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 18章1節 到 18章18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11.第十八章:
這章是記載大衛和押沙龍父子之間一場武力對決,描述押沙龍整軍出發想要消滅他父親大衛的勢力。但結果不但沒有因為擁有龐大軍伍而獲勝,相反的,連自己也在戰役中死亡。另一方面,從這章也可看到大衛在親情上有軟弱的一面,首先是長子暗嫩強暴妹妹塔瑪,大衛沒有讓他受到應有的譴責和懲罰;後來押沙龍殺死哥哥暗嫩,大衛讓他逍遙法外。然後押沙龍叛變、竄奪王位,大衛卻還要所有部下將領,不得殺害這個背逆他的兒子。大衛這樣的態度,想要維護軍紀、司法的公義是很困難的。因為國王的兒子不守法也可安然無事,人民就會跟著有樣學樣。

12.第十八章1至18節:
這段經文是描述約押率領大衛的護衛軍隊去對抗押沙龍的以色列軍隊,結果以色列軍隊是慘敗,但許多看見押沙龍落難卡在樹枝上的人,都不敢殺死押沙龍,後來是約押看不下去,親自帶隨從去收拾押沙龍,才結束這場叛亂、竄奪王位的事件。單從這章的記事來看,記載這場戰爭的經過是非常簡略,因為重點並不在於戰爭的過程,而是在押沙龍的死。因此,有關押沙龍死亡的經過,描寫得非常清楚。

第1至2節,大衛身邊的護衛軍已經從原本六百人,增加到現在的「一千人和一百人」。大衛將之分成「一千人和一百人為單位的隊伍」,然後「每單位有軍官指揮」帶領。更重要的,他將這些護衛軍分別由三位忠心的將領帶領,這三人就是「約押」和「亞比篩」,他們是兄弟,都是洗璐雅的孩子,是大衛的外甥。另一位「以太」,他是大衛侍衛隊領袖。

第3至5節,在這段經文中,很清楚看見大衛很想親自帶軍上陣,但這些將領不同意,原因是他們認為萬一此役失敗,大衛還有後退之路,其實,真正的問題在於第5節,大衛一再交代這三位將領,千萬不要殺害押沙龍。這些將領知道,萬一面對押沙龍,大衛可能出不了手,反而被押沙龍殺害。因為這些將領的阻止,大衛只好順從這些將領的建議不親自出征,但交代他們和所有兵士不要殺害押沙龍。

第6至8節,大衛軍隊的總指揮官是約押,而以色列軍隊則是由押沙龍親自率領。結果以色列軍隊慘敗,作者只簡單描述以色列軍隊是「死傷慘重」,有「兩萬人陣亡」,這是非常嚴重的慘敗。逃亡躲入叢林的死亡人數不在少數。可見實際死亡人數更多。

第9至10節,在潰敗而逃入叢林裡去躲藏的以色列官兵中,就包括了押沙龍在內。撒母耳記下第十四章26節就曾描述押沙龍的長相,有著濃厚且長的頭髮,這裡就說他的頭髮剛好「被樹枝纏住」,而押沙龍的坐騎——騾,卻逃跑他去,押沙龍因長髮纏在樹上無法解下來,就這樣被掛吊在樹上。約押的一個部屬發現了押沙龍,但他不敢殺死押沙龍,而趕緊跑去告訴約押。

第11至13節,約押聽到之後,隨即想用犒賞方式,要通報的兵士去殺害押沙龍,但因為有大衛的命令,沒有任何兵士敢違抗,他們都怕大衛追究責任。這位兵士對約押說「王一定知道,甚麼事都瞞不過他」,這句話已經說明大衛統治之下的軍紀相當嚴格。再者,也有可能因為大衛在自己的軍營中也藏有眼線。

第14至17節,約押帶著十個隨從士兵跟著他去將吊掛在樹上的押沙龍給殺了。然後將押沙龍給埋了,接著約押命令吹停止攻擊號,然後率領全軍返回陣營。

第18節,這節說押沙龍「沒有兒子」。但在撒母耳記下第十四章27節記載,說押沙龍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為甚麼有這樣的差異?這有一個可能,就是押沙龍的這些孩子都早已夭折,因此,雖然說有「三個兒子」,卻沒有記錄名字,唯有的是女兒名叫「塔瑪」。這裡也說押沙龍生前就有為自己在「王谷」立了一個碑,可惜並沒有說明此碑寫著是甚麼。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撒母耳記下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comm[@]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