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在家,选择幸福〉
文◎陈小小
真是很不容易,有这种难得的经验,「先读人,再读书」。
当我们夫妇还是学生的时候,有一次机会到一个家庭去当baby sitter。我们因著服事所认识的小孩,也不算少。但是这个家庭里,那三个小孩还真是把我们吓一跳。
刚开始,他们看起来跟一般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因为陌生,我们跟他们都有点害羞。但随著时间过去、渐渐熟稔后,他们也会在我们前说说笑笑。他们对我们说,想要开电脑、玩电动。我们感到有些为难,心里暗想「麻烦的问题来了!」因为几乎每个小孩子,一坐在电脑前打电动,总要好一阵子,到时死拖、活拉,也不肯起来。而且别说小孩子,我们研究所同学、或大学生学弟妹,谁不是打电动,一打就一、两个小时呢?这样我们岂不亏负他们的父母?
聪明的我,马上就跟这三个孩子说,「你们的爸爸妈妈,有允许你们打电动吗?」欲以此推掉这件麻烦事。但他们竟然面露一副诚恳老实的表情,回答「可以啊!」。於是我打的如意算盘,就失败了。
接下来的举动,让一旁的我与先生暗自惊讶不已。他们三个小小年纪(八岁、五岁、三岁)竟然会互相商议谁先打、谁其次、谁最后一个打,没有争议,只有讨论。再来,他们拿出一个计时器放在电脑上,拨好时间十分钟。老二还一边拨、一边告诉我说「爸爸规定一个人只能打十分钟」。
最令我们惊讶到合不拢嘴是,当计时器声音响了,他们没有藉口、没有推托,自行主动把游戏结束。即使可能正要破关、打死怪兽、或救出美人,精彩紧要关头上,他们就是这么有「自制力」地关掉电脑程式。简直吓坏我们了!因为我每次要我先生停掉电脑,他总是还会跟我说「老婆,再给我十分钟吧!」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究竟是怎样的家庭教育可以教出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母亲,是怎样特殊的母亲?后来有机会看到这三个小孩的母亲,所翻译的书「选择在家」,我终於明白,真是「一粒麦子埋下去,就可以结出许多子粒来。」
这母亲,她放弃娇生公司资深会计师的丰厚薪录,全时间委身在孩子们身上。用她从信仰领受的丰盛生命、以及各种智慧教导孩子,竟使得这三个孩子在这么小年纪,就懂得「彼此商量」、与「自我控制」。这两者是我们大人有些都还作不好的事。
至於『选择在家』这本书,主要的理论是认为「孩子对母亲有天生、不可替代的依附感」。而现代因著两性平权,很多杰出的女性,在职场上展现才华、不输男人。但也因此,只好选择将孩子交托给其他依附的对象,如祖父母、褓母、幼稚园。孩子天生的依附对象被混淆,造成一些内在心理感情的伤害,例如分离焦虑、缺乏安全感、感情冷漠、对社会产生敌意、、。强调母亲应该重返家庭,致力经营上帝交付的产业。
另外,也提到『选择在家』的不容易。因为这个社会目前对「家庭主妇」的评价很低,相当於国家的米虫,而职业妇女才是对社会全体有贡献的新女性。之所以造成这种普遍观感,促成更多女性走出家庭、进入职场,大部分是出自「激进女性主义」的倡导。然而「激进女性主义」的开创三雌,其实全都是出自於「破碎家庭」。三个缺少温暖,对男人和婚姻看法曲解的女性,却大大影响现代对家庭及母职的观念!
在我自己成为母亲、也接触过许多不同处境的母亲(或家管、或职业妇女)之后,再看『选择在家』。我以为『选择在家』不是表面上的『选择在家』!不是『全职母亲』就是『选择在家』,而『职业妇女』就没有『选择在家』。
因为很多『全职母亲』实际上花在家庭与孩子身上时间不多,她可能在家带孩子,却手上不停做著零工赚钱,或打电话与人闲聊。当孩子需要她时,她仍是任孩子於婴儿床里哭泣。只有喂奶时间到了,才去抱他。而有些『职业妇女』虽然与孩子整整八个多小时分离,但因此却更把握下班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分钟,并用智慧经营亲子关系。这些职业妇女,反倒比起这些全职母亲更『选择在家』!
当然如果有母亲,不仅全时间在家带小孩,也努力经营家庭生活、善於教导孩子,那肯定『选择在家』就是『选择幸福』的开始!
BOOK:『选择在家』白安德、亨特著,顾美芬翻译,学园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