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含蓄的信仰传承〉
文◎tjm
一个女人,因先生去世,无力扶养五个孩子,不得不将之分送到五个家庭,赚人热泪的亲情伦理剧《星星知我心》,在现实也无情地发生在我父亲的身上。父亲五岁时,我的阿公就因病去世,阿嬷一个女人要带五个孩子。但比《星星知我心》还要更悲惨的是,隔年阿嬷因为帮忙照顾罹患霍乱的小姑,自己亦染病身亡,五个孩子就分送到几个家庭。父亲和大姑是被二伯公,也就是阿公的二哥收养。
这些事情,自我们懂事就知道的。每年扫墓或是平时家族聚餐,父母亲和长辈便会略提当年我们这个家族所遭遇的浩劫。因此,就我们后辈而言,阿公阿嬷是故事中的人物,而二伯公则比较像亲祖父。
二伯公自己有六个小孩,又再多收养了弟弟的两个小孩--大姑和父亲,食指更是浩繁。在那个日本统治台湾最后几年的战乱年代,可以想见当老师、薪水不多的二伯公,得怎样辛苦持家。穷困,一直是父亲跟我忆及童年的主旋律。我们很清楚,当年二伯公作此决定,是下了多少决心,要付出多少代价。因此我们全家内心对他充满感恩。
二伯公,个性沈默寡言,不大多话。我学生时代,有几次他见到我,就是简单一句:「要听话、好好读书、要去教会」,就没别的了。直到,我上了大学,好奇去问他老人家关於二二八事件,他才讲比较多。但沈默寡言的个性,并不影响他对我们的关心。
记得我国三的时候,在高中联考前两、三个月,他问我如果考上第一志愿要怎样的礼物?年少轻狂的我大言不惭地向他说,希望有一个电子表。后来我顺利考上雄中,他真的送了我一只很棒的电子表。
但,在他问我想要什么礼物的当下,他其实送了我一件很重要的礼物,就是现代中文译本圣经。这本圣经内容浅显易懂,出版是为了让国、高中生也能读懂圣经,我想可能是我国中的时候,常常圣经读不懂,三不五时打电话去问传道人,甚至深夜十一点也打的糗事,已经传到他老人家耳朵。所以他认为这本圣经可以有所帮助。
然而,对二伯公送的这本圣经,我脑袋没有留下一丝记忆,甚至连为何当时没有使用这本圣经,也都回想不起来了。可能当时年纪甚小,整个心思只记得他将要送电子表的应许。拿到电子表之后,更是满心只有表,以致於完全不记得有这本圣经。因为那电子表是我人生中第一只「像样」的手表。之前的手表是父亲戴过、淘汰下来的二手表,非常的不准,每天总是慢好几分钟,甚至夸张慢上半个小时。
父亲帮我保管收藏这本圣经将近三十年。如今我已中年,直到最近看到父亲交给母亲,要她一起来读的那本圣经,封面内页上头有「敬畏上主是智慧之开端 二伯公蔡荣霖赠 一九八二年复活节」的题字,才惊讶地发现原来二伯公早就关心我的永恒生命了。
二伯公不是只有收养父亲,他也担起家长的教导责任。父亲的成长过程,应该是让二伯公蛮担心的。因为父亲透漏,他小时候不乖曾被二伯公用皮带打。对於信仰,父亲是个态度冷淡,不怎样热心爱主的「坐」礼拜基督徒。父亲国中毕业后,离开二伯公家到酱油工厂做事,受不了苦便落跑,辗转换了好几个工作,直到在旗山医院工作,才稳定。之后,娶了母亲、生了我们,家庭经济仍一直穷困直到我大学毕业。二伯公关心的方式含蓄,他不会把父亲找来再三训诫、晓以大义,只是默默关心。母亲说二伯公在我升上国中时,还关心地问她:「缺不缺钱?」。
小时候,我以为这样含蓄保守的方式,一定不可能传承什么信仰下来,我认为自己的信仰都是靠校园团契的辅导给我的。如今却发现二伯公的信仰生命,透过每年的家族聚会,透过长辈间的聊天,一点一滴真真实实的传承给我们。例如,二伯公最爱的台语圣诗282首《我心大欢喜,我的嘴得吟诗》,潜移默化中成了我们最会唱的一首诗歌。我谈恋爱时,也介绍这首歌给女友,之后她成了我妻子。这些年,我们这个家族每年过年围炉完所举行的家庭礼拜,也都会选这首诗歌。
我也在父亲身上看到这样含蓄保守的信仰传承方式。我的父亲如今外表上看起来,也还是个「坐」礼拜的基督徒。但私底下,父亲每天在家读经祷告,读经若有不懂,还会将妻子读神学院用专业级的注释书拿来逐行阅读。我跟妻子多年前蒙上帝呼召,长年委身网路福音事工。完全不懂电脑的父亲,他也参与这项事工,他每天巡逻信望爱网站机器灯号是否正常,机器是否过热,以及清扫机房。在父亲服事的身影中,好似看到二伯公那种沉默的付出、无私的奉献与坚贞的信仰。
如今,二伯公息了地上的劳苦,到主怀安息。我们很清楚自己的生命,是透过他的牺牲奉献才得以出生、延续,所以我们也会守住他传下来的信仰与道路。我们这些被他服事过的人,期许自己秉持著他的精神,跟随著他的脚步,继续服事这个时代的人。
注:追思礼拜 2011/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