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工作站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青少年電影父母指南〉

文◎陳小小

一位朋友,也是在長老會教會聚會。她的那間教會每週都有舉辦媽媽讀書會,她尤其鍾愛閱讀,有這種活動,即使颳風下雨,她都風雨無阻、絕不缺席,為要帶回滿滿的精神食糧回家。但,有一次讀書會,令她覺得很疲軟空虛。

那天,有人帶來一份高中孩子的畢業校刊,其中一個班級的內容,帶頭第一頁是佔全幅版面,毫無經過設計繪飾的裸露男性生殖器。後面幾頁跟這一頁毫不搭嘎,也沒有對第一頁有任何的文字說明。全校其他班級的同學,尤其是男同學,收到這份畢業校刊時,全傻了眼,想直接丟入垃圾桶,但又顧及紀念意義,個個為之光火,憤怒不已,認為這班同學的行徑真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這個媽媽笑著對這件事發表評論,「這不過就是藝術嘛!」其他幾個媽媽,都認同「露鳥是藝術」的論點。對我的朋友而言,則感到驚訝連連,她暗揣:「難道我們基督徒都沒有核心價值觀了嗎?世俗說裸露男人的下體是一種藝術時,我們就得隨同,不經思考地接受這是一種高雅的品味。哪天世俗認為戰爭殺戮不過是一種遊戲,更是一種終極藝術時,難道我們也欣然同意,拍手附和?」

其實,那一頁若刊登的是全幅裸露的女性生殖器,這些媽媽就笑不出來了,也絕對不會說這是藝術。雖然不是自己的生殖器被刊登,但會如同那些憤怒的高中男生一樣,會有被侵犯的憤怒感覺。並且,若連每週上教堂做禮拜、聽講道、以基督信仰為核心價值的基督徒,都分不清楚,是藝術?還是在傳播不良意識?凸顯基督徒價值觀被世俗化的冰山一角。至於,李安電影《色•戒》爭議事件,則更是把現代人檯面下集體價值觀混淆不清的問題,掀開照看個究竟。

在《色•戒》之前,李安拍攝的電影為《斷背山》。獲得金球獎與奧斯卡獎。多少華人心裡為之澎湃激動:「李安,真是華人的榮耀啊!!」

《斷背山》劇情,主要描寫六十年代兩個西部牛仔,在懷俄明州的斷背山上放牧時,發生同性關係。下山後,兩人各自成立家庭,娶妻生子。但,兩人又重逢,就這樣背著妻兒,繼續偷情了二十多年,直到最後一人意外死亡,戀情終告結束。

這部電影的藝術成就,在於西部牛仔向來是光明磊落男子漢的象徵,但李安運用編導手法,徹底地顛倒傳統審美價值觀。成功地讓豪氣十足與陰柔苟且,正大光明與暗中偷情,透過美學做個巧妙連結。

以致於,多少人看了這部電影,感動得痛哭流涕,認為這兩個牛仔的真愛,可歌可泣,男女之間的真愛也莫過於此。完全不覺得這兩個牛仔之間的偷情就是外遇,是可鄙的行徑,是對家庭妻兒的背叛,會為家人帶來傷害。

先擱下同性關係的問題,不予討論。光是片中的外遇情節,若發生在真實世界,就只有當事人會覺得唯美浪漫,旁人則是個個作嘔。這幾年,華人教會界就有幾起已婚牧者與已婚信徒的外遇事件。當事牧者竟說著:「我要尋找真愛,愛的上帝也會喜歡人去追尋真愛。」顯見其基督信仰價值觀嚴重遭受侵蝕,已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至於那些被拋棄的配偶與孩子,終日哭泣,找心理諮商的,看精神科醫師的,吃安眠藥、鎮定劑的,若非倚靠弟兄姊妹的支持代禱與關心,以及在上帝裡面重獲力量,哪有能力走過人生幽谷。

當然,這不是說這些基督徒都因為看了《斷背山》被洗腦,而搞外遇。而是《斷背山》電影得獎,可以說是一種現代社會集體意識的顯露。因著美學經濟盛行,當醜惡的外遇都能被美化,對家庭忠誠的價值觀自然被犧牲。

再來看《色•戒》,故事以中國抗日戰爭為背景。劇情描寫一群愛國學生,組話劇團為國家募款抗戰。學生團長鄺裕民得知汪精衛身邊的大紅人易先生,人在香港,決定以美人計,由劇團台柱王佳芝,藉機色誘,從而暗殺。沒想到,易先生床上功夫高明,讓王佳芝傾心,最後一顆鴿子蛋般碩大的鑽戒,讓王佳芝徹底折服,動了真情,就在易先生就要被暗殺之際,她卻洩密暗示其快逃,暗殺於是破局,一夥學生全被捉槍斃,包括王佳芝。

這部電影的藝術成就,也是在於李安古典華麗的編導手法,成功地將性愛與暴力美化,徹底地顛顛覆傳統愛情價值觀。在過去,人們認為,相愛的男女兩人又有著共同奮鬥異象,這是最完美的戀愛境界,就像鄺裕民與王佳芝之愛。但《色•戒》將以往人們所看為次要的愛情因素:鑽石物質、暴力性愛,將之昇華,王佳芝選擇了易先生,代表著這種愛情更勝一籌,也更勝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

不少人看了《色•戒》這部電影,認為鑽石物質、暴力性愛,王佳芝與易先生之間的愛,可歌可泣,男女之間的真愛也莫過於此。《色戒》十幾分鐘的激情床戲,男女主角完全裸露在影院大屏幕上,男主角生殖器幾近毫無遮掩,各種怪異性愛姿勢清楚暴露在觀眾面前,美化了色情,衝垮了眾人的倫理底線,跨越了黃色電影的界限,讓人忘了,就內容尺度而言,它應該算為一種三級片。

有點像是一場國際烹飪比賽。參賽者無不展現出拿手絕活,烹調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突然蹦出一個師傅,他能夠把腐爛、發臭、長蛆、不衛生的食材,料理出色澤鮮明,香味濃郁,引人唾涎,觀感、味感、質感、藝術層次皆第一的美食。料理評審委員們在幕後爭執討論著,該不該將第一名的獎項,頒發給這位神乎其技的師傅?

但回到生活層面,沒有家庭主婦會傻到將這道得獎美食,照步驟做給自己的孩子吃。誰都會煮給家人的是少油、少鹽、少量、高纖、多蔬菜的健康飲食,希望能讓全家人輕鬆又自在的共走一生。



很可惜的是,金球獎、奧斯卡獎的評審被高明的技巧所鎮攝,竟決定了將獎項頒發給這樣的師傅。《斷背山》《色•戒》兩部電影的故事素材,皆是晦暗、墮落、陰沈,人性醜陋極致,但因為導演李安以異乎常人的高超手法,將之轉化成一場美麗豐盛的視覺饗宴而得獎。但,就如那些參與《色,戒》的導演與男女主角,在接受訪問時異口同聲的說自己在拍攝期間哭泣流淚、「快瘋了」、「走了一趟地獄」,接觸到人性陰暗的最深處。而每個因著金球獎、奧斯卡獎推薦進入電影院的觀眾,事實上不自覺地也走了一趟經過華麗包裝後的地獄,卻不知離開電影院,順帶著也把地獄的世界觀,一併帶回現存的真實世界。

父母們會擔心家中青少年,去接觸不適合該年齡層的電影,恐怕對正在日漸成長的心靈,帶來戕害而被扭曲。這並非做父母的,過於杞人憂天。不少實驗與真實案例也證明,看了不合適的電影,會對學童帶來深層的影響。例如,眾所周知學齡前孩子看恐怖片,晚上會有夢魘;近幾年,台灣校園內學生性侵學生案件增多,研究發現原因是來自限制級、色情片氾濫,造成兒童性早熟所導致。

另外,還有心理實驗已證明,在電影中插播十數次,幾十分之一秒人的肉眼無法察覺的廣告「看完電影去買可樂」。就有好幾成的觀眾接受了這些文字的暗示,在散場時紛紛跑去買可樂。更別提電影將近兩個小時,不斷闡述的主題價值觀,自然會植入單純如白紙的青少年心靈裡。

雖說,在台灣以及世界各國,多將電影播映分級來保護青少年。但,在台灣的法規裡,年滿18歲的青年,限制級是可以看的。諸如《斷背山》《色•戒》這類電影,是所謂的「華人之光」,是所謂的「藝術之致」,不去看的青年,反倒會被同儕譏斥為是不懂文化、不懂藝術的下里巴人低俗之士。

因此,對於父母可以為家中青少年做的,除了按照國家法律,讓孩子依照年齡觀賞適合的影片外,同時,我們也要裝備自己,對於那些法律所允許觀看的電影,如同《色•戒》,我們要能分析得出該影片的問題出在哪裡。

當然,不是每個父母都像影評人一樣擁有高明過人的洞見。但在網路上,只需要透過google、yahoo等搜尋引擎,就可以找出不少篇正反兩方面的評論文章。就像,有從健康家庭的角度,有從青少年的性知識教育,有從華人的含蓄內斂文化,也有站在愛國角度,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等等來評論。「主的羊聽主的聲音」,應該不難分辨得出什麼觀點比較合乎真理。接著,在家庭時間,我們可以與青少年孩子辦幾場電影討論會,來腦力激盪交流究竟是藝術?還是在傳播不良意識?

如同那句俗語「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怎麼釣魚。」父母們很難一味地只供應青少年合適的電影觀看,或禁止他們不去看那些不合適的電影。與其這樣,還不如透過網路裡,各家電影評論的蒐集分析整理,逐步地引導青少年擁有分辨電影好壞的能力,相信他們會因為自己不再跟著同學或是社會「人云亦云」而迷惘,反倒為自己能在同儕間發表獨到過人的見解,而感到驕傲。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