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1章1節 到 1章20節   背景資料  下一筆
1.第一章:
    不論啟示錄記載內容過去如何受到許多聖經學者的爭議,就像這章第3節所說的「讀這本書的人多麼有福啊」一樣,仔細閱讀就會發現上帝的信息透過許多「異象」來顯示出來。

	這一章談到上帝透過作者約翰寫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的信,這七間教會就是「以弗所、示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等教會。然後接下去就是有一位看起來像是「人子」的出現在他身邊,開始將這七間教會的狀況和會遇到的審判述說出來。

    第1節,作者一開始就說這本書是「記載耶穌基督的「啟示」。所謂「啟示」,希臘文是指「揭開來看」,就是把隱密的事掀開來,不再有隱藏。但這並不是由人來「掀開」,而是由上帝自己來掀開。這樣的說法很清楚地說明,啟示錄這本經書中所述說、記載的事,都是來自上帝的「啟示」。這裡說是「基督差遣天使向他的僕人約翰顯示」所要傳遞的信息。作者喜歡用「天使」,這是啟示文學喜愛採用的素材之一,單單在啟示錄中就用了多達六十五次。

第2節,說本經書的作者是名叫「約翰」。在整本啟示錄總共記載六次,都說明約翰就是此本經書的作者(參考一:1、2、4、9、廿二:8、18)。有不少聖經學者認為作者約翰這個人,很可能就是耶穌基督的門徒。但是否就是他?仍在討論中。因為約翰這個名字在猶太人的社會很平常,我們能夠確定的一件事,就是作者乃是一個猶太人,對舊約經典相當熟悉。這位約翰是要為「上帝的信息和耶穌基督所啟示的真理作見證」,這點也是本經書的重點。

第3節,作者說「讀這本書的人是多麼有福啊」,這是第一次提到「有福」。在啟示錄中,共計有七次提到「有福」(另外六次請參考十四:13、十六:15、十九:9、二十:6、廿二:7、廿二:14)。這「有福」一詞和馬太福音第五章3至10節所提到的「八福」所用的「福」字相同,意思是指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這也是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的中心信息(參考羅馬書一:17)。

「聽見這預言並遵守書中所記載的人」,必定成為「有福」的人,而這裡的「預言」,指的不只是未來的事,也包括了從聖經中所得到的「勸勉」和「安慰」的信息,這些信息就是整本聖經的話語。

「日子快到了」這樣的呼籲都與「末日」來臨、審判的日子快要到等這種觀念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是分不開的。但「末日」並不一定就是指世界的末了說的,有時是指審判的來臨,人遭遇到無法忍受的苦難而言。

第4至5節,再次讓我們看到新約時代寫書信的模式,就是從自我介紹開始,之後就是問安。這兩節有問安也有祝福。這裡說這本書信是寫給亞細亞省的「七個教會」。有聖經學者認為這裡的「七」,並不一定是指這「七」間教會,而是用「七」來表明所有教會都需要聽從這本經書所傳遞的信息。因為在聖經中,「七」所表示的意義包括有神聖、祝福、完全、圓滿、足夠等等之意。
這裡提到「昔在、今在、將來永在的上帝」,這句話與出埃及記第三章14節的「我是創始成終的主宰」是同樣的意思。表明上帝是萬物的創造者,一切生命的來源都是上帝創造的。

「七個靈」,指的乃是上帝全備的「靈」。在以賽亞書第十一章2節提到上帝的靈包括有:一是智慧、二是聰明、三是謀略、四是能力、五是知識、六是敬畏等。有一本在聖經版本上相當有權威的《七十人譯本》則是在這裡又加上了一個「敬虔的靈」,這樣共有「七個靈」。在這裡,作者說耶穌基督就是這「七個靈」的見證者。從他的「死裡復活」開始,要使所有接受上帝信息的人都同樣都享有耶穌基督復活的恩典。

這裡提到耶穌基督愛我們,他為我們「犧牲流血,從罪中把我們釋放了出來」,這樣的信仰認知也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礎。

第6節,這節很可能採用出埃及記第十九章5至6節的觀點,認為只要是遵行上帝旨意者,都將成為上帝「神聖的國民」,是事奉上帝的「祭司」。

第7節,可參考但以理書第七章13至14節,述說那即將來臨的拯救者,將會駕雲來到世上。啟示錄作者用這種方式在說明當末日來臨時,上帝就是審判者,祂的威嚴是人無法的抵擋的。再者,這節也回應了撒迦利亞書第十二章10節所提起的,當眾人在為那「被他們刺死的那位」哀哭時,如今卻相對看到當這位拯救者駕雲來到世上,也要為他榮耀的來臨哀哭,因為過去所做的事,接受嚴厲的審判而哀哭。這一節也在暗示著基督徒在受到迫害時,將來會得到極高度的榮耀,而相對的,迫害基督徒的,將會開始哀哭、咬牙切齒了。

第8節,這節的句子也同時出現在第廿一章6節、第廿二章13節。

「阿爾法」和「亞米茄」之後,加上說明「開始」與「終結」這個說明詞的,也出現在第一章17節、第二章8節。對照第廿二章13節來看,作者有特別說明這位「開始」與「終結」者就是耶穌基督。而在第廿一章6節則是說這位「開始」與「終結」擁有「生命的泉水」,可以白白地賜給口渴的人喝。

「全能的上帝」,這句話說明了基督教信仰的上帝有三大特性的其中一種。另外兩大特性就是「全在的上帝」與「全知的上帝」。

第9節,作者「約翰」說他是曾為了傳福音而「被囚禁在名叫拔摩的海島上」。這「拔摩島」是位於愛琴海中的一個多石小島,整個島面積大約是六公里寬、十三公里長,靠近現今的土耳其海岸。
作者強調他和同信的兄弟姊妹(指這七個教會)一同「分擔患難、一同忍耐」,表示他並沒在極為困難、惡劣的環境下離開他們,而是在耶穌基督裡與他們同在一起。因為有這樣的條件,他才能說同時也要與這七間教會「分享」在耶穌裡的「主權」。這「主權」,意思是指耶穌基督復活之後,審判時刻的來到,所有信靠耶穌基督到終末都沒有改變的人,都將分享這份被拯救的榮耀(參考帖撒羅尼迦前書四:16—18)。

第10節,「有一個主日」,這句話至少說明了當時的基督徒已經從猶太人的「安息日」聚會,轉成耶穌基督復活的日子—「主日」作為聚會的時間,不再是用猶太人的安息日聚會了。

這節提到作者被「聖靈支配」,同樣的詞句也出現在第四章2節、第十七章3節、第廿一章10節。作者約翰說他在聖靈的支配之下,「聽見了一個大響聲,好像吹號的響聲」,且聲音來自「背後」,意思是指這異象,是在看不見、預防不到之狀況下出現的。

第11節,這聲音說明了作者寫這本經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將所看見的異象、聽見的話,告訴「以弗所、示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七個教會」。

第12節,作者說他「轉身」就「看見七個金燈臺」。在第20節作者有說明「七個金燈臺」指的是以弗所等七間教會之意。

第13至16節,作者在這段經文描述他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人出現。「人子」,這個用詞和但以理書第七章13節的「人子」有關,是指來自上帝的拯救者(參考使徒行傳七:56)。

這位「像人子」的是「穿著長袍,胸前繫著金帶」,這種穿著有如摩西法律中所規定的祭司大禮服(參考出埃及記三十九:2—3、29)。

他的「頭髮潔白像雪」,這是用但以理書第七章9節的背景,描述拯救者耶穌基督的樣式。這種用如同雪那樣潔白,表明的另一個意義,就是發光到眼睛無法正視一樣(參考馬太福音廿八:3,馬可福音九:3)。

「眼睛像火燄」,腳像擦亮的銅一般明亮,這是採用但以理書第十章5至6節的資料。這也在說明這位偉大的審判者的眼睛,可以看透人內心的意念。

「七顆星」一詞可參考第20節,代表著「七個教會的天使」。

「口中吐出一把雙刃鋒利的劍」;劍,是用來攻擊、審判、刑罰的(參考二:16、十九:15、21,以賽亞書四十九:1—2)。

「臉像正午的陽光」,表明正義、公平,很清楚,沒有隱遮。

以上這些都在表示一種極為崇高的威儀,令人看了會不寒而慄。

第17至18節,因為有上述的「形像」出現,導致作者看到之後,馬上仆倒在地上,嚇得如同死人一般,連動也不敢動。「不要怕」,這句話一再出現於耶穌基督傳福音的過程中(參考馬可福音五:36、六:50、路加福音五:10、十二:32),都是耶穌基督在安慰、鼓勵他的門徒,以及對生命失去希望的人(會堂的主管葉魯)所說的話。

這兩節也同時提出了耶穌基督在介紹自己,有三個特點:
一是「我是開始,也是終結」。二是「永存者——曾經死過,現在活著,要永遠活著」,這句話表示出耶穌基督已經勝過了死亡。三是「掌握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可參考馬太福音第十六章18節。這說明了信靠耶穌基督的人可以勝過死亡的威脅。

綜合上述三點,作者約翰想要告訴這些因為堅守對耶穌基督的信心的信徒,雖然有的親人、朋友已經死去,但耶穌基督就是掌握「死亡和陰間的鑰匙」的主宰,他有權可以將那些迫害信徒的人關入陰間,也可以使那些因被迫害而死去的人,從陰間復活過來,與耶穌基督同享永恆的生命,因為耶穌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過來,且永遠活著。使徒保羅說基督徒就是與耶穌基督同死,也同復活(參考羅馬書六:5、8)。

第19節,傳遞聲音者告訴作者約翰必須將「所看見的,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要發生的事,都寫下來」。這些所看見的事,就是指這異象,這是關於耶穌基督審判與拯救一切的權柄。

第20節,「奧秘」,並不是「秘密」,而是指過去不明白,現在「曉悟」、「明白」,才發覺事情很奇妙。這裡的「七個教會的天使」到底是誰?是指人,或是指天使?很難分清楚。因為「天使」也可以是教會的代表。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啟示錄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