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询  A+放大  A-缩小
/******************************************************************************
2022年3月20日开始要在高雄三一长老教会查经班查考马太福音,希望能有比较完整的品质
提升。

以下是以前版本的前言,保留参考:
这份资料经历了几年才完成,前半段是经过交大信望爱社暑期查经班和新竹中正长老教
会的学道班使用后修正过的产物。后半段是我离开交大之后慢慢闭门造车补完的,终究
是完成整份资料了。

在缺乏团队的校正下,闭门造车的结果一定会比较难以了解,不过反正电子档修改容易
,我还是先释放出来,希望未来能够有人做进一步的修正。tjm  (lk校稿 2011/10/22)
******************************************************************************/
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零、背景:
  一、作者:
    (一)马太福音的内为并未指明作者的身份,但传统看法是马太(利未)。
    (二)早期的教父们认为《马太福音》最初是马太用希伯来文或亚兰文写成,后来
          又用希腊文写或翻译一次。优西比乌引用帕皮亚(西元第二世纪中)、爱任
          纽与耶柔米都有类似的言论。
    (三) 太 9:9-10 记载耶稣呼召马太时,他坐在税关,以及其税吏的身份等,而
           可 3:18 的平行记载中,对马太并没有特别记载,这个差异显示马太很可能
          就是马太福音的作者。
    (四)马太是加利利人,此区是与外界通商频繁的地区,且他的职业是贸易相关的
          税务员(税关),所以一定熟悉货品价格、金钱与财富、数字计算,也熟悉
          通用的亚兰文与希腊文,也可能善于速记,这些特点有助于纪录耶稣的言论。
    (五) 太 13:52太 8:19  路 9:57太 22:41-42  可 12:35 等经文对比中,
          可以看出马太本身可能是文士,所以特别注意文士的身份,并且降低文士与
          基督信仰的冲突。
    (六)其他福音书记载马太另外有一个名字叫「利未」 可 2:14  路 5:27 ,她也是
          使徒之一,被呼召时坐在加利利的税关,一般认为这个税关靠近迦百农,在
          一条商业大道上,马太应该是帮希律安提帕政权抽取税金。

  二、对象: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的犹太人。而且应该是与作者熟悉,所以作者才不
            必向保罗书信一样详细具名并介绍自己。
  
  三、资料来源:
    (一)马太福音、马可福音与路加福音有许多相似之处,被称为「符类福音」,其
          中马可福音认为是马太福音与路加福音的共同来源,而马太福音与路加福音
          一致而不出现在马可福音的部分,也可能是一份口传或成文的资料,这份资
          料被学者们称爲「Q典」,这种说法被称为双来源论,成为近代学者的主流
          理论。
    (二)由于目前并没有任何「Q典」的文献或考古证据,因此这份想像中的共同文
          件也可能只是基督徒间关于耶稣事迹与言论的「共识资料」,经由马太与路
          加独立挑选编入其福音书。「Q典」本身的模糊性也让这个双来源论更容易
          被接受。
    (三)虽然早期教父认为马太福音是由希伯来文或亚兰文写成,后来又用希腊文写
          或翻译的,但近代的学者因为马太福音的希腊文流畅度高,不太像翻译得笔
          法,大多认为马太福音是直接用希腊文写成,或者有一本希腊文的马太福音
          与另一本希伯来文或亚兰文的马太福音,但最后留下来的是希腊文版本。当
          然耶稣的言论或事迹,一开始可能是用亚兰文纪录的。
          
  四、写作时间:
    (一)西元70年以前,传统的说法认定马太是第一本福音书,但是近代的学者有不
          同的看法,认为马可福音是最早写成的。
    (二)彼得于西元65年左右被杀,以彼得为资料来源的马可福音写作时间一定不会
          太晚,甚至在西元60年以前就完成。马太福音则应该在马可福音之后。
    (三)西元70年圣殿被毁,而符类福音都纪录耶稣预言圣殿被毁,因为许多学者认
          定预言不可能发生,所以倾向把福音书的成书时间定于西元70年以后。这类
          的学者一般认为马可福音是西元70年写下,而马太福音的写作时间大约在西
          元70-90年之间。但实际上如果接受预言是可能的,福音书的成书时间应该在
          西元70年以前。
    (四)西元115年的叙利亚安提阿主教伊格那修曾经引用马太福音,西元90年的十
          二使徒遗训也把马太福音当成材料运用,所以马太福音的着作年代一定早于
          这个时间。
    (五)早期教父爱任纽(约西元175年)的着作中提及马太福音写作时,彼得与保罗
          还活着,如果这是正确的资讯,那马太福音的着作年代就在西元65年以前。

  五、写作地点:犹太地。学者有两种看法,一是叙利亚的安提阿,一是彼拉,大多数人
                认为是叙利亚的安提阿,因为除了文化背景和是之外,马太福音最早也
                是被叙利亚的安提阿相关的教会领袖引用。而彼拉在约旦河东,是西元
                60年代耶路撒冷陷落前,犹太基督徒避难之处。
                
  六、特色:
    (一)本书为符类福音中最多引用旧约的一卷。
    (二)作者多方找寻圣经的预言在耶稣身上的应验,使用应验套语来指明耶稣生
          平的事件如何应验了旧约圣经的预言。
    (三)本书多记载耶稣的言论。
    (四)本书多注重数字的结构。
    (五)福音书中仅马太福音出现「教会 太 16:17-18  18:15-20 」,表示写作当
          时「教会」已经存在,而第一读者已经由会堂中出来而加入教会,马太福
          音对教会的组织与任务特别有兴趣。
    (六)特有的五段落结构(叙述与言论交错),可能跟摩西五经有关。
    (七)作者虽以希腊文写作,却显然熟悉希伯来文与亚兰文。马太福音独有的旧
          约引用,常常是作者直接由希伯来原文翻译过来,而非引用七十士译本。
    (八)使用「基督」做耶稣头衔的次数很多,显示作者对这个意义等同于是君王
          的头衔的重视。
    (九)马太福音是早期教会被诵读最多的福音书,被称为「教会的福音书」。
    (十)马太福音几乎收录整本马可福音,且顺序与马可福音一致。
    (十一)马太福音以「天国」取代其他福音书中的「神的国」。    
    (十二)作者强调耶稣君王的身份,指出他是犹太人期待已久的弥赛亚。
    (十三)耶稣时代的拉比习惯用「夫子式解经法」来用旧约经文印证自己所要表
            达的思想。保罗在加拉太书为了反驳这些拉比的思想,也使用了这种解
            经法。马太福音的作者要写信给犹太文化下的基督徒,显然也必须藉助
            于这种当时犹太人熟知的解经法。

※重要参考资料:
1.詹正义、潘秋松博士编辑,「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卷一―马太福音、马可福音」,美
  国活泉出版社出版。
2.吴罗瑜着,「义仆与君王●马太福音注释」,中国神学研究院出版。
3.廖上信着,「中文圣经注释第二十八卷-马太福音」,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出版。
4.法兰士着、沈允译,「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马太福音」,校园出版社出版。
5.马有藻着,「天国的福音 马太福音诠释」,中信出版社。
6.华侯活着、何碧荣译,「马太福音研经导读」,天道书楼。
//以下是2022年新增的参考资料
7.汤姆・赖特着、合咏霓译,「马太福音・真是这样?!」,友友文化。
8.彭国玮、叶约翰编辑,「马太福音之山上宝训研读本」,圣经公会。
9.史特劳斯着、蔡蓓、蒋虹嘉译,「麦种基础教育系列--福音书与耶稣生平」,美国麦
  种传道会。
10.黄汉辉着,「与人同在的弥赛亚君王」,基道出版社。
11.张永信着,「马太福音注释」,宣道出版社。
12.迈克尔・威尔金斯着,「国际释经应用系列--马太福音」,汉语圣经协会。
13.卡森着,周俞云翔译,「麦种圣经注释--马太福音」,美国麦种。
14.黄鸿兴着,「天道圣经注释--马太福音」,天道书楼。

☆代号说明:
  「●」:经文注释
  「◎」:个人感想与应用
  「○」:相关经文
  「☆」:特殊注意事项
经文:

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后裔,子孙:原文是儿子;下同),耶稣基督的家谱: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犹大和他的弟兄;犹大从他玛氏生法勒斯和谢拉;法勒斯生希斯仑;希斯仑生亚兰;亚兰生亚米拿达;亚米拿达生拿顺;拿顺生撒门;撒门从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从路得氏生俄备得;俄备得生耶西;耶西生大卫王。大卫从乌利亚的妻子生所罗门;所罗门生罗波安;罗波安生亚比雅;亚比雅生亚撒;亚撒生约沙法;约沙法生约兰;约兰生乌西雅;乌西雅生约坦;约坦生亚哈斯;亚哈斯生希西家;希西家生玛拿西;玛拿西生亚们;亚们生约西亚;百姓被迁到巴比伦的时候,约西亚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迁到巴比伦之后,耶哥尼雅生撒拉铁;撒拉铁生所罗巴伯;所罗巴伯生亚比玉;亚比玉生以利亚敬;以利亚敬生亚所;亚所生撒督;撒督生亚金;亚金生以律;以律生以利亚撒;以利亚撒生马但;马但生雅各;雅各生约瑟,就是马利亚的丈夫。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是从马利亚生的。这样,从亚伯拉罕到大卫共有十四代;从大卫到迁至巴比伦的时候也有十四代;从迁至巴比伦的时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 1:1-1:17

注释:

壹、序言:君王的诞生  1:1-2:23 
  一、耶稣的家谱  1:1-17路 3:23-38 
      ●亚伯拉罕的「后裔」:SG 5207,「儿子」、「后代」,此处跟 创 22:18 中上
                            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也就是常说的「亚伯拉罕之约」
                            有关。
      ●大卫的「子孙」:SG 5207,「儿子」、「后代」,此处跟 撒下 7:11-16 中上
                        帝给大卫的应许,也就是常说的「大卫之约」有关。
      ●「耶稣」:字义是「耶和华拯救」,等同于希伯来文的「约书亚SH 3091」。
      ●「基督」:SG 5547,「受膏者」之意,等同于希伯来文「弥赛亚SH 4899」。
                  旧约时代,先知、君王、祭师这三个职分是透过受膏而设立。 
      ●家「谱」:SG 976,「书卷」、「纪录」。
      ●「家谱」:SG 976+SG 1078,「世系纪录」、「家谱的记录」或「历史的记
                  录」、「起源」,此字就是七十士译本「创世记」的标题。七十士
                  译本的 创 2:4  5:1 也出现这个字。
      ◎文献显示耶稣诞生的时代,详细的家谱纪录仍然存在(不然祭司怎样取得职位?
        )。不过随着西元70年圣殿被毁,圣经以外获得正式认可的家谱就失传了。
      ●亚伯拉罕「生」以撒:SG 1080,「生育」,是指亚伯拉罕是以撒的「祖先」,
                            而不一定指「父亲」。
      ●「亚伯拉罕」:字义是「众人的父」。
      ●「以撒」:字义是「笑」。
      ●「雅各」:字义是「笑」。
      ●「犹大」:字义是「他要受赞美」。
      ●「她玛」:字义是「棕榈树」,其事迹可参考 创 38 。
      ●「法勒斯」:字义是「破坏」。
      ●「谢拉」:字义是「如日东升」。
      ●「希斯仑」:字义是「被围绕的」。
      ●「亚兰」:字义是「高的」。
      ●「亚米拿达」:字义是「王子手下的人」。
      ●「拿顺」:字义是「法师」。
      ●「撒门」:字义是「衣裳」、「外袍」。
      ●「喇合」:字义是「宽大的」,其事迹可参考 书 2 。
      ●「波阿斯」:字义是「在他里面是力量」。
      ●「路得」:字义是「一个女性的朋友」,其事迹可参考 得 3 。
      ●「俄备得」:字义是「服事」。
      ●「耶西」:字义是「富有的」、「丰裕的」。
      ●「大卫」:字义是「受钟爱的」。
      ●「乌利亚」:字义是「耶和华的亮光」。
      ◎乌利亚的妻子,就是拔示巴,事迹纪录于 撒下 11:1-27 。
      ●「所罗门」:字义是「和平的」。
      ●「罗波安」:字义是「百姓的拓宽者」。
      ●「亚比雅」:字义是「我父是雅威」。
      ●「亚撒」:字义是「医师」、「治疗」。
      ●「约沙法」:字义是「被耶和华审判的人」。
      ●「约兰」:字义是「耶和华所高举的」。
      ●「乌西雅」:字义是「耶和华的能力」。
      ●「约坦」:字义是「耶和华是正直的」。
      ●「亚哈斯」:字义是「拥有人」。
      ●「希西家」:字义是「耶和华的力量」。
      ●「玛拿西」:字义是「忘记」、「遗忘」。
      ●「亚们」:字义是「建造者」。
      ●「约西亚」:字义是「耶和华所医治的」。
      ●「耶哥尼雅」:字义是「被耶和华所坚立的人」。
      ●「撒拉铁」:字义是「我曾求告耶和华」。
      ●「所罗巴伯」:字义是「生于巴比伦」。
      ◎耶哥尼雅被神咒诅,必无后裔继其王位 耶 22:24-30 ,对照 路 3:27 撒拉
        铁为尼利之子「撒拉铁生所罗巴伯」,可见所罗巴伯并非撒拉铁亲生儿子,
        可能是撒拉铁早亡无子,其弟毗大雅娶其妻而生所罗巴伯,归他名下
         代上 3:17-19  申 25:5-10 。故神对耶哥尼雅的咒诅,与耶稣无关,而神对
        大卫的应许,却成就在耶稣身上。
      ●「亚比玉」:字义是「我父是尊荣的」。
      ●「以利亚敬」:字义是「神所兴起的」。
      ●「亚所」:字义是「帮助者」。
      ●「撒督」:字义是「公正的」。
      ●「亚金」:字义是「耶和华要建立」。
      ●「以律」:字义是「上帝的赞美」。
      ●「以利亚撒」:字义是「上帝的帮助」。
      ●「马但」:字义是「礼物」。
      ●「雅各」:字义是「抓住脚后跟的人」或「取代者」。
      ●「约瑟」:字义是「任他增添」。
      ●「马利亚」:等于希伯来文的「米利暗SH 4813」,字义是「反抗」。
      ●「是从马利亚生的」:SG 1537+SG 3739+SG 1080,「从她生的」,而
                            SG 3739的原文型态是「所有格单数阴性」,显出
                            耶稣是女性的马利亚所生。
      ◎这个家谱前三分之二取自七十士译本的 代上 1:1-3:24  得 4:12-22 ,但
        所罗巴伯以后的资料就没在圣经中出现过。
      ◎路加福音记载「约瑟是希里的儿子」,马太福音记载「雅各生约瑟」。这
        两本福音书记载的耶稣家谱差异颇大,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路
        加记载的是马利亚方面的家谱,也有人认为可能因为「认养」的因素,导
        致法律与血统上的家谱不同。
      ◎此家谱共分成三个十四代,而十四这个数字,就是「大卫」这个字的数值
        总和(犹太人的数字是以字母代替,「大卫」是DWD,4+6+4=14)。至于
        怎样计算这三个十四代,学者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爲大卫算两次,另
        有人认为耶哥尼雅算两次。
      ◎通常犹太人的家谱只列出男性,耶稣的家谱例外的列出四个女性。
经文:

耶稣基督降生的事记在下面:他母亲马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她丈夫约瑟是个义人,不愿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正思念这事的时候,有主的使者向他梦中显现,说:「大卫的子孙约瑟,不要怕!只管娶过你的妻子马利亚来,因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约瑟醒了,起来,就遵着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过来;只是没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儿子(有古卷:等她生了头胎的儿子),就给他起名叫耶稣。 1:18-1:25

注释:

  二、耶稣降生  1:18-25 
    (一)马利亚已经许配给约瑟,还没有迎娶,就由圣灵怀了孕。  1:18 
          ●「降生」:SG 1078,「起头」、「根源」、「世系」、「出生」,与 1:1 
                      的家谱同字。
          ●「许配」:SG 3423,「订婚」,犹太人的婚姻风俗中,订婚后距离真正的
                      结婚大约有一年的时间,不过这段时间中双方已经是名分上的夫
                      妻了,除非一方死亡或男方休妻才能解除婚约。但是女方仍居住
                      在父家,直到正式的婚礼之后才可以同房。
          ●「迎娶」:SG 4905,「联合」、「同房」。

    (二)约瑟想要暗暗休掉马利亚,却在梦中被主的使者劝止。  1:19-20 
          ●「义人」:SG 1342,「正直的人」,此处应该是指「遵守律法的人」。
          ●「明明地羞辱」:SG 1165,「作为例子」、「示众」、「羞辱」。
          ●「休了」:SG 630,「释放」、「让人离开」、「离婚」。
          ●「思念」这事:SG 1760,「思索」、「考虑」。
          ●「主的使者」:SG 32+SG 2962,「主的天使」。
          ◎比对 路 1:36,56 ,可知这时候马利亚大约怀孕四个月,因为她怀孕前三个
            月去和亲戚伊利莎白同住。
          ◎此处约瑟认定马利亚不贞,但他还是希望不要公开羞辱马利亚,以免让她遭
            遇更严重的处罚,因此能采用的方法就是暗地解除婚约。
          ◎ 1:20 天使称呼约瑟为「大卫的子孙约瑟」,已经指明约瑟身份的重点是「
            大卫的后裔」,这与弥赛亚预言有关。

    (三)天使要约瑟将儿子取名为耶稣,因为耶稣要将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应验
          先知在旧约中的预言。  1:21-23 
          ●「耶稣」:SG 2424,「约书亚」,「亚」指耶和华,「约书」是动词,意
                      思是「他拯救」或「已拯救」。意思就是「耶和华已拯救」。
          ●「应验」:SG 4137,「满了」、「完成」、「应验」,这是本书很常出现
                      的用字。
          ●「童女」:SG 3933,「处女」或「适婚年龄的年轻女子」。但是在旧约出
                      现的七次中,有六次一定是指「处女」,有一次不确定是否是指
                      「处女」,所以此处应该比较可能是「处女」的意思。
          ◎ 太 1:23 的「童女」前面有定冠词SG 3588赛 7:14 的童女SH 5959,
            前也有冠词。
          ●「以马内利」:SG 1694,是希伯来文SH 6005的音译,意思是「神与人同
                          在」。
          ◎ 1:23 的应许出现在旧约 赛 7:14-16 中上帝透过以赛亚给亚哈斯王的预
            兆, 赛 7:1 中提到这是亚兰王与以色列王来攻击犹大。 赛 8:1-4 提到
            此一预言的第一次应验,透过以赛亚的儿子出生来预言亚兰王与以色列
            王被亚述帝国所灭。此处等于是这个预言的第二次应验。
          
    (四)约瑟醒了之后就遵照天使的吩咐娶了马利亚,生儿子之后取名为耶稣。
           1:24-25 
          ●「娶过来」:SG 3880,「带着」、「接受」、「领受」。
          ●「同房」:SG 1097,「知道」、「认识」、「发生性行为」。
          ●「等」她生了儿子:SG 2193,「直到....的时候」。也就是表达马利亚生
                              了儿子之后,约瑟就与她有正常的夫妻关系。
经文: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当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甚么时候出现的,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 2:1-2:12

注释:

  三、博士来朝拜  2:1-12 
    (一)耶稣诞生的时间:希律王时;诞生的地点:伯利恒。  2:1 
          ●「希律」:字义是「英勇的」。
          ◎「希律王」:大希律,西元前47年成为加利利巡抚,西元前40年被封为犹
                        太王,西元前37年实现的对犹太的完全统治。西元前4年去
                        世,管理犹太、以土买、加利利等地。
          ◎马太福音除了 2:1-3 称呼「希律王」之外,都只称呼「希律」,其原因可
            能是马太希望突显弥赛亚的王权。
          ◎耶稣诞生的确切时间,可以由 路 2:1-7 的记载中推算出来。
          ◎「报名上册」:希腊和罗马的历史家都没有记载这个命令,约瑟夫记载
                           徒 5:37 的那一次报名上册。古代的蒲草文献显示,在埃
                          及每十四年举行一次「报名上册」。最早的记录是西元二十
                          年的那一次,所以可以推测使徒行传的那一次是西元六年,
                          再往前推,埃及应该在西元前八年举行「报名上册」。而这
                          次的报名上册,犹太地区因为大希律的关系,延迟了几年才
                          举行,所以耶稣应该诞生在西元前六年前后。
          ●「伯利恒」:字义是「粮食之屋」,又称「以法他」 创 35:19 ,位于耶
                        路撒冷以南约十公里,是大卫的出生地 撒上 17:12-58弥 5:2-5 预言弥赛亚生在此地。此处强调「犹太的伯利恒
                        」,是为了与 书 19:15 西布伦的伯利恒区别。
          ◎耶稣诞生的详细经过可以参考 路 2:1-7 。

    (二)东方的博士来到耶路撒冷,以看到犹太人之王的星,特地要来拜他。
           2:1-2 
          ●有几个博士:前面有SG 2400,「看啊」、「瞧」,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博士」:SG 3097,「星象家」、「智慧之士」、「魔术师」,此处应该
                      是指前二者的意思,当时东方的星象家应该能取得希伯来的宗教
                      文献,也可能知道弥赛亚的相关应许,不过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其
                      真正的救赎含义。
          ●「东方」:SG 395,「东方」、「上升」,可能是指「阿拉伯」、「波斯
                      」或「巴比伦」,详细的地点无无法考察。
          ◎「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希律王也被称为「犹太人的王」,他为了维系自
                                    己的权力,甚至杀死妻儿,所以博士们的宣称自
                                    然激起希律王的不安。
          ●他的「星」:SG 792,「星」,此处可能暗指 民 24:17 「有星要出于雅
                        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的预言。
          ●「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原意应该是「我们看见他的星升起」或「
                                      「我们看见在升起中的他的星」。
          ●「拜」他:SG 4352,「敬拜」、「在....之前俯伏」。
          ◎「星」:关于这星,有许多的意见,不过 2:9 这星指引博士往前找到耶稣,
                    应该不是普通的天文现象,而是一个神迹。
          ◎此处引进东方博士的记载,可能跟耶稣家谱引进非犹太女人的用意一样,让
            读者知道上帝也会拣选非犹太人。
          ◎此时耶稣应该已经一岁多了,但 路 2:39 记载约瑟和马利亚在圣殿献祭后就
            回拿撒勒去,因此可能他们回拿撒勒去后,决定到伯利恒养育耶稣,或者到圣
            殿献祭后就决定先到伯利恒养育耶稣一段时间再回拿撒勒去。
             
    (三)希律王的反应  2:3-8 
          1.希律王内心不安,耶路撒冷的人也不安。  2:3 
            ●「心里不安」:SG 5015,「摇晃」、「扰乱」、「动荡」。
            ●「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直译是「耶路撒冷与他」,亦即「耶路
                                            撒冷整城的人都和大希律一样不安」。     
            ◎大希律王是以土买(以东)人,统治犹太人期间始终无法得到犹太人的衷
              心顺服,因此他听见「真命天子」将要出生,自然不安。耶路撒冷的人知
              道真命天子要出生,表示政局将会动荡不安,自然也会不安。

          2.希律王找祭司长和文士来询问基督诞生的地点,查出是「伯利恒」。 2:4-6 
            ●「召齐了祭司长....」:原文是「召齐了所有的祭司长....」。
            ●「祭司长」:原文是复数,表达「祭司们的领袖」的意思。
            ●「文士」:SG 1122,「律法专家」、「律法学者」。
            ●「问」他们:SG 4441,「询问」、「调查」,原文的时态是「不完成式
                          」,显示是「不断的查询」。
            ◎「基督当生在何处?」,这个问题显示希律认为博士口中的「生下来作犹太
              人之王的」就是「基督」、「弥赛亚」。
            ●犹大「诸城」:SG 2232,原文是「首领们」、「统治者们」。
            ●「我以色列民」:SG 3588+SG 2992+SG 1473+SG 3588+SG 2474,「
                              我民(单数型态)以色列」。
            ◎对希律来讲,「犹太人的王」就是「基督」。
            ◎宗教领袖们所引的经文,主要是根据 弥 5:2 ,但马太所记的经文内
              容与目前的希伯来文圣经和七十士译本圣经略有不同,可能是来自不
              同的抄本或者是其他非旧约圣经的来源。

          3.希律询问基督出生的时间(星出现的时间),并计诱博士意图查出基督
            的踪迹。  2:7-8 
            ●「暗暗地」:SG 2977,「隐密地」。
            ●「细问」:SG 198,「精确的知道」、「严谨的调查」,圣经中仅出现
                        两次 太 2:7,16 。
            ●「仔细寻访」:SG 1833+SG 199,「精确地查询」,「仔细的细查」。
            ●「小孩子」:SG 3813,「婴孩」、「小孩」。 
            ●「报信」:SG 518,「报告」、「告诉」。
            ◎如果希律明明的要杀害弥赛亚,恐怕会引起犹太人的反对,因此他决定要
              暗中移除这可能影响他王位存续的新生弥赛亚。他估计远到的博士应该不
              知道他与犹太人的关系,也不知道他其实是以东人,并不是名正言顺的犹
              太王,所以可以哄骗他们找出新生的弥赛亚。

    (四)星星引导博士们见到基督,博士们俯伏敬拜小孩,又献上礼物。 2:9-11 
          ●「忽然」:SG 2400,「看啊」、「瞧」。
          ●「在....前头行」:SG 4254,「带领前进」、「走在前面」。
          ◎「进了房子」:比照路加的记载,可知道这时候离耶稣诞生可能已经有
                          一段时间了,约瑟和马利亚已经住入房子了。
          ●「俯伏」拜:SG 4098,「趴倒在地上」。
          ●俯伏「拜」:SG 4352,「敬拜」、「在....之前俯伏」。
          ●「宝盒」:SG 2344,「存放有价值的东西的首饰盒」、「宝库」、「仓库
                      」,原文是复数形态。
          ●「乳香」:SG 3030,一种有香味的树脂,用于圣殿献祭。
          ●「没药」:SG 4666,是一种名贵的香料,用于熏香或殡葬。
          ◎「黄金」、「乳香」、「没药」可能与弥赛亚的职分有关,或者也可能只是东
            方的名贵特产,并无特殊的意义。不过这些礼物也显示这些博士应该颇为富有
            ,且这些昂贵的礼物也能帮助约瑟一家前往埃及时可能遭遇的经济问题。
          ◎此处并没有说博士的数量是三人,但礼物是三种没错,东方教会的传统中博士
            的人数是十二人,西方教会则是三人。

    (五)博士被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由其他路回他们的地方去了。 2:12 
          ●「被主指示」:SG 5537,「被指示」、「被警告」,没有「主」一字。
          ●「回」本地:SG 402,「离开」、「回去」。
经文:

他们去后,有主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他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约瑟就起来,夜间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埃及去,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希律见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发怒,差人将伯利恒城里并四境所有的男孩,照着他向博士仔细查问的时候,凡两岁以里的,都杀尽了。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在拉玛听见号啕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希律死了以后,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以色列地去,因为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经死了。」约瑟就起来,把小孩子和他母亲带到以色列地去;只因听见亚基老接着他父亲希律作了犹太王,就怕往那里去,又在梦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内去了,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里。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 2:13-2:23

注释:

  四、由伯利恒到拿撒勒  2:13-23 
    (一)天使指示约瑟带小孩逃往埃及躲避希律的杀戮,应验旧约的预言。 2:13-15 
          ●他们「去」后:SG 402,「离开」。
          ●「除灭」:SG 622,「毁灭」、「毁坏」。
          ◎「埃及」:并非大希律的管辖地区,又有不少犹太侨民,边界又离伯利恒不远
                      ,约100公里,所以是理想的避难地点。
          ●我的「儿子」:SG 5207,「儿子」、「后裔」,原文是单数型态。
          ◎约瑟对于天使的警告反应积极,甚至在夜间就启程往埃及去。天使的指示并不
            是很明确,是要约瑟带小孩和马利亚住在埃及,直到天使通知他们下一步的行
            动。
          ◎ 2:15 引自 何 11:1 ,原文指的是以色列人而非基督。马太在此似乎是把耶
            稣当成新以色列人,重写以色列人的历史,以与旧以色列人对照。

    (二)希律屠杀伯利恒城以及周围两岁以内的男孩,也应验了旧约的预言。
           2:16-18 
          ●「愚弄」:SG 1702,「欺骗」、「诈骗」。
          ●大大「发怒」:SG 2373,「挑起愤怒」,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此处引的圣经出自旧约 耶 31:15 ,本是指拉结的坟墓在「拉玛」,而
            西元前586年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会经过拉玛,所以先知用拉结看到她
            的子孙被掳而伤痛哭泣来表达国族的悲哀。而马太以这段经文来表达伯
            利恒城遭此大祸,实在是有如拉结再哭泣一次一样。
          ◎这个事件并没有普遍出现在其他史书中,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大希律的暴
            行实在是不少,而伯利恒并不是大城(人口不超过一千人),两岁以下
            的婴儿可能不到二十人,因此这件事情并不见于一般的正史之中。
          ◎「马太的解经方式」:一般解释圣经时,主要的目的是找出作者的原意。
            但圣经的权威部份并非在作者的人格与习惯,而在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耶稣时代的拉比习惯用「夫子式解经法」,用旧约经文印证自己所要表达
            的思想。保罗在加拉太书为了反驳这些拉比的思想,也使用了这种解经法
            。马太福音的作者要写信给犹太文化下的基督徒,显然也必须藉助于这种
            当时犹太人熟知的解经法。我们应该进入犹太的夫子式解经法来了解作者
            要表达的含意,并了解这样的解经法引证圣经不过是为了当自己既有的观
            念的佐证。既然权威是作者写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不是作者的表达
            方式,我们阅读时就应该小心过滤什么是「表达方式」什么是「表达出来
            的思想」,以及什么是该听从与效法的权威,这是解经者应该尽心力的地
            方。

    (三)希律死后,天使指示约瑟回以色列加利利境内的拿撒勒城去,也应验了先
          知的预言。  2:19-23 
          ●要「害」小孩子:SG 2212,「索求」、「寻找」,此字是复数型态动词,
                            可能马太有意无意的要把耶稣当成是第二个摩西,
                             出 4:19 中有类似的记载。
          ●「亚基老」:字义是「人民的王子」、「人民的统治者」。
          ◎「拿撒勒」: 路 2:4 记载这本是约瑟和马利亚的旧居。
          ◎大希律死后,版图分为三块:亚基老管理撒玛利亚、犹太、以东。希律
            安提帕管理加利利及比利亚。腓利管理其他地方。亚基老王因为残酷(
            刚刚登基就杀了三千人)且统治无方,于西元六年被罗马皇帝撤职放逐
            ,由罗马巡抚接管其领土。
          ◎「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这一段话并未在
            旧约中出现,可能马太认为「拿撒勒」音近于 赛 11:1 的「枝子」(大
            卫的后裔),或者「拿撒勒人」的希腊文和「拿细耳人」的希腊文接近
            ,所以认为耶稣的「拿撒勒人」身份应验先知的预言,其中以前者较为
            可能,因为当时的人主要说亚兰文或希伯来文,所以「拿细耳人」的解
            释比较不可能。
          ◎此处的「先知」是复数型态,引用的方式也与马太引用圣经的习惯不同
            ,可能是马太意图表达这里是笼统的综合圣经中的观念,而非经文直接
            引句。
经文:

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这人就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他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这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那时,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旦河一带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约翰看见许多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也来受洗,就对他们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3:1-3:12

注释:

贰、君王使命的准备  3:1-4:25 
  一、施洗约翰的传道 3:1-12可 1:1-8  路 3:1-9  路 3:15-17  约 1:19-28 
    (一)施洗约翰在旷野传道,主题是「天国近了,当悔改」。  3:1-2 
        ●约翰「出来」:SG 3854,「出现」、「公然出现」。
        ●「旷野」:SG 2048,「荒野」、「沙漠」,此处位于死海的西面。
        ●「天国」:SG 3588+SG 932+SG 3588+SG 3772,就是其他福音书的
                    「神国」 太 19:23-24  可 10:24-25  路 18:24-25 ,马太应
                    该是为了避讳之故,使用「天国」一词,意思就是「上帝掌权
                    的地方」。
        ●「近了」:SG 1448,「接近」、「靠近」,原文型态是完成式,意思是「
                    已经接近了」。
        ●「悔改」:SG 3340,「懊悔」,不只是「转变心意」,更是指「离弃罪
                    恶,全然转向上帝」之意。
        ◎「天国近了」是一个事实,所以「应当悔改」;不是说你们悔改,天国才近
          了。
        ◎ 路 1:36 记载施洗约翰与耶稣有亲戚关系,不过 约 1:31,33 说施洗约翰
          在耶稣受洗之前并不认识他。
        ◎约瑟夫的犹太古史中也提及施洗约翰,记载他是先知。施洗约翰大约在西元
          27-29年间开始传道。

    (二)施洗约翰的身份是以赛亚书中的「声音」。  3:33:3 开始有个「SG 1063因为」,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此字表明施洗
            约翰出来传道的原因是旧约以赛亚的预言之应验。
          ●「人声」:SG 5456+SG 994,「喊叫的声音」,取自 赛 40:3 ,表
                      达施洗约翰是弥赛亚的先锋。昆蓝社团(死海古卷的抄写团
                      体)也把同样的经文应用到自己身上。
          ●「预备」:SG 2090,「使准备好」。
          ●「修直」:SG 2117+SG 4160,「制作出直的」、「使之直」。
          ◎「预备道路」:这是东方王侯出游的惯例,要派遣先锋预告他们的来临
                          ,并且会为这些王侯填平坑洼、铲平山丘,修直道路。
                           玛 3:1 就预言会有神的使者先预备道路。以赛亚书说的
                          是要预备、修直耶和华的路,但此处是预备、修直弥赛亚
                          的路。亦即在马太的心目中,弥赛亚是等同于耶和华的。                   

    (三)施洗约翰的衣着特殊、食物简单,吸引了众人到约但河里认罪受洗。 3:4-6 
          ◎施洗约翰的衣着类似古代先知的衣着,和以利亚的装束尤其接近,参考
             王下 1:8 。而 玛 4:5-6 又预言上帝的日子来到前,会有以利亚先到,
            因此施洗约翰的装束自然引人注意。事实上施洗约翰的父亲是作祭司的
             路 1:8-13 ,所以施洗约翰也可以是祭司,祭司是在耶路撒冷圣殿中供职
            ,其衣食均需严守规定,但施洗约翰没有遵守这些规定。
          ◎「骆驼毛的衣服」,这是一种厚而粗糙的深色布料做成的衣服,相当防水
            防风,一般是穷人穿着的。
          ●腰束「皮」带:SG 1193,「皮制的」,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3:4  可 1:6 
                          ,都是描述施洗约翰的腰带材质。
          ◎「蝗虫、野蜜」:就是指「较大型的蝗虫」与「野生蜂蜜」,今日仍是当
                            地游牧民族的食物。
          ●「受....洗」:SG 907,「施洗」。当时的外邦人想改信犹太教,犹太
                          人就替他们施行这种象徵意义的洗礼。单就字面上的意义
                          ,无法判定当时的洗礼方式到底是如何(「全身浸入」或
                          者是「以水洒在头上」)。这种洗礼是「一次性」的,而
                          昆兰社团的洗礼则是重复性的。
          ● 3:5 的意思是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全约旦河一带,这三个地方「都有
            人出去受洗」。吕振中译本作「那时耶路撒冷和全犹太、跟约但河全周围
            地区的人、连续地出去到约翰那裏」。
          ◎洗礼本是外邦人入犹太教的仪式,而约翰呼召犹太人出来接受洗礼,意思
            就是要犹太人承认自己以前的生活宛如不认识上帝的外邦人,所以今天要
            把自己当成一个不认识上帝的外邦人重新立志加入敬畏上帝的信仰。是一
            种悔改性的仪式。
          ◎虽然有很多学者认为施洗约翰跟昆兰社羣的人有关,但实际上施洗约翰的
            教导更像旧约先知,并且与昆兰社羣有明显的差距,例如:一次性的水洗
            ,不要求离开人羣,这些教导都与昆兰社羣不同。

    (四)施洗约翰教训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不要以上帝选民的身份自夸,要活出真
          实悔改的生活来。   3:7-9 
          ●「法利赛人」:SG 5330,字义是「分离者」,当代法利赛人的人数大约
                          有六千,散布在整个巴勒斯坦。他们是会堂里的教师,人
                          们心目中的宗教楷模,自命是律法的护卫者,监管人们正
                          确的遵行律法。他们认为传统上对律法的解释和规条,具
                          有实质上和圣经同等的权威。
          ●「撒都该人」:SG 4523,字义是「正人君子」,犹太教中的一派,成员
                          多半是富有的祭司,信仰以摩西五经为主要根据,不接受
                          口头传统,不相信有天使、鬼魂和复活这些事。而他们不
                          接受复活的主要理由就是「无法由摩西五经中找到任何证
                          据」,所以他们不须要相信。
          ●「也来受洗」:直译是「来到他的洗礼」,意思可以指「来受洗」或
                          「来到他洗礼的地方」(目的是观察)。
          ●「毒蛇的种类」:SG 1081+SG 2191,「毒蛇的子孙」、「毒蛇的后代」
                            ,本书出现三次 3:7  12:34  23:33 都用来指法利赛人。
                            说一个犹太人是「毒蛇」,就好像说那个人是魔鬼、撒
                            但一样,因为蛇是引诱人犯罪的代表。
          ●「指示」你们:SG 5263,「指导」、「提醒」。
          ●「逃避」:SG 5343,「逃走」、「躲避」。
          ●「忿怒」:SG 3709,「怒气」、「审判」,意指「将来的最后审判」。
          ●结出「果子」:SG 2590,「水果」、「果实」,原文是单数型态。
          ●「悔改的心」:SG 3588+SG 3341,「那个悔改」、「那个转变」。
          ●「石头」:SG 3037,在希伯来文与亚兰文中「石头」和「子孙」的发音
                      近似,所以这句话是语带双关。
          ●「兴起」:SG 1453,「使生出」。
          ◎ 3:8 提到信徒应该要能「产生与悔改相称的行动」,我们信耶稣前后,有
            「与悔改相称的果子」产生吗?还是我们的信仰跟「悔改」一点关系都没
            有?「不谈罪恶、没有悔改」的信仰,是不需要十字架的,也谈不上是基督
            信仰。
          ◎ 3:9 中,如果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当祖宗,都不能成为上帝认可的理由,那
            「基督教家庭」、「去过教会」、「受过洗」,又怎能替代「活出悔改的生
            命」被上帝认可呢?

    (五)施洗约翰认为时间紧迫,审判将至,自己的施洗只是要人悔改,但在他后
          面来的那一位是更尊贵、更有能力的,要用圣灵与火来施洗,且要施行审
          判。  3:10-12 
          ●「凡」不结:SG 3956+SG 3767,「所以所有」。
          ●「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也可以译为「用水给你们施洗,表
            示你们悔改」(新译本),亦即悔改可能是施洗约翰洗礼的先决条件而
            不是结果。
          ●「提鞋」:SG 5266+SG 941,「把凉鞋拿走」,这包括了脱鞋和解鞋带
                      的动作,当时拉比的门徒有服侍老师的责任,但是不包括「脱
                      鞋」这种卑贱的工作。
          ●「用圣灵与火」:原文只有一个前置词SG 1722,表达后面接着的两个名词
                            有紧密的关系而连为一体,因此这里表达的应该是一种洗
                            ,一种有火般炼净作用的「圣灵之洗」。另有一种可能的
                            说法是此处的火与后面的「不灭的火(审判)」相关,因
                            为其他福音书的平行经文中,只要有「火」出现,都有后
                            面的「审判」记载,反之亦然,因此可看出「火」与「审
                            判」的相关性。
          ◎ 结 36:25-27  39:29  珥 2:28 可能是此处「圣灵之洗」的背景。
          ●「簸箕」:SG 4425,「簸去谷壳的铲子」,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3:12  路 3:17 ,都是施洗约翰描述弥赛亚的工作。
          ●「扬净」他的场:SG 1245,「彻底认真的清洗」,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3:12  路 3:17 ,都是施洗约翰描述弥赛亚的工作。
          ●扬净他的「场」:SG 257,「打榖场」,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3:12  路 3:17 ,都是施洗约翰描述弥赛亚的工作。
          ●「糠」:SG 892,「谷壳」,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3:12  路 3:17 ,都是
                    施洗约翰描述弥赛亚的工作。
          ●「不灭的」火:SG 762,「无法止息的」。
          ◎「不灭的火」指的应该是最后审判的地狱惩罚。
经文:

当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约翰想要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或译:礼)。」于是约翰许了他。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3:13-3:17

注释:

  二、耶稣受洗  3:13-17可 1:9-11  路 3:21-22  约 1:32-34 
    (一)耶稣由加利利到约但河,要受约翰的洗。  3:13 
          ●「当下」:SG 5119,「那时」、「在那时候」、「然后」。
          ●「来」:SG 3854,「出现」、「公然出现」。
          ◎这里表达接受约翰的洗礼是耶稣主动的选择。

    (二)约翰拦住耶稣,而耶稣以「理当尽诸般的义」来回应约翰。  3:14-15 
          ◎这一段记载仅出现于马太福音,是马太福音独有的纪录。
          ●「拦住」:SG 1254,「阻止」、「防止」,圣经中仅出现于此。此字原文
                      是不完成式,显示约翰不断阻拦。
          ●「暂且」:SG 737,「现在」、「目前」的意思。
          ●「尽」诸般的义:SG 4137,「达成」、「完成」的意思。
          ●「诸般的义」:SG 3956+SG 1343,「所有的义」,意思就是「上帝各样
                          的要求」。
          ◎耶稣不用受洗,他自己知道,约翰也知道,但是他却为了与罪人认同并承认
            施洗约翰的工作而接受这「悔改的洗」,这种降卑自己的动作,实在令人动
            容。

    (三)耶稣受洗由水里上来时,天开了,神的灵降下,天上有声音认定耶稣是上帝的
          爱子,上帝喜悦的。 3:16-17 
          ●「随即」:SG 2117,「笔直的」,作副词用是「立刻」、「马上」之意。
          ●天「忽然」:SG 2400,「看啊」。
          ●「天忽然为他开了」:有些古抄本没有「为他」一字,不过比较可信的抄本
                                有此字SG 846。
          ●「他就看见」:SG 3708,「看到」,原文型态是「第三人称单数」,表示
                          这应该是「耶稣看见」。
          ● 3:17 开头有个「看啊!SG 2400」,和合本圣经没有翻译出来。               
          ●「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也可以译为「这是我的儿子、蒙爱的、我所喜
                                      悦的」。
          ◎圣灵用鸽子的形体、天父用人的语言表达他们对耶稣的认可,应该是为了旁
            观的人之需要,旁观的人需要理解上帝对耶稣受洗的接纳。此处的背景可能
            是 诗 2:7 ,称呼以色列的君王是「我的儿子」,此处上帝认定弥赛亚是他
            的儿子,另有学者认为 赛 42:1 也是此处的背景。
经文:

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魔鬼就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殿顶(顶:原文是翅)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耶稣说:「撒但(就是抵挡的意思,乃魔鬼的别名),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于是,魔鬼离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 4:1-4:11

注释:

  三、耶稣受试探  4:1-11可 1:12-13  路 4:1-13 
      ◎马太福音与路加福音对耶稣受试探的记载相近,只是第二次和第三次试探次序对
        调。而马可福音仅简短的说耶稣在旷野受撒但的试探。这三次试探可能是透过异
        象的形式进行,而不是实际到达那些地点。
    (一)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经过了四十昼夜的禁食就饿了,这时试
          探者来到。  4:1-2 
          ●「当时」:SG 5119,「那时」、「然后」。
          ●「旷野」:SG 2048在,「沙漠」、「荒野」,犹太人心目中,这是魔鬼活
                      动的地区,也是昔日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受上帝磨练的地方。此处
                      指得应该是死海以西的犹大旷野。
          ●「魔鬼」:SG 1228,「仇敌」、「魔鬼」。马可福音作「撒旦」,路加福
                      音也是用「魔鬼」。
          ●「试探」:SG 3985,「引诱」、「试验」、「磨练」,此处意指「不怀好
                      意的探问或诱惑」。
          ◎马太在此特别指明耶稣的禁食是包括白天和黑夜,理由可能是因为当代犹太
            人的一些禁食只在白天,晚上则照常吃喝。所以马太要特别声明。另外由
             路 4:2 可见耶稣的禁食是完全没有吃食物,但应该有喝水。
          ◎「四十」:这个数字跟圣经中许多受苦、受试炼的事迹有关,例如摩西在山
                      上四十昼夜 出 24:18 、以利亚禁食四十昼夜 王上 19:8 、以色
                      列人在旷野漂流四十年 民 14:33-34 。 

    (二)第一次试探:地点在旷野,挑战为如果耶稣是神的儿子,就吩咐石头变成食物。
          耶稣的回应: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
          话。  4:3-4 
          ●「那试探人的」:SG 3588+SG 3985,「那试探者」,指「魔鬼」。
          ●你「若」是神的儿子:SG 1487,「如果」、「既然」,此处应该是「既然」
                                之意,不是用来质疑耶稣神儿子的身份。
          ◎「神的儿子」:死海古卷中,以「神的儿子」当作「弥赛亚」的职衔。
          ●「这些石头」:复数形态,路加的记录是「这块石头」。应该是记录的重点
                          不同所致。
          ●「食物」:SG 740,「面包」、「食物」,指当时的人熟悉的「饼」。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引自 申 8:3 。
          ◎这试探引诱耶稣不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单单因为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就决
            定行神迹来解决自己饥饿的问题,如果耶稣这样做了,他的「道成肉身」就
            失去内涵了。这个试探基本上和伊甸园中对亚当、夏娃的引诱相当,就是期
            盼自己能脱离上帝的心意,自己决定一切。而当日亚当的环境优渥,耶稣的
            环境却是饥饿艰困,其间的成败差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耶稣并不否认人对食物的需要,这是我们思考时不能偏废的。
          ◎当时的犹太人中流传一种看法,认为弥赛亚国度中,贫穷与饥荒都消失,遍
            地都是食物,因此这试探可能与这种传说有关。

    (三)第二次试探:地点在圣殿顶上,挑战为耶稣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
          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耶稣的回应: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4:5-7 
          ◎「圣城」:指「耶路撒冷」。
          ●「殿顶」:SG 3588+SG 4419+SG 3588+SG 2411原文是「圣殿的翅」,大
                      概是指圣殿建筑中最高或悬空突出之处,当时的圣殿,如果由汲
                      沦溪谷算起到建筑顶端,高约140公尺。
          ◎撒但所引的圣经出自 诗 91:11-12 ,却忽略了「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
          ◎耶稣使用的经文是「不可试探主―你的神」 申 6:16 。
          ◎这试探引诱耶稣测试上帝的保护与应许,当耶稣一跳下去,就显示耶稣并不是
            真的相信上帝会在必要的时候保护他,所以他必须在不必要的时候测试一下,
            证明给别人以及自己看一看。
          ◎这试探也可能与当时的传说有关,约瑟夫的犹太古史记载:当弥赛亚出现时,
            会在圣殿顶上显明自己,那是他出现的记号。
          ◎其实前两个试探也是耶稣的「权利」,他是可以享受这些特权,但他选择不在
            天父的旨意以外享受这些「权利」。我们也能为福音放弃我们的「权利」吗?

    (四)第三次试探:地点在最高的山,挑战为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耶稣看
          ,对耶稣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
          耶稣的回应:要撒但退去!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 
           4:8-10 
          ●「最高的」山:SG 5308+SG 3029,「非常高的」。
          ◎「最高的山」可能是异象中的经历,而非指世界上最高的山。不过本书的结尾
             太 28:16-20 记载耶稣在山上被人敬拜,耶稣用顺服与受苦的一生最后还是
            换得门徒的敬拜。
          ●万国的「荣华」:SG 1391,「灿烂」、「荣耀」。
          ●「退去吧」:SG 5217,「离开」。
          ◎耶稣引的经文「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是出自 申 6:13 。
          ◎这试探引诱耶稣不要用十字架的巨大代价(可以看看耶稣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来赢取荣耀,而透过向撒但屈膝的简单方式换得荣耀。
          ◎魔鬼引诱耶稣不理神的旨意,单运用「神子」的身份,或藉助魔鬼的能力去满
            足自己的肚腹、超越感、与权力欲。另外,魔鬼的试探也可能关乎耶稣的使命
            ,怂恿他先顾及百姓的肉身需要,继而施行神迹招来徒众,最后运用手段称王
            称霸。
          ◎耶稣对魔鬼的答覆,均引自圣经  申 6:13,16  8:3 。经文原来都论到昔日以
            色列人四十年漂流旷野的历史教训。

    (五)结果魔鬼离开耶稣,有天使们来伺候耶稣。  4:11 
          ●「有」天使:SG 2400,「看啊」。
          ●有「天使」:SG 32,「使者」,原文是复数形态,「天使们」。
          ●「伺候」:SG 1247,「照料」,圣经中此字多与「食物」有关。
          ◎ 路 4:13 记载魔鬼是「暂时离开」耶稣。
经文:

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后又离开拿撒勒,往迦百农去,就住在那里。那地方靠海,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4:12-4:17

注释:

  四、耶稣开始在加利利传道  4:12-17可 1:14-15  路 4:14-15 
      ◎耶稣受洗到施洗约翰下监之间的一年左右发生的事情,主要记载于 约 1:36-4:3 。
    (一)耶稣在施洗约翰下监后,退到加利利一带去。 4:12-13 
          ●「下了监」:SG 3860,「递交」、「交付」。
          ◎施洗约翰是因批评希律王不该娶自己亲兄弟的妻子希罗底,而被下在监裏
             太 14:3-4 。
          ●「退」:SG 402,「离开」、「避开」,此字在马太其他地方有「为安全的
                    缘故,而离开」的意思 太 2:12,13,14,22 的「去」。不过比起犹大
                    地区,加利利更接近希律的首都提比哩亚,且希律直接统治加利利。
          ●「加利利」:字义是「环道」。是巴勒斯坦北方的省分,总人口可能上百万,
                        此处是外邦人与犹太人杂处的地区。
          ◎「拿撒勒」:在耶稣时代是个农业小镇。与当时加利利地区的首府塞斯佛瑞(
                        Sepphoris)距离5到6公里,是较希腊化的城市,人口大约两万人
                        左右。
          ●「迦百农」:字义是「安慰之村」,位于加利利海西北岸,那时是蓬勃的市镇
                        及交通要塞。
          ●「靠海」:SG 3864,「沿着海岸」,圣经中仅出现于此,此处意思是「靠近
                      加利利湖」。
          ●「在....边界上」:SG 1722,应该译为「在....境内」。
          ◎「西布伦和拿弗他利」:加利利是这两支派共得的产业 书 19:10-16,32-39 。

    (二)这举动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话。  4:14-16 
          ●「有光发现照着他们」:SG 5457+SG 393+SG 846,「有光升起,照亮他
                                  们」。
          ◎本段引自 赛 9:1-2 ,可能是马太自己的翻译(因为与七十士译本的翻译不同)
            。意思是指加利利地区的人屡遭外邦人入侵,有如处于黑暗死荫之地,而今蒙弥
            赛亚之光照。
          ◎以赛亚时代亚述大军于西元前733年入侵,西布伦与拿弗他利是受害最深的两个
            支派,后来也多与外邦人混杂。以往这是多受痛苦的地区,如今却是弥赛亚开始
            传道之处。

    (三)耶稣开始传道,内容是「天国近了,应当悔改」。  4:17 
          ●耶稣「就」传:SG 757,「开始」。
          ◎耶稣与施洗约翰传道的内容 3:2 一致,「悔改」是不是我们的信息核心呢?
经文: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 4:18-4:22

注释:

  五、耶稣呼召四渔夫  4:18-22可 1:16-20  路 5:1-11 
    (一)耶稣在加利利海边呼召彼得和安得烈为门徒。  4:18-20 
          ●「加利利海」:这湖最初名叫「革尼撒勒」,后称为「加利利海」,最后因为湖
                          畔西元20年新建的「提比哩亚城」而改名为「提比哩亚海」。
          ●「彼得」:相当于亚兰文的「矶法」,「石头」的意思。
          ●「安得烈」:字义是「有男子气概的」,这是希腊名字,可以显出加利利混杂的
                        文化。
          ●撒「网」:SG 293,原文是指圆形的「抛网」,直径约6、7公尺。
          ●「来跟从我」:SG 1205+SG 3694+SG 1473,「来!在我之后」,就是「来作
                          我的门徒」之意。
          ●「得人如得鱼一样」:SG 231+SG 444,「人的渔夫」。
          ◎对照 约 1:35-42 的记载,彼得和安得烈与耶稣已经有过接触,不过似乎没有下
            定决心要跟随耶稣,到了这时候才决定要放弃一切跟随耶稣。

    (二)又呼召在西庇太船上整理网的雅各和约翰为门徒。  4:21-22 
          ●「补」网:SG 2675,「准备」、「整理」、「恢复原状」。
          ●补「网」:SG 1350,可能是一种大型的拖网,可长达30公尺以上。
          ◎看起来雅各和约翰家庭是有一点资产的,他们有自己的船,又有撒网捕鱼的专业
            技能,并非是贫穷而一无所有的阶层。
经文:

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叙利亚。那里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样疾病、各样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癫痫的、瘫痪的,都带了来,耶稣就治好了他们。当下,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低加坡里、耶路撒冷、犹太、约旦河外来跟着他。 4:23-4:25

注释:

  六、耶稣向大众传道  4:23-25 
    (一)耶稣走遍加利利,在会堂教训人、传福音、治病。  4:23 
          ●「走遍」:SG 4013,「遍访」、「周游」。
          ●「各」会堂:SG 846,「他们的」。
          ●「会堂」:SG 4864,各处犹太人在安息日举行集体崇拜的场所,管会堂的人通
                      常会邀请外地到访的犹太人讲道,所以耶稣和后来的保罗可以在会堂
                      传福音。
          ●「教训」:SG 1321,「教导」。
          ●「传」天国:SG 2784,「宣讲」。
          ●传「天国」:SG 3588+SG 932,「那王国」、「那王权」。
          ●「医治」:SG 2323,「照顾」、「恢复」。
          ◎根据约瑟夫的记载,加利利地区共有204个村镇,每地人口不及两万。所以耶稣
            如果一天走一个村镇,就要半年才能走完,耶稣到各地的教训,可能是相似的。

    (二)耶稣的名声传遍了叙利亚、加利利、低加坡里、耶路撒冷、犹太、约但河
          外的地区。  4:24-25 
          ●「癫痫的」:SG 4583,「神经错乱」、「疯癫」。
          ●「低加坡里」:字义就是「十座城」,指加利利以东及东南的地区。
          ◎「约但河外」:指约但河以东的地区。
          ◎这时耶稣的名声已经超过以色列的范围,甚至连附近的地区都受到影响了。
             4:24 显示当地的人最直接的需求与反应,还是希望耶稣处理各样难治的身心
            问题,而耶稣也真的满足了这个需求 4:24 。我们现在要传福音给人,是不是
            也透过福音解决人们内在与外在的困难?
经文:

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5:1-5:12

注释:

参、登山宝训  5:1-7:29路 6:17-49 平原宝训
  ◎此段讲论,不一定一次说完,也不一定没有重复说。
  ◎此段具有三种风格:Poetical  诗歌体裁、Pictorial 具体例证、Poverbial 格言性质。
  ◎本段释经需注意:文学上的夸张法、一般性原则的解释法、以经解经的原则。
  ◎「义SG 1343」似乎是登山宝训最常见的一个字与概念,而「天国」则是整段的主题。
  一、八福  5:1-12 
    ◎整个八福的语法是「有福啊!xx的人,因为xxxx」。这样的语法在旧约中也出现过,如
       诗 119:1-2  箴 8:32-36 。
    ◎第一福和第八福是用现在式,其他用未来式。
    (一)耶稣上山,门徒进前,耶稣开口教训众人  5:1-2 。
          ●「许多的人」:SG 3793,「羣衆」、「人羣」,指 4:25 来跟随耶稣的人。
          ●「门徒」:SG 3101,「弟子」、「追随者」,此处应该是「泛指跟随耶稣的人
                      」,其中应该掺杂有十二门徒在内,但不仅仅是指十二使徒。
          ●「教训」:SG 1321,「教导」、「指示」。
          ◎这里可能等于 路 6:17-49 的平原宝训,或是不同场合底下类似的讲道。如果两
            篇讲道是等同的话,大概 太 5:1 提到的「耶稣就上了山」是一种概括性的描述
            ,而路加福音记录比较多的细节。 路 6:17 的「平地」可能是指山丘地带稍微
            平坦的地方。
          ◎此处特别提到「山」,可能是要与摩西上西奈山领受律法对应,也可能是要回应
            当时的锡安神学,引用 赛 2:2-4 来描述末日万民来归耶和华的山。

    (二)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5:3 
          ●「虚心」:SG 3588+SG 4434+SG 3588+SG 4151,其中SG 4434指「极其穷
                      困,一无所有」,此字常来形容「讨饭的人」,在此译为「灵里贫穷
                      」比较准确。
          ◎「虚心的人」:「灵里贫穷的人」,应该是指「自知灵性贫乏,在上帝面前无可
                          依恃的人」,这样的人认为自己只能仰赖上帝的恩典,但上帝要
                          把天国的福份给他们。
          ●「有福了」:SG 3107,指「有福气」、「可庆贺」、「由心里呼喊:多么快乐
                        啊!」的意思。
          ◎我们来到上帝的面前,自觉如何呢?是否深知自己灵性贫乏,只能依赖上帝的怜
            悯?如果我们来到上帝面前,不知道自己的缺乏,真的无法接纳恩典进入天国。
          ◎「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是八福的开始跟结束之福 5:3,10 。
          ◎「贫穷」、「哀恸」与「谦和」对应到 赛 61:1-3 的记载。

    (三)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5:4 
          ●「哀恸」:SG 3996,「悲叹」、「悲伤」,指「不能隐藏的深切悲痛」。
          ◎「哀恸的人」:「为罪恶悲伤的人」,指为自己的罪和这世界因为罪恶产生的不
                          公平与不公义哀恸。这样的人上帝要安慰他们,亦即上帝终究要
                          解决罪恶对个人和世界的影响。
          ●「安慰」:SG 3870,「勉励」、「鼓舞」。

    (四)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5:5 
          ●「温柔」:SG 4239,「温和」、「谦卑」,「对神柔顺,对人谦和」。
          ◎「温柔的人」:这种人为自己一无所求的心,知道没有什么是自己应该拥有的。
                          温柔的人不追求拥有什么,上帝反而给他们天国。此处呼应
                           诗 37:9,1111:29  21:5 中也说耶稣有这特质。
          ●「承受」地土:SG 2816,「继承」、「拥有」。
          ●「地土」:SG 1093,「地」,此处指「上帝所应许的产业」,也指「天国」。
          ◎以色列人以「继承应许之地」为上帝带领的终点,不管是出埃及、被掳归回,都
            是如此。「天国」在某个程度也是弥赛亚带领的目标,因此这一段用「继承产业
            」来描述温柔的人可进入「所应许的新天新地」。

    (五)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5:6 
          ●「饥渴」慕义:SG 3983+SG 2532+SG 1372,「饥饿且口渴」。
          ●饥渴慕「义」:SG 1343,「公正」、「正义」、「公平」。不过参照 5:10 「
                          为义受逼迫」,此处的义主要不是指「社会与司法性的公义」,
                          而是指「上帝的旨意(公平正义)被实行」。
          ◎「饥渴」表明了一种极大的需要,因为这个需要不被满足,人就会丧命。
          ●「饱足」:SG 5526,「喂养」、「内在被满足」。
          ◎「饥渴慕义的人」:渴望实行上帝旨意的人,渴望个人称义、个人行为合于义并
                              上帝的公义得以彰显在天下。上帝给这种人的赏赐就是「满
                              足他们的渴望」。
          ◎前四福谈到个人方面的心态与福份,其中第四福又是前四福的高潮,却也是前后
            四福的转接。

    (六)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5:7 
          ●「怜恤」:SG 1655,「慈悲怜悯的」,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5:7  来 2:17 。
          ◎「怜恤人的人」:以仁慈待人的人,可能是指那些为他人的罪恶、苦难而哀恸的
                            人,上帝给这种人的回报,就是「以仁慈待他」,毕竟我们处
                            在这个世代中,太多时候需要上帝的怜悯仁慈,上帝以仁慈回
                            报人对其他人的仁慈。
          ●「蒙怜恤」:SG 1653,「施怜恤」。

    (七)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5:8 
          ●「清心」:SG 2513+SG 3588+SG 2588,「内心专一」、「内心清洁」。
          ◎「清心的人」:「内心清洁无伪的人」、「心地纯洁的人」,这些专一心志等待
                          上帝的人,上帝给他们的回报就是让他们终究是等到他们想要的
                          ,也就是「见到上帝」。

    (八)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5:9 
          ●「使人和睦」:SG 1518,「促进和平」、「使人与上帝和睦」,圣经中仅出现
                          于此。
          ◎「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因为他们所作所为酷似上帝的属性。而旧约中「上
            帝的儿子」并不用在各人身上,仅仅用在整体以色列人身上 申 14:1  何 1:10 ,
            此处耶稣开始称呼信徒为「神的儿子」。
          ◎此处蒙福的是「使人和睦的人」,不是「与人和睦相处」的人。事实上「和睦」
            、「和平」、「平安」,是耶和华信仰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连「耶路撒冷」都
            有「平安」的意涵在其中。耶稣的替死,也的确是「让人与上帝和睦」,因此若
            有人能「促进和平」,真是很像上帝的属性。

    (九)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5:10-12 
          ●「为义受逼迫」:SG 1377+SG 1752+SG 1343,「因为公义被逼迫」。
          ◎「为义受逼迫的人」:因为要获得个人的「义」(也就是为了信耶稣),或者为
                                了实行上帝旨意(也就是实现上帝的公义)而遭受迫害。
          ●「辱骂」:SG 3679,「侮辱」、「谴责」。
          ●「逼迫」:SG 1377,「迫害」、「驱逐」。
          ●「毁谤」你们:SG 2596,「敌对」、「控告」、「反对」。
          ●欢喜「快乐」:SG 21,「兴高采烈」、「极度欢欣」。
          ●「赏赐」:SG 3408,「工资」、「奖赏」、「回报」。
          ◎ 5:11-12 是用来解释并应用 5:10 ,把称呼由「他们」改成「你们」,让眼前的
            门徒知道何谓「为义受逼迫」。耶稣一方面把「自己」和「上帝的义」划上等号,
            视为自己受苦等同于为义受逼迫。另一方面也用以前的先知当榜样来鼓励听众在
            逼迫下还是可以欢喜快乐。
经文: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5:13-5:16

注释:

  二、盐和光  5:13-16 
    (一)门徒是盐,如果失了味就只能丢弃无用。  5:13 
          ●你们「是」世上的盐:SG 1510,「是」、「存在」,指明信徒本质上就是世上
                                的盐,而不是一条行为律法,规定信徒要「成为」盐。
          ●「世上」的盐:SG 1093,「地上」、「土地」。
          ◎「盐」有「调味」与「防腐」用途。在此指基督徒在世间也应该有「防腐」和「
            调味」的效果。
          ●「失了味」:SG 3471,「成为愚笨」、「使之无味」。
          ◎「盐失了味」:当地使用的盐是含有杂质的盐,取自死海旁沉积的盐柱。当盐分
                          使用完或储存不当水解时,就只剩下杂质,失去了咸味。这些杂
                          质有原来盐的形状,却失去了其本质,只能丢掉了。「盐失了味
                          」,应该不是警告基督徒必须努力成为世界的防腐与调味剂,否
                          则会被丢弃。而是表明如果是基督徒,本质上应该就有盐的功能
                          ,如果没有盐的功能,那就显明内在没有盐的特质,只不过是无
                          用的杂质。

    (二)门徒是世上的光,目标是让人看出上帝,把荣耀归给上帝。  5:14-16 
          ●你们「是」世上的光:SG 1510,「是」、「存在」,指明信徒本质上就是世上
                                的光,而不是一条行为律法,规定信徒要「成为」光。
          ●「世上」的光:SG 2889,「世界」、「宇宙」。
          ●「斗」:SG 3426,木头做的量谷器,容量约8.75公升。
          ●「灯台」:SG 3087,「烛台」,指一个大小可以用手掌托住,用来燃点橄榄油
                      的器具。
          ●「好行为」:SG 2570+SG 2041,「好的行动」、「道德的行为」。
          ◎这里指出门徒有如上帝所建的城、所点的灯,除了消极的调味与防腐之外,也积
            极的彰显上帝的工作效果,让人看见上帝,也看见希望。凭藉的方式就是「活出
            好行为来」(不是活出有钱的生活等等)。
经文: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 5:17-5:19

注释:

  三、律法  5:17-19 
    (一)耶稣来不是要废掉旧约,而是要成全旧约。  5:17 
          ●「莫想」:SG 3361+SG 3543,「不要认为」、「不要相信」。
          ●「废掉」:SG 2647,「毁坏」、「废弃」、「使之无效」。
          ●「律法」:SG 3551,此处指「摩西五经」。
          ●律法「和」先知:SG 2228,「或」。
          ●「先知」:SG 4396,「先知」,原文是复数形态,泛指「摩西五经以外的旧约
                      圣经」。
          ●「乃是」要成全:SG 235,「而是」,表示一种对比的状况。
          ●「成全」:SG 4137,「建立」、「使充满」、「完成」、「完全」。
          ◎耶稣如何「成全律法」有许多种不同的意见,但一方面耶稣的替死达成了律法的
            公义要求,另一方面耶稣的行为实现了律法的义的标准,且最后耶稣建立一批真
            心信靠上帝活出律法精神的信仰羣体,可以在各方面都完成律法被设立的目标。
          ◎不过我们今天传的福音,内容指向旧约圣经中上帝希望犹太人活出来的样子吗?
            还是已经扭曲成旧约所不认识的民间信仰了?

    (二)律法的本质是不能废去的,人也不应该自己废去律法或者是教训人废去律法。 
           5:18-19 
          ●「我实在告诉你们」:SG 281+SG 1063+SG 3004+SG 4771,直译是「阿们,
                                我告诉你们」,表达接下来的话非常重要,这是「郑重声
                                明」。
          ● 5:18 「废去」:SG 3928,「消失」、「陨殁」。与 5:17 的「废掉SG 2647」
                            不同。
          ●「点」:SG 2503,希伯来文中最小的字母,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画」:SG 2762,「角」,「突出物」、「字的一勾」,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5:18  路 16:17 。
          ●都要「成全」:SG 1096,「发生」。
          ◎「点、画」:希伯来文的特性中,一点一画将左右文字之意义。
          ◎耶稣在此坚定的表达旧约圣经是永恒的,也是不能废去的。我们可以想像马太福
            音写作时,保罗已经在非犹太人的世界中把福音传开,很可能外邦信徒不必守割
            礼与饮食律的决议也已经做出 徒 15 ,但马太还是记载耶稣的「律法不废去」
            教导。事实上耶稣的教训实质改变律法的规定到动机层面,所以耶稣的「成全」
            是更高层次的「实现内涵」不仅仅是「遵守行为规定」。
          ● 5:19 「废掉」:SG 3089,「使其自由」、「放开」、「松绑」。
          ●「诫命」:SG 1785,「命令」,实际上就是指「旧约律法中的命令」。
          ●「教训人」: 5:19 出现两次,SG 1321,「教导」。
          ◎ 5:19 中论到「天国中的大小」,这应该是一种夸饰法,说明废掉律法是完全违
            背天国原则的。另外「称为最小」也可能是为了与前面的「最小的一条」、「一
            点、一画」对应,以加深听者的记忆(亦即这是一种修辞方式)。
          ◎ 5:19 中特别提到「教导人」,可能跟 5:20 提到文士与法利赛人有关,这些人
            都是以色列人中的教导阶层。
          ◎此处耶稣肯定整本旧约是不可废弃的,他来是要成全旧约,但今日我们还读旧约
            吗?
经文:

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5:20-5:20

注释:

  四、要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才能进天国  5:20-48 
    ◎本段举出六个例证来说明何谓「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每一段都是先引述犹太人
      在会堂中常听到文士对律法的解释,然后耶稣再说出他自己的意见。
    (一)前言:要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才能进天国  5:20 
          ●「义」:SG 1343,「公正」、「正义」、「公平」。
          ●「法利赛人」:SG 5330,字义是「分离者」,当代法利赛人的人数大约有六千
                          ,散布在整个巴勒斯坦。他们是会堂里的教师,人们心目中的宗
                          教楷模,自命是律法的护卫者,监管人们正确的遵行律法。他们
                          认为传统上对律法的解释和规条,具有实质上和圣经同等的权威。
          ◎「文士」是研究律法的专家,「法利赛人」则是公认虔诚遵守律法的人,耶稣要
            求信徒的义必须胜过这两种人,这对当时的听众是相当震撼的宣告。
          ◎学者们认为马太福音的「义」与保罗的「义」用法并不相同,比较有「行为性」
            的意思。不过看后文的六个例子,其实耶稣强调的义,是由内在动机正确出发的
            全人义行,而非仅追求外在行为正确。
经文: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有古卷在凡字下加:无缘无故地)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 5:21-5:26

注释:

    (二)发怒与杀人  5:21-26路 12:58-59 
          1.一般的教导论及「不可杀人」、「杀人的会受审判」。  5:21 
            ●「不可杀人」:这是十诫中的第六诫 出 20:13  申 5:17 ,「杀人SG 5407」
                            的原文意义是「谋杀」。
            ●「难免」:SG 1777,「有责任的」、「应负责的」。
            ●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SG 2920,指「地方法庭的审判」,出自
                                       民 35:30-31 。
            ◎虽然两句都是出于圣经,但是把民数记的律法和十诫的第六诫放在一起,就
              减弱了第六诫的命令到行为层次。

          2.耶稣将此律法还原到动机层面:动怒的要受审判、骂弟兄是拉加、魔利的也要
            受地狱的火。  5:22 
            ●「动怒」:SG 3710,「发怒」。
            ●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断」:SG 2920,与 5:21 的「审判」相同,指
                                            「地方法庭的审判」。
            ●「拉加」:SG 4469,亚兰文的音译,意思是「蠢材」、「饭桶」、「笨蛋」
                        、「傻瓜」。
            ●「魔利」:SG 3474,希伯来文的音译,意思是「愚顽人」、「不敬神的家
                        伙」、「罪大恶极」、「背逆」。
            ●「公会」:SG 4892,「公会」,是犹太人的最高法院,由祭司长、长老和
                        文士组成,总共有七十一名成员。在当时,可说是犹太人的最高
                        自治机关。
            ●「地狱」:SG 1067,由希伯来文「欣嫩」音译成希腊文,意义就是「地狱
                        」,也是「末日之审判之处」。欣嫩子谷是起初犹太人们以婴孩
                        为祭献给迦南神摩洛的地方。献的方法是把婴孩放在摩洛神像烧
                        红的双臂中。约西亚王废除这种可憎的仪式 王下 23:10 后,这
                        山谷就成为焚烧垃圾的地方。那地方的火日夜不停的烧着,所以
                        被用来表示上帝要施惩罚的地方。
            ◎耶稣用「地方法庭」、「耶路撒冷公会」、「地狱」越来越严重的审判来说
              明「导致谋杀的动机」也是上帝所不喜悦的。
            ◎传统的教训告诉百姓:「谋杀会换来地方法庭的审判」,但导致「谋杀」背
              后的动机,亦即「生气」、「认为对方没有存在的价值」、「罪大恶极、不
              应该活在世上」,却不被讨论。而耶稣这个教训就是要把「不可杀人」的律
              法,落实到「动机层面」。

          3.要积极的寻求与弟兄和好。  5:23-26 
            ◎「所以」:SG 3767,表达了因为前文提到上帝的诫命是要求到动机层面,
                        因此不但不能随意向弟兄动怒,看弟兄是没有价值或罪大恶极无
                        可救药的,反而应该积极的解决与弟兄间的嫌隙。
            ●「向你怀怨」:SG 2596+SG 4771,「敌对你」、「针对你」。
            ●「对头」:SG 476,「仇敌」、「打官司的对手」,此处可能是指「怀怨
                        的弟兄」。
            ●「赶紧」:SG 5035,「迅速地」、「毫无延迟」。
            ●「和息」:SG 2132,「友善」、「作朋友」。
            ●「审判官」:SG 2923,「法官」,此处应该是指「上帝」。  
            ●「我实在告诉你们」:SG 281+SG 3004+SG 4771,直译是「阿们,我告
                                  诉你们」,表达接下来的话非常重要,这是「郑重声
                                  明」。
            ●「一文钱」:SG 2835,指「罗马帝国所用的最小铜币」,价值是罗马银币
                          (一钱银子,工人一天工资)的六十四分之一。
            ◎ 5:23 并没有说明谁对谁错,仅仅要求希望听衆献祭前要与弟兄和解。
            ◎献祭本是意图与上帝和好,但耶稣在此说明「与弟兄和好」应该是一个意图
              与上帝和好的人的生命表现。而且 5:23-24 的意思是与人和好比献祭、敬拜
              还重要,还要优先处理。且此处的听众是加利利人,去一趟耶路撒冷献祭需
              要几天的时间,耶稣却要求先去与弟兄和好再回来献祭,其教训的冲击可想
              而知。
            ◎此处显然是西元七十年以前的背景,西元七十年以后就没有圣殿与祭坛可以
              献祭了。
            ◎ 5:25,26 意思是要我们尽量与有嫌隙的人和解,这种表现方法则应该是一
              种修辞的技巧。

经文: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 5:27-5:30

注释:

    (三)奸淫  5:27-30 
          1.一般的教导论及「不可奸淫」。  5:27 
            ●「奸淫」:SG 3431,「不合法的性关系」。
            ◎「不可奸淫」是十诫里的第七诫 出 20:14  申 5:18 。
            ◎单单教导「不可奸淫」的律法,只是让人不做奸淫的行为,却没有处理意淫
              的问题。

          2.耶稣表明「不可奸淫」的诫命应该是深入到动机层面,「意淫」也是上帝所不
            喜悦的「奸淫」。  5:28 
            ●「看见」妇女:SG 991,「看得见」、「察觉」,原文型态是「主动分词」
                            ,表示「一直看」。
            ●「妇女」:SG 1135,此字可以泛指「成年女性」或者「妻子」,此处也许
                        是指「已婚妇女」。
            ●「就动淫念」:SG 1937+SG 846,「就对她动情欲」,动词型态是不定词
                            ,有「持续保持性欲」的意思。

          3.面对罪恶,宁可壮士断腕,以拯救自己免受地狱的审判。  5:29-30 
            ●「剜出来」:SG 1807,「取出来」、「撕扯下来」。
            ●「丢掉」:SG 906,「投掷」。 5:30 两次「丢掉」都是此字,意思是「远
                        远离开」、「完全断绝」。
            ●「砍下来」:SG 1581,「切断」、「切下来」。
            ◎「右眼」、「右手」:可能指「最好的眼睛」、「比较有用的那一只手」。
            ◎这应该也是利用夸饰法来表明我们对罪恶应该要慎重看待,力图断绝罪恶的
              影响力。早期的教父「俄利根」就自己阉割了自己,这种行为应该是误解了
              此处的意义。
经文:

「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5:31-5:32

注释:

    (四)离婚  5:31-32太 19:9  可 10:11-12  路 16:18 
          1.一般的教导论及「休妻要给休书」。  5:31 
            ●「休书」:SG 647,「离婚证明书」,在当时必须由男方写给女方,以免
                        日后男方又回来干扰女方的生活,或者日后女方被误认为淫妇。
            ◎此处引自 申 24:1-4 。
            ◎当时对于离婚,有两派看法:希列(Hillel)派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皆可休妻,
              甚至包括「妻子烧焦了饭」这种微不足道的理由。沙买(Shammai)派比较保守
              ,只准为「淫乱」的理由休妻。

          2.耶稣表明:休妻如果不是为了淫乱的缘故,就是导致淫乱的发生。 5:32 
            ●「淫乱」的缘故:SG 4202,「不贞」、「通奸」。
            ●「叫她作淫妇」:SG 4160+SG 846+SG 3431,直译是「使她犯奸淫」。
            ◎当时妇人淫乱的结果应该是遭受「石头打死」的处罚,因此,这里也可能是暗
              示「婚姻到死方休」。
            ◎耶稣在此表明,随意休妻,将导致淫乱的事情发生。上帝心目中的婚姻是「到
              死为止」的,因此随意的休妻,在上帝眼中,这「休书」并不成立。因此,两
              人的婚约仍然有效,导致被休的妇人另外结婚,也等于干犯前一次的婚约。不
              过这一切的责任却应该在一开始休妻的男人身上。
            ◎ 太 19:3-11 耶稣对于休妻有更完整的解说,谈到摩西是因为以色列人心硬,
              才要求写休书休妻(原来是可以随意休妻,又随意叫妻子回来)。
经文:

「你们又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背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只是我告诉你们,甚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或译:就是从恶里出来的)。」 5:33-5:37

注释:

    (五)起誓  5:33-37 
          1.传统的教导要人「不可以背誓」。  5:33 
            ●「背誓」:SG 1964,「发假誓」、「违背誓言」,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所起的誓总要向主谨守」:直译是「惟要向主偿还你的誓言」。
            ◎当时的文士发展出了许多「发誓技巧」,认为某些誓言是不必守的,某些誓言
              就非守不可。他们认为没有提到上帝名字的誓言就不必守,而耶稣表明,甚至
              没有发誓也应该实话实说、信守诺言。

          2.耶稣表明:不可以起誓,因为发誓并不能实质增进自己话语的可信度,
            而应该实话实说。  5:34-37 
            ●「甚么誓都不可起」:SG 3361+SG 3660+SG 3654,「完全不可发誓」。
            ●「大君」:SG 3173+SG 935,「大的国王(单数型态)」,指「上帝」。
            ◎「地是他的脚凳」出自 赛 66:1 ,「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出自 诗 48:2-3 
              。
            ●「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SG 3483+SG 3483+SG 3756+SG 3756
                                              ,原文直译是「是,是;不是,不是」。意
                                              义是「简单的说『是』,或『不是』」。
            ●「恶者」:SG 4190,原文形态可能是阳性,指「魔鬼」,或中性指「邪恶」。
            ◎当时的人习惯用「发誓」来增加自己话语的可信度,常指天指地或指圣殿、指头
              来发誓。然而所发的誓言又未必做到。因此耶稣要人直接实话实说,不借用自己
              无法掌握的其他权威来让别人更加相信自己。
            ◎约瑟夫记载当时的爱色尼人也尽量不发誓,因为他们认为「人若不诉诸神就不获
              得信任,那人其实已经被定罪了」。
            ◎「实话实说」是通则,「不可以发誓」就应该是耶稣演讲时用以加深听众记忆的
              夸饰法。耶稣自己起誓 太 26:63-64 ,保罗也起誓 罗 1:9  9:1 ,由此可知「
              不可起誓」是耶稣用夸饰法来表达,重点是期待基督徒有诚实的人格。
经文: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甚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5:38-5:48

注释:

    (六)报复与爱仇敌  5:38-48路 6:27-36 
          1.一般的教导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5:38 
            ●眼「还」眼,牙「还」牙:SG 473,「代替」。
            ◎引自 出 21:24 。这一段本来是民事诉讼的标准,却可能被引用来支持报复的正
              当性。订定这样的标准是因为当日常常有「过度报复的情况」,而富有的人可能
              会以钱规避刑罚,所以必须订定公平的刑罚标准。
            ◎由上下文来看,此处特别是指犹太人被罗马人统治之下、备受压迫,犹太人当然
              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耶稣要求信徒个人不要追求报复。

          2.耶稣说明:天国的伦理是「不报复」、「肯吃亏」的伦理。  5:39-42 
            ●「作对」:SG 436,「反对」、「抵抗」。
            ●「告」你:SG 2919,「裁决」、「交付判罪」。
            ◎「外衣」比「里衣」昂贵,而且律法规定不可以把他人抵押的外衣留置过夜
                出 22:26-27  申 24:12  结 18:7  摩 2:8 ,因为外衣常常是睡觉用的盖被。
            ●「强逼」:SG 29,「强迫徵用」。
            ●一「里」:SG 3400,罗马长度单位,约1.5公里。
            ◎「强逼走路」,当时的罗马政府规定人民必须为政府做种种义务工作,其中就包
              括强迫运送包裹或货物。例如: 太 27:32 ,罗马兵丁就强逼西门为耶稣背十字
              架。不过当时法律规定,兵丁只能要求平民代拿货物走一里路。
            ◎「打你的右脸」,在惯用右手的情况下,被打右脸是「用手背打人」,这在当时
              是极大的侮辱,掴人者可能要赔上巨款。罗马军人可能会用这种粗野的方式来贬
              低被征服的犹太人,但耶稣要求门徒要连左脸也让出来。                  
            ◎其实旧约 利 19:18 就有:「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
              己。我是耶和华」的记载。
            ◎当然此处不是说司法应该偏袒恶人,而是说明天国的子民必须随时准备接受损失
              ,而不采取个人性的报复。而公正的司法与上帝公义的要求,仍是不可少的。
            ●「向你」借贷:SG 2309+SG 575+SG 4771,「有意图要从你」。
            ●「推辞」:SG 654,「拒绝」、「转离」。  
            ◎ 5:42 是讲到两种大家不喜欢的人,一种是求自己的,另一种则是想要来借钱的
              ,耶稣要求我们不要拒绝这些有需要的人。当然我们知道实务面任意满足借贷的
              人将会造成社会问题,但是基本上耶稣就是要我们不要因为怕损失而拒绝他们。

          3.一般的教训:「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  5:43 
            ●「邻舍」:SG 4139,「邻居」。
            ◎引自 利 19:18,34 。原文并无「恨你的仇敌」,这是文士们自己加上去的。耶稣
              就拿掉这后面外加的一句,把该律法的真正精神表明出来。

          4.耶稣表明天国的伦理是「爱仇敌,为那逼迫自己的祷告」。  5:44 
            ●「爱」你的仇敌:SG 25,「爱」,通常指「神圣的爱」。
            ●「仇敌」:SG 2190,「敌人」,原文是复数形式。
            ●「逼迫」:SG 1377,「驱离」、「逐出」、「迫害」。

          5.不报复、爱仇敌的基督徒就像天父的儿子。因为天父也把好处给坏人。 5:45 
            ●「儿子」:SG 5207,「儿子」、「后代」、「后裔」,有「同品质」的意思。亦
                        即天父善待恶人,因此基督徒如果有天父的性格,应该也会善待自己不
                        喜欢的恶人。
            ◎上帝并没有分别他喜爱的好人与厌恶的坏人,还是把日常所需给恶人与义人。所以
              他的儿女应该也要爱自己喜欢的人与自己厌恶的人。

          6.只爱自己所爱的人则与罪人所行的无异。  5:46-47 
            ●「单」请:SG 3441,「仅仅」、「只有」。
            ●「比人有甚么长处呢」:SG 5101+SG 4053+SG 4160,「多做了些什么呢」?
            ◎「税吏」是被罗马政府雇用来向自己同胞徵税的犹太人,被视为罗马政府的走狗,
               但他们也爱那爱他们的人。
            ◎税吏和外邦人都是当时受人轻视的罪人。税吏指为罗马政府徵税的犹太人,外邦人
              则指不认识上帝的非犹太人。

          7.因此,天国的子民要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样。  5:48 
            ●「完全」:SG 5046,「成熟的」、「完全成长的」。
            ◎根据上下文,这里指的应该是「爱仇敌」方面的「完全」。
经文: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6:1-6:1

注释:

  五、义行与公开的宗教活动  6:1-18 
    (一)把善事行在人前,故意要人看见,这种善事就不会得上帝的赏赐。  6:1 
          ●「善事」:SG 1343,「义」、「义行」,与 5:20 你们的「义」同字。
          ●「故意」叫他们看见:SG 4314,「为了要」。
          ●「赏赐」:SG 3408,「工资」、「回报」。
          ◎耶稣举出三项犹太人公认的善事义行为例:「施舍」、「祷告」、「禁食」。人做
            这些义行,目的本来是要取悦神,获得神的奖赏,但人的软弱会让自己倾向追求其
            他人的肯定,此处就是把这个基础动机厘清。
经文:

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有古卷:必在明处报答你)。」 6:2-6:4

注释:

    (二)施舍  6:2-4 
          1.假冒为善的人施舍目标是要得人的称赞,既然他们已经得到人称赞的赏赐,那上帝
            就不需要报答了。  6:2 
            ●「施舍」:SG 1654,「周济」、「慈善行为」。
            ●「假冒为善」:SG 5273,「演戏者」、「演员」、「伪装者」。希腊演员会带
                            着面具演戏,因演衍生出「冒充者」的意思。
            ●「赏赐」:SG 3408,「工资」、「回报」。
            ●「已经得了」:SG 568,商业用语,「全部付清、备有收据」、「完全得到」
                            的意思。
            ◎耶稣用商业术语巧妙的讽刺这些意图以施舍换取人的称赞之人的心态以及上帝的
              审判。既然这些人已经得到了人的称赞,他所做的一切好事都已经获得应有的报
              答,那上帝就不需要额外的赐福了。

          2.要秘密施舍,上帝必然报答。  6:3-4 
            ●「暗中」:SG 2927,「隐密的」、「秘密的」。
            ◎「左手....右手」:应该是「向自己保密的意思」,连自己也不时时想起自己是
                                做了一件义行。
            ●必然「报答」你:SG 591,「偿还」、「补偿」、「付钱」。
            ◎耶稣只有责备施舍背后的不良动机,并没有反对施舍是个义行。我们的宗教活动
              中,还包含施舍这个项目吗?
经文:

「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或译:脱离恶者)。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有古卷没有因为……阿们等字)!「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6:5-6:15

注释:

    (三)祷告  6:5-15 
          ◎犹太人习惯祷告的时间有早祷、午祷与晚祷。
          1.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公众场所祷告,为要叫人看见。这样的人已经获得人的赞赏为
            赏赐。  6:5 
            ●「十字路口」:SG 3588+SG 1137+SG 3588+SG 4113,「大街的角落」。
            ●「故意」叫人看见:SG 3704,「以致于」、「为要」。
            ◎耶稣的这个教训是基于犹太人的传统多教导人要在会堂或街道祷告。不过耶稣并
              没有指责在公众场合祷告的行为,而是指责在公众场合祷告,目标是「要人看见
              」这种心态。犹太人重视宗教信仰,当众祷告可以让人家以为自己敬虔。

          2.祷告应该暗中进行,不显扬自己的虔诚,这样的祷告才蒙上帝的赏赐与喜悦。 6:6 
            ●「内屋」:SG 5009,「储藏室」、「仓库」、「内屋」、「密室」。当时的房
                        子通常没有私人的「房间」,因此这很可能也是一种夸饰法,表明「
                        不宣扬」。
            ●「暗中」:SG 2927,「隐密的」、「秘密的」。

          3.不可以像外邦人用重复的话祷告,以为话多才会蒙上帝垂听。然而其实早在我们祷
            告前,我们的需要上帝已经知道。  6:7-8 
            ●「许多重复话」:SG 945,「像口吃的人一样,再三重覆同样的字眼」,指「
                              堆砌的、机械式的话」,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他们「以为」:SG 1380,「相信」、「认为」、「想」。
            ●「话多了」:SG 4180,「多话」、「长篇大论」,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必蒙「垂听」:SG 1522,「聆听」。
            ◎「祷告的量」被当成「功德」,似乎长度越长,功劳越大,越能蒙上帝的赏赐
              ,这样的观念,今日仍然在基督徒中盛行。而且由 6:8 可以看出 6:7 祷告的内
              涵基本上是「自己的需要」。为了自己的好处,意图用祷告的长度来换取上帝的
              垂听,基本上就是自私的功德主义。而耶稣表明上帝根本在人祷告前就已经知道
              人的需要了。

          4.主祷文(耶稣教导人的祷告)  6:9-13路 11:2-4 
            ◎主祷文位于登山宝训篇幅的中心,显见马太对主祷文的重视。
            ◎ 6:9 一开始是要门徒祷告时,「这样、如此SG 3779」祷告,表示耶稣是提供
              一个范本,不是要门徒当成敬拜仪式逐句照念,虽然现今很多教会都在敬拜时背
              诵这段祷文。
           (1)愿人尊天父的名为圣。  6:9 
              ●「天」上的父:SG 3772,「天」、「穹苍」的复数形态。
              ●「名」:SG 3686,「名字」,在希伯来文中,名字代表一个人的本质,特徵
                        和人格,而且按照我们对他的认识或他向我们启示的程度而定。
              ●「圣」:SG 37,原意为「不同」或「分别」,后引申为「归为圣」。
              ●「尊你的名为圣」:直译是「愿你的名被尊为圣」,实际的意义可说是「求你
                                  使我们能够把与你本性和品格相称,也是你所要求的独一
                                  的地位献给你」。
              ◎「我们在天上的父」:「我们」 指大家而非个人,「在天上」 提示了上帝的
                                    圣洁与能力,「父」 象徵着造物主与我们的关系是亲
                                    密的。当时虽然不能说没有例子,但一般人很少称呼神
                                    为「父」,基督徒才广泛称呼上帝为「天父」。

           (2)愿上帝的国降临,也就是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6:10 
              ●「你的国」:SG 3588+SG 932+SG 4771,「你那个国」,「神的国」,即
                            指神的旨意能像在天上那样完全的实行在地上的一个环境,可参
                            考 太 3:2  4:17 ,所以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
                            上」是解说「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SG 2307,「意向」、「意愿」。
              ●「行」在地上:SG 1096,「实行」、「完成」、「实现」。
              ◎这一句祷告,就表明上帝的国还没有完全降临。
              ◎ 6:9-10 的三个祷告,都是指向同一件事,就是神的国度与旨意可以在地上执
                行,让神得着荣耀。

           (3)求天父赏赐日用的饮食。  6:11 
              ●「日用」:SG 1967,「跟着的一天」,圣经中出现于 太 6:11  路 11:3 。
              ●「饮食」:SG 740,「面包」、「食物」。
              ◎这是谦卑的知道自己依靠上帝而存活,故求他赐日用的饮食。

           (4)赦免我们的过犯。  6:12 
              ●「免」:SG 863,「撤销」、「赦免」。
              ●「债」:SG 3783,「债务」,在犹太人的观念中,看犯罪如同欠债一般,此
                        处就是用来指「罪恶」。
              ◎求上帝赦免我们的过犯,正如基督徒的生命中所表现出来的赦免一般。然而,
                我们是否真的因为知道我们是蒙赦免的一群,也愿意赦免亏欠我们的人呢?
              ◎此处的祷告也显示出基督信仰认为人需要常规的被饶恕,而不是只为了偶尔的
                一、两件事需要被饶恕。得罪造物者,居然是我们的日常经验。

           (5)不叫我们遇见试炼,救我们脱离凶恶。  6:13 
              ●不「叫」:SG 1533,「带入」、「领入」的意思。
              ●「遇见」:SG 1519,「进入」、「进去」,不单单是「遇见」。
              ●「试探」:SG 3986,可能是「试探」、「试炼」、「引诱」,不过在此应
                          该是翻译成「试探」比较恰当。
              ●「救我们脱离」:之前有个SG 235,「但是」、「反倒」。
              ●「救」:SG 4506,「拯救」、「保护」。
              ●「凶恶」:SG 3588+SG 4190,「那恶者」,原文是单数型态,指着「魔鬼
                          」。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本句是后来加入的
                ,早期的抄本皆无此段。
              ◎ 「不叫...凶恶」:表示不要让我们遇到无法抵受的试探或试炼,并救我们脱
                                  离魔鬼的权势。
              ◎这种祷告,和前面#6:7-8|所说的那种为了自己的需要用重复的话语来换取需
                要满足的祷告相当的不同。一方面耶稣所教导的祷告是以天父的名和国度为优
                先考虑。谈到自己的需要时,也是本于上帝知道自己的需要,不过自己却没有
                把握解决自己的需要,所以求上帝补足自己所不能与不足的。充分尊重上帝的
                主权,也表达出我们对上帝的仰赖,研究过这样的祷告,应该就很清楚一般所
                谓「上帝知道我们的需要,所以不需要祷告」的错谬了。这样的祷告,也应该
                能够把我们祷告的焦点由「自己的需要」转到「与上帝的对话」之上。
              ◎我们自己的祷告,和所接受的祷告教导,是怎样的呢?是强调重复话、祷告长
                度、禁食祷告等功德主义的祷告,还是类似耶稣所教导的祷告。

          5.要饶恕别人的过犯,才能蒙上帝的饶恕。  6:14-15 
            ●「饶恕」:SG 863,「撤销」、「赦免」,与 6:12 的「免」原文相同。
            ●「过犯」:SG 3900,「偏差」、「错误的行为」。
            ◎饶恕别人的过犯应该是基督徒的生命表现,因为深知自己承受重大恩惠,蒙上帝
              的饶恕与救赎,因此自然产生饶恕的行动。
经文:

「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6:16-6:18

注释:

    (四)禁食  6:16-18 
          1.假冒为善的人禁食的时候故意让人看出他们正在忧伤禁食,这样的禁食已经获得人
            的赞赏为赏赐了。  6:16 
            ●「禁食」:SG 3522,摩西律法规定百姓一年一次(赎罪日)禁食,表示为罪痛
                        悔 利 23:27 。后来犹太人增添了其他纪念国难的禁食日 斯 9:31 
                         亚 7:5  8:19 。耶稣时代法利赛人一周禁食两次,在周一和周四禁
                        食。施洗约翰的门徒亦用禁食表明他们悔改的心志。而法利赛人禁食
                        时常常表现出忧愁或郁郁寡欢的样子,甚至把灰涂在脸上,这就是耶
                        稣所攻击的伪善禁食。
            ●「愁容」:SG 4659,「忧伤」、「郁闷」。
            ●「弄得难看」:SG 853,「疏于整洁」、「丑化外型」。

          2.耶稣教导禁食时应该照常整理仪容,不追求人的赞赏,然后上帝要报答这样的禁食
            。  6:17-18 
            ●「梳头」:「把油擦在头上」,犹太人在欢乐的时候才擦油洗脸。
            ●「洗」脸:SG 3538,「清洗」、「盥洗」。
            ●必然「报答」你:SG 591,「偿还」、「补偿」、「付钱」。
            ◎耶稣并没有反对「禁食」本身,而是反对「做给人看的禁食」。我们在教会中,
              也不要完全抵制或忽略这些信仰操练的活动。
经文: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銹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銹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财利的意思)。」 6:19-6:24

注释:

  六、在世应有的追求方向  6:19-34 
    (一)不以钱财为自己的标竿  6:19-24路 12:32-36 
          1.不要汲汲营营于地上的财宝,因为地上的财宝并不永恒,要积财宝在天上,因为天
            上的财宝是永恒的。  6:19-20 
            ●「不要....积攒」:SG 3361+SG 2343,「不要储存」。原文时态是现在式,这
                                样的禁令表示耶稣是禁止「储存财宝在地上的『习惯』」。
            ●「虫子」咬:SG 4597,「蛀虫」。
            ●「銹」坏:SG 1035,「侵蚀」。
            ●銹「坏」:SG 853,「破坏」、「朽坏」。
            ●「挖窟窿」:SG 1358,「挖穿」、「破门而入」。
            ◎这里禁止的是「为自己积财」,亦即禁止的是「自我为中心的积聚财富」。

          2.累积财宝在何处,会导致我们的心也在那里。  6:21 
            ◎「累积财宝在天上」,参考当时犹太人的文献,就知道耶稣是指「在地上的行为
              带来美好,并且具有永恒意义的事物」,包含:公义的行为、为义受苦、各项仁
              慈的举动、慈惠的行为等。

          3.对于财富看重的方向正确与否,影响人生重大。  6:22-23路 11:34-36 
            ●「眼睛」:SG 3788,「眼睛」,在旧约圣经常代表一个人的心志与取舍。
            ●「嘹亮」:SG 573,原意是指「单一」,后来转变为「健全」、「专一」的意
                        思。
            ●「昏花」:SG 4190,「败坏」、「邪恶」。
            ●「眼睛嘹亮」、「眼睛昏花」:是一对希伯来成语,「眼睛嘹亮」就是「慷慨」,
                                          反之「眼睛昏花(败坏)」就是「吝啬」之意。
            ◎这一段事实上是与 6:19-21 思想相衔接的,如果打算为自己储存财富在地上,就
              不可能慷慨,而太过重视短暂的地上财富,将导致整个观念偏差(全身黑暗),这
              样又怎能看清楚这世界的事物呢?

          4.一个人只能事奉一个主人,不是事奉上帝,就是财利。  6:24 
            ●「事奉」:SG 1398,「做....的奴隶」。
            ◎「恶....爱」:这是一种希伯来式的夸张修辞法,表达「最爱」、「次爱」的意
                            思。
            ●「重」这个、轻那个:SG 472,「献身于」、「忠诚于」。
            ●重这个、「轻」那个:SG 2706,「轻视」、「蔑视」、「不在乎」。
            ●「玛门」:SG 3126,是亚兰文的音译,意思是「财富」、「产业」。
            ◎打算为自己储存财富在地上,就是把财富当主人,自然就会轻视上帝。而如果重
              视上帝,就会轻视地上的财富,也自然就能慷慨,作出「积财宝在天」的事情。
              一开始选择清楚,是非常重要的。
经文: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甚么,喝甚么;为身体忧虑穿甚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译:使身量多加一肘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甚么?喝甚么?穿甚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6:25-6:34

注释:

    (二)不要忧虑  6:25-34路 12:22-31 
          1.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穿,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裳。  6:25 
            ●「忧虑」:SG 3309,「焦虑」、「无谓的担心」。
            ◎ 6:25 一开始的「所以SG 1223」表达了这一段与上一段之间的关系,就是因为
              我们不当钱财的奴隶,不汲汲营营于地上的财宝,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就会是「不忧虑」。亦即忧虑日用饮食与生活所需就是以财富为主人的表现。现
              在的你我,到底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

          2.上帝看重天上的飞鸟与野地的植物,所以一定更看重我们的生命。 6:26  6:28-30 
            ●你「想」:SG 2648,「仔细察看,从中学习」的意思,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不「种」:SG 4687,「播种」。
            ●不「收」:SG 2325,「收成」、「收割庄稼」。
            ●「比....贵重」:SG 1308,「优于」、「胜于」。
            ●「百合花」:SG 2918,泛指生长在野地,乏人照顾的花朵。而非特指今日的「
                          百合花」,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6:28  路 12:27 。
            ●「长起来」:SG 837,「成长」、「增加」。
            ●「劳苦」:SG 2872,「辛苦工作」、「奋斗」、「挣扎」。
            ●「纺线」:SG 3514,「纺纱」,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6:28  路 12:27 。
            ●「小信的人」:SG 3640,「信靠不足的」。
            ●「妆饰」:SG 294,「穿上衣服」。
            ◎这裏也显示上帝不是指给万物基本功能,还慷慨的给万物美丽作为装饰。因此慷
              慨的神一定不只给我们够用的资源,而是给我们可以享受、欢庆的恩典。耶稣邀
              我们由所造万物来看造物者的慷慨与丰富,让我们不用再忧虑。

          3.即使忧虑也没有用,所以更不用忧虑。  6:27 
            ●「思虑」:SG 3309,「焦虑」、「无谓的担心」,同 6:25 的「忧虑」。
            ●「寿数」:SG 2244,「年岁」、「身材」。
            ●「一刻」:SG 4083,可以指「一肘」或「岁数」。此处可能是用一个长度单位
                        来描述增加寿命一个单位。

          4.不要忧虑日用的饮食与生活所需,这些需要天父知道。  6:31-32 
            ●「忧虑」:SG 3309,「焦虑」、「无谓的担心」。
            ●外邦人所「求」:SG 1934,「寻找」、「追求」、「渴望」。

          5.要先求上帝的国和上帝的义,上帝会把日用的需用赐下。  6:33 
            ●先「求」:SG 2212,「渴望」、「寻求」、「致力于」。
            ●「加给」你们了:SG 4369,「增加」、「加上」、「赐给」。
            ◎不同于其他的信仰,造物者知道被造物的基本需求,因此当信徒努力追求上帝国
              的事情(天上的财宝),上帝就把日用的需求赐下。
            ◎不为衣食忧虑,不等于不必工作, 帖后3:10 ,无需照顾他人疾苦 太 25:31-46 
              ,不遇难处 6:34 。

          6.结论:不要为明天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6:34 
            ●「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SG 839+SG 3309+SG 1438,直译是「明天会为自
                                      己忧虑」。
            ●一天的「难处」:SG 2549,「厄运」、「难关」。
            ◎不是不用努力,而是不用焦虑,因为上帝掌权,他会负责。
经文: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甚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甚么量器量给你们。为甚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7:1-7:6

注释:

  七、不要论断  7:1-6路 6:37-38  41-42 
    (一)不要论断人,以免被论断。  7:1-2 
          ●「论断」:原文有两个字,第一字母是「κ」时是SG 2919,意思是「审判」,不
                      是「κ」开头的字SG 1252则指着一般的判断,而这里的论断以及圣经
                      中禁止的论断都是「κ」开头。
          ●「量器」:SG 3358,原是指量取食物的器具(如「斗」等),这裏转用来指度量
                      人是非、对错,以及其程度的「尺度」。
          ◎「免得你们被论断」,应该是指「被上帝审判」。 7:2 更说明上帝用我们审判别
             人同样的标准来审判我们。其实这样非常合理,当我们用某一种标准审判别人时
             ,就表示我们认同并熟悉那个标准,无奈的是我们常常无法达到我们审判他人标
             准的要求。

    (二)「论断」就是只看见别人身上的弱点而不顾自己更大的问题?  7:3-5 
          ●「刺」:SG 2595,「碎片」、「碎屑」、「微尘」。
          ●「梁木」:SG 1385,「圆木」、「大梁」。
          ●「假冒为善的人」:SG 5273,「演员」、「僞善者」。
          ●先「去掉」:SG 1544,「移除」。
          ●「看得清楚」:SG 1227,「清楚地看见」、「凝视」、「定睛」。
          ◎论断本身就是自己扮演上帝来审判人,本质上就是「梁木」型的问题。如果论断的
            人本身犯了重大的错误,那他又如何帮助人解决道德上的小偏差呢?
          ◎这一段不是要阻止人做任何的判断或指正,而是要避免人吹毛求疵的把自已当上帝
            ,不断的指正别人或组织的问题,而无视自己的问题, 7:6 就做了相对的平衡教
            导。
            
    (三)然而仍要分辨,不把好的真理给不能领受的人。  7:6 
          ●「圣物」:SG 3588+SG 40,「那圣洁的」,原文是单数型态,一般认为是指
                      「福音」或「天国的信息」。
          ●「狗」:SG 2965,「狗」,表示「礼仪上不洁」、「不够格的人」 撒下 16:9 。
          ●「珍珠」:SG 3135,「珍珠」,原文是复数形态,珍珠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东
                      西。
          ●「猪」:SG 5519,「猪」,对犹太人来说是不洁净的牲畜,所以只有非犹太人才
                    会养猪。
          ◎虽说基督徒不应该抢夺上帝的职分,宣判人的罪,有如末日审判一样。但是应该要
            适当的分辨传福音的对象,把适当的信息给人。
          ◎由于狗与猪常常用来比喻没有犹太文化的外邦人,因此有学者认为此处也是劝告门
            徒不要把太过深奥的真理传达给没有文化预备的人,他们无法理解,反倒会有负面
            的反应。
经文: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7:7-7:12

注释:

  八、上帝要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  7:7-12路 11:9-13  13:24 
    (一)天国的定律:人祈求就给,寻找就寻见、叩门就开门,因为这是天国的定律。 7:7-8 
          ●「祈求」:SG 154,「请求」、「要求」。
          ●「寻找」:SG 2212,「寻求」、「致力于」。
          ●「叩门」:SG 2925,「敲击」,新约中仅用于指「敲门」。
          ●「祈求」、「寻找」、「叩门」:这三个动作的原文型态都是「现在式」而且是「
                                          命令句」,表示「持续不断」之意,应该翻译成
                                          「要祈求」、「要寻找」、「要叩门」。
          ●「就给你们开门」:SG 455,「开」,原文的时态是「被动」,是「神给予」、
                              「神开门」的意思。
          ●「凡」祈求的:SG 3956,「每一个」、「所有」。
          ◎这段教训是耶稣鼓励门徒要祷告或寻求上帝,因为上帝要善待祷告或寻求他的人。
            「祈求」、「寻找」与「叩门」都是当时常用来指祷告的比喻,一般认为这三者具
            有同样的意义,另有学者认为这是「越来越迫切」的祷告比喻。     

    (二)正如一般人疼爱儿女,拿好东西给儿女,上帝也疼爱信徒,给他们好礼物。 7:9-117:9 一开始有个SG 2228,「或者」、「换句话说」,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耶稣
            用另一个角度来描述爱信徒的上帝,不可能不回应给祷告的信徒好礼物。
          ●「求」饼:SG 154,「请求」、「要求」。
          ●「不好」:SG 4190,「败坏」、「邪恶」的意思。和主祷文的救我们脱离「凶恶
                      」同字,是个很重的字。
          ●「东西」:SG 1390,「礼物」、「恩赐」。
          ◎饼和石头相像,鱼和蛇相似,并且饼和鱼是当地人日常常吃的食物。
          ◎ 7:7-8 虽然提到「祈求」、「寻找」、「叩门」,但此处仅提到「求」,因此可知
            「祈求」、「寻找」、「叩门」都是指「祈求」。
          ◎平行经文 路 11:13 中用「圣灵」来取代此处的「东西(礼物)」。

    (三)愿意人怎样待自己,就要怎样待人,这是律法与先知的内涵。  7:12路 6:317:12 一开始有个「所以SG 3767」,表示 7:12 是前面登山宝训言论的总结,也有
            学者认为这是 6:18-7:11 的总结。
          ●「律法与先知的道理」:SG 3588+SG 3551+SG 3588+SG 4396,「那律法、那些
                                  先知」,指「旧约」,亦即「己所欲,施于人」是旧约的总
                                  纲。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被称为「金律」或「道德金律」。
            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教导,大部分是负面表达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耶稣用正面表示更是提供积极的意义,要人不只不伤害人,还主动地追求其他人的好
            处。
经文: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7:13-7:14

注释:

  九、要进窄门,因为走向灭亡容易。  7:13-14 
      ●「引到」灭亡、「引到」永生:SG 520,「带领」、「带到....之前」。
      ●「宽的」:SG 4116,「宽阔的」,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路是「大的」:SG 2149,「宽阔的」(不是「好走的」),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进去」:SG 1525+SG 1223+SG 846,「藉着它进去」。
      ●引到「灭亡」:SG 684,「毁坏」、「消灭」。
      ●引到「永生」:SG 2222,「生命」。
      ●门是「窄的」:SG 4728,「狭窄的」,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7:13,14  路 13:24 。
      ●路是「小的」:SG 2346,「压缩」、「弄狭窄」。
      ◎耶稣鼓励门徒走人少、困难,但引向生命的路。我们是走这样的路吗?
经文:

「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7:15-7:23

注释:

  十、要防备假先知,不是所有称呼耶稣为主的人都可以进天国  7:15-23 。
    (一)要防备假先知,他们的特质是类似披羊皮的狼,表里不一致。  7:15 
          ●「防备」:SG 4337,「关切」、「专心留意」。
          ●「披着羊皮」:SG 1722+SG 1742+SG 4263,「藉着羊的外袍」。
          ●「残暴的」狼:SG 727,「凶残的」、「贪婪的」。
          ◎十二使徒遗训中提及「留宿超过两天、索要金钱的巡回布道者就是假先知」。
          ◎许多学者认为这是「马太写来对抗马太社羣所遭遇的假先知」,但耶稣也很可能发
            言警告门徒要避免当时的法利赛派或各样似是而非的学说。

    (二)分辨假先知的方法就是透过他们的生活表现来辨认,内在的生命与外在的表现会是一
          致的。  7:16-18路 6:43-44 
          ●「凭着」:SG 575,「从....」、「藉着」。
          ●「认出」他们来:SG 1921,「发现」、「得知」、「了解」。
          ◎「荆棘....葡萄」:某类荆棘上长的黑莓有点像葡萄。
          ◎「蒺藜....无花果」:一些蒺藜的花可能与无花果混淆。
          ●「凡」好树:SG 3956,「每一个」、「所有」。
          ●「坏」树:SG 4550,「品质卑劣的」、「坏的」。
          ●「坏」果子:SG 4190,「没有价值」、「不好」。
          
    (三)因此没有外在好表现的人将受到上帝的审判,我们也可以由外在表现判断出一个人的
          内在生命。  7:19-20 
          ●「凡」好树:SG 3956,「每一个」、「所有」。
          ◎ 7:19 一字不差的重复自 太 3:10 施洗约翰的话。
          ●「果子」:SG 2590,「水果」、「果实」,原文是复数形态,应该就是指着「外
                      在行为表现」。
          ●「就可以认出」:SG 1921+SG 846,「你们将会认出他们来」。
          ◎ 申 18:20-22 以先知的话是否应验来分辨假先知,此处是用先知(或教师)的行
            为表现作为辨认的基础。其实这两种标准并非不能同时并行,用在现今的教会环境
            中也都还能很有效辨别真假教师或真假先知。
          
    (四)不是所有口头上承认耶稣是主的人都可以进天国,只有真正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才能进
          去。  7:21路 13:25-27 
          ●「主啊」:SG 2962,原文可指「先生」、「老师」,不过七十士译本以此字当成
                      「耶和华神」的代号,而且耶稣复活以后,门徒就是用这个字「主」来
                      称呼耶稣。
          ●「我天父」:原文是「我的那个在天上的父亲」,此处是马太福音中耶稣第一次说
                        上帝是「他的父亲」。

    (五)到审判的时候,许多人虽然曾奉耶稣的名「传道」、「赶鬼」、「行异能」,还是无
          法进天国。  7:22-23 
          ●「那日」:SG 3588+SG 2250,「那个日子」,专门术语,指「末日审判」的时候
                      。原文和 路 10:12 的「审判的日子」相同。此字还出现在 太 24:36路 21:34 。
          ●「我们不是....」:原文的句型是期待肯定的答覆。
          ●奉你的名「传道」:SG 4395,「说预言」、「讲道」。
          ●「明明的告诉」:SG 3670,「公开宣告」,有「在法庭上宣告的」意味。
          ●「从来不」认识你们:SG 3763,「从未」。
          ●从来不「认识」你们:SG 1097,「知道」、「认识」,不过此字在圣经中与旧约
                                SH 3045相似,意义是「藉由经验中体认」,圣经甚至以此
                                字来描述「性行为」。 太 1:25  路1:34 也用此字来委婉指
                                「性行为」。 
          ◎此处耶稣负责评判信徒是否能够进入天国,且似乎标准就是「耶稣是否认识信徒」。
          ◎显然「传道」、「赶鬼」甚至「行异能」,都不一定保证得救,甚至耶稣説这些人是
            作恶的人 7:23 。然而今日的信徒能不被这些外显的能力所迷惑,而真能由教导者的
            行为来分辨真假先知吗?这应该是可以多加思考的。
经文: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7:24-7:27

注释:

  十一、结论  7:24-27路 6:47-49 
    (一)听耶稣的教训而遵行的,有如建屋在磐石上,根基稳固,虽受到挑战却不失败。 
           7:24-25 
          ●「凡」听见:SG 3956,「每一个」、「所有」。
          ●「好比」:SG 3666,「使相像」、「变成像」。
          ●「聪明」人:SG 5429,「精明的」、「审慎的」。
          ●「磐石」:SG 4073,「岩石」。
          ●「根基立」:SG 2311,「建立根基」、「使稳固」。

    (二)反之,听了不行的人根基不稳,无法承受挑战。  7:26-27 
          ●「好比」:SG 3666,「使相像」、「变成像」。
          ●「无知的」人:SG 3474,「愚蠢」、「笨拙的」。
          ●「沙土」:SG 285,「沙地」、「砂子」。
          ●倒塌得「很大」:SG 3173,「大」、「多」。
          ◎耶稣以自己的话为权威准则,听了遵行的是智慧人,反之则是愚笨的人。一般我们
            会把「律法」、「圣经」等等放在「权威」的位置,但耶稣却认为自己的登山宝训
            等同于「律法」、「圣经」的地位。
经文: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 7:28-7:29

注释:

  十二、众人的反应:觉得稀奇,因为耶稣的话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  7:28-29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直译是「正当耶稣结束了这些话」。
        ●「希奇」:SG 1605,表示「惊讶而费解」的神态。
        ●他的「教训」:SG 1322,「教导」、「指导」。
        ●「权柄」:SG 1849,「权威」、「绝对的权力」、「统治的权力」。
        ●「文士」:SG 1122,「律法专家」、「律法学者」。
        ◎这些听衆正确的评价耶稣的教导,因为耶稣把自己的教导当成是权威本身,而非是「
          权威的诠释」。当然,我们其他人不是耶稣,我们的意见都类似文士,都是尝试「诠
          释权威」罢了。
经文:

耶稣下了山,有许多人跟着他。有一个长大麻疯的来拜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他的大麻疯立刻就洁净了。耶稣对他说:「你切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对众人作证据。」 8:1-8:4

注释:

肆、君王医病及行神迹  8:1-9:38 
    ◎在这段经文中,马太搜集了耶稣十项神迹、分为三组,中间插入两段与门徒相关的记载,
      有学者称呼这段为「神迹篇」。而正好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在埃及也行了十灾,
      马太似乎要把耶稣的神迹与十灾相互对应。
  一、洁净长大麻疯的  8:1-4可 1:40-44  路 5:12-16 
    (一)地点是传讲登山宝训的山下,主角是一个长大麻疯的人,这人跪拜耶稣并承认耶稣有
          能力可以让他洁净。  8:1-28:2 一开始有个SG 2400,「看啊」、「瞧」,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长大麻疯的」:SG 3015,指「长一些恶性皮肤病的人」。
          ◎圣经中的「大麻疯」是一种集合名词,泛指各种慢性皮肤病,当然也包括今日医学
            上的麻疯病。圣经中对于此病症的规定,可参考 利 13  利 14 。事实上当时代的
            人视这些皮肤病为不洁,又是神明的惩罚。
          ●「来拜他」:SG 4334+SG 4352,原文是「接近他、向他跪拜」。这种举动对当时
                        的大麻疯病人来说,是不合法的。
          ●若「肯」:SG 2309,「意欲」、「愿意」。
          ◎这人相信耶稣有能力使他洁净。而且这人的发言显示他对耶稣主权的尊重,与今日
            许多基督徒的作法回异。
            
    (二)耶稣伸手摸他,表达他愿意洁净那人的大麻疯,并要求保密、且要遵行律法的相关规定
          行。  8:3-4 
          ●「伸手」:原文是单数型态,显示耶稣是伸出一支手来摸这人。
          ●「摸」他:SG 680,「触摸」、「握住」。
          ●「立刻」:SG 2112,「马上」、「立刻」。一般皮肤病通常好的很慢。
          ●「切」不可:SG 3708,「注意」、「务必」。
          ●把「身体」:SG 4572,「你自己」。
          ●「给....察看」:SG 1166,「显示」、「解释」、「证明」。
          ●对众人作「证据」:SG 3142,「证言」、「见证」。
          ◎「只要去.. 礼物」,摩西律法 利 14 规定麻疯病痊愈后需有祭司的证明,并献上相
            关的祭物,才能回复正常生活。既献了祭,就在众人面前有了见证,成了一件无法推
            翻的事实。
          ◎大麻疯病是当时被视为不洁的病 利 14 ,耶稣冒着被传染以及礼仪上不洁的危险去
            触摸病人,他本不需要如此麻烦,却愿意同时医治病人的心灵。我们可以想像这样的
            人没有人愿意摸他,他一生都必须面对隔离与他人的厌弃,到耶稣面前不过像乞丐想
            恳求王的怜悯,我们可以想像耶稣摸他时,他心灵的震撼。耶稣的爱也在这样禁忌的
            触摸中表达无遗。
          ◎耶稣阻止神迹被宣扬,可能是为了避免错误的弥赛亚狂热(犹太人期待一个政治性的
            救主,带领他们脱离罗马人的统治)。因此耶稣在犹太地区所行的神迹多半是避免宣
            扬的,而在非犹太地区所行的神迹,就鼓励受惠者宣扬了,例如: 可 5:18-20 。
          ◎马可福音记载此人没有依照耶稣的吩咐,反而出去宣扬。 这样的宣扬为耶稣带来许
            多困扰。
经文:

耶稣进了迦百农,有一个百夫长进前来,求他说:「主啊,我的仆人害瘫痪病,躺在家里,甚是疼苦。」耶稣说:「我去医治他。」百夫长回答说:「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因为我在人的权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对这个说:『去!』他就去;对那个说:『来!』他就来;对我的仆人说:『你做这事!』他就去做。」耶稣听见就希奇,对跟从的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耶稣对百夫长说:「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给你成全了。」那时,他的仆人就好了。 8:5-8:13

注释:

  二、治好百夫长的仆人  8:5-13路 7:1-10 
    (一)地点在迦百农,一个百夫长来求耶稣去医治他瘫痪的仆人。  8:5-6 
          ●「迦百农」:字义是「安慰之村」。
          ●「百夫长」:SG 1543,指「领导一百人以下的军官」,于此大概指分封王希律安提
                        帕军队里的一位外籍基层军官。
          ●「求」他说:SG 3870,「恳求」。
          ●「仆人」:SG 3816,可以指「小孩」(儿子)或「仆人」,不过平行的 路 7:3 用
                      另一个希腊字SG 1401,明确的指出这里生病的是「仆人」。
          ●「害瘫痪病」:SG 3885,「瘫痪的」。
          ●「甚是疼苦」:SG 1171+SG 928,「可怕地受折磨」、「恐怖地受苦」。
          ◎路加福音的记载中,百夫长是请犹太的长老来请托耶稣,又请朋友来阻止耶稣到他家
            中,而马太福音把整个事件浓缩成两个主人翁之间的对话。
          ◎迦百农是一个驻防城,在希律统治之下,此处的驻军并非罗马军团,而是属于外国招
            募的军队,不过也是使用罗马军队的建制。

    (二)耶稣答应或询问百夫长:自己要亲自前去医治其仆人。  8:7 
          ●「耶稣说」:原文直译是「他(耶稣)就对他说」,表示耶稣是跟这个百夫长对话。
          ◎「我去医治他。」也可能意义是「我去医治他?」,原文强调「我」,所以可能是耶
            稣问「要他本人冒着被污染的危险去外邦人家中医治病人」?或者是他答应自己亲自
            前往。

    (三)百夫长却表示自己不敢劳动耶稣到其家中,因为他相信耶稣有权柄治好其仆人,正如他
          也有权不亲自做事一样。  8:8-9  
          ●「舍下」:SG 5259+SG 3588+SG 4721,「我的屋顶下」。
          ●「不敢当」:SG 3756+SG 1510+SG 2425,「不足够」、「不配」。
          ●「一句话」:SG 3056,「话」、「道」、「Logos」,原文是单数形态。
          ●「权」下:SG 1849,「权力」、「权柄」。
          ◎犹太人因为宗教礼仪缘故,通常不轻易进入外邦人家中,所以此百夫长一方面尊重耶
            稣的背景,一方面相信他的权柄,所以说他「不敢当」。
          ◎ 8:9 百夫长解释他知道「权柄」这件事情,只要权柄够,下命令即可,不必亲自去做
            。这之前耶稣几乎没有表现出远距医疗的能力,但百夫长相信耶稣可以远距执行医治
            的工作。

    (四)耶稣称赞百夫长的信心超越以色列人。  8:10 
          ●「希奇」:SG 2296,「惊讶」、「诧异」、「赞叹」。
          ●「实在」:SG 281,原文就是「阿们」,此字所引出来的是一段严肃的宣告。
          ●「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另有可靠的抄本作「在以色列中,我从来没
                                                有遇见过」。
          ●「这么大的」信心:SG 5118,「这么多」、「如此大」。
          ◎「敬畏」是一种今日我们不容易拥有的德行,我们能体会百夫长对上帝的那种认为自
            己极其不配的心吗?

    (五)耶稣警告未来将有许多外国人可以进天国,反倒是有许多犹太人无法进去。  8:11-12 
          ●「坐席」:SG 347,「作客」,指「天国的宴席」或「弥赛亚的宴席」。
          ●「惟有」:SG 1161,「然而」、「另一方面」。
          ●「本国的子民」:直译是「国度之子」,这是犹太人的惯用语指「承受国度的子民」
                            ,也就是「犹太人」。
          ●「切」齿:SG 1030,「咬牙切齿」。
          ◎此处是以 赛 25:6-9  65:13-14 的「弥赛亚筵席」作为背景。而耶稣预言未来会有外
            邦人可以进入弥赛亚筵席,反倒是不少犹太人是没机会进去的。我们自己也要谨慎在
            教会里面出入,并不代表一定可以获得救恩。
          ◎「外边黑暗」这个词在当时的文献中,用来指「地狱」。 太 22:13 也用来指「地狱
            」。

    (六)耶稣治好百夫长的仆人  8:13 
          ●「照你的信心」:SG 5613+SG 4100,「如同你相信」,意思是「照你的信心所期
                            待的」,而非「照你信心的比例」。
经文:

耶稣到了彼得家里,见彼得的岳母害热病躺着。耶稣把她的手一摸,热就退了;她就起来服事耶稣。到了晚上,有人带着许多被鬼附的来到耶稣跟前,他只用一句话就把鬼都赶出去,并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他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 8:14-8:17

注释:

  三、医治彼得的岳母及许多人  8:14-17可 1:29-34  路 4:38-41 
    (一)耶稣到彼得家里,正好彼得的岳母发烧躺着。  8:14 
          ◎彼得是伯赛大人 约 1:44 ,结婚后定居迦百农 林前 9:5  太 8:5,14 ,和他的兄弟
            安得烈两家住在一起 可 1:29 ,从事渔夫的工作。
          ●「热病」:SG 4445,「发烧」,圣经仅出现于 太 8:14  可 1:30 ,此处可能与当
                      地常见的疟疾有关。

    (二)耶稣治好彼得的岳母,彼得的岳母就起来服事耶稣。  8:15 
          ◎犹太人的口传律法禁止人触摸患有某些热病者,因此耶稣的动作有可能有违背口传
            律法的危险。
          ●热就「退了」:SG 863+SG 846,「离开她」。
          ●「服事」:SG 1247,原文指「家中桌上的款待」,原文的时态是不完成式,显示是
                      「开始不断服事」。
          ◎彼得的岳母是个好榜样,并不是白白领受耶稣的恩典,病得医治后是立刻回报以殷勤
            的事奉。有时候我们会贪婪的一个恩典要过一个恩典,好像上帝是我们的奴隶一样。

    (三)到了傍晚,人们带病人与被鬼附的来找耶稣,耶稣医病赶鬼。  8:16 
          ●到了「晚上」:SG 3798,「傍晚」。
          ●「被鬼附的」:SG 1139,「被邪灵附身」。
          ●把「鬼」都赶出去:SG 4151,「风」、「灵」。
          ◎由马可与路加的平行经文中可以了解此时是安息日,因此人们等到傍晚安息日过后(
            犹太人的安息日是周五下午六点到周六下午六点)才带病人过来找耶稣医治。但耶稣
            在安息日的期间,已经医治了彼得的岳母。
          
    (四)这些都应验了以赛亚的话,说「他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 8:17 
          ◎本段经文引自 赛 53:4 ,不过马太是自己翻译,而不是直接引用七十士译本。
          ●「代替」:SG 2983,「负起」、「拿走」。
          ●代替我们的「软弱」:SG 769,「疾病」、「软弱」。
          ●「代替」、「担当」:原文都有「消弭」、「除去」的意思。
          ●「疾病」:SG 3554,「身体的病」。
经文:

耶稣见许多人围着他,就吩咐渡到那边去。有一个文士来,对他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又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 8:18-8:22

注释:

  四、耶稣论及要跟从他的人  8:18-22路 9:57-62 
    (一)耶稣离开人群,到对岸去。  8:18 
          ●「许多人」:SG 3793,「群众」、「一大群人」。
          ●「吩咐」:SG 2753,「命令」。
          ●「渡到那边去」:原文直译仅是「离开到另外一边去」,没有「渡(坐船)」的意
                            思。不过实际上耶稣一行还是可能坐船横渡加利利湖。
          ◎耶稣遇到人群的反应居然是「避开人群」,而不是享受人群的簇拥,这一点真是值
            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时间到底是花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还是花在跟人群取暖?

    (二)有一个文士来表达他要跟随耶稣到任何的地方,耶稣回应「自己没有枕头的地方」。
           8:19-20     
          ●「文士」:SG 1122,「律法专家」、「律法学者」。
          ●「夫子」:SG 1320,「老师」的意思,在马太福音中,称呼耶稣为「夫子」的,
                      通常不是耶稣的门徒。
          ◎「狐狸....地方」:指的是耶稣自己居无定所,没有生活的保障。暗示这文士必须
                              考虑清楚所要付的代价。
          ●「人子」:SG 5207+SG 3588+SG 444,「人的儿子」,耶稣最常用在自己身上
                      的名称,在福音书中共出现八十一次,除耶稣外,没有人用过这名称。
                      旧约圣经中 但 7:13-14 中所描绘的人子,是一位属天的人物,在末世
                      时上帝要托付他权柄、荣耀和统治权。而对耶稣来讲,一个「人」自我
                      介绍称自己是「人子」,可以想像「人子」这个地位在耶稣心目中有特
                      殊的意义,耶稣的这个自称,更显出他的地位特殊。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要门徒好好评估自己跟随耶稣的代价。因为跟随耶稣不是凭一
            时的冲动就可以胜任,而是需要付上长期的代价。然而我们传福音的时候,是否稀
            释了跟随耶稣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呢?

    (三)有门徒要求先回去奉养父亲,耶稣要求他来跟随自己。  8:21-22 
          ●「门徒」:SG 3101,「弟子」、「追随者」,显示此人以前已经追随耶稣了。
          ◎依据犹太人的习俗,埋葬死了的亲人是神圣的责任,也是爱的表现,至为重要连宗
            教义务都要延后处理。
          ◎如果此人的父亲已经死了,显然此人应该去埋葬他的父亲,而犹太人的殓葬习俗也
            是当日就要下葬,埋葬的事情根本不影响跟随耶稣的决定。显然此人的父亲尚未死
            亡,而此人是要求耶稣让他奉养他的父亲,等到父亲死亡再出来跟随耶稣。或者另
            有一说是他父亲刚死,照当时的习俗一年后要捡骨放入骨棺中,此处是指这个放入
            骨棺的埋葬(也就是明年再跟耶稣)。根据此处的经文,此人应该已经跟在耶稣周
            围有一阵子了,而现在才提出这个理由,显然是个藉口(亦即其父亲应有良好的奉
            养,或者已经初步安葬完毕)。所以耶稣以此话回答他,中心思想就是「神国」比
            「父亲」重要。
          ◎「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意思是灵性死亡的人可以去埋葬肉身死亡的人,至于灵
            性活着的人应以天国的事工为重。
经文:

耶稣上了船,门徒跟着他。海里忽然起了暴风,甚至船被波浪掩盖;耶稣却睡着了。门徒来叫醒了他,说:「主啊,救我们,我们丧命啦!」耶稣说:「你们这小信的人哪,为甚么胆怯呢?」于是起来,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大大地平静了。众人希奇,说:「这是怎样的人?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 8:23-8:27

注释:

  五、平静风和海  8:23-27可 4:36-41  路 8:22-25 
    (一)耶稣上船,门徒随行,遇到大暴风而耶稣却睡着了。  8:23-24 
          ●上了「船」:SG 3588+SG 4143,「那个船」,特指耶稣和门徒常用的那一艘船,
                        而非随意的一艘船。
          ● 8:24 一开始有个SG 2400,「看啊」、「瞧」,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暴风」:SG 4578,原文是「震动」,指「地震」或「暴风」,此处意思是「海
                      里忽然起了大震动」。
          ●波浪「掩盖」:SG 2572,「遮蔽」、「覆盖」。
          ◎这种暴风由黑门山上横扫下来,穿过约旦山谷,降到加利利湖面,整个水面就掀起
            滔天巨浪。这暴风常常骤然而发,对湖上的船舶十分危险。
          ◎通常横越加利利海只要一、两个小时,而耶稣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还是睡着了,显示
            耶稣的肉体还是会疲惫,甚至可能工作得非常疲惫。

    (二)门徒来叫醒耶稣,要耶稣救他们。  8:25 
          ●「救我们」:SG 4982,「拯救」、救助」。
          ●「我们丧命啦」:SG 622,「毁坏」、「毁灭」。

    (三)耶稣责备门徒是小信胆怯的人,于是起来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平静了。 8:26 
          ●「小信的人」:SG 3640,「信靠不足的」。
          ◎「小信的人」在圣经中只有耶稣使用,而且在责备之外,也有鼓励信心加强的意思。
            所以不应该用来指责别人信心不足,无法得到神迹的结果。
          ●「胆怯」:SG 1169,「害怕的」。
          ●「斥责」:SG 2008,「警告」、「责备」,可能显示这件事情与邪恶势力有关。
          ●「大大地平静了」:SG 1055+SG 3173,「大为平静」。

    (四)众人惊奇讶异,因为自然界的力量也听耶稣的命令。  8:27 
          ●「希奇」:SG 2296,「惊讶」、「诧异」。
          ●这是「怎样的人」:SG 4217,「什么种类的人」?
          ●「听从」他:SG 5219,「臣服」、「服从」。
          ◎旧约常描写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大有能力平静海浪、制止狂风 诗 65:7  77:16 
             诗 107:29-30  箴 30:4 。如今耶稣居然能平静风浪,让还不相信耶稣是神的门徒
            觉得讶异。
          ◎门徒会找耶稣,显然对耶稣有一点基本的信心或关心,但是似乎不认为耶稣有真正
            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到上帝面前祷告时,是不是也是急躁紧张的祈求,而没有真
            正认定上帝能解决问题呢?
经文:

耶稣既渡到那边去,来到加大拉人的地方,就有两个被鬼附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极其凶猛,甚至没有人能从那条路上经过。他们喊着说:「神的儿子,我们与你有甚么相干?时候还没有到,你就上这里来叫我们受苦吗?」离他们很远,有一大群猪吃食。鬼就央求耶稣,说:「若把我们赶出去,就打发我们进入猪群吧!」耶稣说:「去吧!」鬼就出来,进入猪群。全群忽然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放猪的就逃跑进城,将这一切事和被鬼附的人所遭遇的都告诉人。合城的人都出来迎见耶稣,既见了就央求他离开他们的境界。 8:28-8:34

注释:

  六、赶鬼入猪群  8:28-34可 5:1-20  路 8:26-39 
    (一)地点是加大拉人的地方,两个被鬼附的人由坟茔里出来迎着耶稣,喊叫:「时候还没
          有到,神的儿子就来叫鬼受苦吗」?  8:28-29 
          ●「加大拉」:字义是「最后得的奖赏」,在加利利海的东面,离岸边约十公里,是该
                        地区的首府。不过这名称可能可以泛指湖畔一带的地方。此处属于「非
                        犹太人」的境界。
          ●「坟茔」:SG 3419,「坟墓」。
          ●「上这里来」:SG 2064+SG 5602,直译是「来到这里」。
          ●「受苦」:SG 928,「折磨」。
          ◎马太记载有两个被鬼附的人,而马可和路加则集中记载群鬼附身的那一个人。
          ◎鬼提出两点他们不应该被打扰的理由:一是他们与耶稣没有关系,二是最后审判之后
            受苦的时间还没有到。而显然这群鬼认得出耶稣的身份,因而恐惧战兢。

    (二)鬼要求进入猪群,耶稣许可,鬼就进入猪群,使得猪群闯下山崖淹死了。 8:30-32 
          ●一大群猪「吃食」:SG 1006,「被喂养」、「被放牧」。
          ●「一大群猪吃食」:直译是「一大群被放养的猪」。
          ●「去吧」:SG 5217,「离开」、「去」,原文是命令语气。
          ◎「猪」:对犹太人来说是污秽的牲畜,所以这群猪的主人很可能不是犹太人。
          ◎至于耶稣为何允许鬼进入猪群并鬼为何恳求要进入猪群呢?我们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当然我们可以想到许多可能的答案,但是对于不能确定的事情,我们还是承认无法确
            知比较好。如果需要一些参考答案的话,可以到中神出版、吴罗瑜着的「马太福音注
            释卷上」或者其他注释资料中找到一些学者臆测的答案。

    (三)放猪的人进城去说明事实经过,整城的人出来见耶稣,并求耶稣离开当地。  8:33-34 
          ●「放猪的」:SG 1006,「放牧的」、「喂养的」,原文是复数型态,显示有许多看
                        管猪只的人。
          ◎显然,耶稣为了救被鬼附的人,付出了一大群猪的代价,使得他们蒙受重大损失,因
            此他们求耶稣离开该处。而在耶稣眼中,这两个被人唾弃的人的价值,远超过这一大
            群猪。
经文:

耶稣上了船,渡过海,来到自己的城里。有人用褥子抬着一个瘫子到耶稣跟前来。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放心吧!你的罪赦了。」有几个文士心里说:「这个人说僭妄的话了。」耶稣知道他们的心意,就说:「你们为甚么心里怀着恶念呢?或说『你的罪赦了』,或说『你起来行走』,哪一样容易呢?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来,回家去了。众人看见都惊奇,就归荣耀与神,因为他将这样的权柄赐给人。 9:1-9:8

注释:

  七、医治瘫子  9:1-8可 2:1-12  路 5:17-26 
      ◎参考平行经文,可知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比 8:28-34 的鬼入猪羣早,所以有不少学者认为
         9:1 是属于鬼入猪羣的段落, 9:2 起是另外的段落。
    (一)耶稣在迦百农,遇到有几个人用褥子抬了一个瘫子到耶稣面前来求医治。 9:1-2 
          ◎「自己的城」: 可 2:1 指出这是「迦百农」,耶稣的加利利宣教中心。
          ●「褥子」:SG 2825,「床」、「卧榻」。
          
    (二)耶稣宣告瘫子的罪赦了,引起文士们的议论。  9:2-3 
          ●「见」他们的信心:SG 3708,「看见」。
          ◎「他们的信心」:显然指瘫子和带他来者的信心。
          ●「小子」:SG 5043,「孩子」。
          ●「放心吧」:SG 2293,「有勇气」、「不要怕」。
          ●罪「赦了」:SG 863,「撤销」、「赦免」。
          ● 9:3 一开始有个SG 2400,「看啊」、「瞧」,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心里说」:SG 3004+SG 1722+SG 1438,「在自己里面说」。
          ●「说僭妄的话了」:SG 987,「亵渎」、「出言不敬」。在当时这是必须被石头打
                              死的罪 利 24:10-23  王上 21:9-14 。
          ◎由耶稣的发言可知这人的病与「罪」有关,虽然耶稣曾经在 约 9:1-41 中反对某些
            人的疾病与罪有关,至少我们可以知道某部份的病与罪是有关的。

    (三)耶稣质问文士为何心怀恶念?并质问说赦罪容易或说起来行走哪一样容易。  9:4-5 
          ●「知道」:SG 3708,「看见」。另有古卷是做SG 3608a,「知道」、「认识」。不
                      过以「看见」的抄本证据比较强。
          ●「心意」:SG 1761,「思想」、「想法」。
          ●「恶念」:SG 1760+SG 4190,「邪恶的思想」。
          ◎ 9:2 耶稣「见」瘫子和带他来者的信心,此处耶稣看见文士内在的邪恶思想,都用
            同一个字SG 3708来描述。

    (四)耶稣陈明自己宣告赦罪的原因是因为要表明他有赦罪的权柄,并以医治的神迹来证明其
          宣告赦罪的合法性。  9:6-7 
          ●赦罪的「权柄」:SG 1849,「权威」、「绝对的权力」。
          ◎以一般人的角度来看,宣布某人的罪获得赦免很容易,因为无从对证。但叫瘫子起来
            行走比较困难,因为结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以文士的角度来看,宣布赦罪
            比较困难(那是上帝的职权),起来行走比较容易,而耶稣就是要做困难的事。不管
            如何耶稣在此藉着医治瘫子的神迹,表明他有神的权柄,能赦免人的罪。如果耶稣真
            的亵渎上帝,上帝就不会给他力量行后面的医治神迹了。

    (五)众人惊奇、归荣耀给神。  9:8 
          ●「惊奇」:SG 5399,「惊恐」、「惧怕」、「敬畏」。
          ●「归荣耀与」:SG 1392,「颂赞」、「使荣耀」。
经文:

耶稣从那里往前走,看见一个人名叫马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耶稣在屋里坐席的时候,有好些税吏和罪人来,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的门徒说:「你们的先生为甚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饭呢?」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9:9-9:13

注释:

  八、呼召马太  9:9-13可 2:13-17  路 5:27-32 
    (一)地点在税关,耶稣呼召马太来跟从他,马太起来跟从了耶稣。  9:9 
          ●「马太」:字义是「耶和华的礼物」,又名「利未」。
          ●「税关」:SG 5058,「税务办公室」、「抽税的地点」。
          ◎迦百农是当时重要的交通中心,此处能收到的税收不少,马太可以说是任职于一肥缺
            之上。福音书没有记载马太之前对耶稣有多少认识,不过我们可以想像马太对耶稣的
            教训与神迹应该不会陌生才是。

    (二)耶稣和税吏、罪人一同参与宴席,遭法利赛人质疑。  9:10-11 
          ●「坐席」:SG 345,「斜靠」、「斜靠在桌上(用餐)」,一般是「一起吃饭」、
                      「彼此交谈来往」的意思。
          ●「税吏」:SG 5057,「税务人员」,指专为罗马帝国徵收税款(如关税、路费)的
                      犹太人,常讹诈人以饱私囊,因为他们只要交给罗马帝国固定的税款,其
                      他多收的都是他们可以拿走的利益。并因其与外邦人常有来往,故于宗教
                      上被视为不洁,与妓女、罪犯同列。
          ●「罪人」:SG 268,「有罪的人」,实际上不仅指道德松懈、触犯律法的人,也包
                      括那些不认同法利赛人的律法立场,不以法利赛人的解释为准则去遵行的
                      人。
          ●「法利赛人」:SG 5330,字义是「分离者」,当代法利赛人的人数大约有六千,散
                          布在整个巴勒斯坦。他们是会堂里的教师,人们心目中的宗教楷模,
                          自命是律法的护卫者,监管人们正确的遵行律法。他们认为传统上对
                          律法的解释和规条,具有实质上和圣经同等的权威。
          ●「税吏和罪人」:在法利赛人的问句中,这两种人共用一个冠词,表示这两种人在法
                            利赛人心目中是同一类人。
          ◎ 可 2:15  路 5:29 中记载这是在马太家里发生的事情。
          ◎此处法利赛人并不是直接挑战耶稣,而是挑战耶稣的门徒,耶稣可能是当场听见或门
            徒事后转达。

    (三)耶稣说明: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的着,并引旧约圣经来陈明上帝的心意
          ,并说明自己来世界是要呼召罪人。  9:12-13 
          ●「用不着」:SG 3756+SG 5532+SG 2192,「没有需求」。
          ●「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直译是「我喜欢怜悯,而非祭祀」。
          ◎「我喜爱怜恤....」:出自 何 6:6 。
          ●「怜恤」:SG 1656,「慈悲」、「宽厚」,原意是指「盟约的爱」、「坚贞守约的
                      爱」。
          ●「你们且去揣摩」:SG 3129,「学习」,原文型态是命令语气,意即「去学习吧!
                              」。这是当时拉比常用的说法,表示别人对某段经文有误解或未
                              能掌握,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不喜爱」:这是当时的习惯语法,用夸张的方式来表达「较喜爱怜恤,次喜欢祭祀
                        」的意思。
          ●「召」:SG 2564,「呼叫」、「邀请赴会」。在当时弥赛亚宴席的背景下,此字表
                    现出相当值得令人玩味的背后含意。
          ◎显然耶稣不是认为法利赛人是义人,完全不需要医生,而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讽刺法利
            赛人「自以为义」。
经文:

那时,约翰的门徒来见耶稣,说:「我们和法利赛人常常禁食,你的门徒倒不禁食,这是为甚么呢?」耶稣对他们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哀恸呢?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没有人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因为所补上的反带坏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惟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 9:14-9:17

注释:

  九、对禁食礼仪的挑战  9:14-17可 2:18-22  路 5:32-39 
    (一)施洗约翰的门徒来见耶稣,质疑耶稣的门徒不像法利赛人与约翰的门徒一样常常禁食。 
           9:14 
          ●「那时」:SG 5119,「在那时候」、「然后」,可能就是筵席举行之时,而按
                       可 2:18 的记载,当时法利赛人和施洗约翰的门徒正在禁食。
          ●「禁食」:SG 3522,「禁戒食物和饮料的宗教仪式」,摩西律法规定百姓一年一次
                      (赎罪日)禁食,表示为罪痛悔 利 23:27 。日后犹太人增添了其他纪念
                      国难的禁食日 斯 9:31  亚 7:5  8:19 。耶稣时代法利赛人一周禁食两次
                      ,在周一和周四禁食,施洗约翰的门徒亦用禁食表明他们悔改的心志。
          ◎由 路 5:30 的记载可看出发问者是法利赛人,而马太记载是约翰的门徒来询问,因
            此这件事情可能是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一起来质疑耶稣不但不禁食,还与罪人同吃
            喝。

    (二)耶稣以时间与场合不合适来解释为什么现在门徒不禁食。  9:15 
          ●「新郎」:SG 3566,耶稣自称新郎,可能是把自己看为是旧约 赛 62:5  何 2:19 
                      的「新郎」,也就是与以色列人立了约的上帝。另外施洗约翰也称耶稣是
                      新郎 约 3:29 。
          ●「陪伴之人」:SG 3588+SG 5207+SG 3588+SG 3567,直译是「洞房之子」,意思
                          是「婚礼的宾客」。在此应该是指「门徒」。
          ●「要离开他们」:直译是「从他们被带走」、「从他们中间除去」,可能有暗示自己将
                            被取去性命的意思。
          ◎当耶稣与门徒同在时应当欢喜快乐,而非禁食。但当耶稣离开他们之时,禁食是合宜的
            表现。而在 约 3:22-30 中,施洗约翰把耶稣比成新郎,因此耶稣在此用施洗约翰的教
            训来回答施洗约翰的门徒,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
          ◎显然法利赛人以禁食为敬虔的应有表现,而不顾禁食应有的内涵。但耶稣的回答显示他
            深知禁食的内涵。如果不是真心的伤心,又何必装成吃不下饭呢?

    (三)耶稣以新布与旧衣服、新酒与旧皮袋来说明新生命与旧传统难以相容。 9:16-17 
          ●「新」布:SG 46,「未缩水的」、「未加工的」、「新的」。
          ●旧「衣服」:SG 2440,「服饰」、「外袍」。
          ◎「新布与旧衣服」:旧衣服已经缩水过了,而新布还没有缩过水,所以补在一起时,新
                              布将缩水把旧衣服抓破了。
          ●「新」酒:SG 3501,「年轻的」、「年幼的」。
          ◎「新酒与旧皮袋」:当时用羊皮袋装酒,当新鲜的葡萄汁发酵成酒时,会产生气体,而
                              新皮袋可随着伸展膨胀。但旧皮袋是已经膨胀过的,所以会被胀破。
          ◎这些比喻都是表示耶稣带来的新启示是与传统的「仪式主义」不合的。然而传统的影响力
            还是十分惊人,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传统。我们有什么文化或信仰传统是敌对真理的吗?
经文:

耶稣说这话的时候,有一个管会堂的来拜他,说:「我女儿刚才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她就必活了。」耶稣便起来跟着他去;门徒也跟了去。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来到耶稣背后,摸他的衣裳缀子;因为她心里说:「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耶稣转过来,看见她,就说:「女儿,放心!你的信救了你。」从那时候,女人就痊愈了。耶稣到了管会堂的家里,看见有吹手,又有许多人乱嚷,就说:「退去吧!这闺女不是死了,是睡着了。」他们就嗤笑他。众人既被撵出,耶稣就进去,拉着闺女的手,闺女便起来了。于是这风声传遍了那地方。 9:18-9:26

注释:

  十、医治管会堂之人的女儿与血漏的女人  9:18-26可 5:21-43  路 8:40-56 
    (一)管会堂的人来拜耶稣,要求耶稣按手在他女儿身上好救他女儿。 9:18-19 
          ●「管会堂的」:SG 758,「领袖」、「长官」,不过由 可 5:22 知道此处是指「管会
                          堂的」,名字叫「睚鲁」,也是个犹太人。
          ●「拜」他:SG 4352,「俯伏敬拜」。
          ●「刚才死了」:SG 737+SG 5053,「刚刚死亡」。
          ◎「我女儿刚才死了」:详细的记载可以参考 可 5:21-43 ,马太这里是简略的记载事情的
                                经过。
          ◎这个管会堂的没有 8:5-12 记载的百夫长信心大,认为耶稣一定要按手在女儿身上才能医
            治她,但是耶稣也体谅这人的软弱,没有强求他的信心,还是迅速回应他的要求。所以我
            们的信心即使薄弱,上帝也不会强求我们一定要做到我们目前无法完成的信心跨越。

    (二)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来摸耶稣的衣裳缀子,她相信只要摸到耶稣的衣服就会得到
          痊愈,而耶稣医治这女人。  9:20-22 
          ●「血漏」:SG 4511+SG 129,「血流出」,指一种妇科病症,就是月经不停。于宗教
                      礼节上被视为不洁净 利 15:25-31 。
          ●衣裳「缀子」:SG 2899,「边缘」、「缀子」,实际上是指外衣边缘的缀子,这种外衣
                          共有四条缀子,两条在前,两条在后,这是律法的要求
                           民 15:37-41  申 22:12 。
          ●「痊愈」:SG 4982,「得救」、「被拯救」。
          ●「放心」:SG 2293,「有勇气」、「受激动」。
          ●「那时候」:SG 3588+SG 5610,「那时刻」、「那小时」。
          ◎一个长期患血漏的女人,经历与众人的人际关系断绝,并身体长期失血的痛苦,可说是身
            心都尝尽痛苦,我们可以想像她求医之心的渴切。而由于这女人摸耶稣会让耶稣不洁净,
            所以她可能尽量摸耶稣的衣服边缘(就是「衣裳缀子」),降低心理负担。
          ◎ 可 5:30-33 的记载中,耶稣还用了复杂的方式让这妇人在公众前承认自己为了治血漏而
            暗地摸耶稣衣服的缀子。根据利未记的记载,这女人这样摸耶稣,不免有让耶稣有染了不
            洁净的可能。而这女人这样的举动,暗地里做了可能让耶稣不洁净的动作而换取自己的被
            医治,可能让她良心不安。耶稣让她在公众场合中面对现实,并公开称赞她的信心,公开
            原谅她,是要她的身体跟心理都被医治。

    (三)耶稣到了管会堂的人家,就赶走闲杂人等,并医治那死了的女孩。 9:23-26 
          ●「吹手」:SG 834,「笛手」、「吹笛者」,圣经出现于 太 9:23  启 18:22 。
          ◎「吹手」、「许多人乱嚷」:依犹太人的习俗,人死后,丧家必须郑重举哀,连最穷的人
                                      家也得雇两名吹笛手和一名专事哭号的妇人。另外前来吊唁
                                      的亲属也会大声哭泣。
          ●「闺女」:SG 2877。「女孩」、「少女」。
          ●「退去吧」:SG 402,「离开」、「避开」。
          ◎ 9:24 睡着:根据 路 8:53 众人的反应,与 路 8:55 「她的灵魂便回来」,可知女孩事
            实上死了。但耶稣很快要她起来,所以说她只是睡了
          ●「嗤笑」:SG 2606,「嘲笑」,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9:24  可5:40  路 8:53 ,都与本事
                      件相关。
          ●「撵出」:SG 1544,「逐出」、「赶出」。
          ◎耶稣触摸死人,可能会给他带来「不洁」的后果,不过耶稣并没有顾虑这一层,还是选择
            了触摸原本是尸体的女孩。
          ◎这是马太福音唯一一次记载耶稣让死人复活的神迹纪录。
经文:

耶稣从那里往前走,有两个瞎子跟着他,喊叫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耶稣进了房子,瞎子就来到他跟前。耶稣说:「你们信我能做这事吗?」他们说:「主啊,我们信。」耶稣就摸他们的眼睛,说:「照着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他们的眼睛就开了。耶稣切切地嘱咐他们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叫人知道。」他们出去,竟把他的名声传遍了那地方。 9:27-9:31

注释:

  十一、医治两个瞎子  9:27-31 
        ◎这是马太独有的经文,不见于其他福音书。
    (一)两个瞎子跟着耶稣喊叫要耶稣可怜他们。  9:27 
          ◎「大卫的子孙」是弥赛亚的称号,这两个失明的人认为耶稣就是弥赛亚,而 赛 35:5-6 
            应许弥赛亚时代瞎子的眼睛要睁开。
          ●「可怜」:SG 1653,「施怜恤」、「慈悲为怀」。

    (二)耶稣询问瞎子是否信耶稣可以行这神迹,瞎子表明自己信。于是耶稣透过触摸瞎子的眼睛来
          医治他们。  9:28-30 
          ●「房子」:SG 3588+SG 3614,「那房子」,在房子之前有定冠词,表明这房子是耶稣
                      或马太的家。
          ◎耶稣没有在路上立刻医治瞎子,而等到进了房子才医治,应该是为了避免医治的事情引起
            过份的弥赛亚狂热。
          ◎耶稣屡次触摸病人的患处来医治病人。但在当时一般人的观念都是把疾病和罪相提并论,
            恐怕一般人也会因无知而害怕被传染。我们可以想像在当时的情况下,愿意摸病人患处的
            人一定是少之又少。而耶稣有能力可以不透过接触而医治病人。然而他选择触摸禁忌的患
            处,其间所包含的是何等的爱呢?

    (三)耶稣嘱咐瞎子守密,而瞎子却把耶稣的名声传遍当地。  9:30-31 
          ●「切切的」:SG 1690,「严厉警诫」,原文表达强烈的情绪。
          ◎无奈的是弥赛亚的神迹与爱并不带来成熟,瞎子还是忍不住兴奋把耶稣的名声传开来,恐
            怕到头来是恩将仇报了。我们很容易把上帝的恩典和个人的灵命成熟度相提并论,可是在
            福音书中明显的看出领受神迹的人并不必然有成熟的灵命。
经文:

他们出去的时候,有人将鬼所附的一个哑巴带到耶稣跟前来。鬼被赶出去,哑巴就说出话来。众人都希奇,说:「在以色列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法利赛人却说:「他是靠着鬼王赶鬼。」 9:32-9:34

注释:

  十二、医治被鬼附的哑巴  9:32-34 
    (一)耶稣由一个因为鬼附而哑巴的人身上赶出鬼,医治那人。  9:32-33 
          ●「哑巴」:SG 2974,原文指「耳聋」、「哑巴」或「聋哑」。

    (二)众人都惊讶,认为在以色列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而法利赛人却认为耶稣是靠鬼王赶鬼
          。  9:33-34 
          ●「希奇」:SG 2296,「惊讶」、「赞叹」。
          ●「靠着」鬼王:SG 1722,「藉着」。
          ◎有些原文抄本没有 9:34 ,不过近代的经文鉴别成果还是认为 9:34 原文是存在的。
经文:

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 9:35-9:38

注释:

  十三、总结  9:35-38 
    (一)耶稣周游各地,工作的内容就是:教导人、宣讲国度的福音、医治各样的病症。  9:35 
          ●「走遍」:SG 4013,「遍访」、「周游」。
          ●「教训人」:SG 1321,「教导」。
          ●「宣讲」:SG 2784,「正式公告」、「公开提说」。
          ●「天国」的福音:SG 3588+SG 932,「那个国度」,实际上就是指「天国」。

    (二)耶稣的心态:看到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羊没有牧人一样。  9:36 
          ●「怜悯」:SG 4697,可翻译为「动了柔肠」,此字在新约中常常用来表达耶稣对人的
                      感情。
          ●「困苦」:SG 4660,「找麻烦」、「打扰」、「威胁」之意。
          ●「流离」:SG 4496,「被遗弃」、「被丢下」的意思。

    (三)耶稣教导门徒要恳求上帝派人出去收庄稼,因为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 9:37-38 
          ●「庄稼」:SG 2326,「收成」、「收获」。
          ●当「求」:SG 1189,「恳求」、「祈求」。
          ●「打发」:SG 1544,「赶出」、「派出」、「急切推出」的意思。
          ◎此处的「门徒」应该不仅仅指十二使徒,而是指周遭更大群的跟随者,当然也可以应用到
            我们身上。
          ◎虽然我们看到许多无知不成熟的人出现在耶稣周遭,而耶稣表现出来的不是愤世嫉俗,而
            是深切的体谅这些人的无奈与软弱。我们看到这个社会,能有耶稣的心态吗?
经文:

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这十二使徒的名: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腓力和巴多罗买,多马和税吏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奋锐党的西门,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10:1-10:4

注释:

伍、使徒们的实习课与耶稣对传福音的教导  10:1-11:1 
  一、十二使徒的名单  10:1-4可 3:13-19  路 6:12-16 
    (一)耶稣选了十二个门徒,给他们医病赶鬼的能力。  10:1-4 
          ●「叫了」:SG 4341,「召唤」、「召来」。       
          ●「十二个门徒」:SG 3588+SG 1427+SG 3101,「那十二个门徒」,此字之前的冠词显
                            示这些人早已经是耶稣的门徒们。
          ●「权柄」:SG 1849,「权威」、「权力」、「能力」。
          ●「使徒」:SG 652,「代表」、「使者」,由「差派」变化而来的名词,原指「被差派
                      出外传信息的人」,可用来称呼耶稣、巴拿巴、保罗,但于新约往往专指耶稣
                      的十二门徒。
          ●「头一个」:SG 4413,「首先」、「最重要的」,不过翻译成「首先(头一个)」应该
                        是比较正确的。
          ●「西门」:等于是旧约的「西缅SH 8095」,「听见」的意思。
          ●「彼得」:字义是「岩石」、「石头」。
          ●「安得烈」:字义是「有男子气概的」,是加利利的伯赛大人。
          ●「西庇太」:字义是「我的礼物」。
          ●「雅各」:字义是「取代者」。
          ●「约翰」:字义是「耶和华是恩慈的给予者」。
          ●「腓力」:字义是「马的爱好者」。
          ●「巴多罗买」:字义是「多罗买的儿子」,「多罗买SH 8526」字义是「犁沟」。
          ●「多马」:字义是「孪生子」、「双胞胎」。
          ●「马太」:字义是「耶和华的礼物」。
          ●「亚勒腓」:字义是「变化」。
          ●「达太」:字义是「心胸宽广」、「勇敢」。
          ●「奋锐党」:SG 2581,是亚兰文「热心」、「激烈」变化来的。这个党派大概成立于
                        西元六年。主张绝对效忠律法,反对希律家系及罗马政权,在西元六十八至
                        七十年间的革命占重要地位。
          ●「卖」:SG 3860,「交给」、「出卖」。
          ●「加略」:可能是姓氏或别名,也有人认为这是犹大的家乡名,因为 约 6:71 记载犹大
                      父亲也是冠上「加略」。
          ◎新约圣经中有四处提到十二使徒的名单 太 10:2-4  可 3:16-19  路 6:13-16  徒 1:13 。
            这四次都是以彼得排最前面,加略人犹大列为最末。
经文: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吩咐他们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马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疯的洁净,把鬼赶出去。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进他家里去,要请他的安。那家若配得平安,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若不配得,你们所求的平安仍归你们。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我实在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 10:5-10:15

注释:

  二、实习的方式  10:5-15可 6:7-13  路 9:1-6 
    (一)耶稣差遣十二使徒到以色列人的地方去传扬「天国近了」。  10:5-7 
          ●「吩咐」:SG 3853,「下达命令」、「指导」,是军队中发号施令的常用字。
          ◎此处是马太福音唯一一次提到「撒马利亚」。
          ●「迷失」:SG 622,「毁坏」、「失落」、「丧失」。
          ◎「以色列家迷失的羊」:是指整体的以色列人,而非指以色列人中的某一类人。
          ◎耶稣在此用「迷失SG 622」而非「走迷SG 4105」,表达耶稣对以色列人是一种怜悯的
            心态而非责备的心态。耶稣怜悯以色列人是在一种「失落」、「迷失」的状态下。
          ◎「天国近了」,这与耶稣传道的内容一致 太 4:17 ,也与施洗约翰传道的内容 太 3:2 
            相同。
          ◎很显然的,耶稣在这个实习中,要使徒专注于对犹太人的福音工作。因此禁止门徒到外邦
            和撒玛利亚去(其实当时门徒恐怕也没有什么心理准备可以去向外族人传福音)。使徒的
            工作范围大概是加利利的犹太人居住区。

    (二)除了传福音之外,也要医病赶鬼,并且不收费用。  10:8 
          ●「白白地」:SG 1432,「作为礼物」、「不用花费的」。
          ●「得来」:SG 2983,「拿住」、「取得」。
          ●「舍去」:SG 1325,「馈赠」、「给予」。
          ◎我们真的能执行这里所说的,白白得来、白白舍去吗?不单是金钱,成就感、尊重....等
            等好处,我们真的能不为这些传道、行神迹吗?
          ◎此处是说运用上帝给的恩赐(医病、赶鬼、行神迹、传福音等等),背后的动机不能是牟
            利。

    (三)身上不必带钱与过多的装备,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该的。  10:9-10 
          ●「腰袋」:SG 2223,「腰带」、「皮带」。
          ●「带」:SG 2932,「获得」、「拥有」,原文有「特地去添置、购取」的意思。
          ●「口袋」:SG 4082,「皮袋」、「旅行袋」,指「装食物的袋子」或「行乞者惯用的口
                      袋」,这里应该是指前者。
          ●「挂子」:SG 5509,指「长及膝的贴身里衣」。
          ◎这里的几样东西,马可和马太、路加的记载似乎有冲突,马可提到可以带拐杖和穿鞋。不
            过实际上马太的记载是禁止购买另一双鞋,路加是禁止把另一双鞋子当行李提在手上。而
            马太所提的,也是另外购置另一根拐杖。而虽然马可和路加对于拐杖用的动词都是「携带
            」,不过很可能马可说的是「走路用的拐杖」,路加和马太说的是「防身用的大棍子」。
          ◎与 10:8 平衡的是这里的教导「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一面传福音的人不应该以福
            音以及伴随着福音的神迹奇事来谋利,但另一面我们也应该注意自己是否苦待我们中间传
            福音的人?是不是我们常常以为传道人辛苦一点是应该的呢?

    (四)进城以后,住在一个适合的人家,不必搬迁。以请安报答提供居住的人。 10:11-13 
          ●「打听」:SG 1833,「检验」、「细查」。
          ●「好人」:SG 514,指「适合」、「配得」的人,而不是指「正直」、「敬虔」、「受
                      尊重」的人。因此指的可能是有能力而且愿意接待门徒的人。
          ●「请....的安」:SG 782,「问候」,这是一种比较正式的请安, 林前 16:20 等处
                            用以表示「亲嘴问安」。
          ●「配得」:SG 514,「相称」、「合适」、「值得的」。
          ●配得「平安」:SG 1515,相当于希伯来文的SH 7965,「健全」、「和平」。
          ◎ 10:13 暗示即使经过仔细打听,门徒还是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那也不要紧,平安会归
            回门徒自己身上。

    (五)对于不接待门徒的人,就用「跺下脚上尘土」的方式来表达断绝关系。当审判日子临到时,
          该城的遭遇将比所多玛、蛾摩拉还糟。  10:14-15 
          ●「凡」不接待:SG 302,「任何人」。
          ●「接待」:SG 1209,「接受」、「接纳」。
          ●「跺下去」:SG 1621,「大力抖掉」。
          ◎「脚上的尘土跺下去」是一种断绝关系的记号,表示使徒将自己和该地有关事物的隔离动
            作。可见 徒 13:51 。当时虔诚的犹太人途经外地,返回本土时,习惯将衣服和鞋子所沾
            的尘埃拂去,以表示脱去外邦异教的污秽,宣布与外邦当受的刑罚无关。
          ◎所多玛、蛾摩拉是旧约有名的罪恶之城 创 19 ,耶稣的意思 是这两个城虽然罪大恶极,
            应该被毁灭。但是这两城的人并没有机会听门徒的福音、看到所行的神迹,所以看到神迹
            、听到福音之后还拒绝的以色列城镇,将要被判为比该两城更为有罪。
          ◎耶稣为何不叫门徒带旅行所需的用品去传道呢?他要他们学习什么功课 ?
          ◎这个事件可视为耶稣要门徒出去实习,学着倚靠神的能力和供应来做神国度的事工。而并
            不是一个恒久性的教训,可参考 路 22:36-38 ,在耶稣被卖之前所对门徒说的:「但如
            今有钱囊的可以带着,有口袋的也可以带着,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


经文:

「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你们要防备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也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见证。你们被交的时候,不要思虑怎样说话,或说甚么话。到那时候,必赐给你们当说的话;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头说的。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我实在告诉你们,以色列的城邑,你们还没有走遍,人子就到了。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学生和先生一样,仆人和主人一样,也就罢了。人既骂家主是别西卜(别西卜:是鬼王的名),何况他的家人呢?」 10:16-10:25

注释:

  三、门徒未来传福音要面对的逼迫  10:16-25 
      ◎此处的动词形态由现在式 太10:8 「医治」、「复活」,转换为未来式 太 10:17 「交给」
         太 10:18 「送到」。所以显然是耶稣藉机会将未来门徒传福音会遇到的挑战教导给使徒们。
    (一)门徒传道时面对的处境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要灵巧又驯良。  10:1610:16 开始有个「看啊!SG 2400」,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 10:16 开始与 路 10:3 近似,这可能是个格言,所以耶稣在不同的场合讲过。
          ●「灵巧」:SG 5429,「精明的」、「审慎的」。七十士译本 创 3:1 用此字来翻译蛇的
                      「狡猾SH 6175」。耶稣用此字并没有负面的意思,应该是取「精明」之意。
          ●「驯良」:SG 185,「不掺杂」、「简单」、「纯粹」、「真正的」。
          ◎面对逼迫,耶稣的意见是「精明又单纯」。我们是采取怎样的方式呢?我们足够灵巧懂得
            避开不必要的灾祸吗?我们足够单纯,不是为了保命而保命吗?期望我们在这混乱的时代
            ,能够学会「精明又单纯」。

    (二)各样可能的逼迫:  10:17-23 
          1.犹太人在公会与会堂中的逼迫。  10:1710:17 有个「然而SG 1161」,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防备」:SG 4337,「留意」、「注意」。
            ●「公会」:SG 4892,「议会」,原文是复数,在此大概是指各地犹太会堂里,由23位
                        成员组成负责区内纲纪的议会。
            ●「会堂」:SG 3588+SG 4864+SG 846,「他们的会堂」,表示马太福音写作时,基
                        督徒的教会已经与犹太教的会堂有别了。

          2.君王与首领面前的逼迫。  10:18 
            ●「诸侯」:SG 2232,「统治者」、「省长」,可以用于「罗马巡抚」身上。
            ●「君王」:SG 935,「王」,指罗马帝国内的藩王或分封王。
            ◎「诸侯」、「君王」:此两字用途很广,也可能泛指各种政体的首脑人物。
            ●「作见证」:SG 1519+SG 3142,「成为见证」。

          3.耶稣保证门徒面对逼迫时,圣灵会赐给门徒应当说的话。  10:19-20 
            ●「被交」:SG 3860,「移交」、「递交」,此处的意思应该是指「交给掌权者」。
            ●「思虑」:SG 3309,「焦虑」、「无谓的担心」。
            ◎「你们父的灵」,就是指「圣灵」,马太福音没有出现过「圣灵」一词。
            ◎此处的保证特别是给面对逼迫的基督徒,不是给懒惰的传道人不准备讲章时当托词用
              的。

          4.即使是亲属,也会逼迫门徒。门徒要为耶稣之名被人恨恶。  10:21-22 
            ●「害死」他们:SG 2289,「治死」、「处死」。
            ●「你们要为我的名」:SG 1223+SG 3588+SG 3686+SG 1473,指「你们为我名的缘
                                  故」。

          5.凡是忍耐这种迫害到底的人必然得救,要逃避逼迫继续使命(不必无谓殉道)。在门徒
            没有走遍以色列城邑前,对以色列的审判就临到了。 10:22-23 
            ●「忍耐」:SG 5278,「坚持支撑下去」、「坚守立场」。
            ●「到底」:SG 1519+SG 5056,可以指「由头到尾不中断」或者「到最终之时」。
            ◎「以色列的城邑,你们还没有走遍,人子就到了」,这段经文的解释莫衷一是,即使是
              注释书也有多种讲法。个人认为解释成「西元七十年的耶路撒冷之毁灭」可能会比较好
              ,因为「人子到」有审判的意思。
            ◎这里清楚的告诉我们面对逼迫的方式,不是要盲目的殉道,而是应该采取逃避的方式。

    (三)逼迫的必然性:耶稣既然都被逼迫,门徒就没有理由可以幸免。 10:24-25 
          ●「高过」:SG 5228,「超过」。
          ●「也就罢了」:SG 713,「足够的」、「充分的」。
          ●「别西卜」:SG 954,此字是由希腊文直接音译过来,意思是「土地的主宰」或「苍蝇
                        之主」,原本是非利士的一个神只。虽然在犹太人的观念之中,撒但没有正
                        式被称为「别西卜」,但在耶稣的答辩之中,别西卜很明显的是指撒但。
          ●「家主」:SG 3617,「一家之主」、「家长」。
          ●「家人」:SG 3615,「家庭成员」、「家中的一员」,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10:25,36 。
          ◎此处的意思是位阶低的人享受的待遇无法超过位阶高的,顶多与位阶高的一致。因此耶稣
            都被称为鬼王了,基督徒被逼迫更是可以预期的。
经文:

「所以,不要怕他们;因为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我在暗中告诉你们的,你们要在明处说出来;你们耳中所听的,要在房上宣扬出来。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 10:26-10:33

注释:

  四、面对逼迫的心态  10:26-33路 12:2-9 
    (一)不要害怕逼迫,因为真相总会大白,所以要勇于传扬耶稣的教训。 10:26-27 
          ●「怕」他们:SG 5399,「惊恐」、「惧怕」、「有很深的敬意」。
          ◎「掩盖....隐藏....」:很可能是一句犹太的格言。
          ◎「房上」:巴勒斯坦的房子是平顶的,该处常常是公开宣布事情的地方。
		  ◎ 10:27 的意思是要门徒勇于把听到的所有信息都宣扬出来,「暗中」与「耳中」是用来形
            容耶稣对门徒教导时的传播能力是微小的,但门徒要把这些信息都全力传播出去。
          
    (二)应该要害怕上帝,而不是人。  10:28 
          ●「杀」身体、「杀」灵魂:SG 615,「杀死」、「夺去人性命的行动」。
          ●「灵魂」:SG 5590,原文有三方面的意义,一切动物活力的所在(就是指「生命」),
                      思想与情感的依据,人的真自我。此处的意义应该是以第三个意义「人的真自
                      我」为主。
          ●「灭」:SG 622,「损失」、「毁灭」。亦即不单单仅有「毁灭」的意义,更有「永刑
                    」的意味。
          ●「地狱」:SG 1067,由希伯来文「欣嫩」音译成希腊文,意义就是「地狱」,也是「末
                      日之审判之处」。欣嫩子谷是起初犹太人们以婴孩为祭献给迦南神摩洛的地方
                      。献的方法是把婴孩放在摩洛神像烧红的双臂中。约西亚王废除这种可憎的仪
                      式 王下 23:10 后,这山谷就成为焚烧垃圾的地方。那地方的火日夜不停的烧
                      着,所以被用来表示上帝要施惩罚的地方。
          ◎ 10:28 中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是「上帝」,而非敌对上帝的其他势力。

    (三)上帝关注各样的事物,并且掌管一切。而上帝看重门徒,所以不要怕逼迫。 10:29-31 
          ●「麻雀」:SG 4765,可以用来指任何的「小鸟」,特别是麻雀,这是当时穷人的食物。
          ●「一分银子」:SG 787,「罗马铜币」, 相当于银币denarius的十六分之一,大约是当
                          时工人一天工资的十六分之一。
          ●「都」被数过了:SG 3956,「每一个」、「全部」。
          ●「许多」麻雀:SG 4183,「大量的」、「众多的」。
          ◎ 10:29 耶稣用「你们的父」来称呼上帝,帮助门徒重新回想他们的宝贵地位。当时的以色
            列人不会称呼上帝为个人的父,是耶稣开始这样称呼上帝。

    (四)在人面前公开承认耶稣与否,影响那人未来的福份。  10:32-33 
          ●「认」:SG 3670,不但指「承认」、「认可」,还包含有「行动上的认同」的意思。
          ●「不认」:SG 720,「不认同」、「宣告互不相干」。
          ◎这个警告是针对人在逼迫下的反应,逼迫就是要让信徒不「认同」耶稣基督,此处就是要
            信徒不向逼迫低头。
经文: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10:34-10:39

注释:

  五、作门徒的代价  10:34-39 
    (一)耶稣来必然带来分裂与分争,甚至自己家里的人因为信仰的缘故彼此为仇。  10:34-36 
          ●「叫」:SG 906,「抛掷」、「带来」。
          ●动「刀兵」:SG 3162,原文是「剑」、「匕首」,并非指「军事冲突」,而应该就是指
                         10:35-36 的状况。
          ◎ 10:35-36 节的背景是 弥 7:6 ,在犹太人中,早就把这一节圣经解释为弥赛亚来临时所
            要产生的分别作用。但是马太所引用的经文不是希伯来文圣经,也不是七十士译本,因此
            有学者认为在当时可能弥迦书还有其他的型态流传,当然也可能是马太用自己的方式来翻
            译希伯来文圣经。
          ●「生疏」:SG 1369,「分裂」、「一分为二」、「分开」,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媳妇」:SG 3565,原意是「新娘」,不过在此可能是指「与婆婆同住的新娘」。
          ◎此处不是说耶稣要主动挑起家庭分裂,而是说因为真理的临到,而众人的反应不同,自然
            就带来分裂与分争。其实经历过选举的人应该很清楚的感受到此处的意思才对,一家成员
            分别支持不同的候选人时,也可能在家庭中造成不小的纷争。

    (二)必须爱耶稣胜过父母儿女才配属于耶稣。  10:37 
          ●「爱」父母:SG O5368,指「人间的温情友爱」。
          ●「不配作我的门徒」:SG 3756+SG 1510+SG 1473+SG 514,原文没有「门徒」,直
                                译是「配不上我」。
          ◎耶稣认为「选择真理胜过亲情」才「配得上他」。我们可以体会耶稣替死与救赎的宝贵胜
            过亲情吗?

    (三)必须随时准备丧失生命,才配作耶稣的门徒。然而追求得着今世生命的人要丧失永恒的生命
          ,为耶稣失去今世生命的人要得着永恒的生命。 10:38-39 
          ●「生命」:SG 5590,跟 10:28 的「灵魂」是同一个字,指着「真自我」而言。
          ◎「背着他的十字架」,钉十字架是罗马时代的死刑,犯人必须亲自背负十架的横梁往刑场
            接受死刑。在当时的人听来,这个词意指随时有可能舍去性命、准备受苦,也就是「把你
            的生命放在刀口上」。
          ◎当时犹太教的教师虽然要求门徒对老师的忠心要超越父亲,但仍然允许门徒把某些个人的
            关注看得比对老师的忠心重要,而耶稣是要求门徒为他受苦、为他死。这种要求也显示耶
            稣如果不是弥赛亚就是疯子。
经文:

「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义人所得的赏赐。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耶稣吩咐完了十二个门徒,就离开那里,往各城去传道、教训人。 10:40-11:1

注释:

  六、门徒的地位  10:40-11:1 
    (一)门徒就是基督与上帝的代表,接待门徒就是接待基督,接待基督就是接待上帝。因此因为门
          徒的名接待门徒者,不能不得赏赐。  10:40-42 
          ●「接待」:SG 1209,不单只有「款待」或「诚恳招待」的意思,还有「接纳他们的信息
                      」、「联合」的意思。
          ◎「那差我来的」,显然就是指上帝。
          ●「赏赐」:SG 3408,「工资」、「奖赏」。
          ◎「给一杯凉水」:是当时待客的一种起码的热情与礼貌。也就是不足挂齿,不值得报答的
                            接待。
          ●「这小子」:SG 3588+SG 3398,「那小的一个」,泛指「门徒」、「一切跟随基督的
                        信徒」。
          ●「不能不得赏赐」:直译是「不会失去他的赏赐」。
          ◎此处是说明一个人如果接纳并接待先知,就表示他们认同先知的言论与行动,因此就等同
            于有先知的生命(至少生命的某部分认同先知),因此上帝要给这些人先知的工资,接待
            义人也是如此,门徒看起来远不如先知和义人,但因为耶稣门徒的身分接待门徒,也不能
            不被上帝认可、并给予奖赏。这表示上帝非常看重耶稣门徒的身分。
          
    (二)耶稣讲完这些对门徒的训诲,就往各城去传道、教训人。  11:1 
          ●「各」城:SG 4172+SG 846,「他们的城市」。
          ●「传道」:SG 2784,「正式公告」、「宣讲」。
          ●「教训」:SG 1321,「教导」、「指示」。
          ◎看起来耶稣一面派遣门徒去实习宣讲,一面自己也出去传道,与门徒做一样的工作。
经文:

约翰在监里听见基督所做的事,就打发两个门徒去,问他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他们走的时候,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是要看甚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甚么?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那穿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你们出去究竟是为甚么?是要看先知吗?我告诉你们,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我可用甚么比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说: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有古卷:但智慧在行为上就显为是)。」 11:2-11:19

注释:

陆、耶稣所受的抗拒  11:2-12:50 
  一、施洗约翰的疑问与耶稣论施洗约翰  11:2-19路 7:18-35 
    (一)施洗约翰在监狱里听见耶稣所做的事,透过门徒去问耶稣是否是那「将来要来的」。 
           11:2-3 
          ●「监」:SG 1201,原文用来指「犯人必须用锁链锁住的那种监狱」,当时施洗约翰
                    被关在死海东边的Machaerus。
          ●「所做的事」:SG 2041,「行动」、「作为」、「工作」。
          ●「两个」门徒:SG 1223,比较好的抄本不是「两个」,而是「透过」、「藉着」。
          ●「那将要来的」:SG 3588+SG 2064,「来的人」,这并非是公认的「弥赛亚」的
                            头衔之一,但施洗约翰的信息中与此处的意思,指的都是「弥赛亚
                            」。
          ●「等候」:SG 4328,「期待」、「等待」、「寻找」。
          ◎马太谈耶稣生平一向很少用「基督」一词,此处应该是要强调施洗约翰怀疑的对象是
            「基督」。事实上施洗约翰就是要问「耶稣到底是不是基督」,马太纪录这件事情时
            ,就直接称呼耶稣是「基督」。
          
    (二)耶稣要施洗约翰的门徒把所见所闻的事情告诉约翰,并说「凡不因耶稣跌倒的人就有福
          了」。  11:4-6 
          ●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SG 2097,「被宣告好消息」、「被传福音」。
          ●「跌倒」:SG 4624,「使犯罪」。
          ◎ 11:5 中所提到的事迹,正是 赛 29:18-19  35:5-6  61:1 中所记载弥赛亚将行的事
            迹,因此耶稣其实是要约翰透过圣经经文记载来了解他就是所应许的那一位弥赛亚。
            而且耶稣引用的经文前后,都是上帝要审判的记载,亦即耶稣也暗示约翰「你看到弥
            赛亚带来的恩典,审判也会很快跟着来」。
          ◎整个旧约中没有记载过「使瞎子复明」的神迹,仅 赛 35:5 预言弥赛亚来会执行此
            神迹。
          ◎ 太 3:11-12 施洗约翰提及基督的恩典与审判工作,但此时耶稣仅执行恩典的工作,
            没有进行任何审判,也没处理施洗约翰被关入监的事情,因此他感觉失望很正常的。
            耶稣在 太 11:6 中委婉的警告并鼓励约翰坚持相信。
            
    (三)耶稣认为约翰是先知,而且比先知还大,他是圣经所应许「为弥赛亚预备道路」的那一
          个。  11:7-10 
          ●耶稣就对众人讲论:原文有个SG 757,「开始」,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风吹动的芦苇」:指约旦河边迎风摇曳的芦苇,比喻「心志不坚定的人」。而且西
                              元19年希律亚基帕王曾经铸造芦苇图案的钱币,因此耶稣也可能
                              暗示「心志不坚定的王室贵族」。此处耶稣用反讽法激励听众思
                              考约翰的工作。
          ●「细软衣服」:SG 3120+SG 294,指「穿宫廷华服」。暗指「女性化、柔弱」的
                          意思。
          ◎ 太 11:10 指的是 玛 3:1 的记载。
          ◎其实施洗约翰这样的举动等于公开表示对耶稣的怀疑,不能说不是严重的错误。但耶
            稣表达出对于施洗约翰的高度谅解,因为他身在狱中,且因人的软弱难免有灰心失望
            而怀疑的情况发生。然而耶稣体谅他的软弱,不但以弥赛亚经文回答他,还正面肯定
            他的身份与工作。这样的经文提醒我们即使是强人也有软弱的时候,而可安慰的是上
            帝愿意体谅我们的软弱。

    (四)施洗约翰比众人都大,但天国里的每一个人都比施洗约翰大。先知与律法说预言到约翰
          为止,约翰并且是那「当来的以利亚」。  11:11-15 
          ●「兴起」:SG 1453,「使起来」,「出现在历史当中」的意思,圣经中这个字特别
                      用在先知身上。
          ●「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可以翻译为「天国正猛力的伸展着」或「遭受猛烈的攻击」
                                  。前者的译法比较可能。
          ●「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可以翻译为「强暴的人企图把它夺去」或「不顾一切把握时
                                  机的人企图争取之」。
          ●「到约翰为止」:SG 2193+SG 2491,「直到约翰的时候」, 意思是「先知说预言
                            的时代」是「包含施洗约翰」在内,亦即施洗约翰也是属于旧时代
                            的人。
          ◎ 11:11-13 中解释「大、小」问题。施洗约翰作耶稣的先锋,开启了天国的纪元。而
            这时天国猛力伸展(「努力」的原文意义),不顾一切把握时机的人就争取到了。
          ◎施洗约翰是两个世代的交界,天国的成员站在约翰的肩膀上,获得圣灵的重生,其重
            要性并不小于约翰。又有人把这里的「大、小」作「荣幸」解释,这样也可以解释得
            通。又有把这里的「大、小」当成「见证天国」或「见证耶稣」的功能或重要性解释
            ,也是相当可能。
          ◎「要来的以利亚」,出自 玛 4:5 。

    (五)耶稣用孩童来比喻当世代的冷漠,不管用怎样的方法都无法打动人心。 11:16-19 
          ●「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智慧从它的工作被证实」、「智慧从它的工作被显为
                                      义」。
          ●「得显为是」:SG 1344,「称义」、「使正确」的意思。
          ◎其实我们这个时代也一样的冷漠,与众不同的禁欲生活,无法打动人心,亲和的进入
            人群中,一样被弃绝。但上帝还是用智慧兴起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来选召不同的
            基督徒。
经文:

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就在那时候责备他们,说:「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啊,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泰尔、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泰尔、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或译:你将要升到天上吗),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它还可以存到今日。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那时,耶稣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11:20-11:30

注释:

  二、不肯悔改的城与接受的人  11:20-30 
    (一)耶稣论不肯悔改的城  11:20-24 
          1.起因是耶稣在许多城市中行了许多神迹,那些城终究是不悔改,所以耶稣责备他们。
             11:20 
            ●「诸城」:SG 4172,「城市」,复数型态,译为「一些城」会比较妥当。
            ●「许多」异能:SG 4183,「大量的」。
            ●「异能」:SG 1411,「能力」、「权势」,此字用来指神迹时,特别着重「能力
                        」这方面,意义是「大有能力的作为」。
            ●「责备」:SG 3679,「谴责」,是相当强烈的字眼,表达「极度的不满」。

          2.耶稣说行在某些城的神迹如果行在推罗、西顿,那两城的人早就悔改了。所以这些城
            必须受更大的审判。  11:21-22 
            ●「哥拉汛」:字义是「烟火熔炉」,圣经中只出现两次 太 11:21  路 10:13 ,此
                          城接近加利利海,可能位于迦百农以以北约三公里处。
            ●「伯赛大」:字义是「鱼之家」,位于加利利海东北,离岸一点七公里。
            ●你「有祸」了:SG 3759,感叹词,「祸哉!」,此字是表达「对祸害的警告」,
                            却也有「怜惜」之意。
            ◎「推罗、西顿」是腓尼基的城市,位于加利利北面,居民不像加利利大多数地方的
              人,有机会亲眼看见耶稣行神迹及听他讲道。该两城市在旧约时代常遭先知痛斥,
              是邪恶、拜巴力偶像的地方,也是狂傲的代号
               赛 23  结 26  结 27  结 28  亚 9:2-4 。
            ●披「麻」蒙灰:SG 4526,「蔴袋」、「蔴衣」,指「用骆驼或山羊身上短毛做成
                            的粗布制成的衣服」,穿戴这种布是表示「伤痛」。

          3.耶稣特别指出迦百农这个城来,说行在该城的神迹如果行在所多玛,所多玛就不会被
            毁灭。所以迦百农要受更大的审判。  11:23-24 
            ●「迦百农」:字义是「安慰之村」,是耶稣传道的大本营,位于加利利海北岸,当
                          地居民有很多机会看见及听见耶稣,因此,他们弃绝耶稣,所招致的
                          谴责也就更大。
            ◎「你已经升到天上」,比较可靠的抄本作「你将被高举到天上吗?」。此处的用法
              是取材自 赛 14:13,15 。表示迦百农像昔日巴比伦王一样的自夸狂傲,但终必由
              高贵的地位坠下。
            ◎「所多玛」,可参考 创 18  创 19 ,该城因为凑不足十个义人而遭上帝毁灭。
            ◎耶稣在此痛责几个看了大部分神迹的城市,并没有悔改之意。这样的举动就显出这
              些城市的百姓比旧约时代的几个罪恶之城更为恶劣了。

    (二)耶稣赞美上帝的美意,并要人来他那里得享安息。  11:25-30 
          1.耶稣感谢天父,因为他把真理向聪明人藏起来,对单纯、无助的人就显露出来,这都
            是天父所喜悦的。  11:25-26 
            ●我「感谢」你:SG 1843原意是「同意」、「说一样的话」、「承认」。七十士译
                            本中常用来指「赞美」。所以此处翻译成「我赞美你」比较妥当。
            ●「聪明」:SG 4680,「有智慧」、「有经验」。
            ●「通达」:SG 4908,「有智慧的」。
            ●「美意」:SG 2107,「所喜悦的」、「所悦纳的」。
            ●「你的美意本是如此」:SG 3779+SG 2107+SG 1096+SG 1715+SG 4771,「这
                                    都是在你面前蒙喜悦的」,「这都是你所悦纳的」。
            ◎一般都认为这是耶稣向天父的祷告与敬拜,我们如果用祷告的内容来理解,就很容
              易能够体会耶稣这段话的意义。
            ◎「聪明通达人」应该是指着那些文士、法利赛人等宗教界的领袖。这些人理应最先
              知道耶稣是弥赛亚,结果他们并不知道,反倒是一般人却接受了。
            ◎「婴孩」:应该是指着那些「谦卑、没有学问的普通人」。

          2.耶稣自认一切所有的都是天父交付给他的,只有天父能知道耶稣,也只有耶稣与耶稣
            愿意指示的人可以认识天父。  11:27 
            ●「交付」:SG 3860,「交给」、「托付」。原文的时态显示这是「无时间性的过
                        去式」,暗示耶稣的先存性(在所有被造物之前就已经存在)。
            ●「知道」:SG 192111:27 的两个「知道」,都是承接旧约的SH 3045用法,不
                        单单指着头脑知识或泛泛之交,而是指深入契合的关系。旧约用此字来
                        指「夫妻性交」或「上帝对人的拣选」 摩 3:2 。
            ●「指示」:SG 601,「启示」、「显露」。
            ◎这句话有相当的「耶稣是唯一救恩」的意义在其中。

          3.耶稣邀请劳苦担重担的人到他那里去,耶稣要给他们安息。  11:28 
            ●「劳苦」:SG 2872,「工作辛劳带来的劳累疲倦」。
            ●「担重担」:SG 5412,「承担背负」、「使载重」。
            ●「劳苦担重担的人」:原文只有一个冠词SG 3588,表示这是同一种人。
            ●「我就」使你们:SG 2504,原文强调「我」,是「耶稣」使这些人得安息。
            ◎或者在当时的人听见,会想到法利赛人与文士所加的一大堆律法规条,使想要认识
              上帝的人,非得劳苦担重担不可。而耶稣却应允他要给人安息(休息)。
            ◎这段经文与 出 33:14 (耶和华说:「我必亲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相关。
            ◎我们的信仰是否给人「安息」?还是跟当初的犹太教一样,充满规条与繁文缛节,
              让人难以进入信仰的核心,而必须疲倦的遵守一大堆外围的规定?

          4.得安息的方式是「负耶稣的轭、学耶稣的样式」。而耶稣的样式就是「心里柔和谦卑」
            。且耶稣认为他的轭是容易的,担子是轻省的。 11:29-30 
            ●「我心里柔和谦卑」:此句之前有一个助词SG 3754,和合本没有译出。意义是「因
                                  为」或「就是」。简单的说,耶稣要门徒学的就是「柔和谦卑
                                  」。
            ●「柔和」:SG 4239,就是 太 5:5 的「温柔」。
            ●「谦卑」:SG 5011,「低下的」、「不显着的」、「无名的」。
            ●「负」:SG 142,「拿起」、「担起」。
            ●「轭」:SG 2218,「轭」,是「义务」和「顺服」的象徵。当时的拉比们惯用「律
                      法的轭」来要求学生顺服律法的典章。
            ●「学我的样式」:直译是「你们要从我学习」。
            ●「得享」:SG 2147,「发现」、「找到」的意思。
            ●「心里」:SG 5590,「魂」、「生命」的意思。
            ●「容易」:SG 5543,「舒适」、「有用」。
            ●「轻省」:SG 1645,「重量上轻的」,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11:30  林后 4:17 。
            ◎为什么学习耶稣「心里柔和谦卑」就会获得「安息」呢?这一点是可以进一步去思考
              的,我们也没有什么简单的答案。
经文:

那时,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说:「看哪,你的门徒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做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他怎么进了神的殿,吃了陈设饼,这饼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独祭司才可以吃。再者,律法上所记的,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吗?但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12:1-12:8

注释:

  三、安息日掐麦穗的争论  12:1-8可 2:23-28  路 6:1-5太 12 这一章的争执,必须放在 太 11:25-30 的背景下来了解,耶稣指责当时的法利赛人
        让信仰变成重担,而耶稣却要让门徒回到安息日的「真安息」。
    (一)耶稣在安息日经过麦地,门徒饿了就掐麦穗起来吃。法利赛人就质疑耶稣的门徒做了安息
          日不可做的事情。  12:1-2 
          ●「那时」:SG 1565+SG 3588+SG 2540,「那时刻」,表明这一段与上一段的连结。
          ●「掐起」麦穗:SG 5089,「摘」、「采」。
          ◎原文显示因饥饿而掐麦穗的门徒超过一个人(原文是复数型态),所以可以想见之前可
            能有怎样的集体活动(应该是耶稣带领或至少知道的),导致整批门徒饥饿到需要摘麦
            穗来生吃。麦穗没煮熟显然也不会太好吃,门徒应该只是拿来应急充饥而已。
          ◎「掐麦穗」这件事本是被许可的 申 23:24-25 ,但在法利赛人眼中,不管门徒饥饿的
            理由是什么,掐麦穗等于「收割」,即犯了安息日不可做工的条例 出 34:21 ,此处应
            该是小麦的麦穗。
          ◎这时候应该是晚春,巴勒斯坦的麦子在此时吐穗成熟。
          ●不「可」做:SG 1832,「合法的」。
          ◎犹太人的口传律法(米士拿)规定有三十九件事是安息日不能做的,「收割」是其中一
            种。

    (二)耶稣举大卫和祭司的例子来反驳。  12:3-6利 24:5-9 记载放在圣所金桌上的陈设饼,每安息日要换上新的,而旧的撤下后便给祭
            司做食物。大卫及随从违例吃陈设饼一事 撒上 21:1-6 ,表明照顾人的需要比墨守陈规
            更重要。另外,大部分犹太人认为这件事情是在「安息日」做的。
          ●进了「神的殿」:原文是「神的家」,这是指位于挪伯的会幕,而非圣殿。
          ●「可以」吃得:SG 1832,「合法的」,跟 12:2 法利赛人控告门徒「做了安息日不『
                          可』做」的事情是同一个字。
          ●「犯了」:SG 953,「亵渎的」、「把圣物供俗用」。
          ◎ 太 12:5 暗指律法中要求祭司在安息日献祭的记载,如 民 28:9-10 ,其实是与安息日
            不可做工的规定抵触。
          ●「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应该译为「在这里有一事比殿更大」。不过这「一事」也
                                      可能用来指「耶稣」。
          ◎耶稣的立论是祭司是因为圣殿的关系,所以犯了安息日还是无罪,而「基督的事工」远
            比圣殿重要而神圣,所以更可以超越圣殿献祭制度,而让干犯安息日的行为无罪。   

    (三)耶稣进一步说明门徒无罪的理由:  12:7-8 
          1.上帝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 12:7 
            ●「当作有罪的」:SG 2613,「定罪」、「判决」、「宣判有罪」。
            ◎「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引自 何 6:6 。
            
          2.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12:8 
            ●「人子」:原文的意义的确是「人的儿子」、「人的后裔」。这是耶稣最常用在自己
                        身上的称号,在福音书中共出现八十一次,除耶稣外,没有人用过这称号
                        。旧约圣经中 但 7:13-14 中所描绘的人子,是一位属天的人物,在末世
                        时上帝要托付他权柄、荣耀和统治权。用这自称也显示出耶稣对自己「道
                        成肉身」的自觉(他知道自己是神,所以「人子」可以当他的独特称号)
                        。
经文:

耶稣离开那地方,进了一个会堂。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有人问耶稣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它抓住,拉上来呢?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于是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和那只手一样。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 12:9-12:14

注释:

  四、安息日医治枯干了一只手的人引起争论  12:9-14可 3:1-6  路 6:6-11 
    (一)会堂中出现一个枯干了手的人,有人挑战耶稣「安息日可否治病」,目标是要控告耶稣。
           12:9-10 
          ●「一个会堂」:SG 3588+SG 4864+SG 846,原文是「他们的会堂」,这奇怪的用语
                          可能表示门徒因为前面的事件,已经无法与耶稣一同进入会堂。也有可
                          能是因为作者跟耶稣本人都有如旧约的先知替上帝说话一样,以第三人
                          称呼悖逆的选民,表示关系的疏远。同样的用法也出现在马太福音其他
                          的地方。另有解释为马太福音写作时,基督徒已经被驱逐出犹太会堂。
          ● 12:10 前面有一个SG 2400,「看啊」,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枯干了」一只手:SG 3584,「萎缩」、「枯萎」。
          ◎「枯干了一只手」:应该是一种「肌肉萎缩」的病。
          ●「可以不可以」:SG 1832,原意是「合法(律法)与否」、「合理与否」。依犹太人
                            的传统,只有在病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才可以在安息日治病。「枯干
                            了手」的病当然是不致命的。

    (二)耶稣以「羊陷入坑中」的比喻来说明「在安息日拯救人」是可以的。 12:11-12 
          ●「拉上来」:SG 1453,「使起来」。
          ●何等「贵重」:SG 1308,「优于」、「胜于」。
          ●「可以的」:SG 1832,「合法的」。
          ◎ 12:11 原文的问句是预期肯定的回答。依照犹太人的传统,动物在安息日或节期中发
            生意外,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加以救助的,不过在死海古卷的昆兰社群中,连这样的事
            情也不许做。
          ◎牲畜在安息日掉到坑中受苦,即使没有生命的危险,犹太人还是会救助之,而人类比牲
            更贵重,当然可以在安息日解除人类的痛苦。
          ◎ 12:12 中耶稣认为安息日行善是合法的,事实上安息日就是要人、奴隶、牲畜好好休
            息,一般状况下没人会为了行善过分劳累自己,因此耶稣认为安息日遵守一般规定,但
            是如果是行善事,就可以违反一般安息日规定。耶稣这样的设定安息日的规定,其实是
            颇有智慧的。

    (三)耶稣医治那人,那人就复原,而法利赛人却出去商议如何杀耶稣。  12:13-14 
          ●伸出「手」:SG 3588+SG 5495,「那手」,有定冠词,且是单数型态,指那只枯干
                        的手。
          ● 12:13 和合本少翻译了「和那只手一样『健康SG 5199』」。
          ●「除灭」:SG 622,「毁灭」。
          ◎耶稣要手枯干的人伸出那只手来,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而一个手枯干的人又怎能伸出手
            来呢?而当这个手枯干的人相信耶稣的呼召,伸出手来时,他的手就好了。我们是否肯
            伸出我们心灵中枯干的手?
经文:

耶稣知道了,就离开那里,有许多人跟着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又嘱咐他们,不要给他传名。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心里所喜悦的,我要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12:15-12:21

注释:

  五、医治众人  12:15-21 
    (一)耶稣知道法利赛人要杀他,就离开当地。  12:1512:15 之前有个SG 1161,「然而」、「但是」,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许多人」:SG 4183,「很多」、「大量的」。
          ◎耶稣遇到激烈反对时,通常都是离开当地,退到其他地方 4:12  14:13  15:21  16:5 ,也
            劝告门徒遇到逼迫要迁移躲避 10:23 ,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二)耶稣治好跟随他的病人,并且吩咐病人不要宣扬,应验了以赛亚书中的记载。 12:16-21 
          ●「嘱咐」:SG 2008,「警告」、「严禁」之意,而非可有可无的「吩咐」。
          ●「不要给他传名」:SG 3361+SG 5318+SG 846+SG 4160,「不可把他显明」、「不
                              要使他有名」。
          ●我的「仆人」:SG 3816,此字可指「奴隶」、「男孩」或「儿子」,马太可能要利用这
                          个模拟两可的字来表达耶稣的特殊身分。
          ●「所拣选」:SG 140,「选择」,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心里」所喜悦的:SG 5590,「生命」、「灵魂」。
          ●「公理」:SG 2920,「审判」、「判断」、「公正」。
          ●不「争竞」:SG 2051,「争论」、「争吵」,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不「喧嚷」:SG 2905,「大叫」、「大声喊叫」。
          ●「压伤的芦苇」:SG 2563+SG 4937,「破碎的芦苇」、「打破受伤的芦苇」。
          ●「将残的灯火」:SG 3043+SG 5188,「冒烟的灯芯」。
          ●「吹灭」:SG 4570,「熄灭」、「灭绝」。
          ◎ 12:18-21 引自 赛 42:1-4 ,不过词句不同于希伯来文与七十士译本。可能是马太自己
            的翻译,或者引自目前失传的译本。
          ◎「压伤的芦苇」、「将残的灯火」,是指人眼中的弱者与遭遇困境的人。弥赛亚不是透
            过除灭弱者来建立功绩,而是扶持这些弱者并施行公义。
经文:

当下,有人将一个被鬼附着、又瞎又哑的人带到耶稣那里,耶稣就医治他,甚至那哑巴又能说话,又能看见。众人都惊奇,说:「这不是大卫的子孙吗?」但法利赛人听见,就说:「这个人赶鬼,无非是靠着鬼王别西卜啊。」耶稣知道他们的意念,就对他们说:「凡一国自相纷争,就成为荒场;一城一家自相纷争,必站立不住;若撒但赶逐撒但,就是自相纷争,他的国怎能站得住呢?我若靠着别西卜赶鬼,你们的子弟赶鬼又靠着谁呢?这样,他们就要断定你们的是非。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人怎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呢?除非先捆住那壮士,才可以抢夺他的家财。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你们或以为树好,果子也好;树坏,果子也坏;因为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树。毒蛇的种类!你们既是恶人,怎能说出好话来呢?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我又告诉你们,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 12:22-12:37

注释:

  六、靠鬼王治病的控诉  12:22-37可 3:20-30  路 11:14-23  路 12:10 
    (一)耶稣治好一个因为被鬼附而又瞎又哑的人,众人就惊奇认为耶稣是弥赛亚。  12:22-23 
          ●「当下」:SG 5119,「那时」、「在那时候」。
          ●「众人」:SG 3956+SG 3588+SG 3793,「群众中的所有人」。
          ●「惊奇」:SG 1839,「惊讶」、「诧异」,马太福音仅出现这一次。
          ●「这不是大卫的子孙吗?」:该问句原文所期待的答案是「不」,众人这样的表现,可
                                      能是反应出法利赛人对耶稣的敌意影响了群众。
          ◎旧约记载中仅有大卫赶鬼 撒上 16:14-23 。

    (二)法利赛人却认为耶稣赶鬼是依靠鬼王别西卜。  12:24 
          ●「别西卜」:SG 954,此字是由希腊文直接音译过来,意思是「苍蝇之主」。虽然在
                        犹太人的观念之中,撒但没有正式被称为「别西卜」,但在耶稣的答辩之
                        中,别西卜很明显的是指撒但。
          ◎ 太 9:34  10:25 都已经记载法利赛人的偏见,耶稣也知道旁人这样毁谤他。

    (三)耶稣反驳他们,认为撒但如果可以赶出撒但,那撒但的国度就要站立不住了,而且如果耶
          稣靠鬼王赶鬼,法利赛人的门徒赶鬼又是靠谁呢?而耶稣如果是靠神的灵赶鬼,就是神的
          国临到了。  12:25-28 
          ●「自相纷争」:SG 3307+SG 2596+SG 1438,「分裂敌对自己」。
          ●「成为荒场」:SG 2049,「使荒废」、「使无人居住」。
          ●「你们的子弟」:SG 5207+SG 4771,「你们的儿子」,指「法利赛人的门徒或学生
                            」。
          ●「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原文是表示与事实相符的假设,亦即耶稣在此表达出自己的
                                    确是靠着神的灵赶鬼。
          ◎「凡一国自相分争」是指耶稣若是藉着撒但赶鬼,就表示鬼王的国度中有分争和破裂。
            假如撒但真的要藉它的力量来毁灭它自己国度中的鬼,邪恶的国度就是有了内战,它们
            国家的命运就要完结。
          ◎此处耶稣提及法利赛人的门徒也赶鬼(当然是靠耶和华的能力),当共同有上帝信仰的
            人赶鬼,当然是靠上帝,不是靠其他势力。

    (四)耶稣用「壮士」的比喻来表达自己是捆绑撒但,然后将被附身的人抢夺出来。  12:29 
          ●「壮士」:SG 2478,「强壮的」。
          ●「抢夺」他的家具:SG 726,「夺取」、「抢走」。
          ●「家具」:SG 4632,「东西」、「物件」、「容器」。
          ●「抢夺」他的家财:SG 1283,「洗劫一空」。
          ●抢夺他的「家财」:SG 3588+SG 3614,「那房子」、「那家」。
          ◎首先有人怀疑耶稣所行的神迹,甚至认为他所行的异能是藉着「鬼王」别西卜的力量。
            耶稣对这些人提出强有力而且毫不留情的反驳。难道撒但会和自己作对, 把自己的下
            属都赶走吗?所以,世人应该看得见这乃是「神的手段」在他们中间。 唯有如此,才
            能领悟到,神的国度离他们是多么近了。 耶稣接着说,撒但像一个壮士护着它的城堡
            ,但耶稣比那壮士更强,捆绑了壮士 赛 49:24-26 ,攻进了它的城堡, 掠夺了它的宝
            藏。

    (五)面对弥赛亚,没有中立立场,凡说话敌对耶稣的还可以赦免,亵渎圣灵的无法被赦免。 
           12:30-32太 12:30 的意思是人不能采取中立的立场,如果不认同、跟随弥赛亚,就是敌对他。
          ●「亵渎」:SG 988,「诽谤」、「贬低」、「中伤」。
          ●「干犯」人子:SG 2596,「敌对」。
          ◎「今世来世」:是犹太拉比与启示文学常用的字汇,就是「永远」的意思。
          ◎参考 太 12:31  可 3:28-29 。而马太福音中「亵渎圣灵」的上下文显明这行为是把耶
            稣靠圣灵能力所行的真正神迹奇事当成是撒但的作为。既然故意不信,那就没有赦免可
            言。

    (六)怎么样的树结怎样的果子,怎样的人也就说出怎样的话来。 12:33-37 
          ●「以为树好」:SG 4160+SG 3588+SG 1186+SG 2570,「把树弄好」、「使树好」。
          ●「树坏」:SG 4160+SG 3588+SG 1186+SG 4550,「把树弄坏」、「使树坏」。
          ●毒蛇的「种类」:SG 1081,「子女」、「后代」、「果实」。
          ●「恶人」:SG 4190。「邪恶的」。
          ●「所存的善」:SG 18+SG 2344,「善库」、「善的宝库」、「积存的宝贵善良」。
          ●「发出」:SG 1544,「放出来」、「带出来」。
          ●「闲」话:SG 692,本为「闲懒无用」、「失业」之意,后引伸为「不经意」。「闲
                      话」是指「不重要的话」,而不是指「背后说人的坏话」。
          ●「必要句句供出来」:「必要为此做出交代SG 591」、「都要交帐SG 591」。
          ●「定....为义」:SG 1344,「证明无辜」、「宣告为义」。
          ●「定....有罪」:SG 2613,「定罪」、「宣判有罪」。
          ◎ 太 3:9-10  7:15-20 中,施洗约翰与耶稣都说过树与果子的相关比喻。
          ◎怎样的人就说出怎样的话,我们平日的言语是怎样的呢?
经文:

当时,有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愿意你显个神迹给我们看。」耶稣回答说:「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看神迹,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当审判的时候,南方的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她从地极而来,要听所罗门的智慧话。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 12:38-12:42

注释:

  七、法利赛人求神迹  12:38-42 
    (一)文士和法利赛人求耶稣显神迹给他们看。  12:38 
          ●「当时」:SG 5119,「那时」、「在那时候」。
          ●「文士」:SG 1122,「律法专家」、「律法学者」。
          ●「神迹」:SG 4592,「记号」,表示上帝认可那个人的一个「记号」。
          ●「我们愿意你显个神迹给我们看」:SG 2309+SG 575+SG 4771+SG 4592+SG 3708,
                                            直译是「我们希望从你看一个记号」。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要求,他们刚刚才看过耶稣赶鬼的神迹,并且解释为「靠鬼王赶鬼」,
            现在又要求什么另外的神迹呢?又为什么耶稣有必要向这些人提出他由神而来的「证据」
            呢?马太福音讲到神迹常常使用「大能」这个字,很少使用「记号」这个字(约翰福音
            就常用「记号」一字)。这里特别用「记号」一字,显示出这些人大概认为以前的众多神
            迹都算不上是「记号」。
          ◎根据犹太文献记载,某些拉比也被要求过显「神迹」证明他们的身份。

    (二)耶稣以这个时代只有约拿的神迹可以看,并预言他要死亡三天。 12:39-40 
          ●「淫乱」:SG 3428,「不忠实的」、「淫乱的」,在此指「对神不忠」。
          ◎「三日三夜」:是当时犹太人笼统说法,并非指精确的72小时,而是类似「头尾三天」的
                          表达方式,耶稣的死亡时间是「三天两夜」。
          ●「大鱼」:SG 2785,「海怪」的意思,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约拿的神迹」指的是「耶稣的死与复活」。当时的人对约拿书的记载比较着重的是前两
            章约拿被吞入鱼肚的记载,对于后面两章尼尼微人的改变比较忽略。因此一讲「约拿的神
            迹」,听众想到的就是「吞入鱼肚又被吐出」。

    (三)耶稣认为尼尼微人和南方女王要定当世代的人的罪,因为当世代的人有耶稣还不悔改。 
           12:41-42 
          ●「起来定这世代的罪」:直译是「与这世代一同站起来,定它的罪」,而「与....一同站
                                  起来」是犹太人的法庭用语,有「辩论」、「指证」的意思。
          ◎此处的意思是这个世代比以前的世代更有机会可以悔改,但还是拒绝悔改,因此以前世代
            的人会出来证明他们在比较差的环境中仍然可以悔改,那我们这个世代比以前的人有机会
            悔改吗?
          ◎南方女王的事迹可参考 王上 10:1-13  代下 9:1-9
经文:

「污鬼离了人身,就在无水之地过来过去,寻求安歇之处,却寻不着。于是说:『我要回到我所出来的屋里去。』到了,就看见里面空闲,打扫干净,修饰好了,便去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都进去住在那里。那人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了。这邪恶的世代也要如此。」 12:43-12:45

注释:

  八、内心空闲的危机  12:43-45路 11:24-26 
    (一)污鬼离人身之后,回到原来附着的人,发现那人内心空闲,于是带了七个更恶的鬼一起来附
          着那人。  12:43-45 
          ●「污鬼」:SG 169+SG 4151,「不洁的灵」,原文是单数型态,表示「一个邪灵」。
          ●「离了人身」:原文是「从那人出来」。「人」是阳性单数,指「一个男人」。
          ●「无水之地」:SG 504+SG 5117,指「沙漠旷野之地」,一般认为是鬼魔出现的地方。
                           赛 34:14-15 。
          ●寻求「安歇之处」:SG 372,「休息」、「安息之地」。
          ●「空闲」:SG 4980,「闲置」。
          ●「打扫干净」:SG 4563,「扫除」、「清洁」。
          ●「修饰好了」:SG 2885,「装饰美化」。
          ◎此处的重点是「空闲」,当人想要维持中立,没有让上帝或弥赛亚在里面作主,恶势力即
            使暂时离开,最后还是会回来,用「中立」等理由来拒绝弥赛亚,其实是害了自己。          

    (二)耶稣认为当时代的状况跟那个被更多鬼附着的人一样。  12:45 
          ●「更不好了」:SG 5501,「更糟」、「更坏」。
          ◎这里耶稣是用其赶鬼的背景来表达这个世代虽然有比较好的机会,有耶稣、施洗约翰等等
            信息来照亮(有如鬼被赶出去)。但如果这些人终究还是不悔改,不接纳弥赛亚,正有如
            人里面空闲,打扫干净,当机会过去,鬼魔回来,情况就比先前更糟糕了。
经文:

耶稣还对众人说话的时候,不料他母亲和他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他说话。有人告诉他说:「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他却回答那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就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 12:46-12:50

注释:

  九、真正的亲属  12:46-50可 3:31-35  路 8:19-21 
    (一)耶稣对众人说话的时候,耶稣的亲属来要与耶稣说话,并有人通报耶稣。 12:46-4712:47 在许多的古抄本中没有。
          ●「不料」:SG 2400,「看啊」。
          ●「他弟兄」:SG 3588+SG 80+SG 846,原文显示这是「亲弟兄」。
          ◎「马利亚永远童贞」的看法到西元三、四世纪才出现,此时应该还没有。

    (二)耶稣藉机告诉众人,「凡遵行天父旨意的,就是耶稣的亲属」。 12:48-50 
          ●「我天父」:直译是「我的父,就是那在天上的」。
          ◎事实上耶稣的救赎的确是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庭,耶稣是长子,信徒都是嗣子 罗 8:15 。
            以这个角度来看,信徒的确是耶稣的亲属。
经文:

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甚么用比喻呢?」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13:1-13:23

注释:

柒、天国的比喻  13:1-53 
  一、撒种的比喻  13:1-23可 4:1-20  路 8:4-15 
    (一)背景:海边,耶稣上船坐着教导,众人站在岸边听耶稣讲道。  13:1-2 
          ●「当那一天」:SG 1722+SG 3588+SG 2250,「在那天之内」,指耶稣母亲和亲属来访
                          的同一天。
          ●「许多人」:SG 3793+SG 4183,「大量的群众」。
          ◎这一篇讲论的对象是「许多人」,这是马太福音五篇讲论里面,唯一对象不是门徒的。耶
            稣以坐着的方式教导,这是当时拉比教导人的惯常姿势。

    (二)耶稣用比喻讲很多道理,提到撒种的人撒出去的种子的四种下场。 13:3-9 
          ●「许多道理」:SG 4183,「很多的」、「很多事」。
          ◎「比喻」:旧约中大概可归为四类:箴言,讽刺/嘲笑,谜,寓言。
                      新约中大概可归为五类:箴言,暗喻,明喻,故事比喻,寓言。
          ●「说:有一个撒种的」:直译是「看啊!那一个撒种的」。
          ●「路」:SG 3598,「道路」、「大路」。
          ●「吃尽了」:SG 2719,「吞吃」、「吃个精光」。
          ●「土浅石头地」:SG 4075,「多石的」。
          ●「发苗最快」:SG 2112+SG 1816,「马上冒出」、「立刻发芽」。其中SG 1816仅出
                          现于 太 13:5  可 4:5 ,都是这个比喻的记载中。
          ◎「土浅石头地」:当地有些地方表层土壤很浅,下面是坚硬的石灰岩。种子撒进这种土壤
                            时,很快冒出幼芽,但雨季过后,酷热的夏季来临,植物的根部因受石
                            灰岩阻挡,无法往下生长吸取地下水源,在炎热的天气下就干枯了。
          ●「在荆棘里」:SG 1909+SG 3588+SG 173,「在荆棘上」。
          ●「挤住」:SG 4155,「使窒息」。
          ◎「百倍」,当时一般的收成少于十倍,这里提到的百倍丰收是罕有的。
          ◎在当地的农夫耕种的惯例是先撒种再犁田。
          ◎虽然是比喻,但耶稣仍然提出警告,要大家注意比喻的内涵。甚至他大声喊着要有耳的就
            应当听。

    (三)门徒问耶稣用比喻的原因。  13:10 
          ●「进前来」:SG 4334,「前来」、「接近」。

    (四)耶稣以「使用比喻是针对听众的状况」来回答,并暗示听众的不信。 13:11-15 
          ●「奥秘」:SG 3466,「超然实情」或「秘密」,指「上帝为将来的历史所定下的计画和
                      旨意」。
          ●「不叫」他们知道:SG 1161+SG 3756+SG 1325,「但是没有被赐给」。
		  ●「夺去」:SG 142+SG 575+SG 846,「从他被取走」。
          ●「油蒙了」:SG 3975,「心灵变迟钝」。
          ●「发沉」:SG 917+SG 191,「听不清楚」、「重听」。
          ●「恐怕」:SG 3379,「以致」、「免得」。
          ◎ 太 13:10-15 引自七十士译本意思是:犹太人大半拒绝接受耶稣的教训,故意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所以耶稣用比喻讲道,让那些无心听的人无法了解,攻击他的人也无法取
            得明确的把柄,但对于那些愿意寻索真理的人,比喻就成为传扬神国奥秘的媒介。
          ◎参考 可 4 就更明显了,比喻本是要人听懂,要人由简单的事物认识天国的奥秘(灯放在
            灯台上)。但对于那些无心寻索真理的人,比喻反而让他们对真相更模糊了。
          ◎「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引自 赛 6:9 ,原来是上帝用讽刺的口气差遣以赛亚去传
            上帝的话给那些故意不领受的百姓知道。这一段经文需要深入去了解以赛亚书才能有比较
            正确的解释,上帝呼召以赛亚,当然是要以赛亚去传递上帝的信息给背逆的百姓,而以赛
            亚领受了上帝的信息之后,也的确是费尽心血、不怕危险的传达上帝的心意,无奈以色列
            人并不领受。因此我们综观 赛 6 的记载,就知道上帝用这段话是因为他预先知道以色列
            人要背弃他,所以用讽刺的话语告诉以赛亚他所要面对的情况。而耶稣在这里使用这段话
            ,听众立刻可以了解他的意思是百姓不听背逆,而他的努力将有如以赛亚对以色列人发言
            般的付诸东流。

    (五)耶稣言明门徒是有福的,因为领受许多好人想领受却没有机会领受的信息。 13:16-17 
          ●「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应该翻译为「有福啊!你们的眼睛」,与 5 的八福用法相似。
          ◎耶稣自认自己所传讲的信息(包含这些比喻)超越过去先知、旧约圣经所传达的。

    (六)耶稣解释撒种的比喻是表明人听到天国福音之后的四种结果。 13:18-23 
          ◎原文强调「你们」当听撒种的比喻。应该是前面耶稣肯定自己的教训超过历代的教训,所
            以要门徒谨慎注意听。
          ●当「听」这撒种的比喻:SG 191,「聆听」、「注意」、「了解」。
          ●「明白」:SG 4920,「理解」,不单是指头脑的领会、了解,也有「接受」、「相信」
                      之意。
          ●「恶者」:SG 4190,「邪恶的」,原文是单数型态,是指「撒但」。
          ●「患难」:SG 2347,「压制」、「压迫」。
          ●「挤住了」:SG 4846,「抑制」、「挤压」。
          ◎耶稣谨慎的要门徒注意听这撒种的比喻。如果只是关乎听道的四种反应,耶稣又何必多此
            一举呢?但仔细想想,「听见不接受」、「听见接受但没有根基」、「听见接受却受世俗
            的诱惑影响」,这些都是门徒可能遭遇的危机。要让自己成为好土,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
            事情。所以这个比喻虽然看起来只是论及「四种反应」,但其实是「三方面的警惕」,而
            且是耶稣要门徒谨慎的警惕。
经文:

耶稣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及至人睡觉的时候,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到长苗吐穗的时候,稗子也显出来。田主的仆人来告诉他说:『主啊,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吗?从哪里来的稗子呢?』主人说:『这是仇敌做的。』仆人说:『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主人说:『不必,恐怕薅稗子,连麦子也拔出来。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当收割的时候,我要对收割的人说,先将稗子薅出来,捆成捆,留着烧;惟有麦子要收在仓里。』」 13:24-13:30

注释:

  二、有关增长的比喻  13:24-43 
    (一)稗子的比喻  13:24-30 
          ◎新约圣经中这是马太福音独有的比喻,也出现在多马福音57章中。
          1.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而被混入毒麦。  13:24-26 
            ●「设」个比喻:SG 3908,「说明」、「点出」、「藉以教导」之意。
            ●「田里」:原文是「他的田里」。
            ●「稗子」:SG 2215,是一种毒麦,酷似麦子,只是其穗是灰黑色的。在生长初期和一
                        般的麦子非常相似,直到长穗时才容易分辨。学名是Lolium temulentum。
            ◎此处仇敌的作法在当时真有其事,甚至罗马法律亦有惩罚犯此罪之规定。

          2.仆人来问主人:「为何会有毒麦」与「要不要把毒麦拔出来」,主人告以「是仇敌混入毒
            麦」、「收割(审判)时再分开毒麦与麦子」。  13:27-30 
            ●「从那里」:SG 4159,也可以译为「从谁」。
            ●「薅出来」:SG 4816,原文是「收集聚在一起」,「拔掉捆起来」的意思。
            ●「烧」:SG 2618,有「完全烧尽」的意思。
            ◎如果我们奇怪为何上帝不立刻审判人,可能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但这里提到一点:唯
              恐拔毒麦也拔掉麦子。跟 彼后 3:9 的「宽容」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谁知道目前看起
              来很像毒麦的植物几天后会不会显出原来它是麦子呢?但末日时,上帝一定要审判就是
              。
            ◎仔细去思考,如果上帝现在就立刻严惩罪人,是不是也会让一些真信徒跌倒,导致离开
              呢?毒麦和麦子一起生长,甚至根茎纠葛混杂在一起时,拔起毒麦的确会伤害麦子。可
              以说上帝为了保护麦子,宁可晚一点拔走毒麦。
经文:

他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13:31-13:32

注释:

    (二)芥菜种的比喻  13:31-32可 4:30-32  路 13:18-19 
          1.天国像芥菜种被人拿去种在田里。  13:31 
            ●「芥菜」:SG 4615,此处「芥菜」指的应该是犹太人种于田间的「黑芥」(学名:
                        Brassica nigra),成长后可高过人头(2.5到3.5公尺高)。

          2.芥菜种本是最小的,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大,甚至有飞鸟来住在芥菜的枝上。  13:32 
            ●「百种里最小的」:原文是「比所有的种子小的」。当时犹太拉比形容「最小」或「最
                                少」时,常用的惯用语就是「像一粒芥菜种那么大」。
            ●「宿在」它的枝上:SG 2681,「居住」、「定居」。
            ◎这里的飞鸟可能有(但不一定有)「非犹太人」的暗示,不过这个比喻重点是天国的扩
              张性,初时虽小,但未来将有相当的发展性。事实上耶稣的受众没人会怀疑天国的伟大
              ,但他们应该没想到天国一开始是微小的。
            ◎旧约中 士 9:15  结 17:22-24  31:3-14  但 4:7-23 用「飞鸟居住在大树上」来描述「
              大国」的样子。
经文:

他又对他们讲个比喻说:「天国好像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13:33-13:33

注释:

    (三)面酵的比喻:天国像面酵让整个面团都发起来。 13:33路 13:20-21 
          ●「面酵」:SG 2219,「酵」,指着以前留下,已经发酵过的旧面包碎片。在圣经中面酵
                      常常象徵邪恶,不过犹太的拉比也曾以面酵的作用象徵和平于世界的影响力。
          ●「藏在」:SG 1470+SG 1519,「隐藏」、「把某物置于某物中」。
          ●「三斗面」:SG 224+SG 4568+SG 5140,「三细亚面粉」,大约二十二公升的面粉,
                        可供一百人吃一餐。
          ●「直等」:SG 2193,「直到」。
          ◎这个比喻应该是描述天国的扩张力(即面酵做正面的表徵而非负面的表徵),少少的面包
            碎片可以让一大团面粉都受影响。
经文:

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甚么。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 13:34-13:35

注释:

    (四)耶稣说比喻应验了先知的话  13:34-3513:35 取自七十士译本 诗 78:2 ,是亚萨的话 代下 29:30 说他是「先见」,马太的心目
            中应该认为整本旧约圣经都是「先知的话」。
          ●「发明出来」:SG 2044,「宣讲」、「讲说」,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经文:

当下,耶稣离开众人,进了房子。他的门徒进前来,说:「请把田间稗子的比喻讲给我们听。」他回答说:「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将稗子薅出来用火焚烧,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13:36-13:43

注释:

    (五)稗子比喻的解释  13:36-43 
          1.门徒来问耶稣稗子比喻的讲解。  13:36 
            ●「当下」:SG 5119,「那时」。
            ●「讲给我们听」:SG 1285+SG 1473,「讲解给我们听」、「解开阐明给我们听」。

          2.稗子比喻的角色解释:耶稣就是撒好种的,世界就是田地,门徒就是好种,恶者之子就是
            稗子,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末日,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13:37-39 
            ●「人子」:耶稣最常用在自己身上的名称,在福音书中共出现八十一次,除耶稣外,没
                        有人用过这名称。旧约圣经中 但 7:13-14 中所描绘的人子,是一位属天的
                        人物,在末世时上帝要托付他权柄、荣耀和统治权。
            ◎「田地就是世界」:明显表示这个比喻不是论教会内的真假门徒混杂,而是论这个世界
                                的状况(基督徒与假好人混杂)。
            ●「....之子」:SG 5207,「儿子」或指「那一类人(徒众)」。

          3.稗子的比喻与最后的审判。  13:40-43 
            ●「世界的末了」:SG 3588+SG 4930+SG 3588+SG 165,「这个世代的结束」。
            ◎「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可能是引用 番 1:3 「绊脚石和恶人」。
            ◎「义人发光」,背景是 但 12:3 。可能是表达目前稗子和麦子混杂,义人虽是光,但
              也被恶人的黑暗所遮蔽,到了末日,善恶被区分开来,义人就要发光如太阳了。
            ◎耶稣在此又特别要人谨慎听,恐怕是担心有人看到毒麦没有被拔出,就以为审判是虚伪
              的,但耶稣强调末日审判是确定的,不可不加以注意。
经文:

「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它藏起来,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天国又好像买卖人寻找好珠子,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 13:44-13:46

注释:

  三、藏宝与寻珠的比喻  13:44-46 
      ◎这两个比喻是马太福音独有的比喻。
    (一)天国像地里的宝贝,被人发现之后,那人就变卖一切去买这块地以得到宝贝。  13:44 
          ●「好像」:SG 3664,「相像」、「类似」、「同类的」。
          ●「宝贝」:SG 2344,「宝藏」、「财宝」。
          ◎这里用的背景是一个帮田主耕种的农人,耕地时发现宝藏,这时他不把宝藏立即取出,因
            为当时的法律规定这样的状况下,宝藏属于田主的。因此他将宝藏继续埋藏起来,然后去
            变卖一切买田地,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取得宝藏。

    (二)天国像人寻找好珠子,找到就变卖一切去换这个珠子。  13:45-46 
          ●「又」好像:SG 3825,「再次」、「另一方面」。此字将寻珠的比喻与前面的藏宝比喻
                        紧密连接起来了。
          ●「买卖人」:SG 1713,「批发商人」。
          ●「珠子」:SG 3135,「珍珠」。
          ●「重价的」:SG 4186,「非常有价值的」、「价格昂贵的」。
          ◎藏宝和寻珠都是指着人为了天国所能带来的更大好处,而愿意放下目前一切所有的来换天
            国的好处。我们能真实的感受到天国是这样值得我们用一切来换吗?
经文:

天国又好像网撒在海里,聚拢各样水族,网既满了,人就拉上岸来,坐下,拣好的收在器具里,将不好的丢弃了。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天使要出来,从义人中把恶人分别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13:47-13:50

注释:

  四、撒网的比喻  13:47-50 
      ◎这个比喻是马太福音独有的比喻。
    (一)天国有如撒网捕鱼,然后挑选好的,丢弃不好的。  13:47-48 
          ●「撒」:SG 906,「丢」、「掷」。
          ●「网」:SG 4522,指「长的拖网」,一般由两条船拖拉,网口张开,涵盖海中大的面积
                    。这种网也可以由一条船撒放,然后拖至岸边。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各样水族」:SG 3956+SG 1085,「每一族」、「全部的种类」。
          ●「坐下」:SG 2523,「坐下」,可能暗喻「上帝坐下审判」 来 1:3  启 20:4 。
          ●「拣好的收在器具里」:直译是「把好的收集入容器里」。
          ◎这个比喻与稗子的比喻相似,重点是最后的审判。像渔夫挑出洁净、品质高的渔获,丢弃
            不洁净或品质低的渔获,末日审判也要这样分别善恶。

    (二)末日的审判也要挑出好的义人,将不好的恶人丢在火炉中。  13:49-5013:5013:42 非常近似,都是描述最后审判的情景。
经文:

耶稣说:「这一切的话你们都明白了吗?」他们说:「我们明白了。」他说:「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耶稣说完了这些比喻,就离开那里, 13:51-13:53

注释:

  五、新旧东西的比喻  13:51-53 
    (一)耶稣询问门徒是否明白比喻,门徒答已明白。  13:51 
          ●都「明白了」吗:SG 4920,「理解」。
          ●「我们明白了」:SG 3483,「实在」、「确信无疑地」、「确实如此」。
          ◎此处耶稣很像现代的教师,关心门徒是否确实理解比喻的内涵,可以想像他也一定关心我
            们是否认识他、认识圣经、认识他的计画。

    (二)耶稣表示:文士成为天国的门徒,就有如家主由库房中取出新旧的东西来。  13:52-53 
          ●「凡」文士:SG 3956,「每一个」。
          ●「文士」:SG 1122,「律法学者」,主要的任务是对圣经的研究、讲解和教导,尤其是
                      对律法的解释与判断。不过这里很可能耶稣并非是指着「得救的文士」而言,
                      而是指着「门徒」(门徒成为门徒之后,也领受了文士的教导与研究的责任,
                      更何况 13:51 中这些门徒还说自己已经掌握了耶稣的比喻意义)而言。
          ●「受教作....门徒」:SG 3100,「成为门徒」,原文型态是「过去被动分词」。
          ◎门徒(或成为基督徒的文士)听理解了耶稣的道,又了解旧约的教训,就可以了解新的教
            训,并可以配合旧约的思想来教导别人。这里显出新旧约的思想不是对立,而是相辅相成
            的,我们有能力掌握旧约的思想吗?
经文:

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里教训人,甚至他们都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有古卷:约瑟)、西门、犹大吗?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这人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他们就厌弃他(厌弃他:原文是因他跌倒)。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 13:54-13:58

注释:

捌、耶稣的言行所引起的反应  13:54-16:20 
  一、拿撒勒人厌弃耶稣  13:54-58可 6:1-6 
    (一)耶稣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教训人,众人惊奇于耶稣的智慧和神迹。 13:54 
          ●在「会堂」:SG 4864+SG 846,「他们的会堂」,表示马太福音写作时,基督徒的教
                        会已经与犹太教的会堂有别了。
          ●「教训」:SG 1321,「教导」,原文的时态是不完成式,表示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
                      亦即耶稣不止一次的在家乡的会堂教训人。
          ●「从那里」:SG 4159,原文也可以翻译成「从谁」。
          ●「异能」:SG 1411,「能力」、「神迹」、「奇事」。
          ◎此处的「家乡」,应该是指「拿撒勒」 路 4:16 。
          ◎由此处耶稣同乡人对耶稣能力的反应,可以知道一些伪经记载耶稣童年行了一些神迹奇事
            ,应该是编造的。因为同乡的人完全不知道耶稣有讲道、行神迹的潜力。

    (二)众人因为熟悉耶稣的身世与家人就厌弃耶稣。  13:55-57 
          ●「木匠」:SG 5045,原文是「技工」、「建造者」,可以解释成「木匠」或「石匠」。
                      由于当地少木头,因此有人认为耶稣的父亲是「石匠」。另外,此字之前有定
                      冠词,表示耶稣的父亲是当地唯一的木匠(或石匠)。马可的经文表达耶稣本
                      身是「木匠」,这应该是当时父业子继的习惯,耶稣出来传道前,应该就是继
                      承约瑟的木匠事业与手艺。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13:55  可 6:3 。
          ◎「木匠的儿子」,当时多半是子承父业,所以 可 6:3 说耶稣是「木匠」,与此处并无矛
            盾。
          ●「他们就厌弃他」:SG 4624+SG 1722+SG 846,「他们就因他跌倒」。
          ◎「母亲叫马利亚」这样指认某人是少见的一件事,一般都是说「某人是某某(父亲名字 )
            的儿子」。此处这样记载可能是因「影射耶稣不是结婚生的」或「约瑟已死,马利亚守寡
            」或「这是属于非正式的描述,透过闻名的母亲来指认耶稣」。
          ●「雅各」:字义是「取代者」。
          ●「约西」:「约瑟」,字义是「任他增添」。
          ●「西门」:「西缅」,字义是「听见」。
          ●「犹大」:字义是「他要受赞美」。

    (三)耶稣对众人表示「先知在本地不受尊敬」,并众人的不信就不多行神迹。  13:57-58 
          ●「厌弃」:SG 4624,「使犯罪」、「使跌倒」。
          ●「不信」:SG 570,这个字的原文在新约中是用来指「故意不信」。
          ◎先知反而不被熟悉自己成长的人所尊重。这样的情形在我们身边也常常会发生,我们是否
            也因为「熟悉」不给我们身边的人足够的敬重?
          ◎我们可以很轻易的体会耶稣不用「异能」来吸引不信的人信靠他,异能、神迹是给那些信
            的人当证据、领受上帝恩惠用的。因此在一个不信的环境中,耶稣不行异能,应该是可以
            理解的。反倒是我们应该反省自己所参加的「特会」会不会陷入依赖医病与神迹来吸引人
            的陷阱中?而「医病」这种似乎是被很多人看重的恩赐,参考 可 6:5 ,在耶稣与福音书
            作心目中,似乎是一种「微不足道」的「非主流」工作而已。
经文:

那时,分封的王希律听见耶稣的名声,就对臣仆说:「这是施洗的约翰从死里复活,所以这些异能从他里面发出来。」起先,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把约翰拿住,锁在监里。因为约翰曾对他说:「你娶这妇人是不合理的。」希律就想要杀他,只是怕百姓,因为他们以约翰为先知。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罗底的女儿在众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欢喜。希律就起誓,应许随她所求的给她。女儿被母亲所使,就说:「请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我。」王便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给她;于是打发人去,在监里斩了约翰,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了女子;女子拿去给她母亲。约翰的门徒来,把尸首领去埋葬了,就去告诉耶稣。 14:1-14:12

注释:

  二、施洗约翰被杀  14:1-12可 6:14-29  路 9:7-9 
    (一)希律安提帕听到耶稣的名声,就认定耶稣是施洗约翰死里复活行神迹。 14:1-2 
          ●「分封的王」:SG 5067b,「地区统治者」、「分封的王(与君王有别)」。
          ●「希律」:字义是「英勇的」,这是希律安提帕,是大希律的儿子 太 2:1 。西元前4年
                      到西元39年管辖加利利和比利亚,耶稣称他是「狐狸」 路 13:32 。
          ●「名声」:SG 189,「讯息」、「报告」。
          ●「臣仆」:SG 3816,原文是「男孩」,这里指的是「宫廷中的侍从」。
          ●这些「异能」:SG 1411,「能力」、「力量」。
          ●「发出来」:SG 1754,「发挥作用」、「活跃」、「有效力」。原文型态是现在式,表
                        示「正在发生力量」。
          ◎以希律的希腊信仰来看,他应该不会相信复活,不过统治犹太人久了,可能受法利赛人影
            响,也多少相信复活。再者施洗约翰生前从来没有行过神迹,希律可能认为施洗约翰透过
            与死亡的世界接触而获得了行异能的神秘能力。而路加福音记载的「我所斩的」这个宣告
            ,其实透露出希律内心的痛苦与害怕。我们可以想想,自己杀害的人复活,而且具有神秘
            的巨大力量,这该是一件怎样令人害怕的事啊。

    (二)约翰指责希律娶希罗底不合理导致被希律关进监牢,希律虽想杀约翰,却因百姓认为约翰是
          先知而没有动手。  14:3-5 
          ●「腓力」:字义是「马的爱好者」。这是指「希律腓力」,是大希律和玛丽安妮二世的儿
                      子,是希律安提帕同父异母的兄弟。
          ●「希罗底」:  字义也是「英勇的」,事实上他是希律安提帕的侄女,是希律安提帕同父
                          异母兄弟亚利斯多布的女儿。不过娶侄女并不违反犹太律法。    
          ●约翰曾对他「说」:原文的时态是「不完成主动直说语气」,表示这是「屡次说」之意。
          ●「娶」这妇人:SG 2192,「拥有」、「有」。
          ●「不合理的」:SG 3756+SG 1832,「不合律法的」、「不合法的」。
          ◎希罗底的丈夫(希律安提帕同父异母的兄弟)还活着的时候,希律不惜休妻,然后把希罗
            底抢过来,而这是旧约律法明令禁止的事情 利 18:16  20:21 。
          ◎由于希律休妻(亚哩达王的女儿)娶希罗底导致战争,而颇有人望约翰又出面不断指责这
            件事,造成希律王的压力。因此软弱的他陷入犹豫之中,想杀约翰,又不想杀约翰,导致
            福音书与约瑟夫的犹太古史出现矛盾的记载。

    (三)希律安提帕生日时,希罗底的女儿跳舞使希律欢欣,希律就发誓应许随希罗底的女儿所求的
          给她。女儿接受母亲指使,要求要施洗约翰的头。 14:6-8 
          ●希律的「生日」:SG 1077,「庆生会」、「生日宴会」。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14:6  可 6:21 ,都是这段相关的记载中。
          ●「使....欢喜」:SG 700,「取悦」、「讨好」。
          ◎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提到,希罗底有个女儿叫撒罗米(Salome,莎乐美),后来做了「分封
            王腓力(与 14:3 的腓力不同,与 14:3 的腓力是撒罗米的父亲)」的妻子。
          ◎有解经家认为宫廷里那种放纵、淫佚的舞蹈通常由专门的舞女来表演,官府或正规人家的
            女人是不会作这种事的。因此,若不是希律家族道德实在不怎样,不然就是希罗底处心积
            虑的设计。

    (四)希律为了自己的面子,就杀了施洗约翰。施洗约翰的门徒就来将尸首领去埋葬,并去告诉耶
          稣。  14:9-12 
          ●「忧愁」:SG 3076,「痛苦」、「忧伤」。
          ●「女子」:SG 2877,「年轻女子」或「小女孩」,指接近适婚年龄,大约十四岁左右的
                      女性。
          ◎犹太人认为处死前应先有审讯,而且也不允许砍头的处死法。施洗约翰是遭遇了狠毒妇人
            残忍的对待。一个忠心爱上帝的人,其实也未必有善终,「善终」理应不是一个人的「最
            后审判」。
经文:

耶稣听见了,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众人听见,就从各城里步行跟随他。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天将晚的时候,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时候已经过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耶稣说:「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门徒说:「我们这里只有五个饼,两条鱼。」耶稣说:「拿过来给我。」于是吩咐众人坐在草地上,就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约有五千。 14:13-14:21

注释:

  三、耶稣的神迹显出超自然力量  14:13-36 
    (一)给五千人吃饱  14:13-21可 6:30-44  路 9:10-17  约 6:1-14 
          1.耶稣听见希律安提帕对自己的看法,就上船退到野地去,而群众由各城来跟随他。 14:13 
            ●「独自」:SG 2398,「私下的」。
            ●「退到」野地:SG 1519,「到」。
            ●退到「野地」:SG 2048+SG 5117,「旷野地方」。此处大概在伯赛大附近。
            ◎「耶稣听见了」:可能指「施洗约翰被杀的消息」或「希律对耶稣的评语」。

          2.耶稣看见群众,就怜悯群众,医治病人。  14:14 
            ●「怜悯」:SG 4697,「怜恤」、「同情」。
            ◎耶稣面对不期而遇的这些群众,反应不是恼怒而是「怜悯」。

          3.天将晚的时候,门徒建言要耶稣请众人散开去买食物,而耶稣要门徒给他们吃。
             14:15-16 
            ●「天将晚的时候」:SG 3798,「傍晚」,「由下午到天黑之间」。
            ●这是「野」地:SG 2048,「荒凉的」、「无人居住的」。 
            ●「你们给他们吃罢」:原文是强调「你们」。亦即要门徒负担起给众人食物的责任。

          4.门徒回报食物仅有五个饼、两条鱼,而耶稣吩咐门徒将仅有的食物拿给耶稣。 14:17-18 
            ●「我们这里只有五个饼,两条鱼」:原文直译是「我们这里没有东西 ,除了五个饼和
                                              两条鱼」。
            ◎门徒的回应充满了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认知,对于事工的广泛需要,我们是否清楚知道自
              己的有限,必须依赖上帝?

          5.耶稣吩咐众人斜卧在草地上,拿食物望天祝福,擘饼递给门徒转递给众人,结果让众人都
            吃饱了,还剩下十二个篮子的零碎。吃饼的人数有五千人(除了妇女与孩子之外)。 
             14:19-21 
            ●「坐」:SG 347,「斜卧」,当时人吃宴席的姿势。
            ◎「望着天祝福」,是指为食物感谢神,犹太人有惯常的饭前祷告词是「主我们的神,宇
              宙之王,使大地出产粮食者,你是该称颂的」。而此处记载的举动,是犹太人一家之主
              的表现,耶稣就是以一家之主的身份来行这个神迹。
            ◎「门徒又递给众人」:在犹太人的大家庭中,如果吃饭人数众多,男主人就会要他人帮
                                  忙分发食物。
            ●「零碎」:SG 2801,「碎片」、「碎屑」,此处应该不是指众人吃剩在地上的食物,
                        而是指耶稣擘开而仍然留在门徒篮子内没有被众人吃掉的的碎片。
            ●「篮子」:SG 2894,「篮子」,是一种用柳条编制的篮子,犹太人用来携带食物。
            ◎这是除了耶稣复活外,唯一四福音都记载的一个神迹。
            ◎ 约 6 还有后续的记载,整个神迹过后,众人要逼耶稣作王,耶稣积极避开众人的请求
              。最后耶稣讲了一篇道,众人于是离弃了耶稣,只剩下十二个门徒愿意继续跟随。可见
              神迹并不一定带来正确的信心。
经文:

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等他叫众人散开。散了众人以后,他就独自上山去祷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里。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门徒看见他在海面上走,就惊慌了,说:「是个鬼怪!」便害怕,喊叫起来。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耶稣说:「你来吧。」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甚么疑惑呢?」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说:「你真是神的儿子了。」 14:22-14:33

注释:

    (二)耶稣在水面上行走  14:22-33可 6:45-52  约 6:15-21 
          1.耶稣要门徒上船渡到对岸,自己上山祷告。  14:22-23 
            ●「随即」:SG 2112,「马上」、「立刻」。
            ●「催」:SG 315,「驱使」、「勉强」的意思。
            ●「等」他叫众人散开:SG 2193,「直到」。
            ●「晚上」:SG 3798,「傍晚」,「由下午到天黑之间」。
            ◎依照约翰福音的记载,这时众人要来强迫耶稣做王了,所以耶稣可能是希望尚未完全了
              解状况的门徒不要被众人影响或者反而碍事,而强迫他们离开。

          2.门徒的船在海中遇到风浪,耶稣在四更天由海面上走到门徒那里,门徒因而惊慌害怕,而
            耶稣立刻表明身份。  14:24-27 
            ●「船在海中」:有一些抄本作「船已离岸许多史他狄」,一个「史他狄SG 4712」约
                            185公尺。
            ●被浪「摇撼」:SG 928,「折磨」、「骚扰」。
            ◎「四更天」:罗马人把夜间分为四更,犹太人只分为三更,这里应该是用罗马人的算法
                          ,时间大约在清晨三到六点之间。罗马人的四更是18-21点、21-0点、
                          0-3点、3-6点。
            ●「鬼怪」:SG 5326,指「奇异影像」,尤其指「精灵」与「鬼怪」的现形。此字仅出
                        现于 太 14:26  可 6:49 ,都是关于这段的记事。
            ●「连忙」:SG 2117,「马上」、「立刻」。
            ●「放心」:SG 2293,「有勇气」、「要勇敢」。
            ●「是我」,不要怕:SG 1473+SG 1510,这个「是我」的用词跟旧约耶和华自称的「I 
                                am」类似。
            ◎针对门徒的误会,耶稣的反应是「连忙」对他们说,而非立即的斥责。

          3.彼得希望耶稣也让他由水面上走到耶稣那里,耶稣首肯。而彼得因为害怕就要沈下去,而
            被耶稣拉住,并被耶稣指责「小信」、「疑惑」。  14:28-31 
            ●「如果是你」:SG 1487+SG 4771+SG 1510,原文接近「既然是你」的意思。
            ●「叫」我:SG 2753,「命令」、「吩咐」。
            ●水面上「走到」:SG 2064,「去」。
            ●「你来吧」:SG 2064,「来」、「去」,原文是命令语气,耶稣的确照彼得的要求,
                          命令他过去。
            ●「要到耶稣那里去」:SG 2532+SG 2064+SG 4314+SG 3588+SG 2424,「并朝耶稣
                                  那里去」。
            ●「只因见风甚大」:SG 991+SG 1161+SG 3588+SG 417,直译是「但看见风」。
            ●「将要沈下去」:SG 757+SG 2670,「开始沈下去」、「开始溺水」。
            ●「赶紧」伸手:SG 2112,「马上」、「立刻」。
            ●「小信的人」:SG 3640,「小信的」或「信靠不足的」,新约中,仅出现在马太、马
                            可与路加福音,也仅用以提醒门徒。
            ●「疑惑」:SG 1365,直译是「分为二」,意思是「把对上帝专注的信任分散掉了」。
                        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14:31  28:17 。
            ◎对于彼得的失去信心,耶稣的反应是「赶紧」伸手拉住他,然后才教训他。我们对于那
              些比较软弱的弟兄姊妹是用什么心态来对待他们的呢?是否有足够的体谅?
            ◎我们对上帝的信心如何呢?是否够专注以致于可以靠神行过危险的环境?还是一看到危
              险的环境就信不过上帝了?

          4.耶稣上船后,风就停止了,船上的人都拜耶稣,认定他是神的儿子。 14:32-33 
            ●都「拜」他:SG 4352,「俯伏敬拜」。
            ◎此处是门徒第一次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不过实际上他们这样认信的内涵是什么
              ,我们无法确定。
经文:

他们过了海,来到革尼撒勒地方。那里的人一认出是耶稣,就打发人到周围地方去,把所有的病人带到他那里,只求耶稣准他们摸他的衣裳缀子;摸着的人就都好了。 14:34-14:36

注释:

    (三)治好革尼撒勒地方的病人  14:34-36可 6:53-56 
          1.耶稣和门徒渡海到革尼撒勒,众人一认出耶稣,就把周围的病人带到耶稣那里。
             14:34-35 
            ●「革尼撒勒」:字义是「竖琴」,若非指加利利海西边进北端那块平原(约六公里长,
                            不足三公里宽),就是指该平原中的一个市镇。

           2.他们只求耶稣准病人摸耶稣的衣裳缀子,凡摸到的就被医好了。 14:36 
             ●「缀子」:SG 2899,「边缘」、「穗子」,指犹太男人穿的袍子底边的「缀子」,这
                         种袍子共有四条缀子,两条在前,两条在后,由蓝白线织成。这种「缀子」
                         用来提醒配戴的人「遵行耶和华一切的命令」 民 15:37-38  申 22:12 。
             ●「好」:SG 1295,「安然经过」、「救拔」、「彻底痊愈」的意思。
             ◎这里的人相信只要摸到耶稣的衣服边病就会好,可能血漏的妇人的神迹也传遍了当地。
               而耶稣也慷慨的治好所有的病人。
经文:

那时,有法利赛人和文士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说:「你的门徒为甚么犯古人的遗传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耶稣回答说:「你们为甚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神的诫命呢?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神的诫命。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耶稣就叫了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要听,也要明白。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当时,门徒进前来对他说:「法利赛人听见这话,不服(原文是跌倒),你知道吗?」耶稣回答说:「凡栽种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种的,必要拔出来。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彼得对耶稣说:「请将这比喻讲给我们听。」耶稣说:「你们到如今还不明白吗?岂不知凡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吗?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渎。这都是污秽人的;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 15:1-15:20

注释:

  四、争论洁净的问题  15:1-20可 7:1-23 
    (一)有法利赛人和文士由耶路撒冷来见耶稣,质疑耶稣的门徒不洗手干犯传统。 15:1-2 
          ●「法利赛人」:SG 5330,字义是「分离者」,当代法利赛人的人数大约有六千,散布在整
                          个巴勒斯坦。他们是会堂里的教师,人们心目中的宗教楷模,自命是律法的
                          护卫者,监管人们正确的遵行律法。他们认为传统上对律法的解释和规条,
                          具有实质上和圣经同等的权威。
          ●「文士」:SG 1122,「律法专家」、「律法学者」。文士研读、解释并教导律法。大部分
                      的文士都是法利赛人,反之则不一定。
          ●「犯」古人:SG 3845,「触犯」、「逾越」。
          ●「遗传」:SG 3862,「传统」,此处指的是「口述的传统」,这种「口述传统」是指对摩
                      西律法的一种口头解释,西元第二世纪末有人把这些口述传统编辑成「米示拿」
                      (Mishna)。对于法利赛人而言,这些口述传统的约束力跟摩西律法相当。
          ◎耶路撒冷是宗教中心,法利赛人和文士的总部也在那里,难免有首都情节,派来的人也可能
            具有半官方的身分。他们应该是注意到耶稣在加利利地区的影响力,或者是加利利的法利赛
            人往上报告 12:1-14 ,因此派人来了解状况。如果不是耶稣够有影响力,他们一般不会特
            别派人去加利利地区。           
          ◎虽然看起来法利赛人是指责门徒的错误,但实际上他们是指责耶稣必须为门徒的思想和行为
            上的错谬负责。
          ◎饭前洗手应该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是这些法利赛人其实关注的不是清洁与卫生的事情,而
            是关注「宗教礼仪」的问题。我们会不会也常常陷入这种迷思中?「在乎聚会的礼仪胜过聚
            会的收获」?「在乎禁食的礼仪胜过伤痛的心」?
          ◎「口述的传统」是人们制定的规定,用来帮助人遵守律法。就像我们现在各种「信条」、「
            法规」、「问答」一类的文件。这些文件不是不好,不过并不是圣经,我们还是得谨慎不可
            过分看重这些信仰文件超过圣经(神的诫命)本身。

    (二)耶稣反问对手为什么因为传统干犯上帝的诫命,并以孝敬父母之例为证。 15:3-6 
          ●「遗传」:SG 3862,「传统」,此处指的是「口述的传统」,这种「口述传统」是指对摩
                      西律法的一种口头解释,西元第二世纪末有人把这些口述传统编辑成「米示拿」
                      (Mishna)。对于法利赛人而言,这些口述传统的约束力跟摩西律法相当。
          ●「犯」:SG 3845,「触犯」、「逾越」。
          ●神的「诫命」:SG 1785,「命令」、「旧约律法」。
          ●「孝敬」父母:SG 5091,「尊崇」、「敬重」。
          ●「咒骂」:SG 2551,「咒诅」、「侮辱」。
          ●「供献」:SG 1435,「礼物」、「礼品」,特别用来指给上帝的「祭物」、「献品」。
          ●「废了」:SG 208,「废掉」,圣经中出现于 太 15:6  可 7:13  加 3:17 。
          ◎这里耶稣举的例子是当儿子跟父母说:「我应该给你的奉养,已经献给神了」。法利赛人与
            文士就认为这儿子给父母的奉养已经不能再做俗的用途,而且这个誓言不能反悔,因此儿子
            就不应该奉养父母了。
          ◎其实,法利赛人坚守的这个传统,不是没有圣经根据的,依照旧约 民 30:1-2 ,向耶和华
            发誓或许愿是不能反悔的。但是孝敬父母是十诫的第五诫,两段圣经哪一段优先,应该是很
            清楚的。这也说明了单单断章取义的撷取圣经的命令要人遵守,并不一定就是「守上帝的诫
            命」,好好的了解圣经的意义,谨慎的作伦理抉择,才是成熟基督徒应有的行为。可以注意
            的是,后来拉比的条例允许人为了孝敬父母的缘故取消献物给神的誓言,不知是否受耶稣言
            论的影响。

    (三)耶稣用以赛亚的话来指责法利赛人只用嘴唇尊敬神,把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训人,即使是敬拜
          上帝也是徒劳无功。  15:7-9 
          ●「假冒为善的人」:SG 5273,,「演戏者」、「演员」、「伪装者」。希腊演员会带着面
 							  具演戏,因演衍生出「冒充者」的意思。
          ●预言是「不错的」:SG 2573,「正确地」、「合宜地」。
          ●「远离」:SG 4206+SG 568,「远远地躲避」。
          ●「枉然」:SG 3155,「徒劳」、「没有结果」,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15:9  可 7:7 。
          ◎耶稣在所引用的经文是七十士译本的 赛 29:13 。
          ◎「把人的吩咐当成真理教导人」导致「拜上帝也是徒劳」。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危机?到底
            我们所信的是「上帝的真理」还是「人的吩咐」?认真的思考自己的信仰,是很重要的一件
            事。人在敬虔的理由下,也会有抢夺上帝地位的试探,把自己的看法当成是上帝的命令要其
            人遵守,然后就让整个信仰变成扭曲的重担。

    (四)耶稣要众人明白「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才能污秽人」。 15:10-11 
          ●「污秽」人:SG 2840,直译是「使....凡俗」,意思是「使人沾染礼仪上的不洁」。当然
                        ,沾染不洁就让人不能归给神。而耶稣就是取这个意思,说明只有由内心发出
                        的,才能让人不能归给神。

    (五)门徒告诉耶稣:法利赛人对耶稣的看法大起反感,耶稣答以「任凭瞎子领瞎子」。 15:12-14 
          ●「不服」:SG 4624,「被人绊倒」、「被人侵犯」、「被震惊」、「大起反感」。
          ◎「栽种」,旧约圣经把以色列人比喻成上帝栽种的植物 诗 1:3  赛 60:21 。而耶稣此处的意
            思是法利赛人「将口述传统当圣经」的主张,不是上帝栽种的,也将无法在上帝的子民中存
            留。
          ●「他们是瞎眼领路的」:直译是「他们是瞎眼之人的瞎眼向导」。「给瞎子领路的」是犹太
                                  教拉比们认为尊贵的一个头衔。
          ◎对于法利赛人的敌意,耶稣采取「任凭」的方式来应对,因为「把口述律法高抬到圣经的权
            威」的行为,有如瞎子领瞎子,终究是没有办法带来拯救,而要改变他们自以为忠于信仰的
            信念与敌意,也非常困难,就任凭他们保持现状。

    (六)耶稣对门徒讲解他的教训:表明由内心发出的才污秽人,吃饭不洗手并不污秽人。  15:15-2015:16 耶稣对门徒无法理解他的教训感到惊讶,很可能因为这些门徒长期受法利赛人的教育
            ,都很重视这些洁净礼仪,所以一时无法理解「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之
            意。
          ●「茅厕」:SG 856,「厕所」、「公厕」,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15:17  可 7:19 ,都是这
                      一段记载的相关经文。
          ●「恶念」:SG 4190,「邪恶的」。
          ●「凶杀」:SG 5408,「谋杀」。
          ●「奸淫」:SG 3430,「通奸」。
          ●「苟合」:SG 4202,「淫乱」、「淫行」。
          ●「偷盗」:SG 2829,「偷窃」。
          ●「妄证」:SG 5577,「假见证」。
          ●「谤渎」:SG 988,「诽谤」、「中伤」、「不敬」。
          ◎此处先提及「邪恶的」,然后是十诫中的六、七、八、九诫,再加上「谤渎」。
          ◎其实离开法利赛人的洁净传统,我们很容易了解耶稣的意思:会导致我们配不上上帝的,是
            我们本性中的邪恶发出来的言语或行为,卫生习惯差对自己身体不好,但不致于让人配不上
            神。
经文:

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泰尔、西顿的境内去。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进前来,求他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他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 15:21-15:28

注释:

  五、耶稣在外邦人中施行神迹  15:21-39 
    (一)为迦南妇人的女儿赶鬼  15:21-28可 7:24-30 
          1.耶稣到了推罗、西顿境内,遇到一个迦南妇人求耶稣怜悯她,为她的女儿赶鬼。  15:21-22 
            ●「退到」:SG 402+SG 1519,「离开进入到」。
            ◎「推罗、西顿」:在加利利北边,属于腓尼基境内,是外邦人居住的地方。
            ● 15:22 一开始有个SG 2400,「看啊」,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迦南」妇人:SG 5478,「迦南人」,圣经中仅出现于此,腓尼基人是迦南人的后裔。
            ●「喊着」:SG 2896,原文的时态是「不完成式」,显示妇人是「不断的喊叫」。
            ◎「主啊!大卫的子孙」:这个称呼显示妇人对耶稣有颇深入的认识,知道他是弥赛亚。
            ●「被鬼附」:SG 1139,「被鬼附身」。
            ●被鬼附得「甚苦」:SG 2560,「严重地」。

          2.耶稣却表明自己目前是奉差遣往犹太人那里去,以「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宠物吃」为理由拒
            绝妇人的要求。  15:23-26 
            ●「请打发....走」:SG 630,「打发走」、「解散」。
            ◎「以色列家迷失的羊」:是指整体的以色列人,而非指以色列人中的某一类人。
            ●「拜」他:SG 4352,「俯伏下拜」,原文的时态是「不完成式」,表示妇人「不断的拜
                        他」。
            ●「狗」:SG 2952,原意是「小狗」,指的是家里养的狗,小孩的宠物。犹太人习惯以「
                      狗」称呼外邦人(非犹太人)。
            ◎ 太 10:5-6 耶稣曾经命令门徒以犹太人为传福音的对象,先不要向非犹太人传福音。这
              当然是给门徒实习的一个限制,但是耶稣的事工也的确是以犹太人为优先对象,不过在这
              个神迹之后,马太记载耶稣在非犹太人中也行了众多神迹。
            ◎犹太人常以狗指涉外邦人,所以耶稣在这里可能是要试验妇人的信心,故意用玩笑性的口
              吻来表达首先获得弥赛亚所赐福气的应该是犹太人,而不是外邦人。另外,「让儿女们先
              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也有可能是当时流行的谚语、格言。

          3.妇人以「狗也吃桌子上掉下的碎渣」回应耶稣,得到耶稣的称赞,并医治她的女儿。
             15:27-28 
            ●「但是」狗:SG 1063,「因为」、「当然」、「所以」。
            ●「碎渣儿」:SG 5589,指的是「食物的碎片」。
            ●「妇人」:SG 5599+SG 1135,「喔!妇人」,耶稣用带着情感的感叹语来称赞,并称
                        呼这个妇人。
            ◎耶稣的回答参照 太 15:24 就比较容易了解,耶稣到世界上是先要对犹太人传福音,因此
              耶稣先拒绝了目前不是他使命范围的外邦人的请求。妇人一面同意耶稣的说法,一面也表
              达即使是比较次要的宠物,也有享受剩余恩典的权利。而且她显然认为只需要耶稣剩余的
              恩典就可以解决她的问题。
            ◎比起犹太人,这个妇女显然是比较没有机会接触到上帝的知识与仪式但这妇人对耶稣的认
              识远比那些有知识的耶路撒冷法利赛人 太 15:1-9 还准确,她的信心与耐挫力也胜过那
              个求永生的犹太少年官。同样的,比起许多人,读得懂这些解经资料的我们,也更有机会
              接触到上帝的知识与仪式。但是我们是否能够有足够的信心与耐挫力,相信上帝必然不是
              硬心冷漠的神,而能在任何情况下紧紧抓住上帝?
经文:

耶稣离开那地方,来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就上山坐下。有许多人到他那里,带着瘸子、瞎子、哑巴、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都放在他脚前;他就治好了他们。甚至众人都希奇;因为看见哑巴说话,残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见,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 15:29-15:31

注释:

    (二)耶稣医治许多外邦人  15:29-31 
          1.耶稣来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上山坐下,许多人带各样的病人来找耶稣,耶稣就医治这些病
            人。  15:29-30 
            ◎「耶稣离开那地方」,意思是耶稣离开推罗、西顿地区。
            ●「放」在他脚前:SG 4496,「抛」、「丢下」,此字有「摔下去」的意思,表示这些人
                              的动作相当匆促。
            ◎此处医治的神迹在犹太人中已经行过 4:23-25 ,但此处是行在外邦人较多的区域。

          2.众人看到耶稣医治的神迹就惊奇,于是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  15:31 
            ●「哑巴」:SG 2974,可能是「哑巴」或「聋子」,指「语言障碍者」。
            ●「残疾的」:SG 2948,「身体残缺的」。
            ●「归荣耀」:SG 1392,「使荣耀」、「歌颂」、「赞美」。
            ◎这里是加利利海东岸, 可 7:31 说耶稣人在低加坡里,此处有许多非犹太人居住,此处的
              经文看起来,耶稣医治的是外邦人,所以他们是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
经文: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门徒说:「我们在这野地,哪里有这么多的饼叫这许多人吃饱呢?」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有七个,还有几条小鱼。」他就吩咐众人坐在地上,拿着这七个饼和几条鱼,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装满了七个筐子。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共有四千。耶稣叫众人散去,就上船,来到马加丹的境界。 15:32-15:39

注释:

    (三)给四千人吃饱  15:32-39可 8:1-10 
          ◎路加与约翰没有纪录这件事情。
          1.耶稣向门徒表达他对众人的怜悯,因为众人跟着耶稣已经三天了,而且缺乏食物。  15:32 
            ●「怜悯」:SG 4697,「怜恤」、「同情」。
            ●「困乏」:SG 1590,「筋疲力竭」、「耗尽」之意。
            ◎耶稣不单单关心人的精神或灵魂,也关心人的身体需要。这是否提醒我们什么?我们一面
              抨击解放神学一类的思想太过注意「地上的事」,但我们是否同时体会到耶稣不愿意渴慕
              他话语的人挨饿回去的心情?我们或许已经为了人的灵魂做了不少事,但我们在乎人的身
              体需求吗?我们在乎社会公义吗?

          2.门徒以「食物不够」来回应耶稣,而耶稣要他们数算并回报拥有的食物。 15:33-34 
            ●「野地」:SG 2047,「荒野」、「无人居住之地」。
            ●「小鱼」:SG 2485,「小的鱼」,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15:34  可 8:7 。

          3.耶稣吩咐众人坐在地上,擘开食物,递给门徒又递给众人,众人(除妇女孩子外人数有四千
            人)都吃饱了而且有不少剩余。  15:35-38 
            ◎「地上」:似乎显示这个时间是夏天旱季,草已经枯干,给五千人吃饱的时候是春季,所
                        以大约是在半年前。
            ●「祝谢了」:SG 2168,「感谢」、「表达谢意」。
            ●「筐子」:SG 4711,「大篮子」,在 徒 9:25 的记载中,这种篮子大得可以装下一个
                        人。
            ◎耶稣在此喂饱四千非犹太人的状况,跟喂饱五千犹太人的状况类似,都是用「家长」的身
              份来祝谢、分食物,显示耶稣并非独厚犹太人。
            ◎许多人就是喜欢在这里做文章,说四千人和五千人是同一个事迹的不同记载等等。把马太
              和马可说得好像是笨蛋或者是存心骗人一样。基本上这里的记载与「五千人吃饱」的记载
              有相当的差异,如果我们尊重并了解作者是要写一本重要的书给教会看,不妨单纯的接受
              这就是两起不同的神迹,一是喂饱犹太人,一是喂饱外邦人。 太 16:8-10  可 8:17-20 
              都记载耶稣的言论中清楚的指出这两次不同的神迹,因此除非两本福音书的作者说好了存
              心要骗人,不然实在是只能接受这是两次不同的神迹。

          4.耶稣叫众人散去,上船到另外的地方去。  15:39 
            ●「叫....散去」:SG 630,「打发走」、「解散」。
            ●「马加丹」:字义是「塔」,实际地点不详。近代的学者认为此处最可能是「抹大拉」的
                          别名。
经文: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看。」耶稣就离开他们去了。门徒渡到那边去,忘了带饼。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门徒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带饼吧。」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这小信的人,为甚么因为没有饼彼此议论呢?你们还不明白吗?不记得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篮子的零碎吗?也不记得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筐子的零碎吗?我对你们说:『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这话不是指着饼说的,你们怎么不明白呢?」门徒这才晓得他说的不是叫他们防备饼的酵,乃是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 16:1-16:12

注释:

  六、耶稣指责宗教领袖  16:1-12 
    (一)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求神迹  16:1-4可 8:11-13 
          1.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要求耶稣由天上显神迹给他们看。 16:1 
            ●「法利赛人」:SG 5330,字义是「分离者」,当代法利赛人的人数大约有六千,散布在
                            整个巴勒斯坦。他们是会堂里的教师,人们心目中的宗教楷模,自命是律
                            法的护卫者,监管人们正确的遵行律法。他们认为传统上对律法的解释和
                            规条,具有实质上和圣经同等的权威。
            ●「撒都该」:SG 4523,字义是「正人君子」,是犹太教中的一派,成员多半是富有的祭
                          司,信仰以摩西五经为主要根据,不接受口头传统,不相信有天使、鬼魂和
                          复活这些事。这个教派平常与法利赛人互相敌视,这次却合作挑战耶稣。
            ●「试探」:SG 3985,「试验」、「测试」。
            ●从天上显个「神迹」:SG 4592,「指标」、「记号」、「表徵」。
            ●「从天上显个神迹」:原意是「由天上来的记号」,他们要求耶稣显个神迹来表明他所做
                                  的是出于神。
            ◎这些人大概认为耶稣以前行的神迹都不算「天上来的神迹」,要符合他们的要求才算是「
              耶稣的权柄是来自天上的记号」。但如果耶稣的权柄真的来自天上,他又何必要为犹太宗
              教界高层证明自己呢?

          2.耶稣认为他们可以由天上的迹象分辨天气,也理应可以分辨这时代的神迹。  16:2-3 
            ◎有些重要的古抄本没有这段话,所以各译本不一定纳入这一段记载。但是主要的经文鉴别
              成果都还是把这段经文纳入,认为是非犹太地的经文抄写者会因为天空颜色与气象关系不
              同而将这段删除。
            ●「风雨」:SG 5494,「风暴」、「暴风雨」。
            ◎耶稣揶揄他们会分辨天上的迹象与记号,怎么会看不出这时代「天上的记号」呢?

          3.耶稣认为只有约拿的神迹适合当时的世代。  16:4 
            ●「约拿」:字义是「鸽子」,是一个旧约先知,最广为人知的事迹就是被吞入鱼肚中三天
                        三夜 拿 1:17 。
            ◎耶稣在此处的回答跟 12:38-40 回答法利赛人的质询相近,暗示自己将死亡,然后三天复
              活。

    (二)耶稣要门徒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  16:5-12可 8:14-21 
          1.背景是门徒在旅程中忘记带饼。  16:5 
            ●门徒「渡到」:SG 2064,「去」。
            ●「门徒渡到....去」:直译是「门徒往....去」。
            ●「忘了带饼」:SG 1950+SG 740+SG 2983,「忘了带面包」,犹太人去外邦人的聚居
                            地时,往往自备粮食,以免接触到外邦人礼仪上不洁净的食物。
            ◎此处耶稣一行人是由加利利湖西岸犹太人较多的区域渡到东岸外邦人较多的区域。

          2.耶稣教训门徒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门徒却误以为这个教训跟忘记带饼有关
            。  16:6-7 
            ●「议论」:SG 1260,「辩论」,而且原文时态是不完成式,显示是「不断的辩论」。
            ◎由「忘了带饼」的背景,可以了解当时门徒们整个心思都被「没有带饼可能导致不洁净」
              的想法缠绕,以致整个思绪都在「食物」上,一点也没有注意到耶稣的教训是关于「思想
              」方面的。
            ◎此处的「酵」,指的是可以造成重大影响的小小教导,「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显然
              就是指 16:1-4 中的求神迹要求,他们要求上帝要照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却不愿意领受
              上帝已经显示的证据。我们也被这种思想影响吗?

          3.耶稣看出门徒的想法,就责备门徒的信心小,并提醒他们分饼的神迹。  16:8-10 
            ◎虽然耶稣严厉责备门徒,但是却也循循善诱,用各样的例证来让门徒想起耶稣的神迹。由
              这里的记载,也可以看出五千与四千人吃饱的神迹是有相当的差异性,而非同一件事情。

          4.耶稣表明不是因为饼而发言,而门徒就了解耶稣的意思是希望他们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
            的教导。 16:11-12 
            ●「晓得」:SG 3539,「抓住」、「明白」的意思。
            ●「教训」:SG 1322,「教导」、「指导」。
            ◎此处耶稣并没有直接说明他教训的意义,只是指出他的教训跟饼无关,于是门徒就自己领
              悟出耶稣真正的用意。
经文:

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有古卷没有我字)―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权柄:原文是门),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 16:13-16:20

注释:

  七、彼得认耶稣是基督  16:13-20可 8:27-30  路 9:18-21 
    (一)耶稣在该撒利亚腓立比问门徒:别人对耶稣身份的看法。  16:13 
          ◎「该撒利亚腓立比」:位于伯赛大北方四十公里的黑门山麓,是以土利亚省(Iturea)的首
                                府,分封王希律腓力居住之地。此处是一个希腊罗马化都市,是各种
                                偶像的敬拜中心。耶稣特别在这个远离犹太人的地区问门徒对自己身
                                分的看法,很可能就是要避开犹太人的弥赛亚狂热。
          ●「人子」:SG 3588+SG 5207+SG 3588+SG 444,「人的儿子」,耶稣最常用在自己身
                      上的名称,福音书中共出现八十一次,除耶稣外,没有人用过这名称。旧约圣经
                      中 但 7:13-14 中所描绘的人子,是一位属天的人物,在末世时上帝要托付他权
                      柄、荣耀和统治权。而对耶稣来讲,一个「人」自我介绍称自己是「人子」,可
                      以想像「人子」这个地位在耶稣心目中有特殊的意义,耶稣的这个自称,更显出
                      他的地位特殊。
          ◎有些解经学家注意到这个事件在各本福音书中都有枢纽性的重要意义,这事件之后,耶稣对
            门徒的教导重点就有所改变。

    (二)门徒回答:施洗约翰、以利亚、耶利米、先知中的一位。  16:14 
          ◎百姓众说纷纭本不令人意外,不过可以看出百姓基本上认为耶稣是个先知,耶稣似乎比较不
            看重第一个问题,他关心的应该是第二个问题:「门徒认为他是谁?」。

    (三)耶稣又问门徒认为耶稣的身份为何?彼得回答以「基督、永生神的儿子」。 16:15-16 
          ●「你们」说我是谁:SG 4771,「你们」,且原文强调这个「你们」。
          ●「基督」:SG 5547,希腊文的「基督」为希伯来文的「弥赛亚」,原意是「受膏者」,在
                      旧约可指先知、君王、祭司,但主要用来称呼神要差来拯救百姓、最终以公义和
                      平统治列国的一位君王。
          ●「永生」:SG 3588+SG 2198,「那个活着的」,而「活着SG 2198」是现在式主动分词
                      型态,表示「一直活着」之意。
          ●「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原文「基督」、「永生」、「神」、「儿子」四个希腊文
          								  前都有冠词。显示彼得所要表达的就是那位「弥赛亚」。

    (四)耶稣肯定彼得是有福的,他对耶稣的认知是天父指示的。  16:17 
          ●「巴约拿」:是希腊文对亚兰文的音译,意思是「约拿之子」。「巴」指「儿子、子女」,
                        故「巴约拿」就是约拿的儿子,「约拿」意思是「鸽子」。
          ●「你是有福的」:SG 3107+SG 1510,「你是特受恩宠的」,强调「有福」。
          ◎ 16:17-19 的记载并未出现在马可福音与路加福音之中。

    (五)教会将建造在磐石上,死亡的力量不能抵挡教会,并且耶稣要将天国的钥匙给彼得,让彼得在
          地上建立教会的纪律。  16:18-19 
          ●「我还」告诉你:SG 2504,「我也」告诉你。亦即天父指示彼得「耶稣是基督」,耶稣也
                            要指示彼得以下的事情。
          ●「教会」:SG 1577,原文可指「市民的集会」或「以色列会众」,在七十士译本中被用来
                      当「子民」、「群体」的意义。福音书中,仅马太用这个字 16:18  18:17 。
          ●「磐石」:SG 4073,指的是「巨大的岩壁或磐石」。原文之前有指示形容词SG 3778与冠
                      词SG 3588,表达这个磐石是「某一个特殊的磐石」。
          ●「彼得」:SG 4070,字义是「岩石」、「石头」,指「一片巨大磐石所分裂出来的较小一
                      部份」。
          ◎「彼得」与「磐石」两字在希腊文上这两个字有相当的关连,而耶稣当时使用的却不是希腊
            文,而是亚兰文。一般认为亚兰文的「磐石」与「彼得」是同一个字,只是翻译成希腊文时
            「磐石」是阴性,「彼得」可得用阳性来翻译,所以造成用字的不同。亦即「彼得」、「磐
            石」与「矶法(亚兰文的『磐石』音译)」在亚兰文的语境下,意义是一致的。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直译是「在这磐石上,我要建造我的教会」。
          ◎因为此处出现「教会」,很多学者认为这是时间的错置,或者是后期加插的内容。不过「教
            会」这个字在变成后来指基督徒群体的专有名词之前,七十士译本已经用来翻译「选民」、
            「子民」,因此耶稣先开始用这个字来指跟随他的门徒集合,然后被基督徒拿来专指「教会
            」,也是很可能的事情,不一定有加插或时间错置的问题。     
          ●「阴间」:SG 86,指「人死后所去的地方」,当时的犹太人认为阴间分为乐园(亚伯拉
                      罕怀里)和地狱(欣嫩子谷)两部份。
          ●「阴间的权柄」:SG 4439+SG 86,直译是「阴间的门」,在旧约与次经中,「阴间的
                            门」就等于是「死亡」。
          ●「胜过」:SG 2729,「支配」、「以力量抵挡」。
          ●「捆绑」:SG 1210,「约束」、「绑」,在拉比的用语中,是「禁止」的意思。
          ●「释放」:SG 3089,「解开」、「松绑」,在拉比的用语中,是「允许」的意思。
          ● 16:19 原文是用一种很特殊的「将来完成式动词」来表达「捆绑与释放」这两个动作。有
            学者认为这表示「彼得现在捆绑的,已经在将来被捆绑了」。这种特殊时态的用法,是表达
            出彼得的捆绑与释放是「依据上帝的心意」来执行。而捆绑与释放(禁止与允许)是在教会
            中建立纪律的意思,不过另有不少学者认为希腊文的时态不一定有如此精细的时间意涵,与
            其为了与天主教抗衡而过度解释,不如直接承认彼得的确在教会历史扮演特殊的角色,但这
            也不表示彼得的地位、权威可以一直传承给其继承者。
          ◎在 18:18 中,耶稣也把捆绑、释放的权柄赐给其他使徒。
          ◎在新约圣经中,彼得的确是第一个让犹太人 徒 2 、撒马利亚人 徒 8 与外邦人 徒 10 加
            入基督徒群体。 
          ◎虽有很多争议,不过我们如果尊重原文最可能的意义,还是要承认耶稣赋予彼得特殊的地位
            来建立教会中的秩序。只是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这个权柄的来源是因为「彼得认为耶稣是基
            督」,而且彼得的「禁止」或「允许」也必须依据上帝的心意,而非可以自己决定。这样看
            来,似乎「认定耶稣是基督」是能够「理解上帝心意而适当的传达允许与禁止」的关键。另
            外,同样的权柄也给了其他的使徒。

    (六)耶稣嘱咐门徒不可泄漏他基督的身份。  16:20 
          ●「嘱咐」:依据抄本差异,原文可能是SG 2008「严词警诫」或SG 1291「命令」。
经文:

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16:21-16:23

注释:

玖、耶稣与门徒的谈话与特殊经历  16:21-17:27 
  一、耶稣第一次预言自己的受难  16:21-23可 8:31-33  路 9:22 
    (一)耶稣开始指示门徒:他要上耶路撒冷,受苦被杀,第三天复活。  16:21 
          ●「才」指示:SG 757,「开始」,而且有「强调」的意味。
          ◎「长老、祭司长、文士」是当日公会的三种成员,「长老」指的是民间德高望重的领袖。
            原文中这三种人仅用一个冠词,显示犹太人的统治阶层包含这三种人。

    (二)彼得拉住耶稣,劝耶稣不可如此。  16:22 
          ●「拉着」:SG 4355,「拉到一边」。
          ●「劝」:SG 2008,「严肃警告」、「斥责」之意, 可 8:32 的记载用的是同样的字眼。
          ●「万不可如此」:SG 2436+SG 4771+SG 2962,原意是「愿神的恩典临到你」。彼得的意
                            思是「愿神的恩典临到你,使你不遭受到这一切」。

    (三)彼得被耶稣责备为撒但,因为彼得只体贴人的意思。  16:23 
          ●「转过来」:SG 4762,「转动」、「转向」,表示耶稣转离彼得,转向其他门徒。
          ●「撒但」:SG 4567,「敌对者」。
          ●「你是绊我脚的」:SG 4625+SG 1510+SG 1473,直译是「你是我的绊脚石」。跟「彼得
                              」(小石头)的意思有相关。
          ●「体贴」:SG 5426,「思念」、「想到」、「专注于」。
          ◎彼得似乎对耶稣「复活」的宣告没有反应,而比较在乎耶稣即将受死。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的
            犹太人还比较无法接受「今世复活」的观念,而比较接受「末日复活」的观念,所以彼得当
            时清晰可以理解的,就是耶稣受死的信息。
          ◎耶稣指责彼得为「撒但」,应该是其提出的意见,跟撒但引诱耶稣不要用受苦和替死的方式
            实现弥赛亚工作的意图不谋而合,所以遭受耶稣严的指责。
经文: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或译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人还能拿甚么换生命呢?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 16:24-16:28

注释:

  二、门徒的代价与收获  16:24-28可 8:34-38  路 9:23-27 
    (一)耶稣告诉门徒:「要跟从他就必须舍己,背十字架来跟从他」。  16:24 
          ●「舍」己:SG 533,「拒绝」、「否定」,圣经中用在彼得三次否认耶稣的记载,以及
                       路 12:9 人子在神的使者前必不认他。
          ●舍「己」:SG 1438,「自己」。
          ◎「舍己」可能指放下自己的个性,拒绝自己天然求生存的、避危险的需求。其中心概念是信
            徒过去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现在则把神国摆在第一位,可以为了神而舍命。
          ●「背起」:SG 142,「举起」,原文的时态是「过去主动命令语气」,有「立刻背起」的
                      意思。
          ◎「背起十字架」:钉十字架是罗马时代的死刑,犯人必须亲自背负十架的横梁往刑场受死。
                            在当时的人听来,意指随时有可能舍去性命、准备受苦,也就是把自己的
                            生命放在刀口上准备牺牲。
          ◎依照上下文来看,「舍己」没有特别「属灵」的解释,就是「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生命」的意
            思。

    (二)通则就是:要救自己地上生命的人就失去永恒的生命,为耶稣失去地上生命的,就必得到永恒
          的生命。  16:25 
          ●「救」自己生命:SG 4982,「拯救」、「保全」。
          ●「生命」:SG 5590,原文可以解释成「灵魂」或「生命」。
          ●「丧掉」:SG 622,「失去」、「毁灭」。
          ●「得着生命」:SG 2147+SG 846,「得到它(生命)」。

    (三)永恒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即使赚得全世界,失去生命也没有意义。 16:26 
          ●「赚」得全世界:SG 2770,「努力得到」、「投资得到」。
          ●「赔上」:SG 2210,「遭受损失」、「蒙受损害」。
          ◎虽然陈述了跟随耶稣的巨大代价,耶稣还是表明不计生命的代价跟随他是一件「值得」的事
            情。

    (四)耶稣再次降临时要施行审判,并且听众中有人死前就要看到上帝的国临到。 16:27-28 
          ●「行为」:SG 4234,「活动」、「作为」。
          ●「报应」:SG 591,「奖赏」、「补偿」、「给」。
          ◎「人子降临在他国里」,在此可能指登山变像的事情(启导本、NIV研读本的解释),但也可
            能指耶稣的复活、五旬节的圣灵降临、耶路撒冷的被毁,或者更垄统的指着历史中不断发生
            耶稣、圣灵的权能彰显的事件。
          ◎耶稣在这里陈明门徒值得花生命的代价来跟随耶稣的背后理由是因为耶稣是审判者,将要依
            照行为施行审判,而这审判将决定永生或永死。
经文: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彼得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且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门徒听见,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耶稣进前来,摸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下山的时候,耶稣吩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 17:1-17:9

注释:

   三、耶稣登山变像  17:1-9可 9:2-10  路 9:28-36 
     (一)时间:预言受难之后六天;地点:高山;跟随者:彼得、雅各、约翰。 17:1 
           ◎「过了六天」:路加福音是「约有八天」,虽然当时记载时间并不是很精确,但我们大概可
                           以猜出这是第七天。
           ●「暗暗的」:SG 2398,「独自地」、「私下的」。
           ◎彼得、约翰、雅各:耶稣医治睚鲁的女儿 路 8:51 ,最后一次去客西马尼园时 可 14:33 ,
             都带着这三个门徒。显示这三个使徒与其他人的不同。
           ◎变像的山可能是黑门山,较接近该撒利亚腓立比,而且较高(超过两千七百公尺,可参考
              可 9:2 )。也有人说是加利利北面的米伦山,山高约一千两百公尺。传统上都认为登山变
             像发生在他泊山,这三种说法各有优缺点。

     (二)耶稣在门徒面前变了形像,并有摩西、以利亚显现跟耶稣说话。 17:2-3 
           ●「变了形像」:SG 3339,「改观」、「形体改变」。
           ●「明亮」:SG 2989,「发光照耀」。
           ◎ 出 34:29-30 也记载「摩西的脸因为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
           ●「忽然」:SG 2400,原文直译是「看啊!」。
           ●「向....显现」:SG 3708,「被看见」。
           ◎摩西、以利亚分别代表旧约律法的颁布者和先知的职分。
           ◎比较奇怪的是门徒怎么知道当时出现的是摩西和以利亚两人?可能是听到谈论的内容得知。
           ◎谈话内容见 路 9:31 「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
             事」。

     (三)彼得对耶稣说他要为耶稣和两位先知搭三座棚。  17:4 
           ●彼得对耶稣说:其中有个「回答、继续SG 611」,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棚」:SG 4633,「帐篷」、「茅舍」、「会幕」,原文指「犹太人在住棚节时用树枝搭
                     来暂住的棚子」。
           ◎看来彼得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却还是率先发言。

     (四)有一朵云彩来,并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 17:5 
           ●「光明的」云彩:SG 5460,「明亮」、「闪耀」。
           ●光明的「云彩」:SG 3507,「云」。
           ●「遮盖」:SG 1982,「荫庇」、「以影子遮荫」。
           ◎在旧约,发光的云彩是神同在的记号,见 出 40:34  王上 8:10-11 。
           ◎云彩中的声音所说的,与 太 3:17 相同。

     (五)门徒的反应是极其害怕,而耶稣来安慰门徒,而后一切消失又只看到耶稣。  17:6-8 
           ●「极其害怕」:SG 5399+SG 4970,「极端地害怕」、「非常惊恐」。
           ●「摸」他们:SG 680,「紧密碰触」。
           ◎门徒大概清晰的了解「上帝自己发言」了,所以甚为害怕,直到耶稣来安慰他们为止。而耶
             稣以一个尊贵的「神人」身份,仍然亲密的用肢体动作来安慰门徒,让人倍觉温馨。

     (六)耶稣吩咐门徒,在自己复活以前不可外泄登山变像的事情。  17:9 
           ●从死里「复活」:SG 1453,「重建」、「复活」。
           ◎这很明显的是为了避免弥赛亚狂热的措施,这是马太福音中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耶稣要
             求门徒不可泄漏其弥赛亚的身分。
经文:

门徒问耶稣说:「文士为甚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耶稣回答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事;只是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人却不认识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将要这样受他们的害。」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着施洗的约翰。 17:10-17:13

注释:

   四、关于以利亚的讨论  17:10-13可 9:10-13 
     (一)门徒问耶稣关于以利亚应该先来的事。  17:10 
           ●「文士」:SG 1122,指「律法书的研究者」,多半是法利赛人。
           ◎这个问题跟 玛 4:5 的记载有关。

     (二)耶稣回答:以利亚已经来了,但人们却不认识他,而任意待以利亚,耶稣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门徒于是了解「施洗约翰」就是「以利亚」。  17:11-13 
           ●「复兴万事」:SG 600+SG 3956,「重建每一个」、「恢复所有的」。
           ◎耶稣同意文士对圣经的解释,以利亚的确在基督之前来临,且真的做好铺路、复兴一切的工
             作。可惜这个世界不认识以利亚(施洗约翰),将他杀害,基督也将遭遇一样的事情。
           ◎这也算是一次耶稣预言自己将受害的记载,只是仅有三门徒听见。
经文:

耶稣和门徒到了众人那里,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跪下,说:「主啊,怜悯我的儿子!他害癫痫的病很苦,屡次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我带他到你门徒那里,他们却不能医治他。」耶稣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耶稣斥责那鬼,鬼就出来;从此孩子就痊愈了。门徒暗暗地到耶稣跟前,说:「我们为甚么不能赶出那鬼呢?」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至于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或译:不能赶他出来)。」 17:14-17:21

注释:

  五、耶稣医治被鬼附的小孩  17:14-21可 9:14-29  路 9:37-43 
    (一)一个人来求耶稣医治害癫痫病的小孩,并陈明门徒不能医治小孩。 17:14-16 
          ●「跪下」:SG 1120,「跪下」,原文并非「跪拜」,而只是「谦卑求助」的表现而已。
          ●「癫痫的病」:SG 4583,原文是「月亮病」,这是因为古人以为这种病的发作跟月亮的周
                          期性有关。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4:24  17:15 。

    (二)耶稣感叹这世代的不信又悖谬,并斥责鬼,医治小孩。  17:17-18 
          ●「不信」:SG 571,「没有信心的」, 「不信的」。
          ●「悖谬」:SG 1294,「扭曲」、「败坏」,意思是「故意离开真理」。
          ●「世代」:SG 1074,「时代」。
          ●「斥责」:SG 2008,「责备」、「严词警诫」。

    (三)门徒问耶稣为何不能赶出鬼,耶稣答以「因为门徒的小信」,并说明这类的鬼必须祷告才能赶出
          来。  17:19-21 
          ●「暗暗地」:SG 2596+SG 2398,「独自地」、「私下地」。
          ●「我们为甚么不能赶出那鬼呢」:原文是强调「我们」。
          ●「因你们的信心小」:直译是「因为你们的小信」。
          ●「信心小」:SG 3639a,「小信」或「信靠不足」,新约中仅出现在马太、马可与路加福音,
                        也仅用以提醒门徒。
          ◎ 可 9:28-29 耶稣进了屋子,门徒就暗暗的问他说:「我们为甚么不能赶出他去呢?」耶稣
            说:「非用祷告,这一类的鬼,总不能出来」。门徒显然把主所赐给他们的能力当成理所当然
            的,他们没有祷告,忘了这种能力不是出于自己,乃是耶稣所赐。
          ◎较可靠的抄本中都略去 17:21 。这一段文字显然是后来有人参考马可福音加上的,比较晚期
            的马可福音也加上「禁食」一字。这大概是因为当时许多人认为禁食有特别的能力的结果。
          ◎芥菜种是当时的人认定为最小的种子,而山是古人心目中认为「屹立不倒」的。简单的说,如
            果人有信心,把上帝当上帝对待,这样即使要移山(当然移山也必定是上帝的心意),也没有
            问题。而移山的力量不是来自信心,而是上帝的力量透过人的信心彰显出来。
          ◎耶稣把赶鬼权柄赐给门徒,应该是限于「实习行动」中,而门徒显然误解了权柄的来源,把实
            习当成一般情况了。
          ◎我们真的信上帝是上帝吗?真的信上帝可以做超越人类力量的事情吗?圣经明说有无这样的信
            会影响神迹是否实现....。信心无所谓大小,只有「有无」之分,可能有时人一开始有信心,
            后来又没信心了,如 太 14:31 彼得行走在海面上的事迹,这样的状况被耶稣称为「小信」。
经文:

他们还住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门徒就大大地忧愁。 17:22-17:23

注释:

  六、耶稣第二次预言他的受难  17:22-23可 9:30-32  路 9:43-45 
      ●「住」在:SG 4962,「聚集」。
      ●「大大地」忧愁:SG 4970,「极端地」、「非常」。
      ◎门徒的忧愁显出他们大概更知道耶稣受难的意义了。
经文:

到了迦百农,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丁税约有半块钱)吗?」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但恐怕触犯(触犯:原文是绊倒)他们,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17:24-17:27

注释:

  七、圣殿税的事件  17:24-27 
      ◎仅有马太福音记载这个事件。
    (一)事件发生在迦百农,收圣殿税的人来见彼得,问耶稣是否纳税。 17:24 
          ●「丁税」:SG 1323,「犹太人的圣殿税」,数目为半个舍客勒 出 30:11-16 或两块希腊币
                      (约两天工资)。每个二十岁以上的犹太男丁都必须付这个税。不过圣殿税跟政府
                      的税收不同,圣殿税并不是强制性的。圣殿税可以在逾越节时亲自到圣殿缴纳,或
                      者事前缴交。巴勒斯坦附近的圣殿税是在逾越节前一个月开始缴交。西元七十年圣
                      殿被毁之后,罗马人规定圣殿税改纳给罗马朱庇特神庙。
          ●「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么」:原文的句型是预期「肯定(即:纳)」的回覆。
          ◎很可能耶稣与门徒这时是住在彼得家里。

    (二)彼得答以「纳」,而耶稣以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所以理应不必纳税,不过因为怕绊倒收税的人,
          就行了一个神迹来缴交税金。 17:25-27 
          ●「关税」:SG 5056,按货物计税的一种税制。
          ●「丁税」:SG 2778,按人头计税的税制。
          ●「儿子」:SG 5207,「儿子们」,原文是复数型态,意思应该是包括耶稣与门徒们,或者仅
                      仅是要表达「父子关系」可以导致税款的豁免。因为此时门徒大概不会觉得自己是
                      造物者的儿子。
          ●「触犯」:SG 4624,「冒犯」、「触怒」。
          ●「去钓鱼」:SG 906+SG 44,直译是「丢一个钩子」。
          ●「一块钱」:SG 4715,一种古代希腊钱币单位,价值等于四个希腊币(可以缴两份圣殿税)
                        。
          ◎耶稣在此清楚的表明自己是「圣殿敬拜的神的儿子」,所以可以不用纳圣殿税。这简单的论述
            其实就清楚表明了自己的身分,他是高于「上帝选民」的存在,是「造物者的儿子」。
          ◎耶稣没有道理要纳圣殿税,但是为了避免破坏与人们的关系,他还是纳了。我们是否也愿意为
            了维持与众人的好关系牺牲一些应有的权益?
经文:

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18:1-18:5

注释:

拾、天国子民的相互关系  18:1-35 
    ◎这一篇是马太福音记载的第五篇讲论。
  一、小孩子的价值  18:1-14 
    (一)天国中谁是最大的  18:1-5可 9:33-37  路 9:46-48 
          1.门徒们询问耶稣天国中谁最大。  18:1 
            ●「门徒」进前来:SG 3101,「弟子」、「学徒」,原文是复数型态。
            ●「天国里谁是最大的」:原文是「究竟天国里谁是最大的」或「那么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
            ◎可能门徒记起 11:11 中耶稣说天国里的每一个都比施洗约翰大,所以他们就讨论起究竟天
              国中怎样排名?

          2.耶稣答以:如不改变成小孩子的样式,就不能进天国。卑微如小孩子的在天国就是最大。 
             18:2-4 
            ●「小孩子」:SG 3813,「孩子」、「婴孩」。
            ●「实在」告诉:SG 281,「坚决肯定所说的」、「阿们」。
            ●「回转」:SG 4762,指的是「改变方向和行为」而非「走回原路」。且本动词是被动式,
                        表示是「被改变」而非「自己改变」。
            ●「变成小孩子的样式」:SG 1096+SG 5613+SG 3588+SG 3813,「变成如同小孩子」。
                                    这句话当时的门徒所能领受的意义可能是「要变成像小孩子一样
                                    的纯洁、谦卑」,但更有可能的是「像小孩子一样的地位卑微」
                                    。意义就是「放弃对于地位的执着与争取,甘愿变成卑微」。
            ●「断不得」:SG 3756+SG 3361,连续两个「不」,是强烈的否定词,意指「跟本不可能
                          」。
            ●「凡」自己:SG 3748,「无论谁」、「任何一个」。
            ●「谦卑」:SG 5013,「降卑」、「使卑微」。
            ◎「小孩子」:如果这里是彼得家,这个小孩子可能是彼得的小孩,不过这对于整个教训的
                          意义并没有什么影响,当时的小孩子地位卑微。
            ◎这里的意义应该是要门徒放弃争大小的心态,而自愿取那最卑微的地位。后面即用「取卑
              微地位」(像这小孩子的)的人来称门徒。

          3.接待信耶稣的人就是接待耶稣。  18:5 
            ●「为」我的名:SG 1909,「在....上」、「在....的根基上」、「依据....」。
            ●为我的「名」:SG 3686,「名字」,在希伯来文化中,名字代表一个人的本质,特徵和人
                            格,而且按照我们对他的认识或他向我们启示的程度而定。
            ◎「像这小孩子的」:指的是上文可以进天国的「愿意像小孩一样卑微的人」,也就是真正
                                的基督徒的意思。
经文: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丢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18:6-18:9

注释:

    (二)使信徒跌倒的严重性  18:6-9可 9:42-48  路 17:1-2 
          1.让信耶稣的人跌倒,还不如沈入海中。  18:6 
            ●「小子」:SG 3398,「微小的人」,原文与前面的「小孩子」不同,不过应该是取前面
                        「像小孩子的信徒」的意义。
            ●「跌倒」:SG 4624,「使犯罪」、「使放弃信仰」。
            ●「大磨石」:SG 3458+SG 3684,「驴磨石」,指「由驴子推转的上层磨石」,比一般
                          家用的磨石大的多。
            ◎破坏门徒的信仰是个严重的罪恶,比起末日的严厉审判,被溺死还比较划算。

          2.绊倒人的事虽然难免,但是绊倒人的有祸了。  18:7 
            ●「绊倒」:SG 4625,「陷阱」、「犯罪的引诱」。
            ●「免不了的」:SG 318,「必须」。
            ◎此处的意思是难免有人会被引诱,信仰被破坏。不过害人犯罪的那人,将有大灾祸。

          3.绊倒自己也有祸了,应该不计代价的对付自己的软弱。 18:8-9 
            ●「跌倒」:SG 4624,「使犯罪」、「使放弃信仰」。
            ◎这一段耶稣用夸张的方式教导,与 太 5:29-30 的方式相近,这是犹太拉比习惯的教导方
              式。
经文: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有古卷加: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 18:10-18:14

注释:

    (三)要尊重并挽回信徒  18:10-14 
          1.不可以看轻信主的人,他们的使者常在天父面前。 18:10-11 
            ●「轻看」:SG 2706,「蔑视」、「轻视」。
            ●比较好的古抄本中没有 18:11 。
            ◎「他们的使者」:犹太人相信每一个民族有其守护天使,启示录的七个教会也各有一个天
                              使。
            ◎此处耶稣指的是「信徒们」有一些天使在上帝面前随时候命,等待帮助这些信徒。

          2.耶稣以失羊的比喻来描述天父尽全力来保护、挽回信耶稣的人。 18:12-14 
            ●「走迷了路」:SG 4105,「使误入歧途」、「迷路」。
            ●「撇下」:SG 863,「放手」、「离开」。
            ◎失羊的比喻也出现在 路 15:3-7 相似,但意义不同,路加福音指的是上帝希望罪人的悔改,
              而此处指的是上帝希望信徒的不走迷。很可能是耶稣用同样的比喻放在两个不同场景中来描
              述不同的事情。 
经文: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18:15-18:20

注释:

  二、处理犯错的弟兄  18:15-35 
    (一)挽回弟兄错误的步骤  18:15-20 
          1.弟兄犯罪时,先私下指出他的错。  18:15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有古抄本作「倘若你的弟兄犯罪」。
            ●「指出....错来」:SG 1651,「责备」、「纠正」。
            ●「得了」:SG 2770,「 (努力或投资)得到」、「赢得」。
            ◎私下指出错误应该是处理弟兄犯罪的第一步,但我们通常会容忍弟兄的罪,直到忍无可忍就
              直接对外宣扬,这里的教训实在值得我们更多思考。

          2.如果不听私下劝告,再找一、两个人一同劝告他,并且作见证。  18:16 
            ●「定准」:SG 2476,「建立」、「坚定不移」。
            ◎「要凭两三....定准」:引自 申 19:15 。
            ◎此处带一、两个人一同去,可能不只是要见证那人的不是,也是为了后面教会要进行惩戒时
              可以作为见证人。

          3.不听少数人的劝告,就由教会出面。如教会劝诫亦无效,那就当他是不认识神的人来对待。 
             18:17 
            ●「教会」:SG 1577,「群体」、「会众」。此处指的应该是「地方堂会」。
            ●「外邦人」:SG 1482,「不信的」、「多神教的外族人」。
            ●「税吏」:SG 5057,「税收人员」,马太自己也是这个工作。
            ◎「外邦人和税吏」:意义应该是指「神国度之外的人」。
            ◎「教会的劝告」是整个挽回弟兄的最高峰,但目前我们似乎很少看到「教会的劝告」出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会不会我们都太喜欢当好人了?

          4.信徒在地上捆绑的,天上也要捆绑,在地上释放,天上也要释放。并且天父要成就信徒在地上
            同心合意的裁判,因为当有两三人奉耶稣的名聚会,耶稣就在他们中间。  18:18-20 
            ●「实在」:SG 281,原文就是「阿们」,用来引出「郑重的宣告」。
            ◎「捆绑....释放」:跟前文彼得所领受的权柄 16:19 相同,应该是指着「纪律行动」(对
                                犯罪之人的判定)而言。
            ●「同心合意」:SG 4856,「同一个声音」、「互相同意」的意思。
            ●求甚么「事」:SG 4229,指「法律上的案子」、「诉讼或裁判的事」。
            ●「同心合意的求甚么事」:可以翻译为「对他们为之祈祷的任何审判案件互相同意」。
            ◎ 18:20 清晰的提供上帝认可两个以上信徒裁判权的理由:耶稣与信徒同在。
            ◎许多人应用 18:20 时,并没有考虑到上下文是牵涉到「弟兄犯罪的审判」问题,而误以
              为可以应用在所有的场合之上,这可是一大误会,基本上这里是用来承认基督徒的裁判权(
              跟旧约的审判官一样的权力,神也跟审判官同在),我们也该勇于在祷告之内来指正弟兄的
              错失,并作必要的处理。
经文: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帐。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甚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18:21-18:35

注释:

    (二)饶恕弟兄的限度和根据  18:21-35 
          1.彼得询问耶稣应该饶恕得罪自己的弟兄几次?七次是否足够?  18:21 
            ◎犹太人的习惯是「不超过三次」,而在犹太拉比的讨论中通常认为「四次」是饶恕弟兄的最
              高次数,所以彼得大概以为七次是非常足够了。

          2.耶稣答覆:「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七次」。  18:22 
            ●「七十个七次」:SG 1441+SG 2033,可以翻译为「七十个七次」或「七十七次」。不过意
                              义应该是接近「无限多次」的意思。这里耶稣很可能是影射 创 4:24 中,
                              拉麦宣称「若杀该隐,遭报七倍,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把无尽报
                              复的心态换成无尽饶恕的心态,因此此处可能翻译为「七十七次」会比较
                              妥当。

          3.耶稣用王与仆人算帐的比喻来描述为何要无限制的饶恕。  18:23-35 
            (1)有仆人欠王一千万两银子,理应卖掉一切来清偿,但主人在仆人求情之下免了仆人的债务。
                18:23-2718:23 开始有个「因此SG 1223」,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意思就是此处的记载就是前
                 面要饶恕多次的背后理由。
               ●天国「好像」:SG 3666,「使相像」、「使....像」。
               ●「仆人」:SG 1401,「奴隶」、「臣仆」。
               ●「一千万银子」:SG 3463+SG 5007,直译是「一万他连得」,大约是当时工人十七万
                                 年的工资(六千万钱银子)。
               ●「宽容」我:SG 3114,「有耐心」、「等候」。    
               ●「动了慈心」:SG 4697,「怜悯」、「同情」。
               ◎这个数字庞大,大概全家都卖了也永远无法还清(当时的奴隶顶多只值一他连得,一般都
                 只值十分之一他连得罢了)。这个数字也清晰的表达出我们对上帝的亏负是我们永远无法
                 清偿的。

            (2)仆人却斤斤计较别人欠他的债务,务要追索到底。  18:28-30 
               ●「十两银子」:SG 1540+SG 1220,一百钱(得拿利)银子,大约是一百天的工资。
               ●「掐住他的喉咙」:SG 4155,「使窒息」。
               ●「不肯」:SG 3756+SG 2309,「不愿意」。
               ●「竟」去:SG 235,「反而」、「反倒」。
               ◎ 18:2918:26 请求宽容的用词相近。
               ◎可以想见这人能借给他人的钱,也是来自主人的钱,结果他却要追讨到底。
               
            (3)主人知道后质问仆人为何不怜恤同伴,像主人怜恤他一样?于是追讨他的债务。 18:31-34 
               ●众「同伴」:SG 4889,「同为奴隶的人」。
               ●「忧愁」:SG 3076,「悲伤」、「愁苦」。
               ●「告诉」:SG 1285,「详细解释」的意思,圣经中仅出现于太 13:36;18:31|。
               ●「怜恤」:SG 1653,「施怜恤」、「慈悲为怀」。
               ●「大怒」:SG 3710,「发怒」。
               ●「掌刑的」:SG 930,「折磨的人」,这些人的职责是对犯人施以苦刑,圣经中仅出现
                             于此,所以这仆人后来的状况比「下监牢」还糟糕一些。
               ◎ 18:31 说明了同作仆人的(也就是比喻「其他天国的子民」)看见这人的作为是感到「
                 极其愁苦」,甚至忍不住要把所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主人,告诉主人的用意,应该也是希望
                 主人惩治这个仆人。
               ◎「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因为数目太大,事实上这个仆人不可能还清债务,等于将永远
                 被施以苦刑。

            (4)结论:如果信徒不从心里饶恕弟兄,天父也要收回他的饶恕了。 18:35 
               ◎饶恕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里与主祷文中都特别提到饶恕理应是得救群体的生命表
                 现。如果我们不能真实的知道上帝怎样饶恕了我们,我们大概也无法真心的饶恕得罪我们
                 的人。如果我们真知道上帝对我们的恩典,还不能饶恕弟兄的话,那大概真的有如耶稣比
                 喻中的仆人所行之荒谬了。
               ◎不过此处的比喻中,每一个欠债的人都知道他欠债,亦即每一个加害者都应该被自己与教
                 会确认为加害者,然后被害者获得「赦免」的权力,而非一味的掩盖真相与犯罪。
经文:

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离开加利利,来到犹太的境界约旦河外。有许多人跟着他,他就在那里把他们的病人治好了。有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说:「人无论甚么缘故都可以休妻吗?」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法利赛人说:「这样,摩西为甚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她呢?」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我告诉你们,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门徒对耶稣说:「人和妻子既是这样,倒不如不娶。」耶稣说:「这话不是人都能领受的,惟独赐给谁,谁才能领受。因为有生来是阉人,也有被人阉的,并有为天国的缘故自阉的。这话谁能领受就可以领受。」 19:1-19:12

注释:

拾壹、往耶路撒冷途中  19:1-20:34 
  一、耶稣论婚姻与离婚  19:1-12 
    (一)耶稣离开加利利到约但河外,许多人跟随他,他也行治病的神迹。 19:1-2可 10:1 
          ◎这里表达了马太福音所记载的第四篇讲道结束。
          ●约旦河「外」:SG 4008,「在另外一头」。
          ◎「约但河外」:当时的加利利人到耶路撒冷过节的时候会避开撒玛利亚 ,绕道由约但河东边的
                          比利亚过去。

    (二)法利赛人以休妻的话题来试探耶稣。  19:3可 10:2 
          ●「试探」:SG 3985,「试验」、「恶意的想引诱人犯罪」。
          ●「无论甚么缘故」:SG 2596+SG 3956+SG 156,「根据任何一个理由」。
          ●「休」妻:SG 630,「释放」、「使自由」。
          ●「可以」:SG 1832,「是合法的」、「合乎律法的」。
          ◎当时对于离婚,有两派看法:希列(Hillel)派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皆可休妻,甚至包括「妻子烧
            焦了饭」这种微不足道的理由。沙买(Shammai)派则比较保守,只准「淫乱」为休妻的理由。
          ◎在此可能法利赛人想让耶稣说出敌对希律的话 可 6:17-29 ,因为施洗约翰指责希律的婚姻问
            题导致杀身之祸。

    (三)耶稣以上帝起初造人的心意来回答之,要人不可休妻。  19:4-6可 10:6-9 
          ●「连合」:SG 2853,「被黏合于」、「紧密结合于」。
          ●一「体」:SG 4561,「身体」、「肉身」。
          ●「既然如此」:SG 5620,「以致」、「因此」。
          ●神「配合」的:SG 4801,「结合」、「成双 (特别是婚姻上的联结)」,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19:6  可 10:9 。
          ●神配合「的」:SG 3588,这冠词原文型态是阳性单数,显示这是指「婚姻」,而非夫妻两人。
          ●「人」不可分开:SG 444,「人」,原文型态是阳性单数,指的是「男人」、「丈夫」,也
                            就是「不可休妻」的意思,当然这是因为当时只有男性能够主动休妻,实际
                            上耶稣就是认为「不可离婚」。
          ◎ 玛 2:14-16 也记载上帝恨恶休妻的人。

    (四)法利赛人用摩西之休妻规定来质问耶稣。  19:7 
          ●「休」书:SG 647,法律术语,处理有关「放弃对某物之权利」的事宜。
          ●休「书」:SG 975,原意是「小书卷」,在此处当「证件或信件」用。
          ◎「休书」:「离婚证明书」,在当时必须由男方写给女方,以免日后男方又回来干扰女方的生
                      活,或者日后女方被误认为淫妇。因此被休的女方就获得了某个程度的保护。离婚
                      要写「休书」的规定出自 申 24:1 。

    (五)耶稣表达摩西是因为以色列人心硬才采用这种过渡的办法,但上帝的心意并非如此。因此若不是
          因为淫乱的缘故,休妻另娶就是犯奸淫。  19:8-9可 10:3-5  10:11-12 
          ●「心硬」:SG 4641,「顽固」、「心里刚硬」,指「人顽强的抗拒神」。此字不曾在一般的
                      世俗文献中出现,但在新约圣经与七十士译本圣经都是常用字,原有「脱水干燥」
                      的意思。
          ●「起初」:SG 575+SG 746,「从起初」、「从起源」。
          ●「淫乱」:SG 4202,「不贞」、「通奸」,此字可能指着各种性方面的不道德,并不一定仅
                      仅针对「通奸」。
          ◎这里耶稣表明「准许离婚」是一种莫可奈何的妥协,因为人心顽强的抗拒神,所以只能以较小
            的恶来避免较大的恶。或者这种制定律法的观念值得我们注意与学习。我们常常都以为法律的
            目标是要「完全避免犯罪」。
          ◎耶稣把婚姻的基础推到上帝身上,是上帝设立婚姻,所以必须慎重对待。
          ◎ 19:9 的意思是「任何人非因淫乱休他的妻且和别的女人结婚就是奸淫」,重点是男性犯奸淫
            ,而非如 太 5:32 以女性犯奸淫为焦点。
          ◎此段主要的争议在于与平行经文 可 10:11-12 相比,多了「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的例外,因
            此学者们连篇累牍的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例外?比较可信的讲法是认为「淫乱作为可离婚的
            例外」,对当时的马可福音读者是「无须说明」的,因为奸淫的死刑已经不再执行,只有「离
            婚」可以替代死亡终止婚约,犹太的《米大示》甚至要求男人要主动休了犯奸淫的妻子,而马
            太福音的作者则把这个例外说明清楚,两本福音书的记载并没有实质的差别。

    (六)门徒跟耶稣抱怨夫妻的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干脆不要娶,耶稣清楚表明并非人人都能独身。 
           19:10-12 
          ●「人和妻子」:原文是「人和妻子的关系SG 156」。
          ●「这话」:指的是 19:10 中门徒说的「独身气话」。
          ●「惟独赐给谁,谁才能领受」:原文只有「惟独赐给谁」。
          ●「阉」人:SG 2135,指「先天或后天无法生育的人」。
          ●被人「阉」:SG 2134,「阉割」、「去势」,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由此看来,的确是有人领受特殊的「独身」恩赐,独身并非人人都可以选择的道路。
经文:

那时,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给他们按手祷告,门徒就责备那些人。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耶稣给他们按手,就离开那地方去了。 19:13-19:15

注释:

  二、能进天国的人  19:13-26  
    (一)耶稣祝福孩童,并表示天国是像小孩子一样的人的。  19:13-15可 10:13-16  路 18:15-17 
          ●「责备」:SG 2008,「斥责」、「严词警诫」,责备的对象应该是那些带小孩来的人。
          ●「让」小孩子:SG 863,「任由」、「容让」。
          ◎在巴勒斯坦,母亲习惯在孩子周岁的时候,把孩子抱到知名的拉比那里接受拉比的祝福。这
            里所记录的情形就是在这种风俗之下,人们找耶稣来祝福自己的小孩。
          ◎「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根据 18:1-3 的看法,耶稣是指「小孩子的卑微」说的。
经文:

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说:「夫子(有古卷:良善的夫子),我该做甚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甚么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你为甚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没有一个良善的)。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他说:「甚么诫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那少年人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甚么呢?」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门徒听见这话,就希奇得很,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 19:16-19:26

注释:

    (二)富有的年轻人来问永生  19:16-26可 10:17-22  路 18:18-23 
          1.有一个富有的少年人来问耶稣要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  19:16 
            ●「夫子」:SG 1320,「教师」、「老师」。
            ●「做」甚么善事:SG 4160,「做」、「制造」。
            ●「善事」:SG 18,「好的」、「好行为」。
            ●「得」永生:SG 2192,「拥有」。
            ●「永生」:SG 2222+SG 166,「永远的生命」。
            ◎这个人拥有一切众人羡慕的特质:年轻 太 19:20 、富有 19:22 、道德与自信(自认从
              小遵守律法) 19:20 、地位(官) 路 18:18 。
            ◎一个年轻、有钱又有道德与自信的官员,为什么还要问耶稣关于永生的事呢?显然他也没
              有获得永生的把握。而他的观念是典型的功德主义,认为可以「做」某一些善事以换取永
              生。

          2.耶稣一面提醒他:「只有一位是善的」,一面告诉他应该要守诫命才能得永生。 19:17-19 
            ●爱「人」如己:SG 4139,「邻舍」、「邻居」。
            ◎耶稣在这里提醒这年轻人:「只有上帝是良善的」,很可能是要先提示这人,其实没有人
              在上帝面前有资格依赖善行得到永生。

          3.年轻人表示他已经遵守耶稣所提出来的诫命了,而耶稣进一步要他变卖所有的,分给穷人并
            来跟从耶稣。  19:20-21 
            ●「还」缺少:SG 2089,「仍然」、「尚未」。
            ●还「缺少」:SG 5302,「短缺」、「不足」。
            ●「少年人」:SG 3495,「年轻人」,原文显示这是年龄由24到40岁的人,所以翻译为「
                          青年人」、「年轻人」会比较适切。
            ●「完全人」:SG 5046,「完全的」,是指「以神的完全为目标」的人, 太 5:48 耶稣
                          要求门徒要「完全」,原文也是SG 5046。
            ●「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原文的句型显示耶稣认为这人真正有心要做完全人。
            ◎耶稣已经先提醒少年人,除了上帝没有人是良善的,而这少年人显然没有听进去,他对自
              己遵守诫命的能力还是很有把握。
            ◎有趣的是耶稣只拿十诫中第二部分(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部分)来询问少年人,而没有
              拿第一部份(关于人与上帝关系的部分)。
            ◎ 可 10:21  路 18:22 中耶稣提出的要求是说「一件事」,亦即「变卖财产」和「跟随耶
              稣」是同一件事,看得出耶稣知道这人问题所在,但耶稣仍然爱他 可 10:21 ,而这让少
              年官知难而退的要求也是出于耶稣的爱,这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有解经书认为这是耶稣拿十诫的第一诫来考验少年人:「放弃财富,把上帝当第一位」。
              结果少年人失败了,这种说法颇有道理。

          4.年轻人终究是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19:22 
            ●「忧忧愁愁」:SG 3076,「悲伤」、「愁苦」。
            ●「产业」:SG 2933,「财产」、「所有物」,特别是指「土地」、「不动产」。
            ◎显然这人希望同时享有永生和财富,而他追求永生的意图,可能也在于享受永恒的财富,
              因此耶稣这一个要求就显出这人内在真正的情况。
            ◎这人忧愁,显示他无法在永生和产业中间作抉择,而且他也相信耶稣的条件是真实的。他
              的反应也显示出他并没有遵守第一诫「以上帝为唯一的上帝」。

          5.耶稣表达骆驼穿过针眼,比富人进天国容易,门徒对耶稣的话感到惊讶,问耶稣:「这样谁
            能得救?」,而耶稣表明「在神凡事都能」。 19:23-26 
            ●「财主」:SG 4145,「富裕的」、「富足的」。
            ●「是难的」:SG 1423,「困难地」,此字圣经中仅出现三次,且都与这个记载相关
                           太 19:23  可 10:23  路 18:24 。
            ●「针的眼」:SG 5169+SG 4476,就是指「针孔」,而非第九世纪以后一个名叫「针眼」
                          的城门进口。
            ◎此处耶稣是用「实在(阿们)告诉你们」来强调富有的人不容易进天国,真是值得我们谨
              慎思考。              
            ◎「骆驼穿过针的眼」可能是当时流行的口语,表示「不可能的事」。当时拉比们常常用「
              大象穿过针眼」来形容「不可能的事」,骆驼是当地常见的陆生生物中最大的一种。
            ●「希奇得很」:SG 1605+SG 4970,「非常地惊讶」。
            ◎当时的人把财富当成是上帝的赐福,所以耶稣说财富将阻止人进天国时,门徒的讶异是可
              以理解的。
            ◎「依靠钱财的人难以进天国」是一个重要的警告,尤其在一个丰裕的环境中,「追求有钱
              」好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我们会被「财富」吸引而远离天国呢?
            ◎门徒的观念中很可能认为富有的人做许多事情都比他们容易,甚至在传统的犹太教中,财
              富是上帝的恩赐,有财富也让人比一般民众容易守律法、献祭,所以如果连富人都难以得
              救,那谁有资格得救呢?由此处我们也可以大略看出为什么一般认为犹太人比较吝啬、会
              赚钱。
            ●「看着」他们:SG 1689,「看」、「注视」,表示耶稣是慎重地回答门徒讶异的惊叹。
            ●「不能的」:SG 102,「不可能的」。
            ●凡事都「能」:SG 1415,「有能力的」、「有可能的」。
            ◎耶稣在此把得救的可能交回到上帝手里,也指出「人进神的国」乃是因为神介入才变成「
              可能」。
经文:

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甚么呢?」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亲、母亲、(有古卷加:妻子、)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19:27-19:30

注释:

  三、门徒的赏赐与天国的恩典  19:27-20:16 
    (一)门徒的赏赐  19:27-30可 10:28-31  路 18:28-30 
          1.彼得询问耶稣:门徒们已经撇下所有跟随耶稣,将会得什么赏赐? 19:27 
            ●原文句型强调「我们」,亦即彼得向耶稣表示他们做到了财主所不能做的,是不是应该有
              特殊的赏赐?
            ●「跟从」你:SG 190,「追随作门徒」。
            ◎彼得这个问题,好像认为门徒牺牲浩大,上帝欠门徒门徒一个足够的奖赏,耶稣在
               20:1-16 用一个比喻来纠正门徒们的错误观念。

          2.耶稣回答:使徒们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跟耶稣一同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  19:28 
            ●「复兴」:SG 3824,本来的意义是「再生」、「重生」,在此是指弥赛亚引进新天新地
                        的时候。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19:28  多 3:5 。
            ●「审判」:SG 2919,可能指「统治」或「审判」。
            ◎「以色列十二支派」指的可能是种族上的以色列或属灵的以色列(基督徒)。

          3.又说凡为耶稣撇下财产与亲情的,要得到百倍,而且要承受永生。 19:29 
            ●「撇下」:SG 863,「使离开」、「遣走」。
            ●「百倍」:SG 1542,「一百倍」,最好的古抄本作「百倍」,有一些则作「多倍」。
            ◎前文中少年官无法放弃财富获得永生,而耶稣在此承诺能够为耶稣放弃财富或亲情的,将
              有永生。
            ◎这里「百倍」应该是指「关系」上的「许多倍」。而非指实质上的获得更多的财富与亲情
              。基督徒虽然可能为信仰牺牲亲情,却获得更多弟兄姊妹之情。失去土地或房屋,但却如
              同拥有更多的房屋和土地(因为许多人愿意与自己分享他们的财富)。

          4.但耶稣警告门徒:有些在前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19:30 
            ◎「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也许解释成「神的国里,人的地位和名次往往出人意料」比
              较合宜。这句话在这里应该是一个警告,警告那些愿意牺牲物质,但却以此为骄傲的人得
              要小心,免得因为自满而反而停滞而居后了。
            ◎下一段葡萄园的比喻把这里的「在前在后」的意义阐述的更明白,耶稣直指彼得等人不愿
              意看到其他人得恩惠。
经文:

「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甚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到了晚上,园主对管事的说:『叫工人都来,给他们工钱,从后来的起,到先来的为止。』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得了一钱银子。及至那先雇的来了,他们以为必要多得;谁知也是各得一钱。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说:『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吗?拿你的走吧!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一样,这是我愿意的。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有古卷加: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20:1-20:16

注释:

    (二)葡萄园的比喻  20:1-16 
          ◎这个比喻是马太福音独有的比喻。
          1.天国像主人清早去雇工人进葡萄园工作,与工人讲定一天工资为一钱银子。  20:1-2 
            ●「因为」:SG 1063,显示这段经文与前面记载的「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相关。
            ●「家主」:SG 3617,「一家之主」、「家长」。
            ●「清早」:SG 4404,「天刚亮的时候」、「凌晨三点至六点」。
            ●「一钱银子」:SG 1220,「一得拿利」,罗马的一种钱币,是普通人的一天工资。

          2.雇主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去找人进葡萄园工作。  20:3-7 
            ●「巳初」:SG 5154+SG 5610,「第三小时」,相当于「早上九点钟」。
            ●「市上」:SG 58,指「市镇的中央广场」,这是当时一般买卖的场所与聘请短期工人
                        的地方。
            ●「闲站的人」:SG 692,「没有工作的」、「闲散的」,此处并非指他们懒散,而是指
                            他们还没有找到工作。
            ●「午正」:SG 1623,「第六」(小时),相当于中午十二点。
            ●「申初」:SG 1766+SG 5610,「第九小时」,相当于下午三点。
            ●「酉初」:SG 1734,「第十一」(小时),相当于下午五点。
            ◎当时的工作机会不多,许多人都依赖短期的零工来赚取一家的温饱,这些闲站人就是那些
              等待打零工的人。

          3.到了晚上发工资的时候,所有的工人都得一钱银子。  20:8-10 
            ●「一钱」:SG 1220,「一得拿利」,当时的人一天的工资就是「一钱」。这个工资算是
                        丰厚的,罗马士兵一天的工资就是一钱。
            ◎按照犹太人的律法 利 19:13 ,当天的工资应该在晚上发给,不可拖过一个晚上。一般通
              常都是在日落时,也就是大约晚上六点钟发工资。
            ◎早到的工人重视「公平」胜过「怜悯」。其实这些工人都是一样,每天等待工作机会来换
              取一家的温饱,主人给的工作机会与合理报偿本来就是一种恩典,但这些早到的工人没有
              为后来的人可以多领钱(亦即更多的家庭可以不挨饿)高兴,反倒因为自己做多领少而抱
              怨。其实,我们自己也常常是这样,重视「公平」胜过希望他人过得好。唯上帝的标准倒
              不是这样,反倒是充满怜悯与恩典的。上帝并没有欠谁什么,一切都是合理与公平的,工
              人看到的不公平,其实根源是主人的慷慨,而不是「自己应得的公平」。

          4.工作时间长的工人就埋怨雇主让工作时间短的人与他们有一样的工资。 20:11-12 
            ●「埋怨」:SG 1111,「抱怨」、「嘀咕」。
            ●「整天劳苦」:直译是「背负整天的担子SG 922」,有「背负了工作的主要重任的意思
                            」。
            ◎由于发工资的顺序是晚到的先发,导致早到的工人可以看到晚到的也领一样的工资,造成
              他们发怨言。不过这并非是比喻的重点,比喻的重点是不管哪一个工人,都是领到不少于
              「应得工资」的金钱,因此不能跟主人要求更多的慷慨,既然是主人自愿的慷慨,就不能
              也不需要被质疑。

          5.雇主答以:自己并不亏负工人,且讲定的价格就是如此。雇主厚待工作时间短的人,是他自
            己愿意的,也是他的权限,难道因为雇主恩待其他工人,工作时间长的工人就不满意了? 
             20:13-15 
            ●「朋友」:SG 2083,「同伴」、「朋友」。这个称呼表现出园主对这个工人的「温柔态
                        度」。
            ●不「亏负」:SG 91,「伤害」、「不公平对待」。
            ●「讲定」的:SG 4856,「同意」、「一致」。
            ●难道不「可」:SG 1832,「合法的」。
            ●「作好人」:SG 18,「好的」,可能是「眼睛好」,表示「慷慨」的成语。
            ●「眼红」:SG 3788+....+SG 4190,原文是「眼睛恶」或「眼睛坏」,可指「吝啬」,
                        不过此处是「嫉妒」之意。
            ◎是的,主人在此肯定而和善的答覆工人代表:工作一天给一钱工资,本是合理的,不能说
              主人有任何亏负工人的地方。而主人愿意做好事帮助那些穷人,这是主人的权利,我们能
              说什么呢?也没有权利去嫉妒这些蒙恩典的人。

          6.结论就是:「在后的要在前,在前的要在后」。  20:16 
            ●「这样」:SG 3779,「如此」,表达这个比喻阐述了「在前的将要在后」的意义。
            ◎许多解经书都提到这段比喻与「浪子的比喻」 路 15:11-32 ,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提到
              守本分的人得到「应得」的报偿,但却因为不应得的人得到恩典而起了嫉妒之心。这种嫉
              妒之心,反而伤害自己与施恩者的关系。其中主要的误解就是把自己应做的事情,当成是
              筹码,希望以此换得更多自己不应得的恩典。
            ◎这一节重复 19:30 ,但顺序对调,显示这一段比喻是为了回应彼得。
            ◎这个信仰认为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对上帝付出多的,不一定回报多,因为上帝给的回报
              都多过所有信徒应得的回报了。
经文:

耶稣上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在路上把十二个门徒带到一边,对他们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又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复活。」 20:17-20:19

注释:

  四、天国里的掌权与服事  20:17-34 
    (一)第三次预言受难  20:17-19可 10:32-34  路 18:31-33 
          ●到「一边」:SG 2398,「独自的」、「私下的」。
          ●「定」他死罪:SG 2632,「向人宣判罪刑」。
          ◎此时耶稣与门徒应该混在朝圣的人群中,而大概也只有十二门徒有可能有能力听懂耶稣的预
            言,因此耶稣把他们带离人群,私下讲述他要受难的事情。
经文:

那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上前来拜耶稣,求他一件事。耶稣说:「你要甚么呢?」她说:「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耶稣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甚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说:「我们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他们弟兄二人。耶稣叫了他们来,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20:20-20:28

注释:

    (二)耶稣的两个门徒求坐高位  20:20-28可 10:35-45 
          1.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来拜耶稣,求坐在耶稣的左右边。 20:20-21 
            ●「西庇太」:字义是「我的礼物」。
            ◎「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很可能就是「撒罗米」,是耶稣母亲的姊妹,一直忠心跟随耶稣
               太 27:56  可 15:40  16:1  约 19:25 ,马可福音的记载省略这两使徒母亲介入的细节。
            ◎「两个儿子」,指的就是「雅各」与「约翰」。
            ◎「右边」、「左边」:「右边的座位」是「要位」,而「左边的座位」是次尊贵的位置。
            ◎显然这两个门徒是向耶稣求天国里除了耶稣之外的最高地位。

          2.耶稣回答他们不知道自己求什么,且说自己要喝的杯,那两个门徒恐怕不能承受,但那两门
            徒却自认自己能承受。耶稣进一步肯定那两个门徒终究要跟耶稣一样受苦,却还是无法赏赐
            门徒自己身旁的位置(那是天父的权柄)。  20:22-23 
            ●所「求」的:SG 154,「请求」,原文的型态是「现在关身直说语气第二人称复数」,
                          表达「你们为自己求」的意思。这也说明了发言的虽是母亲,两个儿子也有
                          同样的意思。
            ●「杯」:SG 4221,「杯子」,在旧约中是代表「福乐」 诗 23:5 或者是「苦难与刑罚」
                       赛 51:17-18  耶 25:15-28 ,而此处的意思是指「苦难与刑罚」,实际上就是指
                      「十字架上的死」。
            ◎这两个门徒这时冲口而出的「我们能」,可能是不经思考的。但未来他们的确也为主受苦
              了,雅各成为第一个殉道的使徒 徒 12:2 ,约翰被放逐到海岛上 启 1:9 。

          3.这两门徒的举动导致其他门徒的恼怒。  20:24 
            ●「恼怒」:SG 23,「忿恨」、「盛怒」。
            ◎由这个恼怒的反应可以看出其他门徒的野心也不亚于这两个门徒。

          4.耶稣叫门徒过来,教训他们:在门徒中间要做大的就必须作众人的仆人,正如耶稣来世上是
            要服事人,而不是要受人服事。  20:25-28 
            ●「君王」:SG 758,直译是「统治者」。
            ●「为主治理」:SG 2634,「统治」、「作主人」。
            ●「大臣」:SG 3173,直译是「大的」、「大人物」。
            ●「操权管束」:SG 2715,「行使权力」,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0:25  可 10:42 。
            ●「用人」:SG 1249,「仆役」,跟「执事」是同一个字。
            ●「仆人」:SG 1401,「奴隶」。
            ●「受人的服事」:SG 1247,原文时态是被动式不定词,「被照料」。
            ●「服事人」:SG 1247,原文时态是主动不定词,「照料」。
            ●「舍」命:SG 1325,「给予」、「献上」。
            ●「多人」:SG 4183,「大量的」、「为数众多的」。
            ●「赎价」:SG 3083,「赎金」,蒲草文献中常用来指「购买奴隶的价钱」,买的人买来
                        后就释放奴隶,让奴隶自由。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0:28  可 10:45 。     
            ◎对权力的追求与争夺是每一个组织间都会发生的事情,基督徒的组织是否能体会耶稣所说
              的「领袖必须作众人的仆人」呢?基督徒组织是否能够逃离争权、争领导地位的陷阱呢?
经文:

他们出耶利哥的时候,有极多的人跟随他。有两个瞎子坐在路旁,听说是耶稣经过,就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众人责备他们,不许他们作声;他们却越发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耶稣就站住,叫他们来,说:「要我为你们做甚么?」他们说:「主啊,要我们的眼睛能看见!」耶稣就动了慈心,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立刻看见,就跟从了耶稣。 20:29-20:34

注释:

    (三)医治瞎子  20:29-34可 10:46-52  路 18:35-43 
          1.地点:出耶利哥的时候,背景:有许多人跟随耶稣。  20:29 
            ●「耶利哥」:字义是「馨香之地」,位于死海北边,介于耶路撒冷和约旦河之间。
            ◎当时有新旧两个耶利哥城。这两人应该是坐在旧耶利哥城和罗马人所盖的新耶利哥城之间
              的路上。

          2.主角:两个瞎子坐在路旁,听见耶稣经过,就喊叫要耶稣可怜他们。即使众人责备他们,他
            们也不停止。  20:30-31 
            ●「大卫的子孙」:SG 5207+SG 1138,原文是「大卫的儿子」,这个名字是弥赛亚的头
                              衔。
            ●「不许他们作声」:SG 4623,「停止说话」、「安静下来」。

          3.耶稣叫他们过来询问他们的需要,他们表达希望自己能看见,耶稣就医治他们,他们也立刻
            跟从耶稣。  20:32-34 
            ●眼睛「能看见」:SG 455,「打开」、「移去障碍」。
            ●「动了慈心」:SG 4697,「怜悯」、「同情」。
            ●立刻「看见」:SG 308,「恢复视力」。
经文:

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在橄榄山那里。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必看见一匹驴拴在那里,还有驴驹同在一处;你们解开,牵到我这里来。若有人对你们说甚么,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要对锡安的居民(原文是女子)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门徒就照耶稣所吩咐的去行,牵了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众人多半把衣服铺在路上;还有人砍下树枝来铺在路上。前行后随的众人喊着说: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是称颂的话)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耶稣既进了耶路撒冷,合城都惊动了,说:「这是谁?」众人说:「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稣。」 21:1-21:11

注释:

拾贰、受难周的前期  21:1-23:39 
      ◎马太用最后八章的篇幅(全书的30%)来描述耶稣的最后一周的事迹。
  一、耶稣进耶路撒冷  21:1-21:11可 11:1-11  路 19:28-38  约 12:12-19 
    (一)地点:近耶路撒冷,在伯法其、橄榄山那里。  21:1 
          ●「伯法其」:位于橄榄山,在耶路撒冷以东一点六公里,字义为「未熟的无花果之家」。
          ◎「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东边,山高八百公尺,比圣殿山高约90公尺,耶稣大概是在周日进
            入耶路撒冷。

    (二)耶稣要两个门徒去牵驴和驴驹过来,并且说明如遇询问应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是要应验先知的
          话,门徒就照耶稣吩咐的话去作。  21:2-5 
          ●一匹「驴」:SG 3688,「驴」,原文型态是阴性,「母驴」的意思。
          ●「驴驹」:SG 4454,原文本是泛指任何幼小的动物,但在七十士译本与蒲草文献中常常指
                      着「雄的马驹」或「驴驹」。
          ●「要用」:SG 5532+SG 2192,直译是「有需要」。
          ●要用「它」:SG 846,「他」,原文是复数型态「它们」。
          ●「主」:SG 2962,这个字通常用来称呼罗马皇帝,在七十士译本中此字用来翻译希伯来文
                    的「神」字。
          ◎「主要用它」:可能是「耶稣自称为主」,或者指「神」,或者是「该驴驹的主人」(这种
                          解释假设该驴驹的主人当时跟耶稣在一起)。
          ◎「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解释为「主要用驴驹,他会立刻把驴驹
                                      送回来村子」,另一种解释为「那人必立刻送驴驹到主这里」
                                      ,此处后者的解释比较可能。
          ◎「应验先知的话」:第一句出自 赛 62:11 ,其余则是出自 亚 9:9 。这句话应该是马太加
                              入的评语,而非出自耶稣之口。
          ●锡安的「居民」:SG 2364,「女儿」,「某个阶层中的女性」,「锡安的女儿」意思就是
                            「耶路撒冷的居民」。
          ◎只有马太提到两头驴子,原因很可能是其他福音书省略这种细节,而马太详细记载这一细节
            。而其他福音书提到驴驹子是没有被骑过的,因此牵着母驴同行以便安抚小驴情绪或以备不
            时之需,是相当有可能的。

    (三)门徒照耶稣的话去牵了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上让耶稣骑上。众人也把衣服和树枝铺在
          路上,并高喊「和散那」称颂耶稣。  21:6-9 
          ●「驴」:SG 3688,「驴」,原文型态是阴性,「母驴」的意思。
          ●「衣服」:SG 2440,「外衣」、「外袍」。
          ●就骑「上」:SG 1883+SG 846,「他们之上」,这个「他们」可能指「驴驹」加「衣服」
                        或「复数的衣服」,比较不可能是「两头驴子」。
          ●「众人多半」:SG 4183+SG 3793,「极多的群众」、「大量的群众」,没有「多半」的
                          意思。
          ●「和散那」:SG 5614,原文是「请你拯救」,有「请求神立即拯救」的意思,但也可以用
                        作「称颂语」。犹太人在住棚节时惯于把棕枝或芦苇砍下来,一边挥舞一边呼
                        喊 诗 118 。这个词跟「阿们」和「哈利路亚」一样,后来成为敬拜仪式中的
                        感叹语。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引自 诗 118:26 ,原来的意思是「奉主名的祝福赐给来过
                                        节的朝圣者」,马太在此引用的圣经与目前的旧约圣经文字
                                        略有差异,让意义变成「奉主名来的耶稣是应当称颂的」。
          ◎用衣服或砍下来的树枝铺在路上,是表示对尊贵者的欢迎或致敬。 王下 9:13 中耶户受此
            待遇, 后来马加比也接受过树枝铺在地上的待遇。
          ◎耶稣骑驴驹进入耶路撒冷这件事,应验了 亚 9:9 的预言。当时,一个君王只有战争的时候
            才骑马,平时都是骑驴的。因此耶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正表达了其谦和与慈爱,而非犹太
            人心目中政治性弥赛亚的「君临天下」态势。

    (四)耶路撒冷城为耶稣而惊动,众人大多认定耶稣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 21:10-11 
          ●「惊动」:SG 4579,此字原本用来指「地震」,在此是「被震动」、「被搅拌」的意思。
          ◎既然称呼耶稣为「先知」,就表示群众认为耶稣口里出来的话是合乎上帝心意的。即使群众
            不一定能辨识弥赛亚,但他们能辨识耶稣是来自神的。
经文:

耶稣进了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在殿里有瞎子、瘸子到耶稣跟前,他就治好了他们。祭司长和文士看见耶稣所行的奇事,又见小孩子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就甚恼怒,对他说:「这些人所说的,你听见了吗?」耶稣说:「是的。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于是离开他们,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里住宿。 21:12-21:17

注释:

  二、耶稣进圣殿  21:12-17可 11:15-19  路 19:45-49 
    (一)耶稣进圣殿,赶出做买卖的人与兑换银钱的人,指责这些商人使圣殿成为贼窝。  21:12-13 
          ●「神的殿」:较可靠的古抄本中都没有「神的」只作「殿SG 2411」,而这个SG 2411指的
                        是「圣殿区域」、「圣殿范围」。
          ●「兑换银钱之人」:SG 2855,「银钱兑换者」,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1:12  可 11:15  约 2:15 。
          ●「凳子」:SG 2515,「椅子」、「座位」,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1:12  23:2  可 11:15 。
          ●「贼」窝:SG 3027,「强盗」、「革命份子」、「游击队」。
          ●贼「窝」:SG 4693,「山洞」、「隐藏处」。
          ◎ 21:13 引自 赛 56:7  耶 7:11 。
          ◎根据马太、马可、路加福音的记载,耶稣洁净圣殿是发生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前数日。约翰所
            记载的可能是另外的一次。学者持两种不同的理论,而一般比较多认为约翰记载的是耶稣传
            道初期的另外一次洁净圣殿,另有人推测 可 3:22 一事是因为耶稣在耶路撒冷洁净圣殿的
            结果。
          ◎这里指的应该是「外邦人院」,从外地来的朝圣者不便携带祭物,而祭司们又指定特殊的钱
            币(古推罗币)来缴纳圣殿税(理由是罗马的货币上有凯撒或其他神只的像,亵渎上帝),
            因此供外邦人敬拜的地方就变成兑换钱币和买卖祭物的场所。买卖货币和祭物本身没有什么
            不对,但是他们不应该在外邦人可以敬拜的地方进行买卖,而应该退到圣殿外去。当时所献
            的祭物必须是祭司接纳「无残疾」的才可以献祭,显然要在圣殿周遭开业也必须获得祭司允
            许,因此祭司可以由其中获利。
          ◎许多学者注意到此处的「贼窝」,意思应该是「民族主义革命份子的大本营」,因为这些与
            祭司们勾结的生意人是占据外邦人院牟利,想要推广的也主要是以圣殿敬拜为特徵的犹太民
            族主义,他们心目中的救赎,就是政治性的弥赛亚来带领他们推翻异族统治,而非真正的耶
            和华敬拜,我们的信仰是不是也落入这种「民族主义革命份子的信仰」?基本上就是不欢迎
            异族来加入自己的崇拜,把自己的民族复兴当成是信仰的宗旨。

    (二)圣殿中的瞎子、瘸子来到耶稣面前,耶稣就治好他们。  21:14 
          ◎犹太人的口传律法禁止瞎子、瘸子等残障人士到圣殿献祭,不过只要他们不携带可能引来不
            洁的垫子、扶手、拐杖等物,也可进外邦人院,这次可能是有一大群瞎子、瘸子蜂拥而至。
          ◎此处是马太福音独有的记载,也是马太最后一次记载耶稣的医治工作。  

    (三)祭司长和文士对耶稣恼怒,而耶稣以圣经的话回应他们,暗示自己是上帝差遣来的。 
           21:15-16 
          ●「小孩子」:SG 3816,原文时态是「阳性复数」,指「小男孩们」。
          ●「甚恼怒」:SG 23,「被激怒」、「愤慨」、「忿恨」。
          ◎这里引的经文是七十士译本的 诗 8:2 ,原文中受称颂的是「耶和华」。耶稣在此暗示人对
            他的赞美等同于对耶和华的赞美,等于把自己当神来看。

    (四)耶稣晚上住宿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大尼。  21:17 
          ●「伯大尼」:字义是「枣椰之家」或「悲惨之家」,橄榄山东坡上的一个村落,离耶路撒冷
                        约三公里。
          ●「住宿」:SG 835,「过夜」,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1:17  路 21:37 。
          ◎耶路撒冷在节日的时间非常拥挤,所以耶稣出城去附近过夜,他可能住在马大、马利亚、拉
            撒路的家。
          ◎耶稣来到自己的城,最后却出城去住,圣经虽然没说什么,但我们似乎隐约察觉到作者记载
            下耶稣的无奈。
经文:

早晨回城的时候,他饿了,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在树上找不着甚么,不过有叶子,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门徒看见了,便希奇说:「无花果树怎么立刻枯干了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们祷告,无论求甚么,只要信,就必得着。」 21:18-21:22

注释:

  三、耶稣咒诅无花果  21:18-22可 11:12-14  11:20-21 
    (一)耶稣肚子饿了,看见路旁有无花果树,却找不到果子,就咒诅无花果树永不结果子,无花果树
          立刻枯干。  21:18-19 
          ●「早晨」:SG 4404,可以得知这个时间是「清早六点以前」,大约是四更的时候(约凌晨
                      三点至六点)。一般认为这一天应该是周一。
          ◎耶路撒冷附近的无花果树通常在三、四月开始长叶子,到了六月所有的叶子长满之后才开始
            结无花果。但这棵树是例外,在逾越节的时候就已经长满了叶子,此时应该有不成熟的果子
            出现(不好吃,但可以吃),所以耶稣才会有「找果子」的尝试。叶子繁茂的无花果看起来
            生机勃勃,应该有果子可以吃,但其实什么都没有,就像以色列人的信仰看起来火热虔诚,
            实际上什么该有的信仰生命表现都没有,只配承受弥赛亚的咒诅。
          ◎把对无花果的咒诅与洁净圣殿放在一起,似乎更是表明了耶稣透过这些举动宣告他对当时犹
            太教信仰的审判与唾弃。

    (二)门徒对于无花果树居然立刻枯干感到讶异。  21:20 
          ●「希奇」:SG 2296,「惊讶」、「诧异」。
          ◎一般认为这是发生在周二的时候。 耶 24:1-8 可以作为耶稣行为的背景,无花果被用来比喻
            以色列人。

    (三)耶稣表示:如果有信心不疑惑,就能行大事。  21:21-22 
          ●「成就」:SG 1096,「实行」、「完成」。
          ◎「这座山」:应该是指当前的「橄榄山」,耶稣就地取材拿「橄榄山」来当例子,在橄榄山
                        上可以看见死海,因此耶稣就拿此山和死海来表达信心的力量。
          ◎「移山」是当时拉比习惯使用的比喻。
          ◎ 21:21 已经很清楚的把耶稣的「拉比式讲道」的重点表明清楚,重点是「祷告时应当有信心
            」、「应当对神有信心」,而非「人只要有信心就可以要上帝替他做任何的事情」。
          ◎至于信徒的祷告,应该要怎样,则可以参 太 6:9-13 耶稣对祷告的教导。  
经文:

耶稣进了殿,正教训人的时候,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来问他说:「你仗着甚么权柄做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耶稣回答说:「我也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若告诉我,我就告诉你们我仗着甚么权柄做这些事。约翰的洗礼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他必对我们说:『这样,你们为甚么不信他呢?』若说『从人间来』,我们又怕百姓,因为他们都以约翰为先知。」于是回答耶稣说:「我们不知道。」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甚么权柄做这些事。」 21:23-21:27

注释:

  四、关于耶稣权柄的辩论  21:23-27可 11:27-33  路 20:1-8 
    (一)祭司长和长老来问耶稣权柄的来源。  21:23 
          ●「教训人」:SG 1321,「教导」。
          ●「仗着」甚么权柄:SG 1722,「藉着」、「靠」。
          ●仗着甚么「权柄」:SG 1849,「权威」、「绝对的权力」。
          ◎「祭司长」是犹太教的领袖,「民间的长老」是一般平民的领袖,这两批人代表犹太的领袖。
          ◎「做这些事」:指的应该是「洁净圣殿」的事。
          ◎这问题的意图明显,如果耶稣承认他的权柄来自上帝,这些人就可以告他亵渎上帝一类的罪名
            。如果耶稣说自己的权柄不是来自上帝,那立刻就会失去了众人的拥戴。

    (二)耶稣反问他们约翰洗礼的权柄来源,问倒了这些宗教领袖。 21:24-26 
          ●「以....为」:SG 2192,「认为」、「视为」。
          ◎有许多人认为耶稣的回答是一种辩论技巧,不过很可能耶稣也暗示着众所周知那拥有天上来之
            权柄的施洗约翰,曾经公开承认耶稣的权柄是来自天上,因此肯定施洗约翰的权柄同时也肯定
            耶稣的权柄来源是上帝。
          ◎由这些宗教领袖的回答中看不出一点「追求真相」的诚意,只是一种「利害关系」的思考,真
            是令人叹息。

    (三)宗教领袖不敢面对约翰洗礼的来源问题,因此耶稣也就不回答自己权柄的来源。  21:27 
          ◎在这种状况下也没有什么好回答的,反正这些人打定主意不接受真相,只考虑自己的利害,不
            管耶稣说什么,或施洗约翰是什么,反正这些人心中的答案都已经确定了。
经文:

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来对大儿子说:『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做工。』他回答说:『我不去』,以后自己懊悔,就去了。又来对小儿子也是这样说。他回答说:『父啊,我去』,他却不去。你们想,这两个儿子是哪一个遵行父命呢?」他们说:「大儿子。」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神的国。因为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 21:28-21:32

注释:

  五、两个儿子的比喻  21:28-32 
      ◎这一段是马太独有的资料,其他福音书中没有记载。
    (一)耶稣以「大儿子宣称不听命后来却遵行命令,小儿子宣称听命却不遵行命令」来指责祭司长与长
          老不遵行上帝的命令。  21:28-31 
          ●「不去」:SG 3756+SG 2309,「不愿意」。
          ●「自己懊悔」:SG 3338,「后悔」、「改变心意」。
          ●「父啊」:SG 2962,「主啊」。
          ●「先」进:SG 4254,「走在前面」、「先行」。
          ◎在不同的抄本中,大小儿子谁是先拒绝后听从的,谁是先承诺后不听从的,写法各不相同,不
            过这并不影响这段经文所要表达的意义。

    (二)对施洗约翰的反应正表达出祭司长与长老,不如听从约翰的税吏与娼妓。 21:32 
          ●「遵着」义路:SG 1722,「藉着」、「靠」、「在....当中」。
          ●遵着「义路」:SG 3598+SG 1343,「公义的道路」、「正义的道路」。
          ◎耶稣指责这些宗教领袖看到最不堪的罪人都悔改愿意跟随施洗约翰,他们还是无动于衷,不要
            说悔改,甚至连承认施洗约翰的权柄是来自天上也不愿意,这跟那个嘴巴说要遵行命令但实际
            什么动作也不做的小儿子有何不同?
经文:

「你们再听一个比喻:有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收果子的时候近了,就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园户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主人又打发别的仆人去,比先前更多;园户还是照样待他们。后来打发他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不料,园户看见他儿子,就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耶稣说:「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听见他的比喻,就看出他是指着他们说的。他们想要捉拿他,只是怕众人,因为众人以他为先知。 21:33-21:46

注释:

  六、凶恶园户的比喻  21:33-46可 12:1-12  路 20:9-19 
    (一)耶稣用葡萄园的比喻来描述犹太人的背逆与上帝的审判,背景:有人栽种一个葡萄园,建置好硬
          体设备,就租给佃农,自己往国外去了。  21:33 
          ●「再」听一个:SG 243,「其他的」、「另外的」、「更多的」,显示这个比喻与前面大、
                          小儿子的比喻以及施洗约翰的事情相关。
          ●「压酒池」:SG 3025,「酒榨」,当时是由磐石中挖出压酒池,在其中压葡萄成汁。
          ●「楼」:SG 4444,「守望塔」。
          ●「园户」:SG 1092,「农夫」、「佃农」。
          ●「就往外国去了」:SG 589,「出外旅行」、「远离不在」。
          ◎当时约但河上游流域与不少加利利高地为外邦人(非犹太人)拥有,他们将田地租给佃农耕种
            ,收定量的农作物为租金,耶稣就是用这个当时大家熟悉的状况来比喻。
          ◎这段比喻的背景是 赛 5:1-7  诗 80:6-16 。

    (二)起初园主派仆人们去收租金(果子),结果仆人们被佃农打、凌辱、甚至杀害。  21:34-36 
          ●「打发」:SG 649,「差遣」、「差派」。
          ●「拿住」:SG 2983,「抓住」、「取得」。
          ◎这里指的应该是上帝把选民或真理(葡萄园)托付给宗教领袖们(园户),并派先知(仆人)
            去选民中间。不过先知屡次被打、凌辱、迫害、甚至杀害。

    (三)园主于是派自己的儿子去收租金,本以为园户会尊敬他,结果反而被园户所杀。 21:37-39 
          ●「打发」:SG 649,「差遣」、「差派」。
          ●「尊敬」:SG 1788,「尊重」、「重视」。
          ●「拿住」:SG 2983,「抓住」、「取得」。
          ●「推出」:SG 1544,「逐出」、「送出」。
          ◎「占他的产业」:根据犹太律法,一块土地如果没有后嗣去认领,就会被宣告为「无业主之地
                            」,可以由任何人去认领(最早占有该块地的人就拥有所有权)。

    (四)结果园主来除灭园户,将葡萄园转租给别人。  21:40-41 
          ●「处治」这些园户:SG 4160,「对待」、「处理」。
          ●「下毒手」:SG 2560,「严厉地」、「狠狠地」。

    (五)耶稣引圣经来说明宗教领袖所丢弃的石头,将被上帝立为上帝国度的基础。宗教领袖们了解比喻
          是指着他们,所以想抓耶稣,不过因为怕百姓,就暂时离开。  21:42-46 
          ●「匠人」:SG 3618,「建造」、「建造的人」。
          ●「房角的头块石头」:SG 2776+SG 1137,指位于角落,决定两边位置的巨大基石,或指墙
                                顶上,最中间并支撑整体的石块。
          ●能结果子的「百姓」:SG 1484,「国家」、「民族」,原文是单数型态。
          ◎在一些抄本中没有 21:44 。
          ●「比喻」:SG 3850,「比喻」、「谚语」,原文是复数型态,指前两个比喻(两个儿子跟凶
                      恶园户的比喻)。
          ◎ 21:42 引自 诗 118:22-23 。
          ◎这个比喻很清楚的说明上帝怎样把资源给人,就希望由那些人收取合理的回报(信仰生命的表
            现),如果把这些上帝交付的信仰资源都当成自己的产业,敌视所有者差派来的人,最后所有
            者也只好追讨回自己的产业,重新交托给可信赖的人了。过去犹太人是如此,今日的教会岂不
            也如此?过去的犹太宗教领袖垄断敬拜牟利,今日的神职人员也有类似的诱惑,不是吗?
经文: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22:1-22:14

注释:

  七、娶亲宴席的比喻  22:1-14路 14:16-24 (不过有解经家认为这两段并不相同,是耶稣两次用类似的场景来比喻)
    (一)天国像王摆设娶亲的筵席,派遣仆人去请客人赴宴,但客人不肯来。 22:1-3 
          ●「娶亲的筵席」:SG 1062,「婚礼」、「婚宴」、「喜酒」,原文是复数型态,这是因为一
                            个婚筵分成好几个部分,常常长达数日之久。后文 22:8,11,12 中用单数的
                            形式,意义是一样的。
          ●「打发」仆人:SG 649,「差遣」。
          ●「请」:SG 2564,「邀请」、「呼叫」。
          ●「被召」:SG 2564,「邀请」、「呼叫」。
          ◎在当代的犹太和罗马上流社会中,请人赴宴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主人先派遣仆人发出初步的
            邀请,然后到时再派仆人通知客人赴宴。当时在耶路撒冷的上层社会中还有人以「非两次被邀
            则不赴宴」来夸口。因此这些客人是早就已经接受邀请,答应要来赴宴的客人。若在此最后的
            时刻,客人不守约出席,是非常的不礼貌,甚至可说是对主人的侮辱,在阿拉伯的部落间这样
            的举动就等于宣战(参考自冯荫坤「擘开生命之饼」,基道书楼出版)。
          ◎犹太人常将弥赛亚时代的福乐比喻为筵席,又常将神比喻为「王」,因此这个比喻就不言而喻
            了。
          ◎ 赛 25:6 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
            的陈酒,设摆筵席。

    (二)王又派遣其他仆人去请客人,说明自己已经预备妥当,请他们来赴宴。 22:4 
          ●「打发」别的仆人:SG 649,「差遣」。
          ●我的「筵席」:SG 712,「早餐」或「午餐」,大约十点吃。而 路 14:16 的「筵席」是
                          SG 1173,指「晚餐」。不过当时的婚宴会进行很多天,这应该是开始的那一
                          餐。
          ●「牛」和肥畜:SG 5022,「公牛」。
          ●牛和「肥畜」:SG 4619,「养肥的」,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各样」都齐备:SG 3956,「每一个」、「全部」。
          ●各样「都齐备」:SG 2092,「准备好」。

    (三)那些被请的人有些不理会,有些去做自己的事,有些凌辱或杀害王的仆人。 22:5-6 
          ●「不理」:SG 272,「忽略」、「不在意」。
          ●「做买卖」:SG 1711,「生意」、「交易」,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凌辱」:SG 5195,「侮辱」、「恶待」。
          ◎比喻中的王第二次的呼召并没有生气,只是表明自己都预备好了,请宾客来赴宴,但 22:5 
            这些人都是为了「经济理由」拒绝赴宴, 22:6 更说明有些人暴力对待王的仆人。我们即使
            没有暴力对待王的仆人,有否为了经济考量拒绝上帝的邀请?

    (四)王的反应是震怒,并且派兵毁灭凶手,且表明原先被请的人不配赴宴。 22:7-8  
          ●「大怒」:SG 3710,「发怒」。
          ●「发」兵:SG 3992,「差遣」、「送往」。
          ●已经「齐备」:SG 2092,「准备好」。
          ●「所召的人」:SG 2564,「邀请」、「呼叫」。
          ●不「配」:SG 514,「配得」、「相称」、「匹配的」。 
          ◎「烧毁他们的城」,可能跟西元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毁有关。

    (五)王要仆人四处去找人来赴宴,直到宴席坐满客人。  22:9-10 
          ●要「往」:SG 4198,「去」、「前行」。
          ●「岔路口」:SG 1327,「出口」、「出城的路」,指贯穿全城,并向城外延伸的主要交通路
                        线,原文是复数型态。
          ●「召」来赴席:SG 2564,「邀请」、「呼叫」。   
          ●「大路」:SG 3598,「道路」。
          ●坐满了「客」:SG 345,「斜倚桌边(的人)」、「用餐(的人)」。

    (六)国王发现宾客中有人没有穿礼服,就将之赶出去。  22:11-13 
          ●「朋友」:SG 2083,「同伴」。算是对人温和中性的称呼。
          ●「礼服」:SG 1742+SG 1062,「婚礼的衣服」,不是指一种专门的服装,而是指人在特殊
                      场合穿的清洁服装(最好是白色)。穿肮脏服装是对主人的侮辱,所以主人预期客
                      人穿合宜的服装,而客人也知道自己不穿礼服失礼。
          ●「无言可答」:SG 5392,「给戴上嘴罩」、「使沉默」。
          ●「使唤的人」:SG 1249,「仆役」、「助手」、「执行他人的命令的人」。
          ◎不管礼服是不是君王为宾客准备,或者宾客应该自备的, 22:12 说明这个宾客面对质问无话
            可答,表示他应该有能力穿礼服,却忽略不穿。
          ◎这里的礼服,既然是指「赴宴的人理应穿着的衣服」,那应该是指成为基督徒理应活出基督徒
            的生活样式。救恩虽然是免费的,但却不是毫无标准的(至少要立志把上帝当上帝嘛!)。

    (七)耶稣的结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22:14 
          ●「被召的人」:SG 2822,「受呼召」、「受邀请」。
          ●「选上的人」:SG 1588,「被选上的」。
          ◎不管是之前被召的宾客或后来不穿礼服的人,都是被召而没有被选上的,我们是哪一种人呢?
经文:

当时,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就着耶稣的话陷害他,就打发他们的门徒同希律党的人去见耶稣,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人,并且诚诚实实传神的道,甚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耶稣看出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甚么试探我?拿一个上税的钱给我看!」他们就拿一个银钱来给他。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该撒的。」耶稣说:「这样,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他们听见就希奇,离开他走了。 22:15-22:22

注释:

  八、纳丁税的问题  22:15-22可 12:13-17  路 20:20-26 
    (一)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打算陷害耶稣,派人问耶稣是否可以纳税给罗马皇帝。 22:15-17 
          ●「就着」耶稣的话:SG 1722,「藉着」、「靠」。
          ●「陷害」:SG 3802,狩猎用的字眼,意思是「设陷阱或网罗」。
          ●「诚实人」:SG 227,「真实的」、「公义的」、「诚实的」。
          ●「诚诚实实」传神的道:SG 1722+SG 225,「在真理中」、「在真诚中」。
          ●「传」上帝的道:SG 1321,「指示」、「教导」。
          ●「人的外貌」:SG 4383+SG 444,原文是「人的面」、「人的脸」。
          ●纳「税」:SG 2778,此字指「每个成年人一年一度必须缴纳的人头税」。当时每个十四到六
                      十五岁的男人,女性则由十二岁开始到六十五岁,都要缴纳这笔税给罗马政府。
          ●「凯撒」:SG 2541,原是指「凯撒大帝」,罗马帝国成立后,此字专门用来称呼「罗马君王
                      」,在耶稣传福音当时罗马君王是「凯撒提庇留」。
          ●「可以不可以」:SG 1832,「是不是合法的」,亦即「是不是神的律法所允许的」。
          ◎「门徒」是指法利赛人的学生,当时在耶路撒冷有两间法利赛人的神学院Hillel和Shammai,
            这些人应该是反对纳税给罗马皇帝的。
          ◎「希律党人」是指支持希律政权的人,这些人是支持纳税给罗马皇帝的。他们为了陷害耶稣,
            与立场完全相反的人结盟。
          ◎这个问题,如果耶稣回答应该要纳,那百姓基于强烈的选民意识和对罗马政权的不满就会失去
            对耶稣的拥戴。如果耶稣回答不可纳税,那就可以被当成反政府份子,向罗马政权告发。
          ◎看到这群人的问题,就能体会前面的客套话多么奸诈,他们的意思就是耶稣理应不惧权势,反
            对该撒的收税权,而落入他们的陷阱中。

    (二)耶稣知道他们的恶意,就质问他们为何试探自己,并要他们拿出一个纳税用的钱,表明「该撒的
          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  22:18-21 
          ●「恶意」:SG 4189,「邪恶」、「罪恶」、「卑鄙」。
          ●「假冒为善的人」:SG 5273,「演员」、「伪装者」。
          ●「试探」我:SG 3985,「测试」、「试验」。
          ●上税的「钱」:SG 3546,「钱币」,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银钱」:SG 1220,「得拿利」,重三点八公克的钱币,自西元前268年起使用到西元200
                      年左右。一面印着罗马皇帝「提庇留」的像,一面写着「凯撒提庇留,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神之子,大祭司」。这个钱币价值大约等于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
          ●这「号」:SG 1923,「铭文」、「题字」。
          ●「归」:SG 591,「归还」,「给」、「支付」。
          ◎这种纳税用的钱币既然不符合犹太人的信仰,这些法利赛人倒还是随身携带,轻易就可以找
            出来给耶稣(耶稣身边一时还没有这种钱币呢!),看起来他们也未必真的是那么在意使用
            这种钱币。
          ◎犹太人的传统教导,也肯定国家权力的正当性 箴 8:15  但 2:21,37,38 ,认为犹太人必须
            向统治者(即使是外邦人)纳税。
          ◎耶稣的回答,一方面肯定了国家权力的正当性,也肯定了我们应该纳税给国家。一方面却也
            暗示国家的权力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属于上帝的事物是国家所不应该僭越的。

    (三)要陷害耶稣的人听见就觉得惊讶,离开耶稣走了。 22:22 
          ●「希奇」:SG 2296,「惊讶」、「诧异」。
          ◎不管如何,要陷害耶稣的人并没有办法达成目的,耶稣用非常另类的方式来回应这个问题。
经文: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夫子,摩西说:『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末后,妇人也死了。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她。」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论到死人复活,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众人听见这话,就希奇他的教训。 22:23-22:33

注释:

  九、关于复活的讨论  22:23-33可 12:18-27  路 20:27-40 
    (一)撒都该人认为没有复活,所以用嫁七个丈夫女人的例子来挑战耶稣。 22:23-2822:23 开始有个「当那一天」、「在那时」,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意思是撒都该人的挑
            战与法利赛人对耶稣的试探同一个时间或同一天。
          ●「撒都该人」:SG 4523,字义是「正人君子」,犹太教中的一派,成员多半是富有的祭司
                          ,信仰以摩西五经为主要根据,不接受口头传统,不相信有天使、鬼魂和复
                          活这些事。而他们不接受复活的主要理由就是「无法由摩西五经中找到任何
                          证据」,所以他们不须要相信。
          ●「夫子」:SG 1320,「教师」、「老师」。
          ◎这里是引自 申 25:5 的规定。
          ◎法利赛人认为这种情况下,当复活时这个女人是第一个人的妻子。

    (二)耶稣指责他们犯了错,因为不明白圣经和上帝的能力。并说明人复活后如天使般不娶也不嫁。
            22:29-30 
          ●「错」:SG 4105,「被误导」、「犯错」、「走迷」。

    (三)耶稣引摩西五经来说明复活是可信的。  22:31-32 
          ◎引自 出 3:1-6 。
          ◎耶稣引撒都该人接受的摩西五经来回答撒都该人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真的死了就死了,不存
            在了(这是撒都该人的看法),那上帝怎么会是这种不存在的人的上帝呢?

    (四)众人听见耶稣的见解,就惊讶于他的教训。  22:33 
          ●「希奇」:SG 1605,「惊讶」、「诧异」。
          ◎其实不要说当时的人,我们现在听到耶稣这样解释旧约,也会觉得非常有洞见。
经文:

法利赛人听见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他们就聚集。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22:34-22:40

注释:

  十、最大的诫命  22:34-40可 12:28-34 
    (一)有一个法利赛人律法师问耶稣:律法中哪一条诫命最大。  22:34-36 
          ●「堵住了....的口」:SG 5392,「给戴上嘴罩」、「使沉默」、「使安静」。
          ●「律法师」:SG 3544,「熟稔律法的」,指「专门研究摩西律法的文士」。另有人认为「
                        律法师」就等于是「文士」。
          ◎「聚集」:这个字眼让人想起 诗 2:2 中「世上的君王、臣宰一齐商议抵挡耶和华的受膏者
                      」。
          ◎根据犹太拉比的计算,肯定的规条有248条(跟人体组成部分一样多),否定的有365条(跟
            一年的日子一样多),共有六百一十三条(跟十诫的字数一样多)律例。

    (二)耶稣回答以「爱神」是诫命中最大的,第二大的是「爱人如己」。 22:37-39 
          ●「尽」心:SG 3650,「所有的」、「全部的」、「完全的」。
          ●尽「心」:SG 2588,「心」。
          ●尽「性」:SG 5590,「魂」、「生命力」。
          ●尽「意」:SG 1271,「理解力」、「头脑」。
          ●「相仿」:SG 3664,「相像」、「类似」。
          ◎耶稣在此用「Shema」中的经文来回答这人,Shema(聆听的意思)经文是
             申 6:4-9  11:13-21  民 15:37-41 ,是犹太人熟悉的认信经文(敬虔的犹太人每天早晚必
            读)。耶稣向文士读出 申 6:4-5 。
          ◎「爱人如己」出自 利 19:18 。
          ◎这两条诫命跟我们对「律法」或「诫命」的认知差异甚大,不是要求我们什么事情不能做,
            而是要求要「爱」,爱神和爱人,我们是否真的实践出「爱神、爱人」的生命?

    (三)爱神与爱人是旧约圣经一切道理的总纲。  22:40 
          ●「总纲」:SG 2910,「悬挂」、「端赖于」、「依据」。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直译是「全部律法和先知都系于这两条诫命
                                                      上」。
          ◎「律法和先知」是旧约圣经的总称。
经文:

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甚么。 22:41-22:46

注释:

  十一、大卫子孙的问题  22:41-46可 12:35-37  路 20:41-44 
    (一)耶稣问法利赛人:「基督是谁的子孙」,法利赛人答以「大卫的子孙」。 22:41-42 
          ◎「基督是大卫的子孙」这有相当多的圣经根据 撒下 7:13-14  赛 11:1  耶 23:5 等,也被当
             时的犹太人普遍接受。

    (二)耶稣却以大卫被圣灵感动的话来质问法利赛人:「大卫为何称基督为主」?法利赛人无话可答
          。于是没有人敢再质问耶稣问题。  22:43-46 
          ●「主」对我主:SG 2962,常常被用来指「耶和华」。
          ●「我主」:SG 3588+SG 2962+SG 1473,「那我的主」,亦即「那大卫的主」,也就是指
                      「基督」。
          ◎这里引的是 诗 110:1 。虽然许多学者质疑该篇诗篇所宣称的:作者是大卫,但耶稣在此显
            然认为大卫就是此诗的作者,而且 22:43 提及「大卫被圣灵感动」,表示这篇诗篇是大卫
            被圣灵感动之下写出来的。
          ◎这一段话除了让敌对者哑口无言外,也表明众人所期盼的弥赛亚是「大卫的子孙」,也就是
            接掌大卫王权的君王。但弥赛亚并非只是人间的君王而已,更有其神圣的特质,所以大卫也
            透过诗篇承认他是自己的「主」,这也暗示弥赛亚今日的工作并非要来耶路撒冷作地上政权
            的王,而是要受死成就上帝的救赎计画,而其做王也不只是作地上的以色列王,而是要成为
            高天上的荣耀之君。
经文:

那时,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他们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缀子做长了,喜爱筵席上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称呼他拉比(拉比就是夫子)。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23:1-23:12

注释:

  十二、责备文士与法利赛人  23:1-36 
    (一)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行为不宜效法  23:1-12可 12:38-40  路 20:46-47 
          1.耶稣这次讲道的听众是门徒和众人。  23:1 
            ●「众人」:SG 3793,「群众」、「聚集的大量人群」。
            ●「门徒」:SG 3101,「弟子」、「追随者」。

          2.文士和法利赛人具有诠释律法的地位,他们的教训可以听从,但他们的行为不应效法。因为
            他们能说,但做不到。  23:2-3 
            ●摩西的「位」上:SG 2515,「椅子」、「座位」。
            ●「摩西的位上」:指「解释摩西律法的教授之席」。当日的犹太会堂,前面有石制座位,
                              专为一位权威教师而设。以往这个词都被理解为一种象徵的说法,表示
                              「摩西的权威」,后来考古发现当时的会堂真有这样一个特殊座位。
            ◎「文士和法利赛人」,事实上只有文士有诠释律法的权柄,不过大部分的文士都是法利赛
              人,耶稣也可能只是垄统的指出那些在会堂教导律法的犹太教领袖身分。
            ●「凡」他们:SG 3956,「所有」、「每一个」。
            ●「谨守遵行」:SG 4160+SG 2532+SG 5083,「去做且遵守」。
            ●不要「效法」:SG 2596,「按照」、「根据」。
            ●不能「行」:SG 4160,「做」、「履行」、「遵行」。
            ◎此处当然不是说文士教导的东西一定是对,只是耶稣也肯定大致上文士所教导的摩西律法
              是正确的。这里使用这个「谨守遵行」的词,是更讽刺的表达文士能说不能做的状况。

          3.他们把重担加在人身上,但自己却不背负,所做所为都是希望别人看见称赞、尊重他们。
             23:4-7 
            ●「难担的」:SG 1419,「难以承担的」,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3:4  路 11:46 。
            ●不肯「动」:SG 2795,「移动」、「挪去」。
            ◎「一个指头也不肯动」,意义大致上不是「不肯遵行」,而是不愿意伸援手,任凭那些外
              加的口传律法规条之重担压迫人民。
            ●「配戴的经文」:SG 5440,「祷告带」、「祷告匣」,圣经中仅出现于此,指的是羊皮
                              或牛皮制成的小匣子,内有一片羊皮,上面写了四段经文
                               出 13:2-10  13:11-16  申 6:4-9  11:13-21 。
            ●「缀子」:SG 2899,指犹太男人穿的袍子底边的「缀子」,这种袍子共有四条缀子,两
                        条在前,两条在后,由蓝白线织成。这种「缀子」用来提醒配戴的人「遵行耶
                        和华一切的命令」 民 15:37-38  申 22:12 。
            ●「会堂里的高位」:会堂里靠近摆放律法书之处。当时的会堂中,常是背向律法书,面向
                                会众而坐。
            ●「拉比」:SG 4461,「师傅」、「老师」。本来只是对老师的尊称,到了西元二世纪中
                        期以后,拉比地位就变得极为崇高,门徒必须无条件听从拉比的话,不过此时
                        「拉比」应该还只是对老师的尊称而已。
            ◎这里是形容法利赛人把律法解释的又繁琐又支微末节,再加上一些额外的口述传统,让一
              般百姓动辄会得罪上帝,使遵守律法成为重担。而这一切只是为他们可以显示出自己高人
              一等,受人的称赞。
            ◎法利赛人作为传授摩西律法的人,他们的话该受敬重。然而他们错在言行不一、对摩西律
              法加上繁复的解释与细节,造成百姓难以负荷的重担、贪图别人的尊崇。
            ◎ 23:5 是我们的提醒,耶稣责备法利赛人都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换取名声。我们的一切努
              力是不是也都为了「名」?

          4.耶稣希望听众不要接受「拉比」、「父」与「师尊」的称呼,因为神与基督才配这些头衔。
             23:8-10 
            ●「受....的称呼」:SG 2564,「被称呼」、「被呼叫」。
            ●你们的「夫子」:SG 1320,「教师」。
            ◎耶稣特别要求门徒之间「都是弟兄」,没有谁拥有特别高的地位。
            ●「父」:SG 3962,「男性先祖」,是当时对拉比或以往伟人的称呼。而复数的「父」,
                      是对治理人民的长老的尊称。此处是单数的「父」,而且显然不是指血统上的先
                      祖。
            ●「师尊」:SG 2519,「老师」、「大师」、「主」,是比通常使用来称呼「教师」的希
                        腊字更为敬重的用字,中文标准译本翻译为「主人」,原文有「走在前头」、
                        「引领」的意思,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5.谁要为大,就必须作用人。自高的要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23:11-12 
            ●谁「为大」:SG 3173,「最大的」。
            ●「用人」:SG 1249,「助手」、「仆役」,原文是单数型态。
            ●「升高、降卑」:原文的时态都是未来式,指的是末日审判时被上帝升高或降卑。
            ◎耶稣已经不只一次讲过类似的话,要人在上帝面前谦卑。但人其实很软弱,即使耶稣已经
              说了这么多次,我们努力的动机还是常常不免出现偏差。
经文: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有古卷加: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做很长的祷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罚。)「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甚么;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甚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你们又说:『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甚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瞎眼的人哪,甚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所以,人指着坛起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建造先知的坟,修饰义人的墓,说:『若是我们在我们祖宗的时候,必不和他们同流先知的血。』这就是你们自己证明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了。你们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吧!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 23:13-23:36

注释:

    (二)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七祸  23:13-36路 11:37-52 
          1.关掉天国的门,让自己和别人都无法进去。  23:13 
            ●「假冒为善」:SG 5273,「演戏者」、「演员」、「伪装者」。
            ●「有祸了」:SG 3759,原文是一个感叹词,也可以翻译为「哀哉」。
            ●天国的门「关了」:SG 2808,「关闭」、「拦阻」。
            ◎此处是表达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教训让自己和别人都无法进入天国,事实上他们否定耶稣是
              弥赛亚,就已经关闭了天国的门了。

          2.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做很长的祷告。  23:14 
            ◎可靠的古抄本都没有 23:14 。
            ●「侵吞」:SG 2719,「吞吃」、「吞下」。
            ●「假意」:SG 4392,「表面的理由」、「藉口」、「托词」。
            ◎「侵吞寡妇的家产」是指文士多来自贫穷家庭,他们的工作是没有薪酬的,然而犹太人喜
              欢款待他们,认为款待文士是敬虔的举动。而耶稣这里的指责是针对文士滥用这权利,剥
              削敬虔寡妇的家产。

          3.走遍各地领人入教,却让这人成为地狱之子。  23:15 
            ●「走遍」洋海陆地:SG 4013,「遍访」、「周游」。
            ●「陆地」:SG 3584,「干的土地」。
            ●「勾引」:SG 4339,原文是「归依者」、「改信者」,指改信犹太教的外邦人。
            ●「勾引一个人入教」:SG 4160+SG 1520+SG 4339,直译是「使一个人成为改信者」。
                                  意思是指带领人进入犹太教成为法利赛教派。
            ◎带领人入教本没有不好,但法利赛人的教训其实是引入地狱的,结果一件好事:「外国人
              认识上帝进入犹太教」,反倒因为外国人的加倍热心导致他们更是成为地狱之子。这其实
              也是许多异端教会的状况,颇令人感觉无奈。  

          4.法利赛人说「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甚么;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这是一
            种本末倒置的错误观念。 23:16-22 
            ●「该谨守」:SG 3784,「欠债」,意思是「负有履行的义务」。
            ●「无知」:SG 3474,就是 太 5:22 的「魔利」,是「愚昧人」的意思。
            ●「叫....成圣」:SG 37,「归为圣」、「分别为圣」、「使成圣洁」。
            ●坛上「礼物」:SG 1435,「礼品」、「祭物」、「供物」。
            ◎当时的犹太人习惯用发誓来增加自己话语的可信度,但却在发誓的公式上大做文章,这里
              就是一些例子。此处耶稣重点不是批判发誓的心态问题,而是这些公式显示法利赛人的教
              导实在是本末倒置,而且也显出他们认为「贵重的物质」才具备权威。
            ◎当时的犹太人认为指着天起誓没有约束力。

          5.强调律法的枝微末节,却忽略更重要的信仰核心。 23:23-24 
            ●「薄荷」:SG 2238,「薄荷(香料植物)」,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3:23  路 11:42 。
            ●「茴香」:SG 432,「茴香」、「莳萝」,」,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3:23 。
            ●「芹菜」:SG 2951,「莳萝」、「土茴香」, 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3:23 。
            ●律法上「更重的事」:SG 926,「重大」、「重要」。
            ●「信实」:SG 4102,「坚信」、「忠贞」、「忠实」。
            ●你们「当」行:SG 1163,「必须」、「一定」、「理当」。
            ●反倒「不行了」、不可「不行的」:SG 863,「放手」、「放弃」。
            ●「蠓虫」:SG 2971,原文是指蚊蚋一类的细小昆虫。这些生物和骆驼都是被犹太人视为
                        礼仪上不洁之动物,而骆驼是当地常见的动物中最大的,此字圣经中仅出现于
                        此。
            ◎当时的犹太人的共识是香料、香草也记得要奉献十分之一,真是够仔细的了,但是其他公
              义、怜悯等更重要的事情反倒不去做,这的确是舍本逐末了。
            ◎此处耶稣并没有否定法利赛人「连香菜也要奉献十分之一」的教导,但一样指出他们忽略
              更重要的「公义、怜悯、信实」的舍本逐末。

          6.注重外表的洁净,却不注重更重要的内在洁净。  23:25-26 
            ●「洗净」杯盘:SG 2511,「弄干净」、「使洁净」。
            ●「勒索」:SG 724,「掠夺物」。
            ●「放荡」:SG 192,「缺乏自我控制」、「自我耽溺」,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3:25  林前 7:5 。
            ●「干净了」:SG 2513,「洁净的」、「纯洁的」。
            ◎这也是一个「舍本逐末」的控告,耶稣用只顾器具的外面,不顾里面的清洁来描述法利赛
              人只顾外在行为的洁净,不管内在动机的教导之荒谬。

          7.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 23:27-28 
            ●「粉饰的」:SG 2867,「粉刷」、「用白石灰水粉刷」。
            ●「坟墓」:SG 5028,原文指的是「路边或田野穷人的坟墓」,有别于富人于岩石中凿出
                        来的坟墓。
            ●外面「好」看:SG 5611,「美丽的」、「怡人的」、「可爱的」。
            ●外面好「看」:SG 5316,「看起来是」、「显出」。
            ◎「粉饰的坟墓」是指逾越节前的一个月,人们会将耶路撒冷旁的坟墓用灰石洒成白色的,
              为的是避免朝圣客碰上坟墓而遭玷污、不洁净七天 民 19:16 。
            ●「公义」:SG 1342,「正直的」、「公义的」、「公平的」。
            ●「假善」:SG 5272,「伪装」、「演戏」。
            ●「不法的事」:SG 458,「无法无天的状态」、「不法的行为」。
            ◎ 23:25-28 是指责法利赛人重视外表的仪式,却忽略内在的圣洁。我们自己的信仰是否也
              会太过重视外显的量(参加多少聚会、祷告多久、圣经读几次.....),却没有考虑到内
              在的实质?

          8.秉承祖宗作法,杀害、逼迫先知、义人,必难逃审判。  23:29-36 
            ●义人的「墓」:SG 3419,「坟墓」、「纪念碑」。
            ●「同」流先知的血:SG 2844,「同伴」、「伙伴」、「共享者」。
            ●你们自己「证明」:SG 3140,「作证」、「成为证人」。
            ●你们祖宗的「恶贯」:SG 3358,「数目」、「数量」。
            ●「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罢」:意即「由你们也去成全由你们祖宗开始的恶行吧」。
            ●毒蛇之「种」:SG 1081,「子女」、「后代」。
            ●「智慧人」:SG 4680,「有技巧」、「聪明」、「有智慧」。
            ●「追逼」:SG 1377,「驱赶」、「迫害」。
            ◎「亚伯....撒迦利亚的血」,由于亚伯的死记在 创 4:8-10 ,这是希伯来圣经的第一卷
              。撒迦利亚的死记载在 代下 24:20-22 ,这卷书是希伯来圣经的最后一卷(排列方式与
              一般通用的圣经不同),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指旧约中所有义人的血。
            ●「巴拉加」:字义是「耶和华祝福」, 代下 24:20 作「耶何耶大」。与此处记载不同的
                          可能原因是抄本问题,或巴拉加是耶何耶大的别名,或巴拉加是耶何耶大的
                          儿子,撒迦利亚是耶何耶大的孙子(希伯来文的「父亲」可指「先祖」)。
            ●「撒迦利亚」:字义是「被耶和华纪念」,一般认为是 代下 24:20-22 记载的那一位。
            ●「一切的罪」:SG 3956,「每一个」、「所有」,原文并没有「罪」,但实际的意义的
                            确是指谋杀义人的罪恶。
            ◎在犹太人的观念中,父子关系常常是连观念与作法都一起继承的,耶稣用当时风行的修造
              义人之墓的行为,来讽刺当时代的人是杀害先知的人的后代(也继承同样的作风),暗示
              他们也想杀害耶稣。而耶稣被该世代的犹太人杀害,正是犹太人杀害先知与义人行为的高
              潮,以致上帝要把这些义人被杀的罪恶全部归到那个世代,一起算犹太人杀先知的总帐。
经文:

「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3:37-23:39

注释:

  十三、预言耶路撒冷的毁灭  23:37-39路 13:34-35 
    (一)耶稣表达耶路撒冷多次行恶,但他还是多次愿意聚集犹太人加以保护,不过犹太人自己不愿意
          。  23:37 
          ◎耶稣连续呼叫了两次「耶路撒冷」,表示其心情颇为激动。
          ●我「多次」愿意:SG 4212,「多少次」。
          ●「愿意」聚集:SG 2309,原文有「愿意」和「渴望」的意思。
          ●「小鸡」:SG 3556,「雏鸟」,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指的是「保护」的意思。
          ◎犹太通常用石头打死下列四种人:拜偶像的人、行巫术的人、犯奸淫的人、假先知。在此必
            是指那些奉主差遣的使徒们,被犹太教的人误以为是假先,因此才用石头打死他们。

    (二)耶稣预言耶路撒冷要成为荒场,并耶路撒冷不能再见耶稣的面,直到他们悔改愿意接纳奉主名
          来的人。  23:38-39 
          ●「家」:SG 3624,原文可指「圣殿」、「家族」、「后裔」,许多学者都认为此处是指「
                    圣殿」。
          ●「成为荒场」:SG 2048,「沙漠」、「旷野」。
          ●「留」:SG 863,「遗留」、「遗弃」、「撇下」。
          ● 23:39 前面有一个「因为SG 1063」,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引自 诗 118:26 ,是耶稣以弥赛亚的姿态进耶路撒冷时民众
            对耶稣的欢呼,但后犹太人又不接受耶稣是弥赛亚,所以耶稣在此讲这句话,意义就是「当
            我以公认的弥赛亚姿态再来时,你们才能看见我」。
          ◎这里耶稣深深的为耶路撒冷惋惜,也表达自己其实多次给耶路撒冷城机会,但犹太人还是不
            领情。不管如何,审判已经要临到。此处暗示的应该就是西元七十年耶路撒冷与圣殿被毁灭
            的事情。
经文:

耶稣出了圣殿,正走的时候,门徒进前来,把殿宇指给他看。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吗?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耶稣在橄榄山上坐着,门徒暗暗地来说:「请告诉我们,甚么时候有这些事?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甚么预兆呢?」耶稣回答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总不要惊慌;因为这些事是必须有的,只是末期还没有到。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都是灾难(灾难:原文是生产之难)的起头。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恶;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 24:1-24:14

注释:

拾参、有关末日的讲论  24:1-25:46 
      ◎这是马太福音的第五篇讲章,也是最后一篇讲章,一般认为发生在周二傍晚,地点位于橄榄山
         24:3 。
  一、末日来到前一般性的发展  24:1-14可 13:1-13  路 21:5-19 
    (一)耶稣走出圣殿时,预言圣殿将被拆毁。  24:1-2 
          ●「正走的时候」:SG 4198,「前行」、「离开」。
          ●殿「宇」:SG 3619,「建筑物」,原文是复数型态,表示是「圣殿建筑物群」。
          ●看见「这殿宇」:SG 3778+SG 3956,「这一切」。
          ◎大希律执政第十五年(西元前20或19年)开始整建圣殿,把圣殿的基础扩大一倍,这项整建
            工程一直到西元六十四年才完工,但是过了七年,也就是西元七十年就被毁了。当时圣殿长
            廊的大柱子都是由白色的大理石制成,高达四十英尺,而奉献之物,最有名的是由金子制成
            的大葡萄树,每一株都有一人高。
          ◎耶稣用的措词与旧约圣经相似 耶 26:6,18  弥 3:12 。
          ◎这个预言应验于西元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毁。是由罗马提多将军领军进城,夷平圣殿。
          ◎许多学者认为这一段是西元七十年以后写的(理由主要是不相信「预言」),不过这些记载
            描述都很笼统,内容只集中在圣殿被毁与战争,并未触及西元66-73年犹太战争的细节,近
            年来许多学者反而认为这些纪录不可能是西元七十年以后的作品,因为一个把发生过的事情
            描述成预言的作品,不会仅仅是这样垄统的记载。

    (二)门徒询问预言发生的时间与末日的预兆。  24:3 
          ●「降临」:SG 3952,「显现」、「临在」,蒲草文献常用来指「皇帝的驾临」。
          ●「世界」:SG 165,「世代」。
	      ●「末了」:SG 4930,可译作「结束」或「高峰」。
          ●「预兆」:SG 4592,「记号」、「表徵」。
          ● 24:3 「你降临」与「世界的末了」共用一个冠词SG 3588,表示门徒的心目中这是同一件
            事。

    (三)耶稣要门徒谨慎,并且陈明会有许多自称基督的人来迷惑许多人,多处有战争、饥荒与地震发
          生,这是灾难的起头而非真正的末日灾难本身。 24:4-8 
          ●「谨慎」:SG 991,「专心注意」、「专注于」。
          ●「迷惑」:SG 4105,「使走错路」、「带领走错了路」。
          ●「总不要惊慌」:SG 3708+SG 3361+SG 2360,直译是「要注意不要惊慌」。
          ●「灾难」:SG 5604,原文是「生产之剧痛」。这个词在耶稣时代成为一种专有名词,特指
                      引入弥赛亚时代的一些灾难,选民必须忍耐这种灾难。
          ●「起头」:SG 746,「开端」、「开始」。
          ◎ 24:5 的意思是许多人会假冒自己是「弥赛亚」、「基督」。
          ◎当时人们通常认为战乱、天灾就是末日来临的先兆(其实今日许多基督徒仍然有类似的看法
            ),但耶稣这里是要说,战乱、天灾与末日略有相关,但并不是末日将临的先兆。

    (四)在「引入弥赛亚国度的患难时期」中门徒要被人陷害、杀害,被万民恨恶,许多人会跌倒,彼
          此陷害,并有假先知出来迷惑众人。  24:9-11 
          ●「万民」:SG 3956+SG 3588+SG 1484,「万国」。
          ●「那时」:SG 5119,「在那时候」,指的是「生产之难」时。亦即耶稣表达在真正的「生
                      产之难」中 ,门徒将会遭遇患难,并且有许多假先知兴起。
          ●「跌倒」:SG 4624,「使犯罪」、「使人离弃信仰」。
          ●彼此「陷害」:SG 3860,「交付」、「出卖」。
          ◎此处明说基督徒受苦难才是末日灾难的主要表徵,我们是否准备受苦呢?

    (五)因为不法的事情增加,许多人的爱心渐渐冷淡,但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在末日来到前,天国
          的福音会先传遍天下。  24:12-14 
          ●「不法的事」:SG 458,「无法无天的状态」、「不法的行为」。
          ●「增多」:SG 4129,「被增加」、「成长」。
          ●「才渐渐冷淡」:SG 5594,「使变为冷」、「冷淡下来」、「熄灭」。
          ●「忍耐」到底:SG 5278,「坚定不渝」、「站稳立场」、「支撑着」。
          ●忍耐「到底」:SG 1519+SG 5056,「到结束」、「到终点」、「到结局」。
          ●必然「得救」:SG 4982,「拯救」、「救助」。
          ●「天国」的福音:SG 932,「王国」、「王权」。
          ●「天下」:SG 3650+SG 3588+SG 3625,「全世界」、「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
          ●「末期」:SG 5056,「结局」、「终点」。
          ◎目前的确发生许多不法的事情(未来也应该会继续发生),我们是否开始明哲保身起来了?
            是否让我们的爱心渐渐冷淡了?我们还忍耐坚持我们的信仰与爱心吗?说是很容易,但是实
            际上受过伤、吃过亏之后,要保持原有的爱心是很困难的....,求上帝帮助我们能保有起初
            的爱心。
经文:

「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你们应当祈求,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是安息日。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若不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选民,那日子必减少了。那时,若有人对你们说:『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看哪,我预先告诉你们了。若有人对你们说:『看哪,基督在旷野里』,你们不要出去!或说:『看哪,基督在内屋中』,你们不要信!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那里。」 24:15-24:28

注释:

  二、末日大灾难  24:15-28可 13:14-23  路 21:20-24 
    (一)看到恶人站在不当站的地方时,要不眷恋的尽速躲避。  24:15-1824:15 最前面有两个字SG 3752+SG 3767(所以当),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那行毁坏可憎的」:SG 3588+SG 946+SG 3588+SG 2050,「那可憎的毁灭之物」,
                                「带来荒凉的可憎之物(原文是中性型态)」。
          ●「读这经的人」:SG 3588+SG 314,「那诵读的人」,指「诵读但以理书记载的人」。
          ●「会意」:SG 3539,「领悟」、「理解」、「明白」。
          ●「在房上的」:SG 3588+SG 1909+SG 3588+SG 1430,「那在屋顶上的」,当时犹太人
                          的房子是平顶,可以跳到隔壁的房子,并有阶梯直接通往街道。耶稣的意思
                          是要人快点逃跑,不要回家收拾细软。
          ●「衣裳」:SG 2440,指较为贵重的「外衣」。
          ◎ 24:15 「先知但以理所说的」引自 但 12:11 ,原指两约之间那段时期侵入巴勒斯坦倾覆
            耶路撒冷的希腊王安提阿古四世(即伊彼凡尼),他于西元前168年在圣殿中筑了异教的祭坛
            ,以猪献祭给外邦神宙斯。
          ◎「那行毁坏可憎的」是引自 但 12:11 ,大部分的学者认为此处是指「敌基督」,这样这个
            角色就指向末日,也有人认为是指罗马军团的旗帜,那个角色就是指向西元七十年圣殿被毁
            发生的事。当然也可能这是一个会双重应验的预言,同时指向末日与圣殿被毁。     
          ◎西元68到70年罗马军攻打耶路撒冷时,耶路撒冷教会正视这个警告,提前逃到约但河外的彼
            拉去了。
          ◎ 24:16-18 是描述犹太战争以及末日灾难的可怕,劝告大家尽快逃避灾难。
          ◎约瑟夫记载耶路撒冷被毁时,有一百一十万犹太人死亡,大多数死于饥荒,另有九万七千人
            被掳。

    (二)在灾难的时候,怀孕和奶孩子将有灾祸,要祷告使这灾难不在冬天来临。因为灾难很大,甚至
          如果不是因为上帝减少灾难的日子,人类将全体灭亡。不过上帝为了「选民」把灾难的日子减
          少了。  24:19-22 
          ●「大灾难」:SG 2347+SG 3173,「大的苦难」。
          ●「有血气的」:SG 4561,「肉体」、「有血肉之躯的生物」。
          ●「选民」:SG 1588,「被拣选的」,通常用以指「以色列人」,但此处是指「基督徒」。
          ◎巴勒斯坦的冬季会有暴雨使河水高涨,无法越过,可能会阻拦人们的避难。

    (三)当时许多人将谣传基督出现,也有假先知、假基督可以行神迹,甚至因为神迹的缘故,选民都
          被迷惑了。耶稣既然预先说了,基督徒更应当小心谨慎。 24:23-25 
          ●「神迹」:SG 4592,「表徵」、「记号」。
          ●「奇事」:SG 5059,「奇迹」、「不平凡、不可思议的事」。
          ●「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更好的译法是「如果能够的话,他们连选民也想要迷惑
                                            」。原文表达的意思显示「迷惑选民」只是假先知的意
                                            图,事实上并未实现。此处的「选民」与 24:22 一样,
                                            应该是指「基督徒」。
          ●「预先告诉」:SG 4280,「事先说过」。
          ◎「神迹」总是能吸引许多人的眼光与注意,耶稣在此表示,即使是假先知也能行奇事,我们
            理应谨慎的检验每一个自称为来自上帝的神迹。

     (四)任何谣传基督出现的信息都不可信,基督来时将有目共赌,不容置疑。 24:26-28 
           ●「内屋」:SG 5009,「仓库」、「内室」,意思是「隐密的地方」。
           ● 24:27 一开始有「因为正如SG 5618+SG 1063」,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照」到:SG 5316,「照亮」、「显现」。
           ●「鹰」:SG 105,「秃鹰」、「老鹰」,罗马帝国军队的旗帜上就有「鹰」。   
           ◎此处闪电的比喻主要是表达耶稣再临的公开性与不容置疑,无须他人报信。
           ◎所以除了举世可见的基督再临事件外,任何提到基督再来的说法都不可信。

经文: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方:原文是风),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 24:29-24:35

注释:

  三、耶稣再临的徵兆和时间  24:29-35可 13:24-32  路 21:25-33 
    (一)灾难之后自然界将有大改变,然后人们要看到耶稣有能力、有荣耀的驾云降临。 24:29-30 
          ●「天势」:SG 3772,「天」
          ●都要「震动」:SG 4531,「摇动」、「摇撼」。
          ●「兆头」:SG 4592,「记号」、「表徵」。
          ●「万族」:SG 3956+SG 3588+SG 5443,「每一个部族」。
          ●「哀哭」:SG 2875,「捶胸(以示哀伤)」。
          ●「驾着」天上的云:SG 1909,「在....之上」、「在....」、「近于....」。
           
    (二)耶稣要差遣他的天使把基督徒由四方招聚而来。  24:31 
          ●「使者」:SG 3588+SG 32+SG 846,「他的使者」。
          ●「号筒的大声」:SG 4536+SG 3173,「大的号角声」。
          ●四「方」:SG 417,「风」,「主要的或基本方位」。
          ●天这「边」到天那「边」:SG 206,「顶端」、「极限」、「极端」。
            
    (三)门徒既然有能力看无花果树的枝叶状况,知道夏天近了,也应该可以看徵兆分辨耶稣再来的日
          子近了。 24:32-33 
          ●学个「比方」:SG 3850,「例子」、「对照」、「比喻」。
          ●「发嫩」长叶:SG 1096+SG 527,「变得柔软」。
          ◎这里提到无花果树发芽,当然在巴勒斯坦地带无花果树是蛮普遍的植物。不过因为旧约中常
            以无花果树来代表以色列国,因此常常有人把这一段解释成看到「以色列复国」时,就要小
            心末日快到了。这样的解释法到底是耶稣本来的意思,还是后人穿凿附会的,恐怕一时也难
            有答案。既然圣经从不鼓励我们猜测末日的时间,我们还是姑且听之,存着儆醒的心面对每
            一天的生活才是。现在距离以色列复国1948年5月14日已经过了很久,看起来这样的猜测又
            是太把自己的想法读进圣经的记载中了。

    (四)耶稣保证自己说的话一定会实现。 24:34-35 
          ●「实在」:SG 281,「阿们」、「坚决肯定所说的」。
          ●「世代」:SG 1074,「时代」,旧约大致上以「四十年」为一世代。如果是这样解释的话
                      ,那「这些事」指的可能是「耶路撒冷被毁」一事。
          ●「成就」:SG 1096,有「完成」、「实行」的意思,不过也可能是「开始发生」的意思。
                      如果此处是「开始发生」之意,那意思就是耶稣那个世代的人会看到耶稣再临前
			  的患难开始发生,第一个明确的标志就是耶路撒冷被毁。
          ●「废去」:SG 3928,「经过」、「过去」、「消失」。
          ◎ 24:35 耶稣把自己话语的权柄与效力跟上帝等同 诗 119:89-90  赛 40:6-8 。
          ◎这一大段经文并不容易解释,因为其中穿插着对耶路撒冷毁灭的预言和对末日的预言。究竟
            哪一段是针对哪一件事,就是解释的困难所在。即使我们对末日的经过无法明确地有个统一
            的答案,但是面对末日所应该采取的儆醒态度却是可以明确肯定的。那!我们是否真的存有
            儆醒的态度来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呢?
经文:

「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那时,两个人在田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 24:36-24:44

注释:

  四、儆醒的必须  24:36-44可 13:33-37  路 12:35-40  路 17:26-30  17:34-36 
    (一)末日的确实时间没人知道,耶稣也不知道,只有天父知道。 24:36 
          ●那「日子」:SG 2250,「一天」、「为特别目的所定的一天」
          ●那「时辰」:SG 5610,「小时」、「时间」。
          ◎显然成为人的耶稣,是暂时放弃了他全知的能力。
          ◎所以如果有人居然自认自己可以清楚耶稣降临的时间(或者世界末日的时间),显然都不符
            合圣经的说法。

    (二)末日来临有如挪亚时代的洪水,许多人并不警醒准备,直到洪水来临。 24:37-4124:37 前面有「因为正如SG 5618+SG 1063」,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人子」:SG 5207+SG 3588+SG 444,「人的儿子」,耶稣最常用在自己身上的名称,
                      在福音书中共出现八十一次,除耶稣外,没有人用过这名称。旧约圣经中
                       但 7:13-14 中所描绘的人子,是一位属天的人物,在末世时上帝要托付他权柄
                      、荣耀和统治权。而对耶稣来讲,一个「人」自我介绍称自己是「人子」,可以
                      想像「人子」这个地位在耶稣心目中有特殊的意义,耶稣的这个自称,更显出他
                      的地位特殊。
          ●「推磨」:SG 229+SG 1722+SG 3588+SG 3458,「在磨坊里推磨」。
          ◎ 24:40-41 耶稣再来时,会将人们区分出来(依照耶稣的审判标准)。
          ◎洪水是个典型的例子,当时的人怎样浑浑噩噩过日子导致灭亡,就是我们的警戒了。

    (三)因为不知道耶稣何日再来,所以耶稣要门徒警醒预备。  24:42-44 
          ●「警醒」:SG 1127,「提高警觉」、「戒备」。
          ●「你们的主」:SG 3588+SG 2962+SG 4771,「你们的主」,当时通常用来指「上帝」,
                          而耶稣用来指自己。
          ●「家主」:SG 3617,「一家之主」、「家长」。
          ●「挖透」:SG 1358,「挖通」,当时犹太人的房屋,可以从屋顶、地板或墙壁挖通进入屋
                      内。
          ●「想不到」:SG 3756+SG 1380,「没想到」。
经文:

「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倘若那恶仆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就动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重重地处治他(或译:把他腰斩了),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24:45-24:51

注释:

  五、恶仆和忠仆的比喻  24:45-51路 12:41-46 
    (一)如果有人尽忠职守,等到主人来,他就有福了。  24:45-47    
          ●「忠心」:SG 4103,「值得信赖的」、「忠实的」。
          ●「有见识」:SG 5429,「聪明」、「有判断力」。
          ●「仆人」:SG 1401,「奴隶」的意思,当时有些奴隶获派担任较为重要的职务。
          ●「家里的人」:SG 3609a,「家里的奴隶」,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主人的赏赐是赋予其更大的责任。我们会觉得负担更大的责任是一种赏赐吗?

    (二)如果有人仗着主人没来,就随意放荡,主人来就要严惩那人。 24:48-51 
          ●他的「同伴」:SG 4889,「仆人同伴」、「同为奴隶的人」。这个用词表明了恶仆人欺负
                          的是跟他平等的奴隶。
          ●「重重地处治」他:SG 1371,「切割为二」,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4:51  路 12:46 。
          ●「定他和....同罪」:直译是「他的份SG 3313和....放在一起」。
          ●「假冒为善的人」:SG 5273,,「演戏者」、「演员」、「伪装者」。希腊演员会带着面
 							  具演戏,因演衍生出「冒充者」的意思。
          ◎这些任管理职的仆人并非天生比其他奴隶地位高,而是因为主人的派令。如果他不体察这个
            事实,反而依赖主人给的权势来作威作福,结果将遭受严厉的处罚。我们体会到我们在教会
            中的领导地位并非是我们天生就理当拥有,而是来自基督的托付吗?我们忠于职守帮助其他
            与我们同等的弟兄姊妹吗?
          ◎ 24:51 说这些欺负其他基督徒的人,是犯了「演员」、「伪装」的罪,因为他本来是奴隶,
            却假装自己是主人,并以主人的权柄欺负同为奴仆的人。
经文:

「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25:1-25:13

注释:

  六、十个童女的比喻  25:1-13 
    (一)天国好像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有聪明的预备油,愚拙的不预备油。  25:1-4 
          ●「好比」:SG 3666,「使相像」。
          ●十个「童女」:SG 3933,「处女」、「未婚女子」。
          ●「灯」:SG 2985,「火把」,可能是一种火把,用一根木头托住一盏碟子。碟子中装油,
                    用细绳或布条浸在油中点燃。
          ●「愚拙的」:SG 3474,「愚蠢的」。
          ●「聪明的」:SG 5429,「精明的」、「审慎的」。
          ●「预备」油:SG 2983+SG 3326+SG 1438,「拿....跟着自己」、「随身携带」。
          ●预备「油」:SG 1637,「橄榄油」。
          ●在「器皿」里:SG 30,「瓶子」、「容器」。
          ◎当时的婚礼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说亲,第二阶段是订婚,第三阶段是正式的婚礼。在第
            三阶段中,新郎由伴郎陪同到女方父家去接回新娘,并携同新娘在晚间浩浩荡荡的在街上游
            行,然后整班人回到在新郎家中开婚宴。参加游行的人必须自备灯火,否则就被视为不速之
            客或强盗。
          ◎「弥赛亚」或「耶和华」是新郎的角色常出现在旧约圣经 赛 54:4-6  62:4-5  结 16:7-34 
            ,新约圣经中也用过类似的比拟 约 3:27-30  太 9:15  可 2:19-20 。

    (二)等新郎到的时候,没有预备油的少女就来不及买到油,被关在门外了。 25:5-12 
          ●「迟延」:SG 5549,「拖延」、「耽搁」。
          ●「打盹」:SG 3573,「昏昏欲睡」、「打瞌睡」。
          ●「睡着了」:SG 2518,「入睡」。
          ●「收拾」:SG 2885,「使有秩序」。在此指修整她们的灯,使之更美观。
          ●「恐怕不够」:SG 3756+SG 3361+SG 714,「不!不足够」,连续两个否定词,表示加
                          强语气,亦即不是「恐怕不够」,而是「一定不够」。
          ●「预备好了的」:SG 2092,「准备好」。
          ●「我实在告诉你们」:SG 281+SG 3004+SG 4771,直译是「阿们,我告诉你们」,表达
                                接下来的话非常重要,这是「郑重声明」。
          ●不「认识」你们:SG 3608a,「知道」、「经历」。
          ◎比喻只有一个信息重点,一些细节并不一定有特定的意义。故事内容也不一定100%合乎常理
            。这个比喻重点就是要我们儆醒,其他的细节就不一定需要或能够深究了。

    (三)结论:要儆醒,因为基督再来的日子,没有人知道。  25:13 
          ●「警醒」:SG 1127,「提高警觉」、「戒备」。
          ●「时辰」:SG 5610,「小时」。
          ◎此处的重点还是「基督再来」的不可预测性,这个比喻是新郎迟到,没有预备好的无法进入
            享受天国的婚筵。
经文: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帐。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25:14-25:30

注释:

  七、按才干受托付的比喻  25:14-30 
    (一)天国有如一个人要到外国去,按才干分给仆人不同数目的银子。 25:14-15 
          ●「天国又好比」:SG 5618+SG 1063,「因为就像」、「因为好比」,没有「天国」一词
                            。
          ●「仆人」:SG 1401,「奴隶」。
          ●「家业」:SG 5225,「财产」、「产业」。
          ●「才干」:SG 1411,「能力」。
          ●「五千、二千、一千」:原文是「五他连得、二他连得、一他连得」。当时一个他连得是六
                                  千钱,一钱是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因此这笔资金是相当庞大的,
                                  显见主人相当看重这三个仆人。由于英文的「talent」意义是「天
                                  赋」,所以此处常常被误解为主人或上帝给仆人天赋,不过实际上
                                  原文就是「一大笔钱」的意思,「天赋」的意义是后来加上去的。
          ●「就」往外国去了:SG 2112,「马上」、「立刻」。                        
          ●就「往外国去了」:SG 589,「出外旅行」。
          ◎这段和 路 19:11-28 相似,但不完全一样,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比喻。

    (二)领五千和两千银子的各赚了同样数额的银子,领一千的却把银子埋藏起来。  25:16-18 
          ●「随即」:SG 4198,「离开」、「离去」。
          ●「做买卖」:SG 2038,「做生意」、「作工」。
          ●「赚了」:SG 2770,「努力得到」、「投资得到」。
          ●「去」掘开地:SG 565,「离开」。

    (三)主人回来之后,领五千与两千两的都向主人表示他们又赚了钱。主人因此称许仆人,并许诺给
          他们承担更重的责任。  25:19-23 
          ●「算帐」:SG 4868+SG 3056,是当时的商业用语,指「核对帐本」。
          ●「带着」那另外:SG 4374,「带给」、「呈现」、「献上」。
          ●「赚了」:SG 2770,「努力得到」、「投资得到」。
          ●又「良善」:SG 18,「好」、「有用的」、「有益的」。
          ●又「忠心」:SG 4103,「值得信赖的」、「忠实的」。
          ●「可以进来享受」:SG 1525,「进入」。
          ◎领两千银子的仆人并没有因为收益不如五千银子的仆人而被责骂,一样是因为忠心而被主人
            夸奖。由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主人所在乎的是「忠心」而非「成果」。
 
    (四)领一千的人将原银子还给主人,主人责备他是懒惰的恶仆人。并说这仆人至少应该把银子放入
          银行中,就可以收取利息。  25:24-27 
          ●「忍心」:SG 4642,「狠心」、「严苛」、「鲁莽」之意。
          ●没有「种」:SG 4687,「播种」。
          ●没有「散」:SG 1287,「散播(种子)」。
          ●「聚敛」:SG 4863,「聚集(田里的农作物)」、「收聚(田里的农作物)」。
          ●「你的原银子在这里」:SG 2192+SG 3588+SG 4674,直译是「你拥有你的」。
          ●又「恶」:SG 4190,「邪恶的」、「堕落的」。
          ●又「懒」:SG 3636,「懒散的」、「怠惰的」。
          ●「就当....」:SG 1163+SG 4771+SG 3767,「因此你就应该」。
          ●「放给」:SG 906,「存放」、「存钱」。
          ●「兑换银钱的人」:SG 5133,「兑币者」、「银行家」,与圣殿中兑换银钱的人不同,圣
                              经中仅出现于此。
          ◎这个仆人等于是骂主人是一个剥削别人的资本家,枉费了主人还给他那么大笔钱管理。由主
            人的行动看起来,他应该不是一个「严苛」或者「剥削人」的人,因此 25:26 可以当成是
            主人对仆人的讽刺式回应。
          ◎早期罗马帝国的合法利息是8%,但高利贷有12%、24%甚至48%的。

    (五)主人的惩罚是将领一他连得的仆人的银子给那个有十他连得的仆人,且将这仆人丢到外面黑暗
          中。 25:28-30 
          ●连本带「利」:SG 5110,「利息」,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5:27  路 19:23 。
          ●「给」那有一万的:SG 1325,「给予」、「付给」。
          ●「夺过来」:SG 142+SG 575+SG 846,「从他被夺走」。
          ●「无用的」:SG 888,「没有价值」,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5:30  路 17:10 。
          ◎主人不是把钱收回来给自己,而是把钱给忠心有才干的仆人,这显示主人是慷慨而且真心要
            把更多委托给忠心有才干的仆人。
          ◎许多学者看出第三个把钱埋在地里的仆人,可能是隐喻法利赛人与文士,他们把上帝交给他
            们的律法埋藏起来,甚至没有正常的使用、传播。但目前很多基督徒不也是把上帝交付的福
            音埋藏起来,不传给其他人。
          ◎ 25:30 隐喻这仆人没办法进入弥赛亚的筵席。
经文:

「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甚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甚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甚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他们也要回答说:『主啊,我们甚么时候见你饿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体,或病了,或在监里,不伺候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 25:31-25:46

注释:

  八、绵羊与山羊的比喻  25:31-46 
    (一)基督再来时,要审判万民,将万民分成两边,好像牧羊的人分别绵羊与山羊一般。 25:31-33 
          ●「人子」:原文的意义的确是「人的儿子」、「人的后裔」。这是耶稣最常用在自己身上的
                      名称,在福音书中共出现八十一次,除耶稣外,没有人用过这名称。旧约圣经中
                       但 7:13-14 中所描绘的人子,是一位属天的人物,在末世时上帝要托付他权柄
                      、荣耀和统治权。用这自称也显示出耶稣对自己「道成肉身」的自觉(他知道自
                      己是神,所以「人子」可以当他的独特称号)。
          ●「牧羊的」:SG 4166,「牧羊人」、「牧者」。
          ●「分别」:SG 873,「分开」。
          ●「绵羊」:SG 4263,「羊」、「绵羊」。
          ●「山羊」:SG 2056,「小山羊」、「公山羊」。
          ●「安置在」:SG 2476,「使站立」、「使....来到」。
          ◎「绵羊与山羊」:绵羊通常是白的,山羊通常是黑的。当时的牧人常常在牧场的门口把绵羊
                            和山羊区分开来。因为日间两种羊可以混在一起吃草,但晚上时,因为山
                            羊比较怕冷,必须养在室内。绵羊则可以养在室外,因此必须将两种羊区
                            分开来。一般说起来绵羊的经济价值较高,也较山羊温驯。
          ◎绵羊与山羊也许由外观上难以辨认,但本质上是不同的。这也许暗示在末日审判中被区隔出
            来的两种下场不同的族群,是有不同的生命本质的。

    (二)义人的赏赐:可以承受为他们预备的国度。因为义人们行了许多善事在基督身上。行善事在基
          督徒身上就是行在基督身上了。  25:34-40 
          ●于是「王」:SG 935,「君王」、「弥赛亚王」。 25:31 作「人子」,现在改变成「王
                        」。
          ●「承受」:SG 2816,「继承」、「获得」、「拥有」。
          ●「预备」:SG 2090,「使准备好」。
          ●「作客旅」:SG 3581,「陌生的」、「外国人」,实际上就是「流落异乡」的意思。
          ●「留我住」:SG 4863+SG 1473,「接待我」、「接待我为客」。
          ●「赤身露体」:SG 1131,「赤裸的」、「未穿衣服的」。
          ●「看顾」我:SG 1980,「探视」、「照顾」、「现身帮助」。
          ●「来看我」:SG 2064+SG 4314+SG 1473,「来我这里」。
          ●「弟兄」:SG 80,「兄弟」,指的应该就是「基督徒」,而非一般人。
          ◎「义人」指的是「安置于右边的绵羊」,「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指的是基督徒中的
            任何一个。

    (三)恶人的惩罚:必须进入永火中。因为恶人们不行善事在基督身上。不行善事在基督徒身上就是
          不行善事在基督身上了。  25:41-45 
          ●「永火」:SG 3588+SG 4442+SG 3588+SG 166,「永恒的火」。
          ◎「被咒诅的人」指的是「安置于左边的山羊」。
          ◎这个比喻不难了解,比较困难的是实行。我们是不是真的在乎其他基督徒的受苦与需要?我
            们能否体会陷基督徒于痛苦中就是陷基督于痛苦中呢?
                       
    (四)结论:恶人要往永刑去,义人要往永生去。  25:46 
          ●「永刑」:SG 2851+SG 166,「永久的惩罚」、「永远的刑罚」。
          ●「永生」:SG 2222+SG 166,「永远的生命」。
          ◎这个比喻不是说人们必须靠做善事来得救,而是说两个族群不同的生命表现显出其本质的不
            同。即使基督徒不是靠做善事得救,但得救后都不做善事,对待其他人都没有爱心的表现,
            这也是不太可能的。
          ◎马太福音记载耶稣的五篇讲章,可能是要与摩西五经相互辉映。
经文:

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称为该亚法的院里。大家商议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他,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间生乱。」 26:1-26:5

注释:

拾肆、耶稣的受难和复活  26:1-28:20 
  一、计谋抓耶稣  26:1-5可 14:1-2  路 22:1-2 
    (一)耶稣第四次预言自己受害  26:1-2 
          ●这「一切」的话:SG 3956,「所有」、「每一个」。
          ●「过两天」:SG 3326+SG 1417+SG 2250,「两天之后」。指的应该是不到48小时
                      的时间,此时应该就是周二晚上。
          ◎逾越节是尼散月的十四日,除酵节是十五日到二十一日。这两个节日相连接,常常交替使
            用,可参考 出 12 。
          ◎这次耶稣更清楚的说明他受害的时间将是两天后的逾越节。          

    (二)祭司长和长老聚集在大祭司该亚法的院子里,商议要杀耶稣,并认为最好不要在逾越节期中
          动手,免得百姓动乱。  26:3-5 
          ●「该亚法」:字义是「合宜得体」,西元十八到三十六年间担任大祭司。
          ◎大祭司原为终身职份,但罗马政府掌管犹太人之后,有时随意更换大祭司人选。「亚那」
            于西元六年被罗马巡辅居里扭任命为大祭司,在西元十六年被革被革职。「该亚法」于西
            元十八年被立为大祭司,是亚那的女婿。但在犹太人的心目中亚那仍为合法大祭司。
          ●「院」:SG 833,「中庭」、「庭院」、「官邸」。
          ●「商议」:SG 4823,「商量」、「谘询」、「考量」。
          ●「诡计」:SG 1388,「诡诈」、「欺骗」。
          ●「民间生乱」:SG 2351+SG 1096+SG 1722+SG 3588+SG 2992,「暴乱发生在群众中
                          」。
          ◎在此时即使还没有经过正式的审判,这些犹太领袖已经决定要杀耶稣了。
          ◎此处的记载可能隐喻 诗 31:13 。
          ◎逾越节与除酵节期间,耶路撒冷的人口会由五万人增至数十万,面对城内这么多而且容易
            被激动的群众,拘捕耶稣的确是一件危险的事。后来既然犹大可以让耶稣秘密被捕,自
            然就又可以执行除掉耶稣的计画了。
经文: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甚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甚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 26:6-26:13

注释:

  二、用香膏浇耶稣的头  26:6-13可 14:3-5  约 12:2-11 
      ◎福音书中应该记载两次对耶稣的膏抹,一次在加利利 路 7:36-50 ,另一次在伯大尼
        太 26:6-13  可 14:3-5  约 12:2-11 。
    (一)地点: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  26:6 
          ●「伯大尼」:字义是「枣椰之家」或「悲惨之家」,橄榄山东坡上的一个村落,离耶路撒冷
                        约三公里。
          ●「长大麻疯的」西门:SG 3015,「有严重皮肤病的」、「麻疯病的」。
          ●「西门」:是希伯来文SH 8095「西缅」的希腊文翻译,这个西门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不
                      过都不是非常确定,学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共识。
          ◎西门应该是过去长大麻疯,现在已经康复了,甚至可能是耶稣医治他的,所以才能有正常
            的社交,并且请耶稣和门徒吃饭。
 
    (二)有一个女人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拿一瓶至贵的香膏浇在耶稣头上。  26:7 
          ◎「一个女人」:由 约 12:3 中可得知是「马利亚」,马大和拉撒路的姊妹。可能约翰写作
                        最后一本福音书时,发现没人纪录马利亚的名字,特意补充说明。
          ●「玉瓶」:SG 211,在各样的文献中,此字都是用来指「装珍贵油膏的瓶子」。种瓶子
                      底部是圆球形,上有长颈,要使用香油时必须打破长颈。这种瓶子的材质通常
                      是雪花石膏。
          ●「极贵的」:SG 927,「很珍贵的」、「昂贵的」,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约 12:3 说这
                      香膏大概价值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
          ●「香膏」:SG 3464,指「流质香油」。 可 14:3  约 12:3 说明这是「真哪哒香膏」,
                      这种香膏常被用来膏抹死者。

    (三)门徒们为这种举动生气,认为是浪费。  26:8-9 
          ●「很不喜悦」:SG 23,「被激怒」、「愤慨」、「忿恨」。
          ●「枉费」:SG 684,「白白的浪费」。
          ●「周济」穷人:SG 1325,「捐赠」、「给予」。

    (四)耶稣却说明这女人所做的是一件美事,这个行为等于是预先浇下耶稣安葬用的香膏,并说明
          这女人所行的将随着福音述说传扬于全地。 26:10-13 
          ●「看出他们的意思」:SG 1097,「知道」、「认识」、「理解」。
          ●「难为」:SG 2873,「困难」、「烦恼」、「搅扰」。
          ●「作个记念」:SG 3422+SG 846,应译为「来记念她」。
          ◎我们似乎也常常重视「事工」过于「上帝本身」,我们真的「爱上帝」吗?还是只是一个
            「工作者」?又我们是否能够接纳出于对上帝之爱的「枉费」(例如:有人坚持教会敬拜
            上帝应该用最好的钢琴)?
经文:

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从那时候,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26:14-26:16

注释:

  三、卖耶稣的协议  26:14-16可 14:10-11  路 22:3-6 
    (一)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询问他如果将耶稣交给他们,可得多少钱。祭司长就给他三十块钱
          (大约等于一个奴隶的价钱)。  26:14-15 
          ●「当下」:SG 5119,「在那时候」、「然后」。
          ●「加略」:可能是姓氏或别名,也有人认为这是犹大的家乡名,因为 约 6:71 记载犹大
                      父亲也是冠上「加略」。
          ●愿意给我「多少钱」:SG 5101,「什么」。
          ●「给了」:SG 2476,「放置」、「付钱」。
          ●「三十块钱」:SG 5144+SG 694,「三十舍客勒银子」,是当时一个奴仆的身价,这
                          个价格似相当看不起耶稣,这笔钱大约是工人120天的工资。
          ◎这「三十块钱」有 亚 11:12-13 作为背景,早期的基督徒认为旧约预言了很多耶稣受难
            的细节。
          ◎一般认为犹大去见祭司长卖耶稣的时间是受难周的周三。

    (二)犹大开始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祭司长。  26:16 
          ●「找」机会:SG 2212,「致力于」、「寻求」。
          ●「机会」:SG 2120,「合宜的时间」、「好机会」。
          ◎本来祭司长和文士不打算在逾越节动手,大概是因为有犹大当内应,所以提前动手。
经文:

除酵节的第一天,门徒来问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在哪里给你预备?」耶稣说:「你们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夫子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与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门徒遵着耶稣所吩咐的就去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席。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他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地问他说:「主,是我吗?」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卖耶稣的犹大问他说:「拉比,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是。」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26:17-26:30

注释:

  四、最后晚餐  26:17-30可 14:12-26  路 22:7-23  约 13:21-32 
    (一)门徒遵循耶稣的指示在耶路撒冷城里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26:17-19 
          ●「某人」那里:SG 1170,「无法或不愿指出其名的人或事物」,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除酵节的第一天」:本应该是尼散月的十五日,不过新约时代犹太人会提前在尼散月的
                                十四日(逾越节)就把酵由家中除去,因此当时的犹太人倾向把尼
                                散月的十四日当成是除酵节的第一天。
          ◎犹太人在十四日的黄昏(十五日是由下午六点开始)宰羊羔、献祭,随后吃逾越节的晚餐
            。不过整个逾越节相关事宜,得要十四日早上就预备。耶稣受难的那年尼散月的十四日
            是周四,逾越节晚餐的程序大致如下:家长为节期和第一杯酒祷告,吃第一道蔬菜与苦
            菜。然后家长在男孩的提问后讲述逾越节的意义,然后唱 诗 113诗 113诗 114 。然后喝第二杯酒,吃羊羔,感恩祷告后喝第三杯酒,这杯被称为福杯,然
            后唱 诗 114 到#诗 118|或 诗 115 到#诗 118|,最后喝第四杯酒。

    (二)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吃晚餐时,明说门徒中间有一个人要卖他。 26:20-21 
          ●「十二个门徒」:SG 3588+SG 1427,「那十二」,原文没有「门徒」,不过这是专有
                            名词,指的就是十二使徒。
          ●「坐席」:SG 345,「斜靠」、「斜倚桌边用餐」。
          ●「实在」告诉你们:SG 281,「坚决肯定所说的」、「阿们」。
          
    (三)门徒忧愁,问耶稣到底是谁要卖他。耶稣指出与他同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要卖他的人。
           26:22-23 
          ●「甚忧愁」:SG 3076+SG 4970,「极度的愁苦」。
          ●「主,是我么」:原文表达一种期待答案是否定的问句,应翻译为「主,不是我吧?」。
          ●「盘子」:SG 5165,「碗」、「碟子」,可能就是盛「Haroseth」(逾越节晚餐时用来
                      蘸苦菜的一种调味汁)的碗。由于席中所有人都共用那一个盘子,所以耶稣此
                      处的说法并没有清晰的指出卖他的人。此字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6:23  可 14:20 。

    (四)耶稣说明自己正如圣经的预言,一定要死,但是卖他的人还不如不要生在世上。  26:24 
          ●「必」要去世:SG 3303,表示相对或继续的虚词,可不翻译或翻译为「一方面」。
          ●必「要去世」:SG 5217,「离开」、「回去」、「过世」。
          ●「经上....所写的」:SG 1125,「写」、「写下」,没有「经上」,但实际的意义就
                                是「旧约圣经上写着」。
          ◎此处暗示地狱并非是一种「人死如灯灭」的状况,因为犹大的结局将比不存在还糟糕。
          
    (五)犹大也来问耶稣是不是他卖耶稣的,耶稣也明确指出是他。  26:25 
          ●「拉比」:SG 4461,这是犹太人对老师的尊称,「师父」、「先生」。
          ●「你说的是」:SG 4771+SG 3004,直译是「你自己这么说的」。不过许多学者认为即
                          使是这样说,仍然不是清晰的指出犹大就是卖耶稣的人。
          ◎马太福音的记载中门徒大部分称呼耶稣为「主SG 2962」,仅有 太 26:25  26:49 中,
            犹大称呼耶稣为「拉比」。

    (六)耶稣擘饼、递杯以设立圣餐。  26:26-28 
          ●「饼」:SG 740,「面包」、「食物」,此处指的应该是一个「无酵的面包」。
          ●「祝福」:SG 2127,「感谢」、「称颂」、「赞美」。
          ●这「是」我的身体:SG 1510,「是」、「存在」。这个字的意义太过广泛,所以很难
                              确定这句话精确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的身体」是逾越节仪式之
                              外,耶稣加上去的话。
          ●「杯」:SG 4221,「杯子」,当时的人喝的应该是「掺了水的淡葡萄酒」,稀释了两
                    倍或三倍的水。
          ●「祝谢了」:SG 2168,「感谢」、「表达谢意」。
          ●「为多人」:SG 4012+SG 4183,「关于大量的的人」,意义与「为所有的人」相近。
          ●为多人「流出来」:SG 1632,「大量流出」、「倾注」。
          ◎犹太人逾越节晚餐的程序中要喝四杯葡萄酒。此处耶稣所拿的,可能是第三杯葡萄酒。
          ◎此处可能引用 出 24:8  亚 9:11 ,清晰地表明耶稣的替死将带来新约与拯救。

    (七)耶稣告诉门徒:他将不再喝这个葡萄汁,直到他在天父国里与门徒同喝新葡萄汁的日子。 
           26:29 
          ●「不再」喝:SG 3756+SG 3361,连续两个「不」,加强语气之用。
          ●葡萄「汁」:SG 1081,「产物」、「衍生的」,原文可指任何由葡萄制成的东西。

    (八)他们唱诗之后就出城往橄榄山去。 26:30 
          ●「唱了诗」:SG 5214,「唱诗」。
          ◎当时所唱的诗,应该就是所谓的「赞美诗」(Hallel),指的是 诗 114:1-118:29诗 115:1-118:29 ,逾越节是用啓应轮唱的方式来唱这些诗歌。
经文:

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26:31-26:35

注释:

  五、往客西马尼园途中  26:31-35可 14:27-31  路 22:31-34 
    (一)耶稣预言门徒将跌倒,应验圣经的记载。并说明他复活以后将比门徒先到加利利去。 
           26:31-32 
          ●我「复活」:SG 1453,「起来」、「复活」。

    (二)彼得自认自己永远不会跌倒,但耶稣指明彼得要三次不认他,但彼得与众门徒都自认即使
          要死,也不会不认耶稣。  26:33-35 
          ●「我却永不跌倒」:SG 1473+SG 3763+SG 4624,「我却永不被绊倒」,原文强调「
                              我」字,表示彼得自认自己与其他人不同。
          ●「鸡叫」:SG 220+SG 5455,「公鸡叫」,鸡有固定报时的习惯,当地第二次鸡叫
                      大约是在凌晨一点半,这次的鸡叫对计时是较为重要的,因此马太略去「鸡
                      叫两次」,直接用「鸡叫」来表达第二次鸡叫。
          ●「不认」:SG 533,「否定」、「拒不承认」。
          ●「总不能」:SG 3756+SG 3361,连续两个「不」,用以加强语气。
经文:

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耶稣又离开他们去了。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于是来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吧:或译吗?)!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 26:36-26:46

注释:

  六、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26:36-46可 14:32-42  路 22:39-46 
    (一)耶稣和门徒一同来到客西马尼,他要门徒稍候,等他去祷告。于是耶稣带彼得等三个门徒
          去祷告。  26:36-37 
          ●「一个地方」:SG 5564,「一块田地」或是「四面围有篱笆的园子」。
          ●「客西马尼」:意思是「榨油坊」(榨橄榄油的地方),此地位于汲沦溪谷东面、橄榄
                          山麓。
          ●「西庇太」:字义是「我的礼物」,雅各和约翰的父亲,撒罗米的丈夫。
          ●「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SG 757+SG 3076+SG 2532+SG 85,「就开始忧愁
                                      和难过」。

    (二)耶稣惊恐难过起来,要三门徒儆醒等候,自己往前去祷告。  26:37-38 
          ●「儆醒」:SG 1127,「不睡觉」、「提高警觉」。
          ●「甚是忧伤」:SG 4036,「极其难过」、「极度悲伤」。
          ●「几乎要死」:SG 2193+SG 2288,「直到死亡的程度」。
          ●「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直接引自七十士译本的 诗 42  诗 43 中的重复句:「我的
                                心哪,你为何忧闷」。

    (三)三次祷告的内容:倘若可行就让十字架的苦杯撤去,但还是要遵照天父的意思。
           26:39,42,44 
          ●倘若「可行」:SG 1415+SG 1510,「是有可能的」。
          ●「杯」:SG 4221,「杯子」,旧约常用「杯」比喻上帝审判所带来的灾祸与苦难,
                     赛 51:17,22  耶 25:15-16 ,此处的杯应该就是指基督要为世人的罪所负担
                    的刑罚。
          ●这杯「离开我」:SG 3928+SG 575+SG 1473,「从我略过」、「从我经过」。
          ◎耶稣面对十字架的挑战,他的反应是「祷告」。而耶稣祷告内容也表明了「祷告」是可
            以真实而坦诚的承认自己的软弱与需要,表明了祷告是可以不需要任何伪装的。我们的
            祷告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

    (四)耶稣回到三门徒处,看到三门徒睡着了,就要他们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但是门徒仍
          然无法分担耶稣的忧虑,还是又睡着了。 26:40-41,43 
          ●「怎么样」:SG 3779,不是疑问或惊叹的意思,而是「如此」、「怎么样」的意思。
          ●「片时」:SG 1520+SG 5610,「一个小时」。
          ●「迷惑」:SG 3986,「试探」、「引诱」。
          ●「心灵」固然愿意:SG 4151,「灵」。
          ●「肉体」:SG 4561,「人的肉身」、「血肉之躯」。
          ●眼睛「困倦」:SG 916,「沈重」、「重负」、「身心的疲惫」。
          
    (五)耶稣第三次来到门徒处,提醒他们卖主的人近了。  26:45-46 
          ●睡觉「安歇」:SG 373,「休息」、「重振」。
          ●时候「到了」:SG 1448,「接近」、「将临」。
          ◎ 26:45 耶稣应该是用略带讽刺的命令口吻,要门徒继续休息一下,因为祷告得力的机
            会已经没有了,抓耶稣的人已经到达。
经文:

说话之间,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那卖耶稣的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他亲嘴。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做的事,就做吧。」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稣。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当时,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当下,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26:47-26:56

注释:

  七、耶稣被捉拿  26:47-56可 14:43-52  路 22:47-53  约 18:2-12 
    (一)犹大带人来抓耶稣,并以「亲嘴」为暗号来定位并出卖耶稣。 26:47-50 
          ●与谁「亲嘴」:SG 5368,「亲吻」,是当时学生向老师问安的惯常表现。
          ●就与他「亲嘴」:SG 2705,「亲吻」,与 26:48 不同。
          ●「朋友」:SG 2083,「同事」、「同伴」。
          ●「请....安」:SG 5463,「喜乐」、「高兴」,是「问候用语」。
          ◎犹大用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举动当暗号来指出耶稣,算是一个聪明的计谋,可惜他是出卖
            上帝的儿子。那个时代必须由认识耶稣的人来确认耶稣,才不会抓错人。而且犹大也提
            供了一个群众不在耶稣旁边的准确情报。

    (二)耶稣的跟随者拿刀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耶稣要门徒任由敌对者抓耶稣,因为这是为了
          应验圣经上的预言。  26:51-56 
          ●「收刀入鞘罢」:直译是「把你的刀放回它的原处」。
          ●必「死」在刀下:SG 622,「毁灭」。
          ◎「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这应该是当时的一句谚语。
          ●「营」:SG 3003,罗马军队的计算单位,一营约有四千到六千人。这个单位是罗马军
                    队最大的军事单位。
          ●「十二营多」:SG 4183+SG 1427+SG 3003,「比十二营还多」。
          ●「强盗」:SG 3027,「土匪」、「革命份子」、「游击队」。
          ◎由耶稣的回答可以看出耶稣并非落于被动的状况,反而是控制全局的人。
          
    (三)所有门徒都离开耶稣逃走了。  26:56 
          ●「当下」:SG 5119,「在那时候」、「那时」。
          ●「门徒都」:SG 3588+SG 3101+SG 3956,「每个门徒都」。
经文:

拿耶稣的人把他带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去;文士和长老已经在那里聚会。彼得远远地跟着耶稣,直到大祭司的院子,进到里面,就和差役同坐,要看这事到底怎样。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虽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总得不着实据。末后有两个人前来,说:「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大祭司就站起来,对耶稣说:「你甚么都不回答吗?这些人作见证告你的是甚么呢?」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他说了僭妄的话,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这僭妄的话,现在你们都听见了。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回答说:「他是该死的。」他们就吐唾沫在他脸上,用拳头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说:「基督啊!你是先知,告诉我们打你的是谁?」 26:57-26:68

注释:

  八、耶稣在大祭司前受审  26:57-68可 14:53-65  路 22:54,66-71  约 18:12-24 
    (一)耶稣被抓到大祭司的住宅中,彼得远远跟着耶稣,坐在院子。 26:57-58 
          ●「拿」耶稣的人:SG 2902,「逮捕」、「抓住」。
          ●「已经....聚会」:SG 4863,「聚集」,应该译为「已经聚集」。
          ●「远远地」:SG 575+SG 3113,「从遥远地」、「从一段距离之外」。
          ●「差役」:SG 5257,「仆人」、「助手」、「助理」。
          ●要看「这事到底怎样」:SG 3588+SG 5056,「结果」、「结局」。
          ◎彼得进入大祭司院子里的记载,可参阅 约 18:15,16 。
          ◎这个审讯破坏了许多公会的规定:不可夜间审讯,不可在大祭司的家中审讯等等。

    (二)祭司长和公会的成员来控告耶稣,但无法得到实据。 26:59-61 
          ●全「公会」:SG 4892,「最高议会」,是犹太人的最高法院,由祭司长、长老和文士
                        组成,总共有七十一名成员。在当时,可说是犹太人的最高自治机关。公
                        会的法定最低人数是二十三人。
          ●「寻找」:SG 2212,「寻求」、「找」,原文的时态是不完成式,表示他们是「不停
                      的寻找」。
          ●「假见证」:SG 5577,「不实的证言」。
          ●「控告」耶稣:SG 2596,「反对」、「敌对」。
          ●总「得不着实据」:SG 3756+SG 2147,「不能发现」。
          ◎形式上还是要「两三个人的口当见证」才能定罪,所以那些宗教领袖们还是要做做样子
            ,可惜可能因为时间太匆促,所以套招也没有套好。

    (三)耶稣在审问中都不言语,大祭司直接要耶稣发誓表白自己是否是基督,而耶稣则开口承认
          自己的身份。  26:62-64 
          ●「作见证告」你:SG 2649,「作见证告状」、「对某人作不利的证词」。
          ●「却不言语」:SG 4623,「保持缄默」、「不出声」、「不发一言」。
          ●叫你「起誓」:SG 1844,「使人发誓」,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你说的是」:SG 4771+SG 3004,「你说的」。
          ●「后来」你们要看见:SG 575+SG 737,「从现在起」、「以后」。
          ●「权能者」:SG 3588+SG 1411,「那能力者」,指「神」。
          ◎ 太 26:64 隐喻了 诗 110:1  但 7:13 ,不但正面承认自己的弥赛亚身份,也有警告在
            场公会成员的意思。

    (四)大祭司就撕开衣服,定耶稣亵渎神的死罪,于是众人侮辱、玩弄耶稣。 26:65-68 
          ●「他说了僭妄的话」:SG 987,动词,「出言不敬」、「亵渎」。
          ●再「用」见证人:SG 5532+SG 2192,「有....的需求」。
          ●「僭妄的话」:SG 988,名词,「出言不敬」、「亵渎」。
          ●你们「的意见」如何:SG 1380,「认为」、「以为」。
          ●「用拳头打」他:SG 2852,「用拳头打」、「折磨」。
          ●「你是先知」:SG 4395,「说预言」、「预告未来的事」。
          ◎此处击打侮辱耶稣的人,很可能就是公会的成员,大祭司与公会成员都做了一些过激的事
           情。
          ◎ 太 26:65 ,「撕开衣服」是犹太人在哀恸或悲愤时的一种表示,但大祭司连死了家人也
           不可撕开衣服 利 10:6 摩西对亚伦和他儿子以利亚撒、以他玛说:不可蓬头散发,也不
           可撕裂衣裳。仅在听到僭妄的话时可算例外。耶稣被控「僭妄」,因为他自承有神的地位。
经文:

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甚么!」既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26:69-26:75

注释:

  九、彼得不认耶稣  26:69-75可 14:66-72  路 22:54-62  约 18:17-18,25-27 
    (一)女奴指认彼得跟耶稣是同伙的,彼得不承认。 26:69-70 
          ●「使女」:SG 3814,「女奴」。
          ●「加利利人」:SG 1057,「加利利的」、「加利利的人」,这个称呼有轻蔑的意味。
                          加利利人的乡音很重,无法发出某一些音,这也成为犹太社会中的人取
                          笑的材料。而且以耶路撒冷的角度来看加利利,就是「乡下地方」的意
                          思。
          ●「众人」面前:SG 3956,「每一个人」,意思就是指「所有一起在院子中的人」。
          ●「不承认」:SG 720,「否认」、「否定」。

    (二)另一个使女指认彼得跟耶稣同伙,彼得不承认而且发誓自己不认得耶稣。 26:71-72 
          ●「门口」:SG 4440,指「大门」或「大门入口的廊子」。
          ●「同....一伙的」:SG 3326,「和....一起的」。
          ●「并且起誓」:SG 3326+SG 3727,「与誓言一起」。
          ◎彼得本来在火堆边,他离开火堆到门口,应该就是为了离开很光亮的地方,而且也准备
            要离开大祭司的官邸以避免危险。

    (三)彼得旁边站的人来对彼得说:他的口音显出他和耶稣是一党的。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表示自
          己不认识耶稣,此时鸡叫了。  26:73-74 
          ●「他们一党的」:SG 1537+SG 846,「出于他们的」、「他们之中的」。
          ●「口音」:SG 2981,「说话的语气」、「说话的方式」。
          ●「发咒起誓地」:SG 757+SG 2653+SG 2532+SG 3660,「开始咒诅自己且发誓」。
          ◎「发咒起誓」,显出彼得已经不惜用起假誓的方式来否认自己是耶稣的门徒了。
          ◎人其实是相当软弱的,彼得虽然爱耶稣(所以想起耶稣的预言就哭了),却无法抗拒自
            己的恐惧.....。

    (四)彼得想起耶稣对他的预言,他就出去痛哭。  26:75 
          ●「痛哭」:SG 2799+SG 4090,「强烈深沉地哭泣」,SG 4090一字仅出现于
                       太 26:75  路 22:62 ,都是用来描述彼得此时的哭泣。
          ◎许多人喜欢描述彼得这时候的心态,我们当然也可以想像一个粗鲁的彼得怎样勇敢的跟
            着耶稣直到大祭司的家中,却又因为仆役的指认而忘记耶稣的预言,三次不认主。最后
            自以为刚强的彼得发现,自己虽然凭着勇气,比其他门徒冲到更危险的地方,但失败却
            也更严重。
          ◎此后,马太福音就没有再提到彼得,但约翰福音写作时,彼得大概已经去世。所以老约
            翰可以坦然的写下彼得在耶稣受难这一段时间的某些细节的事迹,不会造成彼得本人的
            困扰。也许我们应该花点时间去思想彼得三次不认主,以及耶稣三次问彼得「爱我比这
            些更深吗?」 约 21:15-25 之间所隐藏浓厚的爱。
经文:

到了早晨,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家商议要治死耶稣,就把他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这时候,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们说:「那与我们有甚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做「血田」。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他们用那三十块钱,就是被估定之人的价钱,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买了窑户的一块田;这是照着主所吩咐我的。」 27:1-27:10

注释:

  十、犹大的死亡  27:1-10徒 1:18-19 
    (一)隔天早晨,公会成员为了要杀耶稣,就把耶稣送交罗马巡抚彼拉多。 27:1-2 
          ●「商议」:SG 4824+SG 2983,原文是「达成共识」、「达成决议」。
          ●「巡抚」:SG 2232,「省长」、「省监督」。
          ●「彼拉多」:字义是「以矛枪为武器」,于西元二十六年至三十六年间任巡抚,管辖犹
                        太、以土买、及撒玛利亚。其他文件描述此人为残酷、专横的统治者。
          ◎这里应该是另一次正式的公会会议,用来认可晚上的临时会议决定的判决。
          ◎把耶稣送到彼拉多面前是因为彼拉多是罗马巡抚,有权力判人死刑,而这些公会成员期
            盼耶稣被判死刑。详细的记载可以参考 约 18:31-32 。

    (二)犹大看耶稣被定罪,就后悔,要把钱还给祭司长,后来就出去上吊死了。  27:3-5 
          ●「这时候」:SG 5119,「那时」,此字在马太的作品中,往往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
                        不一定在时间上是紧凑的连接。
          ●「后悔」:SG 3338,「懊悔」,此字指「情绪上的改变」,与新约中常用的「悔改
                      SG 3340」一字不同,此字指「选择的改变」。
          ●「三十块钱」:SG 5144+SG 694,「三十舍客勒银子」,是当时一个奴仆的身价,这
                          个价格似相当看不起耶稣,这笔钱大约是工人120天的工资。
          ●「无辜之人」的血:SG 121,「无罪的」、「清白的」,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7:4  27:24 。
          ●「你自己承当罢」:SG 4771+SG 3708,原文是「你自己看罢」。
          ◎ 27:4 说明了这些宗教领袖的冷血与无情,反正犹大觉得犯罪,那是犹大的事,他应该
            自己承担。但在正常情况下,宗教领袖不是要教导、抚慰寻求帮助的人?为他们献祭?
            而这些人不但不管犹大的认罪,甚至对于自己把无罪的当成有罪的处理,也没有任何罪
            疚感。
          ●「殿里」:SG 3485,可能指「圣殿之内祭司们居住的处所」,但也有可能指「圣所和
                      至圣所的部分」。如果是后者,则是犹大不能进去的地区,这就表明犹大真
                      是不顾一切了。
          ●「吊死了」:SG 519,「悬梁自尽」,圣经中仅出现于此,也是新约圣经中唯一的一
                        次自杀记载。
          ◎犹大虽然后悔了,但他并不觉得耶稣还能怎样,亦即他压根就不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
            种说法,因此他就是选择「吊死」,而不是选择找耶稣或上帝忏悔(跟彼得不同)。
          ◎四福音书中仅有马太记录犹大的后悔并将钱退还,不过 徒 1:18-19 也纪录犹大的死。
          
    (三)祭司长用这三十舍客勒银子买一块田来埋葬外乡人,那块田称为「血田」。  27:6-8 
          ●「血价」:SG 5092+SG 129,「血的价格」、「血的补偿」。 
          ●「不可」放在库里:SG 3756+SG 1832,「是不合法的」。
          ●放在「库」里:SG 2878,「献给神的祭物」、「各耳板」,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7:6 
                           可 7:11 。 
          ●「窑户」:SG 2763,「陶匠」。
          ◎「窑户的一块田」:实际的意义可能指「属于某陶匠的田」,或指「陶匠历来取用黏土
                              ,后因黏土用尽而公开出售的土地」。原文中「窑户(陶匠)
                              SG 2763」是单数型态。
          ◎此处祭司们根据的经文应该是 申 23:18 。  
          ●「埋葬」外乡人:SG 5027,「埋葬处」,圣经中仅出现于此。
          ◎这些人在意那些仪文规矩,却一点也不在意将一个人谋杀的罪恶。

    (四)祭司长的举动应验了先知耶利米的预言。  27:9-10 
          ●「估定」:SG 5091,「评估」、「估价」、「定价」。
          ●「窑户」:SG 2763,「陶匠」。
          ◎这里应该是应验了先知撒迦利亚的话 亚 11:13 ,但耶利米的确是买过一块田地,也曾
            探访过窑匠,这段经文也反映了 耶 19:1-13 的记载。
          ◎太 27:3-10引 亚 11:13 说犹大的结局是应验了耶利米的预言,可能是因为马太福音中
            引用了 亚 11:12-13耶 32:6-9 ,而马太只取耶利米当代表,也有可能马太认为
            撒迦利亚这里是引用耶利米窑户的用意,所以就以比较有名的先知耶利米为代表。
          ◎「马太的解经方式」:一般解释圣经时,主要的目的是找出作者的原意。但圣经的权威
            部份并非在作者的人格与习惯,而在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耶稣时代的拉比习惯用「夫
            子式解经法」,用旧约经文印证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保罗在加拉太书为了反驳这些拉
            比的思想,也使用了这种解经法。马太福音的作者要写信给犹太文化下的基督徒,显然
            也必须藉助于这种当时犹太人熟知的解经法。我们应该进入犹太的夫子式解经法来了解
            作者 要表达的含意,并了解这样的解经法引证圣经不过是为了当自己既有的观念的佐证
            。既然权威是作者写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而不是作者的表达方式,我们阅读时就应
            该小心过滤什么是「表达方式」什么是「表达出来的思想」,以及什么是该听从与效法
            的权威,这是解经者应该尽心力的地方。
经文:

耶稣站在巡抚面前;巡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甚么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作见证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希奇。巡抚有一个常例,每逢这节期,随众人所要的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当时有一个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众人聚集的时候,彼拉多就对他们说:「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是巴拉巴呢?是称为基督的耶稣呢?」巡抚原知道他们是因为嫉妒才把他解了来。正坐堂的时候,他的夫人打发人来说:「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因为我今天在梦中为他受了许多的苦。」祭司长和长老挑唆众人,求释放巴拉巴,除灭耶稣。巡抚对众人说:「这两个人,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呢?」他们说:「巴拉巴。」彼拉多说:「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他们都说:「把他钉十字架!」巡抚说:「为甚么呢?他做了甚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地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于是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27:11-27:26

注释:

  十一、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  27:11-26可 15:2-15  路 23:2-4,13-25  约 18:29-19:16 
    (一)耶稣在罗马巡抚面前承认自己是犹太人的王。  27:11 
          ●「巡抚」:SG 2232,「省长」,直属罗马皇帝的官员,管理罗马帝国中较不重要的行
                      省。
          ●「你说的是」:SG 4771+SG 3004,「你说的」。
          ◎此处显然耶稣是受到政治性罪名「犹太人的王」的控告。

    (二)耶稣不回答所有的控告,以致巡抚觉得非常惊讶。  27:12-14 
          ●「作见证告你」:SG 2649,「对某人作不利的证词」。
          ●「甚觉」希奇:SG 3029,「极度地」。
          ●甚觉「希奇」:SG 2296,「惊讶」、「诧异」。
          ◎按罗马法律规定,被控者如果不为自己辩护,应再给他三次机会,使他有机会改变心意
            ,为自己辩护,然后才可以宣判。如果被控者一直不为自己辩护,那法庭就宣告罪名成
            立。
          ◎这里显然影射 赛 53:7 的记载「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三)巡抚知道控告耶稣的人的动机,因此想利用节期释囚的惯例来释放耶稣。 27:15-18 
          ●「有一个常例」:SG 1486,「惯例」、「惯于」。
          ●「众人」所要的:SG 3793,「群众」、「人群」。
          ●「出名的」囚犯:SG 1978,「恶名昭彰的」、「有名的」。
          ●「巴拉巴」:亚兰文原意是「父亲的儿子」。原来是作为人名后的描述词或别号,马太
                        福音中有些版本作「耶稣巴拉巴」,很可能这个巴拉巴的名字也叫「耶稣
                        」。有些证据显示这名称也见于一些拉比的家族,因此巴拉巴也有可能是
                        某着名拉比之子。
          ●「解了来」:SG 3860,「交予」、「移交」。

    (四)巡抚夫人也叫人告诉巡抚不要参与「陷害」耶稣的事。  27:19 
          ●坐「堂」:SG 968,「法庭」、「裁判席」。
          ●「义人」:SG 1342,是「无辜、清白之人」的意思。
          ●「一点不可管」:SG 3367,「没有一件事」,意思就是要彼拉多「撤销一切罪名」的
                            意思。
          ◎传统上认为彼拉多的夫人叫「克劳蒂亚」,是罗马皇帝提比留第三任妻子的私生女,是
            奥古斯都的孙女,彼拉多也可能是因为他的夫人才能获得巡抚的地位。仅有马太记载彼
            拉多的夫人曾经希望巡抚不要参与耶稣的案子。

    (五)众人受祭司长和长老的挑唆,要求巡抚释放巴拉巴,将耶稣钉十字架。 27:20-23 
          ●「挑唆」众人:SG 3982,「劝说」、「说服」。
          ●「除灭」耶稣:SG 622,「毁灭」。
          ●「他们都说」:SG 3004+SG 3956,「他们全部都说」、「他们每一个都说」。
          ●「把他钉十字架」:SG 4717,「钉十字架」。
          ◎「钉十字架」:是当时罗马帝国处决重大人犯的酷刑,只对强盗、杀人放火、叛国等罪
                          大恶极的囚犯施此刑罚。而且罗马的公民不可受此刑,只能用在殖民地
                          的人民。
          ◎彼拉多多次想要让群众放过耶稣,但结果群众仍然执意要把耶稣钉十字架。
          ◎巴拉巴所犯的罪,正好是祭司长们控告耶稣的罪名。然而众人却选择要释放真正犯作乱
            叛国罪的人,除掉没有作乱叛国的人。  

    (六)比拉多当众洗手,表明百姓应该自己承担杀义人的罪,然后顺从百姓的要求,释放巴拉巴
          ,将耶稣钉十字架。  27:24-26 
          ●说「也无济于事」:SG 3762+SG 5623,「没有用」、「没有帮助」。
          ●「反要生乱」:SG 235+SG 3123+SG 2351,「反而更加骚乱」。
          ◎「洗手」:应该是犹太的风俗 申 21:6  诗 26:6 ,表明自己与耶稣的死无关。
          ●「罪不在我」:SG 121+SG 1510,「我是无辜的」。
          ●你们「承当吧」:SG 3708,「观看」、「注意」。
          ◎「你们承当吧」与 27:4 大祭司和长老们对犹大的回答一样,仅仅「你」与「你们」的
            差别。
          ●「都回答」:SG 611+SG 3956,「每一个都回答」。
          ◎「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看到这句话不能不令人想起西元七十年耶路撒冷的
            惨状,这时候随意讲出的话,后果岂真是那么容易承担?
          ●「鞭打」:SG 5417,这是用一种九尾皮鞭来鞭打人的刑罚,这种鞭子尖端藏着铁块、
                      骨头,被鞭打的人会皮开肉烂。犹太人只限制鞭打40下以内 申 25:3 ,不
                      过罗马政府则不受这种限制。因为鞭打的刑罚过度残酷,所以罗马政府下令
                      凡是罗马公民都可以免受此刑。约瑟夫的犹太古史记载有一名囚犯被鞭至皮
                      肉变成酱状,骨头毕露,死状恐怖。如其他福音书所记载,彼拉多之前就已
                      经鞭打过耶稣,那这一次的鞭打应该是第二次的鞭打,是死刑过程的一部份。
经文:

巡抚的兵就把耶稣带进衙门,叫全营的兵都聚集在他那里。他们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用荆棘编做冠冕,戴在他头上,拿一根苇子放在他右手里,跪在他面前,戏弄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27:27-27:31

注释:

  十二、耶稣被兵丁戏弄  27:27-31可 15:16-20 
    (一)兵丁让耶稣穿朱袍带荆棘冠冕,戏弄嘲讽耶稣。  27:27-30 
          ◎「巡抚的兵」:这些兵并非正规罗马军,而是辅助的部队,徵召自巴勒斯坦四周的非犹
                          太人,直接由巡抚控制。因此这些部队会比较仇视犹太人。
          ●「衙门」:SG 4232,「总督府」、「巡抚官邸」。
          ●全「营」:SG 4686,「古罗马步兵队」,约300到600人, 是一个兵团的十分之一。
          ●朱红色「袍子」:SG 5511,「军装的披风」,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7:28,31 。
          ◎「朱红色袍子」:一种军人、军官、官吏、皇帝所穿的短外衣与披肩。这是由当地一种
                            虫提炼出来的染料染成的,朱红色的深度不易分辨, 可 15:17,20 
                             约 19:2,5 就称之为「紫袍」。
          ●「打」他的头:SG 5180,「击打」,原文的时态是「不完成式」,显示这是「不断的
                          打他的头」。如果耶稣的荆棘冠冕刺是向内的话,那这种动作就是相当
                          残忍的刑求。

    (二)戏弄完了就让耶稣换上原来的衣服,带他去钉十字架。  27:31 
          ●「带」他出去:SG 520,「强行带走」、「押走」。
          ◎因为犹太人不能接受「赤裸」,所以耶稣还穿上衣服去钉十字架,而且当时也不许公开
            戏弄犹太人,因此耶稣钉十字架时,荆棘冠冕应该也脱掉了。
经文:

他们出来的时候,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到了一个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髅地」。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他尝了,就不肯喝。他们既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又坐在那里看守他。在他头以上安一个牌子,写着他的罪状,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当时,有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从那里经过的人讥诮他,摇着头,说:「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他倚靠神,神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神的儿子。』」那和他同钉的强盗也是这样地讥诮他。 27:32-27:44

注释:

  十三、耶稣被钉十字架  27:32-44可 15:21-32  路 23:26-43  约 19:17-24 
    (一)古利奈人西门被兵丁强迫背耶稣的十字架同去各各他刑场。  27:32-33 
          ◎「他们出来的时候」:圣经虽然没有明说,不过应该是指「出城的时候」,因为
                                 可 15:21  路 23:26 都说「西门是乡下来」,因此在城外遇到
                                行刑的队伍是比较可能的。
          ●「勉强」:SG 29,「强迫」、「徵用」、「强迫服劳役」,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5:41  27:32  可 15:21 。
          ●「古利奈」:是当时非洲北部吕彼亚省的重要城邑。
          ●「各各他」:字义是「头骨」。
          ●「髑髅」:SG 2898,「头骨」。
          ◎通常犯人要自己背十字架的横梁到刑场,此木重大约十三到十八公斤,耶稣可能因为受
            伤太严重,以致无力全程背负十字架。
          ◎背十字架的「西门」的家人,后来成为很好的基督徒。可以参考 罗 16:13 。而
             可 15:21 说明亚力山大与鲁孚应该是马可福音读者熟悉的人。这个「西门」被称为是
            「古利奈人」,有人认为「西门」这个名字显出他是犹太人。不过「西门」这个名字虽
            是犹太人常用的名字(用来翻译旧约的「西缅」),但是这个名字在古希腊就出现过,
            他的两个儿子「亚力山大」与「鲁孚」的名字也是犹太人与希腊人都常用的,因此无法
            以名字为理由说他是犹太人。

    (二)耶稣拒喝兵丁给的苦胆酒,兵丁将耶稣钉十字架之后,就抽签分耶稣的衣服。 27:34-36 
          ●「苦胆」:SG 5521,「胆汁」、「苦的东西」,圣经中出现于 太 27:34  徒 8:23可 15:23 说是「没药调和的酒」,马太一方面用比较广义的字来描述苦味
                      的来源,也与 诗 69:21 的记载连结。
          ●「调和」:SG 3396,「混合」、「参杂」。
          ◎「苦胆调和的酒」:犹太人根据 箴 31:6 有个习俗,给那些即将被处决的人喝掺入没
                              药或苦胆的酒,使他们对痛的反应比较不敏锐。也有另一种说法是
                              士兵故意用非常苦的酒让耶稣喝,是要玩弄耶稣。
          ◎「钉十字架」:犯人的双手被钉在横梁上,双脚被捆或钉在直梁上。柱上另有一块突出
                          的木头,可以让犯人坐上,支撑部份身体重量。只有奴隶与非罗马公民
                          才能够被判处此刑罚。
          ●「拈阄」:SG 906+SG 2819,「抽签」。
          ◎「拈阄分衣服」:传统上十字架的受刑人都是裸身被钉的,所以受刑人的衣服就成为执
                            行人的所得。马太几乎逐字引用 诗 22:18 的七十士译本经文。
          ◎ 27:36 是马太独有的记载,大概是要说明耶稣的确是死在十字架上。

    (三)耶稣的头上的牌子写明他的罪状是「犹太人的王」,旁边有两强盗与耶稣同钉死。
           27:37-38 
          ●「一个牌子」:SG 156,「罪状」、「被控的罪名」、「法律行动的根据」。
                           约 19:20 记载这是用希伯来文、希腊文与拉丁文撰写的。
          ●「强盗」:SG 3027,「革命份子」、「游击队」、「土匪」。

    (四)众人、宗教领袖,甚至是同钉的强盗都讥笑耶稣。  27:39-44 
          ●「讥诮」他:SG 987,「诽谤」、「嘲骂」、「奚落」。
          ●「倚靠」神:SG 3982,「信赖」。
          ●这样地「讥诮」他:SG 3679,「侮辱」。
          ◎耶稣在此忍受众人的讽刺与侮辱,其实他是为这些人死,而这些人居然用各样的方式让
            他身心痛苦....。
          ◎一般认为耶稣被定十字架有以下的几个过程:到达各各他 太 27:33 、不接受苦酒
             太 27:34 、兵丁分衣服  太 27:35 、安放耶稣头上「犹太人的王」牌子 太 27:37 
            、与两个强盗同钉十字架 太 27:38 、耶稣第一次呼喊「赦免他们」 路 23:34 、耶稣
            被路过的人讥笑 太 27:39-44 、两个强盗对话 路 23:39-43 、耶稣第二次呼喊「今日
            要和我一起在乐园里」 路 23:43 、耶稣第三次呼喊「妇人,看啊,这是你的儿子」
             约 19:26-27 、各各他被黑暗笼罩 太 27:45 、耶稣第四次呼喊「我的神为什么离弃
            我」 太 27:46 、耶稣第五次呼喊「我渴了」 约 19:28 、耶稣第六次呼喊「成了」
             约 19:30 、耶稣第七次呼喊「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在你手中」 路 23:46 、耶稣死
            了 太 27:50  约 19:30
经文:

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神!我的神!为甚么离弃我?」站在那里的人,有的听见就说:「这个人呼叫以利亚呢!」内中有一个人赶紧跑去,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苇子上,送给他喝。其余的人说:「且等着,看以利亚来救他不来。」耶稣又大声喊叫,气就断了。忽然,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也震动,磐石也崩裂,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进了圣城,向许多人显现。百夫长和一同看守耶稣的人看见地震并所经历的事,就极其害怕,说:「这真是神的儿子了!」有好些妇女在那里,远远地观看;她们是从加利利跟随耶稣来服事他的。内中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又有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并有西庇太两个儿子的母亲。 27:45-27:56

注释:

  十四、耶稣死亡的状况  27:45-56可 15:33-41  路 23:44-49  约 19:28-30 
    (一)中午到下午三点间,遍地黑暗,耶稣在下午三点时,大喊并问上帝为何离弃他。
           27:45-46 
          ●「午正」:SG 1623+SG 5610,「第六个小时」,指中午十二点。
          ●「申初」:SG 5610+SG 1766,「第九个小时」,指下午三点。
          ◎「遍地都黑暗」:应该不是「日蚀」,因为当时正是月圆。而可能因为其他的原因。
          ●「以利!」:SG 2241,是希伯来文「我的神」的音译,跟亚兰文的「以利亚」很接近
                        ,所以旁人听错了。
          ●「拉马撒巴各大尼」:SG 4518,是亚兰文,「祢已弃绝我」。
          ◎此处耶稣使用 诗 22:1 来表达他的痛苦。
          ◎教会传统上认为这是耶稣承担了世人的罪恶而遭上帝愤怒离弃的反应,大概除了这种解
            释法,很难有其他的解释可以合理的说明耶稣在十字架上大声痛苦呼喊的理由。但耶稣
            跟天父怎样「分开」,则是一件我们无法理解的奥秘,可以想像天父一定也很痛苦。
             
    (二)有人以为耶稣正在呼叫以利亚,有人拿醋给耶稣喝,其他人则等着看热闹  27:47-49 
          ●「海绒」:SG 4699,「海绵」。
          ●「蘸满」:SG 4130,「充满」。
          ●「醋」:SG 3690,「酸葡萄酒」、「酒醋」,当时平民和罗马兵用来提神解渴。
          ●「苇子」:SG 2563,「芦苇」。
          ●「且等着」:SG 863,意义是「任凭」或「容让」。
          ◎此处的行为可参考 约 19:28-29 ,应验 诗 69:21 的记载,也可能是一种戏弄的行径。

    (三)耶稣又大声喊叫就断气了,此时圣殿的幔子裂开、地震,有些圣徒复活进入耶路撒冷向人
          显现。  27:50-53 
          ●「气就断了」:SG 863+SG 3588+SG 4151,「他舍去了(或交出了)灵魂」。
          ●「忽然」:SG 2532+SG 2400,「并且,看啊」。
          ◎「圣殿的幔子」:圣殿共有两个幔子,一个是用来分隔至圣所与圣所的,另一个则是分
                            隔圣所和院子的幔子。前者用以遮蔽至圣所,平日没有人进去,只有
                            大祭司一年一度在赎罪日进去替众人赎罪。不管哪个幔子裂开,都表
                            达了上帝和世人间的阻隔已经被除去了,或者圣殿的功用已经被废除
                            ,此处的「幔子」是单数型态。
          ◎根据史学家(约瑟夫等)的记载,西元三十年左右,圣殿的东门无故自行打开,有大光
            出现,圣殿巨大的梁木突然掉下来,摔成片段。这个记载不一定跟这里所说的幔子裂开
            有关,不过也有可能是同一件事。
          ◎ 太 27:51-53 的地震和死人复活的事件,都是马太独有的资料。不过因为缺乏其他资
            料,所以我们也无从了解细节。

    (四)执行死刑的人看见这些事就非常害怕,认为他们真的杀了神的儿子。  27:54 
          ●「所经历的事」:SG 1096,「已发生的事」。
          ●「极其害怕」:SG 5399+SG 4970,「极度惊恐」。
             
    (五)有不少由加利利跟随耶稣来的妇女远远的目睹这一切事情。 27:55-56 
          ●「远远地」:SG 3113,「自远处」。
          ●「服事」他的:SG 1247,「服务」、「供给」、「看顾」。
          ◎此处的名单包含「抹大拉的马利亚」、「西庇太两个儿子的母亲(就是撒罗米),也是
            耶稣母亲的姊妹」、「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就是耶稣的母亲)」。 约 19:25 还
            提到一个「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也可能是这个马利亚
            。
经文:

到了晚上,有一个财主,名叫约瑟,是亚利马太来的,他也是耶稣的门徒。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彼拉多就吩咐给他。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就是他凿在磐石里的。他又把大石头滚到墓门口,就去了。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在那里,对着坟墓坐着。 27:57-27:61

注释:

  十五、耶稣的安葬  27:57-61可 15:42-47  路 23:50-56  约 19:38-42 
    (一)亚利马太的财主约瑟去见比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得到比拉多的允许。 27:57-58 
          ●「晚上」:SG 3798,「傍晚」,这应该是周五傍晚四点以后了。
          ●「财主」:SG 444+SG 4145,「富裕的人」,可能与 赛 53:9 的预言相关。
          ●「亚利马太」:字义是「高处」,是一个犹太市镇,在耶路撒冷西北约三十公里。
          ◎当时的死刑犯尸体通常是不埋葬的,只留在野地任其被野兽吞噬,除非获得罗马官员的
            明确许可。约瑟愿意去请求一个叛乱份子(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罪名)的尸体,的确是
            需要相当的勇气。马可福音还纪录彼拉多经过确认耶稣死亡的程序才准许给予尸体
             可 15:44-45 。

    (二)约瑟用细麻布裹耶稣的身体放在自己的新坟墓中,并封上石头。 27:59-60 
          ●就「去了」:SG 565,「离开」。
          ◎当地的坟墓,通常是由一个岩洞做成。尸体则由像绷带一样的细麻布条缠绕起来,放在
            墓穴的架子上。然后墓穴外面封上一块大圆石,圆石底下有中央微陷沟槽供滚动。一般
            坟墓的墓石都相当巨大,几个人的力量无法移动,根据贝撒抄本的资料说耶稣墓前的墓
            石要大约20个人以上才能移动。
          
    (三)有两个妇女曾在耶稣的墓前停留。  27:61 
          ●「那个」马利亚:SG 243,「另一个」。
          ◎「那个马利亚」, 约 19:25 说这个人是「革罗罢SG 2832的妻子马利亚」,可能就是
             路 24:18 记载的「革流巴SG 2810」,也就是在以马忤斯遇见复活耶稣的两人之一。
          ◎由于这两个妇女曾经在耶稣的目前停留一段时间,所以这些妇女不会走错坟墓。
经文:

次日,就是预备日的第二天,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来见彼拉多,说:「大人,我们记得那诱惑人的还活着的时候曾说:『三日后我要复活。』因此,请吩咐人将坟墓把守妥当,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门徒来,把他偷了去,就告诉百姓说:『他从死里复活了。』这样,那后来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彼拉多说:「你们有看守的兵,去吧!尽你们所能的把守妥当。」他们就带着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头,将坟墓把守妥当。 27:62-27:66

注释:

  十六、看守坟墓  27:62-66 
        ◎这段也是马太独有的资料,应该主要是因为马太的读者是犹太人,他们能接触到许多犹太
          人的资讯与谣言,因此马太需要详细描述看守坟墓的事件。
    (一)公会的成员去见彼拉多,要求彼拉多派人看守坟墓以防门徒偷尸。  27:62-64 
          ●「预备日」:SG 3904,「预备」。
          ●「大人」:SG 2962,「主」、「主人」、「大人」。
          ●「诱惑人的」:SG 4108,「骗徒」、「欺骗者」。
          ●「把守妥当」:SG 805,「看守」、「防守」。
          ●「更利害了」:SG 5501,「更坏」、「更糟」。
          ◎ 太 27:62 记载这一天是安息日,而且还是逾越节的安息日,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居然违
            反规定来见彼拉多,做工处理卫兵事宜。当然他们还是可以用「没有走超过允许的路」
            、「没有进入彼拉多官邸」来当藉口,但实际上他们是已经「做工」了。

    (二)彼拉多准他们,给他们兵丁去看守坟墓。  27:65-66 
          ●「你们有看守的兵」:SG 2192+SG 2892,「拥有一队卫兵」。此处原文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命令语气,彼拉多要公会成员带罗马卫兵去看守。另一种
                                是直说语气,彼拉多准许公会成员用自己可以控制的圣殿警卫去
                                看守。
          ●「尽你们所能的」:SG 5613+SG 3608a,「就你们所知道的」。
          ●「封了」石头:SG 4972,「封印」,应该是用绳索及蜡封的印鉴,把盖住坟墓的圆形
                          大石封住。
经文:

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忽然,地大震动;因为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石头滚开,坐在上面。他的相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看守的人就因他吓得浑身乱战,甚至和死人一样。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看哪,我已经告诉你们了。」妇女们就急忙离开坟墓,又害怕,又大大地欢喜,跑去要报给他的门徒。忽然,耶稣遇见她们,说:「愿你们平安!」她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耶稣对她们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 28:1-28:10

注释:

  十七、耶稣复活  28:1-10可 16:1-8  路 24:1-12  约 20:1-18 
    (一)周日清晨,抹大拉的马利亚与「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遇到天使降临将墓石滚开。 
           28:1-3 
          ●安息日「将尽」:SG 3796,「之后」。
          ●「天快亮的时候」:SG 2020,「出现曙光」、「破晓」,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8:1  路 23:54 。
          ●「看坟墓」:SG 2334+SG 3588+SG 5028,「看那个坟墓」。当时的犹太人有一个传
                        统,就是在人死后三天去坟墓那里看看状况,确定人是已经死了。
          ◎此处对天使的描述与 但 10:6  7:9 中相似,且 28:2 说因为这个天使出现,发生地震。
          ◎「那个马利亚」,一般被认为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

    (二)看守坟墓的人因为天使吓坏了。  28:4 
          ●「浑身乱战」:SG 4579,「指人陷入颤抖之中」。
          ◎此处用模糊的说法来描述卫兵们面对超自然天使降临的恐惧反应。

    (三)天使要妇女不要害怕,因为耶稣已经复活了,并邀她们来看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天使并
          要妇女通知门徒往加利利去见复活的耶稣。  28:5-7 
          ●「照」他所说的:SG 2531,「正如」、「依照」。
          ●「安放主」的地方:SG 2749,原文仅是「躺」、「安置」,没有「主」。
          ●「快」去:SG 5035,「快速地」、「迅速地」。
          ●快「去」:SG 4198,「前行」、「离开」。
          ◎天使主要是安抚妇女,证实耶稣复活,并要求妇女去通知门徒下一步该做的事。

    (四)妇女急忙要去报信给门徒时,途中遇到耶稣。耶稣安慰妇女,要她们不要害怕,并要她们
          去告诉门徒往加利利去。  28:8-10 
          ●「急忙」离开:SG 5035,「快速地」、「迅速地」。
          ●急忙「离开」:SG 565,「去」、「离去」。
          ●「大大地」欢喜:SG 3173,「大」、「多」。
          ●「忽然」:SG 2400,「看啊」、「瞧」。
          ●「遇见」她们:SG 5221,「见面」、「相会」。
          ●「愿你们平安」:SG 5463,「喜乐」、「高兴」,这是希腊文惯常的见面语,与「你
                            好」意义差不多。
          ●「拜」他:SG 4352,「俯伏下拜」。
          ◎「抱住他的脚」:很明确的表明耶稣是肉身复活,而非只是幻影。
经文:

她们去的时候,看守的兵有几个进城去,将所经历的事都报给祭司长。祭司长和长老聚集商议,就拿许多银钱给兵丁,说:「你们要这样说:『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去了。』倘若这话被巡抚听见,有我们劝他,保你们无事。」兵丁受了银钱,就照所嘱咐他们的去行。这话就传说在犹太人中间,直到今日。 28:11-28:15

注释:

  十八、守卫被贿赂说谎  28:11-15   
    (一)看守的兵去回报情况给祭司长,祭司长们决定贿赂兵丁,并编造谎言以遮掩事实。 
           28:11-14 
          ●「去」的时候:SG 4198,「前行」、「离开」。
          ●「看守的兵」:前面有个SG 2400,「看啊」、「瞧」,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所经历的事都」:SG 537+SG 3588+SG 1096,「所有发生的事情」。
          ●「商议」:SG 4824,「谘询」、「会议」。
          ●「许多银钱」:SG 694+SG 2425,「足够的钱款」、「充分的银币」,大概是相当
                          多的一笔钱,因为士兵要背相当大的风险。
          ●「无事」:SG 275,「无忧无虑」、「无需挂心的」,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 28:14 
                       林前 7:32 。
          ◎这些兵丁是去报告给祭司长,所以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守卫可能是属于圣殿卫兵,并非直
            属彼拉多的罗马士兵。不过 28:14 又显示彼拉多对这些卫兵并非完全无管辖权。
          ◎如果兵丁真的睡着了,怎么能够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呢?而且站卫兵睡觉,在当时
            是要处以死刑的(因此祭司长要保他们无事),这些人居然能在整个大墓石被挪移的情
            况下还睡得不省人事,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无稽的谎言。

    (二)兵丁们照祭司长们的意思去做,于是犹太人中就传说耶稣的尸体乃是被门徒偷走。28:15|
          ●「兵丁受了银钱」:SG 2983+SG 3588+SG 694,「那些接受了银钱的」,实际就是
                              指「那些守卫坟墓的兵丁」。
          ◎事实上这个说法一直到殉道者游斯丁的时代仍是很流行的一种讲法。
经文:

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译: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28:16-28:20

注释:

  十九、门徒奉差遣  28:16-20           
    (一)门徒往加利利,在约定的山上就看见了耶稣。门徒就拜耶稣,不过还是有人心存疑惑。 
           28:16-17 
          ●「约定的」山上:SG 5021,「安排就绪」、「命令」、「指派」。
          ●「拜」他:SG 4352,「敬拜」、「在....之前俯伏」。
          ●「疑惑」:SG 1365,「犹豫」、「不肯定」,圣经中仅出现于 太14:31  28:17 。
          ◎「有人疑惑」:由原文中看起来,感到疑惑的是另外的一些人,亦即十一个门徒是没有
                          疑惑的。
          ◎马太可能在不经意之间表达了这时在场的人不只十一个人,有可能这时是保罗笔下的「
            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
          ◎ 28:16 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  太 26:22 提到「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
            利去」。耶稣在加利利山的显现,与他复活四十天内向多人显现最不同的地方,就是这
            次是预先约定的,而其他的显现都是忽然发生的。

    (二)耶稣宣告自己已经领受了所有的权柄,并要门徒去使万民作耶稣的门徒,奉父、子、圣灵
          的名为信徒施洗。  28:18-19 
          ●「万民」:SG 3956+SG 1484,「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国家」。
          ●使万民「作我的门徒」:SG 3100,原文是「教导某人成为门徒」。
          ●「奉」:SG 1519,可能是「凭藉」或「进入」的意思。
          ●「父、子、圣灵的名」:「父」、「子」、「圣灵」之前都各有一个冠词,而「名」是
                                  单数。
          ●「施洗」:SG 907,「行洗礼」。
          ●「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直译是「施洗他们归于父、子、圣灵的名」。
          ◎重点不单只是「施洗」,而是「成为耶稣的门徒」。耶稣的门徒特徵应该是怎样?我想
            绝对不是只追求丰盛与福气的一群人吧。
          ◎此处通常被称为「大使命」,亦即是升天前的耶稣对所有基督徒的命令。我们身为人,
            领受「文化使命」 创 1:26-28 ,自然会照着我们的天赋去关心这世界的各样事务,但
            身为基督徒,应该不能忘记此处耶稣交代最重要的共同使命。也不应该用自身领受的其
            他使命(政治、文化、慈惠事工等)来取代基督徒羣体的「大使命」,把教会、团契或
            小组等基督徒羣体变成是一般社团。

    (三)耶稣要门徒将耶稣所吩咐门徒的教训,教训信徒遵守,耶稣要常与门徒同在直到世界的末
          了。  28:20 
          ●「教训」:SG 1321,「教导」。
          ●「常」与你们同在:SG 3956,「每一个」、「任何」。
          ●世界的「末了」:SG 4930,「完成」、「成就」、「结尾」。
          ◎耶稣的应许是与让人作门徒的信徒「同在」,而不是「昌盛」、「顺利」等等,耶稣的
            同在应该比「昌盛」、「福气」更好!
重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