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眾敬拜守則 ( 14:26-40 )
(一)聚會時發言的原則 14:26-33
1.聚會時不管有任何表達或儀式,都應該以造就為原則。 14:26
●「你們聚會的時候」:意思是「每當你們聚會的時候」。
●「詩歌」:指當場即席著作唱出來的詩歌。
●「教訓」:指的是「基督徒信仰的教導」。
●「啟示」:指的是上帝對某些基督徒的特別指示,也許是先知講道
或類似的信息。
●「翻出來的話」:指「方言的翻譯」。
●「造就人」:原文無「人」,而可能指「造就教會」。
2.說方言時要少數人輪流說,並且要翻譯出來,否則就應該閉口私下
說。 14:27-28
●「閉口」:原文的時態指「繼續閉口」。
◎這裡顯示出哥林多教會聚會時可能有許多人同時說起方言來,而保
羅在此禁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另外保羅在此命令說方言者在某些情況下閉口,表示方言恩賜並非
無法控制的恩賜,而且說方言的人應該預先會知道自己將要說方言
,才有可能預先找翻譯方言的人。
3.講道時也必須是少數人輪流說,其他人要慎思明辨。 14:29
●「慎思明辨」:「分開」、「區別」、「判斷」。
4.要禮讓後得啟示的人,一個一個有秩序的講,因為先知的靈是順服先
知的,而且神不是叫人混亂,而是叫人安靜。 14:30-33
◎可能聚會時會排定某位先知講道,而如果在場有人有特殊的感動,
就可以出來發言。
◎「啟示」:這裡的「啟示」應該是指上帝在某些人心中動工,讓他
知道怎樣表達上帝的話。啟示和先知講道是一致的事情
,而先知講道和理性與思想是一致的(見 14:1-25
),因此這種啟示大概不是突如其來的超自然感應,而
可能是上帝在人心中做感動的工作,讓人可以把上帝的
話有系統的表達出來。
◎「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表示先知應該可以自我節制,也能
控制自己的恩賜。如果一個先知不能控制自己的恩賜,恐怕就有問
題了。因為先知能夠控制自己的恩賜,所以停下講道,禮讓後得啟
示的先知,是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