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詢  A+放大  A-縮小
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 1:1-1:10

註釋: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一至五章
1.第一章:
就像使徒保羅寫給其他教會的書信一樣,開始就是請安,再來就是先稱讚受信的教會或是對象,接著就會提到他寫此信的原因。

第1節,使徒保羅說這封書信是他和「西拉和提摩太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西拉,是使徒保羅第二次傳福音時的同工(參考使徒行傳十五:40)。他是耶路撒冷教會所派出的兩位代表之一,另一位是巴撒巴的猶大(參考使徒行傳十五:22),他們兩人在教會備受尊敬,甚至在安提阿教會被稱為是上帝的先知(參考使徒行傳十五:32)。

另一位是提摩太,他也是使徒保羅第二次出去傳福音時,在路司得遇到的一位難得的好青年。在路司得和以哥念的信徒們都很稱讚提摩太(參考使徒行傳十六:1—2)。

這節使徒保羅還提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信仰認知,那就是帖撒羅尼迦教會是「屬於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這句話很清楚說明一間真正的教會,並不是屬於某個人的教會,也不是某個人擁有的私人財產,真正的基督教會,乃是屬於上帝和耶穌基督的。

第2至3節,使徒保羅一開始就提到要為帖撒羅尼迦教會的緣故感謝上帝。原因他提到三點:一是他們把信仰實踐出來,這裡的「信」是指對上帝絕對忠實。二是以愛心辛勞工作,使徒保羅在這裡所用的「愛心」,在希臘文是用「Agape」這個字。三是堅守主耶穌基督的盼望,這裡的「盼望」,是指對復活的盼望。從這點也看到帖撒羅尼迦這本書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就是談到未來復活的信息。這可看出帖撒羅尼迦教會在使徒保羅眼中,是一間有達到「信、望、愛」這三項標準的教會。

第4至7節,使徒保羅稱呼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弟兄姊妹們」,他在給該教會這前後兩本書信中,也不過是短短的八章,但「弟兄姊妹們」卻用了共計21次,前書用了14次,後書用了7次。使徒保羅用這個詞句的意思,原本是指「被一般人看為愚笨、沒有能力、地位卑賤」的,但卻都是被上帝揀選的子民(參考哥林多前書一:26—27)。使徒保羅在這裡則是用「弟兄姊妹們」這個詞,強調大家都是上帝所鍾愛的對象,是上帝特別「揀選」出來的百姓。再者,使徒保羅也強調他傳講福音信息除了用言語,也「倚靠聖靈的大能」,這是指感動人心的力量。因為福音的信息若沒有聖靈的感動,就算人用盡了所有美麗的詞藻,也是枉然。

從第6節就會發現帖撒羅尼迦教會也受到迫害。受到迫害可說是早期教會共同的經歷,當時羅馬帝國的政府已經開始對基督徒有防備之心,且開始對基督徒施壓力。使徒保羅稱讚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很有見證,即使在這樣的迫害之下,他們學習使徒保羅的模樣,也學習耶穌基督在十字架的受難,寧願接受迫害,也不改變對上帝的忠實,並且還用喜樂的心接受,這一點可真不是簡單的事。這也是為甚麼使徒保羅會說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是馬其頓和亞該亞教會的模範。

第8至10節,這段話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來說,確實是很大的鼓勵。使徒保羅說帖撒羅尼迦教會美好的見證已經傳開來,且是越傳越遠。使徒保羅提到在外地教會傳述有關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有美好見證的事,包括了三點:其一是他們接受福音的熱情;二是他們在信仰上有美好的見證;三是他們用信心在盼望耶穌基督的再臨。而值得注意的是有關第10節的「盼望耶穌從天上降臨」,使徒保羅在這本書信中提起很多次,有第二章19節;第三章13節;第四章16節;第五章2節。也可以這樣說,帖撒羅尼迦前書的主要內容也是在談論有關耶穌再臨的主題。

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 1:1-1:18

註釋:

提摩太後書第一至四章:
1.第一章:
使徒保羅寫給提摩太的書信,可以確定的是他人當時是羅馬帝國的囚犯,在訴訟期間,他利用空檔時間寫了第一封書信給提摩太,交代他留在以弗所教會協助牧養事工。後來,他又繼續寫這另一封書信給提摩太,而這封書信也是最後的一封書信,有點像是遺書一樣。使徒保羅寫這書信主要是因為教會內出現不正確的信仰認知,他必須出面澄清,不要讓信仰誤謬繼續惡化而危及整個教會,因此,他特別提醒提摩太,對以弗所教會的信徒所犯之錯誤信仰認知,一定要嚴厲指責。而且對於教會內部有人用羞辱的話譏諷他,說他是政府的囚犯等事,則要提摩太不必覺得羞恥,因為他是為了傳福音的緣故才受難。使徒保羅期勉提摩太,為了福音一定要堅守那「健全的信息」,絕不能妥協。

第1節,使徒保羅寫信都會先自我介紹,這也是新約聖經時代的羅馬人寫信之格式,除了發信人的自我介紹,也有受信人的名字,以及開場白的問安語句等。使徒保羅在信一開始隨即提到自己就是「奉上帝的旨意」作耶穌基督的「使徒」,這在他其它的書信中一再出現。

這句「奉上帝的旨意」,意思已經包含了自己被囚禁在監獄的苦難在內。不是事事順利才是「奉上帝的旨意」,而是當一個人遇到困境或是陷入苦難時,也有上帝的旨意在裡面。

「藉著耶穌基督所應許的新生命」,這句話在表明:當一般人看死刑犯是一種羞辱時,使徒保羅卻說在耶穌基督的福音中,生命是嶄新的,不是沉淪的(參考哥林多後書五:17)。原因是耶穌基督已經復活,帶給信的人是復活的生命,是永恆的生命。

第2節,在前書他說提摩太是「信仰上的真兒子」,在後書這裡是用「親愛的」。雖然用詞上有差異,其實都在表明使徒保羅對提摩太很信任,也有很大的期待,他將提摩太當作親生的兒子一樣。

第3至5節,這段經文可說是使徒保羅對提摩太的鼓勵,包括有:
一是他日夜不停為提摩太祈禱。

二是想起提摩太與他分別時流出真誠的淚很感動。在提摩太前書第一章3節,使徒保羅與提摩太分開而流淚,是因為他要去馬其頓,所以吩咐提摩太繼續留在以弗所教會負責牧養的工作。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後來使徒保羅再次被關進羅馬監獄時,提摩太有去看他,這時候的分離使他們有如父子分開一般的難過。

三是傳承自上一代的美好信仰內涵。這裡使徒保羅讓我們看到一份珍貴的資料,就是提摩太的外祖母羅綺、母親友妮基,母女兩人在信仰上都有很美好的見證,而提摩太也傳承了這份美好的信仰品德。

第6至7節,這裡使徒保羅再次重述一次在前書第四章14節已經提過的,在他為提摩太按手,差派他為同工時,提摩太已經擁有聖靈的恩賜。這種恩賜有下列幾點:
一是有火熱的心。火熱的心用在傳福音的事工上時,就是隨時隨地都在為傳福音著想,不會被環境的困難所挫敗,也不會氣餒。

二是不膽怯。這句話對早期教會的信徒來說,是一門很大的考驗,因為要面對羅馬政府逮捕的危險,也要面對自己猶太同胞的威脅。不膽怯,是因為聖靈就是上帝的力量。

三是充滿力量。這是指生命充滿聖靈力量的人,必定會勇敢見證福音,讓人感受到他的生命充滿活力,不但可以忍受困難,也可以承擔苦難,且不會與惡勢力妥協。

四是充滿愛心。這應該是身為一個傳道者應該有的基本要件。沒有足夠的愛心,在傳福音的事工上必定會抱怨連連。

五是充滿自制。使徒保羅曾說一個在信仰上成熟的信徒,會結出美好的信仰果實,其中有一項果實就是節制(參考加拉太書五:23)。也就是知道滿足,也知道怎樣過嚴謹的生活。

第8至9節,使徒保羅告訴提摩太,不要因為傳福音遇到迫害或苦難,就覺得羞恥,以為上帝沒有祝福和帶領,而是要將因為福音受到的苦難,當作是在分擔耶穌基督的苦難一樣。也從這節看到此時他已經被關入監獄中,一定受到攻擊說那是一間羞恥的事,但他要提摩太有「為福音分擔苦難」的看法。他說上帝呼召一個人,並不是因為他很優秀,這點對提摩太來說有特別的意義,因為他當時在以哥念、路司得兩地是人人稱讚的對象。也許他會認為自己就是有這樣的條件,才會被上帝透過使徒保羅所揀選。但使徒保羅提醒他要注意:上帝呼召一個人來成為祂的同工,是因為祂的計畫與恩典,並不是根據人的條件,這一點認識是非常重要的。

第10至12節,這節就是在解釋第九節,上帝揀選人來成為福音的同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藉著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彰顯上帝拯救的大愛。因為耶穌基督就是福音的本身(參考馬可福音一:1)。基督教福音的中心,就是在見證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但傳這種耶穌基督復活的福音會遇到苦難,並不因此而有任何失志、氣餒,因為知道「主再來的日子」,就可以坦然無懼交付上帝「付託」他的使命。

使徒保羅在這裡用「付託」這詞,意思是指將最貴重的東西交給一個可以信任的對象代為管理。因此,可以這樣瞭解:福音並不是某個人所擁有的專利品,是主人的。主人將福音「付託」給信任的僕人代管。「付託」的另一面,就是要忠實、不欺騙,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第14至15節,提摩太是使徒保羅最得意的門生,因此,他對提摩太的期待也非常高,他要求提摩太忠實地「堅守」他從使徒保羅領受「那健全的信息」,並且是用「愛心」和「信心」持守著。使徒保羅在這裡特別強調,不是人有力量做福音的事工,是聖靈在人的內心中,這樣才能「持守」住上帝所「付託」的使命。

第15至18節,使徒保羅在這段經文中,提到「腓吉路和黑摩其尼」,這兩個人是誰?甚麼背景?只有名字在這裡出現,其它資料都沒有。真可惜,無法知道。而「阿尼色弗」,很可能是使徒保羅在以弗所傳福音時,得到的果實,他的全家都皈依耶穌基督的名,並且還積極地參與使徒保羅傳福音的事工。當使徒保羅被逮捕時,一定有很多人怕受到連累開始躲藏起來,也有不少人開始藉此攻擊使徒保羅,但阿尼色弗卻不是這樣;他是勇敢地跑到羅馬去探監,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但他不怕因此會受到連累。不但如此,使徒保羅說阿尼色弗還帶給他許多鼓勵。他也在這裡祝福阿尼色弗。
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 2:1-2:19

註釋:

2.第二章:
在這章使徒保羅談到有關他在帖撒羅尼迦傳道的經歷。在這章經文中可看到該教會中,有人對使徒保羅和其他同工多所誹謗,他對這些流言只做了些微的辯駁,但他深信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應該會明白過去的日子裡,使徒保羅和其他同工都是盡心盡力服事,且對該教會就如同父親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

第1至3節,第1節和第一章9節是有關連的;在第一章9節提到使徒保羅和西拉去帖撒羅尼迦傳福音的時候,他們對福音的信息有很好的回應。在使徒行傳第十七章4節也有記載,說使徒保羅和西拉在帖撒羅尼迦城的事工很好,不但得到了信徒,他們當中有人尚且是「希臘人和婦女界的領袖」。但現在該教會裡有些謠言傳出中傷他們在那兒開拓的福音事工,因此,使徒保羅在此作了澄清:
第一是「不是出於幻想」,這是指使徒保羅在傳講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使徒保羅強調耶穌基督的信息不但是真實,而且是上帝拯救的大能(參考羅馬書一:16),他甚至說如果耶穌基督沒有復活,那麼信仰耶穌基督才是「幻想」(參考哥林多前書十五:16—17)。其實使徒保羅就是親自遇見復活的耶穌基督,才會拼命四處見證。

第二是「沒有不良動機」。這裡所謂的「不良動機」,指的是人內心的心思意念不純潔,有想要陷害別人的意念。使徒保羅傳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拯救的福音,這福音乃是為了要拯救人的性命免於滅亡,怎麼可能成為「不良動機」呢?所以他說沒有「不良的動機」(也可參考哥林多後書十:2)。

第三是「不是想欺詐甚麼人」,這句話也反應了當時在信徒當中發生的事,就是有人假冒先知或是「使徒」的身份,為的就是要欺騙別人的錢財,這種情形在哥林多教會發生好多起(參考哥林多後書十一:5)。其實這些都是故意要毀謗使徒保羅和其他同工。

第4至6節,這段話非常重要,也說出了傳道者應該有的態度和使命感。使徒保羅強調一個傳福音的人,不是在講求人的稱讚,因為福音事工是上帝拯救人的事工,是來自上帝的交託,因此,要對上帝負責。福音就是上帝的信息,上帝的信息可能會使人感受到如同針刺一般的難受(參考希伯來書四:12),但不能因此就不說、不傳。也不能因為人的稱讚就心滿意足,因為人的稱讚可能是虛假的,上帝則是鑒察人內心的意念。

第7至9節,這是一段非常感人的話語。使徒保羅表白他為了要傳福音,可說是毫無保留地把生命都獻上了。他在第7節這裡說對待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有如母親在乳養自己的兒女一樣,而在第11節則是說如同父親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再者,也從這裡看到使徒保羅和同工傳福音有一個特色,就是除非有信徒甘願資助,例如腓立比教會信徒出錢出力,否則他就以自己的技能(織帳棚為業)維生,工作所得足夠餬口之後就繼續傳福音的事工。這件事可從使徒行傳第十八章1至5節中,他和亞居拉和百基拉夫婦的故事得到證明。他不希望因為傳福音反而造成信徒們的負擔。

第10至12節,這是一段記載對獻身傳道的人很重要。使徒保羅和西拉,在傳福音的事工上,確實很盡心、盡力,並且在生活言行舉止中,都保持「純潔、公正、無可責備」,並且這不是使徒保羅自己說了就算,他讓帖撒羅尼迦信徒自己評斷是否這樣,同時,他也以上帝的名為證。
注意這裡提到的三樣言行:
一是純潔,這是指分別為聖。意思是指與一般人有所不同。如果以今天的話語來說,就是不流俗。

二是公正,意思是指有規律,不隨便,態度謹慎。

三是無可責備,意思是指沒有甚麼可以引起爭端,或是讓大家感到為難、不好處理的事。

他在這裡也勸勉帖撒羅尼迦信徒,要以蒙上帝的喜悅為目標。因為基督徒就是分別為聖的人。

第13至16節,第13節是很重要的一節經文,使徒保羅很清楚地表示,他所傳的確實是上帝的福音,並不是屬於人的信息。因為福音是上帝的話語,對那些想要離棄上帝的人來說,聽起來是很刺耳的。因為上帝的話就像雙刃的劍一樣鋒利,使人難以忍受,甚至會刺透人的骨髓(參考希伯來書四:12)。這裡也提到帖撒羅尼迦教會與猶大地區的教會一樣,受到嚴厲的迫害(參考使徒行傳八:1、十一:19、十二:1)。使徒保羅提到這些迫害基督徒的猶太人,其實也是殺害耶穌基督和先知的人,這些的行為是冒犯了上帝,一直在阻止福音傳向外邦。使徒保羅說這些人的行為只會累積更多的罪惡,有一天上帝的「義憤」將會臨到他們身上。

第17至20節,這是一段鼓勵的話。第17節的「分離」,意思是指「成為孤兒」。使徒保羅告訴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他不能去看他們,是因為有阻礙,而不是故意棄他們於不顧。使徒保羅並沒有說明到底是甚麼事阻礙他們去看他們,不過有可能是因為耶孫被抓的事阻礙了,後來為了要避開不必要的災害,信徒們將使徒保羅和西拉護送到庇哩亞,然後又從庇哩亞護送到雅典,可見當時情況的危急(請參考使徒行傳十七:10—15)。

第19節使徒保羅再次談到一個重要的主題:主耶穌再來。這也是他在這兩封書信重複提到的問題,可見使徒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書信,主要目的就是要跟他們討論有關這方面的信仰認知。

再者,使徒保羅稱讚帖撒羅尼迦教會乃是他們工作成果的「希望」、「喜樂」、「冠冕」,他是指該教會的信徒,在受到迫害時,並沒有放棄信仰,也因為對該教會存著極高的盼望,知道該教會可以成為傳福音很好的基地。這裡所說的「冠冕」一詞,並不是指	-國王頭上所戴的王冠(diadema),而是指在競技場上比賽得勝者頭上所戴的花冠(stephanous)。使徒保羅意思是說:當耶穌基督再臨到的時候,他不會空手見耶穌基督,而是會雙手捧著在帖撒羅尼迦教會的福音果實呈現在耶穌基督的面前。該教會的成果,等於使徒保羅等同工們頭上的冠冕一樣的耀眼,也是他們最大的榮耀。
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 3:1-3:13

註釋:

3.第三章:
第二章17節使徒保羅提到自己不能如願地到帖撒羅尼迦教會去探望他們,但差派他最得意的門徒提摩太代替他去。而現在提摩太從他們那裡回來,帶給使徒保羅相當大的安慰,原因是提摩太提到該教會的各種見證,使他知道帖撒羅尼迦果然是一間很有美好見證的教會。

第1至5節,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提到差派提摩太去訪問帖撒羅尼迦的教會,是為了要鼓勵他們。但也同時告訴他們,他對該教會信徒有相當的信心。在第1節這裡所用的「留」一字,原來是指含有「生死之別」的意義。換句話說,使徒保羅差派提摩太去,是在非常捨不得的情況下派去的,因為提摩太就如同他的「真兒子」一般(參考提摩太前書一:2),因為提摩太離開,使徒保羅就必須自己一個人獨自前往雅典,可能因此而有「落寞」的感覺。提摩太好像在帖撒羅尼迦教會停留的時間比預期的還要長,當使徒保羅到哥林多城的時候,提摩太與西拉才來這城與他相會(參考使徒行傳十八:5)。

使徒保羅說派提摩太去,目的是為了要堅定他們的信心,使他們不至於「退縮」。這個「退縮」,也是指「動搖」之意。這個詞在當時通常都是用來形容狗尾巴搖來搖去的狀態。使徒保羅很清楚知道,在他離開帖撒羅尼迦教會之後,隨即有猶太人前去搗亂信徒的信仰,並且因為面臨迫害,若是放棄信仰馬上就可解除受迫害的威脅,因此有些信徒開始對信仰的態度開始搖擺不定。他告訴大家,經歷迫害,乃是信仰成長過程中必定會遇到的事。因此,他表示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有相當高的期待和信心,不相信他和西拉等人在該教會的事工會經不起迫害的考驗。使徒保羅會有這樣的說法,當然是和他拼命傳福音的態度有關。

第6至9節,這段經文可看出提摩太帶了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三項好消息回來:包括他們有「信心和愛心」,以及對使徒保羅的想念,這三點讓使徒保羅感到相當安慰。可能因為迫害越來越嚴重,且搗亂的事件不斷,使徒保羅形容他幾乎快要喘不過氣來。現在因為提摩太帶來正面的消息,因此,才使他大大鬆了一口氣。為此,使徒保羅說首先要感謝上帝。因為面對苦難的衝擊、迫害的來臨,若不是有上帝的帶領,要走過這樣艱辛的路段確實不容易。

第10節,使徒保羅再次表示很希望去帖撒羅尼迦探望他們,並且日夜為此事獻上祈禱,可見使徒保羅對該教會有一份很深的感情。他說想去帖撒羅尼迦教會,是要去「補足」他們的信心。所謂的「補足」是指要提升、加強。

第11至13節,這段經文讀起來,隨即會想到這是一封書信的結束才有的句型。這樣,很可能這第一封書信就是到此結束。從第四章開始,似乎又接上了另一封書信。這種類型的書信也出現在他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參考哥林多前書九:15)。在這裡使徒保羅特別祝福帖撒羅尼迦教會在愛心上會更成長,不僅是在彼此相愛的信仰功課上,更在愛人類的心。從第四章9至10節就可到該教會不僅信徒彼此之間會互相幫助,而且還會幫助馬其頓的其他教會之需要,這就是使徒保羅所稱讚他們的地方。

第13節這裡有幾點要特別注意的:
一是提到「主耶穌和他的信徒們來臨」,跟其它地方只提到「主耶穌再臨」,這裡是多出了「和他的信徒們」。很顯然的,這句話的觀念和猶太人對末日來臨的觀念很相似,那就是在末日審判時刻一到,上帝會和祂身邊的眾天使一起降臨審判世界。在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一章7節寫的:「他要使你們這些受苦的人跟我們一同得到釋放。主耶穌和他大能的天使從天上顯現在火燄中的時候,上帝就要執行這一件事。」這樣,可以明白這裡提到耶穌基督的信徒死後就是與耶穌基督同復活、同在一起。因此,當主耶穌再臨的時候,他們也會跟著耶穌基督一起來臨。

二是真正有信心的人,會成為聖潔、沒有缺點的人。這裡所謂的「聖潔、沒有缺點」,並不是說一個人成為「聖人」一般,都不會犯錯,或是沒有任何罪惡。而是說讓自己遠離罪惡,不再過犯罪的生活,和沒有信耶穌基督的人,在生命的價值觀及態度上有所區別。

三是能夠站在上帝面前。聖經很清楚說明末日審判者就是上帝。無論是誰,每個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例外。
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 4:1-4:18

註釋:

4.第四章:
就像前面已經提起過的,這章似乎是一個新的段落,也可說是另一封書信。

如果注意使徒保羅所寫的書信,都會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會勸勉收信的教會信徒們,在信仰與生活之間必須有緊密的連結。在這段經文中,他強調「努力工作」與「火熱的心事奉主」是同等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認真工作,跟熱心事奉上帝都是一樣重要。如果一個人在工作職場上隨便、應付、偷工減料,這樣的人無論怎樣熱心教會的事工,都是不正確的,也不算有好見證。因為好的信仰,並不只是在教會,也要在工作場合中見證出來。

第1至2節,類似在第二章至6節所說的,基督徒並不是要討人喜悅,而是要面對上帝。因此,在生活上就必須活出上帝所喜悅的模樣。

第3至6節,這段經文說出了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的信仰生活出了問題。從第3節這句「絕對沒有淫亂的事」,就可看出在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出現淫亂的行為,這就和哥林多教會所發生的狀況一樣了(參考哥林多前書五:1)。因此,使徒保羅要他們知道「控制自己的身體」,這句話也可當作「與自己的妻子相處」,這句話很清楚,就是不可以有「婚外情」的行為。第6節所說的「不可以有對不起同道或佔他便宜的行為」,意思是指有關性方面的事,也就是「通姦」的行為。因為這種事不但傷害自己,同時也傷害了別人,更嚴重的是,導致整個信仰團契的分裂、不和諧。

注意這裡的「身體」一詞所用的希臘文是「skeuos」,指的是「器皿」的意思。使徒保羅的意思是,我們的身體乃是上帝的「器皿」,必須潔淨,不可以有污穢,因為基督徒就像要作為獻祭給上帝的「器皿」一樣。這就像他寫給羅馬教會提到的,基督徒要像個「活活的祭物獻給上帝」(參考羅馬書十二:1)。

使徒保羅在這裡很清楚地說到,上帝對犯淫亂行為的人是不會原諒的,一定會懲罰。使徒保羅會這樣強調,主要是要讓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知道,無論是甚麼理由,保持潔淨的婚姻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功課,因為婚姻是生命之約的記號,就像洗禮一樣,都有上帝與我們生命立約的記號,因此,必須用純潔的心來遵守。

第7至8節,這裡所提到的「選召」這個字眼。這個字的意思並不是隨便挑出來,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確定之後,所做的決定。含有「願意付出」代價的意思。這表示上帝揀選以色列民族作為祂的選民,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結果,而上帝揀選他們,並不是因為他們有甚麼好條件,反而是因為上帝的憐憫和慈愛。因此,他勸勉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應該就要從被揀選的觀念來聖潔自己,讓自己覺得身為基督徒與一般人有不樣的地方,要比一般人對自己有更高的道德要求,有更高的生活規律準則,有更嚴謹的工作態度等。他說拒絕這份揀選,不是拒絕人,而是拒絕上帝。請注意這裡所謂的「拒絕」這個詞,使徒保羅所用的希臘文是「ahteteo」,這個詞的意思可以當作「遺棄」,也含有「不看在眼裡」之意。也就是不願意從敗壞的當中改變過來,不把這些敗壞的道德行為遺棄掉,這就是拒絕上帝揀選的恩典,等於是不把上帝的揀選之愛當作一回事,不看在眼裡。

第9至12節,這裡說要「彼此相愛」,使徒保羅在這裡所用的是「philadelphia」這字,這意思是指同為一個家庭的親兄弟姊妹之愛。使徒保羅會用這個「philadelphia」這個字來形容帖撒羅尼迦教會,有意要讓該教會信徒知道:他們就像一個大家庭中的兄弟姊妹一樣,都有同樣的天父、同樣的救主。他勉勵他們要在這個愛人如己的功課上繼續進步。而帖撒羅尼迦教會的確是一間很有愛心的教會,他們不僅會像一個大家庭中的兄弟姊妹一般彼此相愛,而且還會關心所有馬其頓教會的信徒,這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裡他勸勉信徒要「安份守己」,這詞在《台語版》聖經用「恬靜」(中文《和合本》相同,用「安靜」),意思是指會冷靜思考,不隨便跟著別人的意見起鬨。

另一方面,使徒保羅也勸勉該教會信徒要「親手做工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這句話說出一個重要的社會背景;當時希臘文化的社會,因為國勢曾經達到顛峰的狀態,人民富裕,幾乎每人家中都有畜養奴隸做工。因此,靠勞力做工養活家計的人一直被希臘文化的社會鄙視,認為那是卑賤的人從事的工作。帖撒羅尼迦教會中,有些人就是這個態度,他們認為既然教會是一個大家庭,就要彼此分享,因此,只等待別人提供給他們吃喝用,卻不曉得自己也要努力工作,以求自給自足,並進一步幫助需要的人,反而是遊手好閒,喜歡談天論地,評論他人的態度,不但對教會團契生活沒有幫助,也不是一個信徒應該有的生活態度。

第13至18節,每一個時代的信徒都會對耶穌基督再臨的時刻,或是景象提出問題,就像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也是這樣,因此,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用整章的篇幅論及有關復活的事。現在這裡他跟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談及有關耶穌基督再臨的景象。早期教會有個共同的觀點:主耶穌基督再臨的時候,也是審判的時刻,不但要審判已經去世的,也要審判還活著的每一個人,因為那是末日的時刻。另一個觀點是:信耶穌基督的人,都會得到復活的耶穌基督的拯救。很多人因為等待耶穌基督的再臨,結果等到去世時還沒有出現,因此帶著憂傷離開世間。而還活著的人卻一再祈求那末日趕緊來臨。因此,使徒保羅說明這件事:即使已經去世了,當耶穌基督再臨的時候,他會讓那些已經去世的人,復活過來,並且帶他們到他為大家安排的地方(參考約翰福音十四:1—4)。

第15節提供一個重要的觀念:復活,對所有信耶穌基督的人來說,無論是已經死去的人,或是尚未死去的人,恩典都是一樣,沒有先後之別。 第17節的「雲裡」,通常都是指上帝顯現的時候(參考出埃及記十四:19、三十四:5、四十:34—38)。而在空中與復活的主耶穌相會,乃是基督徒最大的榮耀。
經文:

帖撒羅尼迦前書 5:1-5:28

註釋:

5.第五章:
會有等待耶穌基督再臨的信仰,在早期教會看來,那也是世界末日的時刻來到。因此,大家就聚集在一起,把所有的金錢、財產都拿到聚會的地方,這也是早期教會信徒一個重要信仰告白。從使徒行傳第二至五章,可以看到甚至有的信徒是為了要等待耶穌基督的再臨,變賣了所有的家產,拿來教會讓大家一起公用,因為他們認為耶穌基督很快就會再臨,他一再臨,就是世界末日來到。這個世界都將消失,一切都將變成新的。世上這些財物等東西,都將變成沒有用的東西。

但是,「等待」也是對信心最嚴酷的考驗,一般可以等待一天、一個禮拜或是一個月,但是若得等待半年、一年之後,甚至在等待一年、兩年以上,恐怕就需要更多的信心來支持。而當有些信徒因為等不及就去世了,信徒裡面開始有人承受不了這樣的失望,逐漸變得失去信心,帖撒羅尼迦教會也發生這種問題。因此,使徒保羅寫這本書信,就是以討論這個問題為主題。

第1至3節,這段經文可參考馬太福音第廿四章36至37節,耶穌基督很清楚地說,沒有人知道上帝的審判甚麼時候會來臨。使徒保羅就是借用耶穌基督所說的教導來說明:主再臨的日子,就像小偷在夜裡忽然來到一樣,也像災禍、像懷孕的婦女,突然陣痛臨盆來到一樣。他用這種方式來說明沒有任何人可以知道主耶穌再臨的日子的真確時間。

第4至8節,使徒保羅用「黑暗」和「白晝」來表明基督徒應該是屬於「白晝」的人,也就是有生命希望的人。因此,不用擔心不知道復活的耶穌基督再臨的日子,因為信靠耶穌基督的人,都會知道怎樣準備,因此,隨時隨地都在為迎接復活主耶穌再臨而活。他特別強調基督徒應該是每天都很「警醒」,就像在白晝一樣那樣清醒,不能「沉睡」,而是需要「警醒戒備」。他在這裡也用「沉睡」,以及「酗酒」來說明,這兩個詞都是指沒有信耶穌基督的人,也就是沒有真確信仰的人,這種人因為不知道生命的盼望何在,因此,不會有警醒的生活態度。他希望基督徒在生活態度上是積極、認真的,且會珍惜每個時刻,因為他知道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要迎接主耶穌基督的突然再臨。他特別提到要「以信和愛」作為「頭盔、護胸甲」,表示像個勇士準備要上戰場去打仗一般發揮力量,這樣就可以阻擋所有的誘惑。

第9至11節,在這段經文中,使徒保羅提到基督教信仰一個基本的認識:所有信靠耶穌基督的救恩的人,都會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獲得拯救。這也是聖經所說的,上帝差遣耶穌基督到世界上來就是要拯救所有信他的人(參考約翰福音三:16)。第10節可說是這本書信最重要的一節經文,也是他寫這封書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有許多信徒來不及等到耶穌基督再臨,就已經死去了。就像他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所提到的,跟耶穌基督同死的人,必定也會跟耶穌基督同復活(參考羅馬書五:8)。使徒保羅在這裡特別強調,一個信靠耶穌基督為救主的信徒,不論是已經死了,或是還沒有死,都是一樣,當復活的耶穌基督來臨時,都不會有區別,大家都要同時享受與復活的耶穌基督同復活的喜悅和福氣。因此,他在這裡也說出一個信仰團契最重要的信仰態度,就是要彼此鼓勵、幫助。這裡所用的「幫助」,是指「建造」,就像蓋房子一樣,單獨一個人沒有辦法完成一間安全的房子可居住,而是要許多人同心協力才能建造出一間安全的房子。信仰團契也是這樣,如果單靠一個人的努力,這樣的房子是很脆弱的,只有大家一起來,同樣的心志,相同的愛心,互相扶持,這樣建造起來的信仰團契在根基上才會更加堅固。

第12至13節,這裡提到要「尊重」這個動詞,其希臘文是「eidenai」,意思是指「認識」、「了解」。在這裡也包含了「體諒」的意思。要特別注意的是,使徒保羅在這裡所提起的「尊重」,是因為這些被揀選出來的福音同工是真的有認真「辛勞」工作,才會受「尊重」。這裡使徒保羅也提到要用「愛心」對待這些被按立來傳福音的工作者,這個「愛心」所用的希臘文就是「agape」這個字。這樣的「愛心」,是真實的,不是表面的。

第14至15節,使徒保羅勸勉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要「警告懶惰的人」,這裡「懶惰」一詞,希臘文是「ataktous」,這是借用軍事用語的詞彙,指士兵不聽從指示,不按照規矩行動。也就是脫隊了,或是違抗命令一樣。這也表示在帖撒羅尼迦教會中,有人進入教會中,卻偏偏不守教會規矩,以為自己的見解最正確,不合群,也不合作,不願意遵守大家共同約定的秩序。使徒保羅認為這樣的人,不是只有傳道者要規勸他,所有的信徒都有責任約束他。

「灰心」與「軟弱」對照,這是指膽怯的意思。在教會中,總是有些人很容易就對信仰失去信心,特別是指那些遇到迫害就想要放棄信仰的信徒。在帖撒羅尼迦教會有遇到這樣的案例,使徒保羅鼓勵大家面對這些迫害時,大家更需要彼此相互鼓勵,不要受到外力的影響而放棄信仰。

「不可以惡報惡」,這句話也是他寫信給羅馬教會說過的話(參考羅馬書十二:17)。使徒保羅認為伸冤的主權在上帝,上帝一定會「報應」。「為別人的好處著想」這句話,是比前一句的「不可以惡報惡」來得更積極。

第16至18節,這短短三節,卻說出使徒保羅對一間有信仰見證的基督教會的期待和盼望,也可說是他為一間真正有美好信仰見證的教會,擬出了一個準則,就是常常「喜樂、禱告、感謝」這三樣的心境。這裡的「要常常喜樂」,指的是在受到迫害的這種惡劣的環境下,要憑著對復活生命的盼望,心中有喜樂。因為受迫害是為了福音的緣故。而要「常常禱告」,這也是經常被引用來勸勉今天的信徒的一節經文。祈禱乃是與上帝對話,也是基督徒生命力量的來源。會祈禱的人,就是在表明他的心中有上帝。然後他說「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感謝」,這句話更清楚地說出基督教信仰的特性,因為一個有真實基督教信仰的人,他很清楚知道有這麼一天,生命將會復活在上帝面前。因此,在世上所經歷到的各樣際遇,都是為了將來復活作準備。

使徒保羅強調以上三項都是來自上帝的旨意,他這樣說,是為了要鼓勵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努力以赴,不要聽到他這樣說,就認為不可能,因為信仰乃是一門生命的功課,需要用心學習,也需要學習克服所遇到的困難。
第19至22節,這裡「抑制」一詞,原本是指把火消滅的意思。聖靈就像一把火,會使人的生命燃燒起來。有聖靈充滿的人,就是生命充滿活力的人。同樣的,有聖靈充滿的教會,會充滿著活力,讓人感受到教會積極在福音的事工上作見證。「不要輕視信息的傳講」,這裡所說的「信息」,是指上帝的話。使徒保羅強調聖靈最好的恩賜,就是傳講上帝拯救的信息。但上帝的話必須忠實傳遞,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使徒保羅在這裡再次說明了等待耶穌基督再臨的要件,就是信徒們想要保有最好的心靈,就必須棄絕邪惡,堅持保守美好的見證,這樣才能談得上準備最好的心靈,等候主再臨的日子來到。而「查驗每一件事」,這對當時瀰漫著許多怪異論調誘惑人心的傳說,確實是一件很重要的功課(參考歌羅西書二:4、20—23)。

第23至24節,使徒保羅寫這封書信給帖撒羅尼迦教會一開始就用「平安」,這字原本表示的意思是「沒有恐懼」、「不再有死亡的威脅」。緊接「平安」的,就是「聖潔」,且是「完全聖潔」。「聖潔」所表示的乃是「分別為聖」的意思。也就是有所不同之意。他在這裡特別提到「靈、魂、體」的「完全聖潔」,意思是指一個全人格的「聖潔」。使徒保羅強調上帝是「信實可靠」的上帝。所謂上帝是「信實」上帝,就是指上帝會依照祂所答應的事去完成。聖經的作者一再告訴我們,上帝是遵守約的上帝。

第25至28節,這一段是本書信的結尾。使徒保羅一再期盼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為他和其他同工代禱。他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也是這樣,要大家為他和其他同工們傳福音的事工祈禱(參考歌羅西書四:3)。使徒保羅寫這封書信,並不是只給某某教會的長老或是執事、代表看的,而是要給全體信徒看的。因此,他要求這封書信要公開朗讀給大家知道。也因為這樣,這書信會流傳下來,因為必定有許多人聽了之後,還想再閱讀一次或幾次。最後這裡用「恩典」一詞,表示的就是復活的救恩之意。
重新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