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会议的过程 15:4-21
(一)耶路撒冷教会接待保罗一行人,保罗一行人分享传道的状况,但是法
利赛信徒还认为应该为外邦人行割礼,因此使徒和长老开会商量。
15:4-6
●「接待」:「欢迎」、「接纳」、「认可」。
●「述说」:「报告」、「宣布」、「透露」。
●「吩咐」:「命令」、「指示」。
◎其实我们也无需太过轻视这些法利赛派信徒,因为人要脱离自己熟悉
的文化习俗是相当不容易的事,连长老与使徒都必须用「开会」的方
式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说明真理」即可。
(二)彼得用自己的经历为证,建议不要为难外邦基督徒。 15:7-11
1.彼得起来陈述自己的经验,并且说明神曾经赐圣灵给外邦人,不分
是否受过割礼。 15:7-9
●「辩论已经多了」:「经过了很多的辩论」。
●这里彼得说的,是 徒 10:1-48 中哥尼流信主的事。
●「见证」:「肯定」、「确认」之意。
◎在此彼得尊重割礼派信徒的发言权,看起来他心有定见,但等到讨
论相当多以后才发言。不知道哥尼流最后是否受割礼,但至少上帝
接纳他、赏赐圣灵时他还没受割礼,而未受割礼的哥尼流可以得救
,是耶路撒冷大会同意的事情 徒 11:17-18 。
2.质问信徒为何试探神?因为得救的根源不在割礼与律法,而是因为
主耶稣的恩典。 15:10-11
●「负」的轭:「承受」、「携带」。
●「轭」:形容「重担」的意思。
◎彼得的用词颇重,责备法利赛派的信徒「试探神」。原因应该是法
利赛派的信徒似乎无视于哥尼流事件时圣灵的见证与引导,意图把
上帝的心意重新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