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上帝要以賽亞傳達百姓終究不願意接受勸告,直到被擄走,但上帝還
留有餘種。 6:9-13
●「心蒙脂油」:「理解力變遲鈍」。
●耳朵「發沉」:「使沉重」、「使遲鈍」、「使沒有反應」。
●「昏迷」:「眼睛被遮住」。
●「蒙脂油、發沈、昏花」:原文都是語氣較為強烈的祈使式。
●「恐怕」:「以免」。
●「回轉」:原文是「轉回、返回」,參 耶 3:22 。
● 6:9-10 是上帝用諷刺的口氣差遣以賽亞去傳上帝的話給那些故意
不領受的百姓知道,也同時預示以賽亞他傳道工作的結果是令人灰
心的。上帝呼召以賽亞,當然是要以賽亞去傳遞上帝的信息給背逆
的百姓,而以賽亞領受了上帝的信息之後,也的確是費盡心血、不
怕危險的傳達上帝的心意,無奈以色列人並不領受。因此我們知道
上帝用這段話是因為祂預先知道以色列人要背棄祂,所以用諷刺的
話語告訴以賽亞他所要面對的情況。後來耶穌在 太 13:11-15 使用
這個典故,當時的聽眾立刻可以瞭解他的意思是百姓不聽背逆,而
他的努力將有如以賽亞對以色列人發言般的付諸東流。
◎新約福音書記載耶穌兩次引用以賽亞書 6:9-10 的話,一次是在說
為什麼用比喻(見 太 13:14-15 或 可 4:12 ),另一次則是在
約 12:39-40 ,用來說明人心的剛硬。使徒行傳也引用一次
徒 28:26-27 。
◎「回轉」、「醫治」的時態用的都是「現在進行式」,似乎也表示
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
● 6:11-13 上帝還是一貫的用諷刺的話來回答以賽亞詢問他百姓拒絕
的終點,上帝預知以賽亞預言的終點站就是猶大人被擄,應許之地
荒廢,但仍擁有生機與希望。
●「荒涼」:字義是「砸碎、毀壞、荒蕪」。
●「極其荒涼」:原文是「毀壞到成為荒場」。
●「吞滅」:原文是「燒毀、完全耗盡」。
●「栗樹」:「篤褥香樹」。
●「樹丕子」:「樹的殘幹」。
●「聖潔的種類」:「神聖的種子」、「神聖的後代」。
◎餘民的處境也是好壞參半,因為大樹(也許象徵輝煌的王國)已經
被砍下,他們只能做為供人憑弔的殘枝落葉,但他們仍會扮演重要
角色(樹丕子卻仍存留)。他們見證了一群神的選民是如何由興而
衰,見證了國破家亡的原因是因為離棄真神。不過犯罪的人,還能
有機會,就應該是恩典了。參考 耶 30:11 46:28 「不能不罰,卻
不滅絕淨盡」。
◎有時我們也很能體會上帝這裡講話的心情。明知道再這樣下去,教
會、社會下場會很慘,但我們仍然不能改變什麼,人們就好像往既
定的毀滅命運直奔。即使是這樣,上帝還是差遣了、以賽亞還是去
講了,我們也不能置身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