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
繁体 简体 RSS feed | | 转寄

〈从流浪教师谈竞争力〉

文◎陈凤翔

上千名实习老师六月十二日走上街头,呼吁政府与各界重视教师「供过於求」的问题,抗议政府师资培育政策错误失当,让大批具有资格的教师找不到工作。

 教师超额问题,亦冲击今年修习教育学程学生意愿。台湾大学94学年度教育学程甄试昨天截止报名,创下11年来最低报名人数纪录。然而,台大师资培育中心主任符碧真却表示,法律系毕业学生不一定当老师,政治系念了四年也不见得要从事相关行业,他不能接受「流浪教师」的说法。

 目前学校里面,大概除了当红的电脑资讯、生化科技相关科系供不应求外,几乎其他各系所大都面临供过於求的窘境。文科的学生,历史、哲学这种科系早就供过於求,物理、机械、心理即使是博士毕业,也很难找到工作。

 如果这些实习教师为了抗议政府师资培育政策失当上街头,那么其他科系毕业生也可以集体上街头向教育部抗议。

供过於求 不只教师

 但是,其他的学生没人会期待毕业后就保障出路、有什么铁饭碗,每个人想到的就是充实自己的本事为第一要务,他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具有危机意识,知道这是一个巨变的、自由竞争的时代,要迎接挑战,只有一把刷子是无法与人竞争的。因此,会有实习老师上街头抗议事件,或许可以喻为公家机关铁饭碗单位走向民营化的阵痛过程。

 回溯师资培育多元化政策的立意,要释放在传统教育管制之下受到束缚的心智与视野,标举「国家退出、市场介入」,可让学校透过自由竞争机制选择更好的老师,透过自由竞争机制选择更好的教科书,以及开放多元入学、广设高中大学…,在在都朝著「自由化」、「多元化」的目标前进。

 吊诡的是,这般多元化的设计,原是为了让学生「纾解升学压力」与「快乐学习」,然而「纾解升学压力」这项目的,在自由竞争的社会中,根本不可能达到。就像国中小老师如同一般工作者,凭本事竞争,并要学习第二专长,好让自己万一无法有教职工作时,有能力转换跑道。

 自由竞争与环境变革锐不可挡,是每个现代人都得共同面对的课题,未来应该不容易再有什么铁饭碗之类的出路保障。明白现实处境,加强自我装备外,更该获得众人进一步深思的是,如何寻求心灵安稳,找到不被人夺去的喜乐源头,在上帝里面获得新的生命力量,才有办法面对不可臆测的变化与挑战。

回首页|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