在商業利益誘因的推波助瀾, Halloween(萬聖節,應該翻譯為「萬鬼節」)被哄抬成除了聖誕節與感恩節之外的第三大節期,人們大肆慶祝,成了一個狂歡、刺激、放任的節日。鬼不再可怕,許多大人孩子裝扮成殭屍或是幽靈,上街嚇人逗趣。

農曆七月,華人談鬼,本來是躡手躡腳小聲口語相傳,怕講太大聲,惹鬼上門。但現在是搬上台面,各個傳媒強力大放送,千奇百怪的鬼故事被繪聲繪影描述,或驚聳可怕、或搞笑逗趣,閱聽率受刺激大大提升。出版業也開始搶搭這個鬼月便車來應景,中國鬼神傳說的由來與諸多有趣的民間故事大賣,甚至繪本市場也湊熱鬧,設計出各種親切溫馨的小鬼故事,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勇敢學習面對黑暗與未知的世界。量販店則是提前開打普度商品特賣,過去低迷不景氣的農曆七月,翻轉成熱熱鬧鬧的採購旺季,各樣商品特賣,削價打深度戰、廣度戰,買氣照常加溫,中元節前更是推出不打烊的服務,人潮採購一波波而來。

至於華人主流信仰—佛道,或是一般民間信仰,在農曆七月更是有連串的宗教慶典活動舉行。有些地區甚至以此民俗文化炒作,來吸引觀光客。一些鄉鎮事先劃分數個區域,搭建普壇,設有拜亭,長達數百尺的供桌,預備各樣香案及祭品,一到夜晚,整個市鎮沐浴在炫亮的燈海及歌舞樂聲中。琳瑯滿目趨吉辟邪的物品,則與藝術、商業結合,掀起另種玩家購買收藏風潮。

鬼不再可怕,甚至鬼成了一種消費。「拿鬼來消費」,來產生周邊利益,這種現象在基督教界內,也隱約可見。例如有年輕人打電動成癮,卻被說成有電動鬼(連鬼都進化,產生電動鬼!)附身,大張旗鼓舉辦特會、為之做群體趕鬼禱告。舉凡個人反常怪異的行為,皆解釋成魔鬼所做。學壞、做不道德的事,生理心理疾病(如癲癇、妄想、幻想…),全推給鬼,再用來提高自己的聲望,讓對真理不清楚的會友誤以為會趕鬼的牧長,靈命層次比不會趕鬼的牧長高,這些就疑似揮著「鬼」雞毛當令箭,拿鬼來消費。

這不是說鬼不存在,趕鬼不對。根據聖經、教會歷史及人類學的記載,肯定「鬼」必然存在。聖經更記載,耶穌也趕鬼,並且給予基督徒平安的確據:「小子們哪,你們是屬神的,並且勝了他們;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約翰一書四章4節)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經得勝,當鬼來騷擾、攻擊,基督徒一路或有驚險,但靠著上帝,必不致失敗。重點是,確認一些不好的事情是否為撒旦在背後搞鬼,要格外謹慎。該由法律制裁、管訓、感化輔導、醫藥方面著手,該商請趕鬼恩賜的牧者幫忙處理,應盡量有所區分,採取適當的方式處理,而非通通混在一起。至於牧者處理趕鬼的心態上得正確,勿混淆視聽,竊奪上帝的榮耀,因為所有擊潰魔鬼、將之綑綁的能力,皆不在於個人,全是基督的權柄。

惡者撒但「鬼」計多端,善於打兩手牌。牠喜歡大家鬼話連篇,危言聳聽,強化靈界、削弱物質世界,將所有不該鬼的事、通通推給鬼,以此轄制人;牠也喜歡透過消費文化、藝術文化包裝,用另種高級面目重現江湖,讓人覺得鬼根本不存在,上帝也不存在,天國地獄之說是無稽之談,削弱靈界、強化物質世界,於是人們放蕩不羈地活著,沒有永恆。我們基督徒對這類極左、極右的偏差觀念,皆該有所警覺。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