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大战飞天旗〉
文◎tjm
谈到作业系统的选择,大家立刻想到的就是微软与Linux(或自由软体)两大派别。
通常会面临选择,当然是指伺服器(Server)的作业系统,因为一般使用者用的Client端作业系统大概还都是微软的天下,Linux阵营还没办法跟微软相提并论,尤其在中文环境下更是如此。主要原因,也就在於一般使用者已经熟悉微软的环境。
除非未来的趋势是更多应用系统直接开发在网页上,不然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公司或组织胆敢不用windows系统作为client端的作业系统。相对於个人使用的Client端系统,多人共用的伺服器端作业系统稳固与否、效率如何,影响层面就大多了。
所以,一般公司都会用特别的机器,不同版本的作业系统(通常价格也高昂许多),甚至用专职的管理人力去维护这些伺服器。这部分,就可以好好的「挑选」一下了。
●Open Source系统
目前大家觉得Linux比较强,可以拿出来跟微软比较的,就在Server端的功能。有人说熟悉Windows系统的人比较多,话虽不错,不过,到底Server端的人才究竟是哪一边比较多呢?这个就很难说了。
尤其,近几年来大专院校广泛利用Open Source(开放原始码)系统架设BBS、Web、Mail Server,培养了非常多的人才。这些熟悉Server管理的是少数高阶技术人员,公司总不会叫一个只会Office的人管server吧?
就算真的这样的话,相信就算是用最高档的Windows作业系统,也不会稳固可靠的,毕竟,「人」才是关键因素。学习另一种作业环境并不困难,因为在资讯领域中,这些基本观念都是互通的。
至於,为什么大专院校会广泛使用open source系统呢?主要也是因为「免费」、「自由」罢了。
根据笔者实际的使用经验,自由软体在「稳定性」与「效能」上绝对不输给付费的软体。
当然,许多商业系统之所以不稳定,是因为管理者技术程度太低,管理不当,才导致稳定性降低。
●人才决定策略
这在某个层面上,也是因为太多技术人员只熟悉「个人用的作业环境」,却宣称能够管理「多人使用的作业环境」,导致所管理的伺服器稳定性与效能都不良。不过自由软体在系统本质上,并不比商业系统差。但是在周边的「管理方便性」与「技术支援」方面,通常是付费的商业软体较好。
其实这个课题并不是非A即B的选择,有时候混合著使用几种作业系统也不错。只是公司的资讯主管必须评估自己的需求与能够付出的资源,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常常,决策者身边的资讯人员熟悉怎样的系统,就会成为公司选择系统的决定性因素。公司到底需要什么功能呢?是否愿意为那5%的功能多付合法的版权费用?公司里面的资讯人力是否有能力管理免费的系统?这些都是做决策时值得思考的。
有时候我们都会有一些迷思,公司的需求如果是「八小时内由台北到达高雄」,许多资讯人员的解决方案常常是「采购一台宾士,开宾士车到高雄」,但事实上,这400公里的路程,可能只要买台国产车就够了,甚至对高手来说,路边随便借来一台摩托车都可以达成任务。
●超越忠诚迷思
卖高价车的车商绝对会拍一堆车祸的现场来恐吓消费者,说高价车比较稳定可靠、扩充性高…目标就是要大家掏出钱来。当然,如果不是爱飙车,也犯不著拚命拿摩托车来跑400公里。
多去了解各种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与限制,应该是做资讯决策时必须做的功课。资讯解决方案,不牵涉信仰或道德,用不著对某个软体公司或团体忠诚。
微软的系统中,有很多好用的管理功能,能够有效节省企业资讯管理成本,爱用自由软体的人可以去参考看看。
而自由软体的世界,也有很多强大的免费工具,媲美高档的商业软体(例如:PostgreSQL 资料库、Samba伺服器,更不用说世界使用率最高的Apache网页伺服器),也是值得爱用商业软体的人测试看看。
因此,多一个Linux或自由软体来跟微软竞争,就像有两组总统候选人一样,是一件美事。从此我们可以多一种选择,不用被迫非采用某一种解决方案不可。
比两组总统候选人更好的是:我们不必只挑一种(也可以只挑一种)。於是我们可以不理会极端拥护者的攻讦与抹黑,大可以去了解、拥抱两种解决方案的优点,并且透过更深入的了解两个阵营,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注:「韦伯麦司特」就是webmaster,tjm与陈小小两人共用的笔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