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詢  A+放大  A-縮小
/*************************************************************************
1998年畢業離開新竹,來到高雄。從學生身份變成上班族,很多事情要適應,研究聖經
的動力就大幅低落。

但在,高雄三一長老教會認識 ksf 與 tzeyao。他們兩人信主沒多久,非常渴慕認識真
理,但教會當時沒有牧師,所以就在家裡帶他們查經。從福音書開始,漸漸地他們熟稔
並喜歡上這種查經方式,於是成為研經資料的同工。

資料提供者:tjm,ksf,tzeyao

這份研經資料,都願意放棄著作權,歡迎轉載、引用,甚至修改。我想,或者透過這種
Open Source的分享方式,可以把上帝的話傳達給更多的人知道,並且也希望有人可以
站在這份研經資料的肩膀上繼續改進,讓網友可以有更好的資料可以取用。

tjm 2009.2.25
**************************************************************************/
彼得前書查經資料

零、背景
  一、作者:彼得。
    (一)彼得是耶穌的門徒,原本是一個漁夫。耶穌的十二使徒中,彼得是最接
          近耶穌的三個使徒之一 太 26:37  可 5:37  9:2 。耶穌被捕時彼得曾三次不
          認主,但耶穌復活後,彼得成為教會領袖、「受割禮之人的使徒」
           加 2:8 。依據教會的傳統說法,彼得在尼祿皇帝迫害基督徒時,與保羅
          同時在羅馬殉道。據說彼得是被倒釘十字架而亡,保羅是被砍頭。
    (二)本書的希臘文非常優美,似乎不是漁夫彼得能夠寫出來的,大部分學者
          根據 5:12 認為這封書信應該是彼得口述、西拉擔任書記潤飾而成。
    (三) 5:1 說作者「作基督受苦的見證」,為作者是彼得的重要內證。與福音
          書的記載吻合  太 26:58  26:67-69  可 14:54  路 22:54,61 。
    (四)早期的教父引用過彼得前書:坡旅甲(西元155年去世)在「致腓立比
          人書」引用過彼得前書。優西比烏提過帕皮亞(西元130年去世)引用
          過彼得書信。愛任紐在西元182-188年間的「反對異端」一書中提名引
          用 彼前 1:8 。
    (五)本書信的送信人是西拉 5:12 。
    
  二、收信人:小亞細亞五個省份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的基
              督徒。這是 徒 16:6-10 聖靈禁止保羅去傳福音的地方。
    (一)本都:是米德拉底特王國的所在地,該地被劃入庇推尼與加拉太。
    (二)加拉太:是高盧人所建立的王國所在地,後來被擴充為加拉太省。
    (三)加帕多家:是加帕多家王國的領地,後來直接變成羅馬的一省。
    (四)亞西亞:以前是亞西亞王國的領地,包括小亞細亞愛琴海沿岸的地區。
    (五)庇推尼:羅馬的一個省份,在「每西亞」地區東北方。人口稀少,卻是
                  歐亞兩洲陸上交通的要道,自古就是軍家必爭之地。
   
  三、寫作地點與日期:
    (一)彼得前書寫作時,基督信仰已經傳到羅馬帝國各地,並且已經被視為與
          猶太教不同的信仰群體。
    (二)羅馬皇帝尼祿在西元64年7月羅馬大火後,開始逼迫基督徒,到了西元
          九十年豆米田(Domitian)皇帝推行皇帝崇拜時,羅馬帝國就開始有系
          統、全面性的逼迫基督徒。
    (三) 4:12  5:13 可以看出這封信應該寫在逼迫之初期。如果彼得在羅馬大
          火後一年左右殉道的話,那本書的寫作日期應該就在西元六十四到六十
          六年之間。
    (四) 5:13 中可以看出彼得應該在羅馬教會(巴比倫)寫彼得前書。
    
  四、寫作背景:當時基督信仰已經傳到小亞細亞各地,基督徒面對社會上普遍的
                歧視。但還不到全面性的逼迫。
          
  五、寫作目的:作者於 5:12 說明本書的目的是「見證神的恩典並勸勉信徒要堅
                定不移」。
    
  六、特點:
    (一)本書現有最古老的抄本是P72 Bodmer蒲紙抄本,包含彼得前後書與猶
          大書。抄本年代是第三世紀或第四世紀初期。
    (二)「基督再來」是本書思想的重點。
    (三)整體而言,本書是一封「盼望的書簡」。
    
☆參考資料:
  1.「活泉新約希臘文解經」,潘秋松(增訂版)、詹正義(初版)編譯,美國活
    泉出版社。
  2.「聖經串珠註釋」,中國神學院出版。
  3.「雅各書、彼得前後書註釋」,巴克萊著,褚永華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4.啟導本聖經,海天書樓。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更新傳道會。
  5.「彼得前書」,天道聖經註釋,張永信、張略著 。
  6.「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彼得前書」,顧韋恩著,歐斯真譯,校園出版社。
  7.「中文聖經註釋--雅各書、彼得前後書、猶大書」,楊東川著,基督教文藝出
   版社。
☆代號說明:
  「●」:經文註釋 (或文化背景)
  「◎」:個人感想與應用
  「☆」:特殊注意事項
  「○」:相關經文




經文:

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細亞、庇推尼寄居的,就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給你們。 1:1-1:2

註釋:

壹、引言  1:1-2 
  一、使徒彼得寫信給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的信徒。 1:1 
      ●「使徒」:由「差派」變化而來的名詞,原泛指「泛指被差派出外傳」
                  信息的人,可用來稱呼耶穌、巴拿巴、保羅,但於新約往往
                  專指耶穌十二門徒。
      ●「彼得」:為耶穌的門徒,其希伯來名字是「西門」,亞蘭文名字是「
                  磯法」,「彼得」則是與磯法同義的希臘名字,意義是「磐
                  石」。此名為耶穌所取 可 3:16  路 6:14  約 1:42 。彼得
                  的父親叫「約拿」 太 16:17 ,有一弟弟叫安得烈
                   約 1:40-42 。彼得是伯賽大人,住在迦百農,已婚,原本
                  的職業是漁夫。
      ●「分散」:這是猶太人用來形容被擄後散居在各地的的猶太移民。
      ●「寄居的」:原指「暫居於當地的外鄉人」,這裡隱喻天國的子民僅僅
                    是暫時在地上寄居,在舊約中早有神的子民是「寄居者」
                    的思想,也用「寄居的」形容亞伯拉罕 創 23:4-6 。
      ◎這裡彼得使用了舊約常用來稱呼以色列人(上帝選民)的詞語來稱呼基
        督徒,顯然在彼得心目中,基督徒才是真正的神選民。

  二、收信人是被三一神揀選、成為聖潔、順服基督、潔淨的人。 1:2 
      ●「先見」:「預知」、「預定」。
      ●「蒙....血所灑」: 出 24:5-8 就將「血灑」當成是立約的憑據。
                           利 14:6-7 是把「灑血」當成是大痲瘋潔淨的儀
                          式。另 出 29:20-21  利 8:30 灑血也是立祭司的
                          儀式之一部份,這裡可能是包含這三者的意義。
      ●「恩惠」:是上帝向不配的人白白的賜予。
      ●「平安」:基本和主要的意義是一種「健全的狀態」,亦即全人在
                  一終極和末世性的意義上獲得拯救的狀態。其次(次要
                  的意義),平安指人因進入了健全的狀態而享受心中的
                  平安。
      ◎彼得認為基督徒的得救,是聖父、聖子、聖靈三一神一致參與的工
        作。照樣,彼得也把舊約時用在以色列人身上的詞語(揀選、成聖潔
        ....)用在基督徒身上。
經文: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 1:3-1:5

註釋:

貳、基督徒蒙受的偉大救恩  1:3-2:10 
  一、父神使我們重生,可以得著永恆的基業與救恩  1:3-5 
      ●「重生」:「再生」。
      ●「活潑的」盼望:「充滿活力」。
      ●「不能玷污」:「不可褻瀆的」、「沒有污損的」。
      ●「不能衰殘」:「不失原有特質」、「不消退」、「不凋萎」。
      ●「存留」:「看守」、「保衛」、「照顧」。
      ●「基業」:「繼承物」、「因繼承所得(或將得)的產業」。這個字被七
                  十士譯本用來翻譯舊約的「基業」,出現近兩百次。指著
                  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應許之地)。
      ●蒙神能力「保守」:「看守」、「保衛」、「守衛」。
      ◎基督徒所要獲得的產業遠比迦南地更好,不像迦南地會被軍隊摧毀,會
        被不敬虔的污穢所玷污,也不會「衰敗」。比起來,以色列人的迦南地
        好像只是基督徒的產業:「天堂」的預表、影子罷了。
      ◎神親自看守基督徒的產業與基督徒自己,因此基督徒可以有把握終究會
        獲得末日神所要賞賜的救恩。
經文:

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 1:6-1:9

註釋:

  二、基督徒憑著信心大有喜樂。 1:6-9 
      ●「因此」:應該是指 1:3-5 中記載的重生、基業、盼望、基督再臨等。
      ●「百般的」試煉:「多種色彩的」、「各式各樣的」。
      ●暫時「憂愁」:「受苦」、「使悲痛沮喪」、「使痛苦」。
      ●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指人對神或神對人的「聖愛」。且原文時態
                                是現在式,表示一項不斷進行的活動。
      ●「說不出來」:「無以言述的」、「難以言喻的」。
      ●「靈魂」的救恩:原文是「魂」,事實上是「整個人」的意思。
      ◎金子是當時的人所知最耐久的物質,但畢竟是這個物質世界的東西,所
        以還是會朽壞。金子鍛鍊的過程,也需要用火來燒毀其中的雜質,用火
        無法燒毀的就是純金。信心也是一樣,要經歷苦難的鍛鍊,才知道信心
        的真實性。苦難既然比火焰還難忍,信心就比金子更寶貴。真信心將會
        有「救恩」作為報償。
經文:

論到這救恩,那預先說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早已詳細地尋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們心裡基督的靈,預先證明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著甚麼時候,並怎樣的時候。他們得了啟示,知道他們所傳講(原文是服事)的一切事,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你們。那靠著從天上差來的聖靈傳福音給你們的人,現在將這些事報給你們;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 1:10-1:12

註釋:

  三、眾先知已經預先尋求考察並傳揚這個救恩,甚至天使也願意詳細查看這救
      恩。 1:10-12 
      ●「眾先知」:指「舊約時代的眾先知」。
      ●「尋求」:「尋找」。
      ●「考察」:「仔細查詢」、「企圖尋找」。此字多半用在「徹底搜尋某
                  人或某物」。
      ●「預先證明」:「預先作證」、「預測」。
      ●「甚麼時候,並怎樣的時候」:「是誰,並什麼時候」。亦即先知們想
                                    知道基督是誰,並且基督什麼時候來。
      ●「願意」:「渴望」、「嚮往」。
      ●「詳細察看」:「好奇地屈身看」、「想要發現地查考」。
      ◎我們是否曾經想過我們的救恩是上帝千萬年前就預備,信仰群體一開始
        就關注,甚至連天使也想要了解的「重要禮物」、「上帝的奧秘」?
經文:

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原文是束上你們心中的腰),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1:13-1:16

註釋:

  四、基督徒因蒙如此大的救恩,所以應該約束自己,效法神的聖潔。 1:13-16 
      ●「所以」:指信徒必須改變生活方式的原因,是因為蒙了 1:3-12 的救
                  恩。
      ●「約束你們的心」:原文是「束上你們心中的腰」,當時的人預備跑步
                          、工作時,就會把長袍拉緊,用帶子綁在腰上。
                           路 12:35 中耶穌也要門徒「腰裡要束上帶」等候
                          耶穌再來。
      ●「謹慎自守」:「有節制的」、「穩健的」。
      ●「專心」:「完全地」。
      ●「順命的」兒女:「服從」、「順從」。
      ●放縱「私慾」:「渴望」、「對被禁止或不得體的事的貪慾」。
      ●「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引自 利 19:2 。
      ◎我們既然領受了上帝特殊的奧秘救恩,就應該過一個不一樣的生活,在
        各樣的事上追求聖潔。彼得認為以前放縱自己慾望的的生活方式,根本
        就是一種無知的舉動,而不是一種享樂或自由。我們能否能體會?還是
        我們難以擺脫以往的愚昧?
經文:

你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主為父,就當存敬畏的心度你們在世寄居的日子,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神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你們也因著他,信那叫他從死裡復活、又給他榮耀的神,叫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神。 1:17-1:21

註釋:

  五、因為基督徒稱呼上帝為父,就當敬畏神。因為信徒得到救恩與自己的努力
      無關,而是仰賴基督的替死。 1:17-21 
      ●「稱」那不偏待人:「呼叫」、「呼求」。除了稱呼之外,用在神身上
                          還有求告的意思,如: 徒 2:21  羅 10:12-13 。
      ●「敬畏」:「畏懼」、「懼怕」。
      ●「度」你們在世寄居的日子:「過生活」。
      ●「寄居」:「旅居他鄉」,隱喻「人一生在世如同旅居過客」。
      ●「得贖」:「支付贖金而使獲得自由」、「買回」。通常用在贖回奴隸
                  或敵人扣留的人質。當然,贖價通常都是金銀一類的貨幣。
      ●「虛妄」:「虛空的」、「沒用的」、「沒效的」。
      ●「羔羊之血」:常用在獻祭上,通常與除罪有關。也可能與以色列的踰
                      越節傳統有關。
      ●「預先....知道的」:跟 1:2 的「先見」同一個字,是「預知」、「
                            預定」的意思。
      ●也「因著他」:也可以翻譯為「藉著他」。
      ◎前面談到生活方式要聖潔,這裡提及處世的心態要「敬畏神」。
經文:

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裡(從心裡:有古卷是從清潔的心)彼此切實相愛。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 1:22-1:25

註釋:

  六、基督徒的心既然已經潔淨了,可以真實得愛人,就當切實相愛。 1:22-25 
      ●「愛」弟兄:「對兄弟姐妹的愛」、「手足之情」。
      ●「切實」相愛:「熱切」、「持續地」。
      ●切實相「愛」:agapao,「聖愛」、指「人對神的愛」或「神對人的愛
                      」。
      ●「活潑」常存:「充滿活力」。
      ● 1:24 引自 賽 40:6-8 。
      ◎人世間的榮美盡都是短暫的,唯有神的道是永恆的。
經文:

所以,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或譯:陰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2:1-2:3

註釋:

  七、基督徒生命成長的動力是神的道  2:1-3 
      ●「所以」:指著 1:22-23 ,信徒已經重生得救。
      ●「除去」:「脫下」,原意是「脫掉衣服」,引申為「擺脫」、「除去
                  」。這個「除去」應該是「命令句」,譯為「你們當除去」
                  。
      ●「惡毒」:「惡念」、「歹意」、「邪惡」、「卑劣」。
      ●「假善」:原來是演戲的專門術語,意思是「帶面具說話」、「演戲」
                  、「偽裝」的意思,後來引申為「掩飾」、「偽善」。
      ●「愛慕」:「嚮往」、「渴望」。
      ●「純淨」:「純粹無雜質的」。
      ●「靈」奶:「周詳思考過的」、「精神上的、觀念上的」。
      ●「靈奶」:這個「奶」跟 林前 3:2  來 5:12-13 的比喻不同,並非用來與
                  「乾糧」或「飯」對比,指「比較初階的道理」。而是指著
                  「所有正確的信仰真理」。
      ●「主恩的滋味」:原文是「主的美善」,引自 詩 34:8 (七十士譯本是
                         詩 33:9 )。
      ◎猶太嬰兒吃母奶的時間大概有兩、三年,彼得用這樣的比喻來鼓勵信徒
        渴望吸收上帝的道。
經文: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因為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所以,他在你們信的人就為寶貴,在那不信的人有話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又說:作了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他們既不順從,就在道理上絆跌(或譯:他們絆跌都因不順從道理);他們這樣絆跌也是預定的。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 2:4-2:10

註釋:

  八、基督徒具有獨特的身份,是預備來宣揚神的美德的。 2:4-10 
      ●活「石」:希伯來文的「兒子」與「石」的文字非常相近。
      ●和合本 2:5 的「你們來到主面前」,在原文中是在 2:4 之前,因此整段
        應該譯為「你們來到他的面前,他就是活石....」。 
      ●所「棄」的:「視為不配」、「被判斷為不合用而遺棄」。
      ●「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引自 賽 28:16 的意象。
      ●「靈」宮、「靈」祭:「與神的靈相關」、「受神的靈發動或充滿的」、
                            「屬靈的」。與「屬世的」、「物質的」相對。
      ●靈「宮」:指「房子」、「皇宮」、「聖殿」。
      ●「靈宮」: 2:5  中彼得還提到「祭司」、「靈祭」,所以彼得指的大
                  概是「聖殿」。
      ●「聖潔的祭司」:引自七十士譯本的 出 19:6 。
      ●「祭司」:舊約時代作為人跟神的中間人,在神面前代表人進行敬拜、
                  獻祭的工作。舊約時僅有以色列的利未支派亞倫家族獨享祭
                  司職權。
      ◎耶穌自己奠定了「新聖殿、新敬拜」的基石,眾信徒也分別成為屬靈新
        聖殿的建築材料,也領受了敬拜的「聖潔的祭司」身份,參與新獻祭。
        這是一個舊約信仰制度的一個嶄新面貌與完成狀態,我們何等有幸可以
        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 2:6 引自 賽 28:16 。
      ●因為經上「說」:應該譯為「包含」。
      ●「房角石」:指一幢建築物各角落上的主要奠基石,是建築師所賴以
                    決定各面牆與各交叉牆的方向的基準。
      ● 2:8 引自 賽 8:14 
      ●「預定」:跟 2:6 的「安放」是同一個字。被預定的、被設立的規則
                  ,是「不順從真理者被絆倒」。
      ●「有君尊的祭司」:直譯是「皇室的祭司職分」、「屬於王的祭司職
                          分」。意思是指「基督徒是君王基督的專屬祭司
                          」。
      ●聖潔的「國度」:「國家」、「民族」。這裡應該是「民族」的意思
                        。
      ●「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一字不漏引自七十士譯本的
                                         出 19:6 。
      ●「屬神的子民」:引自七十士譯本 賽 43:21瑪 3:17 。
      ●「美德」:「優秀的品性」、「過人的美德」、「神蹟」。這裡是「神
                  蹟」的意思。
      ● 2:10 引自 何 1:6,9  2:1,23 ;
      ◎在這段中彼得表明了上帝已經把所有應許舊約以色列人的福氣給了教會
        (信徒的總集合)。信徒也不是單單領受好處,信徒的責任就是「宣揚
        」上帝「拯救的神蹟」。事實上信徒只要好好活出上帝的生命,願意開
        口傳揚,上帝「拯救的神蹟」就會被宣揚開來。
經文: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或譯:眷顧)的日子歸榮耀給神。 2:11-2:12

註釋:

參、神子民在世上的客旅寄居生活  2:11-4:11 
  一、信徒在世寄居的一般性原則:禁戒私慾、品行端正,使毀謗者終究可以歸
      榮耀給神。 2:11-12 
      ●「客旅」:「異鄉人」。
      ●「寄居的」:指「住在原居民中間的外鄉人」。
      ●「外邦人」:這是一種象徵性的說法,是「教外人」的意思。使用以往
                    以色列人稱呼「非猶太人」的名詞,來表達「非同道」的
                    意思。
      ●「品行」:「生活方式」、「行事為人」、「態度舉止」。
      ●「鑒察的日子」:比較可能是指「最後審判的日子」。
      ◎彼得用寄居的和客旅來描述基督徒,很貼切的形容基督徒在世間所受到
        的「非我族類」待遇,受到眾人異樣的眼光檢視,人們用嚴苛的標準來
        衡量基督徒的行為。這其實也不是別人的不對,只因信徒的身份特殊。
        基督徒只能勇於面對這種無時無刻的高標準要求,正面的活出高過這些
        標準的生活。
      ◎對於信徒周遭一般的非信徒而言,對於基督信仰的不解、懷疑與毀謗都
        是很容易發生的。但是基督徒如果活出好行為,最後這些非信徒就能夠
        了解神的作為與榮耀。彼得在此沒有要信徒去「據理力爭」、「追求平
        反」,反倒是要信徒用好行為來換取其他人最後能夠衷心信服神的作為
        。
經文:

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因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你們雖是自由的,卻不可藉著自由遮蓋惡毒(或譯:陰毒),總要作神的僕人。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 2:13-2:17

註釋:

  二、順服的生活方式  2:13-3:12 
   (一)要順服人的制度與掌權者。 2:13-17 
         ●「順服」:與 1:2,14,22 中對神、對真理的「順服」用字不同,
                      1:2 的順服是5218。此處的順服是5293,這個字常用來
                     表達人對掌權者、丈夫的應有態度,跟對神的絕對順服
                     是有區分的。
         ●「制度」:原文是「被造之物」、「治理體系」、「權柄體系」的
                     意思。這裡很明顯是後兩者的意思。
         ●「臣宰」:彼拉多 太 27:2 與腓力斯 徒 23:24 的職銜就是此字,
                     和合本翻譯為「巡撫」。
         ●「遮蓋」惡毒:「覆蓋」、「掩飾」。此處與保羅在 加 5:13 觀念
                         相近。
         ●「尊敬眾人」:這在當時充滿奴隸的社會下,是很不容易的一個勸
                         告。
         ◎ 2:13 一開始就陳明了信徒要順服人的制度的原因,不是因為那些制
           度本身有何值得順服的,而是因為「主」的緣故,信徒願意盡量去順
           服、尊重人造的制度。
經文:

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甚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他並沒有犯罪,口裡也沒有詭詐。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 2:18-2:25

註釋:

   (二)作僕人的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即使因為行善而受苦也要忍耐。
          2:18-25 
         ●「僕人」:「家僕」、「佣人」、「奴隸」。當時羅馬居民中,大
                     約有百分之85到90是奴隸身份,羅馬帝國中有六千萬個
                     奴隸。這些人沒有公民權,沒有個人私產。此處用字與
                      2:16 不同,這兩個稱呼並無實質上的分別,彼得可能
                     只是要與前文「神的僕人」做一區隔,所以選用不同的
                     字。當時的教會中有很多奴隸身份的信徒。
         ●「敬畏的心」:可能是對著「家主」或者是對著「神」。後者比較
                         可能。
         ●「乖僻」:原意是「彎曲的」,引申為「乖戾的」、「頑固的」。
         ●「可誇的」:「得到美好的聲譽」。
         ●蒙召原是為「此」:指的應該是 2:19-20 的「因行善受苦」、「忍
                             受冤屈的受苦」。
         ◎這裡提出彼得要求信徒忍耐行善而受苦的理由,就是「耶穌已經親
           自成為我們的榜樣」,所以我們可以效法他的榜樣而行。
         ● 2:22 引自 賽 53:9 。
         ●掛在「木頭」:「木頭」、「木製品」,也可以翻譯為「十字架」
                         ,這個用詞讓人想起 申 21:22-23 的記載:犯罪
                         被掛在木頭上的人是受咒詛的。
         ●「鞭傷」:「淤青」、「傷痕」、「鞭痕」。
         ●「受的鞭傷....」:引自 賽 53:5 。
         ●「歸」到:「轉向」、「歸回」。
         ◎上帝不是救完信徒,給了新生命就任憑信徒自生自滅。反倒是像牧
           人照顧羊群一樣,找回迷途的羊之後,還繼續照顧、引領(監督)
           ,使得羊不會再迷途。

經文:

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這樣,若有不信從道理的丈夫,他們雖然不聽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過來;這正是因看見你們有貞潔的品行和敬畏的心。你們不要以外面的辮頭髮,戴金飾,穿美衣為妝飾,只要以裡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這在神面前是極寶貴的。因為古時仰賴神的聖潔婦人正是以此為妝飾,順服自己的丈夫,就如撒拉聽從亞伯拉罕,稱他為主。你們若行善,不因恐嚇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兒了。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原文是知識)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比你軟弱:原文作是軟弱的器皿),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 3:1-3:7

註釋:

   (三)妻子要順服丈夫,丈夫要體諒妻子的軟弱。 3:1-73:1 前面有一個「同樣的」或「照樣」,和合本沒有翻譯出來。表
           示妻子是要有如基督徒順服掌權者、僕人順服主人一樣的順服丈夫。
         ●「他們雖然不聽道」:原文是「沒有說話」,意思應該不是「丈夫
                               不聽道」而是「並非透過妻子的言語」。
         ●「感化」:「得到」、「贏得」。
         ●「貞潔」的品行:「純淨」、「聖潔的」。
         ●「妝飾」:原文也是「世界」、「宇宙」的意思,不過這裡就是「
                     外表的打扮」之意。
         ●「長久」:「不能朽壞的」、「不能消滅的」。
         ●「安靜」:「安靜的」、「有條理的」。
         ●稱他為「主」: 創 18:12  記載撒拉稱亞伯拉罕為「主」。現代或
                        者彼得寫書信的時代,妻子通常都不會稱呼丈夫為「
                        主人」。
         ●「按情理和妻子同住」:「依照知識與妻子交往」,這句話廣泛的
                                 涵蓋了夫妻之間正確的相處之道。
         ●「軟弱」:應該是指「女性在身體方面比較不強壯」。
         ●「阻礙」;「切斷」。
         ◎「不因恐嚇而害怕」,應該是鼓勵妻子不要因為丈夫的惡言而對丈
           夫僅剩下畏懼。不過當丈夫的也應該避免讓妻子陷入這種困境之中
           ,常常用溫和的語言取代惡言惡語。
         ◎夫妻關係好,可以讓禱告沒有阻礙。許多解經書都在討論禱告為何
           會有阻礙。其實夫妻關係不好,每天煩心兩人的關係,大概要好好
           禱告也很困難,如果兩人關係良好,應該就很容易可以有穩固的靈
           修生活。夫妻關係,真是值得我們花更多的心力來維繫。
經文:

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因為經上說: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因為,主的眼看顧義人;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惟有行惡的人,主向他們變臉。 3:8-3:12

註釋:

   (四)基督徒要彼此體恤,不要以惡報惡,反倒要以祝福報惡,這是蒙召基
         督徒應有的行為。 3:8-12 
         ●「總而言之」:「最後」。
         ●「體恤」:「感同身受」的意思。
         ●「慈憐」謙卑:「有憐憫」、「心腸柔和的」。
         ●「不以惡報惡」:與 羅 12:17 幾乎一樣。
         ● 3:10 引自七十士譯本 詩 34:12-16 。
         ●「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離惡、行善、尋求和睦、
                                             追求之」。
         ●「尋求」、「追趕」:是同義詞,用來強調對「和睦」的追尋。
         ◎這裡的「和睦」,由上下文中可以推論是指與未信者之間的和睦關
           係。彼得要我們付出代價來追尋。
經文:

你們若是熱心行善,有誰害你們呢?你們就是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的威嚇:或譯所怕的),也不要驚慌;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著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神的旨意若是叫你們因行善受苦,總強如因行惡受苦。 3:13-3:17

註釋:

  三、願意為義受苦的生活  3:13-4:6 
    (一)信徒為義受苦,總比因為行惡受苦來得好。信徒應做好準備以面對為
          義受苦的處境。 3:13-17 
          ●「若是熱心行善,有誰害你們呢」:這個問句期待的答案是「沒有
                                            」。照理說不會有人逼迫行善
                                            者。
          ●「回答」各人:「辯護」、「答辯」,常用在法庭的場景中。
          ●「不要怕人的威嚇....驚慌」:引自 賽 8:12 。
          ●「無虧的」:應該是「良善的」、「美好的」。
          ●「誣賴」:「威脅」、「惡待」、「侮辱」、「錯誤地控訴」。
          ◎在彼得心目中「盼望」是基督徒的特徵,所以他認為一定會有人來
            問基督徒心中盼望的緣由。別人可以由我們身上看到「充滿盼望」
            的樣子嗎?
經文:

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有古卷: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按著肉體說,他被治死;按著靈性說,他復活了。他藉這靈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裡的靈聽,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這水所表明的洗禮,現在藉著耶穌基督復活也拯救你們;這洗禮本不在乎除掉肉體的污穢,只求在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耶穌已經進入天堂,在神的右邊;眾天使和有權柄的,並有能力的,都服從了他。 3:18-3:22

註釋:

    (二)基督也曾經經歷過為義受苦的事情,他的受死與復活甚至震驚靈界。
          我們受的洗禮,有如挪亞的洪水,拯救有信心的人。耶穌已經得勝了
          。 3:18-22 
          ●「按著肉體說,他被治死;按著靈性說,他復活了」:意思是「在
            肉身生命領域來說,基督是被處死了。在屬靈生命的領域上,他已
            經活過來了」。
          ●藉「這靈」曾去:原文只是「這」,可能是指「這靈」,也可能是
                            指「這事(耶穌死裡復活的事)」。
          ●「藉」這靈曾去:可能是「藉著」或「在....情況下」、「為....
                            緣故」。此處不一定是「藉著」的意思,也可能
                            是「因耶穌從死裡復活的緣故」或「在耶穌死裡
                            復活的情況下」。
                            這個字後面接間接受格,所以不可能是「在....
                            當中」、「當....時」的意思,也因此不可能是
                            「當耶穌受死復活時」的意思。
          ●「藉這靈曾去」:和合本聖經少翻譯了一個「也」,亦即應該是「
                            藉這靈『也』曾去」,意思是「除了復活外,還
                            去傳道給監獄裡的靈聽」。
          ●「傳道」:「公開宣講」。原文編號是2784與彼得用的「傳福音」
                      2097是不同字,不一定是傳正面的消息,只是「傳消息
                      」,也有可能是「傳噩耗」。
          ●「監獄裡」的靈:可能是「邪靈被拘禁的地方」、「陰間」。如果
                            解釋成「陰間」,還可以解釋成「基督死後到陰
                            間向挪亞時代的死人傳福音」或「基督的靈透過
                            挪亞傳福音給當時代的人聽,那些人不信,所以
                            現在已經被拘禁在陰間了」。
          ●監獄裡的「靈」:這個用詞在新約單獨使用時,通常是指「靈界的
                            靈體」,而非指「人的靈魂」。
          ◎ 3:19-20 主要有三種解釋:「耶穌在道成肉身之前曾經藉挪亞傳
            道給當時的人」、「基督在死亡與復活之間,曾經去傳福音給墮落
            的天使聽」、「耶穌在死亡與復活之間,曾經去傳福音給挪亞時代
            的惡人聽」。
          ◎根據前面的解釋 3:19 應該就不可能是「基督死後到陰間向挪亞時
            代的死人傳福音」(因為那個靈單獨使用時通常不用來指人),也
            不可能是「基督的靈透過挪亞傳福音給當時代的人聽」(因為事件
            是與耶穌復活同時發生的),比較可能是「基督死裡復活宣告他的
            權柄給被監禁的邪靈聽」。而且,就受逼迫的讀者而言,彼得沒事
            講耶穌跟以前時代的惡人靈魂有什麼意義?如果彼得的意思是「死
            去的惡人還可以得救」,那更是讓受逼迫的人失望。只有「耶穌的
            復活,甚至是向邪惡的靈界宣告『基督已經完成了最後的救贖工作
            ,末日即將來臨』」,這樣的信息才真的可以安慰被逼迫之人的心
            。
          ● 3:20 直譯大概是「不信從的,當神忍耐等候時,在挪亞的日子裡
            ....」,「不信從的」不一定是指「人」。有可能是指 創 6:1-4 
            中「神的兒子們」(猶太傳統認為是「墮落的天使」,彼得跟讀者
            可能也熟知這個傳統。這個傳統不一定正確,但很可能是彼得和讀
            者熟悉的),這也被猶太傳統認為是大洪水的起因之一。
          ●「八個人」:「挪亞」、「挪亞的妻子」、「三子」、「三媳」。
          ●水所「表明」:「預表」。
          ●「除掉肉體的污穢」:指舊約潔淨條例中的洗滌儀式之功用。
          ◎基督徒可以忍耐逼迫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督已經得勝了,所以即使
            被逼迫到失去生命,仍然無法剝奪基督徒所要獲得的永生。

經文: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你們存這樣的心,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因為往日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惡慾、醉酒、荒宴、群飲,並可惡拜偶像的事,時候已經夠了。他們在這些事上,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他們必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帳。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要叫他們的肉體按著人受審判,他們的靈性卻靠神活著。 4:1-4:6

註釋:

    (三)要把效法基督受苦的心志當兵器,不隨從外邦人行惡。 4:1-6 
          ●「心志」:「思想」、「知識」、「洞見」。
          ●「作為兵器」:「武裝」、「準備好」。
          ●「因為在肉身受過苦....斷絕了」:原文動詞都是單數,意義應該
                                            是跟 羅 6:7 相近,耶穌的死
                                            已經讓信徒與罪的關係結束了
                                            。
          ●「你們存這樣的心」:原文並沒有這句話。
          ●「光陰」:指「時間」。
          ●「隨從」外邦人的心意:「實行」、「做」的意思。
          ●「邪淫」:「自我放縱」。
          ●「荒宴」:「過度的宴樂」。
          ●「同奔」:「一起跑」。
          ●「放蕩無度」:「放蕩揮霍沒有節制」。
          ●「就以為怪」:「驚訝」、「驚奇」。
          ●「死人」也曾有:應該是指「死去的基督徒」,而非指一般的「死
                            人」。
          ●按著人受「審判」:這個動詞是被動式,可能指「肉身的死亡有如
                              被神審判」,或者指「被人迫害經審判而肉身
                              被處死」。
          ●「靈性」:「靈」,與「肉體」成為對比。
          ◎彼得認為基督徒既然過著與眾不同的聖潔生活,被迫害本是理所當
            然的。但迫害信徒的必需要面對神的審判,被迫害而死的信徒,因
            為有福音的關係,反倒有了永生。
          ◎在彼得的日子中,邪淫、荒宴、群飲等惡行,如果基督徒不同流合
            污,受到的壓力可能還比較小,但是拜偶像的事情如果不隨從去做
            ,恐怕被毀謗的機會就會很大。但是對現代人來說,狀況似乎是相
            反的。對大部分人來說,信仰已經不那麼重要,但是「群體的活動
            」,要拒絕反倒是比較困難的。
經文: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4:7-4:11

註釋:

  四、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要儆醒、相愛、彼此服事。 4:7-11 
      ●「萬物」:「一切事物」。
      ●「結局」:「終點」、「終局」。
      ●「切實」:「熱烈的」、「迫切的」。
      ●「愛能遮掩許多的罪」:與 箴 10:12 「愛能遮掩一切過錯」觀念相通
                              。本句也出現在 雅 5:20 。這裡並非是說「
                              人的善行可以補償罪惡」,而是說「因為透過
                              愛,很多本來會產生的罪行將不會產生」。
      ●「照」所得的恩賜:「依著」、「按照程度」、「按照限量」。
      ●「百般」:「各式各樣的」、「多樣的」。
      ◎ 4:9 說出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我們有時很想接待人,但是接待人其實
        是一件繁瑣的事情,因此又難免發怨言。因此彼得提醒信徒要由心裡認
        真想款待別人(其實各樣服事都一樣,難免有繁瑣的地方),避免因為
        事務繁瑣而發怨言。
      ◎恩賜是要拿來服事人、服事教會的,我們僅僅是恩賜的管家,可以運用
        卻沒有所有權。這點是彼得在此強調的,我們不能拿恩賜來管轄人或為
        恩賜而驕傲。
經文:

親愛的弟兄啊,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偷竊、作惡、好管閒事而受苦。若為作基督徒受苦,卻不要羞恥,倒要因這名歸榮耀給神。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若是義人僅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 4:12-4:19

註釋:

  五、要因為信仰受苦而歡喜,因神會用公義的審判為信徒伸冤。 4:12-4:19 
      ●「有火煉的試驗臨到」:原文的時態是「現在分詞」,表示目前讀者正
                              處於火煉的試驗中。
      ●不要以為「奇怪」:「驚訝」、「驚奇」。「不要以為奇怪」就是「不
                          要感到意外」、「不要感到驚奇」的意思。
      ●他「榮耀顯現」:亦即是指「基督再來」。
      ●「為基督的名受辱罵」:引用 太 5:11-12 節的內容。
      ●「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與七十士譯本的 賽 11:2 有關。
      ◎彼得不要信徒因為「好管閒事」而受苦,說起來我們卻常常因為管閒事
        而受無謂的苦。怎樣適當的分辨正經事與閒事,實在是非常需要智慧的
        。常常「彼此相愛」又成為「窺人隱私」、「多管閒事」的藉口,實在
        是不能不多加小心。
      ●「神的家」:「神的殿」,原指「聖殿」,這裡有引申為「教會」的意
                    思。
      ●「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與 結 9:6-7 有關。
      ● 4:18箴 11:31 的思想。
      ●「靈魂」:原文是「魂」,在此應該是「生命」的意思。
      ●「造化之主」:「創造主」。
      ◎彼得鼓勵信徒為基督徒之名受苦(當然不是要基督徒自找苦吃),甚至
        以為主受苦為樂。因為神會用公義的審判來刑罰加害基督徒的人,基督
        徒可以勇於把自己的生命交給造物者。
經文:

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5:1-5:5

註釋:

  六、長老的職責是要牧養信徒,按著神旨意照顧信徒。信徒也要順服長老。
       5:1-55:1 前面有個「所以」,和合本沒有翻譯出來。表達底下的勸勉是因為
        上一段中「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與 結 9:6-7 有關,其中記載長老要
        先被審判,所以彼得勸告作長老的人。
      ●「長老」:猶太人很早就開始設立長老治理百姓 民 11:16-30 ,基督教
                  會也很自然的繼承了長老治理制度。
      ●「牧養」:「餵養」、「滋養」、「供應草料或食物」。與 約 21:16 中
                  耶穌的託付用字一樣。
      ●「照管」:「監督」、「照顧」。
      ●「轄制」:「統治」、「掌管」、「作主人」。
      ●「牧長」:「牧羊人首領」。
      ●「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運動員參加奧林匹克運動大會所獲得的冠冕是
                                常春藤或花朵做成的,當然會衰殘。長老將得
                                到永不衰殘的冠冕。
      ● 5:5 之前有個「照樣」、「同樣的」,和合本沒有翻譯出來。
      ●「年幼的」:指的應該是教會中「非長老」的其他人,長老通常是年紀
                    大一點的長輩擔任,因此相對於這些領袖,其他人就是「
                    年輕的」、「年幼的」。
      ●「年長的」:原文也是用來指「長老」,在此比較可能是指「長老」而
                    非「年長的」。
      ●謙卑「束腰」:「穿上」、「綁上」。
      ●「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引自七十士譯本 箴 3:34雅 4:6 有同樣的勸勉。
      ◎彼得在本段中對付長老常犯的三項錯誤:怠惰、貪心、弄權。並且鼓勵
        長老們用以身作則的方式來領導。我們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呢?我們能
        活出我們所教導的嗎?
經文:

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裡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願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5:6-5:11

註釋:

  七、最後的勸勉:要謙卑、儆醒,但不要憂慮。上帝將親自成全、堅固信徒。
       5:6-11 
      ●「自卑」:「謙卑」、「降卑」。
      ●「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可能引自七十士譯本 詩 55:22 。
      ●「顧念」:「關心」、「照顧」。
      ◎上帝居然關心照顧信徒,真是令人覺得安慰。
      ●「謹守」:「有節制」。
      ●「儆醒」:「提高警覺」。
      ●「吼叫的獅子」:可能引自 詩 22:13 。
      ●「抵擋」:「抵抗」、「反對」。 雅 4:7 有同樣的命令,但是多了得
                  勝的保證。
      ●「成全」你們:「準備」、「製作」、「裝備」。
      ◎彼得把信徒的生活當成一場與魔鬼的戰爭,信徒雖然暫時受苦,但終究
        要獲得更多力量、穩固與完全。
經文:

我略略地寫了這信,託我所看為忠心的兄弟西拉轉交你們,勸勉你們,又證明這恩是神的真恩。你們務要在這恩上站立得住。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我兒子馬可也問你們安。你們要用愛心彼此親嘴問安。願平安歸與你們凡在基督裡的人! 5:12-5:14

註釋:

  八、結語:送信人、問安。  5:12-14 
      ●「西拉」:西拉是保羅第二次佈道旅行的重要同工。
                  保羅與巴拿巴為馬可分手後,保羅就選擇西拉為同工。
                  西拉是耶路撒冷會議後被選為與保羅、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報
                  告的人之一。他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也是先知
                   徒 15:27,32  ,後來也受彼得器重 彼前 5:12 。西拉也擁
                  有羅馬公民身份 徒 16:37-38 。
      ●「巴比倫」:應該是指「羅馬城」。
      ●「同蒙揀選的教會」:原文無「教會」,且「同蒙揀選的」為陰性名詞,
                            所以有人以為這是指彼得的妻子。不過參看上下文
                            ,還是以「教會」比較可能。
      ●「馬可」: 西 4:10  徒 12:25  13:5,13 是巴拿巴的表弟,早年參與宣教
                  隊伍曾有脫隊的的失敗,甚至造成保羅與巴拿巴分裂
                   徒 15:36-41 ,此時保羅對他的看法已經改觀。依照教會傳統,
                  馬可後來跟隨彼得,寫了馬可福音。
      ●「要用愛心彼此親嘴」:直譯是「彼此以愛心的親嘴」。保羅總是稱呼
                              這種親嘴為「聖潔的親嘴」 羅 16:16 
                               林前 16:20
重新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