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书查经资料
零、背景:
一、时间:西元前786-746年之间,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二世统治以色列,
乌西亚统治犹大。
二、背景:
(一)南北国政治平静,经济富裕,埃及与亚述两大强国都处于军事衰败
的状态中。
(二)北国在军事上颇有成就。
(三)国土扩张、贸易发展,社会上贫富悬殊。
◎有如今天资本主义社会。
(四)耶和华之敬拜和迦南之地方宗教纠缠不清。
◎有如中南美的基督教和当地神秘宗教、精灵崇拜混杂。
韩国的基督教和当地精灵教混杂。
台湾的基督教和地方宗教混杂。
(五)对上帝的敬拜徒存敬虔的宗教仪式,内心只是敷衍,甚或热心,但不
知自己是信哪一个宗教。信仰到了不伦不类的地步。神职人员对这样
的信仰堕落亦不予以指责,为着本身的利益甚至不容许别人向这些信
仰堕落的人指责。
三、作者:
(一)阿摩司:意义是「上帝负担」(The LORD Carries)或
「上帝支持」(The LORD upholds)。
(二)以前住在犹大南部沙漠的提哥亚(耶路撒冷以南十英里),是犹大国
(南国)人。
(三)作者的职业是牧羊(一种名贵的羊)和种桑树。
(四)传信息之地集中在伯特利(北国以色列的宗教中心)。
(五)阿摩司工作的时间不长,大概是在西元前760-755年之间。
☆圣经中由南国到北国宣告上帝心意的先知只有「何西阿」和「阿摩司」两人。
四、信息:
(一)对象:北国以色列。
(二)以「公义」二字可以概括之。
五、特点:
(一)最早被记载的先知书。
(二)信息内容多用「诗」的形式写成。
(三)先知书中,运用希伯来文最好的一卷。
「●」:经文注释
「◎」:个人心得
「☆」:重要资料
经文:当犹大王乌西雅,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在位的时候,大地震前二年,提哥亚牧人中的阿摩司得默示论以色列。他说:耶和华必从锡安吼叫,从耶路撒冷发声;牧人的草场要悲哀;迦密的山顶要枯干。 1:1-1:2 注释:
壹、前言( 1:1-2 )
一、写作时间:乌西亚当犹大王、耶罗波安二世当以色列王、大地震前两年。 1:1
◎此大地震在 亚 14:5 中提及,可能与乌西亚王患麻疯被逐有
关,约在西元前760年左右
二、作者:提哥亚的牧人阿摩司。 1:1
●「提哥亚」:位于伯利恒以南5英里,耶路撒冷以南10英里,是海拔2800英尺
高原上的村庄。犹大王罗波安把提哥亚修筑为堡垒城。
●「牧人」:有社会地位的畜牧户。
三、信息对象:以色列。 1:1
●「得默示」:原意是「看见」,此字用来指特别的先知异象。
四、信息摘要:耶和华必快快审判。 1:2
●「吼叫」:指狮子突然向猎物飞扑时的吼叫。
●「发声」:可怕的声音,如暴风的吼叫。
●「悲哀」:原文或作「干旱」、「枯萎」。
●「迦密山顶」:在当时是一特别富庶之地。「迦密」:意为「果园」或
「肥沃之地」。
◎这里明确的说明先知的身份与发言时间,并提到上帝的审判如扑向猎物的狮子
,如暴风的吼声,袭向目标,破坏力能使最肥沃的土地枯干。
经文:耶和华如此说:大马士革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她的刑罚;因为她以打粮食的铁器打过基列。我却要降火在哈薛的家中,烧灭便哈达的宫殿。我必折断大马士革的门闩,剪除亚文平原的居民和伯•伊甸掌权的。亚兰人必被掳到吉珥。这是耶和华说的。 1:3-1:5 注释:
贰、对列国的审判( 1:3-2:16 )
◎每一篇都有一基本的结构:
A.使者的公式:以「耶和华如此说」开头,以「这是耶和华说的」结束。
B.控告的公式:「XXXX三番四次的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
阿摩司用这个公式的目的是使人集中注意力在最后一个项目上
,他不逐个去数算开头的三个项目,而直接针对第四项,由经
文看来,就是这最后一次犯罪促使耶和华对那国家施行审判。
「三番四次」也有可能是文学上的修词用语,用以表示不可胜
数。
●「免去他的刑罚」:原文是「把它收回」。意思是指神不会收回他的愤怒或审
判。
◎这里提出的审判似乎已无可避免了。
◎阿摩司书中的「犯罪SH 6588」一字主要不是指「道德上的败坏」,而是指「
背叛」和「叛变」的意思,是一个政治性字眼而非宗教性或道德性的字眼。意
思是背叛或反叛上帝的至高主权。
一、大马色―叙利亚( 1:3-5 )
●「大马色」:亚兰的首都,先知以首都来代表国家。
(一)罪行:以打粮食的铁器打过基列。
●「打粮食的铁器」:形容战争的残酷,以不人道的方式对待基列人。
●「征讨基列」:大概是 王下 13:3-7 的事迹。
●「基列」:指以色列在约旦河东面的领土。属于迦得支派,此处土地
非常肥沃。
(二)审判:降火烧灭、毁坏防卫、剪除居民、让人民被掳。
●「便哈达」:哈薛之子,意思是「哈达(当时的某神名)」之子。
●「降火」:指战争所带来的毁灭。
●「门闩」:代表城的防御。
◎此审判的应验: 王下 16:5-9 ,亚述王如此做了。
经文:耶和华如此说:迦萨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她的刑罚;因为她掳掠众民交给以东。我却要降火在迦萨的城内,烧灭其中的宫殿。我必剪除亚实突的居民和亚实基伦掌权的,也必反手攻击以革伦。非利士人所余剩的必都灭亡。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1:6-1:8 注释:
二、非利士( 1:6-8 )
(一)罪行:掳掠众民交给以东(奴隶买卖)。
●「众民」:大概是指「以色列人」,亚兰人攻打以色列时,非利士和
腓尼基趁机俘获以色列人,将他们卖给以东人作奴隶。
(二)审判:降火烧灭、剪除居民、灭亡。
◎此处所提之非利士城邑漏了「迦特」,可能迦特当时包括在犹大境内
或在亚实突权下。
◎迦萨是当时奴隶买卖的中心。
◎迦萨在西元前734年为亚述所灭。
经文:耶和华如此说:泰尔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她的刑罚;因为她将众民交给以东,并不记念弟兄的盟约。我却要降火在泰尔的城内,烧灭其中的宫殿。 1:9-1:10 注释:
三、推罗―腓尼基( 1:9-10 )
◎推罗是腓尼基地的主要海港,位于以色列的西北。
(一)罪行:将众民交给以东、不记念弟兄的盟约。
◎罪行同非利士,但多了「背了兄弟的盟约」。也许是指所罗门王和希
兰( 王上 5:12,9:13 )之间所立的条约。
◎当时国际间的条约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兄弟之盟」,包括双方的互惠
条件。
(二)审判:降火烧灭(同迦萨)。
经文:耶和华如此说:以东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她的刑罚;因为她拿刀追赶兄弟,毫无怜悯,发怒撕裂,永怀忿怒。我却要降火在提幔,烧灭波斯拉的宫殿。 1:11-1:12 注释:
四、以东( 1:11-12 )
(一)罪行:拿刀追赶弟兄毫无怜悯,发怒撕裂,永怀忿怒。
(二)审判:降火烧灭(同迦萨)。
●「提幔」:以东的主要城市,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以智慧出名。
●「波斯拉」:以东的重要堡垒城,是以东最坚固的城邑。
●由大卫王到乌西亚王期间,以东一直都在犹大的控制下,除了西元前
850 年约兰王时期外,故此敌意似乎有点问题。但目前少有当时情势
的记载资料,所以我们也不能随意否定这件事情的正确性。
但以色列、犹大被掳后即十分明显有此状况( 哀 4:21-22 )。
经文:耶和华如此说:亚扪人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因为他们剖开基列的孕妇,扩张自己的境界。我却要在争战呐喊的日子,旋风狂暴的时候,点火在拉巴的城内,烧灭其中的宫殿。他们的王和首领必一同被掳去。这是耶和华说的。 1:13-1:15 注释:
五、亚扪( 1:13-15 )
(一)罪行:剖开基列的孕妇,扩张自己的境界。
◎意在恐吓人民使人口减少,是边境战伎俩。
(二)审判:降火烧灭,王和首领被掳去。
●「旋风狂暴」:常形容神审判的天灾( 耶 23:19 30:23 )
,此处用来表明上帝向仇敌所发的烈怒。
●「拉巴」:亚扪的首都。「大城」的意思。
☆亚扪、摩押、基列今为约旦王国之领土。
经文:耶和华如此说:摩押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她的刑罚;因为她将以东王的骸骨焚烧成灰。我却要降火在摩押,烧灭加略的宫殿。摩押必在哄嚷呐喊吹角之中死亡。我必剪除摩押中的审判者,将其中的一切首领和他一同杀戮。这是耶和华说的。 2:1-2:3 注释:
六、摩押( 2:1-3 )
(一)罪行:将以东王的骸骨焚烧成灰。
◎巴勒斯坦地区的人相信焚烧骨骸可使人的灵魂不得安息,这种行为对
当时附近的民族来说是奇耻大辱。
(二)审判:降火烧灭、死亡,首领要被杀。
●「审判者」:「王」的同义词,一般指较低级的民间领袖,也许摩押
正向以色列进贡,所以用此字来表示摩押王。
经文:耶和华如此说:犹大人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因为他们厌弃耶和华的训诲,不遵守他的律例。他们列祖所随从虚假的偶像使他们走迷了。我却要降火在犹大,烧灭耶路撒冷的宫殿。 2:4-2:5 注释:
七、犹大( 2:4-5 )
(一)罪行:厌弃耶和华的训诲,不遵守他的律例。敬拜偶像,以致走迷了。
●「虚假的偶像」:原文是「虚假」,应该是指拜偶像而言。
◎唉!一个人的错误可以影响多少人?
(二)审判:降火烧灭。
◎此时乌西亚王已恢复了真正的敬拜方式,但似乎全国人心已麻木,习
于敷衍形式的敬拜。
◎此处的言词似乎稍稍缓和。
◎这一段声明上帝不是地方守护神,而是全世界的主宰。
◎先知由远到近宣告对以色列的敌国审判。起先以色列的听众应该都兴
高采烈,欢欣鼓舞,高声叫好,然而先知话锋一转,转到以色列的罪
行。
经文: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因他们为银子卖了义人,为一双鞋卖了穷人。他们见穷人头上所蒙的灰也都垂涎,阻碍谦卑人的道路。父子同一个女子行淫,亵渎我的圣名。他们在各坛旁铺人所当的衣服,卧在其上,又在他们神的庙中喝受罚之人的酒。 2:6-2:8 注释:
八、以色列( 2:6-16 )
(一)罪行: 2:6-8
1.社会上不公平,财富主导一切,使公义受到阻碍。 2:6-7
●「为了银子卖掉义人」:审判不公,贿赂影响司法的公义。
●「为了一双鞋卖掉穷人」:债主把负债者卖作奴隶,以索还债务。
即使连小如一双鞋价之债款也不放过。
◎大家向「钱」看,有钱能通鬼神,司法?怜悯?对当时的以色列人
和今日的台湾,都是笑话。
2.行淫,还是父子与同一女子行淫,亵渎神的名。 2:7
●「女子」可能指「巴力(当时的异教神)」庙中的神妓。
◎不管是宗教上之神妓或生活中的共妻,都是律法所不允许,也是
人类道德观念上所不许可。
3.在偶像坛前用人抵押的衣服铺着躺卧,用法庭的罚款在神庙中
买酒喝。 2:8
●「所当的衣服」:指披毯型的外衣,晚上可以做被铺。所以摩西
规定债主在日落前要归还负债人所抵押的外衣
( 出 22:26 、 申 24:12-13 )。
●「受罚之人」:或作「罚金」、「罚款」。
◎拜巴力本来就是很可耻的事,当日的巴力崇拜总是与「性」有关
,而这些人还堂而皇之的拿别人晚上的御寒衣物在偶像前铺着躺
卧(我们不难想像他们躺卧干嘛!),又拿他们在法庭因着不公
平的审判所获得的罚款来买酒喝,真是败坏到极点。
经文:我从以色列人面前除灭亚摩利人。他虽高大如香柏树,坚固如橡树,我却上灭他的果子,下绝他的根本。我也将你们从埃及地领上来,在旷野引导你们四十年,使你们得亚摩利人之地为业。我从你们子弟中兴起先知,又从你们少年人中兴起拿细耳人。以色列人哪,不是这样吗?这是耶和华说的。你们却给拿细耳人酒喝,嘱咐先知说:不要说预言。 2:9-2:12 注释:
(二)从前神的恩典: 2:9-12
1.神除灭亚摩利人,领以色列人出埃及。 2:9-10
●「亚摩利人」:意即「迦南人」。
●「上灭....下绝....」:完全毁灭之意。
2.神在以色列人中兴起先知、拿细耳人(敬虔人)。 2:11
●「拿细耳人」:归耶和华为圣的人,他们不可喝酒、剪发、接触
死尸。(见 民 6:1-8 )
3.以色列人竟弃绝并压抑先知的神言,与拿细耳人的敬虔。 2:12
◎上帝无论在外在的物质世界与内在的精神世界都赐福给以色列人,
外面打败强敌,进入安息之地,里面兴起先知替神发言,兴起拿细
耳人立志敬虔度日。而今天以色列人享受了物质的安逸,竟弃绝并
打压先知与拿细耳人,显出其不愿意以神为神。
经文:看哪,在你们所住之地,我必压你们,如同装满禾捆的车压物一样。快跑的不能逃脱;有力的不能用力;刚勇的也不能自救。拿弓的不能站立;腿快的不能逃脱;骑马的也不能自救。到那日,勇士中最有胆量的,必赤身逃跑。这是耶和华说的。 2:13-2:16 注释:
(二)审判: 2:13-16
1.审判必沈重的临到。 2:13
●「压」:可以解释作「压」或「切开」。
●「禾捆」:可以解释作「禾草」。
●第13节可以解释成: a.神的审判如重车压在人民身上。
b.以色列国民会如禾草被割禾车在禾场上切
开一样,在以色列国内遭受毁灭。
2.无人能逃脱,任谁也无能为力。
经文:以色列人哪,你们全家是我从埃及地领上来的,当听耶和华攻击你们的话: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因此,我必追讨你们的一切罪孽。 3:1-3:2 注释:
参、以色列的罪行与刑罚( 3:1-6:14 )
☆共有五篇讲章,三篇以「当听....的话」开头,两篇以「有祸了」开头。
一、第一篇( 3:1-15 )
(一)审判的基础 3:1-2
1.以色列人是上帝从埃及领上来的―上帝有主权。 3:1
2.上帝在万族中独特的拣选以色列人―关系独特。 3:2
●「认识」:不只是理智上的知道,还包括共同进入一个密切的
关系。在这里可以解释为独特的拣选。 创 4:1 用
此字来表示「同房」的意思。
◎享有独特的恩典,同时亦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这样的标准只能直
接适用于以色列人与教会,用到社会上的人要多经过些考虑。但
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由此看见上帝对一个国家社会的真正要求是什
么,因而我们也该尽力让我们的社会公义符合这里的要求。
经文: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狮子若非抓食,岂能在林中咆哮呢?少壮狮子若无所得,岂能从洞中发声呢?若没有机槛,雀鸟岂能陷在网罗里呢?网罗若无所得,岂能从地上翻起呢?城中若吹角,百姓岂不惊恐呢?灾祸若临到一城,岂非耶和华所降的吗?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秘指示他的仆人―众先知,就一无所行。狮子吼叫,谁不惧怕呢?主耶和华发命,谁能不说预言呢? 3:3-3:8 注释:
(二)先知发言的缘故 3:3-8
1.凡事必有因。 3:3-6
● 3:3 可以译做「二人若没有约定,怎会一同走路呢?」。当日在
犹大荒僻的山地,路人稀少,若有两人同行,必是预先约定的。
●「机槛」:指装上饵的陷阱。
●「咆哮」:狮子抓住猎物时所发之声。
2.先知发言也是因为耶和华的指示。 3:7-8
◎先知用一连串说明因果关系的问句,目的要指出先知的信息是由神
而来,他既提出审判的警告,必定是因为神要降灾,故此听的人应
该有回应。
经文:要在亚实突的宫殿中和埃及地的宫殿里传扬说:你们要聚集在撒马利亚的山上,就看见城中有何等大的扰乱与欺压的事。那些以强暴抢夺财物、积蓄在自己家中的人不知道行正直的事。这是耶和华说的。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敌人必来围攻这地,使你的势力衰微,抢掠你的家宅。耶和华如此说:「牧人怎样从狮子口中抢回两条羊腿或半个耳朵,住撒马利亚的以色列人躺卧在床角上或铺绣花毯的榻上,他们得救也不过如此。」主耶和华―万军之神说:当听这话,警戒雅各家。我讨以色列罪的日子,也要讨伯特利祭坛的罪;坛角必被砍下,坠落于地。我要拆毁过冬和过夏的房屋。象牙的房屋也必毁灭;高大的房屋都归无有。这是耶和华说的。 3:9-3:15 注释:
(三)罪行与审判 3:9-15
1.撒玛利亚城内公义混乱,欺压之事不断,人以强暴夺财,不知正直
之事。 3:9-10
●「亚实突」:非利士的城市,希腊译本则作「亚述」。
●「家」与「宫殿」:原文都是「城堡」。
◎埃及、非利士、亚述一向被以色列人认为是罪恶的外邦国家,而
先知邀请这些国家的首领来观看上帝选民犯罪的状况,更是讽刺
以色列人犯罪程度的惊人。
2.审判:
(1)敌人围攻、抢掠城堡,得救者只是少数之人。 3:11-12
◎牧人要抢回狮子口中羊的残骸,是为了向主人交代,证明羊的
确是被野兽吃了,可参考 出 22:12-13 。
●「躺卧在....榻上」:原意不详,原文无「躺卧」一字,「铺
绣花毯」:有古译本做「大马色」。
●「得救」:这与第12节的「抢回」原文是同一字。
(2)亦要审判其宗教上的罪( 王下 23:15 实现此审判)。
3:13-14
●「警戒」:原文是「作证」的意思,该字是法庭上控诉的专用术语。
●「坛角」:逃命人之庇护与依据,可参考 王上 1:50-2:28 。
形状是突起的,祭司行赎罪之礼时,要将血抹在坛
角上,后来坛角演变为罪犯的避难所。
●「砍下坛角」的意思是不留任何寻求安全的机会,亦即以色列
人在审判的日子,没有任何保障可倚靠,而且无人幸免于难。
(3)剥削者的奢侈房屋亦要被毁。 3:15
●「过冬和过夏的房屋」:避寒和避暑的别墅。
●「象牙的房屋」:指以象牙嵌饰的屋宇。
经文:你们住撒马利亚山如巴珊母牛的啊,当听我的话―你们欺负贫寒的,压碎穷乏的,对家主说:拿酒来,我们喝吧!主耶和华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说:日子快到,人必用钩子将你们钩去,用鱼钩将你们余剩的钩去。你们各人必从破口直往前行,投入哈门。这是耶和华说的。 4:1-4:3 注释:
二、第二篇( 4:1-13 )
(一)对欺压贫穷之妇人的审判 4:1-3
1.罪行:欺负贫寒、压碎穷乏的,怂恿家主一同宴乐。 4:1
●「巴珊」:为加利利北部的高原,此处草场肥美,家畜优良。
●「巴珊的母牛」:形容富人的妻子。
●「家主」:「丈夫」的意思。
●「拿酒来,我们喝吧!」:「来欢宴喝酒吧!」的意思。
2.审判:被不人道的俘虏到他国。 4:2-3
●「用钩子钩去」:古人赶牛群上路的方法,而当年亚述用了类似的
方法赶逐俘虏离开国土。
●「破口」:城墙被敌人攻破时所留下的缺口。
●「哈门」:原文意思不明显,可能指亚述的一个山名,即百姓被掳
之地,或指黑门山(位于巴珊山脉),亦有人解释成「
粪池」或「乱葬岗」。
◎一般认为女人较有怜悯同情之心,而这些高贵的妇女不但没有,还怂
恿丈夫欺压穷人以增添自己的享受。
经文:以色列人哪,任你们往伯特利去犯罪,到吉甲加增罪过;每日早晨献上你们的祭物,每三日奉上你们的十分之一。任你们献有酵的感谢祭,把甘心祭宣传报告给众人,因为是你们所喜爱的。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4:4-4:5 注释:
(二)虚有其表的宗教 4:4-5
1.先知讽刺以色列人的敬拜活动有如「犯罪」。 4:4
◎伯特利和吉甲很早就是迦南人的敬拜中心,而此时是以色列人的敬
拜中心。
2.先知指出献祭等宗教仪式都只是自己所喜欢的(与敬拜上帝无关)。 4:5
●献上「有酵的感谢祭」并没有错(参考 利 2:11 7:11,13 23:17)。
◎摩西律法规定百姓每年三次朝见神(#申 16:16 ),每三年
把土产十分之一留给穷人( 申 14:28 )。这里记载的却是每天朝
见神,三天献上一次十分之一。
◎以色列人的敬拜盛大壮丽,又超越律法的要求甚多,似乎十分敬虔
,但生活上没有公义圣洁的表现,这样的崇拜仪式只是形式的,人
喜爱的,得罪神的,加增罪过的。
经文:我使你们在一切城中牙齿干净,在你们各处粮食缺乏,你们仍不归向我。这是耶和华说的。在收割的前三月,我使雨停止,不降在你们那里;我降雨在这城,不降雨在那城;这块地有雨,那块地无雨;无雨的就枯干了。这样,两三城的人凑到一城去找水,却喝不足;你们仍不归向我。这是耶和华说的。我以旱风、霉烂攻击你们,你们园中许多菜蔬、葡萄树、无花果树、橄榄树都被剪虫所吃;你们仍不归向我。这是耶和华说的。我降瘟疫在你们中间,像在埃及一样;用刀杀戮你们的少年人,使你们的马匹被掳掠,营中尸首的臭气扑鼻;你们仍不归向我。这是耶和华说的。我倾覆你们中间的城邑,如同我从前倾覆所多玛、蛾摩拉一样,使你们好像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你们仍不归向我。这是耶和华说的。以色列啊,我必向你如此行;以色列啊,我既这样行,你当预备迎见你的神。那创山、造风、将心意指示人、使晨光变为幽暗、脚踏在地之高处的,他的名是耶和华―万军之神。 4:6-4:13 注释:
(三)以色列的硬心与审判 4:6-13
1.七灾之后以色列人仍不归向神: 4:6-11
(1)饥荒 4:6
(2)旱灾 4:7-8
(3)霉烂 4:9
(4)剪虫 4:9
(5)瘟疫 4:10
(6)兵灾 4:10
(7)倾覆毁灭 4:11
◎上帝与以色列人立约时,饥荒、瘟疫、刀剑兵灾三类是盟约中背
约者当受的咒诅。可以参考 利 26 , 申 28 。
◎前五灾是天灾、兵灾是人祸、倾覆是神诅。
●「牙齿干净」:描写饥荒的情况。
●「归向」:「归回」、「转回」、「悔改」的意思。
●「在收割的前三月」:指每年的二、三月间,那时的春雨对农作
物的收成非常重要。
●「旱风」:指沙漠吹来干燥的东风,把农作物吹的枯黄。
●「霉烂」:指的是寄生虫的危害,将农作物弄得发白。
●「剪虫」:就是「蝗虫」。
●「倾覆城邑如所多玛、蛾摩拉」:不在盟约之中,但旧约审判中
常出现。
●「从火中....一根柴」:指经过刑罚后所剩下的余民。
◎原文这些灾都是用过去式,表示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所以看起来
这些都是警告性的灾祸,并没有动摇以色列的国力。
2.以色列人屡经苦难的教训仍不悔改,所以上帝要他们准备面对审判
的主―一次最终的审判。 4:12
● 4:12 之前有个「因此」,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亦即因为警告性
的灾祸对以色列人不发生作用,所以上帝要他面对自己:最终的
审判者。
3.「你的神」:创造者、启示者、使晨光变为幽暗,脚踏在地之
高处,名字是耶和华,万军的神。 4:13
●「高处」:原文作「背脊」,古人以战胜的王用脚踏在敌人背上
来描写胜利者的主权,这里是指神掌管全地。
◎以色列人遭遇前七灾时,应该会想到利未记、申命记中与上帝的
盟约。而他们还不悔改,至终要面对审判的主。
◎本来面对上帝应该是一件可喜的事,而这里的面对上帝却是一件
恐怖的刑罚,那位创造、启示、大有能力的掌权者,将是以色列
人所无法面对的审判。前七灾的恐怖,决比不上这次要面对先知
用平和语气描述其属性的上帝。而且这灾势必要施行。
经文:以色列家啊,要听我为你们所作的哀歌:以色列民(原文是处女)跌倒,不得再起;躺在地上,无人搀扶。主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家的城发出一千兵的,只剩一百;发出一百的,只剩十个。 5:1-5:3 注释:
三、第三篇( 5:1-17 )
(一)以色列的哀歌 5:1-3
●「哀歌」:即「挽歌」,丧礼的主要部份。
1.国家遭遇完全的灾祸,失去了原来的地位,且不能再复原。 5:1-2
2.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逃离兵灾回来报告消息。 5:3
经文:耶和华向以色列家如此说:你们要寻求我,就必存活。不要往伯特利寻求,不要进入吉甲,不要过到别是巴;因为吉甲必被掳掠,伯特利也必归于无有。要寻求耶和华,就必存活,免得他在约瑟家像火发出,在伯特利焚烧,无人扑灭。你们这使公平变为茵陈、将公义丢弃于地的,要寻求那造昴星和参星,使死荫变为晨光,使白日变为黑夜,命海水来浇在地上的―耶和华是他的名;他使力强的忽遭灭亡,以致保障遭遇毁坏。你们怨恨那在城门口责备人的,憎恶那说正直话的。你们践踏贫民,向他们勒索麦子;你们用凿过的石头建造房屋,却不得住在其内;栽种美好的葡萄园,却不得喝所出的酒。我知道你们的罪过何等多,你们的罪恶何等大。你们苦待义人,收受贿赂,在城门口屈枉穷乏人。所以通达人见这样的时势必静默不言,因为时势真恶。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这样,耶和华―万军之神必照你们所说的与你们同在。要恶恶好善,在城门口秉公行义;或者耶和华―万军之神向约瑟的余民施恩。主耶和华―万军之神如此说:在一切宽阔处必有哀号的声音;在各街市上必有人说:哀哉!哀哉!又必叫农夫来哭号,叫善唱哀歌的来举哀。在各葡萄园必有哀号的声音,因为我必从你中间经过。这是耶和华说的。 5:4-5:17 注释:
(二)向国民呼吁 5:4-17
1.要寻找耶和华得存活,不要只寻找那些被神圣化的地点,这些地方
将成虚空(或错误)。要寻找神得存活,免得其审判如火烧无法扑
灭。 5:4-6
●「吉甲」:与「必被掳掠」于原文采用相同的字母。
●「无有」:SH 2055,于原文可作「忧伤」或「罪恶」,后者尤
其指拜偶像。圣经作者并把伯特利(神的家)改为伯
亚文(偶像的家) 何 4:15 。
●上帝(天使)曾在伯特利和别是巴向以色列人的祖先显现(
创 26:23-25 28:10-22 46:1-4 )。
◎以色列人以为到这些宗教圣地献祭就等于寻求神或敬拜神,先知
劝告他们要真心寻求神,而不是迷信这些宗教圣地。
◎今日的基督徒是不是也如此?迷信圣地如「祷告山、教会」,迷
信名牌讲员,迷信特会。但真正努力研经、祷告寻求上帝的有谁
呢?
2.列举以色列人的罪与审判: 5:7-12
(1)使公平和公义失去。 5:7-9
a.这样的以色列人要寻找神,寻找设立恒星、日夜规律、水循环
定律(上帝设立公义的规律)的神。
b.寻找使力量强大的灭亡,摧毁堡垒的上帝(现在强大而践踏公
义的强者,将要面对的审判者是可以摧毁强大力量的神)。
●「茵陈」:是迦南地出产的一种苦菜,为一种沙漠植物,味极
苦涩。作者以此形容百姓抹煞公义所带来的后果。
●「昴星和参星」:为亚述人所敬拜,当时被认为是掌管季节更
换的恒星。
◎自然定律与公平正义,都被视为是上帝所设立的规范。
◎本来公平和公义是上帝设立的,也是人民应该享受的美好果实
,而今天以色列人居然让这甜美的公平变成人民想到就有如吃
茵陈般苦涩,又把上帝设立的公义丢弃于地。所以他们要面对
设立大自然规律,与人间公义并大有能力的审判者―耶和华。
(2)憎恶正直话与谏言。 5:10
●「城门口」:是当日生意买卖和裁判(地方司法)的地方。
●「说正直话的」:指公正的证人和法官。
(3)践踏贫民。 5:11
●「勒索麦子」:是指以高利贷的手段,收取麦子做为利息。
另一可能是穷人已把田地抵押,所收的麦子
要归还债主。
(4)苦待义人。 5:12
(5)收受贿赂。 5:12
(6)曲枉穷乏人。 5:12
(7)审判:不得享受所得来的美物。 5:11
●「用凿过的石头」:用这种石材盖的房子会更坚固耐用。
不过先知预言以色列人不久就亡国了
,盖这种坚固的房子也没用。
3.这样的情况,让慎重的人也只好闭口不言。 5:13
●「通达人」:指慎重的人。
◎国家社会到了这个地步,慎重的人也只好闭口不言,等待上帝的
审判。
4.先知劝百姓要恶恶好善,秉公行义,或者上帝会向审判后的余民
施恩。 5:14-15
●「余民」:显示上帝的审判下以色列人不会全部灭绝。
◎百姓以为到宗教圣地献祭,上帝就会与他们同在,而先知说他们
必须弃恶行善,才能得到上帝的悦纳。基督徒是否追求公平正义
(至少追求教会内的公平正义)胜过追求「说方言」、「感动」
、「被摸着」、「受激励」?
5.神(审判者)要从以色列人当中经过,以色列人要死亡,四处必有
哀歌响起。 5:16-17
●「宽阔处」:指城内的公众场所。
●「街市」:或指「街道」,或指「城墙外的乡村地方」。
◎上帝由民中经过,让人想起出埃及的第十灾( 出 11:1-12:51 )
,上帝经过的结果是全城的长子死亡。如今上帝也要如此
经过以色列地,带来死亡的审判。
经文:想望耶和华日子来到的有祸了!你们为何想望耶和华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景况好像人躲避狮子又遇见熊,或是进房屋以手靠墙,就被蛇咬。耶和华的日子不是黑暗没有光明吗?不是幽暗毫无光辉吗? 5:18-5:20 注释:
四、第四篇( 5:18-27 )
(一)耶和华的日子 5:18-20
1.想望耶和华日子到来的人有祸了。 5:18
2.耶和华的日子黑暗没有光明,灾祸连连,无可躲藏。 5:19-20
◎百姓一向以为「耶和华的日子」是仇敌受挫,选民获救,以色列
人在列国中被高举的时刻,一个荣耀的日子。
◎先知指出,对于不行公义的百姓而言,耶和华的日子是出乎意外
的灾祸连连与审判。
经文: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要使你们歌唱的声音远离我,因为我不听你们弹琴的响声。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以色列家啊,你们在旷野四十年,岂是将祭物和供物献给我呢?你们抬着为自己所造之摩洛的帐幕和偶像的龛,并你们的神星。所以我要把你们掳到大马士革以外。」这是耶和华、名为万军之神说的。 5:21-5:27 注释:
(二)虚空的宗教 5:21-27
1.上帝厌恶一切形式化的敬拜仪式、献祭与献诗。唯盼望敬拜者的生命
实质表现-公平与公义,出现在生活之中。 5:21-24
●「厌恶」:彻底憎厌,如同上帝厌恶迦南宗教一般( 申 12:31 16:22
)。
有形式而无内涵的崇拜方式,对耶和华而言有如迦南宗
教一样可厌。
●「节期」:指无酵节、五旬节、住棚节。
●「严肃会」:指任何节日(百姓放假庆祝)。
●「燔祭」:整只动物完全焚烧。
●「素祭」:所有献为礼物的祭。
●「平安祭」:神与人共享的祭。
●「不喜悦」:不闻(嗅觉方面的),不接受。
●「不顾」:不看(视觉方面的)。
◎这些节期、敬拜与仪式都是「你们的」。本来崇拜应该是上帝与人
共享的活动,而今天上帝用「你们的」,显示上帝眼中这样的敬拜
只是以色列人自以为是的活动,而上帝并不悦纳。
◎想想我们今天的崇拜、奉献与献诗,是不是也只是形式化的敬拜?
貌似虔诚,却无法带出教堂外。
2.以色列人在旷野40年所敬拜的,以及今日的敬拜,都是在拜偶像,
所以要被掳到大马士革外。 5:25-27
● 5:26 可以译做「所以你们将要抬着你们的王『索古特』和你们
的偶像『克完』,就是你们的星神,是你们为自己所造的。」
「索古特」和「克完」是亚述神只的名,前者是战争神,后者是土
星神。
● 5:26,27 两节原文都是连续式,可以解释成以色列人既然喜欢外邦
的神只,上帝就让他们被掳到外邦去。
●「大马士革外」:是指亚述地,西元前722年以色列人被亚述掳到这
里。
经文:国为列国之首,人最着名,且为以色列家所归向,在锡安和撒马利亚山安逸无虑的,有祸了!你们要过到甲尼察看,从那里往大城哈马去,又下到非利士人的迦特。看那些比你们的国还强吗?境界比你们的境界还宽吗?你们以为降祸的日子还远,坐在位上尽行强暴(或译:行强暴使审判临近)。你们躺卧在象牙床上,舒身在榻上,吃群中的羊羔,棚里的牛犊;弹琴鼓瑟,唱消闲的歌曲,为自己制造乐器,如同大卫所造的;以大碗喝酒,用上等的油抹身,却不为约瑟的苦难担忧。所以这些人必在被掳的人中首先被掳,舒身的人荒宴之乐必消灭了。 6:1-6:7 注释:
五、第五篇( 6:1-14 )
(一)审判安逸放纵的领袖有祸了 6:1-7 :同时向南北国发言。
1.以讽刺的手法指明审判的对象是那些安逸的领袖(包括以色列和犹大
的首都)。 6:1
●「国为列国之首」:这些领袖自认自己的国家强大。
●「人最着名」:指「国中杰出的领袖」。
●「为以色列家所归向」:指百姓将他们的纠纷诉讼带到首领和审判
官面前。
◎这些领袖因为国家的强盛而自满,自以为灾祸不会来临,他们可以
安枕无忧。
2.这些首领自傲的展示己国之虚荣。 6:2
●「甲尼」、「哈马」:均为亚兰的都市,位于以色列之北,当时可
能被以色列人攻陷。「甲尼」可能是
赛 10:9 的「迦基米施」。
●「迦特」:非利士的都市,当时臣属于犹大。
◎原文 6:2 的意思是那些自大的首领的陈言,要大家到那些城市看看
,由南到北再也找不出比以色列更富强的国家。
3.这些人以为神审判的日子还远,尽行强暴。
或:他们使以色列人脱离衰败的日子,却带来强暴的政权。 6:3
●「位」上:为特定名词,专指王位或审判官之位。
● 6:3 可译做「你们将衰败的日子抛开,却带来强暴的政权」。
4.这些领袖过着糜烂奢侈的生活,一点也不为国家的破败担忧。 6:4-6
●「舒身」:斜躺。
●「羊羔」、「牛犊」:「上等的嫩畜肉」。当时的人以小麦与大麦为
主食,肉则是留到特殊的日子才吃。这些人却
可以以上等的肉为主食。
●「如同大卫」:讽刺这些首领没有大卫的贤明,却又自比为大卫,
制造乐器为了表示自己颇懂音律。
●「唱消闲的歌曲」:原文意思不详,大概是指「无目的地弹奏乐器」
或指「即兴地演奏音乐」。
●「大碗喝酒」:用「大碗」或「盆」喝酒,生动的形容狂欢牛饮的
样子。
●「约瑟」:指以色列人。
◎1908-1910年发现的撒玛利亚陶器碎片(西元前841-742年)中,记
载了撒玛利亚统治阶级类似的行径(挥霍油跟酒)。
●「苦难」:「破败」、「粉碎」、「碎裂」。
5.所以这些人将要首先被掳,一切宴乐要止息。 6:7
◎这些人既然是「为首」、「最着名」所以神的审判也就是「首先被
掳」。
◎直接应用到教会身上,我们该想想我们是不是单单享受弟兄姊妹之间
胡搞瞎混的快乐,而忘记教会的危机?是不是以为自己是基督徒
,拥有特权,可以随意度日。而今天教会中少有努力研经,忠心
为上帝的子民分解真理的道的人。当上帝的子民来往奔走寻找上帝的
话时,多少人是用自己的经验强加于弟兄身上?多少人实行「属灵专
制」?又有多少人因为单单听到人的声音或假冒上帝声音的人声,而
陷入痛苦与旁徨中?多少渴慕真理的人是被教会专制的旋风卷离上帝
的?我们为「基督身体」的苦难担忧吗?
经文:主耶和华万军之神指着自己起誓说,我憎恶雅各的荣华,厌弃他的宫殿;因此我必将城和其中所有的都交付敌人。那时,若在一房之内剩下十个人,也都必死。死人的伯叔,就是烧他尸首的,要将这尸首搬到房外,问房屋内间的人说:「你那里还有人没有?」他必说:「没有」;又说:「不要作声,因为我们不可提耶和华的名。」看哪,耶和华出令,大房就被攻破,小屋就被打裂。 6:8-6:11 注释:
(二)毁灭与审判近了 6:8-11
1.上帝发誓,一定行审判,将一切交付敌人。 6:8
●「指着自己起誓」:因为没有更大的存在,所以上帝指着自己起誓。
●「荣华」:「骄傲」。
2.死亡全面性的临到,耶和华的名成为恐怖咒诅的名词。 6:9-11
●「烧他尸首」:火葬本是不被以色列人接受的方式,但是当时大概
为了防止瘟疫发生,或因死亡人数过多,只好用火
葬的方式。
●「不可提耶和华的名」:不提耶和华的名是因为怕提起会触怒神(百
姓深知此刑罚是来自耶和华),可能会降下
更多的灾祸。
经文:马岂能在崖石上奔跑?人岂能在那里用牛耕种呢?你们却使公平变为苦胆,使公义的果子变为茵陈。你们喜爱虚浮的事,自夸说,我们不是凭自己的力量取了角吗?耶和华万军之神说:以色列家啊,我必兴起一国攻击你们;他们必欺压你们,从哈马口直到亚拉巴的河。 6:12-6:14 注释:
(三)结论 6:12-14
1.以色列人做出夸大愚昧的事-把公平、公义变成苦胆、茵陈。 6:12
●一般人不会做出违反上帝所设立自然律的愚昧事(在山崖上要马奔
跑、牛耕地),而以色列人竟然把公平、公义丢弃!
2.以色列人又自夸力量大,结局就是全国灭亡。 6:13-14
●「虚浮的事」:或作「微不足道的事」。暗指「罗底巴亚米」,
位于基列东部的城市。
●「角」:力量的象徵。暗指「加宁」,以色列东北面的城市。
◎罗底巴亚米、加宁是亚述的边境城,为约阿施或耶罗波安二世由亚述
人手中夺下。先知的意思是以色列虽自夸自己能夺取此两城,却无法
与亚述的力量相比。
●「哈马口」、「亚拉巴」:分别为北国的南北边界。意思就是全国被
攻取。
经文:主耶和华指示我一件事:为王割菜(或译:草)之后,菜又发生;刚发生的时候,主造蝗虫。蝗虫吃尽那地的青物,我就说:「主耶和华啊,求你赦免;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耶和华就后悔,说:「这灾可以免了。」 7:1-7:3 注释:
肆、毁灭的异象( 7:1-8:3 )
☆内容包括四个异象和一个记载。
☆异象:用「主耶和华指示我一件事」开始,以阿摩司与耶和华之对话结束。
●「指示」:原文是「看见」。
(一)蝗灾 7:1-3
1.时间:为王割菜后,菜又刚发生时。 7:1
●「为王割菜(草)」:首批的收成纳入王库,做为人民的税项。
●「菜又发生、刚发生的时候」:春季较晚种的菜,以色列的夏季(干
季)来之前最后一次收成,若失收则
没有食物撑到下次收成(要等明年雨
季)。
●「蝗虫」:此字在旧约中只有在 鸿 3:17 中出现过,是指某一
种特定种类的蝗虫。
2.上帝造蝗虫要吃尽植物。 7:2
3.先知代求:因为以色列国力微弱,无法承受,求上帝赦免。 7:2
4.耶和华免去这灾。 7:3
●「后悔」:圣经用拟人法描写上帝的心意变化,此字原文没有「错误
」或「没有意料到」的意思。与中文的后悔不同,请特别
注意。
经文:主耶和华又指示我一件事:他命火来惩罚以色列,火就吞灭深渊,险些将地烧灭。我就说:「主耶和华啊,求你止息;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耶和华就后悔,说:「这灾也可免了。」 7:4-7:6 注释:
(二)火灾 7:4-6
1.上帝命火来惩罚以色列。 7:4
●「火」:可能指干旱之夏季所发生的火灾。
●「深渊」:太古的水泉。
●「命火来惩罚」:是法庭上的用语。
2.先知代求:因为以色列国力微弱,无法承受,求上帝止息。 7:5
◎阿摩司两次用「以色列微弱」来代求,都蒙上帝应允。先知肯为不友善
国家代祷,表示他真是深爱此国国民。
3.耶和华免去这灾。 7:6
经文:他又指示我一件事:有一道墙是按准绳建筑的,主手拿准绳站在其上。耶和华对我说:「阿摩司啊,你看见甚么?」我说:「看见准绳。」主说:「我要吊起准绳在我民以色列中,我必不再宽恕他们。以撒的邱坛必然凄凉,以色列的圣所必然荒废。我必兴起,用刀攻击耶罗波安的家。」 7:7-7:9 注释:
(三)准绳之灾 7:7-9
1.耶和华指示一道按准绳建的墙,上帝拿准绳站在墙上。 7:7
●「准绳」:即「铅垂线」,用以测量建筑物是否垂直。这里引伸为上
帝公义的标准。
●「一道按准绳建的墙」:指以色列,以色列本是上帝依照其公义标准
所建立的(如今已偏差)。
2.上帝问先知看到什么,回答是「准绳」。 7:8
◎上帝特别藉着问答来提醒先知上帝公义的标准。
3.上帝指示要吊起准绳在以色列中,上帝不再宽恕以色列。 7:8
◎上帝吊起准绳乃言明他要以他的公义与公平来衡量以色列人,藉以审
判以色列人。所以先知也会意不再代求。因为上帝已经提出关乎他公
平、公义标准的象徵来了,先知自知无权要上帝放弃其属性。
4.审判:以撒的邱坛必然凄凉,以色列的圣所必然荒废。上帝要用刀攻击
以色列人。 7:9
●「以撒」:指「以色列」。以撒是雅各的父亲。
●「邱坛」:以色列郊外山邱上所设立的宗教圣地,作为献祭与崇拜用
途(崇拜耶和华)。有一部份的邱坛原是迦南人的宗教崇
拜之处。
●「耶罗波安家」:也是指「以色列」人,耶罗波安是当时的以色列
王。
经文:伯特利的祭司亚玛谢打发人到以色列王耶罗波安那里,说:「阿摩司在以色列家中图谋背叛你;他所说的一切话,这国担当不起;因为阿摩司如此说:『耶罗波安必被刀杀,以色列民定被掳去离开本地。』」亚玛谢又对阿摩司说:「你这先见哪,要逃往犹大地去,在那里糊口,在那里说预言,却不要在伯特利再说预言;因为这里有王的圣所,有王的宫殿。」阿摩司对亚玛谢说:「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门徒(原文是儿子)。我是牧人,又是修理桑树的。耶和华选召我,使我不跟从羊群,对我说:『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说预言。』亚玛谢啊,现在你要听耶和华的话。你说:『不要向以色列说预言,也不要向以撒家滴下预言。』所以耶和华如此说:『你的妻子必在城中作妓女,你的儿女必倒在刀下;你的地必有人用绳子量了分取,你自己必死在污秽之地。以色列民定被掳去离开本地。』」 7:10-7:17 注释:
(四)记载:与亚玛谢之争 7:10-17
●「亚玛谢」:意思是「耶和华是强壮的」。
1.亚玛谢在王面前告状,说先知预言灭亡,图谋背叛。 7:10-11
●「伯特利的祭司」:事奉「金牛犊」的祭司,北国的宗教领袖,
其既得利益受到挑战,因此告先知叛变。
在当日南北国对立的政治情势下,告以此政治罪
名将使先知难容于当朝。
●「耶罗波安被刀杀」:是亚玛谢故意曲解阿摩司信息的控词,目的是
让此控告更能影响当权者。
2.亚玛谢恐吓先知回犹大地糊口(骗吃骗喝),因为这里有伟大的君
王。 7:12-13
●「先见」:可以翻译为「幻想家」,是嘲讽之话,将阿摩司看为江湖
术士一类的人。
3.阿摩司的回答: 7:14-15
(1)否认自己是职业性的先知,不是以说预言糊口,而是有正当的职业。
7:14
●「桑树」:原文指无花果树的一种,果子可做食物。
(2)说明其权威来自耶和华,乃是耶和华呼召其说预言。 7:15
4.对亚玛谢的审判: 7:16-17
(1)罪行:阻止先知说预言(上帝的话)。 7:16
(2)审判:妻子当妓女、儿女死亡、产业被瓜分,自己死在污秽之地。
7:17
●「污秽之地」:是指拜异教神明之处或外邦人的地方。
指因拜偶像、行淫、谋杀等罪恶而被玷污之地。
(参考 利 18:24-25,27 , 耶 3:9 , 结 36:18 )
(3)重申以色列人一定会被掳。 7:17
◎即使假先知威胁逼迫,上帝的话语仍然必定成立。
经文:主耶和华又指示我一件事:我看见一筐夏天的果子。他说:「阿摩司啊,你看见甚么?」我说:「看见一筐夏天的果子。」耶和华说:「我民以色列的结局到了,我必不再宽恕他们。」主耶和华说:「那日,殿中的诗歌变为哀号;必有许多尸首在各处抛弃,无人作声。」 8:1-8:3 注释:
(五)夏果之喻 8:1-3
1.上帝让先知看见「一筐夏果」。 1:1
●「夏天的果子」:即「成熟的果子」,此字原文非常接近「结局」。
此处是运用双关语,指出时候已经成熟,上帝要对
以色列人施行审判,而以色列人的结局也到了。
☆「夏果」:a.时机成熟
b.结局到了
2.上帝问先知见到什么?回答是「一筐夏天的果子」。 1:2
◎似乎上帝对特别或有双关不易了解的异象都透过问答的方式让先知深
入了解异象的含意,如前面准绳的异象也是如此。
3.上帝宣告以色列的结局到了,上帝要审判以色列,那时必充满哀嚎与
尸体。 1:3
●「殿」:大概是指「伯特利的祭坛」或者是「王宫」。
●「诗歌」:原文是「女性的歌唱者」。
●「诗歌变为哀号」:应该是「歌唱者要哀哭」。
●「无人作声」:感叹词,「嘘」(要人不要出声)的意思。
◎整节可以翻译成:耶和华说:那日,宫殿中的歌女要哀哭,有很多尸首
抛弃在各地,嘘!
经文:你们这些要吞吃穷乏人、使困苦人衰败的,当听我的话!你们说:月朔几时过去,我们好卖粮;安息日几时过去,我们好摆开麦子;卖出用小升斗,收银用大戥子,用诡诈的天平欺哄人,好用银子买贫寒人,用一双鞋换穷乏人,将坏了的麦子卖给人。耶和华指着雅各的荣耀起誓说:他们的一切行为,我必永远不忘。 8:4-8:7 注释:
伍、时候已到( 8:4-9:10 )
(一)败坏之地 8:4-7
1.上帝要审判那些吞吃穷乏人,使困苦人衰败的奸商。 8:4
●「吞吃」:可作「践踏」。
2.对那些商人而言,月朔和安息日不准工作是很不耐烦的。
因为他们想要买卖并取得不正当的利益。 8:5-6
●「月朔」:可以参考 民 28:11 ,每月阴历首日。这日百姓
举行庆祝,比安息日更隆重,包括向耶和华举行敬拜、献
祭等。这时候一切日常的工作都不可作(当然包含买卖交
易)。
●「小升斗」:用以减少卖出麦子的份量。
●「用大戥子」:为要增加麦子的价钱。当时没有钱币,而是用金属代
替。收取金银时就秤重量为价值。
●「坏了」:「垃圾」、「碎渣」。
●「坏了的麦子」:加了碎渣的麦子。
◎奸商使经济上的公平消失,正如第四节,这样的经济体制会吞吃穷乏
人,使困苦人衰败。
3.上帝发誓绝对不忘记、不赦免。 8:7
●「雅各的荣耀」:就是上帝自己。
经文:地岂不因这事震动?其上的居民不也悲哀吗?地必全然像尼罗河涨起,如同埃及河涌上落下。主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我必使你们的节期变为悲哀,歌曲变为哀歌。众人腰束麻布,头上光秃,使这场悲哀如丧独生子,至终如痛苦的日子一样。 8:8-8:10 注释:
(二)痛苦的日子 8:8-10
1.这样的事情让地震动,民悲哀,所以地震要临到成为审判。 8:8
◎「像尼罗河涨起....」:先知以有名的尼罗河涨退潮来形容地震。
2.上帝要使白天变黑暗(日蚀?),要使节期变悲哀,要使歌曲变哀歌。
8:9-10
●西元前763年6月15日以色列全境发生过一次日全蚀,西元前784年
当地也发生过日蚀。
3.众人要悲哀绝望,至终是苦毒的日子。 8:10
●「腰束麻布、头上光秃」:是哀悼和羞愧的表现(参考 赛 15:2-3
、 结 7:18 27:31 )。
头上光秃(因为拔头发)可见 申 14:1
,原是异教的风俗,后成为以色列人
哀伤的表现之一。
●「丧独子」:没有了盼望。
●「至终如痛苦的日子一样」:And the end of it will be like a
bitter day.
经文:主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必命饥荒降在地上。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他们必飘流,从这海到那海,从北边到东边,往来奔跑,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当那日,美貌的处女和少年的男子必因干渴发昏。那指着撒马利亚牛犊(原文是罪)起誓的说:但哪,我们指着你那里的活神起誓;又说:我们指着别是巴的神道(神:原文是活)起誓。这些人都必仆倒,永不再起来。 8:11-8:14 注释:
(三)神话语的饥荒 8:11-14
1.上帝将要命一种特殊的饥荒临到以色列人,就是听不到神话语的饥荒。 8:11
● 8:11 和合本略有译错,「人饥饿....耶和华的话」应译做「不是指没
有食物的饥荒,也不是指没有食水的干渴,乃是指没有听耶和华话的
机会」。
2.人必周游国中寻找上帝的话,却找不到。 8:12
●「这海到那海」:指死海到地中海,以色列的东南界到西界。
3.当日精力充沛的年轻一代必因此饥荒而发昏。 8:13
4.拜偶像的必定灭亡。 8:14
●「牛犊」:原文作「罪」,指以色列人敬拜的偶像。
●「神道」:原文作「道路」,大概是指往别示巴朝圣所经之路。
●「撒玛利亚、但、别是巴」:都是设有祭坛的城市,别是巴在南国
境内。
◎神的话语饥荒是上帝审判的另一高潮,您能想像先知用「干渴、发昏」
来形容人心的状况吗?我们的周遭岂不也是充满干渴、发昏的人心。
◎今天台湾的状况岂非也接近这样?有多少人真正听到上帝的话?有多少
热心的人东奔西跑寻找上帝的话与能力?然而祷告山真的给人上帝的话
了吗?大牌讲员真的给人上帝的话了吗?我们能坐视这种饥荒蔓延吗?
如果上帝不是执意要刑罚台湾,我们又知道这问题,怎能置之度外?
经文:我看见主站在祭坛旁边;他说:你要击打柱顶,使门槛震动,打碎柱顶,落在众人头上;所剩下的人,我必用刀杀戮,无一人能逃避,无一人能逃脱。他们虽然挖透阴间,我的手必取出他们来;虽然爬上天去,我必拿下他们来;虽然藏在迦密山顶,我必搜寻,捉出他们来;虽然从我眼前藏在海底,我必命蛇咬他们;虽被仇敌掳去,我必命刀剑杀戮他们;我必向他们定住眼目,降祸不降福。主―万军之耶和华摸地,地就消化,凡住在地上的都必悲哀。地必全然像尼罗河涨起,如同埃及河落下。那在天上建造楼阁、在地上安定穹苍、命海水浇在地上的―耶和华是他的名。 9:1-9:6 注释:
(四)击打祭坛 9:1-6
1.上帝站在祭坛旁边审判众人。 9:1
◎人在祭坛前,本可以藉着献祭得到神的怜恤,如今却成为审判的地方
。
2.上帝要毁去以色列一切的敬拜,并杀灭罪人,不留余地。 9:2-4
●「迦密山顶」:在地中海东北面,海拔1742公尺山脉连绵,浓林密布
,罕有人迹。
●「蛇」:「拉哈伯」或「维亚坦」,古时之恶兽,或异教神话中的水
怪,先知认为连这水怪上帝都能掌管和使用来审判以色列人
。
3.上帝的能力浩大,上帝是造物者。 9:5-6
●「消化」:即「熔化」或作「震动」。
●「楼阁」、「穹苍」:原文意思不详,前者可做「阶梯」,后者或作
「基础」。
经文:耶和华说:以色列人哪,我岂不看你们如古实人吗?我岂不是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领非利士人出迦斐托,领亚兰人出吉珥吗?主耶和华的眼目察看这有罪的国,必将这国从地上灭绝,却不将雅各家灭绝净尽。这是耶和华说的。我必出令,将以色列家分散在列国中,好像用筛子筛谷,连一粒也不落在地上。我民中的一切罪人说:灾祸必追不上我们,也迎不着我们。他们必死在刀下。 9:7-9:10 注释:
(五)神至高之主权 9:7-10
1.耶和华是全地的主,是公义的上帝。不管有没有领出原居地,上帝都一
致对待,上帝也领许多国家出原居地。以色列人没有理由有特殊待遇。
9:7-8
●「古实」:即现今之衣索匹亚,位于埃及之南。上帝没有领古实人
离开他们的原居地。以色列人以为上帝领他们出埃及,他
们就享有特殊地位,但在神眼中他们与没有这经历的古实
人一样。
古实人是黑人,以色列人轻视他们。但上帝对他们一视同
仁。
●「迦斐托」:即今日地中海东部属希腊的「克里特岛(和合本新约称
为革哩底)」。是非利士人的原居地。
●「吉珥」:可能指两河流域的「米所波大米」。
●「非利士人出迦斐托,亚兰人出吉珥」:时间大约在西元前第十二世
纪。
●「有罪的国」:指的是北国以色列这个政体。
●「雅各的家」:指的是北国的以色列人。
◎先知说了许多审判的信息之后,还提到上帝给以色列人留余地,没有
灭绝尽净。在上帝的公义中看得出上帝的爱。
2.耶和华施恩典给以色列,但罪人必不能逃脱。 9:8-10
●「分散」:与「筛」于原文是同一字。
●「连一粒也不落在地上」:大概是指罪人一个也不能逃脱上帝的审判。
筛谷子的时候,是把石头与杂物留在筛子里
,所以不落在地上的,是石头与杂物(代表
犯罪的领袖)。
经文:到那日,我必建立大卫倒塌的帐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坏的建立起来,重新修造,像古时一样,使以色列人得以东所余剩的和所有称为我名下的国。此乃行这事的耶和华说的。耶和华说:日子将到,耕种的必接续收割的;踹葡萄的必接续撒种的;大山要滴下甜酒;小山都必流奶(原文是消化,见约珥三章十八节)。我必使我民以色列被掳的归回;他们必重修荒废的城邑居住,栽种葡萄园,喝其中所出的酒,修造果木园,吃其中的果子。我要将他们栽于本地,他们不再从我所赐给他们的地上拔出来。这是耶和华―你的神说的。 9:11-9:15 注释:
陆、复兴的应许( 9:11-15 )
一、上帝到未来要复兴以色列国。 9:11-12
二、上帝要使被掳的以色列人归回本地。 9:13-14
●十三节是对丰收的描写,巴勒斯坦的农人在每年的十一月耕种,年底撒种,
四月割麦,八月将成熟的葡萄榨成酒。这里的意思是因为丰收的缘故,夏季
的收割工作延续到年底还未完成。
●「流奶」:原文是「熔化」,「小山都必流奶」的意思与上一句相同,指葡
萄酒流遍全地。
三、以色列人不再被拔出。 9:15
◎神的审判同时带着复兴的盼望。
◎整卷阿摩司书的信息可以用「公义」来概括,研读此书可以对上帝的公义属性,
以及上帝对人和国家的公义要求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不是单单凭印象来揣度。
重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