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為耶路撒冷信徒籌集款項 8:1-9:15
◎保羅為耶路撒冷教會募款,大約發生在西元55年左右,相關的事蹟還可以參考
羅 15:25-32 林前 16:1-4 加 2:9-10 。因為哥林多教會出現問題,所以 林前 16:1-4 的事工
沒有完成,此時保羅打算接續完成之。
◎許多人認為這一段是額外加插進來的經文,事實上保羅處理完人與神復和、他與哥林多教會復和
的問題後,就處理教會間的慈惠捐款事宜(有助於教會間關係的「復和」),是非常合理的。
◎ 林後 8 、 林後 9 回到一個舊的問題上。保羅人在馬其頓,且哥林多教會問題已經獲得解決,
他開始重提此事,並拿馬其頓的教會作為榜樣鼓勵信徒捐獻。這兩章提出了關於捐獻的原則主要
有兩個:一是應該慷慨;一是要樂意(不可勉強)。
一、保羅稱讚馬其頓教會,他們在窮苦的狀況下仍有樂意捐助精神。 8:1-6
●「馬其頓」:字義是「延伸之地」。
◎「馬其頓眾教會」:包括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和庇哩亞等地的教會。該地信徒所遭受的試煉可
參考 腓 1:29-30 帖前 1:6 2:14 帖後 1:4 。
●「恩」:SG 5485指「恩典」、「恩惠」,不是人應得的。保羅認為能夠捐獻、樂意捐獻都是
神賞賜的恩典。
◎ 8:1 提到「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按照下文應該就是指 8:2 提到的「他們樂捐的厚恩
」,指馬其頓眾教會為神工作的需要,樂意奉獻的心意。
●「告訴」你們:SG 1107,「使之知情」、「顯明」。
●「患難」中:SG 2347,「受苦」、「迫害」、「磨難」。
●「大」試煉:SG 4183,「大量的」、「大的」。
●大「試煉」:SG 1382,「試驗」、「磨難」。
●「滿足的」快樂:SG 4050,「豐富」、「大量地」、「過分地」。
●滿足的「快樂」:SG 5479,「喜樂」。
●「極」窮:SG 899,「深度」。
●極「窮」:SG 4432,「赤貧」。此處用來形容一貧如洗、一無所有的赤貧。
●「在極窮之間」:SG 899+SG 4432,「深度貧窮」,可能因受逼迫以致生活艱苦。有關馬
其頓眾教會慷慨的表現,可參考 腓 4:10-18 。
●「樂捐」:SG 572,「慷慨」、「大方」,「純一無偽,願意隨時給予的心態」。
●「格外」:SG 4052,「成為極富足,盈餘」。
●「厚恩」:SG 4149,在某事上「富足,豐盛」。
◎馬其頓地區的信徒所遭受的「患難」和「大試煉」主要是指來自非基督徒的逼迫,見
腓 1:29-30 帖前 1:6-7 2:14 帖後 1:4 。
●樂捐的「厚恩」:SG 4149,「富裕」、「豐富」、「富足」。
◎馬其頓眾教會的試煉是「大」的,貧窮是「極」度的,但他們的快樂是「滿足」的,給出去
也是「格外」(豐)「厚」的。
●我「可以證明」:SG 3140,「作證」、「成為證人」。
●「按著」力量:SG 2596,「根據」、「合乎」。
●「過了」力量:SG 3844,「過於」、「超出」。
●「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SG 830,「自願的」、「自動的」,新約聖經僅出現於
林後 8:3,17 。
●「再三地」求:SG 4183,「多次」。
●再三地「求」:原文有兩個字,SG 3874 「訴求」、「要求」、「安慰」+SG 1189「懇
求」。
●「恩情」:SG 5485,「恩典」、「恩惠」、「實際的親善行為」、「恩惠的表示」、「施恩
」,「捐助」。
●恩情上「有分」:SG 2842,「團契」、「分享」、「參與」。
●「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可譯成「分享供應聖徒的恩惠或恩典」。
◎馬其頓教會處於極大的考驗的時候,他們卻因神而有滿意的喜樂,雖然環境極度的貧乏,馬其
頓教會卻「豐厚的慷慨」。他們的捐獻,不只是竭盡所能且超過了他們的力量、甚至是自動地
再三懇求。由 8:4 可看出保羅一開始可能因為了解馬其頓人的經濟狀況,根本不希望馬其頓人
捐太多錢。但馬其頓信徒卻懇求能參與更多。
●「所想望」:SG 1679,意思是「盼望」、「指望」(亦指「期望」、「預見」)。
來 11:1 提到「所望之事」也是使用這個字 。
●「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SG 3756+SG 2531+SG 1679,意思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獻給」主,又「歸附了」:原文只是一個SG 1325,「餽贈」、「給予」之意。沒有「歸附
(附屬、附從)」之意。
◎ 8:1-5 提到馬其頓眾教會的奉獻,有四個特點:自己不足,甚至極窮,仍樂意奉獻。 8:2
,不但是按著力量,而且過了他們的力量 8:3 ,他們看奉獻為神給祂兒女們的一種權力,而
不僅是本分,這是難能可貴的。 8:4 ,他們不但符合傳道人的願望,把財物獻上;更照神的
旨意,先把自己獻上。 8:5
●「 8:6 開辦」、「 8:10 下手」:SG 4278,「開始」,聖經中僅出現於 林後 8:6,10 。
●「慈惠的事」:SG 5485,「恩慈的舉動」、「善行」、「施惠」。
●辦「成了」:SG 2005,「完成」、「完結」。
◎當我們為教會或機構奉獻時,是否有「先把自己獻給主」,又「認同那個教會或機構」的自覺
?聖經說這是「神的旨意」,也就是一個蒙神喜悅的奉獻不單單只是金錢、時間的付出,而是
內心要「奉獻」。如果我們真的是這樣做,那奉獻也真正成為「敬拜」的一種方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