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科技
繁体 简体 RSS feed | | 转寄

〈I世代下失落的群体〉

文◎陈凤翔

最近怀念起小时候。绝非老了,而是发觉我的小孩与班上同学的共同话题不多。因为这个世代太多元了,大家看的影片或节目都不同。即使是目前最夯的电视剧《后宫甄环传》或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不是随意可以与人畅谈精彩情节,因为看的人还是少数。

小时候,电视只有三台,大部分的时间,萤幕打开是沙沙沙没有画面的。要到了傍晚四、五点,某家电视机大声传来卡通片的主题曲,街上所有游玩的小朋友立即鸟兽散飞奔回家。《科学小飞侠》、《小甜甜》、…不是只有看的当下享受。隔天回到学校,还可以跟同学口沫横飞、你来我往温习昨日剧情。上了国中则疯港剧《楚留香》,主题曲人人都会唱。班上女同学们还为了沈慧珊、苏蓉蓉,哪一位才是楚留香的妻子,争的面红耳赤。

如今,社会多元化,加上网路科技催化I世代的到来。苹果电脑iPhone、iPad、iPod与iMac,对准每个I(我),投「个人」之所好,满足「个人」之需求。所以,「我」看我爱看的电视、电影,「我」听我爱听的音乐,「我」看我感兴趣的文章。

「我的」、「我的」、「我的」,「我」到最高点,越来越少见全家人一起笑看著相同的节目,而是越来越多见老公一台iPad看财经消息,老婆一台iPad看韩剧,小孩一台iPad打电动。

「我」不用委屈自己看「你、他」爱看的电视,「我」不用委屈自己听「你、他」爱听的音乐,「我」不用委屈自己看「你、他」感兴趣的文章。新一代的生活模式和习惯,彻底改变。群体最小单位--家庭,也越来越不敌唯「我」独尊的现代潮流冲击,不难想像数十年后,彼此的共同回忆会比过去的人还要少上许多。

诚然,我们仍在群体中。但,个人要的只是群体带来的好处,群体只是个人取悦自己用的工具。像选台器,「我」厌倦了这群体,就换下一个群体。基督徒也不例外,蒙耶稣恩典救赎的罪人应该要「在基督里」,进入教会,与其他肢体一同敬拜上帝、彼此建造、互相服事。但越来越多的基督徒这间教会看看,那些教会走走,换教会像女人换衣服一样,看这牧师讲道不够精采,嫌诗班献诗难听、长执和主日学老师很烂,说走就走。他们看见问题,却不愿意卷起袖子委身来帮忙解决问题,只坐等他人来满足自己。然而,群体之所以能对各个成员发生影响,并能产生出巨大的动力,就是因为在群体中,成员彼此在行为上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倚靠,互相制约,个体在其中拓展生命的宽度和深度,渐次成长。这些基督徒还不自知已失去耶稣替他子民所预备的上好福气。

自己信主第一个加入的群体--大学基督教社团。课业、服事蜡烛两头烧,有时不免羡慕那些纳凉、不接事工的契友。然而,毕业后,还有连络的,都是当年一起奋斗过的伙伴。聚在一起回首当年,讲到精彩之处,孩子们都放下手上的电动,凑过来听。没委身奉献过的人,这种深刻的幸福,自是无法体会。

古代,只有群体,没有个人。甚至,群体也是假的,不过是金字塔顶端统治者满足其个人私欲的藉口。如今却矫枉过正,太重个体,而失落群体。基督教也受I世代思潮影响,过多强调个体的蒙福,例如「上帝赐下恩典够你用」、「耶稣能解决你人生一切的问题」。

这两句话百分之百正确,但不够完整。一些信徒便只看到上帝赐下恩典够「自己」用,而不会想到自己要效法耶稣成为众人的恩典;只求耶稣解决「自己」人生一切的问题,而不去思考他人的人生难处,我们有责任要分担。太看重「自己」,反而无法拥有安全感。

然而,耶稣却是反过来,他说「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个人需用的一切东西,天父上帝都知道,不用忧虑。」这才是完整的教导。是但对於唯我独尊的I世代人们,这段话艰涩难懂。然而这奥秘,每个曾在基督里的群体委身过的人,却都能明白。

照著耶稣的话去行,「他的国和他的义」放在「自己」的前面,更能带来真平安。

注:「韦伯麦司特」就是webmaster,tjm与陈小小两人共用的笔名。

回首页|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