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列王是上帝的受膏者,上帝是為了以色列膏抹古列的。 45:1-7
●「所膏的」:「受膏抹的」、「彌賽亞」。這個字自掃羅以後都是拿
來指上帝揀選的君王,尤其是大衛體系的君王。稱一個
外邦君王為「彌賽亞」是很不尋常的,但聖經也曾經稱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為「我僕人」( 耶 25:9 ) 。
王上 19:15 以利亞就已經去膏亞蘭的領袖哈薛。
●「攙扶」:「堅固」、「加強」。
●「降伏」:「擊敗」、「征服」。
●「放鬆」:原文是「鬆開」、「解開」。
●「銅門....鐵閂」:一般城門是木製,門閂則是金屬製品,但希臘史學
家希羅多德說巴比倫是「百座城門環繞城牆,上有
銅門、銅柱、銅樑」。
●「砍斷」:原文是「砍掉」、「砍下」、「砍成兩半」。
●鐵「閂(ㄕㄨㄢ)」:原文是「欄」、「閂」,即栓門的橫木,有時用金
屬製成,參 王上 4:13 。
◎「你雖不認識我」:古列王應該是信奉多神信仰,古列王的碑文中可以
看見有一處他請求所有的神明為他所敬奉的拿布與
瑪爾杜克這兩位主禱告,另有其他證據顯示古列王
信奉祆教(拜火教)。
●「加給你名號」:「施加名號」、「給稱號」。原文時態是「第一人稱
單數 + 第二人稱單陽詞尾」,因此意義自然是指前
面 45:1 的「受膏者」。
●「並沒有別神」:原文沒有「神」,只有「再沒有別的了」。
●「施」平安:「做」、「製作」。
●「降」災禍;「創造」。
◎以前人身穿長袍,只有做工或作戰時才束上腰帶;因此「腰帶被放鬆」
可以理解為「力量被剝奪」。也有人認為 45:1 這裡特別指「巴比倫王
伯沙撒」,因為滅國那晚他「心意驚惶,腰骨好像脫節」( 但 5:6 )。
◎「使城門在他面前敞開」:古列王戰無不勝,連續征服里底亞(Lydia)
、米底亞(Media)等王國,現今連最堅固偉大的巴比倫城都向他俯首稱
臣,開城門披樹枝和平迎接他,用「城門在他面前敞開」來形容並不誇
張;而耶和華在這裡宣稱一切是祂自己的計畫和功勞。
◎波斯祆教常探討光明和黑暗的力量對決。這裡的「光明」和「黑暗」不
一定是在影射祆教,但很清楚的耶和華在宣示祂的主權,表達「一切都
在祂的掌握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