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色列的被棄不是永久性的 11:11-32
1.以色列現況的教訓 11:11-15
(1)猶太人現在被棄的目的是僅僅要他們跌倒嗎?當然不是。
他們的過失讓福音傳到外邦。 11:11
●「跌倒」:原文是表示此動作所造成的永久性後果。
●「過失」:「落到旁邊去」、「錯誤的一步」,後來引申為「過
犯」的意思。
(2)若猶太人的錯誤和失敗成為外邦人的富足,那他們的豐滿更將如何
有利於世界呢? 11:12
●「缺乏」:應解為「吃虧」或「失敗」。
●「豐滿」:原文罕有以「數目滿足」的意思出現,而是以「豐富」
的意思為主。
(3)保羅鄭重對外邦信徒說:
a.他的職分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他榮耀他的職分)。 11:13
b.他的工作可以激動他的骨肉之親發憤,好救一些猶太人。 11:14
◎保羅看自己向外邦人傳福音,也等於間接向猶太人傳福音。
(4)猶太人被丟棄,天下反而得與神和好,如果猶太人又被收納,那更
好像死而復生。 11:15
●「被收納」:「取來歸於自己」。
2.對外邦信徒的警告 11:16-24
(1)源頭聖潔,全群就聖潔了。 11:16
●「新麵」與「樹根」:應該是指「列祖」,「新麵」也有可能是
指保羅這些最先得救的猶太人。
●「聖潔」:「分別出來歸給神」的意思。也就是在神眼中是一個
特殊的群體(但不表示一定可以得救)。
(2)若是有一些猶太人滅亡,而外邦人可以得救,同享福音的好處,
外邦人也不能向猶太人誇口,因為根本是猶太人的列祖。 11:17-18
●「樹」:比喻「教會」,宇宙間所有聖徒的集合。
●古代的巴勒斯坦人知道,用野橄欖的枝子接在老橄欖樹上,可以
使老橄欖樹恢復其生命力。
●「一同得著」:指「合夥的關係」。
●「誇口」:原文時態顯示這是指「習慣性的誇口」。
◎猶太人因為不信所以失去恩典,而今天外邦信徒也不能自大而想
倚賴自己的因素,仍然要堅守原來的信心。
(3)外邦人不能認為自己很特殊(像以前的猶太人一樣),因為都是
因信而立,因不信而被棄。所以要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恩慈中(
藉著『信』)。 11:19-22
●「不可自高」:直譯為「不可有驕傲的思想」。
●「愛惜」:「珍惜」。
●「嚴厲」:原意是「剪除」、「中斷」。
●「只要你長久....」:此原文句型表示「可能成為事實的假設」。
(4)猶太人若不是長久不信,仍可以得著救恩。 11:23-24
3.預言以色列將復興 11:25-32
(1)保羅陳述奧秘:等到福音傳遍外邦列國了,以色列人全家都要得救。
11:25-27
●「幾分」:「部份」。
●「硬心」:指「在悟性上的辨識能力低落」,以及「感覺上的遲
鈍」。為一醫學上的用詞。
●「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應該譯為「列國的全數得以進入」比
較適當。因為「外邦人」或「列國」
的原文前面有冠詞,表示這裡譯為明
確的列國比籠統的外邦人來得好。
●「以色列全家」:應該指「以色列全國」,但不一定每一個人都
包括在內。因為「『全』家」的『全』字可以
用來指「不包括每一個個體的整體」。
◎這段大體上是說保羅當時僅有少數的以色列人得救,但等到福音
傳遍外邦之後,以色列人的硬心會被除去,屆時會有很多以色列
人信主。這些信主的以色列人,也將帶給外邦教會屬靈的復興與
福份。
(2)按著福音說,以色列人因為拒絕耶穌,所以被視為是神的敵人。 11:28
(3)就揀選的原則說,他們為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
因為神的選召是沒有後悔的。 11:29
●「恩賜和選召」:應譯為「選召的恩賜」或「恩召」。
●「沒有後悔的」:意思是「不能收回的」。
(4)外邦人從前不順服神,因以色列人的不順服倒蒙了憐憫,
現在以色列人不順服神,讓他們可以因著上帝給外邦人的憐憫,
也蒙憐憫。 11:30-31
(5)結論:上帝將所有人都圈在不順服之中,特意要憐憫眾人。 1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