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 9章11節 到 9章17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三)掃羅問當地的女子撒母耳的行蹤,而他們進城時正好迎面遇到撒母耳。
          而上帝前一天就已經指示撒母耳將會遇到未來的君王,這時又直接指明
          掃羅就是未來的以色列王。 9:11-17 
          ●「打水」:通常是年輕女子的責任,打水時間通常是黃昏時刻。
          ●「正到城裡」:「進入城中的日子」,此城應該是撒母耳居住的拉瑪
                          城,不過 7:16 提到撒母耳平常巡行幾座城審判以色
                          列人,因此也不總是在此城中。
          ●「邱壇」:原文是「高處」、「高地」、「山脊」。以色列人進迦南
                      之後,仿效當地的習慣,在山岡的高處建立祭壇敬拜神。
                      後來甚至連邪淫的宗教儀式都仿效起來了。此時應該是因
                      為示羅被毀,約櫃、會幕不在一個可公開敬拜的地方,所
                      以權宜之計就是用「私設的祭壇」來敬拜上帝。不過撒母
                      耳已經統治這麼久,沒有建立集中敬拜地方,導致邱壇成
                      為以後的問題,也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已經指示撒母耳」:原文是「已經打開撒母耳的耳朵」。
          ●必「使」:「差遣」。亦即掃羅遭遇失驢的事情,其實是上帝介入的
                      結果。
          ●「我民」以色列的君:「百姓」、「國民」加上第一人稱單數詞尾。
                                表明以色列人是「上帝的子民」,不是君王的
                                子民,君王只是「管理者」。
          ◎ 9:16 很清楚的說明任命君王的目的是為了「救我民脫離非利士人的
            手」,而非作威作福、橫征暴歛。我們今天帶領基督徒,是否也認清
            他們是「神的民」,而我們只是「管理者」、「帶領者」。
          ●「治理」:「使限制」、「停止」,有「組織」的意思。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撒母耳記上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