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詢  A+放大  A-縮小
經文:

提摩太後書 2:1-2:13

註釋:

2.第二章:
這章可分成兩個段落來看,一是第1至13節,這是他對提摩太的勉勵。二是第14至26節,他提醒提摩太教導以弗所教會信徒該注意的事。

3.第二章1至13節:
這段經文使徒保羅勉勵提摩太,要像個「忠勇戰士」,也像一個「賽跑的人」。這兩項都是傳福音的人必有的認識,只能勇往直前,不能有後退的想法或念頭。這就像在第四章2節所提到的,不論時機是否理想,都要傳福音之意。

第1至2節,這裡一開始,使徒保羅就要提摩太藉著「耶穌基督所賜的恩典剛強起來」,這是因為使徒保羅此刻是被關在監獄裡,他希望提摩太不會因此受到影響。並且要他學習領受自使徒保羅的樣式,也會栽培出能信任「交付」福音使命的人,繼續承接傳福音的工作。

第3至4節,使徒保羅最喜歡使用的材料之一,就是將羅馬軍隊那種雄壯威武的樣式帶入信仰上來看。在他的觀念中,一個人若是信耶穌基督,就要跟隨耶穌基督的腳步,這樣的人一定要像一個「忠勇戰士」。因為這是一場屬靈的戰爭,不是一般的戰爭,若稍有疏忽,信仰的基礎很快就會瓦解。

第5節,這節可看到使徒保羅常提到競技場上的賽跑者,在這裡尤其強調守規矩,這是競技場上最重要認知,只有遵守競賽規定而得勝的人,才有真正的榮譽可言。若是有人作假,就會使這樣的競賽失去公平的基礎,這樣,即使是獲得勝利,也不能得獎賞。

第6節,這節用農夫耕種作比喻,說農夫最先享受自己辛苦撒種、耕種所得到的果實。使徒保羅是說「辛勤耕作」這句話,已經說出一個最基本的認識: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用在農事上更清楚,因為想要有好的收成,就必須有辛勞的耕種。

第7節,使徒保羅提醒提摩太,要好好「思想」他之前所說的話,便可以領悟出一個基本的認識:傳福音,不可懶惰、懦弱,只能拼命,全力以赴。

第8節,這節可說是使徒保羅傳福音的中心: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其實,他從一個道地的法利賽人,變成一個福音工作者,就是和遇見復活的耶穌基督有不可分開的關係。

第9至10節,使徒保羅說明為了傳福音,他受苦難是值得的。因為這苦難,是為了使所有得到福音信息的人,可以藉著信耶穌基督和上帝重建合宜的關係,好使所有信徒因此而獲得「拯救和永恆的榮耀」。

第11至13節,這是一首簡短的詩歌,卻是使徒保羅寫給提摩太書信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文,因為這首詩歌可說就是使徒保羅的信仰告白一樣。使徒保羅在這裡提到幾個重要的信仰內涵:
一是:耶穌基督復活,這就是福音。信這福音的人,就是和耶穌基督連結在一起,跟他一起「同死」,也會跟他「同活」(參考羅馬書六:8)。

二是:為福音要忍受所有的苦難到最後,這才是真正認識耶穌基督的人(參考馬太福音十:32—33)。

三是:上帝乃是個信實可靠的神,這點也是整本聖經的中心信息之一。(參考申命記七:9,以賽亞書四十九:7,馬太福音廿三:23,哥林多前書一:9、哥林多後書一:18,帖撒羅尼迦前書五:24、3)。

當聖經說上帝是「信實」的上帝時,這句話有三種意義:
第一是指上帝永遠遵守祂與人所訂立的約。不論人是否繼續遵守這約,上帝永不改變這約(參考哥林多前書十:13,帖撒羅尼迦後書三:3,希伯來書十:2)。

第二是指上帝的愛永不改變。這種觀念在詩篇中一再出現(參考詩篇三十六:5、八十九:1、2、5、24、九十二:15、九十八:3、一○○:5)。

第三是指上帝的審判是公義的,而這公義含有憐憫的意義在裡面(參考詩篇九十六:16、一四三:11,以賽亞書十一:5,約翰一書一:9)。
經文:

提摩太後書 2:14-2:26

註釋:

4.第二章14至26節:
從第14節開始,使徒保羅又開始告訴提摩太怎樣教導信徒,特別提醒他注意在教會中有些人傳達錯誤的信仰觀念,應該要禁止這種錯誤的信仰認知在教會內散佈出來,這是他寫信給提摩太時,開始就說明了寫此書信及他要求提摩太繼續留在以弗所教會的主要原因(參考提摩太前書一:3—4)。在這段經文當中,使徒保羅特別提起兩個在以弗所教會內傳播錯誤信仰認知的人,他們的名字就是舒米乃和腓理徒。

第14節,使徒保羅告訴提摩太,不要想在信仰上用辯論取勝,因為想要用辯論使人來信耶穌基督,那是很荒謬的想法。真正可以使人相信耶穌基督的,是用真實行動付出的愛,才會感動人的心(參考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第15節,使徒保羅特別勸勉提摩太三件事:
一是:要經得起考驗。意思是指不要受到誘惑,不僅要很清楚福音信息,也要注意不受到怪誕的現象給迷惑,導致離開了聖經的教導。

二是:要當個無愧的福音工人。這「無愧」意思是沒有將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件羞恥的事。

三是:要正確地講解真理的信息。注意這裡「正確地講解」之詞,是由「直的」(horthos)和「切割」(temno)這兩個希臘字合併起來的。意思是開拓一條道路,要將阻礙的地方給予切開,例如穿越山嶺、山洞等,使之成為一條直的道路。另一方面,古時候的石匠,為了要取石材作桌面,就必須正確地切開石頭的面,使之有筆直且平滑的切割面。使徒保羅告訴提摩太在解釋聖經上也要如此恰到好處,主要目的就是讓信徒能明白聖經的教訓,並進而喜歡閱讀聖經。

第16至18節,從這三節經文可以看到以弗所教會內部的問題所在,就是那些專門在傳講錯誤信息的人,對當時以弗所教會所造成很大的影響。使徒保羅不僅說出舒米乃和腓理徒是在當時的信徒中傳播錯誤信息的人,且說出他們所傳講的,就是當時影響早期教會長達三個世紀之久的「重智派」觀念:耶穌基督沒有死,也沒有復活。此教派主張肉體是不好的,因此,耶穌的復活只有靈魂,不是肉體的復活。這也就是「使徒信經」這份影響後來基督教會發展甚大的信仰告白會出現的主要原因。

第19節,使徒保羅在這裡強調真正屬於基督的教會,其根基是來自上帝建造的,是不可能會動搖的。使徒保羅曾說耶穌基督就是教會「惟一的根基」,所有的基督徒就像是在這根基上建造房子一樣(參考哥林多前書三:9b—15)。他也說耶穌基督就是信仰大家庭的「基石」,所有的信徒就是連結在這個大「基石」之上(參考以弗所書二:20—22),有這樣穩固的「基石」,就不會動搖。

第20節,再次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言論的特色,就是將教會形容成為一間房子、大家庭、身體等,然後他說明房子的基礎,就是耶穌基督,信徒就是將房子建造在耶穌基督的基礎上(參考以弗所書二:20)。使徒保羅努力要提供一個信仰概念:在耶穌基督裡,不再分彼此,所有的信徒都是為了耶穌基督而來到教會之中。

第21節,說到在教會服事的工作中,不是在分「特別」或「普通」,而是在於有潔淨的心可以為主所用。使徒保羅這種觀念取自以色列人傳承下來的一個重要觀念:上帝是聖潔的,所以上帝的子民也必須是聖潔的(參考利未記十九:1—2)。

第22節,這裡使徒保羅再次提到提摩太是個「少年人」,在前書第四章12節,使徒保羅就曾提醒提摩太別讓人小看他「年輕」。現在則是要他不要「意氣用事」,這是指那些年輕人所比較容易呈現出來的「輕浮、虛榮、易怒、好辯論」等毛病,都必須盡可能避免。而相對於這些輕浮等事,則是要追求正義、信心、愛心、和平。這裡使徒保羅用的「追求」這個詞很特別,這原本是指如同一個人出去狩獵,看準了獵物,就盡所有力量一定要將獵物追到,唯恐稍微有疏忽而失去了獵物一樣。

第23至24節,可以參考第14節,也是在強化第22節所提起的「少年人意氣用事」。這裡提到「不可爭吵」,並不表示為了息事寧人而妥協,而是有所堅持,不輕易退讓。

第25至26節,這裡說對信徒要用「溫柔規勸敵對的人」,是指像「母親乳養兒女一般」(參考帖撒羅尼迦前書二:7),是用愛給予開導,希望對方明白真正的要理是甚麼。就像在第26節所說的,期盼有這麼一天,即使這些離開了教會的信徒因為走錯了路,也會「醒悟」而迴轉過來,這樣,就不會因覺得羞愧不敢回頭。使徒保羅並不希望有人因為誤入「歧途」,導致大家如同仇敵一般,他總是留給對方有個回頭的空間。
經文:

提摩太後書 3:1-3:17

註釋:

5.第三章:
在這章經文中,使徒保羅提醒提摩太注意,在世界末日來臨之前的社會景象,這裡提到的,都是聖經中提起過的,就是人犯罪行為的證據。另外,他也提醒提摩太,一定要教導信徒認真學習聖經的真理,這是最好也是最強而有力抵擋邪惡的人欺騙之方。

第1節,使徒保羅說「世界的末期會有種種苦難」,這裡所提到的「苦難」,是指被魔鬼附身所帶來的折磨慘狀。再者,「苦難」的另一個意義,就是無法控制自己,就像無法「自我節制」一樣。還有,苦難也是指來自外在的攻擊、威脅,這也是初代教會一再有的經歷。

第2至5節,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一連串提到在世界末期的日子中,所出現各種令人難過的現象,在這裡他總共列舉了十九項不好的行為,但可以將之歸類幾點:
一是自私,只顧自己。這是基督教信仰上最不能容許的一件事。

二是自誇、狂傲,這兩個詞句經常是連結在一起使用的。所謂「自誇」,原來的意思是指沒有真才實力,卻誇口自己很有能力。「狂傲」,這是比「自誇」還要嚴重的毛病。這個詞的原意是指一個人站在很高的地方,誇口自己的才能。而更嚴重的是,這種人往往會把自己當作是上帝一樣,以自己為中心。

三是「忤逆父母,忘恩負義」、「沒有親情」,這三個詞句都有共通的意思。父母可說是子女最大的恩人,而會忤逆父母的人,基本上就是忘恩負義的人。

四是「不聖潔」、「恨惡良善」,這是指有壞的念頭,對人存心不良,這樣的人很容易用不好的計謀陷害別人。

五是「殘忍」、「凶暴」,這是對苦難的生命沒有憐憫之心的意思。特別是在那迫害的時代,對那些被抓去關在監獄中的人,還存著幸災樂禍的態度,這種人就是殘忍、凶暴。

六是「散播謠言」、「蠻橫」,這是指一個人亂說話,故意編造虛假的故事,為的是要羞辱別人,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引起爭端。

七是「出賣師友」,這是指昧著良心說不誠實的話,或是做傷害朋友、師長的事。這已經是沒有道義可言,就像猶大出賣耶穌基督一樣。

八是「愛享樂過於愛上帝」,這就像路加福音第十六章十九至三十一節耶穌基督比喻中的那位財主一樣,他可以天天奢華宴樂,卻沒有時間敬拜上帝。其實,這樣的人在心中根本就是藐視上帝的神聖和偉大。

九是假冒有信仰的人,但並不是真的如此,這種人也是使徒保羅經常指出的「假使徒」,不僅發生在哥林多教會(參考哥林多後書十一:5),也發生在加拉太教會中(參考加拉太書一:7),在以弗所教會中也出現這樣的人(參考提摩太前書一:3—7、四:1—5)。

上述這十九種現象都是在一個動亂不安的世代中,經常會出現的現象。

第6至7節,使徒保羅特別提到這些假教師最喜歡使用的伎倆,就是到處串門子,然後誘惑婦女離棄真道。他認為有些婦女比較容易受到那些能言善道的假教師誘惑,因此,要提摩太特別注意婦女的行動。

第8至9節,這裡使徒保羅特別提起兩個專門在欺騙女信徒的名字,就是雅尼和洋布雷。這兩人到底是誰?除了這裡出現之外,聖經中都沒有他們兩人的資料。但在猶太人的傳說中,說這兩人就是埃及法老王身邊的「術士」,曾被指派去抵擋摩西(參考出埃及記七:11—13、九:11)。因此,使徒保羅將雅尼和洋布雷的行為,比喻在法老王身邊用來抵擋摩西的術士,為的是讓當時的信徒知道,反對聖經的教訓,就等於那些術士一樣,到最後受到傷害的,就是他們自己而已。

第10節,使徒保羅特別指出他教導提摩太的是,有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很好的生活態度,不但有好的行為,也有信心、寬容、愛心、忍耐。這五項其實都可以在使徒保羅傳福音的過程中看的出來。這裡所提到的「跟隨」這個詞,是表示「很詳細」的意思。這是指提摩太跟隨使徒保羅四處去傳福音,對使徒保羅的所行所為都很清楚。

第11節,這裡提起在安提阿,這是指彼西底的安提阿(參考使徒行傳十三:50)、以哥念(參考使徒行傳十四:5)、路司得(參考使徒行傳十四:19)等地遇到迫害的經驗,使徒保羅都用極大的容忍之心來承受。這些受到迫害的經歷,提摩太都相當清楚。他提醒提摩太,經歷這些迫害的苦難,若沒有救主的拯救,就無法脫離。

第12節,這是一節很有意思的經文,可參考約翰福音第十六章33節。從這節可看到使徒保羅要求信仰必須和生活相連結在一起,但對一個淫亂成性在都會生活的人來說,過敬虔生活的人反而會被人認為是「異端」、「有問題」,可能因此就遭遇到親朋好友孤立,甚至拒絕來往,嚴重的還會被排斥、受到壓迫。

第13節,「他們欺騙別人,自己也被欺騙」這句話,可說是針對那些假使徒說的,也就是那些將福音當作商品用來欺騙別人的人,到最後他們欺騙的伎倆一定會被看穿而遭到眾人的唾棄。

第14節,「持守」和「確信」,都是和學習到的真理有關。而這真理就是耶穌基督的復活。使徒保羅要提摩太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不可妥協。


第15至16節,這兩節經文可參考詩篇第十九篇7至10節、第一一九篇105節。這裡再次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對聖經的重視。在第二章15節使徒保羅曾勸提摩太要「正確地講解真理的信息」,現在則是再次提起聖經的重要性。

第一世紀的聖經,就是舊約聖經。使徒保羅在這裡提醒提摩太,一定要重視聖經。因為提摩太的母親是猶太人,對提摩太來說,他就是在母親教導之下,從小就開始學習認識聖經。

所謂「智慧」,是指認識上帝(參考箴言九:10)。而整本聖經就是述說上帝怎樣藉著各種方式來拯救人類。

再者,使徒保羅在這裡說全部聖經都是「受上帝靈感而寫的」,這句話是指聖經的作者是將聖靈感動他們的話寫出來,將他們所知道的事告訴當時的信徒。可以這樣了解:全部新舊約聖經的作者,都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要讓讀者知道上帝的愛和拯救。他們將自己的信仰告白和對上帝的認識寫出來,當作教導或是反省的教材之用。因為是有上帝聖靈引領作者撰寫他們在信仰上的心路歷程,才會感動人的心,因此,這本聖經就成為基督教會共同的準則。若是沒有聖經,教會就會很容易陷入人為標準的危險。

第17節,這裡使徒保羅說明白聖經的人,就會成為上帝所喜悅的僕人,而有能力去作「各種善事」,意思是指可以見證上帝的愛的事。
經文:

提摩太後書 4:1-4:22

註釋:

6.第四章:
這章好像看到使徒保羅在寫告別書一樣,根據教會的傳統說法,認為使徒保羅寫完提摩太後書之後不久,就被處以死刑。由於這是使徒保羅最後所說的話,因此也可以從這裡看出使徒保羅對提摩太的愛和鼓勵,就真的如同他在前書與後書的第一章開場白所說的,將提摩太看成是自己信仰上的「真兒子」。可能因為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因此,他希望提摩太趕快去他那邊。他也在這裡將一些加害於他、離棄他的人都名列出來,只有非常親密的人才會知道這些事。可看出使徒保羅所以會將這些成為信仰絆腳石的人寫出來,實在是讓他看不下去了,若不將這些人的名字寫出來,可能會讓更多信徒離開了真確的信仰,因為在整個亞細亞省離棄信仰的人必定不少,才逼得使徒保羅必須採取這樣強烈的手段來防範(參考提摩太後書一:15)。

第1節,使徒保羅談到對人的生命有審判主權的,就是上帝和耶穌基督,這句話也是在否定羅馬政府對人生命的主宰權。使徒保羅當時是被關在監獄中,當他這樣寫的時候,等於在告訴羅馬政府,他不承認羅馬政府對他有生命的判決權,這種權柄只有創造生命的上帝。

再者,這句「審判所有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可說是早期教會最重要的信仰告白內容。這句話也就是在回應當時羅馬政府對基督徒的迫害,基督徒要表明並不害怕這樣的迫害,因為真正的審判者就是復活的耶穌基督,他審判的對象包含活人與死人。

第2節,使徒保羅告訴提摩太不論在甚麼情況下,都要傳福音,因為福音是和生命的得救與否有密切關係。不是喜歡的時候才要傳福音,也不是遇到挫折或是困境時,就對福音事工採取懈怠或是放棄的態度。

使徒保羅在這裡提到幾個牧養工作的重點:
一是要「耐心勸勉」。這讓所謂的「耐心」,是指不妥協,但原則很清楚之意。並不是為了討好信徒,怕信徒離棄信仰就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不是這樣。

二是「督責」,意思是指知道錯誤時,不是假裝沒有發生,而是清楚地讓信徒知道,錯誤在甚麼地方。

三是「鼓勵,教導」。使徒保羅所使用的詞是積極式的,意思就是不放棄任何可以掌握的機會,要在信仰的事上用心,讓信徒明白甚麼才是正確的信仰。

第3至4節,從這兩節看到人性在信仰上的共同點,就是指想要滿足慾望的需要,並不是真在追求真理。這裡也同時指出真假使徒的差異,就像舊約先知耶利米時代的假先知一樣,說的經常是當時的人喜歡聽的話,而不是上帝要他們說的,假先知常假冒上帝的名說虛假的信息(參考耶利米書十四:14—15)。真正的先知就像先知米該雅所定義的:「我指著永生的上主發誓,上主對我說甚麼,我就說甚麼。」(參考列王紀上廿二:14)同樣的,身為一個福音的傳播者,他主要的使命就是見證上帝在耶穌基督身上的救恩,不是要彰顯自己的能力;他的主要責任就是在為福音作見證,而不是為了要討好信徒而講好聽的話。

第5節,這裡使徒保羅提到身為傳道者應該有的三點基本態度:
一是要「謹慎」,意指要保持頭腦清醒。

二是「忍受苦難」。傳福音的工作一定不輕鬆,特別是在一個充滿迫害的時代,傳福音甚至是會有生命的危險。因此,使徒保羅要提摩太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三是「忠心履行你事奉的職務」。這並不是說非要在哪一間教會牧會多久才是在履行事奉的職務,而是要盡責任在傳福音的事工,不論所遇到的境況是甚麼,都不要放棄傳福音的使命和責任。

第6至8節,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提到幾點很值得注意的事:
一是他說「離開人世的時刻」到了。在這裡他說「犧牲」是把自己的受難看成像是獻給上帝一樣。

二是他做了自我評估,看到自己確實跑完「那值得競爭的賽跑」。使徒保羅將傳福音當作是在羅馬競技場上競爭一樣,是在賽跑,看誰能得到最後的勝利而獲得那榮耀的冠冕。他說自己是跑盡全程,確實是一點也不為過。

三是他深信自己可以得到來自天上所賞賜的冠冕。他說這項獎賞已經在等著他去領取,因為他確實跑盡了全程,且沒有改變信仰,因為他守住了該守的信仰。

第9至15節,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
一是醫生路加是使徒保羅最好的搭檔,當許多其他同工因為各種原因必須離開使徒保羅時,路加一直在使徒保羅身邊協助他、照顧他。

二是約翰‧馬可再次回到使徒保羅身邊,是一位好的同工。原本約翰‧馬可在使徒保羅第一次和巴拿巴去傳福音時,是同一個團隊(參考使徒行傳十三:5),但不知道為甚麼約翰‧馬可突然臨時脫隊,逕自回到耶路撒冷去(參考使徒行傳十三:13),這件事曾引起使徒保羅相當不快(參考使徒行傳十五:37—40)。現在這裡使徒保羅說約翰‧馬可對他在福音事工上的幫助非常大。

三是底馬貪愛現世。依照歌羅西書第四章14節的記載,底馬曾和路加第一次陪同使徒保羅在羅馬監獄中。除了路加以外,也曾和約翰‧馬可、亞里達古等人與使徒保羅同為一個團隊在服事福音事工(參考腓利門書24節)。使徒保羅不會隨便批評這些曾與他同工過的人,但現在卻將底馬寫成「貪愛現世」,可見底馬在信仰上確實有很嚴重的問題,使徒保羅才會這樣批評他。

四是使徒保羅對提摩太有很深的感情,在他即將去世之前,希望能見到提摩太一面。但同時,使徒保羅並沒有要放棄以弗所教會的福音事工,因為以弗所是當時亞細亞省的省會,在福音事工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此,使徒保羅特地差派推基古去接替提摩太。這封書信很可能就是由推基古帶去給提摩太的。

五是銅匠亞歷山大對使徒保羅的傷害很大。這一位亞歷山大到底是誰?並不清楚,很可能就是和提摩太前書第一章20節所提起的那位「亞歷山大」同一個人。到底是怎麼傷害使徒保羅的?也沒有明確資料可循,但使徒保羅在這裡所用的「害」這個字,在希臘文是用「endeiknumi」,這個字是「顯露」、「陳列」的意思,也含有「舉證」的意義。換句話說,很可能亞歷山大就是一個告密者,向羅馬政府告密有關基督徒聚會的事,這對早期教會來說,是很嚴重的一件傷害事件。因此,使徒保羅不僅在這裡提起,還特別要提摩太提防這個人。

第16節,一直被聖經學界討論甚多,到底這裡所提起的「第一次為自己辯護」,這是指甚麼時候的第一次?有不少學者認為應該是在第二次他被關在監獄之時,那時因為看來情況並不樂觀,且迫害的情形越來越嚴重,頗有風聲鶴唳的氣氛,因而敢公開去探監的人沒有了,大家都有已經自身難保的危機意識。

第17節,使徒保羅說上帝給他力量,使他能夠將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傳出來。其實,使徒保羅最希望做的一件事,就是將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傳揚出去,特別是希望能將復活的信息傳給羅馬統治階層的人。為此,就算會被關、被殺也不怕,對他來說,一切都是為了傳揚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的緣故。

第18節,在這裡使徒保羅並不是認為自己會從監獄中獲得釋放,因為他已經知道獲救的希望渺茫,才會要提摩太替他拿需要的衣服和書籍,並且要提摩太趕緊到羅馬去跟他相會,因此,這裡他說「主一定會救我脫離一切邪惡」,指的乃是讓他有堅定的信心,不受到任何外力的誘惑,甚至為了保存生命的安全而妥協,或是對自己過去所傳揚的信息做任何傷害真理的承諾。他深信因為傳福音的緣故而受到迫害或喪失生命的,終必獲得上帝的賞賜,這就是在上帝國裡面得到永恆的生命。

第19至21節,在這裡提到一份很齊全的名單,這也是後書與前書之間最大的差異。

「亞居拉和百基拉」,這一對夫妻原本就是織帳棚的人,在哥林多城使徒保羅相遇,因為是同業(參考使徒行傳十八:1—3),且又有共同的信仰,因此,一直是使徒保羅在福音事工上最好的伙伴。他們也為了福音的緣故,特地將自己的家開放成為聚會的地方(參考哥林多前書十六:19)。

「阿尼色弗」,是一位很疼惜使徒保羅的同工,為了尋找使徒保羅,他找遍了羅馬城,才知道使徒保羅被囚禁的地方(參考提摩太後書一:16—17)。

「以拉都」和提摩太兩人都是使徒保羅很深愛的門徒或是同工,曾被使徒保羅差派去馬其頓(參考使徒行傳十九:22)。這裡則說以拉都留在哥林多,在該城的教會見證福音的信息。後來可能就是一直居住在羅馬城,協助該城教會的事工(參考羅馬書十六:22)。

「特羅非摩」,他是使徒保羅的同工,卻也因為他的緣故,被猶太人逮到機會,認為使徒保羅就是故意帶領非猶太人的特羅非摩進入聖殿,這種行為是藐視上帝聖殿的神聖,因此將使徒保羅逮捕送官去審判(參考使徒行傳廿一:28—29)。

第21節這裡說要提摩太趕在冬天之前到羅馬來,主要原因就是冬天船會停止航行,若是再延誤一些時日可能提摩太就無法前來,但他真希望看到提摩太最後一面。

「友布羅、布田、利努、喀勞底雅」這四位是誰?目前找不到更多的資料。不過這也是使徒保羅寫書信的一個特色,就是會在寫信時將和他同工且在身邊的人,一併附上請安的口信。

第22節,這裡很特別,前一句是用來對提摩太說的,因此,所用的是單數代名詞「你」,而下半句則是用複數代名詞的「你們」,指的就是對眾人所祝福的話,這裡的眾人很可能就是以弗所教會的兄弟姊妹們。
重新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