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外,女主内?〉
文◎陈小小
职场上,两性所承担的角色越来越混杂,曾被认为专属於男性的领域逐渐向女性敞开大门,专属於女性的工作也逐渐向男性伸开双手拥抱。美发师,二十年前,一定全是女性。现在很多知名的美发师,型男帅哥可不少。航空公司招募飞行员,一定找男性,如今也有女机长了。
职场观念渐次影响家庭文化,基本上,还带著「男主外,女主内」这样观念的人,应该平均年龄有五十岁以上。甚至,一些七、八十岁的阿公阿嬷,对於孙子要娶孙媳妇这件事,都还会表示意见,问:「女方是做啥的?有没有稳定的收入?」
毕竟,如果是「女主内」的观念,那阿公阿嬷根本不需要问这个问题,只需要从后方偷看孙媳妇候选人的屁股大不大,或要求婚前健康检查报告书一纸「保证会生」,就好了。
妻子「应该」养家糊口,早就是时下多数人的观念,养家已非是丈夫一个人的事。相反的,丈夫想成为「家庭煮夫」,也是越来越被接受。男性已敢勇於表达,希望能够花更多时间陪孩子玩、做家务、享受展现厨艺的乐趣。
所以,「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务分工观念,已逐渐被「一半一半理论」fifty-fifty给取代。家事不应该都是老婆的事,先生要做到一半。带小孩不该都是老婆的事,先生也要负责一半。这种观念成为目前两性教育的内容,考考国中小学生,保证个个都标准地回答:「夫妻子各做家务的50%,才公平,才有美满家庭。」
这种各做50%,乍听起来很有道理,看起来真科学,不就是小学生的算数,100除以2等於50?但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这是白痴理论,完全不符合「比较利益法则」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利益法则,就是要考虑每个人的机会成本不同,找出最合适的分工模式。举例说明,假如妻子晒衣服只需10分钟,丈夫晒衣服要花30分钟,而且还弄得乱七八糟;丈夫烹调准备晚餐,只需30分钟,美味无比,但妻子则需花一个半小时,而且还煮得很难吃;根据比较利益法则,经济学者就会建议,煮晚餐由丈夫负责,晒衣服这项工作则交给妻子。
比较利益法则,还真学术味。但其实也没什么,圣经在几千年前,早就有这种过人的智慧。以弗所书第四章记载,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每个成员都得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凡事长进,连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著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虽然这段经文是提及教会的建造,但也适用於家庭。家庭从某种角度视之可算是个小教会。夫妻两人各照基督所量的不同恩赐,各尽其职,贡献己力,向世人见证在主爱里的真实合一。
从执行面来看,圣经的观念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反倒「一半一半理论」或是高级一点的「比较利益法则」分工,却有时是让夫妻感情破裂的刽子手。
好比,家务各做50%,或是「比较利益法则」,妻子分配到晒衣服、指导小孩功课,丈夫负责晚餐、拖地、倒垃圾。有时遇上白天工作疲累时,回到家里想要偷懒休息,在上述理论下,完成家务者会振振有词去纠正或责备没做好分内工作的配偶。指出对方错误,对整个状况也不会获得改善,反而造成两人关系紧张。毕竟,人们对於家庭跟职场的期待不同。家庭给人温暖,家是让人想要放松的地方。
而圣经教导夫妻两人要倚靠耶稣基督联络得合式,默想十架牺牲,努力实践他的爱。於是不会仅做分配到的,就拍拍屁股了事,对於其他没被分派的家务也同样关心,若临时有需要分担,也甘心摆上。
不管是「男主外,女主内」,「女主外,男主内」,或「男女各一半」,或「比较利益法则分工」,都只有义务,没有甜蜜。只有责备,即使偶有称赞,那也是得做完分配到的家务事。还不如让「基督是我家之主」,才能真实对两个罪人结合、必有冲突的婚姻,有所帮助。夫妻两人并肩走向在主里契合的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