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交友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電玩鴛鴦〉

文◎陳小小

在遇到我家相公之前,我是那種只懂得浸淫於琴棋書畫的文藝少女。然而被他電到、開始交往後,卻發現彼此的嗜好差異真大。他對上美術館看畫展、去文化中心聽音樂會、觀賞芭蕾舞劇皆嗤之以鼻。他最喜歡的休閒娛樂是去煙塵瀰漫的電動玩具店。我直覺上認為電動玩具內容實在太暴力,許多年輕人日夜泡在裡面不知不覺對暴力麻木,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社會問題。而他竟然喜歡去那種場所,我是不是看錯人了?不過為了瞭解對方,就勉為其難、降卑身份地跟著去瞧瞧。

到了電動玩具店,才知道他不在那裡打電動,因為沒錢。他通常是站在別人後面看別人打, 欣賞讚嘆對方高明的技術。有時則是跟呆站在一旁的我,詳細解釋這個電玩程式是多難寫,要非常厲害的高手才寫得出來;而那個電玩機子後面是好幾個處理器,有些負責運算、有些負責處理圖形,才能運作。偶爾夾雜許多電機專業述語,聽得我可是一愣一愣地。於是我才漸漸去除原來對電玩的成見,開始懂得欣賞電玩也是一種智慧的結晶。

婚後,所謂夫妻倆應該一起從事休閒娛樂,輕鬆培養生活情趣。但要他來配合我去欣賞藝文,還不如我屈就他一同享受電玩。於是在我們家除了讀書、聽音樂、郊遊之外的主要休閒娛樂,就是把門窗關上(怕尖叫聲傳到外面),一起打連線電腦的電玩。特別是喜歡開飛機、坦克,或成為同袍戰士聯手攻打敵人的要塞。那種互相掩護,生死與共的感覺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容易出現,因為那種刺激、緊張的場景可能一輩子都碰不到,可是在電玩遊戲中卻能營造出來。這竟使得我們夫婦關係更加密切,因為我們可是生死之交,不是他為我擋子彈,不然就是我為他犧牲生命。

有時覺得兩個人聯手還不過癮,有機會還會邀其他對夫婦一起打。有時可以四個人組成一個特遣部隊,一起攻打敵人;有時可以兩對夫婦對打!通常電玩新手夫婦跟我們對打時,常可以看到打到十萬火急,老婆罵老公的有趣畫面,「你這笨豬,害我死蹺翹」或「滾去一邊 ,不要檔我的路。」。或是老公驚呼「天阿,我開槍誤殺我老婆了。老婆我自殺以謝罪。」

在電玩遊戲中,甚至還可以促進彼此個性瞭解。我常常是衝到第一線去殺敵人,而我家相公則是十平九穩地觀察敵情,再一一各個擊破。久了,兩人還可以研究出作戰計畫,一舉攻克要塞大獲全勝。而在日常生活裡,竟可反映在家務分配上,兩人依著不同的能力與專長協力完成各項瑣事。

目前電玩在家長的心中,常被視為罪惡的象徵。其實電玩有好有壞,就如電影與交朋友,別儘挑爛電影看,別儘交些壞朋友,電玩也是同樣的道理。適當地選擇有益的電玩,其實也可算是好的休閒活動。可惜人們通常只選擇聽「簡單的答案」來做生活判斷,而不願尋找「正確的答案」來豐富生活內涵,導致電動玩具不分黑白地便被打入黑名單中。如今我家相公已經是大學裡的助理教授了,我們夫婦倆偶爾還會身著短褲T恤,不讓學生認出,混在人群中間,考察新出來的電玩程式喔!


刊登於校園雙月刊

★★★★★重要附註★★★★★

最近剛有研究報告顯示,打電玩遊戲會導致前額葉的功能降低,他們的β會一直呈低落狀態而無法正常運作。導致對大腦邊緣系的抑制能力變得不靈光,於是打電動太多的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本能行為,容易衝動行事。

專家表示,人腦神經回路形成大抵經過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零歲至三歲,第二階段是四、五歲至十歲左右。如果一個人在幼兒時期便因頻打電玩形成固定的神經回路,這種人往後只要見到電玩機器便覺手癢,打電玩變成一種本能反應。

建議:倘若要打電玩遊戲,至少也得等到中學以後,最好是上大學之後再玩,未滿十八歲不得碰電玩。而且打電玩的時間應只限三十分鐘,每週只玩一次,如次神經回路比較不受影響。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