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廿九章:
撒母耳記的作者有個明確的觀點:上帝揀選的僕人,上帝會與他同在。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上帝絕對不會袖手旁觀,而會伸出援手救助。大衛是上帝所揀選的僕人,每當他遇到困難時,上帝一定伸手救助他。現在這一章也是在這樣的題旨下,述說上帝怎樣幫大衛解危。當亞吉王要求大衛帶兵去迎戰自己的同胞—以色列軍隊時,上帝使非利士人的其他酋長反對大衛出兵,而使大衛免於面臨必須殺害自己同胞的困境。再者,這一章另有一個可能用意,是用來說明或是反駁那些故意惡言中傷大衛的謠言;這些謠言說大衛曾帶兵幫助非利士人殺害自己的同胞。作者希望用這篇故事來說明,其實大衛並沒有做這樣的事。由於上帝親自介入,改變了原本可能造成的傷害。因為大衛是上帝所揀選的君王。
第1至3節,非利士人是採取聯邦制度,各城邦都是獨立自主,但遇到有外敵入侵任何一城,或是有對外進攻掠奪的計劃,都是採取聯邦共同出兵。現在是非利士人決定要攻打以色列人民。在第2節有提到「五個非利士酋長」,這裡的五個,指的就是迦特城、加薩城、亞實基倫城、亞實突城,和以革倫城等。這些酋長帶著自己的軍隊,有「百人一隊和千人一隊依次前進」,這是指出征之前的校閱,有鼓舞士兵精神的作用。而大衛將他的軍隊跟在亞吉王軍隊的後面走,這表示大衛和他的部下是隸屬於亞吉王的隊伍之一。但當非利士人的軍事將領一看到大衛帶領他的部下也跟在亞吉王後面,感到不解。原因是他們即使沒有看過大衛,或是親自和大衛交戰過,但一定風聞過大衛的名聲,就像第5節所提起的歌頌大衛之詩歌。因此,他們質問亞吉王「這些希伯來人在這裡幹甚麼」,意思是指這些人只會礙事,對於這麼重大的軍事行動不利。而他們用「希伯來人」一詞,也有一個意思,是指「沒有水準的人」(參考廿二:2)。亞吉王聽了之後,很不以為然,他極力推薦大衛確實是個很好的伙伴和領導者。
第4至5節,雖然有亞吉王的保證,但其它四個城的將領並不接受亞吉王的解說。他們「很不高興」的要求亞吉王將大衛「遣回」洗革拉城。這已經表明若是亞吉王不將大衛送回去,他們可能會取消這次的聯盟行動。他們反對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非利士人最擔憂的就是大衛,過去的戰史經驗,只有大衛有能力打敗他們,因此,他們怕大衛會在戰爭中突然反叛而過來攻打非利士人。
第6至7節,為了要和其他非利士人城邦和好,亞吉王雖然信任大衛,但也只好差遣大衛離開營地回去洗革拉駐守。
第8至11節,雖然大衛在這裡有所辯解,認為應該信任他才對,但亞吉王仍舊堅持要大衛回去。大衛只好聽從亞吉王的指令,隔天就率領他的軍隊回洗革拉城。其實,這也是上帝在照顧大衛的一種方式。就像前面提過的,以免大衛在打仗中殺害自己的同胞。
24.第三十章:
撒母耳記的作者將非利士人聯軍準備攻打以色列人的事件先暫且擱著,沒有繼續敘述,而是先插入這段有關大衛帶兵攻打亞瑪力人的事件。這樣編輯的方式主要目的,說明大衛確實有能力單獨帶兵攻打侵犯以色列人的外族人,同時,在他的身上一直有上帝的靈與他同在。再者,作者用這則故事剛好可以凸顯大衛和掃羅完全不同之處,就是掃羅一直希望獲得上帝給予指示,但「上主既不藉著夢,又不藉著烏陵,也不藉著先知回答他」(參考廿八:6)。相反的,大衛因為有上帝的祭司在身邊,他求問上帝是否可以帶兵去攻打亞瑪力人,上帝就回答了他的求問,並讓他清楚知道結果如何。也藉著這個事件,作者要說明大衛是個聰明的領導者,不但有上帝的幫助,他本身也是個以愛心對待部下的領導者,對那些沒有跟著去攻打亞瑪力人的部隊,他也給他們相同的待遇,也因此為後來以色列的軍隊立下了很好的條例。
25.第三十章1至20節:
這段經文述說大衛帶領他的部隊,從非利士人的戰場上回到洗革拉城之後,才發現當他不在的時候,整個洗革拉城已經被亞瑪力人入侵並燒毀破壞,整個城都幾乎成為廢墟了。他和自己部下的家眷都被擄去,且所有財物盡都被洗劫一空。此時,他的部下因此對大衛相當不滿,對大衛的領導造成威脅。但大衛有上帝的幫助,他先求問上帝是否該出兵去打亞瑪力人。他的求問,獲得上帝肯定的答覆。於是大衛率領軍隊去追打亞瑪力人。不但成功地救回被亞瑪力人擄去的洗革拉城的人,也救回所有被擄去的財產。
第1至5節,就在大衛帶兵跟著亞吉王去出征時,亞瑪力人來突擊、掠奪洗革拉城。這也可說是亞瑪力人的報復,因為大衛也曾經攻打他們的聚落。但亞瑪力人是「燒毀」洗革拉城,且「把所有的婦女」和「所有的人都帶走」。亞瑪力人跟以色列人之間可以說是「世仇」,這種衝突可追溯到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亞瑪力人曾來攻打他們(參考出埃及記十七:8—16),甚至後來摩西法律也規定,與亞瑪力人之間的這筆帳,要留給下一代(參考申命記廿五:17—19)。
第6至8節,因為被亞瑪力人趁隙洗劫,而使大衛陷入了「窘境」,跟隨大衛去打仗的兵士都很難過,甚至想要用「石頭打死他」。他的部下之所以會這樣,可能和他們沒有辦法固守自己的家園,而遭到亞瑪力人侵入掠奪,導致妻兒被擄,財物盡失有關。何況,這群跟隨大衛的成員,身分很複雜,包括流氓都有,這可從第22節所記載的「無賴和流氓」這用語,看出大衛身邊的部下素質不一(另外可參考撒母耳記上廿二:2),這些人很容易在遇到不如意或是受到傷害時,怪罪到他人身上。但作者強調在大衛身上有「他的上帝給他勇氣」,這句話表示上帝與大衛同在,讓他在面對發生這巨大事件時,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知道要怎樣處理。大衛找祭司「亞比亞他」帶「以弗得」來詢問上帝的旨意。這也是大衛第二次用「以弗得」來詢問上帝的旨意,第一次是在非利士人攻打基伊拉城的時候。這在說明:大衛對於重大的行事,都會遵行上帝的旨意,他知道遵行上帝旨意就是最好的避難方式。在這裡大衛問上帝兩個問題:一是「該不該去追擊」亞瑪力人?二是若要追,是否能追得上?上帝給他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第9至10節,大衛帶著跟他去和非利士人出征的六百名軍隊趕緊追亞瑪力人去。在追趕的途中,有兩百個人因過度疲憊,而無法繼續和大衛一起去追擊亞瑪力人。這種帶兵的態度,也一直持續到今天的以色列軍隊,只要帶兵官發現士兵中有人太疲憊,不論戰事多麼吃緊,也會讓兵士們停留休息,因為當軍隊疲憊時,就無法取勝於敵人。另有一種說法,認為這也是大衛另一種謀略,是要留這兩百個士兵在此養精蓄銳,萬一其餘四百名軍人發生追擊上的困難,或是在前線失利,當他們轉回頭時,就可以讓這兩百名當作支援的部隊之用,以免全軍覆沒。這點也可從第17節看出亞瑪力人的軍隊兵力,遠超過大衛的部下甚多,獲得證實。
第11至14節,從第11至12節可看出大衛確實是個很有智慧的領導者。他發現一個埃及男孩,原是「亞瑪力人的奴隸」,很可能是在亞瑪力人攻擊埃及人時,帶回來的戰利品,就像亞瑪力人侵犯洗革拉城後,他們沒有殺害這城的人,而是擄走他們,且是包括大人、小孩全都擄去,主要是當作奴隸使用,要不就是送奴隸市場販賣。因此,這個埃及男孩就是在類似這種情形之下被擄去當奴隸。因為是奴隸,所以主人並沒有用比較人道的方式對待,帶他出來參與洗劫洗革拉城的戰役,卻因為他生病就丟棄他。這就是當時的奴隸可能遇到的下場。在這三天中,他都沒有任何食物和喝水,因過度飢渴導致昏倒在田野裡而被大衛的部下發現。大衛善待這個埃及男孩,給予足夠的食物,讓他可以恢復體力。這個少年人也坦承他是跟隨著主人到處去擄掠其他城鎮,而其中包括了洗革拉城。這少年人的話回應了第3節所提起的,證明洗革拉城確實是亞瑪力人所破壞的。這也說明了大衛透過烏陵獲得上帝肯定的回應,表明他並沒有瞎猜,或是有錯誤的行動。因為他先透過祭司來徵詢上帝的旨意。
第15至20節,大衛希望這個埃及男孩能成為他的嚮導,帶他和部下去追趕亞瑪力人。這表示大衛在獲得上帝的肯定答覆之後,上帝就是透過這種方式在幫助大衛。因此,會遇上這個亞瑪力人奴隸的埃及男孩,並不是一種「巧遇」,而是有上帝在導引、安排。埃及男孩向大衛提出兩項要求:「不殺我」、「不把我交給我的主人」,讓他活下去等,這些要求大衛都接受了。亞瑪力人以為大衛無法追回他們,因此,四處擄掠、洗劫,將掠奪而來的物品是「又吃又喝」、「狂歡慶祝」,原因是他們搶劫的物品相當多,多到讓他們得意忘形。他們沒人會想得到大衛在上帝的引領之下,有能力帶兵繼續反擊過來。大衛帶著他的四百個兵士就著手攻打亞瑪力人,且是「一直打到傍晚」,這表示連連不停的攻擊,主要在說明亞瑪力人的數目很多。亞瑪力人「除了四百個騎駱駝的年輕人跑掉外」,其餘「沒有一個逃脫的」,這句話表示大衛沒有留下活口。因為這次徹底打敗了洗劫洗革拉城的亞瑪力人,也因此將所失去的一切,包括大衛的兩個妻子、部下的妻兒,以及所有遺失的財物等,全部都搶救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