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工作站
繁体 简体 RSS feed | | 转寄

〈唯一与多元〉

文◎陈小小

一个担任国小老师的朋友拿给我看,建构式数学的教师手册。我们两人挤在一起,一边看、一边赞叹这种数学教法。教师手册内容写著:

题目: 1+2+3+4….+99+100 =?
算式一:土法炼钢, 慢慢加完 1+2+3+4….+99+100 算出答案。
算式二:1+100 =101
2+ 99 =101
3+ 98= 101
….
50+51=101
总共有50个101,所以 101+101+101+…加50个101 算出答案。
算式三:(1+100)*100/2 算出答案。

接著分析,百分之多少的学生会了解「算式一」,百分之多少的学生了解「算式二」,百分之多少的学生了解「算式三」。每一道数学题目,可能有好几不同的算式,但殊途同归,都可以算出相同的答案。不同的算式,表示学生不同程度的理解力。

建构式数学的「建构」两字,意思是「让儿童自行建构数学」,小小脑袋瓜,各自有其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建构式数学就是要容许、甚至去激发学生的创意,让一个数学题目出来,呈现各种不同精彩演算法。於是我与朋友,觉得教改所采用的这个新数学真是太棒了。

不过很可惜,一些老师不去看教师手册,仍是用传统「唯一解答」的教法,看见跟课本不同的算式就大笔一挥,给个大X!(他们会认定「算式二」才对)历史继续重演,不照著老师的唯一解法就不给分,回到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事实的记忆、算则的反覆演练。结果建构式数学因此背上黑锅,遭受众家长的围殴与臭骂。

不管建构式数学下场如何,我个人非常欣赏建构式数学背后呈现的「多元」意义。传统的成功唯一模式是「把书读好、就能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就能多赚点钱。多赚点钱,就会娶到美丽一点的老婆,生下可爱的孩子。…」。但是社会经验告诉我们,把书读好只是人生一部分。甚至书读好,并不代表你这个人懂得与所爱的人相处。

统计资料显示高学历的人(硕博士)不知道如何跟老婆沟通,只会打老婆,离婚率比一般学历的人还来得高!!而成功的人生(或说幸福的人生),模式本来就应该有很多种,而非只有传统的那种。就像一个数学题目,有很多的算式都可以算出正确的解答。

记得女儿上幼稚园中班,每两天都有回家功课的习字本作业要写。传统上父母会叫孩子把比较丑的字用橡皮擦擦掉、重写,希望孩子习得一手好字。然而就幼教理念而言,他们这个时候应该是发展大肌肉,而非小肌肉,但是因著升学压力,幼稚园被无知的家长逼迫,不得不派给孩子写字的功课。

我陪著孩子写功课,我不叫她重写。因为最好是连写都不要写。太早练习写字,其实对小肌肉不好。但是女儿自己看到自己写的那几个丑字就很想擦掉重写。我一旁跟她说「你瞧,这个9 头大大的好可爱喔!好像爸爸的头。」「这个 7 的脚软软的,像不像虾子?」她一边听,一边笑呵呵。我则一边亲著她,一边对她说「每一个字,妈妈都喜欢,都好可爱」,说明这些字可爱的地方在哪里。我希望目前的她,只要体会写字的快乐。透过母女同欣赏她所完成的作业,给她肯定与成就感,甚至还可激发出多元思考与创意。

用多元的精神去陪伴孩子成长,就是容让他们依著上帝对他们个别的计画,走出上帝要他们所走的路。不分学历高低、不分职业类别,上帝赐下百般的恩赐分给不同的人,如彼前四章10节「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要让我们彼此服事对方,服事所处那一代的人。每个人都是独特,有其无可取代的重要性。孩子在这种「学习是为了互相服事」的观念下成长,也比较不会有过份争竞的心,却亦能积极学习。

回首页|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