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領和眾民以希西家王時代彌迦的例子來說明耶利米不該死。
26:16-19
◎ 26:16 記載百姓也覺得耶利米不該死, 26:8 如果有「百姓」
此處可能就是百姓被耶利米說服,覺得先知有神的指示就不該
死,如果 26:8 沒有「百姓」,那就是祭司、先知無法影響百
姓和官長殺害耶利米。
●「長老」:「老人」或「長者」。通常是指在政治和宗教的事
務上具有不小的影響力的人(如: 書 24:1 ;
撒下 19:11 ; 王下 23:1 )。可能是一個專有名
詞代表地方官吏,也有可能在這裡只是指「老年人
」。
◎希西家Hezekiah在西元前八世紀末作王,先與父親亞哈斯Ahaz
於西元前729-715年間共治,又在西元前715-686年間獨自執政
。根據歷史書記載,亞哈斯是「惡王」,引致亞述的入侵(
王下 16 ; 代下 28 );希西家則是「好王」,亞述威脅下
仍歸向神並進行宗教改革( 王下 18 , 王下 19 ;
代下 32:1-23 )。因希西家有信心的祈禱而曾使耶路撒冷得
救的事蹟,讓猶大和耶路撒冷居民誤以為錫安和耶路撒冷不會
覆亡(見 詩 46 ; 詩 76 )。
●「彌迦」:為「米該亞」的簡稱,意即:「誰能像耶和華」。
●「摩利沙」:字義是「迦特的所有物」,位於猶大境內,距耶
路撒冷西南約33公里。
●「摩利沙人彌迦」:就是彌迦書的作者。
●「亂堆」:「廢墟堆」。
●「叢林」:「灌木叢」。
◎ 26:18 顯示當時彌迦書應該已經完成且流傳在民間。此處引自
彌 3:12 ,除了「亂堆」於彌迦書中是用亞蘭文,此處用希伯
來文之外。是唯一舊約先知書中引用舊約先知書記載之處。
●「懇求他的恩」:原文作「取悅臉」(SH 2470+SH 6440)。本
詞常見於禱告( 出 32:11 ; 詩 119:58 ),敬
拜( 亞 8:21-22 ),或行為的修正 但 9:13
。
◎由 26:20-24 中可以看出這些負責審判的官員,其實受約西亞
宗教改革的影響,因此認為先知說預言攻擊國家是合法的,而
且耶利米並沒有打算造成政治上的改變,只是傳說負面的預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