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七章:
撒母耳記上第七至八這兩章,都是記載先知撒母耳如何帶領以色列人。然後,幫助以色列人建立君王制度。因此,真正談到先知撒母耳事跡的,只有第七章。從第八章一直到第十六章,都是記載先知撒母耳在以色列人中所行的事,他雖然沒有像君王般親自帶領以色列人民,但卻擁有絕對的權威,這也說明了所謂「先知運動」的特色,就是即使是在君王面前,先知依舊遵照上帝所給予的信息,說出上帝的話語。
22.第七章2至11節:
這段經文說明先知取代了祭司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描寫先知撒母耳如何指揮以色列人民抵抗非利士人,他扮演的角色,並不只限於傳遞上帝的話語,更重要的,他也扮演著有如君王的角色。其實,先知撒母耳也被看成是最後的一個士師。雖然在第八章1節有提到先知撒母耳親自立兩個兒子當士師,但卻不是從上帝直接任命,因此,他們不被看成是正式的士師。
第2至4節,因為有約櫃,以色列人民就像過去一樣,經常到亞比拿達的家裡去詢問上帝的旨意,並請求上帝伸手救助。第3節是濃縮了過去二十年先知撒母耳所做的,就是要改造以色列人偏差的信仰,他教導以色列人民必須棄絕拜偶像的行為,專心歸向上帝,以色列人民聽從了先知撒母耳的勸勉。
第5至6節,這裡說先知撒母耳召集以色列人民聚集到「米斯巴」,這是便雅憫境內的村鎮(參考約書亞記十八:26),距離耶路撒冷約有十二公里。在這裡曾發生以色列十一個支派的人,聯合起來攻打便雅憫支派的事件,並且差點就消滅了便雅憫的族群。先知撒母耳召集以色列人在這裡集合,他要帶領他們向上帝祈禱。這裡並沒有說明是甚麼原因,先知撒母耳會要求舉行隆重的懺悔、認罪方式,向上帝祈求寬恕赦免。使用的方式是「打水來澆在上主面前」,加上用「禁食」的方式(這也是聖經中唯一記載這種動作的經文)來進行這次的代禱儀式,這些都是在表示一種洗滌乾淨,也說明內心敬虔、潔淨之意。
第7至11節,「米斯巴」還有另一個意思,就是指「守望塔」。從這名字可看出這地方有「制高點」的軍事重要性。
非利士人為甚麼要來攻打以色列人?一則,可能是他們認為以色列人離開了約櫃所在地基列‧耶琳,到米斯巴的地方。再者,他們不想讓以色列人再次出現新的領導者,這樣,他們才能繼續「轄制」以色列人。五個非利士首領就帶領軍隊要來攻打以色列人民,這使以色列人民相當懼怕,因為上次才打敗仗死傷慘重。先知撒母耳向上帝禱告,祈求上帝救他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他同時扮演著祭司的角色。這樣,撒母耳除了是先知之外,也同時是祭司,又是「士師」(領袖之意)。上帝垂聽先知撒母耳的禱告,這對全體以色列人來說,是個非常重大的事。而非利士人想利用先知撒母耳正在獻祭時進行破壞。在他們看來,破壞宗教禮儀,正好可以使他們的神-耶和華上帝,無法顯現威力。但非利士人這樣的動作,也等於是在「褻瀆」上帝的神聖一樣。上帝從天上雷擊非利士人,就是在懲罰他們褻瀆以色列人民敬拜上帝的神聖典禮。這次以色列人打贏了非利士人。也是先知撒母耳第一次使以色列人民排除了非利士人的挑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