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查询  A+放大  A-缩小
经文:

马可福音 1:1-1:8

注释:

马可福音第一章
1.马可福音的作者对耶稣降生的故事好像没有兴趣,他的重点没有放在耶稣的降生,而是在耶稣的言行。

2.第一章1至8节:
第1节,这一节是马可福音的结论,作者故意将之编辑在最前面,这点也是马可福音编辑上的特色。作者用结论作开场白,告诉我们耶稣基督就是上帝的儿子,也是福音的本身。然后从第2节开始,要介绍耶稣基督是谁和他的事工。

第2至3节,这里写说「先知以赛亚在他的书上记载」,其实第2节是引用玛拉基书第三章1节才正确。第3节才是引用先知以赛亚的书第四十章3节。表明的意思是上帝的拯救来临了。

第4至5节,施洗约翰出来传福音的第一句话是「你们要悔改」,悔改是表明「改变」,从坏的变成好的。悔改才是获得上帝赦免的唯一途径。民众听他的呼吁,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民众都来领受他的施洗,表明愿意悔改。悔改,也是整本圣经的中心信息。

第6至8节,施洗约翰这种样式,和先知以利亚的样式很相近(参考列王纪下一:8)。他公开宣告有一位在他之后来的,比他更重要,他是用水洗礼,那位在他之后来的,要用「圣灵」为大家施洗。这「圣灵」是指上帝的能力。
经文:

马可福音 1:9-1:11

注释:

3.第一章9至11节:
短短三节经文,说明耶稣也和一般人一样接受施洗约翰的洗礼。耶稣接受洗礼,正好表示他跟一般人一样。

作者特别强调耶稣是来自加利利的拿撒勒,后来被人称之为「拿撒勒的耶稣」。当他接受洗礼之后,就「看见天开了」,这表示天人之间有很特别的连结(参考创世记廿八12—13,使徒行传七:55—56)。不但这样,还有圣灵充满在耶稣身上,这也是后来他在传福音事工上显示出能力的来源。
「你是我亲爱的儿子,我喜爱你。」这句话表明上帝公开的宣告,耶稣和上帝之间有特别的关系。
经文:

马可福音 1:12-1:13

注释:

4.第一章12至13节:
马可福音作者对耶稣受试探的过程并不重视,他重视的是耶稣已准备好传福音的工作,所以,从第4节到13节,就好像是耶稣出来工作的一段序言,然后从第14节开始介绍耶稣的工作。

马太、马可,和路加等这三本福音书都说耶稣是在圣灵的带领下,到旷野去受「撒但」的试探。撒但是诱惑者,也是生命的敌对者,是诱使人离弃上帝的力量。

在「旷野」长达「四十天」,表示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忍受撒但所有的诱惑、攻击。但耶稣并没有受到任何诱惑,之后,就有「天使伺候他」。
经文:

马可福音 1:14-1:20

注释:

5.从第一章14节开始,直到第八章26节止,都是记载耶稣在加利利地区传上帝国信息,和他所行的神迹奇事等记事。

6.第一章14至20节:
在施洗约翰「被关进监狱以后」,耶稣开始「到加利利去,宣讲上帝国的福音」。上帝国(或上帝的国),这是马可和路加两本福音书所用的字。在马太用「天国」,意思相同,指以上帝为生命之主的意思。

他传福音也招收门徒,表明他是一个老师。第一次招收的门徒有两个兄弟,就是西门(后来又称为彼得)和他弟弟安得烈,接着是招收雅各和约翰。他们都是听到耶稣的呼召,就「立刻」撇下所有的一切跟随耶稣去了。马可福音作者没有详细说明为甚么这两对兄弟愿意这样跟随耶稣去。
经文:

马可福音 1:21-1:22

注释:

7.第一章21至22节:
这一段经文简略说明耶稣工作的概况。表示耶稣身为一个老师,他传讲的上帝国信息,引起极大的回响,甚至民众认为他讲的和一般经学教师所传讲不一样,而且认为更有权威。

迦百农,这是彼得的家(第29节),也是后来耶稣在加利利主要的工作基地。
经文:

马可福音 1:23-1:28

注释:

8.第一章23至28节:
马可福音说耶稣开始传福音所做的第一件神迹,是治好一位被污灵附身的病人,时间是安息日,地点是在会堂里。

污灵,这是象徵使人心远离上帝的一种力量,马可福音的作者认为耶稣来到世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人回到上帝的面前,而这必须先除去人心的污秽。也因为他这次的医治,使「大家惊讶不已」,因为这是他们从来没有看过的事,也因此,耶稣的名声远播在整个加利利地区。


经文:

马可福音 1:29-1:31

注释:

9.第一章29至31节:
这是接连的医治神迹,且时间都是在安息日。耶稣又医治好彼得的岳母发高烧的病。彼得岳母得到医治后,随即起来服事耶稣和他的门徒。
经文:

马可福音 1:32-1:34

注释:

10.第一章32至34节:
「傍晚」,这是指隔天,也就是安息日已经过去了。城里的人接连地将病患都带来给耶稣看,耶稣治好所有的病人。但他特别禁止那些附在人身上的鬼不许说出他的身份。这是耶稣不希望会因此影响到他传上帝国信息的工作。
经文:

马可福音 1:35-1:39

注释:

11.第一章35至39节:
耶稣离开群众到偏僻的地方去祈祷,这点一直是耶稣传道生涯中很重要的活动。祈祷,是面对上帝,与上帝对话。群众的赞美声或许也会影响到耶稣的事工,作为一个人,他也需要离开群众,独自一人面对上帝。而大家找耶稣主要的目的,看来还是为了身体疾病,但是耶稣却是要传上帝国的信息。
第39节,这节概述了耶稣在加利利地区,走遍各地的会堂传道,也医病、赶鬼。
经文:

马可福音 1:40-1:45

注释:

12.第一章40至45节:
麻疯病人能想尽办法来到耶稣面前,必定是冒了许多生命危险。因为这种病人是被隔离的,若要进城必须高喊自己是「不洁净」的人(参考利未记十三:45—46)。因此,当他来求耶稣医治,必定是因为他听到关于耶稣的事,使他有充分的信心,相信耶稣能医治他。为此,使耶稣动了「恻隐之心」,并且「伸手摸他」。恻隐之心,也在表示上帝对人类苦难的拯救行动。耶稣伸手摸他,这非常违反当时人们的认知,因为麻疯病属于不洁净,耶稣若是一摸他,就连自己也不洁净了。

耶稣要他依照摩西法律规定去办理所有的手续,使自己恢复洁净的人,可以过社区共同生活。

可是这个人并没有依照耶稣嘱咐的「不要告诉任何人」,而是大力宣扬他领受到的恩典。结果这个人所做的,反而造成耶稣福音工作的障碍,耶稣只好避到偏僻之处。但是,民众为了要看见耶稣的特有能力,仍然「从各地来找他」。
经文:

马可福音 2:1-2:12

注释:

马可福音第二至六章
1.从第二章1节到三章6节,作者连续提出五个事件,说明耶稣和犹太人领袖之间发生冲突的问题;(1)第二章1至12节、第三章1至6节,这两段经文都是有关医治的问题。(2)第二章13至17节,是耶稣呼召税吏利未来作门徒。(3)第三章18至 22节,这是有关禁食的问题。(4)第二章23至27节,是有关违反安息日问题。特别是在第四与第五这两个事件都牵涉到安息日的规律,引起的反弹最大,因此在第三章6节说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决定联手对付耶稣甚至想杀害他。

2.第二章1至12节:
马可福音作者在编辑上很特别的手法,就是「三明治」编辑法,现在所读这段经文就是个例子,在第1至5节提到耶稣医治一位瘫痪的病人,然后第6至11节,提到经学教师对耶稣医治的方法很有意见,接下来是第12节这个病人回应耶稣的话。将这两段经文并在一起来看,有一个主题中心,是在讨论有关耶稣的权柄。这个问题可以与第十一章27至33节对照,祭司长、经学教师,和长老来质问耶稣的权柄,就会发现耶稣不论在医治能力或是在教导上,都引起当时的宗教领袖感受危机,因为群众都站在耶稣这一边,且认为耶稣的教导和经学教师不同,是比较有权威的(参考马可福音一:22)。

第1至5节,提到拆屋顶,这是因为当时的房屋结构,屋顶是用橄榄树枝、芦苇草茎交叉编织的,要拆开并不困难。作者在这里特别提起是「四个人抬着瘫痪病人」从屋顶上连同病人躺卧的褥子缒下到耶稣面前。第5节很重要,说耶稣是看到那些帮助瘫痪的人的信心,因而治好了这位病患,且所用的方法是用命令的语气对病人说:「你的罪蒙赦免了。」这可看出坚定的信心可以帮助别人得到耶稣的恩典。再者,早期的人认为生病跟犯罪有密切关系,因此,赦罪跟医治是一样的效力。

第6至7节,犹太人经学教师是相当有地位的,他们也是宗教领袖,主要负责教导民众认识摩西法律为主要工作。他们认为耶稣对这病人所说的「你的罪蒙赦免了」这句话,已经牵涉到僭越上帝的主权,涉及「亵渎上帝」的神圣。若是此种罪名成立,耶稣会被判处「亵渎上帝」,要判被人用石头打死的死刑(参考利未记廿四:16)。

第8至11节,「耶稣立刻看穿他们在转些甚么念头」,这句话已经在暗示耶稣跟一般人不同,他有特殊的能力,能够知道人内心的意念,而这是只有上帝才有的(参考撒母耳记上十六:7,耶利米书十七:10)。同时,耶稣也证明自己有权柄赦免人,就是要这个病人拿起他的褥子回家去。他用的同样是命令句型。表示耶稣的命令一出,事就成了,这跟创世记第一章所描述上帝的创造过程相同。

第12节说众人都「非常惊奇」耶稣有这样的能力,跟在第一章22节作者也说众人「惊奇」耶稣的教导相同。马可福音作者常用「惊奇」的字眼,表示当时的人对耶稣言行举止的反应,显示出众人对耶稣认识的不足,尤其是他的门徒更是如此。
经文:

马可福音 2:13-2:17

注释:

3.第二章13至17节:
第13节,民众喜欢聚集在耶稣身边听他的教导,跟第四章1至2节、第五章21节、第六章34节、第十章1节等记载相同。

税吏,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将这种工作者看成是「罪人」或是「坏人」(参考路加福音十九:7),因为这是在替罗马帝国徵税,犹太人当然不喜欢这样的人,也因为他们的工作是与罗马人常在一起,因此,也被看成是「不洁净」的人,他们不能参与会堂、圣殿的敬拜,甚至不能上法庭当证人。

「来跟从我」,耶稣呼召利未和呼召彼得、安得烈,以及雅各和约翰等门徒所用的话相同。注意,耶稣所用的都是命令语句。

注意第17节,这节也是诠释耶稣到世上来工作最明确的一节。「健康」与「有病的人」、「好人」与「坏人」对比。谁才需要上帝的救恩?也可问说是谁需要医生?这是耶稣提出来要让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去省思的功课。
经文:

马可福音 2:18-2:20

注释:

4.第二章18至20节:
施洗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都有「禁食」的习惯,因为前者本身就是属于严谨的灵修团体,后者可能是属于保守派的法利赛人,有的人甚至每个礼拜会禁食两次(参考路加福音十八:12)。依照摩西法律的规定,每年有一次是国家禁食日,就是「赎罪日」(参考利未记廿三:26—32)。而除了这个犹太人都会遵守的赎罪日禁食外,耶稣并没有教导他的门徒像施洗约翰或是一些保守派的法利赛人那样常禁食。其实在马太福音第六章16至18节,耶稣也谈过禁食应该是一件很隐密的事,不需要让人看见或知道。因为真实的禁食,是在向上帝表示忏悔、认罪之意,并不是用来炫耀自己在信仰上是多么敬虔。另外,禁食也是一种表示悲伤的方式。

在这里,耶稣用犹太人喜欢用的「婚宴」来比喻。婚宴,是喜乐的时候,当然没有人会禁食。因为禁食是在表示苦难、忏悔,或是苦修的方式。

「可是日子将到」,这句话通常表示审判的时间,但耶稣没有指明是甚么时候。耶稣在这里将自己比喻为「新郎」,用来预言他将会受难,那时候「就要禁食了」,表示哀伤、难过的时候将会来临。
经文:

马可福音 2:21-2:22

注释:

5.第二章21至22节:
这是两个比喻,但却是同样的意思。

「没有人拿新布去补旧衣服」,这是当时流行的一句俗语。跟第22节的「没有人拿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是同样的。因为新布需要先浸过水,使新布的张力减少,相对的旧衣服张力小了很多。而新酒张力很大,旧皮袋的弹性则是少了很多。都不适合放在一起。

「所以,新酒要装在新皮袋里」,这句作为上述两个比喻的结语。表示耶稣是带来一个崭新的时代,是过去犹太人从未见过,也是他们等待很久的弥赛亚。如今他们必须将过去使他们堕落的、错误的信仰观念和认识更改过来。这样,才会认识耶稣所代表的,就是上帝的救恩已经来到。
经文:

马可福音 2:23-2:28

注释:

6.第二章23至28节:
前面说耶稣的门徒没有禁食,现在说耶稣的门徒在安息日摘麦穗,马太福音第十二章1节说门徒是因为肚子饿,才会这样做。而根据摩西法律,人可以在肚子饿时摘麦穗来吃。但是,到了耶稣时代的犹太人,传统习俗已经增添了许多规定,让原本简单的安息日规律,增加到多达39项「不可」做的禁令,使人有窒碍难行的现象。

第25至26节,耶稣用大卫王在逃亡时,欺骗大祭司亚希米勒的事并且吃了圣饼的例子来回答(参考撒母耳记上廿一:1—6)。这是犹太人都知道的故事,耶稣强调同样是肚子饿,大卫就可以吃他不可以吃的圣饼充饥,为甚么他的门徒肚子饿,就不可以摘麦穗来吃?

第26节这里将亚希米勒写成他的儿子「亚比亚他」(参考撒母耳记上廿二:20)。

第27节是最重要的经文,「安息日是为人而设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而生的。」这是一句让当时的人耳目一新的新解,说明人不是安息日的奴隶,而是上帝创造万物时,要使包括人在内的受造万物,都能获得生命的赐福,而设立这安息日。
经文:

马可福音 3:1-3:6

注释:

7.第三章1至6节:
耶稣在「安息日」治病并不第一次,在马可福音第一章21至28节就有记载他在安息日到会堂,遇见一位被污灵附身的人,耶稣随即治好了他,那件医治的神迹让大家大开眼目,惊讶不已(参考马可福音一:23—28)。然后在同一天,他也医治了彼得岳母发烧的病(参考马可福音一:29—31)。可是当时都没有传出任何反弹的声音。

现在同样在安息日,也是耶稣在会堂医治病人的事件,却引起法利赛人大为不满。作者在第2节用「窥伺」一词,形容这些法利赛人的心态,就是在等着看耶稣是否敢在安息日医治人。

第3至4节,耶稣当然知道他们的心思。因此,他没有立即的医治动作,而是请那手枯萎的人站到众人面前,然后问大家安息日是否可以「做好事」这个问题。要注意的是耶稣用「做好事还是坏事?救命还是害命?」将之放在一起提问,用意很明显,表明没有救治这个手枯萎的人,等于是在残害他的生命,让这人继续受苦下去,这等于是做坏事,而绝对不是上帝设立安息日的用意。

重点是在第5节,耶稣对这些人冷漠的态度感到「悲伤」。这里用「他们的心肠刚硬」,这用词也是描述早年埃及国王回应上帝要求他释放以色列人民的态度(参考出埃及记七:13、22、八:15、19),因国王的心刚硬而引起上帝的忿怒。这里耶稣用命令的语句,要这个人「把手伸直」,这样,病就好了起来。

注意第 6节,法利赛人结合希律党人要杀害耶稣,这两种人在政治意识上是完全不相同的人,却为了要杀害耶稣而结合在一起,这里是第一次,他们第二次合作是在马可福音第十二章13至17节,他们联手设计缴税给罗马皇帝的问题,想要陷害耶稣。
经文:

马可福音 3:7-3:12

注释:

8.第三章7至12节:
耶稣的名声已经因为他传讲的上帝国信息,和他特有的医病、赶鬼能力,在加利利地区传开来,因此,只要他到的地方,就会有群众围绕过来。

这里说众人因听见耶稣所做的一切事,就分别从「加利利、犹大、耶路撒冷、以土买、约旦河对岸地区,以及泰尔和西顿附近的城市」等地来找耶稣。

第11至12节,污灵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暴露耶稣的身分,因为这样就可以阻碍耶稣继续传扬上帝国福音的信息。但耶稣则是「严厉地嘱咐他们不可以说出他是谁」。这里的「嘱咐」含有「斥责」之意。
经文:

马可福音 3:13-3:19

注释:

9.第三章13至19节:
从开始到现在跟随耶稣的人很多,但耶稣是从门徒当中拣选出共「十二个人」。第14节说他称呼这十二个人为「使徒」。这名称并不是耶稣时代的称呼,应该是早期教会为了和后来选出来的「门徒」有所区别(参考使徒行传十二:2—6)。 

这里也说耶稣拣选他们,是为了要训练他们,之后要差遣他们出去传扬上帝国的信息,并且让他们有能力赶鬼。

这十二位门徒是包括了先前已经呼召来跟随的五个,因此,这里是从众多人当中又选出七个。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二个门徒当中,有政治立场完全相反的人,那就是第18节的激进党派的「西门」,他就是和身为税吏的利未政治立场完全不同。
经文:

马可福音 3:20-3:35

注释:

10.第三章20至35节:
这段经文再次呈现马可福音特有的「三明治」编辑法,就是第20至21节有人说耶稣「疯了」,之后接续第31至35节,说他的母亲和兄弟姊妹来探望他。中间插入的经文是第22至30节,有犹太人领袖认为耶稣是被鬼王别西卜附身,才会有这样的能力。

第20至21节说群众「又聚拢」来到耶稣的家,就像第二章2节所说的一样。因此,耶稣和门徒是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这必定跟群众寻求耶稣医治的工作有关系。他家里的人听到了这情形,就从拿撒勒来要劝阻他。

第22节,这里特别提到有经学教师是从耶路撒冷下来的,这表示耶稣的事已经震撼了耶路撒冷最高当局(应该是「三和林」议会),必须派人来察看耶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因此,这些经学教师是属于权威阶层的人,他们下了判断,认为耶稣是依靠鬼王「别西卜」的能力才有办法赶鬼。

第23至26节,耶稣反驳这些代表权威当局的经学教师之说法。耶稣的说明中很清楚指出,若是有「鬼王」,这样「鬼」的世界就是有组织系统。若此,鬼王一定会保护他的属下,不会让他的属下受自己人欺负,否则闹内讧,鬼的世界就不会安宁。

第27节,这是一句当地流行的俗语。耶稣用这句话在说明他不但不是靠鬼王赶鬼,而是跟鬼作战,才有办法将鬼赶出去。

第28至30节,耶稣用很重的语气说这话。这里「实在」,表示非常衷心、诚心之意。所谓「亵渎」表示明明知道,却故意说出不该说的毁谤话语。耶稣说这种人不可能获得上帝的赦免。因为这是一种「永远的罪」,意思是指该下地狱的惩罚。

第31至35节,前面有说过,这段经文也可以直接连在第22节之后。

「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兄弟?」这是很震撼人心的话,虽然从人来看,耶稣是属于约瑟和马利亚的家庭。但耶稣希望用更广阔的胸襟看生命的关系,他用「凡实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亲。」所谓上帝的旨意,指的就是上帝对人的爱。因为有爱的地方,才是上帝的儿女(参考约翰一书四:7—8)。
经文:

马可福音 4:1-4:2

注释:

11.第四章1至2节:
耶稣每到一个地方,群众总是拥挤在他身边。这次因为是在加利利湖边,因此,耶稣只好搭上船,并且「用比喻教导」群众「许多事」,这些教导都是和上帝国有密切关系。
经文:

马可福音 4:3-4:9

注释:

2.第四章3至9节:
这个比喻从用「留心听啊」开始,到结束时用「有耳朵的,都听吧」,表明上帝国的信息是需要专心倾听。因为上帝国的信息就是要听进去才有用,没有听进去的人,就像是没有撒在好的土地上的种子一样,一下子就没有了。有注意倾听的人,自然会有好结果,且成果将会相当丰硕。

耶稣用巴勒斯坦人耕种的方式,来说明撒下去的种子有四种不同的情形:一是撒在路旁,二是撒在浅土的石地上,三是撒在荆棘中。这三种地方的种子都不会长大成熟而结出任何果实。唯有的是第四种,撒在「好的土壤里」,这才能够有好的收成。所谓「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等,这三种收成的倍数都在说明美好的意思,而一百倍就是满足到极点。
经文:

马可福音 4:10-4:12

注释:

13.第四章10至12节:
这里说耶稣讲完撒种的比喻后,有些听众和「十二使徒」来问耶稣比喻的意思。其实,应该说耶稣用比喻的意思,是要让人一听就明白。但在第11节,耶稣说「上帝国的奥秘」已经让门徒明白了。「奥秘」这是指没有经过启示前,是掩盖的。但经过启示之后,则是掀开。门徒跟随耶稣,都会听到耶稣传讲上帝国的信息,应该很清楚。而对一般民众则是需要用比喻来说明,好让他们更容易清楚。但有些人就是心硬,听不下,甚至是拒绝接受。耶稣在第12节引用以赛亚书第六章9至10节的经文来说明,对那些不肯领受福音信息的人,无论怎么讲,都是一样。
经文:

马可福音 4:13-4:20

注释:

14.第四章13至20节:
在这段解释比喻的经文中,可以看见土壤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马太福音第十三章24节说种子都是「好的」,就像这里第14节所说的,种子就是「上帝的信息」。因此,问题不在种子,而在土壤。土壤就是代表人的心。

再者,整个撒种的比喻中,最重要的字,就是「听」。这就是第3节所提到的「要留心听」之意。

第15节是第一种状况,说撒下去的种子根本没有落在土壤里。表示听到上帝国信息的人,根本没有心将这美好的信息听进去,因此,这美好的信息一下子就被「撒但」带走了。

第16至17节是第二种状况,说土壤是浅薄,所听到的上帝国信息无法深入落根,遇到困境、压力,很快就「放弃」了。

第18至19节是第三种状况,说土壤并不干净,杂草丛生,撒下去的种子很难成长。这些杂草代表着「生活的忧虑」、「财富的诱惑」等等这些阻碍甚多,使人无法专心在上帝国的事上。

第20节是第四种状况,说明好的土壤,就像人有洁净的心灵,这样的人容易使福音的信息在心房里扎根生长,且长得非常美好。
经文:

马可福音 4:21-4:25

注释:

15.第四章21至25节:
第21至22节这两节是在回应第3至8节的比喻。说明上帝国的信息,就像一盏明灯,为了是帮助大家看得更清楚。耶稣用比喻也是这样,为了是要让听的人明白。上帝国的信息就是真理,真理不是要隐藏起来,也无法隐藏得住。因为真理就像亮光一样,要照耀在众人面前。

第23节和第9节相同,都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倾听上帝国的信息。

第24至25节,开始的这句「要留心你们所听的」,和第3节相同。

这里所谓「用甚么量器来量」,表示人的心胸多开阔之意。一个人愿意用多少的时间倾听上帝国信息,上帝就会相对回报给他。开放的越大,所得到的越多。相反的,不想敞开心门的,到最后是甚么也没有。甚至连原本有的也要枯萎死去,如同被「夺走」一样。
经文:

马可福音 4:26-4:29

注释:

16.第四章26至29节:
这个上帝国比喻是马可福音特有的资料。这里说种子撒在地上,这种子在夜间长大,人是无法了解到底种子是怎样长大的。

第28节,人只知道撒种,但使种子能够长大、结穗的,并不是人的力量。而是有一位万物的主宰,这就是上帝国的主人(参考哥林多前书三:6—7)。

注意第29节,上帝国的比喻的特色之一,就是审判。这里提到上帝国的主人会「用镰刀收割,因为收成的时候到了」,确实是这样,时候一到,上帝会审判。

经文:

马可福音 4:30-4:32

注释:

17.第四章30至32节:
除了来临的时刻让人无法预料外,人也无法知道上帝国的活力有多大。这里用很微小的芥菜种子做比喻,长大到如同一棵大树般,甚至飞鸟都可以在它的上面做窝。上帝国是属于上帝的主权,扩张力之大,远远超过人所能想像。
经文:

马可福音 4:33-4:34

注释:

18.第四章33至34节:
这里并没有说明耶稣还用哪些比喻来说明上帝国,但就像前面说过的,用比喻,为的是让大家听得懂而会接受。但对门徒,耶稣会用更多的教导,因为门徒以后会受差派,出去传上帝国的信息,这也是耶稣在装备门徒的一种方式。
经文:

马可福音 4:35-4:41

注释:

19.第四章35至41节:
作者将重点放在第36节「另有别的船只同行」,这说明了此事件尚有其它船只上的人可作见证。

第37至38节,门徒当中有两对兄弟——彼得和安得烈、雅各和约翰等,过去都是在加利利湖捕鱼为生,如今遇到这种大风浪,却担忧生命危险。也可看出虽然航海是他们的专长,但遇到生命危机时,这些专长反而使不上力来。

第39节,这是耶稣对风浪下命令,结果风浪这种自然界的力量,都听从耶稣的话。圣经中很多地方都记载上帝会使用他所创造的自然界作为惩罚的工具,或是赏赐给人的福气。

门徒是第一次看见耶稣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大为惊恐地说:「这个人是谁,连风浪也听从他!」可见门徒们虽然与耶稣在一起四处医病、赶鬼等神迹,但都没有想到耶稣拥有上帝相同的能力。

耶稣对门徒反应出来的惊恐状,指责他们是「没有信心」,这句话也表示门徒对耶稣的认识不够。
经文:

马可福音 5:1-5:20

注释:

20.第五章1至20节:
这段神迹记事在前三本福音书都有记载,但以马可记载的最详细。

第2至5节,这里很详细地描述这个被污灵附身的人有非常异常之状况,如同第9节说附在这人身上的污灵名叫「大群」一样,就像第2至5节这里所形容的这个污灵力量之大,到后来第13节所说的,使大约两千只的猪都冲下山谷中的湖底。

第6至8节,污灵认识耶稣。它们对抗耶稣的方式,就是公开掀开耶稣的身分,就像那位被污灵附身出现在会堂聚会中的人一样(参考马可福音一:23—24)。「来干扰我」,意思是指「来管我」之意。它不要耶稣管他,或是说「干预」它的事。

第9至13节,当他回答耶稣问他的名字之问题时,已经在表示他愿意顺服耶稣的命令。但祈求耶稣让这些污灵进入猪群中。「猪」,表示不洁净,刚好和污灵相同。而这群约有两千只的猪就这样「窜入湖底」,表示回去它们居住的地方。因为大水、湖、海等,都在表示邪恶力量,是撒但或魔鬼居住的地方。

第14至17节,当村里的人看到这个已经被治好的人,「坐着、穿好了衣服,神智清醒」后,反而害怕起来,因为他们看到这个人改变这么大,让他们惊讶到心里恐惧不安。也有可能因为他们损失两千只猪的代价很大,认为耶稣若不赶快离开,将会使他们损失更大。因此,要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地方。

再者,这些污灵离开后,这个人终于恢复了上帝创造人所赋予的形像。这应该是最受欢迎和高兴的一件事,但这城的人却不安起来,也说明这城的人和污灵已经有相当好的默契,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第18至20节,当这个被治好的人要求耶稣让他跟随去传福音时,耶稣并没有答应,而是要他将「主怎样以慈爱」待他,以及耶稣为他所做的事,去告诉亲友就可以。这个人真的照耶稣所交代的这样做了。回应上帝的爱,并不一定是跟随耶稣四处去传福音,而是把自己所领受到上帝的恩典见证给亲人听,这也是传福音的方式。
经文:

马可福音 5:21-5:43

注释:

21.第五章21至43节:
这段经文也是「三明治」编辑法的另一个例子。

第21节至24节,记载管理会堂的叶鲁要求耶稣医治他的女儿,耶稣正要去的时候,插入了第25节至34节的记事,说有一个患血漏十二年的女人混在众人当中摸耶稣的衣裳,她的病终于得到医治,然后第35至43节继续记载耶稣去叶鲁的家,救治这被宣告已经死去的女孩,使她复活过来。

这两个医治神迹的事件以「十二年」这个数目结合在一起;一个是一生的岁月才要越过「儿童期」(犹太人从「十三岁」开始算成人,要负担圣殿的责任),就因生病而生命垂危,另一个妇女却受血漏病之苦,整整十二年。而两个病人都是女性,叶鲁的女儿是小孩子,这在犹太人社会之地位、角色都相当低。再者,另一个重点是「信」这个字。

第25至34节是医治这位患血漏病的神迹。作者将重点放在第27、28节这两节,说这位妇人「听见过耶稣的事」,心里就相信耶稣有能力医治她的病。而她要「杂在人群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得冒生命的危险。根据律法规定,她的病使她与任何人接触到,对方都会变成不洁净的人(参考利未记十五:25—30)。因此,这种病人通常都会被隔离出来。但她「听见过耶稣的事」就相信,并且付诸行动,结果得到医治,因此耶稣说是她的「信心救了」她。

再者,当她得到医治之后,愿意在众人面前勇敢地「把实情都说出来」,她不再有羞耻,也不再需要隐藏。

第35至43节,死,在一般人看来,是所有希望的结束,但是,在耶稣的身上,不是这样,他有能力使「没有希望」变成希望,成为生命的开始。作者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耶稣就是生命的主,在他的里面,有生命。就像耶稣听到叶鲁家仆来说主人的女儿「已经死了」,而显示出心中的懊恼和无限难过时,耶稣告诉叶鲁:「不要怕,只要信!」

要到叶鲁家,耶稣只带彼得、雅各和约翰,并没有其他的门徒同行。耶稣对那些为女孩的死而伤心嚎哭的亲人说,那女孩并没有死,「只是睡着了」而已。耶稣将那些讥笑他说这女孩没死的人赶走,不让他们亲眼看见他行神迹。

第43节,这是耶稣为了要让叶鲁夫妇确认他们的女儿是复活过来,特地交代他们「给孩子一些东西吃」,同时他也吩咐叶鲁夫妇「不要向人宣扬」这件事,就像马可福音第一章44节记载耶稣吩咐那位麻疯病得医治的人也是这样。这也是福音书记载耶稣使死人复活的第一件神迹。
经文:

马可福音 6:1-6:6

注释:

22.第六章1至6节a句:
就像约翰福音第一章11节所说的:「他来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却不接受他。」耶稣回到自己的故乡拿撒勒,他故乡的人拒绝接受他。虽然他被邀请在「安息日」进入会堂「教导人」,而且听了他的教导之后,大家都觉得「惊讶」,但却是「惊讶」到不敢相信,最后是从「惊讶」变成「厌弃他」。

第2至3节是拿撒勒人一连串的疑问,并且因为对耶稣成长的家庭甚熟,且认为耶稣就只是个「木匠」,而因此「厌弃他」。

第4节,耶稣用一句流行的俗语来回应自己乡亲厌弃他的态度。

第5至6节,「厌弃」耶稣的人,结果耶稣以「没有行甚么神迹」来回应他的乡亲。其实,有损失的是拿撒勒人。
经文:

马可福音 6:6-6:32

注释:

23.第六章6节b句至32节:
这段经文也用「三明治」编辑法呈现出来。从第6节b句到第13节,是耶稣差派所拣选的十二个门徒出去传福音,然后第30至32节记载这些门徒回来向耶稣报告他们传福音的成果。中间插入第14至29节这段记载施洗约翰被希律王杀害的经过。这样的编辑法很清楚在说明一件事:出去传福音就要有像施洗约翰被杀害受难的准备。

第6节b句至13节,这里说派十二位门徒是「两个两个地出去」,跟路加福音第十章1节差派七十二门徒出去传福音的情形相同。同时,耶稣给这十二个门徒都有「驱逐污灵的权柄」。

第8至11节是耶稣给门徒们的指示:可以带拐杖、穿一双鞋子,其它的都不要带。有家庭接待就进去住,直到离开时。若是被拒绝,就将身上的灰尘跺掉,这种方式是巴勒斯坦地区「拒绝往来」的一种习俗。用此种方式当作「警告」,意思是指以后会有审判,且两个人的见证是会被接受的(参考申命记十九:15)。

第12至13节,门徒知道福音的信息中心,就是要「劝人悔改」。因为只有悔改才能获得上帝的赦免。「用油涂抹许多病人,治好了他们的疾病」,早期的人相信「抹油」是治病的一种「秘方」,在当时甚为流行(参考路加福音十:34,雅各书五:14),这种可治病的油,可能是种药物。

第14至29节,马可福音记载这段关于施洗约翰被杀害的事件,也是前三本福音中描述最清楚的。

第14至16节,因为耶稣的名声已经震撼了希律王。这里记载坊间在传闻的耶稣身分,包括有「施洗者约翰复活了」,而希律王也认同这观点。

第17至20节,施洗约翰会被希律关入监狱的原因,是因为他严词「屡次指责」希律的婚姻是犯了奸淫罪,这让希律的太太希罗底相当不满。可见施洗约翰并不会因为希律是王,拥有杀他的权柄,就害怕而不敢谴责他。因此,希罗底才是真正想要杀害施洗约翰的人。因为希律眼中的施洗约翰是个「正直圣洁的人」,他曾想办法要「保护他」。

第21至25节,希罗底利用庆祝希律王生日时候,透过女儿在宴会中跳舞获得希律和宾客的赞赏,利用希律王开出奖赏的机会,要女儿索取「施洗者约翰的头」作奖赏。

「无论你向我求甚么,我都给你。」「就是我江山的一半,我也给你!」希律的这两句话,和亚哈随鲁王要给王后以斯帖的相同(参考以斯帖记六:3、6)。但亚哈随鲁王有这样权柄,希律王并没有,他的王位甚至是由罗马皇帝决定。因此,他说这些话应该是酒话。而希罗底的女儿听从母亲的要求,向希律索取施洗约翰的头,就是杀害之意。

第25至29节,就这样,施洗约翰就在希律王的酒后的一时兴起丧失了生命。

第30至32节,这三节可以接续在第13节之后,这十二门徒回来「把一切」都向耶稣报告他们出去传福音的结果。作者并没有记载他们有得到甚么成果,但耶稣会带门徒往「偏僻的地方去」,主要原因是希望门徒可以安静下来。耶稣为甚么要这样?很可能跟群众的歌颂声有关系,因为门徒很可能是因为有赶鬼、医病的能力感到欢喜,并且因此获得许多民众的赞赏。然而,人最大的软弱乃是来自群众的掌声及喝采,因为这些声音会使人迷失了生命的方向。


经文:

马可福音 6:33-6:44

注释:

24.第六章33至44节:
五饼二鱼的神迹,是四本福音书唯一都有记载的神迹。

第33节,这里再次说耶稣一出现,民众就会围绕在他身边。

作者将整个神迹的重点放在第34节,耶稣看见那么多人渴望听上帝国的信息,「动了恻隐的心」,这句话也是整本圣经的主题中心,上帝就是因为「动了恻隐之心」而展开拯救的行动。五饼二鱼的神迹就是要告诉我们,上帝是多么的疼爱人类;而人如果喜爱上帝国的信息,不但可以使生命饱足,甚至是有余。

第35至38节,耶稣要门徒主动提供食物给民众,虽然他们是有「两百块银子」,但现在是「傍晚的时候」,要买那么多的食物,是不可能的事。耶稣要他们去找找看有多少可吃的饼。约翰福音第六章9节说有一个小孩提供「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

第39至44节,耶稣要门徒去安排民众。马可福音在这里描述很详细,民众是「五十个人」、「一百个人」等这样不同数目「一组一组地坐在青草地上」。

只有马可福音说「饼和鱼」这两样食物有都有剩余,而人数超过五千人。
经文:

马可福音 6:45-6:52

注释:

25.第六章45至52节:
若依据约翰福音第六章14至15节的经文来看,因为这件五饼二鱼的神迹,使群众大为惊讶,也因为这件神迹,群众认为耶稣就是「那要到世上来的先知」,于是想要拥护他做王。这也是耶稣想要马上「遣散群众」,且先送走门徒之因。以免门徒受到迷惑而失去传扬上帝国信息的决心。尤其是作为人的耶稣,他留下自己「独自上山祷告」(参考马太福音十四:23),使自己时刻和上帝保持紧密关系。

那是夜晚时刻,门徒先搭船要过去「伯赛大」,结果却遇到了强大的逆风,导致他们的航行非常困难,整个晚上都在加利利湖上摇晃。

第40节,门徒看见耶稣走在水面上,起先以为是「鬼魂」。他们第一个反应是「惊喊起来」,再来是「非常惊慌」,而作者在这里是用门徒的「思想迟钝」来表示他们对耶稣的认识非常少。
经文:

马可福音 6:53-6:56

注释:

26.第六章53至56节:
短短几节经文,再次说明耶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民众从四处都来找耶稣,大家都相互传报耶稣有很特别的医病、赶鬼能力,甚至只要「摸一摸他外袍的衣角;所有摸着的人都得医治」,这件事在第五章27至29节,那位患血漏病长达十二年久获得医治的女人的身上,就是个好证明。类似这样记载也可参考马可福音第三章7至9节。
经文:

马可福音 7:1-7:13

注释:

马可福音第七至十一章
1.第七章1至13节:
第1节开始就提到有从耶路撒冷来的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他们联袂来见耶稣,这表示耶稣在加利利所传上帝国的信息,和他所做的事,已经引起当时宗教领袖们的注意,且这不是第一次,在第三章22节也曾经提过,因此,这可说是另外一波从权威阶层派出来调查的代表。

第2节,这是引发议论的问题——耶稣的门徒有人用「不洁净的手吃饭」,这里强调是「没有像法利赛人那样先洗手」。这句话表示这种「洗手」的规矩并不是出自摩西法律,而是法利赛人附加上去的。法利赛人添加了许多传统习俗变成必须遵守的规矩,结果越加越多,甚至多到令人感到窒碍难行(参考马太福音廿三:4)。

最早规定要洗手,是针对祭司的要求,因为他们要主持献祭的礼仪,需要沐浴洁身。但是后来却演变成一般人民在吃东西之前要洗手,表示所吃的东西也因为手的干净,内心也干净。

第3至4节,这两节是马可福音作者进一步解释犹太人这种洗手和洗涤器物的规矩。需要洗涤从市场上买回来的物品,是因为他们认为市场上的东西很容易被外邦人的手触摸过而污染,因此,最好经过洗涤洁净之后才用,这样才会使自己在生活上的各方面都保持「洁净」。

第5节,这些宗教领袖直接指责耶稣没有教导他的门徒遵守传统的习俗,就是不对,就像第二章18节质疑他没有教导门徒禁食一样。

第6至7节,耶稣引用以赛亚书第廿九章13节的话,说明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宗教领袖,他们跟先知以赛亚时代的以色列人民一样,都是只求表面,没有真实的内心,意思就是假冒为善。而更严重的是用自己的话来代表上帝的命令,这样非常危险也很不应该。

第8至9节,耶稣强调必须把人的传统习俗,和上帝的命令作个明确区隔出来,不可以混淆。

第10至13节,在这段经文中,耶稣举十诫的第五诫有关「要孝敬父母」这条诫命为例,指出这些宗教领袖不但严重曲解诫命之本意,且是错误地在教导民众,正好显示了他们的贪婪。原因是他们认为奉献给上帝,比奉养父母更重要。其实,一个真正爱上帝的人,一定会从孝敬父母开始做起。但他们认为上帝比父母重要且大,因此,把应该奉养父母的钱或物品,拿去献祭,表示自己敬虔,耶稣认为这样的态度并不正确,说穿了,他们是在逃避作儿子的责任。这就是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意思加在摩西法律上来解释,当作是摩西法律的条文,要求人民也遵守。
经文:

马可福音 7:14-7:23

注释:

2.第七章14至23节:
将这段经文说耶稣用前面发生的事作教材,进一步教导群众区别真实的内心和虚有外表之间的差异。

第14节再次强调「要听」,第15节耶稣清楚说明甚么才是不洁净。「从外面进到人里面」,这是指食物。而「从人里面出来的」,这是指人内心的意念。

有些古老的版本加上了第16节写着:「有耳朵的,都听吧!」刚好回应了第14节耶稣要众人听他的话。

第17节再次提到门徒来问「比喻的意思」,在第四章10节也发生过。

第18至23节,耶稣再次强调吃的东西,不会影响到人的心。但人的心思意念却会反应在外表的言行。马可福音这里指出12项邪恶的行为。而这些才是「不洁净」。说开了,没有洗手和有洗手,都不会影响到人的内心。
经文:

马可福音 7:24-7:30

注释:

3.第七章24至30节:
「泰尔」,是外邦人城市,因此在犹太人眼中属于不洁净的人居住的地方。耶稣在这里遇到一位妇女,她的女儿也是被「不洁净」的「污灵附着」,她因为「听见耶稣的事」,因此当她听到耶稣来到「泰尔」,马上就来请求耶稣医治她女儿的病。

第25节说这位外邦的女人就像那位患血漏病十二年久,「听见过耶稣的事」的女人一样。她们都是一听见耶稣的事,就相信,而宗教领袖是亲眼看见、亲耳听见,都还不相信。

第27节是引起许多争议的经文。犹太人喜欢将外邦人比喻成「狗」,而外邦人则会戏谑犹太人,说他们是「肮脏的羊」。耶稣对这外邦女人的请求,用外邦人所熟悉的句子来回应。耶稣表示他想要先在犹太人当中做事,这也是他差派十二位门徒去传福音时的交代(参考马太福音十:5—6)。

第28节,这节是整段经文的中心。这女人展现了她对耶稣的信心,她表示一定有犹太人会拒绝耶稣所传的信息,和所做的事,因此她要求的不多,只要把那些拒绝的人所留下来的恩典给她就够了。这表示她不是要跟犹太人抢上帝的恩典,她只想要他们不要而剩下的。

第29至30节,耶稣并没有亲自去她家,耶稣只用一句话,那女人的女儿就痊愈了。这清楚说明了耶稣的话就是生命,是创造的力量。
经文:

马可福音 7:31-7:37

注释:

4.第七章31至37节:
就像第二章2至4节所记载的情形,这个「耳聋舌结」病人,也就是一般所说「聋哑」人,他被人带来耶稣面前,希望得医治。

这段经文也说明了耶稣医治的方式很多,有时是只用一句话,有时是用手扶持,现在是用手指头探进耳朵,且用口水擦在舌头上。不论用怎样的方式,都在表明一件事:耶稣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医治方式。

人们看见耶稣所行的事,反应一样是「非常惊奇」。因为耶稣的能力已经让哑巴的会讲话,耳聋的能听见,而这正好是先知以赛亚传递的信息所表明的,在上帝拯救的恩典来临时,就是如此(参考以赛亚书三十五:5—6)。因此,民众会有这种「非常惊奇」的反应,说明他们在心里猜想,耶稣可能就是先知以赛亚所预言要来临的拯救者。
经文:

马可福音 8:1-8:10

注释:

5.第八章1至10节:
这则用七个饼让超过四千人(参考马太福音十五:38)饱食的神迹,也同时记载在马太福音第十五章。根据马可福音在第八章19至20节的经文来看,这是另一则神迹,并不是五饼二鱼的另外传承。

这里所用的「七个篮子」的「篮」字,是用「spuris」,是罗马人在使用的生活工具,大到可以装得下人(参考使徒行传九:25)。而马可福音第六章43节所用「篮子」,这是用「kophinos」,就是犹太人平常出门使用的小袋子。

无论是从「四千」或是从「七个篮子」,在数字上的象徵意义,远胜过实际数目。因为「四」,表示四极、四方、全世界之意。而「七」表示完全、完美,表明有上帝赐福之意。
经文:

马可福音 8:11-8:13

注释:

6.第八章11至13节:
	法利赛人应该是看过耶稣行神迹奇事很多次,至少有人亲眼看见耶稣使一个瘫痪者起来走路(参考马可福音二:11—12),也在会堂里治好了一位手枯萎的病人(参考马可福音三:5),现在他们却又来要求耶稣显个神迹作证明是来自上帝。这里所说的「证明他所行的是出于上帝」,这句话表示耶稣就是他们期盼已久的拯救者、弥赛亚。他们这样说,表示他们已经有一个标准,想要用耶稣所行的神迹,来测试他是否真的符合弥赛亚。

「耶稣深深地叹息」,表示耶稣心中非常难过之意。并说他们那样的心态,「是不配看神迹」。
经文:

马可福音 8:14-8:21

注释:

7.第八章14至21节:
「酵」,这是犹太人用来表示「败坏」的意思。所谓「法利赛人的酵母」,是指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之意。「希律的酵母」,是指他乱伦、杀害施洗约翰的恶行,也是一种败坏的生活样式。「酵」也在表示一种看不见,但它败坏的扩散力却是很大。耶稣提醒他的门徒要防范这种败坏的因素进入生命中。

但门徒听了之后却误解了,以为耶稣是在说他们「没有带饼」。「耶稣知道他们在想些甚么」,这句话已经在暗示:耶稣就是来自上帝。因为他知道人的意念。而这是只有上帝才有的能力。

第17节,耶稣指门徒「头脑是那么迟钝」,表示他们对耶稣的认知还是不够(参考六:52)。

第19至21节,很清楚说明喂养民众饱食的神迹是两件。这里主要是在回应第16节的疑惑。
经文:

马可福音 8:22-8:26

注释:

8.第八章22至26节:
这段医治一个盲人的神迹记事只有在马可福音,和第七章31至37节医治一个耳聋舌结病人的神迹一样,且医治的过程也很接近;前一次耶稣用手指头探进耳聋者的耳朵,用口水擦在哑者的舌头上。现在是用口水擦在眼睛上,然后按手医治,而且最特别的是这次的医治,不是一次就完成,而是两次才治好。但这次和前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耶稣把病患带离开众人(参考七:33,八:23)。

第26节,就像前面几次行医治神迹之后,耶稣同样叮咛被他治好的人直接回家,「不要再进村子去」,很可能是怕引起骚动,导致他传上帝国信息的工作受到阻碍。
经文:

马可福音 8:27-8:30

注释:

9.从第八章27节开始,是马可福音书一个很重要的分段点。
从第一章14节开始到第八章26节,这段经文都是记载耶稣在加利利工作的情形;然后,从第八章27节开始到第十章52节,记载耶稣和跟随者走向耶路撒冷的途中所发生的事迹。因此,从第八章27节开始到第十章52节止,是一个新的阶段,记载耶稣带门徒以及跟随者走在迈向耶路撒冷的旅途发生之记事。

10.第八章27至30节:
这段经文也可说是加利利事工的总结,耶稣想知道门徒对他的认识有多少。

地点是在「凯撒利亚・腓立比的附近村庄」。这个城是腓力王为要表示对罗马皇帝的尊崇所盖的。

耶稣向门徒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人说我是谁?」从这问题可看出当时加利利地区的各村庄,坊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耶稣的事。而这种看法在第六章14至15节已经提过一次。

其实耶稣真正要问他门徒的是:「你们呢?你们说我是谁?」这个问题也等于是在告诉门徒:「别人怎么说都不重要,你们跟我那样久的时间,你们对我的了解又是如何?说说看,我是谁?」

彼得的回答可能是他个人的意见,但也可能是代表所有门徒回答。他说:「你是基督。」

第30节,耶稣要他的门徒不要把这他真正的身分泄露出去,因为这可能会引起犹太宗教领袖当局出面干涉,而影响到他传上帝国信息的工作。再者,门徒对耶稣是「基督」这样的认识,并不是确切清楚。否则门徒就不会在途中对于谁大谁小的事发生争执,也不会有犹大出卖耶稣的行为。
经文:

马可福音 8:31-8:38

注释:

11.第八章31至38节:
马可福音共计三次记载耶稣预言自己将受难、死、复活。这里是第一次,另外两次分别在第九章31节、第十章33至34节。在编辑上,作者显现出非常特别的技巧,都在预言受难之后,紧接着的记事是门徒在争大小,这样的编辑手法必定有作者的用意。且三次的预言中,共同点都是「死后第三天,他将复活」。

第32节,作者说耶稣把这件受难的事「说得清清楚楚」,但却发生彼得出手要阻止耶稣往耶路撒冷去受难。他「把耶稣拉到一边」,且以非常认真的态度要「劝阻」耶稣。

第33节,耶稣斥责彼得这样的举动是「撒但」,并且用很严厉的话要他「走开」并且说彼得「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想法,而是人的想法」,这句可参考以赛亚书第五十五章8至9节,也可将此句对照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祈祷,耶稣祈求上帝不要让他喝苦杯,但他愿意顺服上帝的旨意(参考马可福音十四:36)。

第34节至第九章1节,这段经文说出生命的抉择:要跟随耶稣,就必须有献出生命的准备。而且这种献身是一种极大的苦难——舍弃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跟耶稣,十字架就是苦难的记号。但就像耶稣对彼得所说的,上帝的奖赏是给人永恒的生命,人在想的,都是眼前利益。因此,耶稣就是人丧失生命或赢得生命之间重要的分界线。

第九章1节,「郑重」一词,也可以表示「实实在在」之意。而「上帝的主权」是指上帝的审判。
值得注意的是,第九章1节成为接下去第九章2节耶稣和门徒到山上去变形像的连结句,表明旧约圣经所说的一切,都将在耶稣身上发生。因此,如果门徒认识耶稣,他们就是世上最有福气的人。因为在他们尚且活着的日子里,会看见上帝在耶稣身上显现复活的大能。
经文:

马可福音 9:2-9:13

注释:

12.第九章2至13节:

这是第二次耶稣仅带门徒中的彼得、雅各和约翰等三个门徒,第一次是在去叶鲁的家医治他女儿(参考马可福音五:37)。

第2至3节说:「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悄悄地上了一座高山。」为甚么耶稣只带他们三个?可能是这三个门徒在早期教会相当活跃(参考使徒行传十二:2),且是早期教会的重要干部,有许多关于耶稣的事迹也是从他们口述传出来。

「耶稣的形像变了」,并且说耶稣身上的衣服洁白光亮到无法比拟。这时有「以利亚和摩西在跟耶稣讲话」,以利亚是代表着先知,玛拉基书第四章5节说在上帝审判日子来临时,先知以利亚将会先来。因此,先知以利亚的出现,也是在暗示着耶稣就是那位先知预言要来临的拯救者。而摩西是代表着法律。通常他们两人的名字放在一起,就是在表明旧约圣经之意。

这里没有说明他们跟耶稣说些甚么话,路加福音第九章31节说他们是跟耶稣谈论他将在耶路撒冷以死来完成使命。

第5至6节,彼得又表示意见说,要在那里盖三座帐棚给耶稣、摩西和以利亚。「帐棚」,这是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入旷野时,表明上帝与他们同在之意(参考撒母耳记下七:6)。但彼得和雅各、约翰都不知道该怎样回应这时的情景,因为他们看见这景象都很害怕。很可能彼得也不知道自己为甚么说那样的话。

第7至8节,「这是我亲爱的儿子,你们要听从他!」这句话可对照马可福音第一章11节。表明上帝和耶稣之间不能分开的关系。约翰福音用「合而为一」来表明(参考约翰福音十七:11、21、22)。

第9至10节,耶稣要这三位门徒不可把此次所看见的景象告诉任何人,必须等到他复活之后。他们遵守耶稣的教导,但却不知道「复活是甚么意思」,这点就可看出耶稣要他们严守此项秘密,是因为连这三位门徒对复活的事也不明白,若将耶稣在山上变了形像,以及摩西和先知以利亚出现之事迹传出去,只会引起更多揣测和误传。

第11至13节,门徒提出有关经学教师对玛拉基书第四章5节的教导,说在上帝审判的日子来临前,先知以利亚会先来,门徒表示对此节经文的含意不懂。而耶稣则是将这件事和他受难的事连结一起,他让门徒知道,先知以利亚已经来到,依照马太福音第十七章13节的记载,耶稣很清楚地说先知以利亚已经来到,就是施洗约翰,但并没有被大家珍惜保护。
经文:

马可福音 9:14-9:29

注释:

13.第九章14至29节:
当耶稣跟彼得等三位门徒下山来,却看见有经学教师和其余九位门徒在辩论。原来是有个被鬼附身的孩子被父亲带来找门徒,而门徒却没有能力赶走鬼,治好那孩子。依照第三章15节耶稣拣选十二位门徒的时候,就已经赐给门徒们「有赶鬼的权」,在第六章13节则说,这些门徒们出去传福音的时,「赶走许多鬼」,并且也「治好」了许多人的疾病。现在却发生他们无法赶出鬼。

第19至20节,耶稣很清楚指出真正的问题在「信心」不足导致的结果。耶稣要他们带这被鬼附身的孩子来。而这附在孩子身上的鬼一看见耶稣,马上就做出许多动作,这都是想给耶稣「下马威」。


第21至23节,耶稣问这孩子的病情,得知他「从小就有」这样的病,且都在「死亡」的边缘,这孩子的父亲祈求耶稣用「你若能」,这跟麻疯病人来找耶稣所用的「只要你肯」(参考马可福音一:40),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耶稣就用「有信心的人,甚么事都能」来回应,这是一句很重要的话。


第24至27节,这孩子的父亲听了之后马上表示自己信心不足,需要耶稣帮助。耶稣就立即将那鬼赶出去,且严厉禁止该鬼「再进去」。而鬼的反应是很不情愿,使孩子再发生一次严重的抽疯才离开,而且让孩子看起来像是死了一样,让围观的民众都很害怕,但耶稣一点也不怕,他拉着孩子的手,帮助他站起来,表示孩子已经痊愈了。

第28至29节,门徒大感疑惑,问耶稣他们为甚么没有办法?耶稣说「只有靠祷告才能赶走这种鬼」,这句话也暗示门徒以为自己很有能力。其实,真正赏赐人赶鬼能力的是上帝。向上帝祈祷,表示人的谦卑,需要上帝扶持。
经文:

马可福音 9:30-9:32

注释:

14.第九章30至32节:
这是耶稣第二次预言自己将受难,也是三次预言中最简单的一次。这次耶稣为了教导门徒,因此,没有让民众知道他们的行踪。

门徒还是「不明白」耶稣所说的受难是代表什么,特别是「死后第三天,他将复活」这件事。
经文:

马可福音 9:32-9:37

注释:

15.第九章33至37节:
马可福音的作者在编辑上特别之处,就是将耶稣预言受难的记事,第二、三次之后都紧接着门徒们在争位子大小的事件。这种编排方式突显出来的是:门徒们真的是不明白耶稣即将受难的意义。或是说,整个犹太民族所关心的还是政治运动,与耶稣所宣扬的「上帝国」信息简直是南辕北辙。

第33至34节,「你们在路上争论些甚么?」显然沿途之中,门徒都在争论着「谁最伟大」这件事。

第35节,「谁要居首,谁就得居后,作大众的仆人。」这句话成为基督教信仰的经典,表明要以「仆人」的认知来看生命的问题。就像使徒保罗所说,耶稣是取仆人的形像到世界上来(参考腓立比书二:7)。

第36至37节,耶稣用一个「小孩子」作教材,要门徒学习「接待」的功课,这是指将小孩当贵宾一样,而接待者就是「仆人」的角色。小孩子在犹太人社会没有地位、身分,因为计算人口时,小孩子是不列入计算对象。
经文:

马可福音 9:38-9:41

注释:

16.第九章38至41节:
这段是继续前段的教导。当门徒把自己当作权威看待时,耶稣告诉他们,任何人都可以用他的名去传福音,甚至赶鬼。因为他们都是在做对人的生命有益之事。

第40节,耶稣给门徒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只要不反对他们传福音工作,就是在帮助他们。也从这句话,看出早期教会在传福音的事工上确实是有很大的困境。因为在第41节特别提到「属于基督」这词,这已经是早期教会的背景。为了「基督」的缘故,就算给「一杯水」这么卑微的协助,也会获得上帝的奖赏。

这里的为了「基督」和第37节的「为了我」,已经在表明:接待耶稣,等于接待拯救者一样重要,就是在见证上帝拯救的爱。
经文:

马可福音 9:42-9:48

注释:

17.第九章42至48节:
这段经文的重点是延续第49节「一杯水」这么「微不足道」教导,而这「微不足道」,用在人的身上,跟第35节的「仆人」,以及第37节的「小孩子」都是属于相同的观念。

在这段经文中,耶稣用「一只手」、「一只脚」、「一只眼」作比喻,表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甚么?当这些会影响到生命时,要切除的必须去做,否则会因为这微小毛病的拖累而「被扔进地狱里」,就是第48节所说的是永远痛苦的地方。
经文:

马可福音 9:49-9:50

注释:

18.第九章49至50节:
在以色列文化中,「盐」和「火」,都是和净化、提炼有关。玛拉基书第三章2至3节提到,将来审判时就是用提炼金属的方式。

第50节特别强调「盐的作用」,是有「调和」的功能,特别说到「彼此和睦」,也暗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比较大,是会发生裂痕。
经文:

马可福音 10:1-10:12

注释:

19.第十章1至12节:
从山上变形像之后,耶稣就开始带领门徒和跟随者朝向耶路撒冷前进。现在已经来到了「犹大地区」了。

第2节,法利赛人又开始在想怎样害耶稣,他们提出关于摩西法律是否「准许休弃妻子」。

第3至4节,耶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要他们先说摩西法律怎样记载。他们回答是摩西法律允许他们只要写休书给妻子就可以了。这是他们对申命记第廿四章1节的解释。

但耶稣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心肠太硬」的缘故(第5节)。也就是说,耶稣认为摩西会这样做,是看见了他们不听上帝的话,只好用这种方式作规范。

第6至9节,耶稣采用创世记第一章27节,上帝在太初创造人时,有男有女。这说法表示男和女是相同地位。接着耶稣用创世记第二章24节说到人要离开父母,跟妻子结合。表示婚姻的事,不是以男人为中心,而是男女地位相同,因为这是「一体」的生命。第9节耶稣强调婚姻是和生命相关连,因此,只要是生命的事,就和上帝有关系。

第10节,门徒再次问及这件事,表示门徒感到疑惑。

第11至12节,无论是男人或女人,只要是离婚之后再去跟别人结婚,那是属于「犯奸淫」之罪。换句话说,耶稣强调既然要离婚,就不要再结婚。
经文:

马可福音 10:13-10:16

注释:

20.第十章13至16节:
从第九章33节开始,耶稣以小孩子为教材,接下来的一杯水,一只手、一只脚、一只眼睛,再谈到现在的祝福小孩等,耶稣都是在教导门徒去注意,在人眼中看为卑微的事,在上帝眼中却是重大的。

第13至16节,有父母带着小孩子见耶稣,希望耶稣「摸他们」,祝福他们。门徒显然没有听进耶稣的教导,只因看见小孩子来,就斥责那些父母。这让耶稣很生气,因为他才教导他们注意那微不足道的对象,且接待小孩就是接待他一样。

耶稣说上帝国是属于小孩子这种人的,意思是指要有像小孩子这种赤子之心、纯洁、没有邪念的心思(参考诗篇廿四:3—4),才能成为上帝国的子民。

耶稣「抱起小孩子,一个一个地摸他们,给他们祝福」,这样的举动,也等于狠狠地给门徒打了个巴掌一样。
经文:

马可福音 10:17-10:31

注释:

21.第十章17至31节:
「该做甚么才能得到永恒的生命?」这个财主发出的这个问题,可能是经学教师或是犹太人的传统观念,都是教导他们永恒的生命是可以用某种方式换取得到。

耶稣从这个财主所认识的法律规章开始教导做起。在第19节耶稣连续提出十诫的第五至十诫来问这个人是否都遵行了。这个人的回答是这些他「从小就都遵守了」,表示这个人的家庭确实是依照摩西法律来教导孩子。

第21节,耶稣知道这个人真正的问题,是他的财富成为他追求永恒生命的负担。因此,要放弃他身上所有的财富去帮助穷人。这回应了第九章42至48节所提起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甚么?若是认为永恒的生命最为重要,就要把阻碍达到这目标的身上之物放弃。

第22至25节,这个财主真正的问题就是在他的财富太多,他无法放下。耶稣因此说出这句名言:「有钱人要成为上帝国的子民,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请注意,所谓上帝国,就是以上帝为生命的中心。

第26至27节,彼得回应耶稣的话,他的话可说是代表门徒们的回应。他认为这样恐怕是没有人能得救。耶稣则是说「在上帝,事事都能」这句重要的信仰认知——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主宰。

第28至31节,耶稣强调,为他和「福音」而放弃一切的,都将会得到「永恒的生命」。
经文:

马可福音 10:32-10:34

注释:

22.第十章32至34节:
这是耶稣第三次预言自己将在耶路撒冷受难,也是三次预言受难中最详细的一次。耶稣不管门徒或跟随的群众怎样想,他是走在前头,就像犹太人的牧羊人一样,都是走在羊群的前面(参考约翰福音十:4)。耶稣再次把门徒「带到一边,告诉他们将要发生在他身上的事」,这就是在十字架受难,和「三天后,他将复活」的事。但显然地,门徒依旧不明白。
经文:

马可福音 10:35-10:45

注释:

23.第十章35至45节:
门徒们就是没有明白,才会发生有雅各和约翰这两位兄弟想要争夺位置的事。第九章33节说门徒在路上争论谁比较大,可能跟他们两人有关。

第37至40节,耶稣强调上帝国的主权就是在上帝,那是上帝的恩典。当一个人愿意以上帝为他生命中心时,这样的人必须先有谦卑的心灵才有办法,而不是用世上的权位在看上帝国的事。

第41节很重要,这节已经说出出现争权位的事,就会带来分裂与不满。

第42至45节,耶稣说出基督教信仰的教导:成为仆人来服侍别人。这也是基督教信仰团契与一般社团完全不同之处。

第45节也是整本马可福音书的中心,耶稣就是以仆人的角色降临到世上来,他要与最卑微的人在一起。明白这一点,也当学习这样的角色,才会明白基督教信仰的意义和精髓。
经文:

马可福音 10:46-10:52

注释:

24.第十章46至52节:
现在旅程已经来到「耶利哥」,这里离开耶路撒冷已经不远了。

这个瞎眼的人名叫「巴底买」,他的名字会被记录下来,必定跟他在早期教会很活跃有密切关系。
第47至48节这两节很重要,因为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耶稣,也没有亲耳听见耶稣传讲上帝国信息,但他是「一听说是拿撒勒的耶稣」来到他乞讨的地方,他就大声呼喊:「大卫之子耶稣啊,可怜我吧!」即使被人阻挡,他也是一样大声呼喊。

第49至52节,耶稣问他想要甚么?他的回答非常清楚:「我要能看见!」表示他对耶稣会行神迹奇事的传闻有信心,且传闻中耶稣会接近任何卑微如小孩、麻疯等这样的人,于是他确信,只要大声呼叫让耶稣听见,他一定会医治好他的眼睛。果然,耶稣说他的「信心治好」他的瞎眼。
经文:

马可福音 11:1-11:11

注释:

25.马可福音从第十一章开始到第十五章,是记载耶稣最后一个礼拜在耶路撒冷的事迹,所谓「受难周」就是从第十一章开始算起。

26.第十一章1至11节:
前段说耶稣和跟随的门徒、群众离开了耶利哥,现在他们开始「走进耶路撒冷」,来到了「橄榄山的伯法其和伯大尼」。这里距离耶路撒冷大约只有三公里的路程而已。

第2至3节,耶稣先派两位门徒去准备。吩咐他们到前面村庄去牵一匹「没有人骑过的小驴」来,并且交代说若有人问,就说「主要用它」这样就可以。这句「主要用它」其实就是耶稣事先向人借用驴子的暗语。用「没有人骑过」这句话,表示给耶稣使用的,都是最好的,象徵着圣洁之意(参考民数记十九:2,撒母耳记上六:7)。

第4至6节,耶稣因为事先有联系好,原因是在犹大、耶路撒冷等地都有耶稣认识的人(参考马可福音三:7—8)。因此,门徒去到那村庄,所遇到的情景都和耶稣对他们交代的事完全相符。就这样,他们顺利地将小驴牵来给耶稣骑着进城(第7节)。

第8节,这里说有人拿衣服「铺在路上」,这跟迎接君王来临的习俗或传统有关(参考列王纪下九:13)。而且「有些人拿田野里砍来的树枝铺在路上」,约翰福音第十二章13节说是「棕树枝」,这就是今天基督教会的「棕树节」由来,也是受难周的第一天。

第9至10节,是民众歌唱欢呼的颂赞声音,这些歌颂的诗歌是引用诗篇第一一八篇25至26节。这样看来,群众好像认识耶稣就是拯救者的样子。这跟后来他们在彼拉多审问耶稣时所呼喊的截然不同。

第11节,这节说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城后,马上到圣殿去「各处察看一下」,这句话为第15至17节洁净圣殿的事件预留了伏笔。耶稣和门徒并没有住在城内,而是离开到伯大尼去。
经文:

马可福音 11:12-11:21

注释:

27.第十一章12至21节:
这段经文再次可看到马可福音最特殊的编辑——「三明治」编辑法,第12至14节是有关无花果树没有结果子,然后在第20至21节说该棵无花果树枯死了,中间就是夹着第15至19节论及有关耶路撒冷圣殿的问题。

无花果树通常在六、八、十二月开花、结果,而现在是四月左右的时间,会「长满了叶子」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耶稣可能就是看到这棵树的「病」,且是病得非常严重,因此耶稣才会说出了第14节这句话:「从今以后,再不会有人吃你的果子!」结果,隔天(第20节)耶稣和门徒经过该棵无花果树时,就发现它枯死了。不过,彼得认为这样「快」就枯死,是和前一天耶稣「诅咒」该树有关。

第15至19节这段有关耶路撒冷圣殿的问题,耶稣「一进圣殿」,就把那些做买卖的商人都赶出去,甚至将他们的摊位都翻倒在地,也不准有人「扛抬杂物在圣殿的院子穿来穿去」。这里所说的「院子」,是指外邦人院,也是商人买卖的地方。在这个院子设置这些摊位,是经过祭司团核准的。但耶稣却说他们将圣殿变成了「贼窝」,指的是这些商人欺骗、不诚实、贪婪。耶稣在这里引用的经文是出自以赛亚书第五十六章7节,说上帝赐福的子民,将聚集在耶路撒冷圣殿,使之成为「万民祷告的殿」,但现在变成贼窝,必定和管理圣殿的权贵阶层者有关,就是指祭司团和经学教师。
因此,在第18节这里就说这两个宗教领袖团体,决定要想尽办法杀害耶稣。但他们不敢在这节期中下手,因为群众都喜欢听耶稣的教导。换句话说,他们是怕民众,却不怕他们和商人勾结导致圣殿变成贼窝的事,引起上帝忿怒。

第19节,耶稣再次和第11节所记载的一样,他和门徒没有留在耶路撒冷过夜,是再次去伯大尼。
经文:

马可福音 11:22-11:26

注释:

28.第十一章22至26节:
这段经文是论及祈祷的事。耶稣开头就说:「对上帝要有信心!」这句话也是祈祷最基本的要求。若是对上帝没有信心,祈祷就失去了意义。相对的,只要对上帝有信心,所祈求的,必定会实现。
经文:

马可福音 11:27-11:33

注释:

29.从第十一章27节开始到十二章44节,犹太人领袖接连用四个经过设计的问题来质问耶稣,主要目的都是想要抓耶稣的把柄,好杀害他。

30.第十一章27至33节,
这段经文提到在洁净圣殿的事件后,第一个反映出来的就是犹太人最高议会的代表「三和林」(Sanhedrin)成员――祭司长、经学教师、长老等,他们来见耶稣,问他「凭甚么权柄做这些事」。这里没有指明是甚么事,但可能和耶稣洁净圣殿的行动有关。因为圣殿的主管单位是祭司团,因此,他们这个问题可能就是指耶稣已经僭越了祭司团的权责。

耶稣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提出另一个问题反问他们,这问题是要他们说说看施洗约翰的权柄从哪里来?是从上帝呢?还是从人来的?他们不敢回答,因为他们知道民众都相信施洗约翰的权柄是先知,而先知是上帝的仆人,权柄当然来自上帝。但问题是这些宗教领袖是不相信施洗约翰是先知,因此,他们回答耶稣说「不知道」,为此,耶稣也不回答他们问的问题。
经文:

马可福音 12:1-12:12

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二至十六章
1.第十二章1至12节:
这是一则葡萄园主人和佃户之间的故事。

葡萄园,这是指以色列民族,园主是指上帝,佃户是指犹太人领袖,而这被佃户杀害惨死的主人宝贝儿子,就是指着耶稣自己说的,而那些被殴打、杀害的仆人就是在比喻早期的先知们。这样,就很清楚可看出这则比喻说出了这些犹太人领袖真正的问题,不但不按时缴交租金,而且还有更大的野心,就是想要取代上帝。

比喻的重点是在第6节,因为这节说这个园主「只剩他最疼爱的儿子」,为了要让这些佃户能依照「契约」缴纳佃租,园主也差派这个宝贝儿子去,他还抱着一丝希望,想着:这些人即使再坏,也应该会「尊敬」主人所差派去的儿子。然而这个儿子的下场却是更惨,他被杀了,且尸体还被抛出葡萄园外。这种做法就是不让人知道是谁做了这种恶毒之事。这些佃户之所以这样做,为的就是要霸占这个葡萄园。

第10至11节是引用诗篇第一一八篇22至23节的诗歌,在使徒行传第四章11节;彼得前书第二章6至8节都再次引用,主要在表示耶稣就是被泥水匠所丢弃的石头,但却是一块最重要的基石(参考以弗所书二:20)。

第12节,再次说明这些犹太人领袖并不怕上帝,他们是怕人、怕群众,才不敢在节期中下手杀害耶稣。
经文:

马可福音 12:13-12:17

注释:

2.第十二章13至17节:
基本上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这次「奉命」联袂来见耶稣,表示他们背后是经过开会设计一个以为可以陷害耶稣的题目来问耶稣。

第14节,他们说耶稣「诚实」,刚好说出自己是不诚实;他们说耶稣「不管人怎么想,也不看情面」,而他们则是看见人多,就不敢公开抓拿耶稣;他们说耶稣忠实传讲上帝的道,正好说出他们经常扭曲、曲解上帝的信息。说完这些虚假的话之后,接着就提出向罗马皇帝凯撒纳税,有没有违背犹太的法律? 

第15至16节,「耶稣看穿他们的诡计」,这句话说出耶稣特有的能力,能看穿人内心的意念。耶稣当面就指出他们「为甚么想陷害」他,并要他们「拿一个银币」给他看。接着耶稣反问他们银币「上面的像和名号是谁的」。他们回答是「凯撒的」。

当时罗马的银币上面会写着:「提比留凯撒,神圣奥古斯都,奥古斯都的儿子。」另一面写着:「罗马国最高的祭司。」(Pontifex Maximus)

第17节,耶稣回答「把凯撒的东西给凯撒,把上帝的东西给上帝」这句话,也为今天「正教分离」的政治制度提供了一个基础。

古代社会,钱币代表着统治者的权力。因此,被统治区的人民必须使用统治者的钱币。另外,钱币上印有国王、皇帝等像在上面,也表示那是属于皇帝、国王的财产。因此,当耶稣这样回答时,也是在表示:既然接受罗马皇帝统治,就要顺服罗马皇帝,是属于罗马皇帝的财产,就要归还罗马皇帝。但犹太人若是承认自己是属于上帝的子民,那就要用同样的方式,将该交给上帝的,给上帝。
他们听了「非常惊讶」,表示他们怎么想也想不到耶稣这么有智慧。
经文:

马可福音 12:18-12:27

注释:

3.第十二章18至27节:
第19节,这些撒都该人用申命记第廿五章5至10节的「兄终弟及」,就是一般所谓的「利未拉特婚姻条例」,设计出第20至23节这个问题:一个女人连续嫁了「七个兄弟」,都没有留下孩子。这显然是故意将问题扩大,因为「七」表示一个极大的数目,表示这个女人嫁到最后都嫁不出去了之意。后来他们都死了,那这个女人到底是谁的妻子?

第24节,耶稣直接说出撒都该人「错了」,接着说他们「不明白圣经,也不知道上帝的权能」,这样的回答真的不看人的情面,就直接指出撒都该人的错误。

第25节,耶稣说出复活后的情景,和人世间的状况是不一样的。因为复活是上帝的权能,不是人的能力。因此,用人的能力要了解复活的事的奥秘,是不可能的。复活之后的人,就像天使一样,不再有人世间的婚姻关系。

第26至27节,耶稣引用出埃及记第三章2节摩西奇特的经历,看到上帝在荆棘中显现,但火烧荆棘时,荆棘并没有烧毁,用这种方式在说明上帝的权能之奥秘。再者,上帝用「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这句话,向摩西表明他是永恒的神(参考出埃及记三:6)。
经文:

马可福音 12:28-12:34

注释:

4.第十二章28至34节:
经学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教导人民认识摩西法律,在此,他向耶稣提出「诫命中哪一条是第一重要」的问题。其实,他本身就是这方面的专家,提出这样的问题,说穿了是心怀不轨。

第29至30节是引用申命记第六章4至5节,而第31节是引用利未记第十九章18节b句。「没有其他的诫命比这些更重要的了」,这句话也等于耶稣为摩西法律下了个定义。

第32至33节,这位经学教师终于发现耶稣确实是对摩西法律相当清楚,且回答的是完全正确,这恐怕也是他从事教导工作以来,第一次遇到如此对摩西法律经典这么清楚的人吧。因此,他将耶稣所回答的重复叙述一次,且将先知信息的精神接上耶稣的话作结尾,这句「比在祭坛上献烧化祭和其他的祭物给上帝重要得多了」,可以参考诗篇第四十篇6至8节,何西阿书第六章6节,或是弥迦书第六章6至8节。
经文:

马可福音 12:35-12:37

注释:

5.第十二章35至37节:
现在换耶稣对这些犹太人宗教领袖提出这个问题反问,似乎在暗示着耶稣有意要让这些自命在圣经的认知上很有研究的人,知道他们并不是样样都懂。这个问题与第十一章30节耶稣问犹太人领袖们有关施洗约翰的权柄问题一样,都是难解的问题。

基督(「救主」之意),乃是大卫的子孙。这是犹太人坚定的信仰观念,先知的文献中都是这样记载的。可参考以赛亚书第十一章1节,耶利米书第廿三章5至6节,以西结书第三十四章23至24节、第三十七章24节。耶稣基督当然也会同意这样的传承信仰认知。

第36节,耶稣引用诗篇第一一○篇1节的经文。一般深信这首诗篇是大卫自己写的。如果是大卫写的,那大卫却又说:「主(1)对我主(2)说:你坐在我右边。」 这个「主」(1)很清楚是指上帝说的。但「主」(2)是指谁呢?如果是指「基督」,那基督是大卫的「主」,怎又是大卫的子孙呢(第37节)?一般的解释是: 「主」(2)是指来自上帝的拯救者,也就是基督、弥赛亚之意。

耶稣只提出问题,主要是想让这些经学专家的教师知道谦卑,知道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

「群众都喜欢听耶稣讲论」,马可福音多次说这句话(参考一:22、十一:18、十二:12),但这句话也说出了犹太人领袖对耶稣嫉妒的心加重(参考十五:10)。
经文:

马可福音 12:38-12:40

注释:

6.第十二章38至40节:
第38至39节这里马可福音作者只简短地提出犹太人领袖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喜欢「虚伪」,只求表面好看,并没有真实的心。

第40节可说是耶稣对他们作了非常严重的指控,说这些宗教领袖只知道教导民众遵守法律,但自己并没有如所教导的去做,而且还「吞没了寡妇的家产」,然后会用「长篇的祷告」来掩饰自己所犯的罪行,这样的祷告当然不会被上帝所接纳,只会受到上帝「更严厉的惩罚」而已。
经文:

马可福音 12:41-12:44

注释:

7.第十二章41至44节:
这段经文接续前段提到寡妇,作者用「穷寡妇」的奉献,来凸显出她们即使在困境中,对上帝的心依旧忠实、真心。

第41节,耶稣带着门徒进入「圣殿库房」,在那里看大家怎样奉献。耶路撒冷圣殿的库房是设在女人院,共有十三座奉献箱,其中十二座是代表十二个支派,每个箱子都有说明奉献的用途。由于奉献箱是由各支派所打造,因此都会派出手艺最杰出的工匠精雕细琢。箱子的材质通常都会用铜料,且投钱口造得有如喇叭口,这样投入钱币时,就会发出响声,每支奉献箱的造型不同,发出的声响自然也就有高低长短等不同音调。

有钱人奉献多,钱币在喇叭管中发出的回声也就越长,这就是为甚么平常会有许多人聚集在此「听」人家奉献的原因,奉献多很容易得到「听众」的鼓掌。但耶稣看出有钱人在奉献时,并不是真心奉献给上帝,而是为了要博得在场民众的掌声,这已经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敬虔、谦卑感恩的态度。

第42节,相对于有钱人,进来一位「穷寡妇」,表示她已经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因此无法继承丈夫留下来的财产,只能依靠乞讨过生活。她带着两个「小铜板」也来奉献,但箱子的回声非常短又轻,因此,没有引起在场民众的注意。

第43至44节,耶稣利用机会教导门徒,说明穷寡妇的奉献才是上帝所喜悦,因为是真心诚意的奉献,在数字上看起来虽少,但内心却是丰富、多。跟那些有钱人的奉献态度完全相反。
经文:

马可福音 13:1-13:2

注释:

8.第十三章1至2节:
人总是喜欢看外表亮丽的事物。耶稣的门徒看见圣殿美丽外表,赞叹地对耶稣说:「老师,你看,这是多大的石头,多宏伟的建筑!」

第2节耶稣的回应随即提醒门徒,不要看外表的建筑,要看内心的纯洁才是重要。因此,他说雄伟圣殿的「每一块石头都要被拆下来,没有一块石头会留在另一块上面」。耶稣的这句「没有一块石头会留在另一块上面」,在主后70年应验了。罗马将军提多(Titus)率军攻入耶路撒冷,拆毁了圣殿,直到今天都没有重新再建。
经文:

马可福音 13:3-13:13

注释:

9.第十三章3至13节:
耶稣和门徒离开耶路撒冷到「橄榄山上」去俯视着耶路撒冷,彼得和安得烈,与雅各和约翰听了耶稣提到耶路撒冷圣殿将会遭遇拆毁的大灾难时,他们问耶稣「几时会发生这事」,有甚么预兆。这段直到第37节都是耶稣的回应。

第5至8节,这段是从战争的发生来看预兆。耶稣让他们知道战争,并不是甚么新鲜事。但有战争,就会有动乱,而在动乱时代,最容易会出现假冒基督之名说话的人。因此不要被人骗了。这句「这些事的发生正像产妇阵痛的开始一样」,表示非常痛苦之意。

第9至13节,这段经文谈到个人的灾难将会随着战乱的发生而来到。

「在会堂上受鞭打」,这是指犹太人的法庭。依规定,最多是打四十下,不得超过(参考申命记廿五:3)。这种为了要见证福音而受的苦,使徒保罗也曾遭受过(参考哥林多后书十一:24)。
第11节也可参考马太福音第十章19至20节,耶稣差派门徒出去传福音时,也有这样的交代。为了要见证福音,可能会遇到如第12至13节所提到最悲哀的经历,就是家里亲情的破裂、对立,但「坚忍到底的人必然得救」。
经文:

马可福音 13:14-13:23

注释:

10.第十三章14至23节:
第14节这句「『毁灭性的可憎之物』站在它不应该站的地方」,引自但以理书第九章27节,且再次出现在第十一章31节、第十二章11节。耶稣用主前168年希腊帝国安提阿哥四世依匹法扭(Antiochus Epiphanes),故意在耶路撒冷圣殿里杀猪献祭,结果引起犹大家族马加比带领犹太人强烈反抗这事件作背景,来说明末日来临的时候,很可能就像安提阿哥四世统治时代那样凄惨。但没有任何人会知道那日子是哪一天。因为时间是在上帝手中,且是否要让这种毁灭性的事件发生,也是上帝在决定。耶稣说上帝是怜悯的生命之主,他会为了疼惜所拣选的子民,将那苦难的日子「缩短」了。
经文:

马可福音 13:24-13:27

注释:

11.第十三章24至27节:
第24至25节,可从天上的星际之变化看出末日的预兆,这种说法在旧约一再出现,例如以赛亚书第十三章10节、第三十四章4节;以西结书第三十二章7节;约珥书第二章31节、第三章15节;阿摩司书第八章9节等。

第26节,这句是引用但以理书第七章13节,「人子」是指从上帝派来的拯救者,就是犹太人甚为期盼的弥赛亚将来临,这位拯救者来临时,他会差天使像第27节所说的,从世界各地聚集上帝所拣选的子民相聚在一起。
经文:

马可福音 13:28-13:31

注释:

12.第十三章28至31节:
也可以从地上植物的变化看到那末日的预兆。无花果树是巴勒斯坦地区非常普遍的果树之一,犹太人喜欢用来比喻上帝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每当无花果树叶子「呈现嫩绿的颜色,长出新叶的时候,你们知道夏天就要到了」,意思是很快之意。比喻末日即将来临,不会太远。因此,他说「这一代的人还没有都去世以前,这一切事就要发生」,表示不会等候很久,有提醒门徒要警醒的用意。
第31节,可参考以赛亚书第四十章7至8节。
经文:

马可福音 13:32-13:37

注释:

13.第十三章32至37节:
在这段经文中,耶稣一再强调不用替上帝决定时间,因为时间是在上帝手中。最重要的,就是随时保持清醒,观察生活四周的环境生态之变化就是了。

第34至36节,耶稣用主人外出远行,随时可能回来作比喻,强调作仆人最重要的事,是随时注意主人会回来。只要「警醒」就对了。
经文:

马可福音 14:1-14:11

注释:

14.第十四章1至11节:
这段经文也是马可福音「三明治」编辑法,第1至2节说到犹太人领袖想要杀害耶稣,然后第10至11节说犹大主动去出卖耶稣,中间是夹着第3至9节。

发生这件事的时间是在「逾越节和除酵节的前两天」,这节期的由来可参考出埃及记第十二章15至28节、第十二章43节至十三章10节。地点是在「伯大尼那患麻疯病的西门家里」,这表示西门曾因为麻疯病得到耶稣医治。

第3节说「打破玉瓶」,表示整支玉瓶装的香油膏毫无保留地倒出来。但在场的人当中有人觉得浪费,应该可将香油膏变卖,用所得来救助穷人。耶稣强调这女人知道他将面临受难死亡,因此,事先准备好这些香油膏来膏他。表示这卑微的女人知道耶稣此趟到耶路撒冷会遇到死亡的苦难,但跟随的门徒和民众并不清楚。

第11节说犹太人领袖答应给犹大钱。依据马太福音第廿六章15节,说犹大出卖耶稣所得到的价钱是三十块银币。但这位女人膏耶稣的香油膏,却价值高达「三百多块银子」,二者相差这么大;犹大是门徒,却出卖耶稣,而这女人是犹太人社会卑微的对象。
经文:

马可福音 14:12-14:16

注释:

15.第十四章12至16节:
为了要和门徒守逾越节晚餐,耶稣差派两位门徒去准备。第14至15节可看出耶稣已经事先准备地点。因此,用「拿着一瓶水」作记号,然后用「老师说,我要跟我的门徒吃逾越节晚餐的那间客房在哪里」这句话作暗语。

结果两个门徒去城内所遇到的情景完全跟耶稣说的相同。
经文:

马可福音 14:17-14:31

注释:

6.第十四章17至31节:
这段经文都是和最后的逾越节晚餐有关系。

第17节提到耶稣和十二使徒一起用这最后晚餐。其实,应该还有那群从加利利陪伴而来的妇女在内才对。

第18至21节,耶稣清楚地指出门徒「当中的一个」要出卖他,而且清楚地指出跟他「一起在盘子里蘸饼吃的就是」,但门徒似乎没有将耶稣的话听进去,只在意对耶稣说「不是我吧」,包括犹大也是这样。

第22至26节,耶稣将逾越节晚餐给予一个崭新的意义,那就是与他的生命连结的记号,他说「饼」代表着他的「身体」,而「杯」(葡萄汁)是代表着他的「血」。血,表示生命,可以赎罪(参考利未记十七:11)。耶稣说这表示上帝和人之间立约的记号。

第25节,耶稣说「绝不再喝这酒,直到在上帝的国度里喝新酒的那一天」,这有两种意义:一是指上帝国完全实现,二是指他复活之后。

在这最后晚餐中,耶稣除了告知所有门徒,说他们当中有一人会出卖他外,也说门徒都将离弃他,但他强调将要复活,且要在加利利与门徒相会。但彼得听了耶稣这样说之后,坚定地表示他绝对不会离弃耶稣,他说一定陪在耶稣身边到底,甚至说必须跟耶稣「同死」的话,他也会。
经文:

马可福音 14:32-14:42

注释:

17.第十四章32至42节:
「客西马尼」,这个名字希伯来语的意思是「榨油池」。橄榄山,顾名思义是种植橄榄树的园区,里面设有「榨油池」。当到了这园子时,耶稣再次带领彼得、雅各和约翰等三门徒离开其他门徒。

第34节,耶稣将内心的苦闷告诉这三位门徒,他表示「心非常忧伤,几乎要死」,这是面临十字架上之死的心境。

第35至36节,这两节也说明了耶稣在顺服与抗拒之间,必须有个明确抉择。他决定依照上帝的旨意而行。

门徒显然不知道耶稣即将受难的事,否则他们不会在这紧要关头猛打瞌睡。从第37至40节,可以看到耶稣连续来回门徒身边,看到他们都是在打瞌睡,有可能是太疲倦。第41节说耶稣「第三次回来」还是看到门徒在睡觉,而耶稣每次都提醒他们必须要「警醒」。

第42节,耶稣提醒这些门徒说「出卖」他的人来了,耶稣这里没有指出犹大的名,想必门徒已经发现犹大不在他们身边,也暗示着犹大已经从耶稣门徒中被除名了。
经文:

马可福音 14:43-14:52

注释:

18.第十四章43至52节:
犹大带来抓拿耶稣的人是犹太人最高议会派出的「圣殿警卫队」(约翰福音十八:3)队员。

第44节,原本是表明亲密关系的「吻」,出卖耶稣的犹大将之改变成为「出卖」的记号。犹大还特别交代这些警卫抓住耶稣之后,要「严密看守,把他带走」,这样的语句表示他代表犹太人领袖阶层,不再是耶稣的门徒。因此,第45节的这句「老师」,是非常虚伪的称呼。

第46至49节,门徒当中可能有「激进党派」的人拿出刀来抵抗,且是反应很快地拿刀砍向「大祭司的奴仆」,削掉了这奴仆一只耳朵。耶稣虽然表示不满这些警卫的做法,但他没有反抗,他知道需要顺服上帝的旨意。

第50节说门徒都「离弃耶稣,逃跑了」,回应了第27节他对门徒的预言。

第51至52节,这两节并没有提起这位最慢离开现场的青年是谁。但他应该也是此事件的见证人。
利用深夜来抓拿耶稣,也正好反应了犹太人领袖深怕大白天抓拿耶稣会引起民众骚动(参考马可福音十一:18、十二:12、十四:2)。
经文:

马可福音 14:53-14:65

注释:

19.第十四章53至65节:
犹太人最高议会「三和林」夜审耶稣,基本上是错误的,因为犹太人认为夜间是撒但、魔鬼活动猖獗的时刻,不可以夜间开庭。但他们却故意夜间开庭,明知是违法,却是率先违法。再者,他们不应该在「大祭司的府邸」开庭,而应该在圣殿一处法庭审案。当时的大祭司是该亚法,他是亚那的女婿,在主后18至36年当大祭司。

第54节提到彼得也跟着到大祭司的府邸,这节为第66至72节的记事留下一记伏笔。

第55至60节,犹太人领袖找不出任何可控告耶稣的罪名,即使他们想尽办法要找作假见证者来陷害耶稣,也是有破绽而无法定耶稣的罪。整个审问的结果就是「找不出任何证据」。而重要的是耶稣都不作任何回答,这也是他教导门徒所说的原则(参考马太福音十:19—20,马可福音十三:11)。

第61至62节,大祭司提出这关键的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基督,是那位该受称颂的上帝的儿子?」这「上帝的儿子」和耶稣是不是「基督」,刚好是马可福音这本经书的中心主题(参考一:1)。耶稣非常清楚的回答说:「我是!」接着他引用但以理书第七章13节来形容自己就是从天上降临的那位拯救者。

第63至65节,大祭司听了之后,大为忿怒,随即宣判耶稣「说侮辱上帝的话了」,他既然宣判了,继续问其他的议员「你们说该怎么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摩西法律很清楚规定,说亵渎上帝的话必须判用石头打死的刑罚(参考利未记廿四:16)。因此,所有议员都决定应该将耶稣判「处死」之罪。接着就是大家用向耶稣「吐口水」、「用拳头打他」的方式来羞辱他。
经文:

马可福音 14:66-14:72

注释:

20.第十四章66至72节:
这段经文是描述彼得如何三次否认他和耶稣之间的关系。也是接续第54节所说的,彼得是混在大祭司府邸警卫群当中被发现的。

第十四章30节耶稣曾提醒彼得「鸡叫两遍以前」,他会有三次不认他。现在这段经文中,在第68节提起第一次鸡叫。然后在第72节提到第二次。

在整个否认的过程中,最严重的是在第71节,彼得否认自己和耶稣之间的关系时,还指着上帝的名发誓,这等于是滥用上帝的名一样的严重。但当鸡叫第二次时,他突然醒悟过来,才知道自己所做的严重错误。

因为只有彼得在大祭司府邸,这段记事必定是彼得在早期教会的坦承告白。这种勇于认错的信仰态度很值得学习。
经文:

马可福音 15:1-15:5

注释:

21.第十五章1至5节:
犹太人最高议会虽然可以审问耶稣,但却没有判人死刑的权柄(参考约翰福音十八:31)。因此,他们赶紧在「第二天一早」就将耶稣移送交给总督彼拉多审问。他们定好了「计画」,一定要让彼拉多将耶稣处死才行。

彼拉多开始审问耶稣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绕在「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这个问题是很政治性的,表示耶稣有企图组成叛乱团体,也可见这是这群犹太人领袖定好的「计画」。而耶稣的回答是:「这是你说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在表示人家怎样控告他,都必须有证明。

第3至5节,虽然控告耶稣的罪状很多,但耶稣一概不回答。因为他清楚知道无论他说甚么,犹太人领袖定意要让他死。这种「一言不发」,反而让彼拉多感到「非常诧异」。
经文:

马可福音 15:6-15:15

注释:

22.第十五章6至15节:
现在无法找出资料来说明「每逢逾越节,彼拉多都照民众的要求释放一个囚犯」之因。但在这里有一位曾参与「暴乱」名叫「巴拉巴」的人,刚好符合这个被释放的条件。

彼拉多用耶稣和巴拉巴来给民众选择要释放的对象,表示此时的彼拉多也将耶稣列入在「暴乱」犯当中,否则他不会用「你们要我为你们释放犹太人的王吗」这个问题。若此,则表示这些犹太人领袖定好的计画成功。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煽动群众大声呼喊释放巴拉巴。

第10节是很重要的一节,彼拉多知道耶稣是无辜的。只因犹太人领袖「嫉妒」耶稣,并不是耶稣有犯甚么罪。

真正的问题出现在第11节,竟然是祭司长带头「煽动群众」,这表示他们作假见证陷害他人,很明显的是违背摩西法律第九诫。他们是一再如此地践踏上帝的诫命。

第12至15节,这里说出这些犹太人领袖达到了他们既定的「计谋」,决定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而这十字架之刑,是罗马政府用在叛乱犯身上的酷刑。彼拉多是「为了讨好群众」才作此判决,这是政治人物、统治者最通用的统治方式,不理是非,只问利益,就是这种讨好的手段。
经文:

马可福音 15:16-15:20

注释:

23.第十五章16至20节:
被判处十字架之刑的囚犯会先给予羞辱,是要让这些囚犯有深重的自卑感。这群罗马兵也是依照犹太人领袖所控诉耶稣的罪名—「犹太人的王」来戏谑他,「用藤条打他的头,向他吐口水,跪下来拜他」。之后,才带着耶稣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这句话也是他劝勉要跟随他的人必须有的觉悟,参考马可福音八:34)赴刑场各各他。
经文:

马可福音 15:21-15:32

注释:

24.第十五章21至32节:
这段是描述耶稣从彼拉多法庭到各各他钉死在十字架的过程。

第21节,罗马兵「强迫」古利奈人「西门」替耶稣背起十字架,并且说这位西门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在罗马书第十六章13节使徒保罗也提到鲁孚,说他「是主内一位杰出的工人」,可见西门他们一家人后来在早期教会很活跃。

第22节,「各各他,意思是就是『髑髅冈』」,表示这里是刑场,被处死的人往往尸体没有收拾,遭到野兽或是飞鸟来啄食。

第23节「没药调制的酒」,这是古时候用来减轻病患的疼痛而调制的(参考箴言第三十一:6)。但耶稣是甘愿承担人类因罪所带来的苦难,因此,他拒绝减轻痛苦。

第24节,这些兵丁「抽了签」,然后把耶稣的衣服分了,这种情形刚好是诗篇第廿二篇18节诗人所控诉的诗歌。

第25至27节,这里说钉死耶稣的时间是上午九点。罪名是「犹太人的王」,而且同时有两个囚犯也跟着耶稣分别钉死在十字架的左右两边。

第29至32节,围观的群众,或是那群陷害耶稣的犹太人宗教领袖,都持续在嘲笑耶稣,而这时候的耶稣,还没有断气。因此,这些人故意这样做,正好说出他们心中连一点点悲悯的心也没有,也正好说出他们会大喊钉死耶稣,和故意陷害耶稣的心态。
经文:

马可福音 15:33-15:41

注释:

25.第十五章33至41节:
在第25节说上午9点的时候钉耶稣在十字架上,现在是正午的时刻,却突然发生变天的现象。第33节用「黑暗笼罩大地」来形容天象改变的现象。然后持续三个小时,到下午3点钟。

第34至37节,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都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只说了这句话。耶稣引用诗篇第廿二篇1节a句的诗歌,说明他带着人类的重罪,第一个感受到的是与上帝隔离好远好远。因为在这里所用的「上帝」是「以罗伊」,这是以色列人民在称呼上帝时用的,在亚兰语的发音很像「以利亚」。因此,有人以为耶稣在呼叫先知「以利亚」来救他。就在这时候,耶稣大喊一声之后,就「断了气」。

第38至39节,这两节说到另一个奇异的现象出现,就是圣殿至圣所的幔子突然「从上到下裂成两半」,这幔子原本是隔离着至圣所和祭司院。依照希伯来书第十章19至20节的记载,耶稣的死,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通过幔子的新路,是得到生命的活路。这位罗马军官本来是执行钉死耶稣十字架之刑的,现在看到十字架上的耶稣,就说他「真是上帝的儿子」,这也是马可福音第一章1节所见证的。

第40至41节,这里列出一份妇女的名单,他们都是耶稣和门徒传福音最有力的支持者。从加利利一直跟随着耶稣来到耶路撒冷,并且亲眼目赌耶稣被钉死十字架上。
经文:

马可福音 15:42-15:47

注释:

26.第十五章42至47节:
由于犹太人有不让尸体在安息日暴露在荒郊野外的传统,因此,在安息日前一天,「亚利马太人约瑟」去向彼拉多要求收殓耶稣的尸体。罗马政府以往的作法都是让钉在十字架上的尸体留到腐烂,或是被野狗、野兽撕食才会收拾。因此,亚利马太的约瑟去向彼拉多请求收殓耶稣身体,会获得彼拉多准许,可能跟他是犹太人最高议会且是颇受「尊敬的议员」之身分有关。而彼拉多在听到耶稣已经死去的消息后会感到诧异,可能是因为通常被钉在十字架的人,都会拖延两三天后才慢慢死去,这也是为甚么钉十字架是很残酷的刑罚的原因。

耶稣的身体是被「安放在一个从岩石凿成的墓穴里,又用一块石头滚过来,堵住墓门」,从这里可以看出有些墓穴就是在山丘的洞穴。用石头堵住墓门,是为了防止野兽进去,也可以防止宵小偷窃死者身上的饰品。
经文:

马可福音 16:1-16:8

注释:

27.第十六章1至8节:
在有些古老的抄本中,马可福音只记载到第8节就结束了。

第1至4节,这里记载三个妇女准备着香料要去处理耶稣的身体。她们因为耶稣安葬的地方有石头堵住墓门,正在担心谁能帮她们滚开那大石头时,却发现石头已经滚开了。

第5至7节,墓穴里有一位「穿着白色长袍」的青年坐在右边的地方,马太福音第廿八章2至3节说有个天使,容貌像闪电,衣服像雪一般洁白。而路加福音第廿四章4节说有两个衣服发光的人在里面。

「他不在这里,他已经复活了!」是这位在坟墓里的青年所发出的宣告,他并且要这些妇女赶紧去告诉门徒,尤其是要告诉彼得,因为他是耶稣门徒的代表者,要门徒们去「加利利」,在那里可以「见到」耶稣,而这也是耶稣生前与他们约定好的(参考马可福音十四:28)。

第8节是非常奇特的一节经文,因为这节说这些妇女「又惊讶又恐惧」,不但逃离了墓穴,且「没有把这事告诉任何人」,理由是「她们害怕」。很可能因为这样,不是一个很好的结束。因此,才在最后增添的第9至10节,说那些妇女「去见彼得和他的朋友,把所听到的都向他们报告」,用这样作结束。
经文:

马可福音 16:9-16:20

注释:

28.第十六章9至20节:
第9节,所谓「星期天早晨」,意思就是指安息日的时间已经过了。基督徒用「星期天早晨」礼拜,并将之称为「主日」,主要是在纪念耶稣复活的日子,早期基督徒也从此与犹太教徒区隔出来。

这里说复活后的耶稣,第一个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她可说是最有福气的一个女人。

第10至11节,抹大拉的马利亚去向其他正在悲伤的门徒报告耶稣复活的消息,但得到的反应是「不相信」。其实,马可福音作者笔下的门徒,是信心很小的一群。

第12至13节,这两节可说是路加福音第廿四章13至35节的浓缩版。表示复活后的耶稣,第二次向两位门徒显现。这两位门徒向其他门徒报告耶稣复活的事,但他们依旧不信。

第14节,复活后的耶稣,第三次是向十一位门徒显现,耶稣责备他们是「既缺少信心又顽固」,理由是已经有两次获得耶稣复活的消息,却还是不信。

第15至16节,耶稣再次差派他们去「传福音」,且范围是扩大到世界各地去传。强调信与不信之间有不同的审判结果。

第17至18节,这两节说明了真正相信耶稣复活的人,有行神迹奇事的能力。直到今天,类似这两节所提起的事持续在发生。也表示复活的耶稣,会带给信的人有奇特力量。

第19节,这节说到耶稣升天。「坐在上帝的右边」,这句话表示他将进行审判的工作,拥有天上极大的权柄。

第20节,这节也回应了第15节所说的,门徒依照耶稣的命令「到处传福音」,有复活的主与他们同在,藉着神迹奇事,用来证明所传的信息是真的。使徒保罗也说耶稣藉着他所行的神迹奇事,让人来归顺上帝(参考罗马书十五:18)。

另外的第9至10这两节,主要在说明这些妇女确实有向「彼得和他的朋友」报告耶稣复活的事。而且后来耶稣也亲自向门徒显现,并且「差遣他的门徒」到处去传布「那神圣、不朽、使人获得永恒拯救的信息」,这就是福音。
重新查询