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評論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校園投機講座〉

文◎陳小小

大學生的財務問題,層出不窮。信用卡刷爆事件、同學間的債務糾紛、網路援交、各種不合法的賺錢方式以獲取超額的生活花費…,令眾多家長與人們憂心。許多大學生離開家人遠在異鄉,學習獨立生活,因此正確擁有金錢價值觀與基本的理財知識,才能使其過一個收支平衡、負責任的生活。於是近日幾所大學證券研究社與某報合辦第一屆的「校園理財系列講座」,邀請所謂的理財專家在校園巡迴演講,在校園造成蠻大的迴響。許多想要獲得「理財的知識」的同學們紛紛去參加這些演講。

然而這些理財專家演講的內容卻多是鼓勵學生投入期貨市場的就業領域,或是告訴學生如何運用期貨選擇權,來掌握先機、理財致富。以及勸告學生目前是台股行情難料的時刻,期貨是聰明的多元化投資方式,因為期貨以及選擇權交易具有靈活操作以及槓桿運用資金的特性。…與其說是這是「理財系列講座」,還不如說是「投資系列講座」,甚至是「投機系列講座」。

在現代多元化複雜的社會,人們不僅要有高 IQ(智力商數),也要有好EQ(人際關係商數),而MQ(財務商數)也該具備。所謂的 MQ 財務商數最基本的有,怎樣記帳,怎樣分析檢討自己的收支情況,儲蓄該佔收入的幾分之幾,投資可佔儲蓄的幾分之幾,怎樣為自己規劃該買的保險,在申報所得稅時,在眾多規則裡面怎樣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報法…。大學生該具備的是這些基本財務知識,並在生活中練習管理自己不多的生活費。多數的時間則應該是花在專業知識上的充實,以及尋找自己的興趣。

這些理財專家,美其名協助同學打下理財基礎。事實上,反倒是使同學理財基礎被打倒。他們舌燦蓮花地鼓勵同學在大學就開始掌握先機,操作股票、選擇期貨,同學們那一丁點的生活費如何操作購買?而設法省吃儉用、挨餓受凍攢錢買了股票與期貨,豈不眼睛時時盯著指數上升下降,怎樣還有心思在書上?而若在大學時代,沒有好好讀書以建立足夠的專業能力基礎,就等同於沒有賺錢能力。等到進入社會,因為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與能力,造成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那還談什麼理財呢?根本沒財可理。

聖經提到我們要做好管家,財務理當也用智慧妥善管理。但是聖經也提到「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或許可以在這些經文中,找到一個平衡。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