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科技
繁體 簡體 RSS feed | | 轉寄

〈量身訂電腦〉

文◎tjm

許多人買電腦前都會來問﹕「我要買AMD還是Intel的 CPU﹖」、「要買DDR-RAM 還是RAMBUS﹖」、「要買哪一種散熱風扇﹖」…希望透過這些問題的解答,能購買到快、穩定又便宜的好電腦。但,我覺得買電腦真正應該了解的並不是這些細節問題,而是掌握住整個資訊界的大趨勢與瞭解自己的需求,這樣才能真正買到便宜又合適的電腦。

●摩爾定律現象

 其實,整個電子科技背後推動的動力,就是被稱之為「摩爾定律」的現象。這個「摩爾定律」描述的就是建構整個資訊硬體產業「晶片」的成長預測。

 摩爾定律說,每十八到二十四個月,單位晶片面積的電晶體數目將會加倍(也就是晶片密度會加倍)。這個意思就是每一年半左右,同樣成本的晶片,功能會增加一倍,或者相同功能的晶片,成本會減為原來的一半。於是,我們就看見電子產品有「每隔一年半、價格降一半(或者速度快一倍)」的狀況出現。

 以往,我們去買電腦,最關心的總是速度問題,我們習慣把電腦公司裡面、功能最好、價格最高的電腦抱回家,因為這樣的採購方式,才不會讓採購的電腦落伍太快 、慢得無法忍耐。但隨著摩爾定律推著電腦的功能飛快的進步,目前的電腦已經能夠滿足大部份人的工作需求,即使是最入門級的電腦,也足夠滿足各種辦公室與家庭的資訊處理需求。除非是影片剪接等特殊的工作,否則電腦公司裡面任何一台電腦大概都是夠用的。

 這時,我們買電腦考量的重點,理應由「速度」 改變成其他因素。想想,大部份人買車子時,豈是在乎車子的最高速度﹖買冰箱時豈是在乎最低溫度﹖不是說速度與溫度不重要,而是當任何一台車子的速度都超過我們的需求時,速度就不應該是選購車子的重點了。

●速度不是重點

 同理,目前大部份人選購電腦,實在也不應該盲目跟著電腦雜誌的推銷,去買最快的機種,而應該多考慮「耗電量」、「 價格」、「大小」、「使用舒適度」等等。

 雖說我們一般人買電腦的用途多半不需要太過高速的運算能力,因此,只要購買最低檔的電腦即可,但,未來一定不可能用到需要高速運算能力﹖這恐怕誰也不敢打包票。

 因此,我建議大家買電腦前,不妨到網路上的購物網站(如﹕http://www.wasong.com.tw/)去看一下電腦零組件的價格,如果稍稍注意一下,應該可以看到同一系列產品中,總是有一、兩項功能與價格比最好的(比該項產品慢或小的等級,價格只差一點點,比較高等級的產品價格又貴很多)。

●買電腦的策略性應用

 那種產品通常是已經上市一段時間(所以很穩定了) 的所謂「主流產品」(最多人買),購買那樣等級的產品,價格不高,又比當前最低階的電腦,還多一點擴充的餘地,即使未來需要用到高運算量的環境,也還勉強追得上。

 當然,如果預算不足,購買最低階的電腦,也是可以接受的一種策略。至於說那些最高性能的機器,就留給真正知道自己需要高速運算且預算豐富的人去採購吧﹗一般人,大可以把由高階CPU、大容量硬碟中省下來的錢,拿來買「小一點」、「安靜一點」的機器與合乎人體工學的鍵盤,不必清理的光學滑鼠…這樣,您使用電腦的經驗,將會更好一些。

註:「韋伯麥司特」就是webmaster,tjm與陳小小兩人共用的筆名。

回首頁|前期文章索引 «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